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2019-2020年高中语文《六国论》同步练习苏教版【必做题】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洎牧以谗诛(jí) 不得下咽(yàn) 奉之弥繁(mí)B.弊在赂秦(lù) 弃之如草芥(jiè) 六国互丧(sàng)C.暴霜露 (bào) 革灭殆尽之际(dài) 小则获邑(yì) D.胜负之数(shǔ) 思厥先祖父(jué) 抱薪救火(xīn)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六国互丧 互:交互。盖失强援 盖:因为。B.思厥先祖父 先:对已去世尊长的敬称。 暴秦之欲无厌 厌:讨厌。C.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判:分出,分清。 终继五国迁灭 迁:改变。D.后秦击赵者再 再:两次。 苟以天下之大 苟:如果。3.选出没有通假字的一项( )A.暴秦之欲无厌 B.当与秦相较 C.奉之弥繁,侵之愈急D.秦伯说,与郑人盟4.从词类活用的角度,选出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A.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B.日削月割,以趋于亡C.不能容于远近 D.因利乘便,宰割天下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与今义相同的一组是( )①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②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 ③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④可谓智力孤危 ⑤然后得一夕安寝 ⑥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⑦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A.①②⑦ B.③④⑤C..①⑤⑦ D.④⑥⑧6.与“洎牧以谗诛”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赵尝五战于秦 B.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C.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D.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7.写出下列句子中“以”的不同意义和用法。(1)不赂者以赂者丧。(2)秦以攻取之外。(3)以有尺寸之地。(4)举以予人。8.名句名篇默写。(1)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并力西向,。(2)悲夫!有如此之势,,,以趋于亡。
(3),,是又在六国下矣。(4),,薪不尽,火不灭。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9-12题。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完全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破灭之道也(规律) ②率赂秦耶(全都) ③固不在战矣(所以) ④思厥先祖父(他的,他们的)⑤诸侯之所亡(灭亡) ⑥以有尺寸之地(才,从而)A.①③⑤ B.①②⑤ C.③④⑤ D.②④⑥ 10.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赂秦而力亏 而秦兵又至矣B.破灭之道也 暴秦之欲无厌C.不赂者以赂者丧 秦以攻取之外D.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则秦之所大欲 11.对本段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通过诸侯割地赂秦而造成双方土地消长的鲜明对比,证明了“赂”的损失远远超过战争的损失。 B.割地赂秦不但不可能换来和平保全自己,反而助长了秦的侵略野心和实力,造成颠覆的下场。 C.将赂秦比作“抱薪救火”形象地说明赂秦的危害。 D.这一段以骈文的排比句和对偶句为主,又简杂一些散句,语言显得既有气势又有变化。 12.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2)至于颠覆,理固宜然。【选做题】1.“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个论断是以怎样的方式提出的?从哪几句话可以看出作者写此文的本意?
2.作者在第二段中已把赂秦之害阐述清楚,为什么又引用一句古人之言作结?3.六国被秦国灭亡的教训,是许多文史家关注的话题。仅“三苏”就每人写了一篇《六国论》。请找出三篇《六国论》进行比较阅读,谈谈父子三人对六国灭亡的不同看法。4.请结合历史课所学过的知识,即战国时期秦和六国的政治、经济方面的情况,特别各国变法的实际,写出自己对六国灭亡的看法,题目为《六国新论》。《六国论》同步练习参考答案【必做题】1.B。提示:A项洎(jì),C项暴(pù),D项数(shù)2.B。提示:B项中“厌”应为“满足”。3.C。提示:A项厌,B项当,D项说。4.B提示:B项为名词作状语,A、C、D三项为形容词作名词。5.C提示:②“祖父”古义为“祖辈父辈”;③“至于”古义为“到了……地步”;④“智力”古义为“智慧与力量”;⑥“其实”古义为“那实际上”;⑧“故事”古义为“旧事,先例”。6.D提示:A选项为状语后置句,B选项为省略句,C选项为判断句,D选项与例句同为被动句。7.“不赂者以赂者丧”[介]因为,由于;“秦以攻取之外”[介]用;“以有尺寸之地”[连]表结果,因而,才;“举以予人”[连]来。8.略9A。提示:①句中“道”为“原因,途径”的意思;③句中“固”为“本来”的意思;⑤句中“亡”为“丢失,失去”的意思。10.B。提示:A项,表顺承/转折;C项,因为/用;D项,表列举/那么。11. D。以散文为主,简杂骈文 答案:12.(1)所以,不用作战,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已经确定了。 (2)(六国)以至于灭亡,是理所当然。【选做题】
1.第一问:文章开宗明义,起笔即提出了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论点。在阐述这一论点过程中,先用双重否定摒除了战争中强调客观因素(“兵不利,战不善”)的浅陋之见,既而又自为设问,针对“六国互丧,率赂秦耶”的论调进行了有力的驳解:“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从而使这一论断更加鲜明突出。 第二问:“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和“苟以天下之大……在六国下矣”。2.作者在第二段充分论述赂秦之害的基础上,巧妙引用战国时苏代(苏秦之弟)劝阻魏王时的一段话,比喻精当,一语击中了秦欲难填的要害,形象地说明了赂秦必致灭亡的道理,从而有力地支持了本文论点,在结构上也有收束之意。3.苏轼的《六国论》,针对六国久存而秦速亡的对比分析,突出强调了“士”的作用。苏轼认为,六国诸侯卿相皆争养士,是久存的原因。只要把那些“士”养起来,老百姓想造反也找不到带头人了,国家就可以安定了。苏辙的《六国论》则是针对六国不免于灭亡的史实,指出他们相继灭亡的原因是不能团结一致,共同抗战,灭国是咎由自取。苏洵的《六国论》不同于以上两篇。苏洵不是就事论事,而是借题发挥。苏洵的写作目的不在于总结六国灭亡的教训,而在于警告宋朝统治者勿蹈六国灭亡的覆辙。借古喻今,以谈论历史供当今统治者借鉴,这是苏洵高出其二子的地方。 4.略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