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喜看稻菽千重浪》教案教学目的:1、了解学习杰出的世界级农业科学家袁隆平的创新精神和高尚品质。2、进一步学习掌握通讯的写法。3、学习本课选材和立小标题的特点。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了解学习杰出世界级农业科学家袁隆平的创新精神和高尚品质。2、难点:进一步学习掌握通讯的写法。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人物格言)确立起一种正确的人生哲学,于每个人乃是生死攸关的需要。失去了人生目标的人,是最不幸的人。目标的坚定是性格中最必要的力量源泉之一,也是成功的利器之一。没有它,天才也会在矛盾无定的迷途中徒劳无功。没有一定的目标,智慧就会丧失;哪儿都是目标,哪儿就都没有目标。——袁隆平二、课文研讨(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二)研读课文,总体把握。回答:1、正标题引用了谁的诗句,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引用了毛泽东1959年写的《七律·回韶山》中的诗句,表达了作者对袁隆平研究成果和突出贡献的赞叹。2、课文写了哪几件事?这几件事分别体现了作为一名科学家的袁隆平哪些方面的品质?(练习一)——①2001年春节刚过,袁隆平领奖前仍在稻田里工作。(热爱并献身于农科研事业)②1960年袁隆平敏锐地发现了“天然杂交稻”的杂种第一代。(勇于实践,敢于探索)③1964年袁隆平终于找到了水稻雄性不育植株。(解放思想,破除迷信,敢于创新)
④1992年袁隆平发表文章批判贬斥杂交稻的文章。(坚持真理,实事求是)⑤1993年袁隆平要求对推广“玉米稻”持慎重态度。(坚持真理,实事求是)⑥1986年以来,袁隆平提出并实现了杂交水稻育种的战略思想,为我国粮食大幅度增产作出了突出贡献。(矢志为中国和世界人民作贡献)⑦袁隆平的两个心愿,要引导一场新的“绿色革命”。(矢志为中国和世界人民作贡献)2、这篇人物通讯的叙事手法有什么特点?请找出贯穿全文的中心线索。(练习二)——①按人物的品质和事迹分类,列小标题组织材料。②以记叙为主,夹以描写、议论、说明,形式活泼。贯穿全文的中心线索是课文第2-3行:“这位水稻专家的研究成果,不仅使中国率先在世界上实现“超级稻”的目标,而且对解决中国乃至全世界的粮食问题也具有重大意义。”3、鲁迅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中指出:“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你认为本单元新闻中的人物,都是“中国的脊梁”吗?请说说理由。(练习三)——邓小平、杨利伟、袁隆平都是“中国的脊梁”。理由是:①志向高远,开拓奉献,品格高尚。②在各自的领域里,为中国和世界人民作出了杰出的贡献。③在各自的领域里,均具有杰出的才华、创新的精神和顽强的意志。4、阅读下面的课文,并根据事物的因果关系和先后顺序进行整理和压缩,把主要意思用两个复句表达出来。(练习四)——袁隆平对这蔸奇特的稻禾精心照顾,收获时对其种子进行了观察分析,根据遗传学的分离定律,断定这株去年发现的稻禾,是“天然杂交稻”的杂种第一代。袁隆平经过反复计算,发现了真理,认定:只要探索出“天然杂交稻”的生长规律,就一定能培育出人工杂交稻,从而大幅度提高水稻的产量。三、中心思想——本篇通讯全面地记叙了杰出的世界级农业科学家袁隆平的优秀事迹和重大成果,他志向高远,开拓奉献,品格高尚,富有创新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值得我们好好学习四、深入探究1、这篇通讯在结构上有哪些特点?
使用小标题,条理清晰明白,重点突出。2、课文的第一段与后面的四个小标题是什么关系?是总分关系。(第一段):总述袁隆平研究成果的重大意义;(第二段-----最后)分述其事迹及表现3、这篇人物通讯的叙事手法有什么特点?请找出贯穿全文的中心线索。①按人物的品质和事迹分类,列小标题组织材料。②以记叙为主,夹以描写、议论、说明,形式活泼。线索:课文第2-3行:“这位水稻专家的研究成果,不仅使中国率先在世界上实现“超级稻”的目标,而且对解决中国乃至全世界的粮食问题也具有重大意义。”五、能力展示因为袁隆平的突出贡献,几乎成了得奖专业户。1998年一项无形资产评估中,“袁隆平”三个字的品牌价被估价超过1000亿元。然而荣誉和财富的不约而至并没有改变袁隆平科学家的本色。他自己说他并不在乎那些名利。而电影《求求你,表扬我》则讲述了一个这样的故事:一个家住农村的打工仔杨红旗,因为父亲当了一辈子劳模,心里特别期待自己能受一次表扬,于是他想来想去到报社讲述自己如何解救一名险被强奸的女大学生的事迹,可是没有人相信他,他便不断地四处讲述,终于引起了报社领导的重视,派记者古国歌对事情的真实度进行调查。二人之间有一场对话后,杨红旗竟然流着眼泪跪下求古国歌表扬自己。请就此谈谈你的名利观。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