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资料详情(天天资源网)

天天资源网 / 初中拓展 / 教学同步 / 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库及答案优质

还剩 5 页未读,点击继续阅读

继续阅读

点击预览全文

点击下载高清阅读全文,WORD格式文档可编辑

收藏
立即下载
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天天官方客服QQ:403074932

资料简介

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库及答案二、填空1、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 学与教 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1.1)2、    教育心理学是 应用心理学 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3、    所谓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体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 心理变化 。 (2.1)4、    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是: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 与差异性。5、    学生性格差异主要是指性格的特征差异和性格的类型差异 。6、    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 、自我监控三种主要成份。7、    自我认识是指个体对自己的心理特点、人格特征、能力及自身社会价值的 自我了解与自我评价 。8、    自我体验是指个体对自己的 情感体验 ,如自尊、自爱、自豪、自卑及自暴自弃等。9、    自我监控属于意志控制,如自我检查、自我监督、自我调节 、自我追求等。10、    学生的认知差异主要包括认知方式差异和认知能力差异 。11、    我国心理学家一般把学习分为知识学习、技能学习和 行为规范 学习三类。(3.1)12、     强化也是一种操作,它的呈现或撤除能够 增加反应 发生的概率。13、    强化有正强化(实施奖励)与负强化 (撤消惩罚) 之分。14、    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就是主动地形成 认知结构 。15、    意义学习的主观条件是学习者知识结构中必须具有能够 同化新知识 的适当的原有知识。16、    教学不是知识传递,而是知识的 处理和转换 。17、    所谓学习动机,是指 引起和维持  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4.1)18、    奥苏伯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主要由三个方面的内驱力组成:认知的内驱力、自我提高 的内驱力和附属的内驱力。19、    班杜拉研究指出,影响自我效能感的最主要因素是个体自身行为的 成败经验  。20、    程序性知识  也叫操作性知识,是个体难以清楚陈述、只能借助于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其存在的知识      (6.1)。21、    如果根据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知识的学习可以分为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22、    关于遗忘产生原因的解释有许多学说,比如 痕迹衰退说  、干扰说、同化说和动机说等。23、    所谓 变式  就是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即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      以便突出本质特征。 24、    短时记忆  一般包括两个成分,一是直接记忆,即输入的信息没有经过进一步加工;另一个成分是工作记        忆,指从长时记忆贮存中提取的正在使用的知识信息。25、    遗忘曲线研究表明,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呈现 先快后慢  的负加速趋势。26、    所谓技能,一般认为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 活动方式 。(7.1)27、    前苏联心理学家加里培林于(1959)年系统提出了 心智动作 (按阶段)形成的理论。28、    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 复杂方案 。(8.1)29、    指导教学模式与传统的讲授法十分类似,由激发、讲演、练习、反馈和迁移 等环节构成。30、    交互式教学模式主要是用来帮助学习成绩差的学生阅读领会.31、    交互式教学旨在教会学生四种策略:总结、提问、析疑和预测。32、    任何问题都含有三个基本的成分:一是给定的条件;二是要达到的目标;三是存在的限制或障碍 。(9.1)33、    人们一般倾向于根据问题是否界定清晰而分为两类,即有结构问题与 无结构问题。34、    问题解决是指个人应用一系列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 目标状态 的过程。35、     创造有真正的创造和 类似的创造 之分,前者是一种产生了具有人类历史首创性成品的活动。36、    问题解决的过程包括发现问题、理解问题、 提出假设 和验证假设。37、    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 准备状态 或反应倾向性。(10.1)38、    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无论是对人还是对事,各种态度都是 通过个体与环境 相互作用而形成或改变的。39、    品德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 比较稳定 的心理特征和倾向。40、    从众是指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 认识与体验 ,跟随他人行动的现象。41、    服从是指在权威的命令、社会舆论或群体气氛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 大多数人 一致的行为。42、    认同实质上就是对榜样的 模仿 ,其出发点就是试图与榜样一致。43、    所谓心理健康,就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 心理状态 与过程。(11.1)44、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心理评估,指依据用心理学方法和技术搜集得来的资料,对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行为表现进行评鉴,以确定其性质和水平并进行 分类诊断 的过程。45、    习惯上,人们用 心理困扰 、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分别指称严重程度由低到高的几类心理健康问题。 46、    焦虑症是一种与 客观威胁 不相适合的焦虑反应为特征的神经症。47、    抑郁症是以持久的 心境低落 为特征的神经症。48、    人格障碍是长期固定的适应不良的行为模式,这种行为模式由一些不成熟的不适当的 压力应对 或问题解决  方式所构成。49、    教学目标是 预期 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学习结果。(12.1)50、    教学目标是评价教学结果的最客观和可靠的标准,教学结果的测量必须针对教学目标。51、    如果教学目标侧重知识或结果,则宜于选择接受学习,与之相应的教学策略是讲授教学。52、    上课开始时,教师明确告诉学生学习目标,将有助于引导学生的集中注意课中的重要信息,对所教内容产生预期。53、    对所学知识材料的记忆,包括具体事实、方法、过程、概念和原理的回忆。54、    知识领会过程中的转换,即指用自己的话或用不同于原先表达方式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思想。55、    教师的教学策略包括教学事项的顺序安排、教学方法的选用、教学媒体的选择、教学环境的设置以及师生相互作用的设计等。56、    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讲解法、演示法、课堂问答、练习、指导法、讨论法、实验法、参观法、实习作业等。57、     教师的教学策略可以分为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策略、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和个别化教学等。58、    布卢姆等人在其教育目标分类系统中,将教学目标分为三大领域,即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 59、    行为目标的陈述必须具备三个要素:具体目标、产生条件 和行为标准。 60、    行为目标是指用可观察和可测量的 行为陈述的教学目标。 61、    在进行任务分析时,教师要从最终目标出发,一级子目标一级子目标地揭示其先决条件。62、    任务分析必须将教学目标逐级细分成彼此相联的各种子目标的过程 。63、    在进行任务分析时,教师要反复提出这样的问题:“学生要完成这一目,预先必须具备哪些能力?”一直追问到学生的起始状态 为止。64、    教学方法指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的,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 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65、    课堂教学环境包括两个方面:即课堂物理环境和课堂社会环境。66、    教学策略指教师采取的有效达到 教学目标的一切活动计划。67、    发现教学又称启发式教学,主张让学生通过自身的学习 活动而发现合作学习概念或原理。68、    课堂管理就是指教师通过协调课堂内的各种_人际关系_ ,而有效地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的过程。(13,1)69、    制约课堂教学效率高低的三大要素是教师、学生和_课堂情境 _ 。 70、    课堂管理_始终制约_ 着教学和评价的有效进行,具有促进和维持功能。71、    课堂管理的维持功能是指在课堂教学中_持久地_ 维持良好的内部环境。72、    课堂管理的促进功能,是指教师在课堂创设对教学有促进作用的组织良好的_学习环境_ ,激励学生潜能的  释放以促进学生的学习。73、    不管是正式群体还是非正式群体,都有群体凝聚力、_群体规范_ 、群体气氛以及群体成员的人际关系。74、    班内学生对教师的课堂行为会形成_定型的期望_ 。他们期望教师以某种方式进行教学和课堂管理。75、    所谓群体是指人们以一定方式的_共同活动_ 为基础而结合起来的联合体。76、    正式群体是由教育行政部门明文规定的群体,其成员有_固定的编制_ ,责任权利明确,组织地位确定。77、    班级、小组、少先队、团支部等都属于_正式群体_。78、    正式群体的发展经历了松散群体、_联合群体_和集体等三个阶段。79、    集体则是群体发展_的最高阶段,成员的共同活动不仅对每个成员有个人意义,而且还有重要的社会意义。80、    非正式规范的形成是成员们_约定俗称_ 的结果,受模仿、暗示和顺从等心理因素制约。正式规范是有目的、有计划地教育的结果。81、    课堂气氛作为教学过程的_软情境_,它通常是指课堂里某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状态。82、    课堂气氛具有独特性_,不同的课堂往往有不同的气氛。即使是同一个课堂,也会形成不同教师的气氛区。83、    一种课堂气氛形成后,往往能够维持_相当长_的一段时间,而且不同的课堂活动也会被同样的课堂气氛所  笼罩。84、    由于教师在课堂中起着主导作用,教师的领导方式、教师对学生的_期望_ 以及教师的情绪状态便成为影响  课堂气氛的主要因素。85、    教师的积极情绪状态往往会_投射_ 到学生身上,使教师与学生的意图、观点和情感都联结起来,从而在师  生间产生共鸣性的情感反应。86、    处罚学生的消极的课堂行为,但不能采用讽刺挖苦、体罚和_剥夺学习权利_等手段。87、    焦虑是教师对当前或预计到的对自尊心理有潜在威胁 的任何情境所具有的一种类似于担忧的反应倾向。88、    只有当教师_焦虑适中_ 时,才会激起教师改变课堂现状,避免呆板或恐慌反应,从而推动教师不断努力以  谋求最佳课堂气氛的出现。89、    人们往往相信_大多数人_  的意见是正确的,觉得别人提供的信息将有助于他。90、    个人可能为了避免他人的_非议或排斥_ ,避免受孤立,因而发生从众现象。91、    在通常情况下,课堂气氛可能分成积极的、_消极的_ 和对抗的三种类型。92、    积极的课堂气氛是_恬静与活跃_ 、热烈而深沉、宽松与严谨的有机统一。93、    消极的课堂气氛通常以紧张拘谨、_心不在焉_ 、反应迟钝为特征。94、    对抗的课堂气氛则是_失控的气愤_ 、学生过度兴奋、各行其是、随便插嘴、故意捣乱。95、    人际交往是教师和学生在课堂里_传递信息_ ,沟通思想和交流情感的过程。96、    人际吸引是指交往双方出现相互亲近现象,它以_认知协调_ 、情感和谐及行动一致为特征。97、    学生座位的分配,一方面要考虑课堂行为的有效控制,预防纪律问题的发生;另一方面又要考虑促进学生间的正常_人际交往_ 。98、    也有的心理学家把问题行为分为:品行性问题_ 、性格问题行为、情绪上、社会上的不成熟行为等三类99、    教学评价是指有系统地收集有关学生学习行为的资料,参照预定的教学目标对其进行_价值判断_ 的过程。(14.1)100、     教学评价是一种系统化的持续的过程,包括确定评估目标、搜集有关资料、_描述并分析_ 资料、形成价值  判断以及做出决定等步骤。101、    测量主要是一种收集资料数据的过程,是根据某种标准和一定的操作程序,将学生的学习_行为与结果_ 确  定为一种量值,以表示学生对所测问题了解的多少。102、    测验是测量一个样本的系统程序,即通过观察少数具有代表性的行为或现象来_量化描述_ 人们心理特征。103、    对于情感以及道德行为表现的评价则常常采用_非测验性_ 的评价手段,如案卷分析、观察、问卷量表以及  谈话等。104、    教师自编测验的主观题包括论文题、_问题解决_ 题。105、    教师自编测验的客观题包括_选择题_ 、是非题、匹配题、填空题等。106、    评分必须以一定的比较标准为依据,评分的标准可分为绝对标准和_相对标准_ 两种。107、    教师要充当知识传授者、团体的领导者、模范公民、纪律的维护者、家长的代理人、亲密朋友、心理辅导者等多种角色。(15.1)108、    在教师的知识和智力达到一定水平之后,教师的表达能力、组织能力、_诊断学生_学习困难的能力,与教学效果有较高的相关。109、    在教师的知识和智力达到一定水平之后,他们的_思维的条理性_、系统性、合理性与教学效果有较高的相关。 公共知识填空:23.两种对立的教学方法体系是启发式 和注入式。7.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学生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的主要表现是自觉性、独立性 、创造性。28.三结合教育一般是指学校、家庭和社会的三结合教育。39.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应具备哪些思想品德修养? (1)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2)对教育事业献身的精神;  (3)热爱学生; (4)集体协作的精神; (5)严格要求自己,为人师表。20.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应具备怎样的知识素养?①教师应具有比较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观点统率各科教学。②教师应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对本学科的历史、现状、未来等有精湛研究、独特的见解、深厚的功底。③教师应具备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因为各学科知识并非孤立的。④教师应具备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包括教育学、心理学以及各科教材教法等方法的知识。42.德育的任务有哪些?(1)培养学生初步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2)引导学生逐步确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3)逐步使学生养成社会主义的基本道德、法纪观念和文明行为习惯。(4)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品德能力和健康的品德心理品质。 40.我国学校德育应遵循哪些原则? (1)社会主义方向性原则;(2)从学生实际出发原则; (3)知行统一原则;(4)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  (5)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  (6)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 (7)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8)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42.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基本点是什么? (1)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劳动者或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2)使学生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3)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9.为什么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1)学校教育是以文化影响为主体的环境,它影响着学生的主要环境形式是教材,这特别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发展。 (2)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组织的自觉的影响过程,又是有计划的、全面的、系统的影响过程,它特别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这是任何自发的、偶然的、零碎的家庭和社会影响所不及的。 (3)学校教育由经过专门培养训练的教师和教育工作人员进行施教。 (4)学校教育采取集中时间和集中学习的形式,使青少年儿童集中精力受教育,适合青少年儿童身心特点,适合时代的要求,有利于完成社会赋予他们的任务。 47.论述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培养提高过程的规律。 (1)知指品德认识,是人们对社会思想道德的认识及其对人们思想行为是非善恶的判断和评价;   情指品德情感,是指人们对社会思想道德关系和人们行为的爱憎、好恶等情绪体验;  意指品德意志,是指人们利用自己的意识通过理智的权衡作用,去解决思想道德生活中的内心矛盾与支配行为的力量;  行指品德行为,是指人们在一定的品德认识、情感、意志的支配和调节下,在行动上对他人、对社会、对自然作出的反应,是实现内在品德认识和情感以及由品德需要产生的品德动机的外部表现。(4分)    (2)一般说来,人的品德是沿着知、情、意、行的顺序形成发展的。因此,培养学生品德的一般顺序可以概括为提高认识、陶冶情感、锻炼意志、培养行为习惯。知、情、意、行之间既是相对独立的,又是相互联系、影响、渗透、促进的。其中,知是基础,行是关键。因此,在德育过程中,应在知、情、意、行几方面同时对学生进行培养教育,以促进学生品德认识、情感、意志和行为全面和谐发展。有的班主任根据自己的德育经验,把德育工作的一般进行步骤总结概括为晓之心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四句话,这是符合德育过程规律的。(3分)   (3)学生品德知、情、意、行在发展方向和水平上具有不平衡性。由于学生品德知、情、意、行的辩证统一性和形成发展过程中的不平衡性,因而在德育具体实施过程中又具有多种开端,即不一定恪守知、情、意、行的一般教育培养顺序,而可根据学生品德发展的具体情况,或从培养行为习惯开始,或从陶冶情感开始,或从锻炼意志开始,最后达到使学生品德知、情、意、行全面、和谐发展。 (4)联系实际。41.谈谈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 (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目的、领导权、受教育的权利)。   (2)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反作用(教育培养出具有一定阶级意识的人来维护和巩固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教育通过影响社会舆论、道德风尚为政治经济制度服务,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不起决定作用) 7.论述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认识规律。 (1)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认识规律:首先,教师引导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主要是通过传、习间接经验来实现的;其次,借助间接经验认识世界是认识上的捷径。但要把现成的书本知识转化为学生能够理解、掌握和运用知识,还必须以学生一定的直接经验、感性认识作基础,因此教学要处理好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的关系。  (2)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认识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互相联系的阶段:感知教材,形成表象;理解教材,形成概念;知识的巩固与保持;运用知识。  (3)联系实际。48.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分几个阶段?试分析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有哪些?   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包括提出问题、明确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等四个阶段。(4分)    影响因素:(1)问题情境与问题表述方式;(2)动机和情绪状态对解决问题的影响;(3)联想与原型启示;(4)正负迁移与特殊、非特殊迁移;(5)定势(心向)的作用;(6)个性因素。39.说明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1)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目的的确定、制约着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制约着教育发展规模、速度以及学校结构、制约着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手段、是科学知识和技术再生产的手段、是生产新的科学知识和技术的手段)。47.论述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教学规律。(1)智力通常看做是人的综合认识方面的能力,即认识客观事物的基本能力,是认识活动中表观出来的那些稳定的心理特征。(1分) (2)关于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问题,在近代教育史上,形式教育论者和实质教育论者曾有过长期争论。形式教育论者主张,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训练练学生的思维形式,知识的传授则是无关紧要的;学校的课程设置应当偏重古代语(拉丁文、希腊文)、数学、逻辑学等,认为这些学科对于训练学生的思维最有价值。实质教育论者主张,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传授对实际生活有用的知识,至于学生的认识能力则无须特别训练,学校的课程设置应当偏重自然学科、现代语言等,认为这些知识对学生参与实际生活最有用处。这两派理论割裂了思维内容和思维形式的辩证统一性质,因而其主张都是片面的(4分) (3)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智力的发展有赖于知识的掌握,因为知识是学生进行认识活动的工具,他们只能根据已有的知识去认识世界,接受尚未掌握的知识,解决面临的问题,并在这个过程中发展自己的智力。但是,知识不等于智力。学生知识的多少并不能标志他们智力的高低。知识转化为智力是有条件的。教学中必须有明确的发展智力的目标,并有计划地去加以实现;传授和学习的必须是系统的科学的规律性的知识;必须引导学生在掌握文化科学知识的过程中自觉、积极、主动地进行认识活动,真正理解知识并将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解决问题,这样才能使他们的智力得到发展。(4分)知识是发展智力的条件和基础,智力是掌握知识的前提和结果。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是统一的,教师必须同时完成两个方面的任务。(1分) (4)联系实际。(2分)1.贯彻直观性原则的要求是什么?第一,直观手段的确定,即根据教材特点、学生年龄特征及思维水平确定直观手段。学科不同,教学任务不同,学生年龄特征不同,所需要的直观手段也不同。第二,直观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一般来讲,对于学生来讲比较生疏的教学内容,学生在理解和掌握上遇到困难或障碍时,才需要教师运用直观手段。为直观而直观,非但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反而会导致教学效率的降低。第三,在直观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认识。比如通过提问和解释鼓励学生细致深入地观察,启发学生区分主次轻重,引导学生思考现象与本质,原因与结果等。直观性原则(含义)是指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知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有:①直观手段的选用要符合教学的目的要求和各科教学的特点。②直观教具的选用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识水平。③运用直观手段,要与教师适当的讲解相配合。④要重视运用语言直观。⑤教师要合理考虑使用直观教具的数量、时间和地点。贯彻这一原则的特点(注意问题)1、遵循直观性原则必须服务于最终的教学目标:2、遵循直观性原则必须结合其他的教学方法:3、遵循直观性原则必须正确选择直观性教学手段4、遵循直观性原则更应注重教师的引导:√☆13新的时代我们如何理解把握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1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是区别于其他类型职业道德的标志2指明了教师道德行为的总方向3是教师道德的理论和实践的概括总结 4是教师调整个人与他人,社会的关系的根本指导原则。☆16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与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职业道德范畴的关系:道德原则是一定社会或阶级对人们行为提出的最基本要求,是道德体系的核心,它是人们立身处事的基本准则,也是判断是非、善恶的基本标准。道德规范则是比较具体的道德原则,是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人们立身处事和评价是非、善恶的标准。道德范畴存在于每一个人的意识和情感中,是反映人们道德关系和行为调节方向的一些基本概念。1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范畴都是由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派生出来的2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范畴是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的展开、补充和具体化3基本原则、规范和范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辅相成,共同构成教师职业道德体系的有机整体。☆20在新时代,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的要求有哪些?(1)树立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2)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和价值目标(3)掌握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和高超的教育技能,具备良好的专业能力素质(4)具有顽强的意志和崇高的精神境界。☆32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根本任务。热爱学生是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是教师职业道德高低的试金石。热爱学生是我国教育方针、素质教育对教师的根本要求。△33教师热爱学生的意义:1有利于促进学生奋发向上2为教师施教提供了感情基础3为教师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创造了契机4有利于教师提高教学质量5有利于教师为教育事业做出贡献。△44教师的道德品质具有哪些特征?1是社会对教师道德要求和教师个体独特个性表现的结合2是教师个人意志的凝结3是教师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的统一4具有动态的稳定性。☆46为什么说创新是时代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新要求?(1)创新是科学技术的经济持续发展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新要求(2)创新是受教育者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新要求(3)创新是教师职责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新要求 √55教师职业道德范畴要具备哪些条件?1它必须是概括和反映教师职业道德现象的最本质、最主要、最普通的道德关系的基本概念2必须体现教师职业道德原则和规范对教师的根本道德要求,显示教师认识与掌握职业道德现象的一定阶段3必须作为一种信念存在于教师的内心,并能时时指挥和影响行为。△56教师职业道德范畴的特点:(1)受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和规范的制约。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和规范是教师职业道德范畴的基础,统率和制约着教师职业道德范畴。(2)是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准则和规范发挥作用的必要条件。教师职业道德范畴和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道德规范都是调节教师行为的道德准则。从个体道德心理机制来说,教师职业道德范畴高于其他职业道德原则和规范。教师职业道德范畴是教师职业道德原则和规范向教师道德意识形式转化,形成教师职业道德信念的必要条件。√57教师义务的作用有哪些?1教师认真履行教师义务有利于减少和协调教师工作中的矛盾和冲突,使各项教育教学工作顺利推进2教师自觉履行教师义务有利于在教育工作中自觉遵循教师道德要求3教师积极履行教师义务有益于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73新时代怎样能形成教师道德(任务有哪些?):1提高教师道德认识2陶冶道德情感3锻炼教师道德意志4培养教师道德行为习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过程是提高教师道德认识、陶冶教师道德情操、磨练教师道德意志、养成良好的教师道德行为习惯的四个环节的有机统一的道德实践活动的过程。提高教师道德认识是进行师德修养的必要前提。陶冶教师道德情感和磨练教师道德意志是把师德认识转化为师德行为习惯的重要保障。☆养成良好的教师道德行为习惯是师德修养的最终结果。☆78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价值有哪些?(1)有利于维护和实现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有利于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的形成和发展(3)有利于优化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4教学方法的意义:1.教学方法是联系教师教于学生学的重要纽带2.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必要条件3.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4.是影响教师威信和师生关系的重要因素5.影响学生身心发展☆13教学方法改革与发展的基本特点:1.重视学生的主体性2.重视教学中学生智力与情感等非认知因素的整合3.加强学习方法的研究 1、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1)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2)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3)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与手段(4)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1.教育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2.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3.教育是发展科学的重要手段。2.教师主导:1.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是学生简捷有效学习知识,发展身心的必要条件。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作用,这是有成效教学的普遍规律,教师主导作用是针对能否引导学生积极学习而言的,学生主动性调动的怎样,学习效果怎样是衡量教师主导作用发挥的好坏的主要标志2.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史教师有效教学的一个主要因素。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发挥怎样直接影响并决定他个人学习效果和身心发展水平。3.防止忽视学生积极性和忽视教师主导作用的偏向。3.直观性原则:指在教学中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知识,从而使他们能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直观性原则反应了学生的认识规律1他给学生感性的,形象而具体厄知识,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减少学习抽象概念的困难2可以展示事物内部结构,相互关系和发展过程,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概念,更好的深化认识和运用知识。基本要求:1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2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3重视运用语言直观4.循序渐进也叫系统性原则。序是科学逻辑结构,也是学生认识的规律。它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1.由科学知识本身的严密系统性决定的2由于学生认识是一个简单到复杂的逐步深化过程。要求:1要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2抓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3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5.因材施教是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个性出发,有的放矢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学生身心发展各有特点,在治理才能方面有他们各自的兴趣,爱好。要求:1针对学生特点进行区别教学2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德学生得到充分发展。教师的劳动创造首先表现在因材施教中。6.1.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是指施行德育要把对学生的思想与行为的严格要求与对他们个人的尊重和信赖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2.尊重学生才能真正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增强德育效果。3.为了取得好的教育效果,还要提出正确的、简明的、严格的和有计划的要求。7.在集体中教育原则:也叫平行教育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有赖于学生的社会交往,共同活动,注意依靠学生集体,通过社会交往和集体活动进行教育,充分发挥集体在教育中的巨大作用。1.引导学生关心热爱集体,为建设良好的集体而努力2通过集体教育学生个人,通过学生个人转变影响集体3.把教师主导作用与集体教育力量结合起来。8. 陶冶法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运用陶冶法进行德育的要求有:(1)创设良好情境;是条件和工具(2)与启发说服相结合;教师需要有意识的引导与启发,使学生感受到情境的美好与温暖,喜爱这种良好的情境(3)引导学生参与情境创设。组织学生为自己创设良好的学习与生活的情境。它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9.偶发事件个别教育:为了处理好偶发事件,做好肇事者个别教育工作,首先要遇事冷静,沉着,不能失去理智,殴打学生,不能伤害学生的心灵和人格。其次要注意弄清事情真相,清洁的轻重,产生的根源和造成的后果,经过认真研究再组出处理,再次要重教育,启发引导学生认识错误,改过自新。简答题:教育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①教育是一种转化人的活动。②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③教育具有与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为发展的不平衡性;一名合格的班主任应具有哪些素质?高尚的思想品德;②坚定的教育信念;③家长的心肠;④较强的组织能力;⑤多方面的兴趣与才能;⑥善于待人接物;学校工作为什么要坚持以教学为主?教学是严密组织起来的传授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②教学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有哪些?1.教育在发展社会生产力方面(或物质文明建设方面)的重要作用;2.教育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作用教师怎样备好课?1.编制出学期教学进度计划、写好课题计划与课时计划;2.做好钻研教材、了解学生、研究教法三方面的工作我国中小学的德育任务是什么?1.逐步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能力和形成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道德观;2.培养学生坚定的政治立场和高尚的道德情操;3.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教育如何适应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1)教育要适应青少年身心发展顺序性规律,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发展。(2)教育要适应青少年身心发展阶段性规律,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3)教育要适应青少年身心发展差异性规律,做到因材施教。教育是怎样促进生产力发展的?1.教育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2.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3.教育是发展科学的重要手段简述教育对发展生产力的作用?教育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反过来,它对生产力的发展也有积极的推动作用。(1).通过教育可以实现劳动力的再生产,把可能的生产力转化成现实的生产力,从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2).教育还可以实现科学知识和技术的生产和再生产。为什么说学校教育在学生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它可以把遗传上的优势、环境中的积极因素加以整合,纳入到教育轨道,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深刻;③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有何必然联系?①学生在校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间接经验;②间接经验必须以学生个人经验为基础;③防止忽视系统知识传授或直接经验积累的偏向;为什么在德育过程中既要尊重学生又要严格要求学生?1.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是指施行德育要把对学生的思想与行为的严格要求与对他们个人的尊重和信赖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2.尊重学生才能真正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增强德育效果。3.为了取得好的教育效果,还要提出正确的、简明的、严格的和有计划的要求。为什么说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1.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2.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深刻;3.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应具备哪些职业道德?***从教师对待教育事业的忠诚(2分)、热爱学生(2分)、团结支持(1分)、严以律己、为人师表(1分)四方面来回答(即从对待教育事业、对待学生、对待教师集体和对待自己的道德入手回答)简述教师劳动的特点?(1)教师劳动的创造性。(2)教师劳动的复杂性。(3)教师劳动的示范性。(4)教师劳动的长期性。(5)空间的广延性和时间的连续性评价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基本因素有哪些? 教学目标明确;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高;教学内容正确;教育方法恰当;教学结构紧凑;教学组织合理。什么是教学?教学的任务是什么?教学是由教师与学生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是在教师启发引导下学生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积极主动地学习系统文化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智力、陶冶品德、形成全面发展个性的培养人的活动。普通中小学教学的任务一般包括如下几项:(1)向学生传播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是教学要完成的首要任务,通常称为“双基”教学。(2)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3)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4)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增加学生的体力。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哪些?***回答八种以上给6分,每少回答一种或错回答一种不给分,有讲授、谈话、读书指导、练习、演示、实验参观、实习作业等。学校教育在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中的作用是什么?1.起主导作用;2.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对人进行全面、系统、深刻的影响;3.学校有专门的教育工作者我国中小学的教学任务有哪些?1)传授和掌握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2)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增强学生的体力;3)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共产主义道德品质和良好个性;为什么说班级授课制是我国现阶段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有利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严格的制度,便于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发挥集体教育的作用,能大大提高教学效率班集体的作用有哪些?班集体形成以后具有巨大的教育作用①为学生实施个体社会化创造了有利条件;②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会;③为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能力提供了良好的活动场所。我国中小学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1.课程设置模式比较单一、缺乏灵活性2.课程结构不够合理;3.各学科的内容偏多、偏难、偏深,要求偏高等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回答七条以上可得7分,每条为1分,具体内容有:国情、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共产主义人生观、道德、劳动、身心卫生和个性发展教育等。一名合格的中学教师应具备哪些条件?高尚的职业道德;合理的知识结构;一定的能力结构。[在回答时,要将要点具体化]中学教育工作为什么要以教学工作为主? 从社会需要看,教学是促进社会和人发展的必要手段;从学校教育工作来看,教学乃是实现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培养学生的基本途径我国中小学常用的德育原则有哪几条?①从实际出发的原则;②整体性原则;③正面教育原则④主体自觉性原则。⑤知行统一原则;⑥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⑦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学校教育产生的条件有哪些?1)专门从事教育的教师和专门从事学习的学生的产生2)形成了特定的学校教育内容3)文字和文化工具的出现。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有哪些?1)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2)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3)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学校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原则有哪些?1)共产主义方向性与社会主义现实性相结合的原则;2)严格要求和尊重学生相结合的原则;3)从实际出发,有的放矢的原则;4)知、行统一原则;5)积极疏导原则;6)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7)教育影响连贯性和一致性原则。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师生关系有哪些特点?1)民主平等2)尊师爱生3)双向反馈4)教学相长思想品德教育的社会功能有哪些?1)政治功能2)经济功能3)育人功能启发性原则及其要求。启发原则是使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自觉探索、掌握和应用知识,提高解决问题、实践能力的原则。(1)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2)启发学生独立思维,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3)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动手能力。(4)发扬教学民主。积极疏导德育原则及其要求。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的方法:提高学生道德认识水平的原则。(1)讲明道理,疏通思想。(2)因势利导,循循善诱。 (3)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教师的知识和能力素质要求。(1)教师的知识素质:A、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B、扎实的专.业知识。C、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科学知识。(2)教师的能力:组织教学和课外活动的能力,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教育科研能力等。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包括哪些主要内容?1)对教育事业的道德——忠诚教育、献身教育;2)对学生的道德——热爱学生;3)对教师集体的道德——团结协作;4)对自己的道德——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教育学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1)萌芽阶段;2)独立形态阶段;3)科学教育学的创建阶段;4)教育现代理论的发展和现代教育科学体系的形成阶段。遗传素质对人的发展有哪些影响?1)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生物基础和可能性;2)遗传素质的成熟过程对儿童身心发展过程起着制约作用;3)遗传素质的个别差异性对儿童身心发展的个别特点具有很大影响作用;教学艺术的特点有哪些?1)教学的形象性;2)教学的情感性;3)教学的创造性。教育目的的作用有哪些?1)导向作用;2)标准作用;3)激励作用;4)协调作用。教育的基本概念是什么?它包含了哪几个基本要素?①根据一定社会的现实和未来需要,遵循年轻一代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地,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受教育者获得知识技能,陶冶思想品质,发展智力和体力的活动,以便把教育者培养成不适应一定社会的需要和促进社会发展的人。***从广义的教育和狭义的教育两个方面回答②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措施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表现在哪几个方面?1.教育目的必然为社会历史的客观进程所制约,就是教育目的和社会制约性2.教育目的的受生产力制约3.教育目的受一定的生产关系和以这种生产关系为基础的政治观点,政治设施的制约教师要上好一节课,应注意什么问题?①以现代教学理论为指导,遵循教学规律,全面贯彻教学原则,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②明确教学目的③保证教学的科学性与思想性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⑤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计划⑥组织好教学活动⑦布置好课外作业教学过程有哪些基本特点? 1)间接性;2)教育性;3)发展性;4)复杂性。[案例1]一位热情而热爱教育工作的教师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及提供一个更有情趣的学习环境。新学年开始了,他对教室进行了一番精心的布置,教室内周围的墙上张贴了各种各样、生动有趣的图画,窗台上还摆上了花草、植物,使课室充满了生机。请你判断,它将产生什么样的效果?为什么?[分析]这位热情的教师出发点虽然很好,但事与愿违,反而产生分散学生注意,影响学生集中学习的效果。根据无意注意的规律,有趣的图画,室内的花草、植物这些新异的刺激物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尤其对低年级学生,他们容易把注意转移到欣赏图画、花草植物上,而影响了专心听课。[案例2]教师在板书生字时,常把形近字的相同部分与相异部分分别用白色和红色的粉笔写出来,目的是什么?符合什么规律?[分析]目的是加大形近字的区别,使学生易于掌握形近字。(1)符合知觉选择性规律:知觉对象与知觉背景差别越大,对象越容易被人知觉。(2)符合感觉的相互作用中同时性对比规律:红白形成鲜明的对比,使学生容易区别形近字。[案例3]教学生识字有很多技巧,有一位教师告诉学生如何区别“买卖”两个字时说:“多了就卖,少了就买。”学生很快记住了这两个字。还有的学生把“干燥”写成“干躁”,把“急躁”写成“急燥”,老师就教学生记住:“干燥防失火,急躁必跺足。”从此以后,学生对这两个字再也不混淆了。这些教法有何心理学依据?[分析]这些教法对我们有很好的启发和借鉴作用。心理学的知识告诉我们:凡是有意义的材料,必须让学生学会积极开动脑筋,找出材料之间的联系;对无意义的材料,应尽量赋予其人为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识记,记忆效果就好。简言之,教师应教学生进行意义识记。[案例4]教师在检查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时,其试卷为什么不单纯用选择和判断题,而常常求助于填空、问答题?[分析]选择和判断主要通过再认解答;填空、问答主要通过重现来解答。由于再认和重现的水平不同,人的再认记忆优于重现记忆,而且能再认的不一定重现。因此仅靠判断、选择难以说明记忆已达到牢固保持的程度,往往借助于问答、填空等题型。[案例5]在实际的教学中,有的教师对学生作业采用“漏一补十”“错一罚十”的做法。你怎样看待这一现象?请运用记忆的有关规律加以分析。[分析] 这种做法违背记忆规律,也是行之无效的。学生识记的效果和识记材料的性质和数量有关,在一定的时间不宜过多,否则,易引起学生过度的疲劳,降低记忆的效果,同时,“漏一补十”“错一罚十”的做法易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和记忆的信心和主动性,对进一步学习制造一些心理障碍。 [案例6]在课堂上,教师让学生“列举砖头的用处”时,学生小方的回答是:“造房子,造仓库,造学校,铺路”;学生小明的回答是:“盖房子,盖花坛,打狗,敲钉”,请问小方和小明的回答如何?你更欣赏哪种回答?为什么?请根据思维的原理进行分析。[分析]小方回答砖头的用途都是沿着用作“建筑材料”这一方向发散出来的,几乎没有变通性。而小明的回答不仅想到了砖头可作建筑材料,还可作防身的武器,敲打的工具,这样的发散思维变通性就好,其新的思路和想法,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案例1:如今的孩子很小就接受了各种各样的新生事物,脑子里千奇百怪的东西很多。有时候,他们会在课堂上或课后向你提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比如,你在课堂上讲太阳和月亮,有的孩子便会问:“老师,太阳为什么白天出来?月亮为什么晚上才出来?”对这样的问题还能勉强回答,但有些孩子在课后向我提的问题,真的让我难以回答。比如,有的孩子会冷不丁地问你:“老师,什么叫‘酷毙了’?”“老师,怎样才能当上还珠格格?”我一时哑然。有时我想,或许我真的是年纪大了,不再适合当小学老师了。问题:面对这位老师的困惑,你认为问题出在哪儿?请作教师素质现代化的要求来回答答:这位教师的困惑,主要在于他对当今时代社会的新生事物,新鲜词的不理解,换句话说是教育思想观念的现代化跟不上步伐。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教师素质的现代化。因为教育中的任何活动都要靠教师进行,教育的目标的实现,效果如何都取决于教师。教师素质的现代化包括:教育思想观念的现代化,职业道德素质的现代化,能力素质的现代化。总之,教师素质的现代化是现代社会对现代人的总体要求在教师职业上的特殊反映。案例2:成都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基础教育办学行为有关问题的通知》中规定:“坚持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就近免试入学,任何公办、民办和各类进行办学体制改革的小学、初中不得以考试的方式择优选拔新生,也不得以小学阶段各类学科竞赛(如小学数学奥赛等)成绩作为录取新生的依据。”问题:你对成都市教育局的规定有什么看法?请从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出发对奥赛进行评价。答:我认为成都市教育局的规定除了进一步规范基础教育的办学,避免教育偏离它的轨道,成了变相教育。这个规定也促进了全面发展教育目的的实现。实施全面发展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必然要求。全面发展教育由德、智、体、美、劳动技术教育等五育组成。在新技术革命的挑战面前,注重智力发展是当代世界各国教育的共同趋向。奥赛正是发展学生的智力,用知识的精华去武装学生,迎合教育的趋向。但许多人却一味地为了奥赛。只注重去发展学生的智育,而忽视其它四育的发展,厚比薄彼,有所偏废。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只知竞赛,而不知其他是不是健全的。案例3:读者者薛女士反映,转学还不到一学期的10岁儿子小雷(化名)跟过去比好像换了个人。以往由于喜欢做小动作,小雷没少挨老师的骂,结果看到老师就害怕,不得不转学。到新学校后不久,小雷在上课时又忍不住做起了不动作,被老师发现了。新老师什么也没说,只是微笑着轻轻拍了一下他的背,便继续上课了。以后,每次新老师走过小雷身边,如果小雷没做小动作,老师就会对他微笑并点头表示赞许。很快,小雷改掉了坏习惯,还爱上了学习,自信心大增。问题:请从该案例分析,对待有问题的学生新老师的教育机智。请从小学生的生理及心理发展特点来分析。 答:小学生身高体重处于两次增长高峰期之间,是相对稳定发展时期。他们的有意注意已开始发展,但无意注意仍占优势,他们的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小学生的情感不稳定性以及不善于控制的特点也很突出,特别是小学低年级还是依据他人的要求评价自己。这些都是小学生的生理及心理的发展特点。上面这位新老师正是正确认识到了这点,并机智地运用这个特点来引导小雷,既纠正了他,又不伤害他的自尊心,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一定要注重培养孩子的情感,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更为重要和紧迫。案例4:19世纪末,美国西部有个坏孩子,他把石头扔向邻居的窗户,把死兔装进桶里放到学校的火炉里烧烤,弄得到处臭气熏天。9岁那年,他父亲娶了继母,父亲对继母说:“你要注意着孩子,他在我们这里最坏,让我防不胜防,关痛死了。”继母好奇地走进孩子,对孩子进行了全面了解后,对丈夫说:“你错了,亲爱的,他不是最坏的孩子,而是最聪明的孩子,只是我们还没有找到发挥他聪明才智的地方罢了。”继母很欣赏这个孩子,在她的正确引导下,孩子很快走上了正路,后来成为美国著名的企业家和思想家,他说是戴尔•卡耐基。问题:你怎样理解“坏孩子”“差学生”?你从这个故事中得到什么启发?答:所谓差等生就是指那些不能达到基本教育要求,德智体全面发展水平较差或发展不平衡的学生。学生都是可教育的,没有哪个学生天生就是不想学好,世界上只有教不好学生的老师,决没有不可教育的孩子。教育的力量是巨大的。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知道:1、平等公正地对待他们,尊重、理解、信任他们,使他们主动接受教育。2、一分为二地看待他们,找出教育的切入点。3、给差等生以高尚的教育爱,转变差等生并不难,使他们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也是完全可以做到的。案例5当代有一位教育专家兼作家这样叹息中国的教育:“要想使中国的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好前程,现在中国父母唯一要做的恰恰不再是帮助学校把他们的考分再提高一些,而是保护好自己孩子的天赋别再受学校的侵害吧!”问题:这段话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请你从教育的根本目的出发对中国当前的教育进行反思。答:这段话指出了当前中国教育的弊端,当前中国教育趋向于分数教育(即应试教育),都是以分数来衡量一个学生的好坏,学生已经变成读书机器,而失去了本身拥用的天赋,没有自我了。实施全面发展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必然要求,全面发展教育由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等部分组成要能迎接新世纪的挑战,中国教育已经开始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解放人的自我了。案例6:2004年《中国教师》杂志对儿童的生存状态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833名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的学生中,有47%的学生认为自己的童年不快乐。主要表现是:受考试折磨、没有自由、压抑、紧张、忙碌。期中考试时学生认为童年不快乐的主要原因。学生的年龄越高越觉得自己的童年不快乐。一位每逢考试就会犯“间歇性精神错乱“的学生,高考后却被中国人民大学录取了。后来是他给中学班主任的信揭了谜。原来,为了逃避每月一次的考试排名和在排名中总位居30多名时所遭受到的同学鄙夷目光、父母的数落和自己的失望,他精心设计了骗局,瞒过老师、同学和父母。为了避免他再次“犯病”,学校允许他仅把考卷作为作业来完成,也不参加成绩排名。父母不再苛求他的成绩,转而开始担心他会因学习而熬坏身体。父母丢掉了过重的幻想和期望后,生活也开始变得轻松。自己也没有了来自家庭和排名的压力,心情变得舒展、学习也感到了轻松,学习效果也变得更好。 问题:从调查数据以及上面的案例分析,我们的教育出了什么问题?答:从调查数据以及上面的案例分析,我们的教育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就是以发展人的单方面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活动或以帮助学生通过学生选拔考试为根本目的。这就是所谓的应试教育,应试教育因其把单纯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作为学校的唯一追求而成为片面教育。而且是学生各方面素质发展的最大绊脚石。案例7:对学生来说,由于知识基础的差异和个性品质的不同,对课程也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比如,新课程提倡的研究性学习,就有很多学生不知所措。一个班少则有四五十人,多则六七十人,要进行有效的合作的探究,难度很大。椐上课教师分析,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有哪些主动性强的学生受益,三分之二的学生是跟着走或跟不上。在众多的课堂实践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只是那些性格外向的学生,性格内向的学生只能做旁观者。这种善很容易导致学生出现两极分化。问题:对于新课程改革者遇到这个问题,你认为应该如何调动全体同学的积极性,采取臬的方法,才能使所有学生在教改中收益?答:对于新课程改革遇到这个问题,应该重视智力开发与学生能力的培养,在加强基础知识教学中,重视思维能力,学习能力的培养,特别重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还应重视个别差异。加强个别指导,每个学生已有的经验及其天资、禀赋、兴趣、性格等心理品质差别很大,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来_源:考试大_教师资格证考试_考试大案例8:课堂上有位学生指出老师对某个问题的解释有错误,老师当时就恼怒起来:“某某同学,算你厉害,老师不如你,以后老师的课就由你来上好了!”全班同学随老师一起嘲笑这位学生,该生从此在课堂步能发现问题,不能主动回答问题了。问题:请你从该实例,评价该老师的做法有哪些不当之处,这种行为违反了哪条教学原则?答:该老师对待提出质疑的学生,一棒喝退,严重挫伤了该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这种行为违反了“教师主导与学生自觉性相结合”的原则,特别是违反了“创造民主的教学环境”。民主的教学环境,能使学生的思维经常处于积极的活动之中,主动地探索新知,能使学生的聪明才智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从而使启发的效果处于最佳状态。案例9:从2001年秋季开始,江西省的小学生们告别沿袭了一贯的百分制,实行新型的成绩考核评价机制——“等级+特长+评语”。目前,山东潍坊市小学已经取消各种形式的统考,废除了“百分制”,代之以“评语+特长+等级”的新的评价标准,严禁以升学率作为考核、评价学校、教师荼的唯一标准问题:你对江西和山东潍坊市所开展的教育评价改革持什么态度?答:江西和山东潍坊市所开展的教育评价改革是符合当前素质教育的需求,废除百分制,使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用“等级+特长+评语”,因材而评价,面向全体学生,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才是教育的目的所在。案例10: 初二的时候,我(台湾作家三毛)数学总是考不好。有一次,我发现数学老师每次出考试题都是把课本里面的习题选几题叫我们做。当我发现这个秘密时,就每天把数学题目背下来。由于我记忆力很好,那阵子我一连考了六个100分。数学老师开始怀疑我了,这个数学一向差劲的小孩功课怎么会突然好了起来呢?一天,她把我叫到办公室,丢了一张试卷给我,并且说:“陈平,这十分钟里,你把这些习题演算出来。”我一看上面全是初三的考题,整个人都呆了。我坐了十分钟后,对老师说不会做。下一节课开始时,她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说:“我们班上有一个同学最喜欢吃鸭蛋,今天老师想请她吃两个。“然后,她叫我上讲台,拿起笔蘸进墨汁,在我眼睛周围画了两个大黑圈。她边画边笑着对我说:”不要怕,一点也不痛不痒,只是晾晾而已。“画完后,她又厉声对我说:”转过身去让全班同学看一看!“当时,我还是一个不知道怎样保护自己的小女孩,就乖乖地转过身去,全班同学哄堂大笑起来。第二天早上,我悲伤地上学去,两只脚像灌了铅似的迈不动,走到教室门口,我昏倒在地上,失去了知觉。从此,我离开了学校,把自己封闭在家里。问题:请运用德育教育的原则对该教师的行为进行批判。如果你是三毛的老师,你会怎样帮助三毛?答:有效地进行德育,不仅要掌握德育工作的特点,客观上也需要依据一定的原则来解决和处理好各种各样的关系和矛盾;掌握德育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卓有成效进行德育所必需的。而三毛的数学老师发现了三毛的错误,没有进行个别教育,直接在全班同学的面前用极端的手段打击学生,没有正面教育,疏通引导,使学生丧失了信心,从此害怕上学,造成严重的负面效果。如果我是三毛的老师,我会对学生晓之以理,导之以行,以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让德育发挥到最大效果。案例11开学不久,陈老师发现杨朗同学有许多毛病。陈老师心想,像杨朗这样的同学缺少的不是批评而是肯定和鼓励,一次,陈老师找他谈话说:“你有缺点,但你也有不少优点,可能你自己还没有发现。这样吧,我限你在两天内找到自己的一些长处,不然我可要批评你了。”第三天,杨朗很不好意思地找到陈老师,满脸通红地说:“我心肠好,力气大,毕业后想当兵。”陈老师听了说:“这就是了不起的长处。心肠好,乐于助人,到哪里都需要这种人。你力气大,想当兵,保家卫国,是很光荣的事,你的理想很实在。不过当兵同样需要科学文化知识,需要有真才实学。”听了老师的话,杨朗高兴极了,脸上露出了微笑。问题:分析案例中陈老师在教育过程中主要运用了哪些德育原则和方法?答:陈老师的方法用得恰到好餐,树立了学生的信心,挽救了一个后进生。从德育方面来看,陈老师在教育过程中主要运用了知行统一原则,正面教育,疏通原则,并在运用中“活化”了原则,以及运用了自我修养法,品德评价法等德育方法。案例12一位家长在星期一发现儿子上学时磨磨蹭蹭,遂追问是怎么回事,孩子犹豫了半天才道出实情。原来在上个星期二早上,班主任老师召开全班同学会议,用无记名的方式评选3名“坏学生”,因有两名同学在最近违反了学校纪律,无可争议地成了“坏学生”;而经过一番评选,第三顶“坏学生”的帽子便落在儿子头上。这个9岁的小男孩,居然被同学选出了18条“罪状”。当天下午初二年级组长召集评选出来的“坏学生”开会,对这三个孩子进行批评和警告,要求他们写一份检查,将自己干的坏事都写出来,让家长签字,星期一交到年级组长手中。该家长当着孩子的面,没有表示什么,签了字便打发孩子去上学。随后,她打通班主任的电话,询问到底是怎么回事,班主任说:“你的孩子是班上最坏的孩子,这是同学们用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选出来的。”当她质疑这种方法挫伤脑筋孩子的自尊心时,老师却回答:“自尊心时自己树立的,不是别人给的”,并说他们不认为有什么不对,其目的也是为了孩子好。自从这个9岁的孩子被评选为“坏学生”后,情绪一直非常低落,总是想方设法找借口逃学。问题:请用相关的德育教育原则对该班主任的做法进行批判。答:该班主任用无记名方式评选了3名“坏学生”,其用意是想以其严格要求学生,让学生引以为戒,想用此对学生进行教育,但这种做法违反了德育原则中“以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致使消极因素增长。 身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该在教育中因势利导,长善救失,运用名种形式,不断强化和发扬学生自身积极向上的一面,抑制或消除落后的一面。案例13开学第一天,新任班主任邹老师走进初二(5)班教室,发现黑板上写着“你也下课吧”五个大字。原来,该班已连续换了两任班主任,原因是该班学生无论是学习、办及卫生以及日常行为规范等方面的表现都极差,前两任班主任就因为在班主任积分上被扣分而失去了当班主任的资格。问题:如果你是邹老师,你该怎么办?答:我会在知行统一原则和以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的指导下,运用陶冶教育法。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能言传、言教,还要善于身教、情教。这种不言之教主要是以自己的行为举止,对学生深切期望和真诚的爱,以及自己的精神情操来接触、感化学生。这种感化由学生对教师的注目而产生。案例14著名哲学家黑格尔当年从神学院毕业的时候,他的老师给她写过一则评语:“黑格尔,健康状态不佳。中等身材,不善辞令,沉默寡言。天赋高,判断力健全,记忆力强。文字通顺,作风正派,有时不太用功,神学有成绩,虽然尝试讲道不无热情,便看来不是一个优秀的伟道士。语言知识丰富,哲学上十分努力。问题:黑格尔老师的评语有什么特点?你认为怎样给学生写评语?答:我觉得黑格尔的老师的评语,以比较艺术的方式,让孩子和家长知道缺点与不足的地方,这样有利于孩子的进步,这评语从平静的语气,应力求写出“这个人”来,遵循以下三个原则:1、写给学生看出。2、写出“这个人”。3、写“这个人”的“新起点”应运用发展的眼光,通过鼓励的方式让学生交流,对学生的发展和取得成绩表示认同。使学生形成健康的目的,自我认识,更好地把握自己未来的发展,更体现一定“教育性”。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19 tt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8023965号-4

天天资源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