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静女
一、中国诗歌发展史古体诗《诗经》(以四言诗为主)《楚辞》(骚体诗)汉乐府、古诗魏晋南北朝五言诗以五言诗为主近体诗唐诗宋词元曲
上一页下一页一、抒情言志饱含丰富的感情色彩。二、高度集中地反映生活。三、语言凝练,富有表现力。四、节奏鲜明,韵律和谐。中国古典诗歌特点
______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自________至________大约______年的诗歌___篇。共分___、___、___三个部分,采用___、___、___三种表现手法。最初称为____、______,西汉才有______之称。开创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诗经》西周初年春秋中叶五百多305风雅颂赋比兴《诗》《诗三百》《诗经》《诗经》
如何学习古代诗歌?一、涵咏讽诵。二、想象还原。三、咬文嚼字。四、多元解读。
出自《诗经》的成语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人言可畏,风雨如晦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秋水伊人同仇敌忾它山之石战战兢兢明哲保身夙兴夜寐信誓旦旦白头偕老投桃报李
诗经的评价:孔子:“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蔽:概括无邪:健康向上的。(既能陶冶人的美好情操,又能催人上进。)
《诗经》六义风“国风”160篇民间歌谣雅颂赋:直陈其事,平铺直叙比:以彼物比此物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大雅小雅105篇宫廷乐曲周颂鲁颂商颂宗庙祭祀乐曲内容表现手法40篇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sìchíchútóngwěixúnkuìtíyuèyìluánshūyúàixiànrǔfēirǔyí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躇。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朗读课文静女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幽静、安静、娴静形容词词头美丽等待城角,城边僻静的角落通“薆”,隐蔽,隐藏通“现”,出现心里迟疑,要走不走的样子赠送美丽鲜明有光泽喜悦。说,通“悦”一种植物,男女青年可用它作为信物通“汝”,指彤管牧场,郊外野地通“馈”,赠送确实,的确奇异通“非”,不是通“汝”,指荑草
静女闲雅姑娘真美丽,等我城上角楼里。故意逗人不露面,来回着急抓头皮。闲雅姑娘美娟娟,送我牧笛红艳艳。红色牧笛光闪闪,喜爱你的美容颜。送我嫩茅自郊外,嫩茅确实美得坚。不是嫩茅有多美,只因美人送得到。
整体把握这首诗叙述了一个什么故事?全诗以谁的角度来写的?青年男女约会城墙边的故事以青年男子的角度来写的本文写了青年男女相会的过程,分别为相侯、相见、相赠、相悦的过程,分别找找文中的相应诗句。(思考练习3)
3.个性解读“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躇”。“搔首踟蹰”写男子未见到心上人的典型动作和心理。”搔首”逼真地刻画出男子见不到“静女”时心急如焚的心理,踟蹰描摹了男子迟疑难决的心理。表现出男子对“静女”的一往情深和如痴如醉的爱慕程度,既刻画出男子憨厚纯朴,忠厚善良的性格,也从侧面烘托出“静女”的活泼可爱。总之,作者仅用两个动作就把约会中的男女细腻而复杂的心理世界描绘得惟妙惟肖,两人没说一句话,确胜过了千言万语。
文本赏析1.本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2.诗中刻画了男女青年怎样的形象?通过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赋就约会事情直接铺叙女:美丽、俏皮、可爱、热情大方(“姝”“娈”“爱而不见”“贻我彤管”“自牧归荑”)男:憨厚、真诚、痴情(“搔首踟蹰”“说怿女美”“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4.本诗的第二、三章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双关“说怿女美”“洵美且异”表面上是夸赞彤管和荑草,实际上是赞美女子顶真“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双关指的是利用词语同音或多义等条件,有意使一个语句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同时兼有两种意思,表面上说的是甲义,实际上说的是乙义,即言在此而意在彼。双关包括谐音双关和语义双关两种。双关可使语言表达得含蓄、幽默,而且能加深语意,给人以深刻印象。如:上联:莲子心中苦,「莲」谐「怜」下联:梨儿腹中酸。「梨」谐「离」
顶真用前文的末尾作下文的开头,首尾蝉联,这种修辞手法,叫做顶真,又叫顶针或联珠。运用顶真修辞手法,不但能使句子结构整齐,语气贯通,而且能突出事物之间环环相扣的有机联系。如:竹叶烧了,还有竹枝;竹枝断了,还有竹鞭;竹鞭砍了,还有深埋在地下的竹根。
小结全诗以第一人称“我”写一次恋人的约会,反映古代广大人民对自由婚姻和美好、幸福的爱情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搜集整理《诗经》中有关爱情的诗歌。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追求而不可得的惆怅,迷惘的感情恰似苍茫的秋水,萧瑟的芦苇。《蒹葭》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以雌雄二鸟和鸣起兴,表达男子对女子真挚、热烈的追求。《关雎》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男子对女子刻骨铭心的思念,以至度日如年,精神恍惚。《采葛》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