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说“木叶”》导学案【学习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文章由“木叶”所阐释的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理论,提高对古典诗歌的理解能力。2、引导学生抓关键信息,把握作者的行文思路,理解作者通过对实例比较分析的说理方法。3、培养学生把握诗歌中意象所表现出的感情色彩,比较同一意象在不同诗作中的细微差别,提高诗歌赏析的能力。【自主学习】一、作者作品简介林庚(1910--2006),字静希。我国现当代著名学者、诗人、文史学家。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中文系,同年出版了第一本自由体诗集《夜》。历任厦门大学、燕京大学、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在唐诗和楚辞的研究中卓有建树,提出了著名的“盛唐气象”。出版过《春野与窗》《问路集》等六部新诗集及专著《诗人李白》《中国文学史》等。二、自练自测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袅袅()照浦()褒扬()灼灼()亭皋()寒砧()涔阳()万应锭()言筌()窸窣()()迢远()2、词语释义。(1)万应锭:(2)不落于言筌:(3)相去无几:(4)一言难尽:3、积累名句。(1)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屈原《九歌》)(2)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古诗十九首》)(3)叶密鸟飞碍,风轻花落迟。(萧纲《折杨柳》)(4)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陶渊明《拟古》)(5)日暮风吹,叶落依枝。(吴均《青溪小姑歌》)4、质疑问难通过预习本文,你有什么问题?请写在下面。
【课堂导学】一、解题文题为“说木叶”,速读课文,弄清楚什么是“木叶”?二、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默读课文,找出文中难懂的诗句和段落中的关键句,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段段意并划分层次。三、重、难点突破。 1、潜心默读课文,摘录出课文中所引用的诗句,并揣摩老师分列 排列的用意:(板书或多媒体显示)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洞庭始波,木叶微脱 桂树丛生兮山之幽木叶下,江连波,秋月照浦云歇山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 叶密鸟飞得,风轻花落迟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皎皎云中月,灼灼叶中华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处征戍忆辽阳 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浦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 午阴嘉树清圆2、 引导学生理解上述诗句,体会总结“木”与“树”的区别,初步领会作者引用诗句阐明问题的写法: (1)比较一下,看上面两列诗句按什么规律排列? (2)、 上述左边一列运用了“木叶”或“落木”的诗句,有什么共同特点? (3)、 上述右边一列运用了“树”、“绿叶”、“落叶”的诗句,有什么共同特点?
(4)跳跃式阅读课文,把握文中主要信息,归纳“木叶”、“树叶”、“落叶”“落木”这几个意象的区别。 3、文中大量引用古诗人有关“木叶”的诗句,揣摩一下这对于阐发道理起了怎样的作用?【质疑探究】1、文章题为《说“木叶”》,作者仅仅是为了写“木叶”吗?2、能否把题目换一下,改成《论诗歌语言的暗示性》?并阐述一下你的理由。【当堂训练】诵读下面三首诗词,注意三首诗词中的不同意象群,比较梅的三种不同形象,说说诗人对自己笔下的梅分别赋予了怎样的情感。梅花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卜算字·咏梅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卜算字·咏梅毛泽东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课后提升】阅读下面三首咏柳诗,说明诗中柳树各自的特点和诗人寄寓的思想感情。咏柳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垂柳唐彦谦绊惹春风别有情,世间谁敢斗轻盈?楚王江畔无端种,饿损纤腰学不成。咏柳曾巩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课后反思】学完本课后,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困惑?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