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高中语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同步练习1一、基础部分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陈力就列,不能则止陈:摆出来、施展。列:职位B.丘也闻有国有家者国:诸侯的封地叫“国”,卿大夫的封地叫“家”C.则修文德以来之文德:文教(指礼乐)和德政(指仁义之政)D.夫如是,故远人不服远人:远离的人2.选出加点“而”表示关系不同的一项()A.后狼止而前狼又至B.位尊而无功C.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D.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3.加点字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何以伐为“欲之”而必为之辞B.不患寡而患不均颠而不扶C.季氏将有事于颛臾龟玉毁于椟中D.且在邦域之中矣既来之,则安之4.选出活用现象不同的一项()A.小信未孚,神弗福也B.晋军函陵
C.既来之,则安之D.狼不敢前,眈眈相向5.选出加点字字音有误的一项是()A.颛臾(zhuān)推测(cè)社稷(jì)帮域(yù)B.颠倒(diān)木椟(dú)虎兕(sì)占用(zhàn)C.祸患(huàn)倾覆(fù)萧墙(xiāo)谋划(móu)D.辅佐(zhuǒ)文德(wén)担忧(yōu)搀扶(chān)6.选出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植其杖而芸B.子路从而后C.则修文德以来之D.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二、阅读部分阅读下面文段,完成文后问题。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①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②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7.对划线句①有下面几种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公平就没有贫穷;和平就不会物质缺乏;安居乐业就不会倾覆的危险。B.财富平均就不会贫穷;人民和睦就不会感到物质缺乏;国家安定就不会有倾覆的危险。C.财富公平分配就不贫穷;上下能和好共和就不会感到物质缺乏;上下相安无事就没有倾覆之患。D.财富公平分配则无所谓贫;上下能和好共处则无所谓寡;上下既相安无事,国家就没有倾覆之患。
8.文中“相夫子”中的“夫子”指的是()A.孔子B.季氏C.颛臾D.有国有家者9.“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表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和性格,选择分析恰当的一项()A.孔子批评冉有政治品质的不端正,表现了孔子对学生的严格要求。B.孔子反对季氏攻打颛臾,表现了孔子的“仁政治邦”的政治主张。C.孔子尖锐地指出季氏的忧患在萧墙之内,表现了孔子高度的政治敏感和政治见地。D.孔子不赞成季氏攻打颛臾,表现了孔子在原则问题上当仁不让的精神。10.从冉有的答话中,可以推测出他对“伐颛臾”一事是什么态度?其理由是什么?11.联系第二段考虑孔子批评冉有和季路是从哪几个角度?
[参考答案]一、1.D2.C3.B4.C5.D6.A二、7.D8.B9.A10.显然,冉有是赞成伐颛臾的。理由是颛臾的城墙很坚固,又距季氏的私邑费地很近,现在不把它拿过来,将来会给季氏的子孙留下祸患。11.①从作臣子的职责方面。②以政治品质不端正方面。③从儒家政治主张方面,冉有、季路违背了孔子的以礼服人的政治思想。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