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资料详情(天天资源网)

天天资源网 / 高中语文 / 教学同步 / 统编版(2019) / 必修上册 / 第六单元 / 12 拿来主义 /鲁迅 / 高中语文《拿来主义》说课稿范文

还剩 5 页未读,点击继续阅读

继续阅读

点击预览全文

点击下载高清阅读全文,WORD格式文档可编辑

收藏
立即下载
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天天官方客服QQ:403074932

资料简介

高中语文《拿来主义》说课稿范文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拿来主义》。  一、说教材  (一)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拿来主义》是鲁迅杂文在新课程中仅存的一条命。所以提到他的地位,我觉得它是现在高中生窥见鲁迅杂文的最后一眼。从另一方面讲,《拿来主义》是新课程中唯一的典型的议论文,一些常用的论证方法,论证结构在文中都有体现。  (二)教学目标及确定根据  根据新课标“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要求,结合本文的特点,确立教学目标如下:  1、理解“拿来主义”的基本含义,  2、引导学生透过词语的表面,分析其深刻内涵。  3、分析本文的论证结构,学习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论证。  4、体会鲁迅先生杂文尖锐犀利、幽默诙谐的语言风格,体会鲁迅杂文的艺术特点。  5、理解主题,探讨“拿来主义”在当代的文化意义。10————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三)教学重难点  1、理解文章先破后立、破立结合的论证结构。  2、学习比喻论证、类比论证、对比论证、举例论证等论证方法。  二、说学法  (一)分析学情  对于鲁迅的文章,学生是多有学习,但是对于杂文,确实第一次。尤其在现在淡化文体教学的情况下,学生对于议论文的相关知识了解甚少,至少没有形成议论文的知识体系。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要一方面教授本课的基础上,交代夯实议论文相应的知识。  (二)学法及确定的依据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本文的特点,我确立了以下教法、学法:  (1)教法:提问式教法、小组讨论法、诱导研读法、  (2)学法:课前预习法、课堂探讨法、课后练习法  此外,为增加课堂教学容量,提高课堂效率,将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三、说教法10————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编者提出:阅读时不妨从文章的结构入手,沿着作者的思路,看作者怎样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怎样把观点和材料紧密结合起来。对这些文章如果能从不同角度去思考、质疑或阐发,那我们也就接近或进入了更高的境界。  “挈领法”教学  四、说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包括:理清文章层次,分析1~7自然段,分析因果论证方法,掌握作者论证的内在逻辑性。  我首先谈一下我是怎样导入新课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现实生活入手,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故设置导语如下:随着我国开放的深入发展,国外的科学、文化、技术以及资产阶级的腐朽思想,生活作风等等也随之大量涌来,我们应采取怎样的态度和方法才是正确的呢?鲁迅先生在30年代就继承文化遗产问题曾写过一篇杂文,我想可以从中受到启发、得到教益。10————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下面我主要谈一下我是如何突破因果论证这一重点即难点的。在此我所把握的总的方法是:提出问题,给学生搭知识台阶,引学生思维上路,也就是说教者从学生实际出发,紧扣教材,由浅入深地设置一连串有内在逻辑性的问题,一环紧扣一环,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教材,深入理解教材,经过独立思考或共同讨论,得出每一问题的准确答案,在这里重在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故我决定从如下三步着手:  第一步:从“果”入手,切中要害  问题:1.文题“拿来主义”的内容是什么?  2.第7自然段用了“所以”一词表示结果,而“原因”又是什么呢?即为什么实行“拿来主义”?  第1题的设置针对全体学生,意在引导学生学会读书,抓住要点,同时为第2题的提出做铺垫;第2题的设置有一定难度,意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在此就很有必要搭知识台阶。  第二步:由浅入深,设置问题  问题分为三阶梯度,每梯度的问题即为一个高度的台阶,学生每得出一个答案就登上一个台阶,这样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第一梯度可设置这样一些问题:  1.什么是“闭关主义”?  2.什么是“送去主义”?作者依次摆了哪些事情来说明的?  3.如何理解这两句话:A但终“不知后事如何”;B也可以算显得的一点进步了。  第二梯度可设置这样一些问题:10————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1.“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的实质是什么?有何区别和联系?  2.作者是怎样批驳“送去主义”的?  3.“抛来”“抛给”“送来”“拿来”的含义各是什么?  第三梯度:可设置这样两个问题:  1.作者为什么批驳“送去主义”?有几点原因?  2.作者对“送来”的态度如何?为什么?  至此第一步的第3题的答案就圆满了。  设置三个梯度习题的根据,主要是针对学情,因材施教。第一梯度适合全体学生、第二梯度适合多数学生我们时刻要以课本为蓝本,重在培养素质,以上习题主要训练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  第三步:课堂训练、巩固成果〔出示微机图片(一)〕  (说明:如此设计训练题的原因在第二课时中,我将详细阐述,这里不赘述)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包括:分析8-10自然段,学习并掌握比喻论证的写作方法。10————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比喻论证是本文最突出的写作特点,也是议论文中最常见的论证方法,是本课时重点中的重点。对此重点的突破,我主要把握这样一个原则: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采用讨论和训练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比喻论证的写作方法,交逐步培养其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  第一步:先搭知识台阶,由教者交待什么是比喻论证。在此主要体现教师为旨的原则。  第二步:分析8~9自然段,讨论这一部分论证方法  在此主要体现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原则。第八、九自然段可分别各设置这样两个问题:  1.对待文化遗产有哪几种态度、行为,作者是如何评价的?采用什么论证方法;  2.“大宅子”“孱头”“昏蛋”“废物”各比喻什么?  3..对整个文化遗产是否一概而论,分为几类?分别如何对待?用书上话回答  4.“鱼翅”“鸦片”“烟灯和烟枪”“姨太太”各比喻文化遗产中的哪一部分?  问题设置原因:第1题是基础,从而进行知识迁移形成能力,而且为第2题搭台阶,逐层深入,再采用设问、类比启发并辅之以讨论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10————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第三步:明确比喻论证与比喻句、比喻论证与类比论证的区别,加深对比喻论证的理解。  问题1.第三自然段主要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2.判断下面这段话是否采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在这种态度下就是割断历史,只懂得中国,对于中国昨天和前天的面目漆黑一团”。  让学生讨论和回答,使其在分析对比中加深对比喻论证的理解,逐步培养他们的辨析能力。  第四步:根据技能形成的规律,为了巩固新知识,运用新知识设置了不同层次的训练题。  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训练也应是多层次、多结构的。训练不仅仅体现在课堂上的巩固练习,而应是贯穿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上。教师连贯、准确、富有逻辑论证性的讲述本身就使学生受到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教师精心设计的思考题、讨论题都是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当然最重要的是对学生课堂上知识进行形成性训练,及时巩固教学成果。根据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知识基础以及因材施教的原则,我设计了三个梯度的训练题。〔出示微机图片(二)〕10————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第一梯度:设计基本的简单的题目。第一道题目面全体学生特别是程度稍差的学生,通过训练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训练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比喻论证方法。这是知识的内化、熟化过程。  第二梯度:设计辨析型题目。第二道题目面向大多数学生,通过训练1使学生深入理解论点和论据的关系,训练2使学生知识转化为技能,培养辨析能力。这是知识同化过程。  第三梯度:设计思考性、创造性题目。第三道题目有一定难度,面向程度较高同学,同时使其他人得到启迪。通过训练1进一步完成知识迁移、培养程度较高同学的应用能力,训练2进一步培养其他同学的辨析能力和表达能力,训练3在讨论中培养学生学习的求知欲和创造性。这是知识的强化、优化过程。  第五步:回到课本中,学生讨论分析学习本文的现实意义,训练学生运用课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六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布置课外训练题  我校是首批办好的重点校,现在招收的学生,学习程度差异较大,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布置分层次作业。  用比喻论证的方法按下列观点,写出论证提纲。  第一层次:在上述观点中可选其一。10————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第二层次:今天我们一方面要推行改革开放的政策,步子迈大一些,另一方面,又要抵制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腐蚀。  在上述教学中,没有改变常规教学的各个环节,但由于教学过程设计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充分发挥主导和主体的积极性,又以训练为主线,同样可以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如果以“思想上应该装上‘窗纱’”为题,下面哪些论据采用了较适合的比喻论证方式——  A.江河横流,泥沙俱下,鱼龙混杂  B.生活中的窗纱是为了防止苍蝇、蚊子、灰尘…  C.一切人都有爱美之心,西装革履、烫发口红,是时代的美  D.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三、根据所给观点,运用比喻论证的方法进行论证,请同学们口述其论据,其他同学给以评析。  例如:  观点——做事要有恒心,不间断,才能成功。  论据——(1)滴水穿石(2)铁杵磨成针  观点:1.客观环境往往对人有很大影响  2.要掌握真本领必须勤学苦练  3.做事缺少必要的基础条件就不能成功10————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4.学生往往越过老师,后人往往越过前人10————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19 tt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8023965号-4

天天资源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