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窦娥冤感天动地
【教学目的】了解元杂剧有关知识以及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把握窦娥形象,认识窦娥的刚烈性格和反抗精神
作者简介关汉卿,号一斋,老年又号已斋叟,大都(今北京)人,生活于1210--1300年间,我国古代最早的也是最伟大的戏剧家,元杂剧的奠基人,被誉为“梨园领袖”、“杂剧班头”,1956年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之列。他编有杂剧67部,现存18部。其中《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拜月亭》、《鲁斋郎》、《单刀会》等,是他的代表作。
嗟(jiē)怨 罪愆(qiān)衔(xián)冤亢(kàng)旱刽(guì)子手提(dī)防湛湛(zhàn) 阡陌(mò)偃(yǎn)旗鼓三通(tòng)苌(cháng)弘盗跖(zhí)
恁(nèn)的:这样的。恁:这样,如此。忤(wǔ)逆:叛逆;不孝敬父母。忤:抵触.恓(xī)惶:烦恼不安的样子。委的:真的,确实。错勘(kān):错误地判断。勘:判断。前合后偃(yǎn):跌跌撞撞,站不稳。偃:倒下,倒伏。瀽(jiǎn):泼,倒。一陌(bǎi):儿:一叠。陌,量词,“叠”。罪愆(qiān):过错,罪过。湛(zhàn)湛青天:湛湛,清明澄澈的样子。亢(kàng)旱:大旱。亢,极。【字词预习】
【字词预习】绣闼(tà):指妇女的居室。闼:①本义指小门。②门内。③门楼上的小屋。短筹:这里的意思是短命。筹是古时计数和占卜用的工具,文中比喻寿数。阑(lán)珊:将近,衰落。阑:将尽。惫(bèi)赖:泼赖,凶狠泼辣。撚(niǎn)断脊筋:伤筋断骨,这里形容讨债催逼得紧迫。撚,揉搓。浪荡乾坤:本义指天下太平,文中是光天化日之下的意思。
缥缃(piǎoxiāng):缥,青白色的丝织品。缃,淡黄色的丝织品。古人习惯用这两种丝织品包书或做书袋,后来用作书籍的代称。争奈:怎奈,无奈。看觑(qù):照看,照顾。一向:这里的意思是一段时间以来。蓦(mò)过隅(yú)头:转过墙角。蓦过,迈过、跨过。隅头:墙角,拐角。赚(zhuàn):①本义指买卖得盈利,引申为赢得;获得。②诳骗,欺哄。文中是诳骗、欺哄【字词预习】
中国古典戏剧概述中国古典戏剧与古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剧”。中国古典戏曲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曾先后出现了宋元南戏、元代杂剧、明清传奇、清代花部等四种基本形式。
元杂剧基础知识(1)结构:元杂剧一般是一本四折演一完整的故事,个别的有五折、六折或多本连演。折是音乐组织的单元,也是故事情节发展的自然段落(2)角色:扮演的角色有末、旦、净、丑等。
“元曲”,一般包括杂剧和散曲。杂剧是元代文学最高成就的标志。散曲包括小令和套数两种形式。小令是独立的只曲,相当于一首单调的词,主要是从民间的小曲和词调变化来的。如我们熟悉的马致远的《越调·天净沙·秋思》。套数是由两支以上同宫调的曲子联缀而成的组曲,各套曲子的联缀多有一定的顺序,末曲多以尾声结束。元曲知识
关汉卿代表作《窦娥冤》白朴代表作《梧桐雨》马致远 代表作《汉宫秋》郑光祖代表作《倩女离魂》元曲四大家
《窦娥冤》--关汉卿《汉宫秋》--马致远《梧桐雨》--白朴《赵氏孤儿》--纪君祥四大爱情剧《拜月亭》--关汉卿《西厢记》--王实甫《墙头马上》--白朴《倩女离魂》--郑光祖四大悲剧《西厢记》--王实甫《李逵负荆》--康进之《救风尘》--关汉卿《看钱奴》--郑廷玉四大喜剧元曲
窦娥七岁时,父亲为进京赶考需要盘缠,同时借有蔡婆婆二十两银子(本息四十两)无法偿还,便把窦娥卖给蔡家做童养媳。不料窦娥丈夫早死,年纪轻轻就守了寡,她勤俭操家,奉养婆婆。蔡婆婆外出向赛卢医讨账,被骗荒郊野外害命,张驴儿和他父亲路过,救了她。张氏父子以此强迫要娶她婆媳俩。【故事梗概】上
张驴儿见窦娥不肯嫁他,便在窦娥为蔡婆婆所做羊肚儿汤里下毒药,想药死蔡婆婆来作要挟,不料竟药死了自己的父亲。张驴儿反咬一口,给窦娥安上用毒杀人的罪名,把她扭上公堂。昏庸的官吏,不问青红皂白,严刑拷打她。窦娥宁死不屈,被判处斩含冤曲死,其鬼魂托梦两淮提刑肃政廉访使父亲窦天章,最终平反了冤狱,惩治了仇人。【故事梗概】下
窦娥人物形象刚烈不屈的斗争精神温柔贤慧受儒学思想影响,具有封建贞操观、道德观
窦娥冤主题揭示了封建吏治压迫人民、贪赃枉法、草菅人命的腐朽黑暗本质。呼唤美好的社会道德。窦娥身上体现的贞操观、道德观。
艺术特色1、作品在艺术上,体现出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风格的融合。2、作品用丰富的想像和大胆的夸张。设计超现实的情节,显示出正义的强大力量,寄托了作者鲜明的爱憎,反映了广大人民伸张正义、惩治邪恶的愿望。3、语言通俗自然,朴实生动,极富性格。评论家以“本色”二字概括其特色。课文中的曲词,都不事雕琢,感情真切,精练优美,浅显而深邃。
窦娥临刑时发出的三桩誓愿,说明她所希望的是什么?第一桩誓愿:血溅白练(希望刑场上的人们能立刻了解她的冤屈)第二桩誓愿:六月飞雪(希望自己的冤屈会在上天得到反应)第三桩誓愿:亢旱三年(不仅希望个人的冤屈得到申张,而且希望上天能够惩治邪恶)不屈的窦娥
在押赴刑场时,窦娥要求走后街,这一细节刻画对塑造窦娥形象和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自己已走在通向死亡的路上,想到的还是如何不使年迈孤寂的婆婆伤心,这是何等的善良啊!而剧作家越是刻画她的善良,也就越发显出其冤屈,她的抗争与反抗也就越发令人同情。因此,这一细节的描写不仅使窦娥这个形象更其丰满动人,也使剧作对封建社会的批判更为有力和深刻。善良的窦娥
窦娥是被昏官屈判死罪的,她为何在《滚绣球》一曲中指责天地鬼神?窦娥受神权思想影响,开始也相信“青天大老爷”能主持正义,赏善罚恶。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她觉醒过来了。窦娥对神权的大胆谴责,实质上是对封建统治的强烈控诉和根本否定。她那似岩浆迸射如山洪决堤般的愤激之词,反映了女主人公的觉醒意识和反抗精神,也折射出当时广大人民的反抗精神。反抗的窦娥
窦娥是被昏官屈判死罪的,她临死发下三大奇愿,这是不是封建迷信?这三桩誓愿的实现采用了什么手法?明确:这不是封建迷信。明确:采用了浪漫主义手法。
诉说冤屈赴法场怀疑质问怨(反抗精神)揭露社会彻底否定求走后街见蔡婆遇见蔡婆悲(温顺善良)立下遗嘱血溅白练(让人知其冤屈)誓愿六月飞雪(上天得到反应)恨(全剧高潮,反抗顶点)亢旱三年(上天能惩邪恶)古代妇女的反抗者形象
你怎样理解剧作家在这折戏的结尾安排的“三大奇愿”这样的情节呢?A、这三愿充分揭露了当时社会官吏昏聩,法制腐败,人民蒙受奇冤而又呼告无门的真实情况。B、它着力表现主人公至死不屈的斗争精神,这种精神甚至产生了感动天地的力量。C、三桩奇愿充分体现了人民伸张人间正义,杀尽贪官污吏,洗雪冤屈的良好意志与愿望。浪漫的手法,现实的含义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