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资料详情(天天资源网)

天天资源网 / 高中语文 / 教学同步 / 统编版(2019) / 必修下册 / 第八单元 / *六国论 /苏洵 /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六国论说课稿 苏教版必修2

还剩 4 页未读,点击继续阅读

继续阅读

点击下载高清阅读全文,WORD格式文档可编辑

收藏
立即下载
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天天官方客服QQ: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19-2020年高中语文六国论说课稿苏教版必修2本文是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三专题“历史的回声”的第一课。《六国论》是一篇议论历史的文章,表面上评的是六国,实际上讽刺的是北宋。因为当时北宋王朝的统治者对契丹族建立的辽国和党项羌族建立的西夏屈辱求和。作者就借六国割地给秦国因而最后灭亡的史实,暗示北宋王朝不应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而应该对辽、夏的入侵采取斗争的方式。在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实践的过程中,在注重整合、倡导开放、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的教学新模式下,聆听依然清晰可闻的历史回声,让激荡起的历史回声在我们心中久久萦绕,光照千秋。教学重点1.掌握文中“弊、率、完、患、暴、判、速、再”等词语的意义,了解“得、非、或、相、势”等多义词的义项。2.洞悉“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中心论点的内涵。教学难点提出了“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的中心论点后,作者为什么还提出两个分论点?其一为“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另一为“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作者分别从赂者和不赂者两方面展开一系列逻辑推理过程是比较难的。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六国形势图、朗诵资料、练习资料。课时安排2课时。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激情背诵课文,掌握文中“弊、率、完、患、暴、判、速、再”等词语的意义。2.了解“得、非、或、相、势”等多义词的义项并了解使动用法。3.学习本文运用分论点并举例论证的方法,领略借古讽今的写作特点。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朗读,小组探讨,交流分享,共同完成对课文的把握。2.通过提出问题,发表意见,从而体会文章的意图及作者的动机。3.通过思维训练,促进培养学生质疑创新的精神及认真做事的态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借古讽今,明确了六国赂秦的根本原因,批评北宋政府对西夏、契丹的妥协政策,委婉地劝谕当权者面对北方的威胁,放弃屈辱的妥协政策,不要重蹈历史的覆辙。领会苏洵关心国家、反对屈辱求和、主张抵抗外侮的思想,培养我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责任感和“以史为鉴,共创未来”的与时俱进意识。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新课师唐太宗李世民在其名相魏征去世后,感慨地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选自《贞观政要》)那么,我们如何以史为镜呢?关键在于发现错综复杂的历史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理出导致王朝兴替的中心线索,才能达到借鉴史实、古为今用之目的。下面,我们就学习《六国论》,看看战国七雄中的秦国是何以演变为一枝独秀的。苏洵的抽丝剥茧、层层剖析的论证技巧证明了“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的道理。哪位同学对苏洵有印象?生苏洵,字明允,北宋时眉州眉山(现在的四川眉山县)人,二十七岁才发愤为学,经过刻苦努力,下笔顷刻数千言。北宋嘉祐年间他和两个儿子苏轼、苏辙到了都城汴京。当时任翰林学士的欧阳修,把苏洵的二十二篇文章,其中《机策》二篇、《权书》十篇、《衡论》十篇,推荐给朝廷,一时名扬京师。后来苏洵把文章汇编成集就叫做《嘉祐集》。生苏洵在中国文学史上与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合称“唐宋散文八大家”。苏洵与其两个儿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师讲的不错!生我还到过“眉山三苏博物馆”呢!三苏祠因三苏父子而享誉中外。三苏父子以其卓越的创造才能和辉煌的文学成就,同登“唐宋散文八大家”之列,千古文章辉耀至今。三苏在文学上造诣极深,既同出一源又各具特色,人称“凝炼老泉,豪放东坡,冲雅颖滨”。三苏父子立身操守,光明磊落,关心国家命运,同情民间疾苦,为民众做了不少好事,可以说是彪炳千秋。师我有机会也一定去旅游一次,真切感受“三苏”的风采!那么,作者为什么要写《六国论》呢?他的动机何在?生北宋建国后一百年间,北宋军队与契丹、西夏军队大小六十余战,败多胜少。到北宋中期,军费开支浩大,财政入不敷出,社会矛盾尖锐,政治上专制腐败,军事上骄惰无能,外交上极端软弱。景德元年(1004),契丹大举攻宋,直逼黄河北岸的澶州城下,威胁宋都,宰相寇准力主抗辽,宋打了胜仗,但北宋最高统治者面对有利的形势却屈辱求和,与之订立“澶渊之盟”,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庆历二年(1044),宋又被迫与契丹订盟,每年增加银十万两,绢十万匹。同年宋与西夏达成协议,宋每年向西夏纳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这样贿赂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北宋的这种输币、纳贡求和的办法,与“六国”赂秦而求一夕安寝的政策极为相似。所以,苏洵写了《六国论》,以“六国破灭之道”来进行讽谏,希望北宋统治者改弦更张,勿蹈覆辙。正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师全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苏洵的《六国论》。多媒体显示战国形势图:战国诸侯称雄形势图(公元前350年)【多媒体课件显示课题《六国论》并播放课文朗诵。】推进新课 师我们知道,在秦国强大的军事和外交攻势下,六国纷纷割地求和并被逐个灭掉。六国灭亡,“非兵不利,战不善”,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绝不仅仅是因为割地赂秦。苏洵抓住“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一点来论证,是为其针砭现实服务的。下面,我们齐读课文第1、2节。师读得非常好!音准气足,字正腔圆——哪个同学能结合课文注释翻译第一段?生六国的灭亡,并不是(因为他们的)武器不锋利,仗打不好,弊病在于拿土地贿赂秦国。拿土地贿赂秦国亏损了自己的力量,(这就)是灭亡的原因。有人会问:“六国接连灭亡,都是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吗?”(回答)说:“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原因是不贿赂秦国失掉了强有力的外援,不能单独地保全。所以说‘弊病在于贿赂秦国’。”师需要强调的词语是:兵:武器。道:规律,这里指原因。或:有人。率:都,皆。盖:承接上文,表原因,有“因为”的意思。完:动词,完整地保全。师第一段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第一句话紧扣文题,由果溯因,从反面否定和正面肯定两方面指出“六国破灭”的原因。反面否定是“非兵不利,战不善”,正面肯定是“弊在赂秦”。这句话排除“兵”“战”的因素,强调“弊在赂秦”。全句的重心,在于正面肯定。接着从两个方面简要地阐释论点,说明“弊在赂秦”的道理:一是从“赂秦”的国家来说,“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一是用设问答疑的方式,从不赂秦的国家来说,“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这两点既是对中心论点的阐释,也是分论点。最后一句,回应开头,重申论点:“故曰弊在赂秦也。”这一段是全文的总论,为下文的论述举纲张目。下面我们读第3、4节并加以注释。生其实:它实际上。祖父:祖辈父辈。暴霜露:冒着寒霜雨露。举以予人:全把它送给别人。如弃草芥:好像抛弃(不值钱的)小草一样。然则:既然这样,那么。厌:同“餍”,满足。奉之弥繁,侵之愈急:(诸侯)送给秦国的土地越多,秦国对诸侯的侵略也越急。至于颠覆:终于落到全部覆亡。理固宜然:是理所当然的事。此言得之:这句话正确啊。生秦国在用战争夺取土地以外(还受到诸侯的贿赂),小的就获得邑镇,大的就获得城市。比较秦国受贿赂所得到的土地,与通过战争胜利而夺得的土地,实际多到百倍。六国诸侯(贿赂秦国)所丧失的土地,比战败所丧失的土地,实际也要多到百倍,那么秦国最大的欲望,六国诸侯最大的祸患,当然不在于战争。他们的祖辈父辈,冒着寒霜雨露,披荆斩棘,才有了很少的一点土地。子孙对那些土地却不很爱惜,全把它送给别人,好像抛弃(不值钱的)小草一样。今天割去五座城,明天割去十座城,这才能睡一夜安稳觉。(可是第二天)起床向四境一看,秦国的军队又来了。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强暴的秦国的贪心永远没有满足。(诸侯)送给秦国的土地越多,秦国对诸侯的侵略也越急。所以用不着战争,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就已经分得清清楚楚了。终于落到全部覆亡,是理所当然的事。古人说:“用土地侍奉秦国,就好像抱柴救火,柴不烧完,火就不会灭。”这话说对了。师注释和翻译得非常好!事实上,第三节的第一小层(“秦以攻取之外……固不在战矣”),比较诸侯割地赂秦而造成的双方土地得失变化。以双方土地消长的鲜明对比,证实由于“赂”而造成的得失远远超过通过战争而造成的得失,以割地赂秦的事实说明赂秦之害,得出“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的结论。第二小层(“思厥先祖父……理固宜然”),写诸侯赂秦的情形和结果,说明赂秦乞和适得其反,只能助长秦国的侵略野心,造成“颠覆”的下场。先对比诸侯祖先得地的艰难和子孙割地的轻易,再写诸侯赂秦求安而不可得,说明“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得出结论:“至于颠覆,理固宜然。”第三小层(“古人云……此言得之”),引用古人的话为证,形象地说明赂秦的危害。 以上三小层就赂秦的国家(韩、魏、楚)灭亡的原因进行论述,有理有据,确凿有力地论证了中心论点。师下面我们就朗读第四节并注释、翻译这一段。生单独朗读!生与嬴:跟秦国交好;与,结交。斯用兵之效也:这就是用兵抗秦的效果。始速祸焉:这才招致了(灭亡的)祸患,速:招致。却:击退。洎牧以谗诛:等到李牧因受诬陷而被杀死。智力:智谋和力量,古今异义。诚不得已:确实是不得已的事。向使:假使。易量:轻易地较量,不容易判断(出高低来)。生齐国并没有贿赂秦国,(可是)终于也随着五国灭亡了,为什么呢?(是因为齐国)跟秦国交好而不帮助其他五国。五国已经灭亡了,齐国也就没法避免了。燕国和赵国的国君,起初有长远的打算,能够守住他的国土,坚持正义,不贿赂秦国。所以燕虽然是个小国,却最后灭亡,这就是用兵抗秦的效果。等到后来燕太子丹用派遣荆轲刺杀秦王作对付秦国的计策,这才招致了(灭亡的)祸患。赵国曾经对秦国五次作战。打了两次败仗,三次胜仗。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赵国大将)李牧接连打退秦国的进攻。等到李牧因受诬陷而被杀死,(赵国都城)邯郸变成(秦国的一个)郡,可惜赵国用武力抗秦而没能坚持到底。而且燕赵两国正处在秦国把其他国家快要消灭干净的时候,可以说(他们的)智谋和力量都很单薄,战败了而亡国,确实是不得已的事。假使韩、魏、楚三国都爱护他们的国土,齐国不依附秦国,(燕国的)刺客不去(刺秦王),(赵国的)良将李牧还活着,那么胜败的命运,存亡的道理,假若与秦国相比较,也许还不容易判断(出高低来)呢。师第4段论述第二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可以分为三小层。第一小层(“齐人未尝赂秦……齐亦不免矣”),单说齐国灭亡的原因。指出齐国虽然不曾赂秦,但“与嬴而不助五国”,五国灭亡了,齐国也不能独自保全。第二小层(“燕赵之君……诚不得已”),合说燕、赵两国灭亡的原因。这两个国家与齐国不同,没有“与嬴而不助五国”,而是“义不赂秦”,敢于用兵抗秦,但终于“战败而亡”。原因不仅在于燕、赵本身的错误,即燕“以荆卿为计”,赵“牧以谗诛”“用武而不终”,还在于“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孤立无援,其灭亡是“诚不得已”。第三小层(“向使三国各爱其地……或未易量”),总说六国,提出假设,从反面将论证推进一层。如果韩、魏、楚不赂秦,齐国“不附于秦”,燕、赵有正确决策,也有不灭亡的可能。以上三小层就不赂秦的国家(齐、燕、赵)灭亡的原因进行论述,说明“不赂者”的灭亡也是“赂”的结果,把“赂者”的失败和“不赂者”的失败联系起来,并从正反两方面论说,全面深入地论证了中心论点。师我们已经朗读和翻译了文章,整体感知了《六国论》的主旨与风格。下面我们就齐读所学过的1~4节。第二课时导入新课师《六国论》是宋朝苏洵写的一篇切中时弊的优秀论说文。作者为了寄托自己对时局的忧虑,将六国灭亡的原因归结为“赂秦”。“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讽谏北宋王朝以六国为鉴,不要为契丹、西夏“积威之所劫”,一味贿赂以求苟安,而要奋起御侮,积极谋求“不赂而胜之”之道。下面,我们学习检查上节课的内容。多媒体课件显示:1.注意读音:洎(jì) 赂(lù) 厥(jué) 量(liánɡ)2.标出通假字:暴(曝) 厌(餍)3.应掌握的实词 (1)弊(名) 赂(动) 亏(动) 与(动) 判(形) 数(名) 事(动)(2)道(名) 厥(代) 祖父(名) 迁灭(动) 速(动) 智力(名) 积威(名) 劫(动) 故事(名)4.应掌握加点的虚词率赂秦耶(副词)盖失强援(连词,接上句或上段,表原因)然则诸侯之地有限(连词)向使三国各爱其地(连词)至于颠覆(连词。最终到……地步)5.加点词的活用日削月割(名→状)礼天下之奇才(名→动)李牧连却之(动→使动)6.注意下列句子的特殊性(1)至丹以荆卿为计(省略句。“至”后省略“太子”,“荆卿”后省略“刺秦王”。)(2)洎牧以谗诛(被动句)(3)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被动句,用“为……所……”表示。)师下面,我们再学习剩下的内容。请朗读第5节。【生抑扬顿挫地读第5节。】师哪位同学能翻译这一段?生唉!(如果六国诸侯)用贿赂秦国的土地,来封给天下的谋臣,用侍奉秦国的心,来礼遇天下的奇才,合力向西(对付秦国),那么我恐怕秦国的人连饭也吃不下去了。真可悲叹啊!有这样(不贿赂秦国就能战胜秦国)的有利形势,却被秦国积久的威势所挟制,每天割地,每月割地,以至于走向灭亡。治理国家的人(应当吸取这个历史教训),不要为积久的威势所挟制啊!师是啊。这一段是惋惜六国为秦国的积威所挟制,所吓倒。这篇文章的第3、4两段,主要是根据历史事实发表议论。这一段则完全根据自己的看法发议论。作者先指出六国本来有很好的抵抗秦国的条件,可是竟为秦国的积威所吓倒。然后顺理成章,用沉痛的心情警告治理国家的人应当吸取这个教训。作者认为“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就能使“秦人食之不得下咽”,现在看来,他对所谓“谋臣”“奇才”的估价未免失之于高。不过六国的国君如果想要抗拒秦国,那么团结各方面的人才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措施之一。“团结就是力量”,无论在古代在现代都是一样的。齐读最后一段,完成对全文的宏观把握。【生洪亮地朗读。】生从六国破亡之故事:蹈六国灭亡的覆辙。从,随。故事,旧事,前例。是又在六国下矣:这又在六国之下了,就是说不如六国。是,这。生(译)六国和秦国都是诸侯之国,六国的力量比秦国弱,可是还有可以不依靠行贿而战胜秦国的情势。如果拿着一个一统天下的大国,而(向敌人屈服)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这就又在六国之下了。生最后一句(“为国者……”)从六国覆灭的惨痛史实,引出深刻的讽今,起到了过渡作用。第五段重申六国之势虽弱于秦,然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接着又以假言判断(“苟以天下之大……是又在六国下矣!”)含蓄地、尖锐地针砭了北宋统治者“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对敌妥协投降的错误,预言其下场会比六国更加可悲。从而揭示出写作意图,达到古为今用的目的。 师是的,讲得非常好!这一段是警告北宋当局不要对敌人用纳银输绢的办法换取和平,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从这篇文章的题目和内容来看,写到第5段的“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本来是可以结束的;可是作者却不在那里结束,又添了最后一段这两句话。这两句话是在论述历史事实的基础上发出来的感慨。从文章的结构来说,这是中心论点的引申,好像没有也可以;从写作的目的来说,这是作者写这篇文章的主旨,这两句话却非常重要。师所有同学齐读第5、6节之后,注意思考文章的写作特色。生我觉得,《六国论》的特色是借题发挥、借古喻今、言此而意彼。生我觉得,《六国论》的特色是论证的严密性。第一段的逻辑性是非常严密的。作者开篇亮出观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开宗明义,直截了当,使读者一眼就抓住了论者的中心。然后,作者解释论点:“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这就指出了贿赂的危害,言简意赅,要言不烦。再后,作者设问:“六国互丧,率赂秦耶?”答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这就使得文章逻辑严密,无懈可击。最后一句总结全段:“故曰弊在赂秦也。”这一段起到了“纲”的作用,后面的二、三两段实际上是围绕第一段展开的。生我觉得,《六国论》的特色是语言生动有力:议论性的句子简捷有力,叙述性的句子生动感人。比如:“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这些叙述语言本身带有主观感情,还有描述的特点。生我觉得,作者还运用引用、对比、比喻等手法,使语言灵活多样,增强了表达效果。本文的句式也整饬有度,特别是四字句占了一定比例,读起来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富有节奏感,给人以美的享受。知识拓展师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发生过无数令人感奋、发人深省的故事,人类在记录历史、追踪历史的同时,必定会引起历史的回声。下面,我们读读几首诗,谛听、感受历史的回声!历史的回声站在这里 有一种声音是那样冰冷一道没有距离的墙在逐渐倾斜和倒塌轰然的断裂让心灵和思想获得新生这里没有美丽的风景几乎所有的景色都如剑锋和利刃那剑上的血亦那样冰冷一种穿透的冷风声雨声呼啸声都瓢泼而来那高过灵魂的呐喊 又怎样将人们一次次唤醒一道紧闭的铁门和那阴森的高墙它如何关得了历史的回音所有走进去阅读的人像流动的河水燃烧的溪流穿行在历史的幽谷中“红与黑”之说这不是一部名著却是一部沉重的书那青色和红色所垒就的不仅仅是两场战争的说明词青红之间的故事悠长而悲怆历史老人的叹息像一阵风轻轻旋过它带来了什么,也飘去了什么一切是那样地无息只留下两种色彩的交织与交错如同两张巨大的无形的如井的网雨中你屏住呼吸在倾听行路而过时凝视着它,深刻地感觉到最不易穿透的是目光那来自心中远久的是雷声石 碑站在石碑之前很多人都站在碑石前追忆着上面精美的雕刻依然那样灵动石碑都记忆了什么铭刻了什么呢那被石碑追忆和铭记的是否是历史的弦上之音 石碑被雨水冲刷着那些文字跌落在记忆之河里鲜活地游动着触动上面文字的时候一字字,一页页地你要轻轻地阅读它但不要出声不要被碑石的文字弄伤曾经的伤口那样会滴血不止师从历史情况看,六国灭亡的原因并不是“赂秦”。六国的失败,主要是政治上保守,因循守旧,不重视改革,不能坚持“合纵”政策去对付秦国的“连横”政策,被秦国远交近攻的手段各个击破。另一方面,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力大增,具备了统一中国的实力。加上战国长期的战乱,民不聊生,由分裂到统一,符合人们的愿望。秦国统一中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六国被秦国灭亡的教训,是许多文史家关注的话题。仅“三苏”就每人写了一篇《六国论》,你知道多少呢?生苏轼写的《六国论》,针对六国久存而秦速亡的对比分析,突出强调了“士”的作用。苏轼认为,六国诸侯卿相皆争养士,是久存的原因。只要把那些“士”养起来,老百姓想造反也找不到带头人了,国家就可以安定了。生苏辙的《六国论》则是针对六国不免于灭亡的史实,指出他们相继灭亡的原因是不能团结一致,共同抗战,灭国是咎由自取。生苏洵的《六国论》不同于以上两篇。苏洵不是就事论事,而是借题发挥。苏洵的写作目的不在于总结六国灭亡的教训,而在于警告宋朝统治者勿蹈六国灭亡的覆辙。借古喻今,谈论历史以供当今统治者借鉴,这是苏洵高出其二子的地方。苏洵对此并非不知,他在文中也承认这一点:“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然而作者用意不在此,他的意图是点明赂秦是六国灭亡的原因,以此警告宋朝统治者,不要用贿赂的方法对待契丹和西夏,要用武力,要抵抗。明代何仲默说过:“老泉论六国赂秦,其实借论宋赂契丹之事,而卒以此亡,可谓深谋先见之识矣。”师大家讲得很好!课堂小结我们已经朗读、感知、研习了《六国论》,洞悉了文章的中心论点及写作特色,掌握了作者借古讽今的意图,谛听、感受历史的回声,将智者的思考和英雄的慨叹融进我们的思维。布置作业1.课后朗读课文,重点词语必须掌握。2.用多媒体课件出示“课后作业”。板书设计 活动与探究步 骤学生活动教师组织备 注1学过《六国论》之后,你认为六国灭亡还有哪些原因?学生检查笔记、查阅资料。2教师参与交流并指导。学生交流。3除了课文之外,你还读了苏洵的哪些作品?怎样鉴赏和评价他的文章?学生小组讨论。4教师组织交流、评价。全班同学总结、交流。5在鉴赏史论方面,你对自己的能力是怎样评价的?学生自我评价。得与失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19 tt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8023965号-4

天天资源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全屏阅读
关闭
正在获取登录状态,请稍后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