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壬戌年秋天,七月十六日,我和客人荡着船儿,在赤壁下游玩。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清风缓缓吹来,水面波浪不兴。举起酒杯劝客人同饮,朗颂吟唱《月出》“窈窕”一章。(互文)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一会儿,月亮从东边山上升起,徘徊在斗宿、牛宿之间。农历每月十六介词结构后置的标志介后介后干支纪年法助词劝酒在……之后,已经掀起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白茫茫的雾气笼罩江面,水光一片,与天相连。任凭小船儿自由漂流,浮动在那茫茫无边的江面上。江面旷远啊,船儿象凌空驾风而行,不知道将停留到什么地方;到,往“凭”所去的地方听凭越过无边无际的样子助词飘飘然,又象脱离尘世,无牵无挂,飞升仙境。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遗弃(脱离)
爽朗、柔和的清风缓缓吹来,广阔的江面笼罩着茫茫雾气,朦朦胧胧,波平浪静。明月似若有情,徘徊在东边的天空中,波光与星空连成一片,仿佛是一个神话的世界,摇曳多姿,如真似幻。茫茫万顷的波光之上,一叶扁舟任意飘荡,如凌空乘风归去。苏子与客仙袂飘飘,饮酒诵诗,好像要飞离人世,登上仙境。第一段想象
第一段:夜游赤壁,诗情画意。段落大意
第一段1、点明时间、人物、地点(第一句)2、月出前:写景——叙事(第二三句)3、月出后:写景——叙事——抒怀(第四五六七句)
讨论:这个自然段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试用原文中的一个字概括。乐乐从何来?
良辰七月既望美景1.清风徐来,水波不兴2.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3.白露横江,水光接天4.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举酒属客赏心乐事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1.清风、明月、苏子与客、一叶扁舟,人与自然是如此和谐。苏子与客夜游赤壁的心情如何?悠然自得、怡然自乐。何等自在!何等惬意!何等快乐!何等逍遥!2.在黄州苏轼过的实际上是一种囚犯生活,处境相当困难。居然有如此雅兴夜游赤壁。此处反映了他什么思想?表现了他听任自然,乐观旷达的情怀。反映了他超然物外、洒脱不羁的道家思想。充分理解、深入体会第一段的情与意。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在这时候,喝着酒儿,心里十分快乐,便敲着船舷唱起歌来。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唱道:“桂木做的棹啊兰木做的桨,拍击着澄明的水波啊,在月光浮动的江面逆流而上。逆流而上流水上映着的月光第二段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我的情思啊悠远茫茫,瞻望心中的美人啊,在天边遥远的地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有个会吹洞箫的客人,按着歌声而吹箫伴奏,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箫声呜咽,象含怨,象怀恋,象抽泣,象低诉定语后置标志悠远的样子指代“歌”心怀古:内心所思慕的人,古人常用作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
余音袅袅,不绝如缕,吹完后,余音悠长,象细长的丝缕延绵不断。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这声音,能使深渊里潜藏的蛟龙起舞,使孤独小船上的寡妇悲泣。幽深的山谷使动使动
第二段:饮酒放歌之乐引出客人的悲凉箫声。箫声起,悲意生。主客触景生情,由欢乐转为悲凉,引起下文主客问答的议论。段落大意
思考:第二段可以分为几层,营造了怎样的意境?箫歌互答,悲喜交集1.苏子的歌声(乐)2.客人的箫声(悲)
卡盟平台www.kadianwl.com卡盟平台
讨论:上段写了“乐”情后,本段为何又转入写悲情,本段的作用是什么?本段是过渡段。开头继上文写泛舟时的欢乐心情,饮酒赋诗,“歌以咏志”。作者的心情于是由对天地自然界的浩渺的赞美之中引出对人世不如意的“悲情”,而这种悲情借客人悲凉的箫声反映出来。
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问那客人说:“为什么奏出这样悲凉的声音呢?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客人回答说:“‘月光明亮星星稀少,一只只乌鸦向南飞翔”,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这不是曹孟德的诗句吗?向西望是夏口,向东望是武昌,宾前,为何名作状向西向东苏子愀然,正襟危坐我有些忧伤,整理衣襟端正地坐着忧伤的样子第三段
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这儿山水环绕,草木茂盛苍翠,这不就是曹操被周瑜打败的地方吗?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当他占取荆州,攻下江陵,顺江东下的时候,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战船连接千里,旌旗遮蔽天空,面对大江斟酒,横握着长矛吟诗.“缭”,环绕斟酒被动名作动向东挺进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本来是一时的豪杰,如今在哪里呢?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何况我和你在江边上捕鱼打柴,侣鱼虾而友麋鹿,以鱼虾为伴侣,以麋鹿为朋友安,哪里;宾语前置,在安在,介后意动用法以……为伴侣以……为友名作动
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驾着一只小船,举杯互相劝酒;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寄托蜉蝣一般短暂生命在天地之间,渺小得象大海里的一粒小米。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哀叹我们生命的短促,羡慕长江的无穷无尽。小船酒杯生命短暂的小昆虫来片刻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愿与神仙相伴而遨游,同明月一道永世长存。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知道这种愿望是不能屡次得到,只好把这种无可奈何的心情寄托于曲调之中,在悲凉的秋风中吹奏出来。”携带一直到永远
第三段:主客问答引出人生短暂之感。作者借主客问答的方式抚今追昔,畅述对天地人生的感触。想到自己贬谪黄州,青春虚度曾经悲从中来。段落大意
"客"因何而悲?“客”之所以悲,在于触景伤怀,有感于人生短暂。眼前之景,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曹操的诗句,进而联想到曹操兵败赤壁的惨状。这么一个一世之雄尚且随着大江东去,销声匿迹,那么默默无闻的平庸之辈,就更连影子都不曾晃动一下就悄然消失了。表现出一种消极的人生观和虚无主义的思想。对于封建社会的文人来说,当他们政治失意或生活遭遇到挫折的时候,往往就陷入到这样的苦闷和迷茫之中。客人认为自己与苏子不被朝廷重用,没有建功立业的机会,只是过着渔夫樵夫的生活,鱼虾做伴,麋鹿为友,划着小船,举杯相劝,那微不足道的生命,短促得如同永恒天地间仅能活短暂片刻的蜉蝣,渺小得如同大海中一粒米粒。于是客人感慨,“悲”情自然就显现出来了。
千古英雄尚且被时间淘尽,何况我们凡人.
文中“客人”之悲由三方面的感触产生:思考:客人因何而悲?一、历史人物与自身对比。赤壁江山触发他想到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当年何等英雄,而今安在?何况吾辈渔樵江渚之上!这里突出人生可悲。二、宇宙无穷与人生须臾对比。由江水无穷想到人生须臾,渺如沧海一粟。这里突出人生短暂渺小。三、现实与愿望的对比。要摆脱现实处境,渴望“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却“知不可乎骤得”。虽赋写“客人”的生悲之因,实为下写苏子的开导之词蓄势。
主客问答:苏子愀然:“何为其然也?”客曰:曹操诗句:月明、乌鹊写景:山川相缪,郁乎苍苍叙事:破荆州,下江陵,……横槊赋诗议论: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理想现实: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悲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思考:本段怎样将情、景、理结合在一起?通过“客曰”,由眼前的“江水”“明月”想到曹操,是写景;再由他的“而今安在哉”,揭示人生短促之“悲”,是议论;引出曹操,更见自身之渺小,自然生出“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感慨,是抒情。如此,就将情、景、理结合为一。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水象这样不断流去,但(从整个大江来看)它实际上不曾流去;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那月亮时圆时缺,但它终于没有消损和增长。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要是从那变化的方面去看它,那么天地间的万事万物,连一眨眼的时间都不曾保持过原状;孔子《论语》消失假设月圆月缺到底发语词从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我对客人说:“你也知道那水和月的道理吗?第四段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从那不变的方面去看它,那么事物和我们本身都没有穷尽,而又何羡乎?我们又羡慕什么呢?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再说那天地之间,万物各有主宰者,宾前
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如果不是我应有的东西,即使说是一丝一毫也不拿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只有江上的清风,与山间的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耳朵听它,听到的便是声音,眼睛看它,看到的便是色彩,
取之无禁,用之不竭。得到它没有人禁止,享用它没有竭尽,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这是大自然的无穷宝藏,是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的。
第四段:主要写苏子超然于世的情怀。段落大意
变与不变取与不取矛盾关系
水月变不变逝者如斯盈虚如彼生老病死未尝往也卒莫消长代代相承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人
以明月与水为喻。从“变与不变”的角度,从变的角度说,天地宇宙也是瞬息万变的,就如水和月亮一样,江水日夜不停地流、月从亏到盈不断地变化;从不变的角度,作为个体的人,生命是短促的,但人参与了整个人类的生命活动,而作为整个人类,又同宇宙一样是永恒存在的。从“取与不取”的角度,大自然是个无穷宝藏,可以作为人们的精神寄托,摒弃(不取)禄禄官位蜗角虚名,而取无穷的自然万物(明月清风)为“吾生”所享用,从中得到乐趣。Ⅳ.理解课文第四段,思考:作者是怎样劝慰客人,使他从悲情中解脱出来?你如何评价作者的观点?文章以“苏子曰”引出的一段话,是针对上文“客曰”反映的悲苦思想而言的,这正表达了作者要求摆脱悲苦思想的愿望。“苏子曰”表现了作者对世事有超然的态度,这种态度深受庄子人生哲学的影响,不为生死、得失、荣辱、毁誉所累,追求无条件的精神自由,以自我排解。
肴核既尽,杯盘狼籍。菜肴果品都已吃完,杯子盘子杂乱一片。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大家互相枕着靠着睡在船上,不知不觉东方已经露出白色的曙光。杂乱堆放的样子“于”在客人高兴地笑了,洗净酒杯重新斟酒。客喜而笑,洗盏更酌。第五段主客尽欢
终写矛盾解决,主客皆大欢喜。但作者的这种超脱,却是政治失意后的精神苦闷的自我排遣,在旷达的外表下,潜藏着作者的抑郁和悲伤。忘情尘世的洒脱
分析:第五段主要写了哪些内容?本段感情色彩如何?主要写客人听了苏子的话,身心释然,主客开怀畅饮,兴尽酣睡。本段感情色彩为”喜”照应了开头超然欲仙的快乐。如"舟中"呼应"泛舟";"东方之既白"呼应"月出东山"。讨论:这样结尾有什么深刻含义?这样结尾是向政敌的一种暗示——我虽然遭受迫害,贬谪黄州,但我的日子过得并不错,既不寂寞也不苦恼。这实际上是一种抗议。
东坡毕竟是一个胸怀旷达,政治上有抱负的人,表现在他的诗、文、书、画中是豪放的风格和浪漫的色彩。苏轼处于当时的复杂政治斗争中,本来是很想有所作为的,但在入狱受审并贬谪黄州的沉重打击下,他不由得不从佛老思想中寻求慰藉,寄情山水,幻想出世。可是,他终究未能超脱也不甘超脱。黄州的山水勾起了他对古人的怀念,他触景生情,倾吐了自己对曾经大显身手、建功立业的历史人物崇敬、颂扬的感情,同时也流露了自己治世立业的壮志。总之,苏轼的内心是复杂的、矛盾的。消极退隐和积极进取,嫉世愤懑与逍遥山水的两重情绪,在与世无争的的思想后面,流露出不甘妥协的积极精神和鄙弃富贵、傲然独立的旷达情怀。
你认为当初的月夜泛舟真有这么一番主客问答吗?对这场人生观讨论的意义当如何认识?主——作为道者的苏轼——达观——因缘自适,随遇而安客——作为儒者的苏轼——悲观——人生短暂,生命渺小
从全文看,作者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试解释其变化的原因景色优美心情舒畅理想幻灭人生短促乐观豁达超然物外乐悲喜乐喜思考
成语归纳1、沧海一粟:大海里的一颗谷粒,形容物体非常渺小。2、正襟危坐:形容人物严肃或拘谨的样子。3、遗世独立:脱离社会,独自生活,不跟别人往来。4、不绝如缕: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就断了。多用来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5、杯盘狼藉:形容宴饮后桌上凌乱的样子。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