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谏逐客书》详解第一段,提出总论点:驱逐客卿是错误的,以此统领全文。“臣”,李斯自称。臣下对君王说话时的口气。“吏”,官吏。主要是指那些主张逐客的王宫贵族。“窃”,私下里。意思是,只是我个人私下里偷偷这么想的,口气很谦恭。“以”,本身“认为”意思。“为”,相当于现代汉语判断词“是”。“以为”本是两个词,它们中间可以看作省略了一个代词“之”。“之”代逐客这件事。后来由于“以为”经常连用,慢慢变成了一个词。“以为”即“认为”的意思。“过”,名词,错误。这几句说,我听说官吏们议论驱逐客卿,私下里认为这样做是错误的。这一段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驱逐客卿是错误的,这一论点是统贯全篇的总纲。这个开头曾经很受后人的赞赏,南宋理论家李图,他在《文章经义》一书中说:“起句直见事实,最妙。”一开头就点明文章的议论中心,驱逐客卿问题。他还说:“文字起句发意,最好。”《谏逐客书》起句尽矣,不可以加矣。是好的不可能再好了。为什么?因为它起句发意。文章一开始就点明了文章的中心论点,逐客是错误的。起句开门见山,明快简洁,这当然是很好的。但为什么要这样写呢?应看到这里还有个更策略及分寸问题。《谏逐客书》是写给一个特殊的读者--秦王看的。目的又是谏劝这个最高统治者的呈命,而李斯本人也在逐客之列。因此这一奏书的成败得失,不仅关系到国家的命运,而且关系到李斯本人的身家性命。这就要求奏书特别讲究策略,注意分寸,这也是说理艺术的特点。当时韩国派郑工来大兴水利工程,消耗秦国的财力、人力的阴谋,已弄得朝廷上下沸沸扬扬;秦国贵族借机打击排斥客卿,矛盾十分尖锐。如果李斯稍有闪失,轻举妄动,就有可能招致杀身之祸。对这种严重的形势,李斯当然是洞若观火,对这些矛盾他心里也很清楚。但他却只字不提,采取回避态度,只用“臣闻吏议逐客”六个字,轻描淡写,一笔带过。这就避免了对主张逐客的权贵们的刺激,绕开了许多可能发生的纠缠。同时这个简洁的开头,写得很婉转,“吏议逐客”,好像秦王还没有逐客,批评的矛头也不直接指向秦王。“窃以为”口气完全是谦卑的、商量的。这就给秦王留下了回旋的余地,便于他收回呈命。可见这第一段简洁、婉转中不仅是个开门见山的问题,而且包含着退一步,进两步的策略。
以下各段是从几个方面来具体说明驱逐客卿是错误的理由。第二段,从历史事实说起,通过秦国发展史中四位君王任用客卿而取得巨大成就的事实,说明没有客卿的功劳,就没有秦国今天的富庶和强大。
“缪公”,缪,通假穆。即秦穆公。他在秦国由小国到强国的发展过程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由于、百里笑、蹇叔、丕豹、公孙支”是秦穆公州的五位贤臣。他们在文治武功方面,都有突出的贡献。这几句说,以前秦穆公访求贤士,西面从西戎获取了由于;东面从宛地得到了百里奚;从宋国迎来了蹇叔;从晋国召来了丕豹、公孙支。在这里“西取”、“东得”、“迎”、“来”,这四句用的是排比句,极力铺陈。一方面显示秦穆公招贤纳士多,一方面突出这些贤士都不是秦国人,是来自四面八方。“取、得、迎、来”四个动词用的很灵活。虽然意义相近,但没有重复感。其中“来”字本是不及物动词,这里活用作及物动词,是“使之来”的意思。“子”,是对以上五位贤士的尊称。“产”,生,出生。现代习惯用法,物用“产”,人用“生”,先秦时“生、产”通用,没有这样的分别。所以这五子不出生在秦国,而用了不产于秦。“霸西戎”,在西戎称了霸。全句说,这五位贤士,都不出生于秦国,但秦穆公利用了他们,兼并了二十多个诸侯国,于是秦国就在西戎称了霸。“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说明他们都是客卿。“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强调他们的功劳。既然秦穆公是依靠客卿才称霸于西戎,那么相比之下,现在的秦王要驱逐客卿,就是错误的。这是言外之意。不明说,让秦王自己得出结论。以上是秦穆公招纳客卿的历史事实。重在人才来自四面八方,突出广纳贤才。接下来写秦孝公。“商鞅”,本是卫国人,后来到了秦国,在秦国担任了十年宰相。在这十年中先后两次实行变法,为秦国很快富强起来、统一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民以殷盛”,以,表原因,因此,由此。“殷”,指财产厚实。“盛”,人丁兴旺。“殷盛”,指人财两旺。“乐用”,乐于被用。即愿意为国家效劳的意思。“亲服”,亲向顺服。“获”,打败,战胜。“举”,拿下、攻占。“治”,与强一样,不是动词,而是形容词。与“乱”相对,指国家治理的好,太平昌盛。全句说,孝公采用了商鞅的法令,移风易俗,人民因此而富足,国家因此而富强。老百姓乐于被使用,诸侯亲向顺从,战胜了楚国、魏国的军队,拿下了上千里的土地,使国家到现在还太平昌盛。这一层写秦孝公重用客卿的事实。从政治、思想、经济、文化各方面来论证,突出了变法治囯。接下来写惠王,“张仪之计”,就是“联衡政策”,主要是采用挑拨拉拢,收买威胁等手段,来破坏六国的联合。“包”,囊括。“夷”,指楚国境内的少数民族。“九”是个虚数,指很多。“九夷”,指楚国境内的众多少数民族。“制”,控制,统治。“膏腴之埌”,指肥沃的土地。“散”瓦解。“从”通假“纵”,即苏秦用的联合六国对付秦国的“合纵”政策。“西”,方位名词,活用为动词。“西面”,面向西。“事”,侍奉。“施”(yi),动词,延续的意思。全句说,惠王采用张仪的计谋,攻占了三川之地。西面兼并了巴蜀,北面占领了上郡,南面夺取了汉中,囊括了楚国境内众多少数民族,控制了鄢和郢,东面占据了成皋这个险要之地,割取肥沃富饶的土地,于是瓦解了六国的合纵,使它们面向西来侍奉秦国,功效一直延续到今天。这一层写惠王用客卿的历史事实。重在以“联衡”打破了“合纵”,突出了四面扩张。这里连用“拔”、“并”、“收”、“取”、“制”、“割”、“散”等动词,构成一连串既整齐对偶,又长短错落的排比句、对偶句,极力铺陈渲染,势如排山倒海,大大强化了张仪之计的威力和效果。下面讲秦昭王,“范睢”,本是魏国人,后化名张禄辅佐秦昭王。“穰侯华阳”,秦昭王母的弟弟,依仗太后的权利,在朝廷内专政。秦昭王听了范睢的劝告,夺了穰侯的相任,并把华阳君驱逐出关,这样就打击了豪门贵族的势力,强化了秦王的统治权。范睢还提出了远交近攻、逐步蚕食的策略,使秦国不断地扩大疆土。“强”,形容词活用动词。“强公室”,使王室的权利增强。“杜”,抑制,杜绝。“杜私门”,抑制豪门贵族的权势。“蚕”,名词作状语。“蚕食诸侯”,像蚕吃桑叶一样,一口一口地把诸侯国的疆土吃掉。全句意,昭王得到范雎,废掉了穰侯,放逐了华阳君,强化了王室的权利,抑制了豪门贵族的势力,逐个吞并了诸侯列国,使秦国成就了帝王之业。这一层写秦昭王用客卿的历史事实,突出打击豪门。
以上写穆公、孝公、惠王、昭王四个层次,是并列关系,都是通过历史事实的铺陈,来说明客卿的作用。因此文章接下来就总收一句,“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这一句将上面的铺陈全部收住。“以”,表凭借,依靠的意思。“之”,两种解释:结构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是定语的标志。说“都是凭借了客卿的功劳。”二是将“之”字解释为动词,即获得、得到、达到的意思。说:“这四位君王,都是凭借客卿的力量获得了成功。”两种解释都可以,以第二种为好。既然秦国发展史上最有作为的几个秦王都是凭借客卿的力量才获得成功的,那逐客的错误就不言而喻了。但作者还觉得不够有力,于是接着又来了一个反问句“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负”,辜负。由此看来,客卿有什么对不起秦国的呢?这是一种反诘性的肯定,比正面肯定句更富于感情色彩,更能引起对方的思考,因而也就更有力量。如果说前面都是摆事实、讲道理,正面论说,那么下面通过“向使”一转,进入反面论证。“向”,过去,之初。“使”,假如、假使。“却”,动词,拒绝。“内”念纳,接纳之纳,是通假字。“是”,代词,这样,这样的。“实”与“名”相对。“实”,实际,实惠。“名”,名声,名望。全句意,当初,假如四位君王拒绝客卿不予接纳,疏远贤士而不加运用,这样就会使秦国没有富庶的实惠,而秦国也就没有强大的名声了。“国无富利之实”与“秦无强大之名”,是对偶句。前一句讲“富”,后一句讲“强”,实际上两句可并为一句,“秦国就没有这么富强。”之所以用两句,是为了造成对偶,加强语气,以示强调。这一段在大量历史事实铺陈之后,又加上反面论征,并用反诘、对偶以强化语气,这就使论征显得十分透彻有力。概括起来,第二段是通过秦国发展史中,四位君王重用客卿而取得重大成就的事实,来说明没有客卿的功劳,就没有秦国今天的富庶和强大。第三段,从秦王所喜爱的珍宝、美色、音乐说起
。这里罗列了七样珍宝,课本都有说明,不再重复。值得注意的是七个动宾句搭配的很好。特别是七个动词:“致”,获得。“有”,拥有。“垂”,悬挂。“服”,佩带。“乘”,骑坐。“建”,树立。“树”,设置。这些动词用的灵活、恰当。“翠凤”,凤凰指的是旗子上的图案。“翠”,翠鸟。这里指翠鸟身上的美丽羽毛。“翠凤”,就是用翠鸟的羽毛做成的旗子上的凤凰图案。全句意,现在陛下获得了昆山上产的玉石,有了随候珠、和氏壁一类珍宝,悬挂着光如明月的宝珠,佩带着太阿宝剑,骑坐着千里宝马,树立着用翠鸟羽毛编织成凤凰型装饰物的旗帜,设置了用灵鼍皮蒙制的战鼓。这许多宝物秦国都不出产,而陛下您喜欢它们。为什么这里连用七个排比句来铺陈珍宝?是为了突出秦王所喜爱的珍宝大多来自别的国家,暗与秦王驱逐客卿形成鲜明对照。在铺陈之后,用一设问句转移,寓意很明确,你既然这么喜欢别的国家的珍宝,为什么要单单驱逐客卿呢?这个意思作者却不说出来,让秦王自己思而得之。这说明作者写的很有分寸,很善于启发、诱导。“所生”所字结构相当于名词性词组,指出产的东西。“是”,代词,代这些。“玩好”,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即玩赏喜爱的东西。“江南金锡不为用,西蜀丹青不为采。”对“用、采”有两种解释,一是作名词解,“用”,指器皿。“采”,色彩颜料。“不为用”,不会用来做成器皿。“不为采”,不会用来做绘画的材料。另一种解,“用、采”作动词,“用”,表被动。“不为用”,不会被使用。“不为采”,不会被开采。以上两种解,以第一种为好。由于这两句话是对偶句,“用”与“采”相对立,所以不可一字作名词解,一字作动词解。全句意,假如一定是秦国出产的东西然后才可以用的话,那这夜光壁就不会装饰在朝廷上,用犀牛角、象牙制成的器物,就不会成为您喜欢玩赏的东西;郑国的歌女、舞女就不会充满后宫;而像駃骏騠一样的骏马就不会挤满外面的马棚;江南地区所产的金锡,就不会做成金器、锡器,西蜀一带的丹砂、青頀就不会作为绘画颜料。这句像前一句一样,也是铺陈秦王所喜爱的珍宝,但句型有了变化,前一句是先用肯定句铺陈,后设问;这一句是先假设,后用否定句铺陈。两句句型刚好相反。所以虽然都是铺陈珍宝,并不觉得累赘。接下来是铺陈美色:“所以……者”就是用来做“什么什么的东西”
。“娱悦”,使心欢娱,使耳目畅快,是使动用法。“随俗”,随着世俗风尚。“雅化”,美化。“佳”,美好。“冶”,艳丽。“窈窕”,体态优美。因为古传燕赵地方多美女,所以秦王后宫里就有许多赵女。全句意,凡是用来装饰后宫、充当侍妾,使心里高兴、耳目愉悦的东西,如果一定要秦国出产的,然后才可以用,那么这些用宛地出产的珠装饰的头簪,镶嵌着玑珠的耳饰,东阿绸绢做成的衣服,织锦刺绣之类的装饰,就不会献到您的面前;而随着世俗风尚的变化来打扮自己,容貌艳丽、体态优美的赵国女子就不会站在您的身边了。这一层写秦王所喜爱的美女及其装饰品,也多是来自别的国家。并通过铺陈方法,极力渲染它们的美好、华贵,这也是为了与单在用人上驱逐客卿形成鲜明的对照。下面写音乐:敲打瓦罐,扣击瓦盆,弹奏古筝,拍击大腿,用咿咿呀呀的歌唱呼叫来使耳朵愉快,那才是地道的秦国音乐。这是说,什么是秦国的真正音乐。“快耳”,使耳朵愉悦,使动用法。《郑》《卫》指郑国、卫国地方的音乐。《桑间》,指卫国桑间地方音乐。郑、卫之音婉转优美,多情多变。虽被孔子指责为“淫乐”,但实质上却是丰富多采,人们所喜闻乐见的。《韶虞》,指舜时乐曲。《武象》,是周武王时期配的乐曲。这些乐曲被称为“雅乐”。相对雅乐来说,郑、卫之音则被称为“俗乐”。不管雅也好,俗也好,对秦国来说都是异国音乐。但当时秦王所喜欢听的音乐,却正是这些异国音乐。喜欢听异国的音乐,而且要驱逐异国之人,这不是一种矛盾?所以经过以上说明后,李斯接着反问道:如今秦王你丢掉击瓦罐、瓦盆这一套,而专听郑、卫之音,放弃弹筝而采用《韶虞》乐曲,像这样做又是为什么呢?“就”,动词,走到、靠近。与现代汉语的“就业”、“各就各位”意思一样。这个反问句与这段开头“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悦之,何也?”一句,相呼应,然后一并作答“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这句比较难理解。“意”,心意。“快”,愉快。“快意”,使动用法,使心意愉快。这里指“使心意愉快的事物”。“当前”,放在面前,摆在面前。“适”,舒适。也是使动用法。“适观”,使观赏舒适。“而已”,罢了。全句意,当使人心意愉快的事物摆在面前的时候,总是选取那些最能使观赏舒适的罢了。也可把“当前”解成为“应当放在首位”。那样全句意是,把使人心意愉快的事物放在首位,是为了使观赏更舒适罢了。这两句解释意思差不多,都可以。其精神实质都是说,你秦王所以要搜罗那么多奇珍异宝,赵国的美女,郑、卫地方音乐,是因为它们确实比本国的好,更能使你心意愉快,更能使你观赏舒适。所以,只要是好玩的、好看的、好听的,你就根本不管它是不是秦国所生产的。这种用物方针是合情合理的,但你在用人方针上就不是这样了,所以接着在下文写用人方针的不合理、不正确。由此可见,“取人不然”这一句是这一段的关键,它既是对前面珍宝、美女、音乐大肆铺陈的总收,又是对后面议论的开启。目的是通过用物方针与用人方针的对比,引出用人方针的谬误。“取人”,用人。“不然”,不是这样。“不问可否”,指的是不问客卿有用还是没用。“不论曲直”,指的是不考虑驱逐的是有道理,还是没有道理。“去”,动词,去掉,驱逐。这句紧承上句,用对比法说明驱逐客卿是毫无道理的。“然则”句,是直接批评秦王重物轻人的错误,比前一句又推进了一步。“然则”,既然这样,如此看来。“是”,这样,这样做。“在乎”,在于。“民人”,指人。“所以”,以是用,用来。用“跨海内,制诸侯的方法、策略”。就是方略。“跨海内”“制诸侯”指的是统一天下,制服诸侯。这句把逐客问题与统一大业联系,说明逐客与否,关系到秦国能否统一天下的重大战略方针问题。全句意,不论是非邪正,不是秦国人都要离开,凡是客卿都被驱逐。这样看来,您所重视的是美色、音乐、珠宝、玉器,而轻视的是人,这决不是用来统一天下,制服诸侯的方略啊!第三段在内容上有两个层次:第一,通过对秦王所喜爱的,并非产于秦国的珍宝、美色、音乐等大量事实的铺陈,与用人上采取驱逐客卿形成鲜明对照。通过这一对照来说明,唯独在用人上排外,是毫无道理的。接着作者笔锋一转,由喜爱外物、排斥客卿的对比,引申出秦王“重物轻人”的错误方针,并进一步指出,这种“重物轻人”的作法,不是统一天下的方略。
第四段,借用比喻来讲道理。运用比喻,从理论上阐明纳客与逐客的利与害:纳客就能无敌于天下;逐客则是削弱了自己,资助了敌人。前面主要是摆事实,后面是讲道理。“粟”,本意指谷子,这里代指全部粮食作物。“众”,多。“兵强”,指兵器,说兵器锐利。“兵”,也可解释为军队。“兵强”,即军队强大。在先秦时,“兵”一般指兵器。如果写军队用“师”。所以这里的“兵强”,解释为“兵器锐利”好些。这句意,我听说土地辽阔,粮食众多,国家强大人口就盛,兵器锐利士卒就勇敢。这意思是说,秦国要强盛,就应广泛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包括接纳重用客卿。为了把这意思说的更透彻,接着作者又运用了比喻。“是以”,以是,因为这个,因此,所以。“让”,辞退,舍弃。埌,细小的泥土。“不让土埌”,说连细小的土块也不舍弃。“择”,剔除,排除。“就”,成就。“却”,拒绝。“众庶”,广大普通老百姓,民众。“明其德”,使动用法,就是使他们的功德昭著。这三句的意思是,泰山是一小块、一小块土埌积累起来的,大河、大海是许多细流汇集而成的,所以君王要使自己的功德昭著,也就是不排斥、不疏远民众。这三句是排比,前二句是比喻,后一句才是要说明的道理。李斯用“泰山不让土埌”,“河海不择细流”来做比喻,用此来说明“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的道理。不驱逐客卿,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才能完成统一天下的大业。接着作者又指出历史上动名最昭著的先帝、先王来进一步说明这一道理。“四时充美”与“鬼神降福”是对偶句,“降、充”皆动词,“四时充美”,春夏秋冬四个季节都来充实你的美好。“所以”表原因。“所以无敌”,就是无敌的原因。全句意,所以地不论东西南北,人不分异国他乡,一年四季都来充实你的美好,连鬼神也降恩赐福;这就是五帝三王无敌于天下的原因。五帝三王是这样做的,但你秦王是怎样做的呢?于是作者笔锋又回到谏逐客上来。“乃”,却,表明上下文的关系。“黔”,本意黑色。“首”,头。即“黑头”。这里指的是老百姓。这是秦代所用的称呼。“业”,名词用作动词。第一步,“业”,功业。名词活用即“建立功业”;第二步,使动用法“使……建立功业”。“业诸侯”,使诸侯成就功业。“西向”,面向西。“借寇兵而赍盗粮”,把兵器借给敌寇,把粮食赠送给盗贼。全句意,如今你却要抛弃百姓,而资助敌国,拒纳宾客,使诸侯成就功业,使天下的贤士退避而不敢面向西,像缠住了脚一样不能进入秦国,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把兵器借给敌寇,把粮食送给盗贼啊!
这一段从理论上阐明纳客与逐客的利与害。纳客就能无敌于天下;逐客则是削弱了自己,资助了敌人。为了把道理说的既通俗又透彻,作者首先用“泰山不让土埌,河海不择细流”的比喻说明要成就帝王功业,就必须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接着作者又指出五帝三王的范例来诱导秦王,并以秦王“却宾客以业诸侯”的错误作法,形成对照,使正反两种作法,两种结果更加鲜明。最后作者又用“借寇兵而赍盗粮”作比,形象地突出了逐客束约自己、资助敌人的双重危害。比喻、对比在这一段议论中起了很大的作用。第五段,总结全文。指出逐客必将造成秦国的危亡。“宝”,名词作动词用。“可宝者”,值得宝贵的东西。物品虽不出产在秦国,但值得宝贵的却很多。这一句是照应、收结前面三段中对珍宝、音乐、美色的铺陈。贤士不出生于秦国,愿意效忠的也很多。这一句是照应、收结前面第二段中对秦国历史上重用客卿的铺陈,同时也暗示着李斯本人愿意效忠秦王的心意。“资”,资助。“损”,减少。“益”,增加。“虚”,名词作动词用。“自虚”,把自己搞空虚、搞虚弱。“树”,结。“树怨”,结下怨仇。全句意,现在您驱逐客卿而资助敌国,减少本国人民而增加敌人力量,内部把自己搞空虚,而外部又与诸侯结下怨仇。这样要想求得国家没有危险,那是办不到的。这一句照应第四段所论证的逐客是束约了自己而资助了敌人的道理。同时进一步引申,把逐客的危害,提高到了可能使秦国亡国的高度。并以此来回应第一段所提出的逐客是错误的总论点。首尾照应,完满地收结了全文。下面将全文层次、内容简要归纳一下:《谏逐客书》是一篇论说文,它的中心论点就是“谏逐客”,也就是劝说秦王不要驱逐客卿,或者说论述驱逐客卿是错误的。围绕这一中心论点,全文分五个段落进行论述。这五个段落的分论点是十分明确的,可概括如下:第一段,提出总论点:“驱逐客卿”是错误的。第二段,过秦国发展史中四位有作为的君王任用客卿而取得重大成就的事实,说明没有客卿的功劳,就没有秦国今天的富庶和强大。第三段,通过对秦王所喜爱的非产于秦国的珍宝、美色、音乐等大量事物的铺陈,用对比法说明唯独在用人上排斥客卿是错误的。同时进一步指出,这种重物轻人的作法,不是统一全国、制服诸侯的方略。第四段,运用比喻从理论上阐明纳客与逐客的利与害,纳客就能无敌于天下,逐客则是削弱了自己,资助了敌人。第五段,总结全文。指出逐客必将造成秦国的危亡。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