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谏太宗十思疏名师导学学科:语文教学内容:谏太宗十思疏【课文背景知识】魏征(580—643),字玄成,馆陶(今属河北)人。唐代文学家、政治家、史学家。少孤贫,有大志,留意纵横之术。隋大业末,参加李密义军。后随李密投唐。初为太子洗马。太宗即位,擢为谏议大夫,常召入内室询以政事得失。魏征知无不言,敢于直谏,史以“诤臣”称之。迁秘书监、门下省侍中,至光禄大夫,封郑国公,世称魏郑公。死后赠司空,谥文贞。唐太宗即位初期,因隋鉴不远,故能励精图治。随着功业日隆,生活渐加奢靡,“喜闻顺旨之说”,“不悦逆耳之言”。魏征以此为忧,多次上疏进谏,本文是其中一篇。全文围绕“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的主旨,阐述了“居安思危”“戒奢以俭”“虚心以纳下”等观点。这些主张虽以巩固李唐王朝为出发点,但客观上使人民得以休养生息,有利于国家的强励。【字词综合运用】生字浚jùn竭jié塞sè殷yīn壅yōng黜chù谬miù兹zī拱gǒng通假字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振”通“震”)实词积累浚当景殷振冲牧下黜简虚词积累其而以则之【重点难点讲解】重点1.魏征论述人君必须“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主旨。2.文章在写作方法和语言技巧上的特点。难点1.“疏”的文体特点2.作者的论证过程及在此基础上的背诵如何理解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的良苦用心是学习本文的惟一难点。唐朝初年,唐高祖和唐太宗都采取了一些恢复生产、缓和阶级矛盾的措施,因而生产发展较快,到太宗贞观(626—649)中期,达到了封建社会中的“太平盛世”,史称“贞观之治”
。但是唐太宗在取得成绩后,逐渐改变了原来的勤俭作风,不断地追求珍宝异物,大规模地兴建宫殿、花园。魏征在这时不断用前代兴衰的历史教训来提醒唐太宗,本文便是他在贞观十一年写给唐太宗的奏章。我们知道,给昏君进谏是十分困难与危险的;其实,给“明君”进谏也并不容易,尤其是对那些有雄才大略而又功成名就的君主更是如此。而魏征以其耿耿忠心和高度的历史使命感和敏锐的政治洞察力,从居安思危、创业守成、善始善终的高度对唐太宗申之以兴衰存亡的规律,警之以载舟覆舟的道理,示之以十思九德,情真意切,语重心长,发人深省。因此,唐太宗接到这篇奏章后,幡然警醒,亲手写了诏书答复魏征,承认自己的过失,赞扬魏征的劝告,并将奏章放在案头上,作为儆戒和督促。【知识延伸检索】魏征进谏言录1.上《唐太宗,下同》谓魏征曰:“人主何为而明,何为而暗?”对曰:“兼听则明,偏听则暗。”2.上谓侍臣曰:“人言天子至尊,无所畏惮,朕则不然。上畏皇天之监临,下惮群臣之瞻仰,兢兢业业,犹恐不合天意,未副人望。”魏征曰:“此诚致治之要,愿陛下慎终如怡,则善矣。”3.上谓侍臣曰:“朕观《隋炀帝集》,文辞奥博,亦知是尧舜而非桀纣,然行事何其反也!”魏征对曰:“人君虽圣哲,犹当虚己以受人,故智者献其谋,勇者竭其力。炀帝恃其俊才,骄矜自用,故口诵尧舜之言而身为桀纣之行,曾不自知,以至覆亡也。”上曰:“前事不远,吾属之师也。”4.上问侍臣:“创业与守成孰难?”房玄龄曰:“草昧之初,与群雄并起,角力而后臣之,创业难矣!”魏征曰:“自古帝王莫不得之于艰难,失之于安逸,守成难矣!”上曰:“玄龄与吾共取天下,出百死,得一生,故知创业之难,征与吾共安天下,常恐骄奢生于富贵,祸乱生于所忽,故知守成之难。然创业之难,既已往矣;守成之难,方当与诸公慎之。”5.上曰:“贞观之前,从朕经营天下,玄龄之功也;贞观以来,绳愆纠谬,魏征之功也。”皆赐之佩刀。上谓征曰:“朕政事何如往年?”对曰:“威德所加,比贞观之初则逮矣,人悦服则不逮也。”上曰:“远方畏威慕德,故来服;若其不逮,何以致之?”对曰:“陛下往以未治为忧,故德义日新;今以既治为安,故不逮。”上曰:“今所为犹往年也,何以异?”对曰:“陛下贞观之初,恐人不谏,常导之使言,中间悦而从之;今则不然,虽勉从之,犹有难色,所以异也。”【课文阅读指导】魏征这篇奏疏,虽然以进言为务,不事雕琢,但写得声情并茂,文质兼美。这种内容充实、形式典雅的文风,成为后世奏议类文章的典范。学习时,应在了解时代背景的基础上,理解“居安思危”以当时社会长治久安的重要性。在文章的形式上,首先应了解什么叫“骈文”。其次,应在背诵全文、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进而认识唐代散文逐渐摆脱六朝以来骈文的浮华之风,恢复了秦汉散文内容充实、形式自由的文风。本文尽管也用了不少对偶句式,但却骈散结合,不受形式束缚,笔力雄健,言之有物,令人耳目一新。
【课文结构分析】1.课文思路文章开头一段,先以固本,浚源的比喻从正、反两方面论述“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然后引出断语,人君“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居安思危,戒奢以俭”,也就是这一段第一层论述中所说的积其德义”的具体内容。文章下面是两段承论。第二段先提出一种历史现象:历代帝王“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引出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岂取之易,守之难乎”?继而用“盖”字承接,进一步论述了“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重要性。纵情傲物,是殷忧竭诚的反面,是不能居安思危的表现,也就不会戒奢以俭。所以这段文字是着重从反面论述。而最后又推进一层,以“载舟覆舟”的严重后果戒诫唐太宗。第三段从正面提出“十思”的主张。如何才能做到“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呢?“十思”就是它的具体作法。在这一段里,以“诚能……则……”联结的长句,是本段的主文,这个假设条件的复句指出做到“十思”,就能“垂拱而治”,文极简练,而意深远,它附带地说明了“十思”的内容,而着重论述了“十思”的重大意义。这一段最后一句,则是从反面垫起的衬笔。2.课文结构示意图【课文主要内容】全文围绕“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的主旨,阐述了“居安思危”“戒奢以俭”“虚心以纳下”等观点。这些主张虽以巩固李唐王朝为出发点,但客观上使人民得以休养生息,有利于国家的强励。【课文写作特色】立意高远而言辞切近;步调谨严而语重心长;多用比喻而深入浅出;句式整齐而节奏合谐。【课本难题解答】1.居安思危:处于安逸的环境里,要考虑可能出现的危险和困难。这条成语《左传·襄公十一年》:“书曰:‘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居安思危”将“安”“危”既看作是对立的,又看作是可以互相转换的,强调“有备无患”,用在这里,非常符合唐朝当时的情况。2.载舟覆舟:老百姓可以拥戴统治者,也可以推翻统治者。这条成语出自《荀子·王制》(见课文注释)。“舟”比喻君子,“载”“覆”指大众的行为。这里作为劝告统治者民心向背的警语,有很震撼力。
3.择善而从(之):挑选其中的好的采纳(或采用)。这条成语出自《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及“多闻,将其善者而从之”。这里“择善而从”是指纳谏,措辞恳诚。另外还有:“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是活用了“善始善终”的成语。《诗·大雅·荡》:“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战国时燕国大将乐毅的《献书报燕惠王》:“臣闻之,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终。”也可视为成语的运用。“垂拱而治”出自《尚书·武成》:“垂拱而天下治。”也可视为成语典故。【同步达纲练习】1.下列加线字注音都正确的一组是()A.虑壅蔽(yōng bì)宏兹(cí)九德B.求木之长(zhǎng)必浚(jùn)其泉源C.惧满溢(yì)可畏惟(wéi)人D.正身以黜(chù)恶因喜以谬(miù)赏2.下列词语书写全正确的一项是()A.居安思危戒侈以俭浚其泉源B.成天景命竭诚待下纵情傲物C.载舟覆舟所宜深慎董以严刑D.缜始敬终虚心纳下垂拱而制3.下面与例句中加线词的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A.根不固而求木之长B.固国不以山溪之险C.余固笑而不信也D.汝心之固,固不可彻4.下列句中加线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A.凡百元首,承天景命景:大B.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克:能够C.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殷:深D.虽董之以严刑董:正5.对下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居安思危——处在安乐的环境里要想到可能出现的危险。B.载舟覆舟——指能托起船,也能打翻船。后来用来比喻注意民心向背的重要。C.垂拱而治——不亲自去管理朝政,垂衣拱手就能把国家治理好。多用于赞美古代帝王无为而治。D.文武并用——文臣武将一起被选用。学科:语文
教学内容:谏太宗十思疏【课文背景知识】在封建社会,讽谏帝王往往会招致祸患,比干被挖心,屈原遭放逐,司马迁受宫刑,便是千古明证。然而,也有不少人以善谏、敢谏而名垂青史。如果说,《战国策》中记载的触龙和邹忌是委婉而讽的典型,那么,唐代著名政治家魏征便是直言敢谏的代表。他一生上疏言事二百多次,非但没有招致祸患,反被唐太宗视为一面明镜,并以其策治国,出现了著名的“贞观之治”。为什么会取得如此理想的效果?学完这篇课文,你自然就会得到答案。要学好本文,你首先得在课文诵读上狠下工夫,通过反复诵读去体会本文虽多用对偶、排比句式,却不受形式束缚,笔力雄健奔放的语言特色。在熟读的基础上,你可仔细揣摩下列问题:①为什么要上这封奏疏?②奏疏的主要观点是什么?③魏征是如何阐述自己观点的?④这种阐述有何特点?从表达效果看其好处何在?问题①可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完成,这有助于你从宏观历史的角度去观照课文,了解作者写作意图。探讨问题②,应先理清行文思路,这能让你准确理解内容,深刻领会主旨。对后两个问题的分析,你应注意着重品味课文因论设喻、以喻明理、顺理成章的艺术特点。【重点难点讲解】重点讲解一、实词1.一词多义安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形容词,安定)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疑问代词,怎么)沛公安在?(疑问代词,哪里)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动词,享受、养生)风雨不动安如山(形容词,安稳)求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追求)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探求)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请求)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希求)治文武并用,垂拱而治(治理的好)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医治、治疗)不效则治臣之罪(惩治)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与“乱”相对,安定、有秩序)信信者效其忠(形容词,诚实)愿陛下亲之信之(动词,信任)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名词,信用)忌不自信(动词,相信)烟涛微茫信难求(副词,实在、确实)低眉信手续续弹(副词,任凭、随意)杳无音信(名词,书信、信息)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形容词,可靠)欲信大义于天下(shēn,通“伸”)
长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zhǎng生长)带长铗之陆离兮(cháng与“短”相对)茅檐长扫净无苔(cháng经常)老有所养,幼有所长(zhǎng抚养)身无长物(古读zhǎng多余的)固必固其根本(使……稳固)根不固而求本之长者(稳固)管仲固谏不听(坚持)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本来)当人君当神器之重(主持)盛夏之时,当风而立(对着、面对)犯法当死(判罪)安步以当车(dàng当作)2.古今异义①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古义:树木的根部,即在土里的那部分;今义:事物的根源或最重要的部分)②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古义:放纵情感,骄傲;今义:尽情,如“纵情歌唱”)③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古义:是“以之为”的省形式,即:把它作为;今义:认为)④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古义:使虚心;今义:指一种美德,与“骄傲”相对)⑤则骨肉为行路(古义:路人;今义:走路)3.词类活用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必固其根本则思虚心以纳下则思正身以黜恶宏兹九德则思知止以安人何必劳神苦思形容词用如名词:居域中之大择善而从之惧谗邪简能而任之二、虚词以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连词,表示修饰,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地”)虽董之以严刑(介词,表示动作凭借的工具,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用”)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连词,表示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来”)则思无以怒而滥刑(介词,表示原因,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因为”)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介词,表示动作的对象,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把”)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介词,表示凭借,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凭”、“靠”)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通“已”,已经)则思知足以自戒(连词,相当于“而”)哉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哉(语气词,表疑问,相当于“呢”)岂人主之子孙必不善哉(语气词,与反诘副词“岂”配合表反问,相当于“吗”)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语气词,表感叹,相当于“啊”、“呀”)子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语气词,表示疑问,常与疑问代词配合,可译为“呢”、“啊”)所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助词,放在动词前,组成“所”字结构,在一般情况下,其性质与名词相当,可译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地方”等。此句中“所加”即“(恩惠)所施加的(地方)”]山峦为晴雪所洗(介词,与“为”搭配构成“为……所”的固定格式表示被动,可译为
“被”)不者,若属皆为所虏矣[介词,表示被动,“为所”即“为(之)所”的省略式]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助词,放在动词前面,组成名词性短语,表示“……的事物”)三、句式1.常见句式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属倒装句中的介词结构后置,即“以严刑董之,以威怒振之”)2.固定结构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递进复句常用固定形式,可译为:“虽然……,更何况对于……呢!”)岂取之易守之难乎?(反问句常用固定形式,可译为:“难道……吗?”)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哉?(反问句常用形式,可译为:“为什么一定要……呢?”)四、其他全文主旨句:居安思危,戒奢以俭。课文中涉及的成语:居安思危、载舟覆舟、择善而从、善始善终、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垂拱而治思路指津奏疏类文章,在今天已成为历史陈迹,加之时代的久远,今人读来总会觉得有一定距离,因此,有人主张阅读赏析这类文字要注意四个方面:一要通训诂;二要明典章;三要察背景;四要考身世。这是很有道理的,因为只有认真做到这四点,并且以揆情度理的原则去衡量,阅读才能有的放矢,才有可能比较客观准确地理解作者的见解主张。魏征是一代明臣,他的突出贡献在政治上,尤其是以敢于直谏而彪炳青史。据说,他先后向唐太宗进谏二百余事。“十思疏”写于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此时,唐太宗即位已十年有余。由于他任贤授能,开言纳谏,致使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经济繁荣,“贞观之治”的太平盛世已初具规模。但同时太宗的言行中也开始显露出一些骄矜懈怠“纵情傲物”的端倪。魏征高瞻远瞩,为防患于未然,向太宗提出了“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忠告,不仅必要,也很及时。魏征虽然以直谏著称,但也是很恪守君臣名分的,同时也要考虑到唐太宗纳谏时的心理承受能力,所以在写奏章时就必须讲究写作技巧,否则,就达不到进谏的目的,起不到应有的作用。也正是在这一点上,魏征善谏的才能得到了充分体现。就本文而言,由于并非针对某种具体“病症”,也为了便于唐太宗接受,作者采用了迂回渐进的手法,在构思上颇费匠心。文章开篇先用“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这两个形象性和哲理性都很强的比喻引出“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的论点。这是一个总体思想,是全文行文的一个总纲,它为后面条分缕析设下一个铺垫,留下一个悬疑。如果唐太宗同意这一见解,那他就会自动地想听取“积其德义”的具体方法。应该看到,这两个比喻既通俗易懂,又深刻贴切,同下面一段“载舟覆舟”之论暗暗相扣。在第一段短短的一百来字中,作者将这两个比喻从正反面三次引用,从而使文章一开头就显得语气委婉,态度诚恳,既充分照顾到君主的自尊,又果断坚毅,严肃深刻,不容忽视。接下来,第二段以一个“凡”字总起,概括历史教训,从取守天下时不同心态的对比中,指出守成之君因为既得志而极易纵情激物,丧失民心,这就自然引出了第三段“十思”——人君“居安思危”
的具体内容。在这里,作者先一口气连用十个排比句,正面推出“十思”之见。这十句采用了“见可欲,则……”“将有作,则……”的句式。先从君主的一举一动,一思一虑说起,然后提醒他在何种情况下应该注意些什么问题,这一句式同人们思维行动的规律完全相符,因而显得具体而切实,便于记诵。最后再进一步从正面论述做到“十思”的好处,描绘出“垂拱而治”的政治理想。应当指出的是,这里所说的“垂拱而治”不同于老子的“无为而治”,它要求唐太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是积极地求治,并非消极地以不治为治。综上所述,本文的主旨是“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全文既用比喻推理论述了其重要性,又从历史经验出发说明了其必要性,而且还用“十思”具体回答了怎样做到居安思危。作者的这些见解,对于君主治国平天下无疑有着巨大的借鉴意义,就是对于每一位普通人修身养性也有着重要的参考作用。从这个意义看,本文不啻于一篇有益的思想修养教材。从语言角度看,这篇文章虽用骈体所写,但却突破了骈体的束缚。既少用典,也无意于文辞的雕饰,骈散句交替运用,使文章既不失骈文整齐华美、精警凝练之优点,又有散文词语简朴,流畅自然的风格,更不乏形象性,像“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这样的语句,虚虚实实,发人联想,无逊于诗文中的格言警句。而比喻排比的巧妙运用,更使文章既生动直观,又气势非凡,具有极强的服人力量。难点解析“十思”是全文的主要内容,其精神实质是什么?“十思”,即十条建议,可以概括为“五戒”:“见可欲”、“将有作”两条戒奢侈;“念高危”、“惧满溢”两条戒骄傲;“乐盘游”、“优懈怠”两条戒纵欲;“虑壅蔽”、“惧谗邪”两条戒轻信人言;“恩所加”、“罚所及”两条戒赏罚不公。这“十思”正是针对贞观之初,面对安定太平的盛世景象,太宗所显露出的“十忘”提出的。“十思”的每一“思”都是先述太宗在“居安”现状下遇到的实际问题,再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作者在这里将思想和行动密切地联系在一起,有很深的用意。联系课文背景,我们知道,面对经过战后的休养生息,经济迅猛发展,人民生活逐渐富裕,边防日益巩固的大好形势,唐太宗逐渐骄奢忘本,大修庙宇宫殿,四处巡游,崇尚空谈,不务实际的毛病越来越严重。针对这种情况,魏征曾上书批评说:“国家思欲进忠良,退不肖,十有余载矣,徒闻其语,不见其人,何哉?盖言之是也,行之非也。”(《贞观政要》卷七)怎样才能使言行一致呢?那就必须经常反省,从各方面检查自己,不断改正自身错误,而不是空谈一气。这就是“十思”的精神实质。【课文阅读指导】例1下列各加粗实词的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A.臣闻求木之长者B.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不求闻达于诸侯盛名之下,其实难副C.人君当神器之重D.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振长策而御宇内分析该题着重训练准确理解多义实词在文中的具体含义的能力。答案C(主持,掌管。A.听说/声名、名誉;B.确实/实际,真实;D.通“震”,威吓/举起)例2下列加粗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克终者盖寡B.根不固而求木之长者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终敬免而不怀仁C.岂取之易,守之难乎D.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臣闻求木之长者既得志,则纵情以情以傲物答案B(连词,表转折,相当于“却”。A.副词,表示不十分肯定的判断,相当于“大概”/连词,连接上句,表示原因,可译为“是由于”;C.代词,指代天下、江山/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D.动词,用、行/连词,相当于“而”,可不译)例3阅读课文第1、2自然段,完成1—3题。1.翻译下列句子:(1)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下面对课文第1、2两段的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第一段提出了全文要阐明的人君必须“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主旨。B.第一段用了两个比喻,先从正面喻证治国必积德,再从反面说明德不厚国不可长治久安。C.第二段以历代帝王为例说明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难的道理。D.第二段指出了历代帝王不能善始善终的根本原因是忽视了人民的力量。3.简要回答下列问题:(1)课文第一段运用的比喻有哪些?作者用这些比喻表达了怎样的观点?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课文第二段阐述了怎样的观点?作者是从哪个角度分析论证这一观点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析本题着重训练准确把握文中关键语句,深刻领会文章主旨的能力。答案1.(1)国君掌握着国家的重要职权,据有天地间的重大地位。(2)大凡(古代)所有的君主,承受上天(赋予的)重大使命,开头做得好的实在很多,能够保持到底的(却)很少。(3)怨恨不在大小,可怕的只是老百姓;(他们像水一样)能负载船只,也能颠覆船只,这是应当深切戒慎的。2.C(说明的是居安思危的道理)3.(1)第一段用了两个比喻,一为“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一为“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但这两个比喻又有两种反面的表述,即“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和“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提出的观点是“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和“居安思危,戒奢以俭”。(2)第二段,阐述了“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等观点。是从取守天下的不同心态上进行论证的。【拓展延伸探究】知识拓展1.关于作者魏征(580—643),字玄成,馆陶(今属河北)人。唐代文学家、政治家、史学家。少孤贫,有大志,留意纵横之术。隋大业末,参加李密义军。后随李密投唐。初为太子洗马。太宗即位,擢为谏议大夫,常召入内室询以政事得失。魏征知无不言,敢于直谏,史以“
诤臣”称之。迁秘书监、门下省侍中,至光禄大夫,封郑国公,世称魏郑公。死后赠司空,谥文贞。2.关于文体疏,作为一种文体,是古代臣子向君主陈述政见或进行规劝时所写的文章。刘勰在《文心雕龙·奏启》中说这种文体特点是:“固以明允笃诚为本,辨析疏通为首,强志足以成务,博见足以穷理,酌古御今,治繁总要。”也就是说,它要求作者态度诚恳,说理清晰,要有远见卓识,博古通今,在表达上则须简明扼要。魏征的这篇“十思疏”正充分体现了这些特色。3.关于背景这篇奏疏是魏征贞观十一年(637年)写给唐太宗的。当时经过战后的休养生息,经济得到了发展,人民生活也富裕起来,加上对外战争连年胜利,边防巩固,唐太宗逐渐骄奢忘本,大修庙宇宫殿,四处巡游,劳民伤财。魏征在这一年三月至七月,“频上四疏,以陈得失”,这是其中的第二疏,因此也称“论时政第二疏”。唐太宗看了这些奏疏后猛醒,感到很惭愧,写了《答魏征手诏》,称赞魏征“诚极忠款,言穷切至”,并说“公之所谏,朕闻过矣。当置之几案,事等弦韦”,表示从谏改过。魏征死后,唐太宗悲痛不已,亲自为他写了碑文,并对侍臣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已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能力迁移例4阅读下文,完成1—5题。魏征,钜鹿人也,近徙家相州之临黄。武德末,为太子洗马。见太宗与隐太子阴相倾夺,每劝建成早为之谋。及诛隐太子,太宗召征责之曰:“汝离间我兄弟,何也?”众皆为之危惧。征慷慨自若,从容对曰:“皇太子若从臣言,必无今日之祸。”太宗为之敛容,厚加礼异,擢拜谏议大夫。太宗数引之卧内,访以得失。征雅有经国之材,性又抗直,无所屈挠。太宗每与之言,未尝不悦。征亦喜逢知己之主,竭其力用。又劳之曰:“卿所谏前后二百余事,皆称朕意,非卿忠诚奉国,何能若是?”三年,累迁秘书监,参与朝政,深谋远算,多所弘益。太宗尝谓曰:“卿罪重于中钩,我任卿逾于管仲,近代君臣相得,宁有似我于卿者乎?”六年,太宗幸九成宫,宴近臣。长孙无忌曰:“王珪、魏征,往事息隐,臣见之若仇,不谓今者又同此宴。”太宗曰:“魏征往者实我所仇,但其尽心所事,有足嘉者。朕能擢而用之,何惭古烈?然征犯颜切谏,每不许我为非,我所以重之也。”征再拜曰:“陛下导臣使言,臣所以敢言,若陛下不受臣言,臣亦何敢犯龙鳞,触忌讳也。”太宗大悦,各赐钱十五万。十七年,遂授太子太师,知门下事如故。征自陈有疾,太宗谓曰:“太子,宗社之本,须有师傅,故选中正,以为辅弼。知公疹病,可卧护之。”征乃就职,寻遇疾。征宅内先无正堂,太宗营小殿,乃辍其材为造,五日而就。遣中使赐以布被素褥,遂其所尚。后数日,薨。太宗亲临恸哭,赠司空,谥曰文贞。太宗亲制碑文,复自书于石。特赐其家食实封九百户。太宗后尝谓侍臣曰:“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因泣下久之。(选自《贞观政要》)注管仲曾为公子纠追杀齐桓公,射中齐桓公的带钩。1.对下列加粗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见太宗与隐太子阴相倾夺阴:暗中
B.征雅有经国之材雅:甚,很C.卿所谏前后二百余事,皆称朕意称:称颂D.知门下事如故知:主管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A.每劝建成早为之谋B.魏征亦喜逢知己,思竭其用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C.故选中正,以为辅弼D.魏征往者实我所仇则思三驱以为度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3.下列各句全都属于唐太宗重用魏征原因的一组是( )①征雅有经国之材,性又抗直,无所屈挠②我任卿逾于管仲,近代君臣相得,宁有似我于卿者乎?③魏征往者实我所仇,但其尽心所事,有足嘉者④征犯颜切谏,每不许我为非⑤太宗数引之卧内,访以得失⑥卿所谏前后二百余事,皆称朕意A.①②⑥B.②③④C.①③⑤D.③④⑥4.下列叙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魏征竭尽全力为太宗效劳,他前后共上谏二百多件事,每件都有称赞太宗的意思,所以深得太宗器重。B.魏征为能遇上像太宗这样知己的国君而高兴,他说是太宗引导他劝谏,他才敢直谏,不然,他也不敢去冒犯皇帝的。C.太宗认为魏征挑拨他与隐太子之间的关系,其罪甚于射中齐桓公带钩的管仲,因而他对魏征的信任也超过了齐桓公对管仲的信任。D.太宗认为魏征正直无私,因此选他来辅导帮助隐太子建成,并且允许身患疹病的魏征躺着教育太子。5.翻译文中画线句子:(1)朕能擢而用之,何惭古烈?然征犯颜切谏,每不许我为非,我所以重之也。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夫以钢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与分析本题着重训练课内知识向课外迁移运用的能力。1.C(称:适合)2.A(第一个“每”,经常,第二个“每”每次;B.竭:用尽;C.以为:把它作为;D.实:确实)3.D(②⑤句分别写太宗信任重用魏征的言行,而非重用的原因。据此可排除含这两句的选项)4.B(A.“称赞太宗”一说错误,原文中“皆称朕意”,称,适合。C.所表述的因果关系不成立,且不合原文意思。D.辅导的不是隐太子,该项将太子与隐太子建成混淆了)5.(1)我能选拔而且重用他,哪些地方有愧于英明圣主?然而魏征敢于冒犯我而直率地争谏,常常不允许我做错事,这就是我器重他的原因。(2)用铜作镜子可以端正衣冠;用古代作镜子,可以知天下兴亡和朝代更替的原因;用人作镜子,可以明白自己的得失。问题探究
《十思疏》长期以来受到人们重视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我们应该怎样看待文章中的观点?《十思疏》之所以成为封建时代的君臣宝鉴,长期以来受到人们重视,主要不在“十思”的具体内容,而在于它揭示了治平之世防微杜渐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贞观政要·论君道第一》载:“贞观十五年,太宗谓侍臣曰:‘守天下难、易?’侍中魏征对曰:‘甚难!’太宗曰:‘任贤能,受谏诤则可,何谓为难?’征曰:‘观自古帝王,在于忧危之间,则任贤受谏。及至安乐,必怀宽怠,言事者惟令兢惧,日陵月替,以至危亡。圣人所以居安思危,正为此也。安而能惧,岂不为难?‘这段话不正是十思疏的基本观点么?“贞观之治”的后期之所以没有多大反复,就是因为太宗在一定程度上听取了魏征的这一劝谏。这篇《十思疏》之所以为后人取为借鉴,其原因也主要在于此。魏征当年写《十思疏》主要是为唐太宗“治国安邦”献计献策,是为封建统治服务的,但我们读古书,不可苛求古人,因为任何时代的作品都不可能不打上该时代的烙印,不可能不受作者阶级、思想的局限。我们抛开作者行文的目的,就文章所反映的思想来看,应该说这些主张大部分,如要从善如流,要善于内省,要虚怀若谷,做事要坚持始终,赏罚要公允等,以及整篇文章中所表现出的希望国家大治、民族繁荣昌盛的理想,在今天看来,也是具有进步性和现实意义的。【命题趋势分析】1.“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要想深入地理解课文,就要熟读成诵,背诵时要充分利用本文几乎全用对偶句和排比句的特点,要在理清层次结构的基础上,将机械记忆与理解记忆有机地结合起来。2.词语积累,是文言学习的一项重要任务。学习本文,在词语方面,除了继续积累文言实词(辨析词义)和文言虚词(辨析用法)外,尤其要注意古今词语用法的对比,以及文中较多的成语典故。3.这篇奏疏,虽然以进言为务,不事雕琢,但写得声情并茂,文质兼美。理解这篇文章,在准确理解词句意思的基础上,还应联系时代背景,理解作者论述学科:语文教学内容:谏太宗十思疏【学前导引】本文是唐代魏征写给唐太宗的奏疏。谏,直言规劝,使改正错误,一般用于对上。疏,奏疏,是封建时代臣子向国君陈述意见的一种文体。据史载,这篇奏疏是唐太宗贞观十一年(637)四月上陈的。隋末农民大起义的威力,唐太宗君臣亲身体验过。贞观初年,他经常考虑怎样以亡隋为鉴戒,不蹈其覆辙。但是随着内外治安已取得成就,唐太宗和部分重臣逐渐滋长了骄傲情绪,生活也渐趋奢侈,对人民的剥削也加重起来。贞观十一年这一年,魏征一连上疏四篇都是规劝太宗要以亡隋为戒,仍然保持贞观初年的作风,戒骄戒奢,修德图强。其中以这篇最受人重视。这篇《十思疏》奏进后,太宗曾亲写手书作答,其中有“披览忘倦,每达宵分”“公之所陈,朕闻过矣”等语。《贞观政要》还载,太宗将魏征所上奏疏,使人书写在屏风上,朝夕阅读,引以自戒,后来有人评论这篇奏疏说:“非魏征不敢为此言,非太宗亦不能纳而用之;千古君臣,令人神往。”《贞观政要》和《旧唐书·魏征传》都收录了这篇奏疏的全文。
【学习目标】1.理解文中所讲的治国之道与为人之道。2.重点掌握“安、信、求、实”等文言实词和“以、哉、所”等文言虚词的不同用法,注意古今词义的不同。3.能熟练地翻译和背诵全文。【基础知识精讲】·背景资料1.作者简介魏征(580~643),字玄成,馆陶(今属河北)人,唐代文学家、政治家、史学家,初为太子洗马,太宗即位后,擢为谏议大夫,常召入内室询以政事得失,魏征知无不言,敢于直谏,史以“诤臣”称之。曾主持《隋书》《群书治要》的编撰工作,《隋书》的序论及《梁书》《陈书》《齐书》的总论,皆出其手,时称良史。本文《谏太宗十思疏》,被太宗置于案头,奉为座右铭。其文风影响到宋代欧阳修、苏轼。2.写作背景唐太宗李世民随其父李渊反隋时作战勇敢,生活俭朴,颇有作为。公元627年,李世民即位,改元贞观。在贞观初年,他鉴于隋炀帝覆亡的教训,进一步保持了节俭、谨慎的作风,实行了不少有利于国计民生的政策。经过十几年的治理,经济得到发展,百姓生活也富裕起来,加上边防巩固,内外无事,唐太宗逐渐骄奢忘本,大修庙宇宫殿,广求珍宝,四处巡游,劳民伤财。魏征对此极为忧虑,他清醒地看到了在繁荣昌盛的后面隐藏着危机,在群臣齐唱赞歌时,独能多次上疏进谏,使太宗猛醒。文章力劝太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太宗看后感到很惭愧,表示从谏改过。·字词储备1.重点实词2.重点虚词
3.通假字振之以威怒 “振”通“震”,威吓。4.古今异义①必固其根本 根本,古义:树根。今义:事物的根源或最重要的部分。②纵情以傲物 纵情,古义:放纵感情,含贬义。今义:尽情。③三驱以为度 以为,古义:把……当作。今义:认为。④思虚心以纳下 虚心,古义:使心虚。今义:不自以为是,能够接受别人的意见。⑤何必劳神苦思 何必,古义:为什么一定。今义:用于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必。5.词类活用①必固其根本 固,使动用法,使……牢固。②知止以安人 安,使动用法,使……安定。③择善而从之 善,形容词用作名词,好的意见。6.后代沿用的一些成语①居安思危:处于安逸的环境里,要考虑可能出现的危险和困难。②载舟覆舟:老百姓可以拥戴统治者,也可以推翻统治者。③垂拱而治:君王不做什么,而使天下太平。④择善而从:挑选其中的好的采纳(或采用)。⑤善始善终:有好的开头,也有好的结尾。·课文剖析1.内容结构梳理全文共分三段,主要内容如下:第一段,以“固本思源”为喻,说明“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重要性。开篇并没有直接提出“十思”的内容,而是以生动形象的比喻打开话题。“臣闻”的口气不卑不亢,令人警醒。先从正面说,用比喻推理(“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引出正题:“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三个排比句,两个作比喻,一个明事理,浅显易懂,不容置疑。再从反面申述:“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这样就加重了强调意味。反问的一句,差不多带有“挑衅”口吻,正是“忠言逆耳”之处。接着,进一步明确指出,“人君”地位高,责任重大,如果“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要想国家长治久安是不可能的,如同“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一样荒诞。这一段的结尾,照应前面,又充分利用了“木”与“水”的比喻。第二段,总结历史经验,并从创业守成、人心向背等方面论述“居安思危”的道理。“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始繁,克终者盖寡。”开头几句,寥寥数语,就概括了
历代君主能创业不能守成的普遍规律,这虽说是人之常情,但要“思国之安”,就必须以理性去克服它。接下来,作者以“岂取之易守之难乎”设问,引出更为具体的分析论证,指出“殷忧”与“得志”的不同心态:殷忧,则竭诚待人;得志,则纵情傲物。而“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对人的态度不同。其结果反差强烈,这说明能否恭俭下人是事业成败的关键。如果失去了民心,即使动用严刑也无济于事。“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这里借鉴古人的论述,将君和民的关系比作水与舟的关系,切中要害,振聋发聩,令人警觉。第三段,提出“居安思危”的具体做法,即“十思”。“十思”的核心内容是正己安人,但具体又有所侧重。“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这两条是戒奢侈,如喜好器物美色,大兴土木,劳民伤财等;“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这两条是戒骄躁,劝皇帝要恪守职分,不骄不躁,虚怀若谷,从谏如流;“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是劝皇帝不要放任纵欲;“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是劝皇帝勤勉政事,不要怠惰;“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是说“兼听则明”;“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是说“偏听则暗”;“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以怒而滥刑”,是说赏罚要有尺度,不因喜怒而有所偏颇。“十思”就是十条劝戒,语语坦诚,字字惊心。文章最后从正面论述做到“十思”的好处,描绘出“垂拱而治”的政治理想。其中提到的“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即“用人”“纳谏”策略,实际上成为初唐的治国方略,创造了历史上有名的“贞观之治”。2.写作方法借鉴(1)骈散结合,华美流畅唐代的奏疏,习惯上都用骈文写。这篇奏疏虽然也用了许多骈偶句式,却突破了骈体的束缚,骈散语句交替运用,既有骈文的整齐华美,又有散文的自然流畅,易于诵读。(2)正反论述,务尽其旨全文以论述为主,对同一个问题,作者往往从正反两方面进行剖析,这样,说理更加透彻。如第一段先从正面论述“固本疏源”,再从反面阐述不这样做的危害,第二段关于“殷忧”“竭诚”与“得志”“傲物”的反复论述,第三段贯穿“十思”的本能欲望(或反应)与理性自制的对举,都体现了这一特点。(3)比喻排比,生动有力文章以浅显的比喻衬出中心论题,比喻作为一种推理手段,起到了生动、直观的效果。全文的论述多用排比句式,铺排罗列,勾连而下,气势不凡,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3.疑难问题精释(1)求木之长者。长:另有一种解释,认为“长”应读chánɡ,即“高大”之意,可能考虑到与“流之远”的“远”相对。但从文意推敲,仍理解为“生长”之意为好。“固其根本”,与树是否能存活生长有关;而有些树,即使“固其根本”,也是长不高大的。(2)戒奢以俭。以:另一种解释是把“以”看作介词,“戒奢以俭”意为“用节俭来戒掉奢侈”,也通。(3)诚能见可欲。“诚能”二字是贯穿整个“十思”的,即“如果真的能够做到……”的意思。(4)三驱以为度。三驱:另有两种解释。其一认为“三驱”是狩猎时从三面驱赶,让开一面,以示好生之德;其二是认为“三驱”指为了三个目的而狩猎:一供祭祀,二享宾客,三充君之庖厨。比较优长,还是以课本中的注释较符合文义。4.参考译文
我听说:想要树木生长,一定要稳固它的根;想要泉水流得远,一定要疏通它的源泉;想要国家安定,一定要厚积道德仁义。源泉不深却希望泉水流得远,根系不稳固却想要树木生长,道德不厚实却想要国家安定,我虽然最愚昧无知,(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何况(您这)明智的人呢!国君掌握着国家的重要职权,据有天地间重大的地位,不考虑在安逸的环境中想着危难,戒奢侈,行节俭,这也(如同)是砍断树根来求得树木茂盛,堵住源泉而想要泉水流远啊。(古代)所有的君主,承受上天(赋予的)重大使命,开头做得好的实在很多,能够保持到底的(却)很少。难道是取得天下容易守住天下困难吗?因为处在深重忧患之中,一定会竭尽诚心地来对待臣民。既已成功,则放纵自己的情感来傲视别人。竭尽诚心,就会使敌对的势力(和自己)联合,傲视别人,就会使亲人成为陌路之人。虽然(可以)用严酷的刑罚监督(人们),用威风怒气来吓唬(人们),(人们)最终苟且免于刑罚但不会感恩戴德,表面上恭敬而在内心里却不服气。怨恨不在大小,可怕的只有老百姓;(他们像水一样)能负载船只,也能颠覆船只,这是应当深切戒慎的。如果真的能够做到:见到自己喜欢的,就想到知足来自我克制;将要兴建什么,就要想到适可而止,来使百姓安宁;想到(自己的地位)高高在上充满危机,就要不忘谦虚来(加强)自我修养;害怕会骄傲自满,就想到要像江海那样能够容纳千百条河流;喜爱狩猎,就想到网三面,留一面;担心意志松懈,就想到(做事)要慎始慎终;害怕受蒙蔽;就想到虚心采纳臣下的意见;畏惧说坏话的人,就想到端正自己的品德来斥退奸恶小人;施加恩泽,就要考虑不要因为一时高兴而奖赏不当;动用刑罚,就要想到不要因为一时发怒而滥用刑罚。全面地做到这十件应该深思的事,发扬光大“九德”的修养,选拔有才能的人而任用他,挑选好的意见而听从它,那么有智慧的人就能充分献出他的谋略,勇敢的人就能完全尽到他的力量,仁爱的人就能散播他的恩惠,诚信的人就能献出他的忠诚;文臣武将一起任用,垂衣拱手、不亲自处理政务,天下就能治理好。为什么一定(自己)劳神费思,代替百官的职责呢?【学习方法指导】字字落实法字字落实法,顾名思义,就是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把每个字词的意思都搞清楚。如果是实词,就看它是什么意思;如果是虚词,就要弄清它的意义或用法。如果与现代汉语同义,可以不去管它。“字字落实法”是学习文言文最基本、最扎实的方法,尤其适合于初学文言文。如果我们能把学过的课本都做到“字字落实”,那么我们阅读文言文的能力一定会大大提高,应付考试甚至高考也就轻而易举了。下面我们就结合例子来谈一下。例1: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臣,作者自称;闻,听说;求,追求,希望,想要;木,树木;之,用于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以下两个相同;长,生长,动词;者,表提顿的助词,以下两个相同;必,一定,以下两个相同;固,使……稳固,使动用法;其,代词,它的,以下两个第一个相同,第二个代“君主”;根本,树根;欲,想要,希望;流,水流,名词;浚,疏通;泉源,泉水的源头;思,想要,希望;安,安定;积,积累;德义,道德仁义。连起来就是:我听说想要树木生长,一定要使它的根稳固;想要泉水流得远,一定要疏通它的源头;想要国家安定,一定要积累道德仁义。例2: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凡百,所有的;元首,帝王;承,承受,接受;景,大,重大;命,使命;善,好;始,开始;者,……的人,下同;实,确实,实在;繁,多;克,能够;终,坚持到最后;盖,表示不十分肯定的判断,大概;寡,少。连起来就是:历代所有的帝王,承受上天的重大使命,开头做得好的确实很多,而能够坚持到底始终如一的大概就不多了。
需要指出的是,字字落实是指我们对文章的理解而言,而不是说翻译时把每个字词的意思连起来就可以了。翻译时有的意思或用法不一定都写出来,而有时又要补充一些成分,或调整一下顺序。这就是我们另外探讨的问题了。【知识拓展】·迁移《谏太宗十思疏》写作手法试析王兴明《谏太宗十思疏》谈论的虽然是帝王的治国之道和修养问题,但其中的许多真知灼见在今天看来仍具有很强的戒鉴意义。这篇奏疏不仅思想内容深刻,在写作手法上也颇有特点,现试析如下:一、一字贯穿,前后勾连细读文章,便会发现,作者用一“思”字贯穿全文。第一段,作者先通过两个人们耳熟能详的比喻引出“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的主旨,再用原来的比喻从反面强调这一主旨,最后又从人君特殊的地位和职责出发推出这一主旨的具体内容:“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由此,不难看出作者一个清晰的思路:“思国安”必先“积德义”,“积德义”对人君来说,就表现在“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总之,人君当“思”:思虑国家的安定,思谋国运的长远,思考为政的得失,思量潜伏的危机。正如魏征在另外一篇奏疏中指出的:“祸福相倚,吉凶同域,唯人所召,安可不思?”一个“思”字不仅把第一段的内容有机地组织了起来,而且也隐含了魏征对唐太宗的谆谆告诫:作为人君,万事都要三“思”而后行啊!那么,人君为什么当“思”呢?文章的第二段就阐述了这个问题。他总结历史教训,指出历史上一种常有的现象:“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然后用一反诘句对这一现象提出自己的质疑:“岂取之易,守之难乎?”但人君的取易守难毕竟是不容忽视的客观事实,因此,作者接下来就具体分析了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殷忧”时,竭诚待下;“得志”后,纵情傲物,直至滥用刑法,目空一切,最终导致天怨人怒,自取灭亡。值得注意的是,本段虽没有用到一个“思”字,但却始终是扣住“思”字着笔的,它实际上紧承第一段解释了人君当“思”的原因,那就是:“凡百元首”的难以善始善终,“取之易,守之难”的严峻事实,“殷忧”时、“得志”后的不同态度,“可畏惟人,载舟覆舟”的深刻教训。魏征在这里所提出的这一切都有理有据,焉能不使守成之君的唐太宗思前想后,思深忧远呢?所以,这一段不仅依然紧扣“思”字回答了人君为什么当“思”,也为下文的“十思”作了有力的铺垫。到第三段,作者则明确提出了应如何“思”。他围绕节欲、谦逊、谨慎、明智、守法五方面具体提出“十思”,并指出,倘若人君能做到这些,则不但使普天下的“智者”“勇者”“仁者”“信者”各展所长,尽心辅佐,而且也能使人君达到“垂拱而治”的目的,免却“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的繁冗和辛劳。由此可以看出,作者紧扣——“思”字做文章,从提出问题——应当“思”,到分析问题——为何“思”,再到解决问题——怎样“思”,最后归结为“何必思”。从“思”到“无思”,一字贯穿,前后勾连,使文章条理清晰,思路缜密,结构谨严,浑然一体,具有不可辩驳的逻辑力量。二、一发破的,正反跌宕
紧紧抓住事物的要害,通过精妙的比喻和正反对比,使作者所要阐发的道理深入浅出,令人难忘,是本文在写作上的第二个特点。本来,国家的长治久安,人君的德行道义,以及这两者之间的关系,都是颇为抽象的道理。然而,作者却洞幽烛微,化难为易,用了两个浅显的比喻,便一下子点到了事物的要害,可谓一发破的。树木、河流是人们习见的事物,求木之长必固根本,欲流之远必浚泉源也是天经地义、毋庸置疑的。作者的高明之处就在于看到了树木的茂盛与国家的兴旺,江河的长流与国运的久远以及根底的加固与德行的积累、源头的疏通与道义的流播这两者之间所具有的极其相似的关系,以此构成比喻,便把道理说得透彻而又形象,易于为人接受。在运用比喻作了正面论述后,作者并不是到此为止,而是紧扣前喻从反面进一步论述,以起强调作用。但在行文时又有所变化,把正面论述时的两个比喻的顺序巧妙地颠倒了一下,使文意灵动多姿。紧接着,作者仍然从反面进行论述,指出人君如果不“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即“积德义”的话,那就不仅仅是“根不固”“源不深”的问题,而是“伐根”“塞源”。这就把“不积德义”所带来的反面结果推到了极致,从而从正面有力地肯定了“积德义”这个论题的正确性。此外,第二段中“殷忧”和“得志”的对比,第三段中“恩所加”与“罚所及”等的对比,都一正一反,不仅内容相对,形式规则,而且观点鲜明,语气肯定,深刻地揭示了事物的性质。总之,本文比喻的巧用既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和可感性,又加深了读者对作者所要阐明的主旨的印象。而正说反说、对比鲜明的手法,则不但使行文富于变化,而且使主旨的阐述更为具体、严密,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量。三、一唱三叹,情理交融在充分说理的同时,又满溢着充沛的感情,使文章融情于理,情理交融,是本文在写作上的第三个特点。魏征对唐太宗是颇有感情的,这不但因为唐太宗具有弃怨用才的宽广胸怀与气度(魏征曾是太宗的政敌),更主要的是他从太宗的身上看到了修仁政、济苍生、达到天下大治的希望,看到了自己为国家大展宏图的前景。当47岁的魏征开始辅佐比他小18岁的太宗的时候,他深感“喜逢知己之主”,因此“思竭其用,知无不言”,而太宗对魏征的谏言也“未尝不欣然纳受”。对唐太宗来说,魏征既是一位犯颜直谏的良臣,又是一位循循善诱的严师。因此,这种亦臣亦师的身份使魏征的奏疏既理正词严,又情真意挚,说理和抒情得到了有机的统一,表现在本文中也是如此。第一段开始的说理庄重从容,感情平缓,至“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一句,则感情初起波澜:既有对不“积德”却指望“国安”的断然否定,也有不卑不亢的自谦,更有希望太宗无愧于“明哲”的殷殷期望。而“人君”一句感情则再掀波澜,这一句无异于对太宗的当头棒喝:处在如此高位,却“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那可怕的后果你难道真的不知道吗?至第二段,作者似乎从刚才激越的感情中平息下来,以“凡百元首”一句转入对历史教训的论述之中,感情委婉深沉。这一段的最后一句“载舟覆舟,所宜深慎”,推心置腹,是提醒,是规劝,也是警告,不能不令人动容。至末段,在具体提出“十思”的时候,更是感情真挚,语重心长,作者把他所能想到的,把他认为帝王必然遇到或经常遇到而且必须有明确认识并能正确对待的问题一一罗列,声声“思”字,如记记重锤,敲打着唐太宗的心灵,也敲击着读者的心灵。而“总此十思”几句则勾画了人君“思”后出现的美好图景,感情又趋于热情奔放。至最后“何必”一句全文戛然而止,我们仿佛看到一个58岁的老人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这不仅仅是作者的感情慢慢趋于平缓,更是他为国家着想,尽了为臣之职以后的释然和安然。因此,作者的感情随说理的深入而不断变化,时而平静和缓,时而委婉深沉,时而又热情奔放。作者或以抒情的语调用含情之笔说理,自始至终让人觉得是从作者肺腑中吐出,亲切入微,如“十思”的阐述;或以形象的语汇用明理之言寄情,紧扣人的心弦,如主旨的提出。总之,本文理真情切,情与理得到了有机的交融,不仅使情的抒发不失之空泛,更使理化为了一种闪烁着个性色彩的情思,让人刻骨铭心,起到一唱三叹的效果。所以,太宗在阅读了魏征包括本篇在内的四篇奏疏以后,有这样的评语:“诚极忠款,言穷切至。”还称赞魏征“体国情深”。清代的唐德宜在《古文翼》中也说此文“款款而陈,情词肫挚,忠爱之忱,溢于言表”。这些都是对本文具有情理交融这一特点的恰当评价。四、一气呵成,骈散相间
《谏太宗十思疏》是用骈文写成的。但魏征的这篇文章却一扫六朝浮华的余习,不仅内容充实,明白畅达,而且在形式上也有所创新。从语句看,一是不局限于骈文一般是用平行的两句话,两两配对,直到篇末的特点,而是有所变化。如第一段,劈首就是三个从正面论述的排比句,紧接着又是从反面论述的三个排比句,这是和骈文的常格有所不同的。二是散句的恰当使用,如“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载舟覆舟,所宜深慎”等。三是打破了四六对仗而改用多种句法对偶,如“当神器之重”对“居域中之大”,“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对“傲物则骨肉为行路”等。这样,文中既有气韵充沛的排比句,又有活泼灵动的散行句,再加上骈文所特有的对仗工整、音韵顿挫的对偶句,使整个文章一气呵成,于整饬庄重之中呈流转圆浑之势,具有特有的美感。从用词看,文章力求避免繁复的引证、生僻的典故和多余的藻饰,语言明白晓畅。另外,文章不受声律拘束,不避首尾虚字,这些都体现了作者崇尚质朴的文学主张和不拘一格的创新精神。魏征创造的这样一种骈散相间的章表体,后来就成为唐宋奏疏中常用的一种形式,对后世陆贽、欧阳修、苏轼的政论奏议文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中学语文》2001.5)·发散“宏兹九德”怎样理解人教版现行高中语文第二册课本选入了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课文末段“总此十思,宏兹九德”句有注:“〔宏兹九德〕扩大九德的修养。宏,使……光大。兹,此。九德,《尚书·皋陶谟》:‘宽而栗(庄严),柔而立(能立事),愿(良善)而恭,乱(有治理的才能)而敬,扰(和顺)而毅,直(正直)而温,简(简易、宽大)而廉,刚而塞(充实),强而义。’”但在魏征这篇奏疏中,结合具体的语境,遵照“词不离句,句不离章”的原则,这样理解却是有待商榷的。首先,“宏兹九德”句中的“兹”,毫无疑问是“这”的意思。那么,“这”指代什么呢?倘若是指《尚书》中的“九德”,则“九德”在前文从未出现,怎么能指代呢?其次,从章法上看,“总此十思,宏兹九德”是讲完“十思”后的总括之语,下面几句是说这样做必能得人,君主可以垂拱而治,从而结束全文。文章写到这里,只能是总结前文,而绝不会在上文已阐明的概念之外再提出新的说法,提出什么九德。所以,在“十思”之外再按照《尚书》提出“九德”,是不符合行文规律的。在本文中,“九德”与“十思”作同样的理解似乎更为合适,即:“总此十思”与“宏兹九德”是一个意思分成两句说,构成对偶,就像前文的“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初唐正是骈文流行的时候,本文句式整齐,排比和对偶俯拾皆是,显然是骈文的写法。那么,又出现一个问题,“九德”若与“十思”等同,“九”只能理解为虚数,泛言其多,“十”能否说成“九”呢?众所周知,“九”在古书中常作虚数用,极言其多。例如,“肠一日而九回”“九死一生”“九牛一毛”“虽九死其犹未悔”“九折肱而成医”等等。《论语·宪问》曾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事实是齐桓公纠合诸侯共计十一次,而孔子却说成九次,这是泛言其多。十一可以说成九,十为何不能说成九呢?鉴于以上分析,《谏太宗十思疏》中的“宏兹九德”句正确的理解应该是:扩大这许多美德。九德,即上句的十思。九是虚数,不是实指。(《现代语文》2003.5)“居安思危”对当时社会长治久安的重要性,并充分注意文章骈散结合的文体特点。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