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静夜思》说课稿呼丹一:教材内容在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在低年级古诗教学中,应让学生诵读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接受古诗文化的熏陶。并从中找到阅读的乐趣,学会感悟课文蕴涵的思想感情。本课选择了唐代著名诗人李白脍炙人口的作品《静夜思》,李白的诗想象丰富,风格飘逸豪放。而这首作品描述了一个离家的游子,在月圆之夜望月,从“疑”到“举头”,从“望明月”到“思故乡”的过程,向我们呈现出一幅生动的月夜思乡图,表达了游子强烈的思乡情感。这首诗语言凝炼,感情真挚,意境深远,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本课除教学古诗外,还有十个认读字和四个生字,学生可以在吟诵古诗的过程中,完成对于生字的积累。二、教法学法:学生在学习本课以前,已经对古诗有一些接触,而这首诗通俗易懂,家喻户晓,有的学生在入学之前已经倒背如流。但是多数学生在朗读古诗上仅限于会读会背,缺乏韵味,并且不理解诗句含义,更无法诵读出诗的意境,因此要把本课的着眼点放在让学生认读古诗中的生字和感受古诗的意境上,并且让学生接受古诗文化的熏陶,喜欢古诗,了解诗人,热爱我们的传统文化。本课的难点在于体会古诗的意境,因此教学中,要着重引导学生体会诗的意境,
重在吟诵,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读出节奏,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诗中绵绵的思乡之情,体会诗歌的韵味和美好的意境,使古诗教学充满韵味。基于以上对教材和学生情况的分析,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1.会认“静”“夜”等10个生字,会写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耳”字。2.通过朗读、背诵古诗,体会古诗中诗句的含意。3.体会古诗的意境美,感受古典诗词美的熏陶。三、教学过程:结合本课的特点、教学要求,为了达到学生在诵读古诗时,体会古诗的意境美,感受古典诗词美的熏陶的目的,本课设计了四大环节,一是情境导入,初步体会诗的意境,激发学生兴趣;二是自读课文,识记生字,理解词义;三是朗读古诗,感受意境;四是观察范字,指导书写。1.情境导入、体会意境。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因此一节课的导入部分是十分重要的。教学中,我首先利用主题图导入,引导学生观察图、说图意,再用语言对图的内容进行描述“在一个安静的夜晚,李白正离家在外,看到天上圆圆的月亮,他想起了自己的故乡。于是写下了一首留传千古的诗作《静夜思》”,由此,引导学生走入古诗的情境中,让学生从图画浓郁的意境中,初步感受古诗意境,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2.自读课文,识记生字。低年级的主要教学任务就是识字,而在识字过程中,简单讲解题目的含义之后,我就让学生自己读课文,圈出生字后自己先识记,再对学生不同的记字方法进行指导,如:“床”
字可以用形象记忆,望、举头、低头可以做一做动作来帮助理解,同时指导学生理解一些词语的意思,如:霜、故乡等。帮助学生识记生字,在交流识字方法和当“小老师”活动中,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记忆字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3.细读古诗,感受意境。朗读注重对朗读的评价,提高朗读能力。教师一定要兼顾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力求使不同的学生都能感受到成功的乐趣,在读中注意对朗读的指导,引导学生读出古诗的韵味,体验读诗的乐趣,感悟强烈的思乡之情。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指导学生朗读要分几个不同的层次,首先,要求学生将古诗读正确,声音洪亮,读准字音。其次,指导学生读出节奏,在这里可以帮助将要停顿的地方标画出来,通过标示,帮助学生读出诗句中间的停顿,初步感受古诗的节奏。然后,对诗句进行逐句指导,让学生可以充分理解诗句,感受诗句的意境,读出感情。通过提问什么叫“明月光”?有这么明亮的月光,这时是什么时候?引导学生理解:夜深了,明亮的月光月光静悄悄的洒在床前,作者一个人站在窗前望着月亮,体会四周的安静,从而指导学生读出“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夜晚的安静感觉。提问学生,李白抬头看到了天上的明月,他想到了什么?你有没有想家,想爸爸妈妈的时候?那个时候你是什么感觉?通过学生对于思念的切身感受,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思想之情,读出“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意境。之后,配乐朗读,启发学生想象诗歌画面,读出古诗的韵味。最后,教师用优美的语言叙述诗句的意思,“
在秋天的夜晚,一轮明月照在天空,月光透过窗户,洒在床前;李白看着这样美丽的月光,仿佛把他当成了地上凝结的霜;他抬头望一望天上的明月;想起了远在家乡的亲人,不由得低下头,思念起了自己的故乡”。教师每叙述一句,引导学生背诵一句,让学生在练习背诵的同时,理解诗句含义,体会古诗意境的同时。4.指导书写,在读准生字字音、数清笔画后,将教学重点放在指导学生观察上,一看字形:这个字是什么形状?二找主笔:那个笔画能托起整个字?三看占格:观察重点笔画的占格、位置以及书写时的注意事项,以便培养学生读帖的能力,帮助学生养生良好的写字习惯。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