资料简介
登岳阳楼(唐)杜甫
作者简介杜甫,字子美,世称杜少陵、杜工部、杜拾遗,自号少陵野老。他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为“大李杜”,他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及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他忧国忧民,品格高尚,诗艺精湛,自言“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一生流传下来的诗歌有一千四百多首,被捧为“诗圣”。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月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诵读感知
1、读出节奏2、语速舒缓3、尾音拖半拍4、强调韵脚读法指导:
登岳阳楼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月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诗意理解
首联: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今上”交代时间,“岳阳楼”点明地点。“昔闻”写从前对洞庭湖光山色的仰慕,
颔联:吴楚东南坼,乾坤日月浮。颔联写出了洞庭湖风景的什么特点?请你置身诗境,说说自己的感受。
颈联: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颈联表现了诗人自身怎样的境遇?
尾联: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尾联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颈联“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诗的意境由宽阔突然转入狭窄,联系尾联,试分析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情感。缘景明情
写作背景唐代宗大历三年(768)冬,杜甫由湖北公安一路漂泊到湖南岳阳。此诗是诗人登上神往已久的岳阳楼而望故乡,触景感怀之作。时年五十七岁,诗人处境艰难,凄苦不堪,年老体衰,贫病交加,再加上国家发生战乱,北归无望,全家人寄居在一只小船上,沿着洞庭湖向南漂泊。
这首诗前四句描绘了洞庭湖的雄伟壮阔之景,气势磅礴。后四句转入抒情:突出了自己坎坷的遭遇,身世的凄凉,怀才不遇的忧愤,又由己推及国家,由家事延伸至国事,深化了诗歌主题,诗人的忧国之心跃然纸上。思想情感
“任何伟大的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的痛苦和幸福植根于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别林斯基课堂小结
作业布置1、完成“探究·讨论”第二道题。2、背诵全诗。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