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中国建筑的特征》【温馨心语】失望沮丧,是我们生命上最可怖之敌,我们须终生不许他侵入---梁思成【学习目标】1.理清作者的思路,归纳文章的观点。2.学习本文科普文章的语言特色,在说明文或议论文写作中有意识地学习和借鉴。3.激发对我国古代悠久的建筑艺术的热爱之情,提高对我国建筑艺术的审美能力。【知识链接】1、文体知识科普作品是一种以向大众普及科学知识为主要目的作品。科普作品的主要功能和目的就是宣传普及科学知识。它有以下特点:(1)、科普作品所述内容具有一定的学科专业性。(2)、科普作品具有一定的娱乐性、普及性、可读性和通俗性。(3)、科普作品在陈述专业科学知识时要求把握一定程度的严谨性。(4)、科普作品允许适当地虚构作品情节、人物、环境等等,以增加可读性。2、说明文有关知识(1)、作为说明文,说明事物要有一定的顺序,那么说明文的顺序主要有哪些?明确: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程序顺序。(2)、说明文在说明事物时会适当的运用一些说明方法,那么说明文的主要说明方法有哪些?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作引用、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列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这10种。(3)、说明文的语言有哪些特点?说明文语言有两种:一种是生动活泼,一种是平实简明。基于说明文科学性这一特点,说明文语言的一个主要特征便是准确性。它主要表现在对知识表达上的科学性和严密性。3、补充相关资料2010年4月14日玉树7.1级地震,19日,记者在文成公主庙采访时看见,紧贴岩壁而建的寺院,外观没有明显损坏的痕迹。寺院中香火旺盛,佛堂内点满了酥油灯。附近来朝拜的村民络绎不绝。只有佛堂大门上的一幅壁画有一条裂痕。文成公主庙建于公元710年,已有1300年历史。在2008年5月12日震后,报恩寺广场成了平武县城居民的临时避难所。这座占地2.7-3-
万平方米的古建筑群落建于1460年(明天顺四年),历经1536年、1618年、1657年、1786年以及1976年的数次大地震,在此次汶川地震的影响下,木构造脱榫,墙体开裂,但没倒塌,更没有造成人员伤亡。这些古建筑为何在遭受地震后却能依然屹立不倒?它到底有什么样的特点?自主学习与检测1、基础积累(见导学案71页)2、感知课文,整体把握。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结合72页导学案示意图,标注在课本上)3、中国建筑的特征十分丰富,在这篇课文中,作者主要向我们介绍了中国建筑的九点基本特征,这九点基本特征,哪些特征属于总体特征?哪些特征属于结构特征?哪些特征属于装饰特征?4、作者概况的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是按什么来写的?(提示:说明文的顺序主要取决于对象的特点。由于说明对象特点各异,顺序则不同。说明顺序常见的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合作探究,问题生成与解决在称赞中国建筑的坚固性中有句俗语“地陷墙塌屋不倒”,而中国的建筑之所以会如此的坚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结构的稳固性。下面让我们结合具体问题来研究中国建筑的结构特征。1、中国房子是靠什么材料承重的?这种材料是怎样搭建成房子的基本构架的?2、什么是斗拱?它的作用是什么?3、举折、举架是怎样构成的,它作用是什么?拓展延伸,——延伸巩固-3-
1、作者在介绍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时,说到建筑和语言文字一样,把建筑的“风格和和手法”称为中国建筑的“文法”,它们有何共同点?2、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在图中准确找出立柱、橫梁、斗拱和举架反思感悟——整理纠错从本文中,你学到了什么?-3-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