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美)弗罗姆选自《爱的艺术》(1956)
教学目标理清作者思路,体会本文思路清晰、结构严谨的写作特点。引导学生对“爱”的认识由感性层面上升到理性的高度,理解父爱和母爱的本质,了解弗罗姆关于健康而成熟的灵魂需要父爱与母爱的综合的观点。
感受母爱找出最能体现母爱特点的句子,并深情的朗读母亲对婴儿来说就是温暖,就是食物,是婴儿感到满足和安全的快乐阶段。母爱是一种祝福,是和平,不需要去赢得它,也不用为此付出努力。母爱就其本质来说是无条件的。母亲热爱新生儿,并不是因为孩子满足了她的什么特殊的愿望,符合她的想象,而是因为这是她生的孩子。母亲是我们的故乡,是大自然、大地和海洋。
感受父爱父爱有什么特点?父爱的积极面和消极面分别是什么?父亲代表人类生存的另一个极端:即代表思想的世界,人所创造的法律、秩序和纪律等事物的世界。父亲是教育孩子,向孩子指出通往世界之路的人。消极的一面是父爱必须靠努力才能赢得,在辜负父亲期望的情况下,就会失去父爱。积极一面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赢得这种爱。父爱可以受我的控制和努力的支配。
贝多芬几乎是在父亲的暴力下成长。贝多芬的父亲望子成龙,希望贝多芬成为一位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从小就接受严苛的音乐训练。贝多芬除了练钢琴之外,还要练小提琴、中提琴,贝多芬喜欢随意自己拉一些曲子,但只要被父亲发现,就会大骂他一顿,说:“你还没到达随心所欲的程度,现在好好给我一个音一个音照谱演奏!”父亲的教育严格,甚至常有时候是不合理的,但他还是为儿子神速的进步感到无比的骄傲,而且非常肯定将来他的儿子一定是个伟大的音乐家。泰戈尔说:“我的欲望很多,我的哭泣也很可怜,但你永远用坚决的拒绝来拯救我,这刚强的慈悲已经紧密的交织在我的生命里。”父亲之爱,也许就体现在他的严厉、刚强和不动声色中。故高尔基说得好:父爱是一部震撼心灵的巨著,读懂了它,你也就读懂了人生。
我们现实中的父母之爱是什么样子的呢?请用一个词概括,并结合具体事例谈谈你的体会。讨论:现实中的父爱母爱显然和弗罗姆的“理想典型”不一样,那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父母的爱伴随我们一点一点走向成熟年龄段特 征刚出生阶段8岁以下8—10岁少年时期成熟时期无爱的意识,不具备感受爱的能力有被爱的意识,被爱的反应是感谢和高兴被人爱,但开始有爱的意识,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唤起爱克服自我中心阶段和学习爱别人爱别人,创造爱
那我们大家进入哪一个阶段了呢?是“我爱,因为我被爱”还是“我被人爱,因为我爱人”?是“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还是“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这两种原则有什么不一样,同学们认同哪一种?
讨论:成熟的爱来自哪里?和父母有没有关系?研读最后三段,结合你的现实谈一下你对这几段话的理解。
父母不仅给了孩子爱,他们还使孩子在爱中成长,又学会去爱别人,(首先是爱自己的父母)带着父母对他们的影响这是一个理性的、圆形的过程。
作业:1:学了这一课,你对父爱母爱有了什么新的认识和理解?写一篇600字左右的短文。2:延伸阅读:弗罗姆《爱的艺术》第二章《(三)爱的对象》第2节(母爱)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