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综合复习练习卷 3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 44 小题,每题 2.5 分,共 110 分)
1、我国农业生产由“刀耕火种”进入“石器锄耕”阶段后,使用的主要生产工具是
A.石斧、石锛 B.骨稆、石稆 C.青铜农具 D.铁铲、铁犁
2、牛耕之所以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原因是
A.铁犁牛耕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B.畜力代替人力,使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
C.畜力代替人力,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D.可以使土地连续耕作
3、北魏、隋唐实行的均田制①有利于地主兼并土地 ②从根本上阻止了土地兼并
③使地主的一部分土地转移到农民手中 ④到唐朝中期均田制彻底瓦解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④
4、南宋时谚语“苏湖熟,天下足”所能反映出的中国古代经济格局的特点是
A.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的稻米产量在全国占重要的地位
B.中国古代经济重心转移到江浙地区
C.精耕细作技术在南方更为发达
D.唐朝时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5、在古代地区性或全国性市场中,比较常见的商品应生产于
A.家庭手工业 B.官营手工业 C.民营手工业 D.外国生产的
6、下列制瓷技术出现的先后顺序应是
①白瓷 ②青瓷 ③彩瓷 ④珐琅瓷
A.①②③④ B.③①④② C.②①④③ D.②①③④
7、宋代诗人刘迎在诗中写道:“迄今井邑犹荒凉,居民生资惟榷场。马军步军自来往,南客北客相经商。”
上述材料反映的主要问题是
A.宋与少数民族政权之间的战争激烈
B.宋朝对外贸易发达
C.宋与少数民族政权之间的边境贸易频繁
D.商业税收成为其国库财富的重要来源
8、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扩张,中国的封建经济加快解体。“解体”指的是
A.封建的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逐渐分离并日益商品化
B.出现手工业的行业增加,工场的规模变大
C.封建经济停滞,半封建经济发展
D.封建经济和外商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并存
9、洋务运动之所以没有达到“师夷长技以自强”的目的,是因为
A.沿用传统的生产管理方式 B.局限于引进西方先进科技
C.外国资本的挤压 D.没有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10、中国近代资本主义
A.是由封建社会中的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而来的
B.与明清手工业在行业分布上基本相同
C.是在外国资本主义入侵的刺激下产生的
D.从根本上破坏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11、洋务派筹划海防,创办近代海军,结果是“有海无防”。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最根本原因是
A.其目的是维持腐朽的封建制度 B.中国军事技术和经济实力薄弱
C.中国近代海军起步晚,时间短 D.列强海军力量过于强大
12、在下列事件中选出有助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①洋务运动 ②外国向中国输出资本 ②戊戌变法
④辛亥革命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③④
13、我国从 1953 年开始实行的三大改造的实质是
A.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 B.引导个体手工业者走集体化道路
C.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加以限制 D.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
14、“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钢去,收禾童与姑,来年日子怎么过”。诗中反映的主要历史信息是
A.自然灾害的发生 B.农村劳动力的流失
C.“大跃进”运动 D.农村生产力水平下降
15、下列事件同中共“八大”决议相一致的是
A.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B.反右倾斗争
C.“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D.“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6、以下对于“一五”计划关于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的方针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有利于奠定国家工业化的基础 B.存在着使农轻重比例失调的危险
C.有利于提高国家的国防能力 D.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迅速发展
17、贯穿于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一根红线是
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B.坚持实事求是,从中国的具体实际出发
C.否定“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
D.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18、四川广安邓小平故居有一副楹联:“扶大厦之将倾……安邦柱国,万民额手寿巨擘;挽狂澜于既倒……
兴工扶农,千载接踵颂广安。”此联创作当不早于
A.1949 年 B.1956 年 C.1966 年 D.1978 年
19、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从根本上看这是
A.由中共的政党性质决定的 B.邓小平理论指导的结果
C.由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决定的 D.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20、下列各项,未能正确表述经济体制改革前,我国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因素是
A.政企不分,企业缺乏自主权 B.计划经济体制对经济活动统的过死
C.分配中平均主义的倾向严重 D.农村土地所有制不利于调动生产积极性
21、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非公有制经济蓬勃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包括
①集体经济 ②个体经济 ③私营经济 ④外资经济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2、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包括
①全方位 ②多层次 ③宽领域 ④有重点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2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根本目的是
A.解决商品供应不足的问题 B.调动人们生产积极性
C.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D.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24、下列不属于鸦片战争后人们的物质生活和习俗发生变迁的原因的是
A.西方列强舶来各种洋货 B.租界里西方人把其生活方式移植过来
C.顽固派的倡导 D.清政府发展近代工商业
25、近代以来,中国人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主要表现在
①服饰文化 ②饮食文化 ③居住状况 ④婚丧嫁娶 ⑤社交礼仪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④⑤
26、中国铁路营运里程跃居亚洲第一、世界第四位是在
A.九五期末 B.八五期末 C.六五期末 D.七五期末
27、对新航路的开辟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A.天文、地理知识的进步 B.航海、造船技术的发达
C.欧洲各国社会矛盾的激化 D.欧洲各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
28、殖民扩张给欧洲带来的最大影响是
A.使欧洲获得大量黄金 B.位欧洲提供了大量劳动力
C.为欧洲资本原始积累作出了重要贡献 D.使欧洲获得了大量香料
29、在新航路的开辟活动中,既穿越大西洋又穿越印度洋的航海家是
①达·伽马 ②迪亚士 ③哥伦布 ④麦哲伦
A.①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④
30、被称为“17 世纪欧洲标准的资本主义国家”的是
A.西班牙 B.荷兰 C.英国 D.法国
31、导致英国工业革命产生的主要动力是
A.廉价原料的拓展 B.分工的发展使劳动工具进一步专业化
C.工场手工业无法满足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 D.英国工人和技师的努力探索
32、工业革命进一步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主要不是因为
A.工业革命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B.工业革命改变了交通条件,密切了世界的联系
C.工业革命增强了资本主义征服世界的能力
D.工业革命引起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变革
33、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新兴工业部门包括
①交通运输业 ②机器制造业 ③汽车工业 ④电力工业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③④
34、1851 年的伦敦博览会是英国展出最新工业成果的盛会,陈列的展品中包括
A.铁路设备、柴油内燃机 B.电灯泡、蒸汽织布机
C.蒸汽锤、铁路设备 D.电话机、水力纺纱机
35、下列关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发展进程从一国到多国 B.推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C.促进了重工业部门的大发展 D.科学家和工程师起主导作用
36、下列关于垄断组织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在一定程度上适应并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B.完全实行有计划的生产,克服了生产的盲目性
C.垄断资本家逐渐控制了国家的政权
D.促使资本主义国家加紧侵略扩张
37、1922—1929 年美国经济繁荣时的支柱产业不包括
A.汽车工业 B.电气业 C.建筑业 D.农业
38、直接导致 1929—1933 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矛盾是
A.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B.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矛盾
C.社会各阶层与统治集团之间的矛盾
D.生产和销售的矛盾
39、美国罗斯福新政的根本目的是
A.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B.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巩固资本主义统治
C.为美国争夺势力范围和世界霸权 D.缓和阶级矛盾,改善人民的生活状况
40、罗斯福和胡佛经济政策的主要区别在于
A.要不要采取措施克服经济危机 B.要不要维护自由企业制度
C.要不要由政府出面干预经济 D.要不要维护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41、下列哪一项不是二战后联邦德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
A.马歇尔计划 B.人民普遍具有较高的劳动素质
C.实行国民经济非军事化 D.进行社会改革,清除生产关系中的封建因素
42、二战后,资本主义发展出现一些新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 ②福利国家得到发展,阶级矛盾逐渐消除 ③第三产业蓬勃发展,
并促进农业、工业的发展 ④“新经济”出现,但受一些因素制约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43、大前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由于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这一基本矛盾而产生的。
小前提:罗斯福新政将美国私人垄断资本主义推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结论:罗斯福新政从根本上消除了经济危机。
这个三段式推理属于
A.大前提正确,小前提正确,结论正确 B.大前提错误,小前提错误,结论错误
C.大前提正确,小前提正确,结论错误 D.大前提错误,小前提错误,结论正确
44、20 世纪 70 年代初期,美国经济进入“滞胀”时期,其基本特征是
A.经济发展缓慢 B.生产大幅度下降,失业人数猛增、
C.通货膨胀 D.经济缓慢发展与通货膨胀并存
第Ⅱ卷
二、材料解析题(本题共 2 小题,31 题 11 分,32 题 10 分)
4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问题是用什么方法才能更有力地发展社会主义生
产力。
——《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不存在根本矛盾》(1985 年 10 月)
材料二 为什么一谈市场就说是资本主义,只有计划才是社会主义呢?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嘛。只要
对发展生产力有好处,就可以利用。它为社会主义服务,就是社会主义的;为资本主义服务,就是资本主
义的。
——《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生产力的方法》(1987 年 2 月)
材料三 我们必须从理论上搞懂,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分不在于计划还是市场这样的问题。社会
主义也有市场,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经济。
——《善于利用时机解决发展问题》(1990 年 12 月)
材料四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
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决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
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1992 年初邓小平南巡讲话
请回答:
⑴材料一和材料二包含的基本思想是什么?(2 分)
⑵对比材料三、四与材料一、二,文中的思想有何发展?(2 分)说明了什么问题?(2 分)
⑶据以上材料,邓小平的言论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方针是否一致?(1 分)为什么?(2 分)你对此
有何认识?(2 分)
4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恩格斯说:“由单个企业所经营的生产……已经愈来愈成为一种例外了……如果我们从股份
公司进而来看支配着和垄断着整个工业部门的托拉斯,那么那里不仅私人生产停止了而且无计划性也停止
了。”
材料二 马克思说:“垄断是好东西,因为它是经济范畴……竞争是好东西,因为它也是经济范畴。
但是,不好的是垄断的现实和竞争的现实。”
请回答:
⑴垄断是怎样形成的?(2 分)其实质是什么?(2 分)
⑵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垄断组织的评价有何相同之处?(2 分)
⑶你如何理解马克思所说的“不好的是垄断的现实”?(4 分)
三、问答题(本题共 2 小题,33 题 10 分,34 题 9 分)
47、21 世纪初,美国对阿富汗、伊拉克的战争突显其能源战略。
请回答:⑴在第一、第二次、第三次工业革命中,先后被用作能源的依次有哪些?(4 分)
⑵在推动能源利用方面,前两次工业革命有哪些革命性的发明?这些发明产生了哪些影响?(6
分)
48、世界各地所有的人都在认真地思考并坦率地议论着西方的社会制度也许会失败和不再起作用的可能
性。
——阿诺德·汤因比
请回答:
⑴当时人们为什么思考和议论“西方的社会制度”的命运?(1 分)导致其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 分)
⑵哪一著名的实践对这些“思考”和“议论”作了成功的回答?(2 分)其本质特征是什么?(2 分)
⑶这一本质特征对战后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有何重要启示?(2 分)
45、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46、
47、
三、问答题
1-5 BCDBC 6-10 DCABC 11-15 ADDCC 16-20 DBDCD 21-25 BBDCD
26-30 ADCDB 31-35 CDDCA 36-40 BDDBC 41-44 DCCD
二、材料解析题
31、⑴不能以计划与市场作为区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标准,初步提出用市场方法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
(2 分)
⑵更明确地提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区别不在于市场与计划,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的思
想。(2 分)说明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在实践中得到发展。(2 分)
⑶一致。(1 分)因为其符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目标。(2 分)
认识:邓小平的探索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党和人民的重大认识问题,指明我国改革开放是必然的,西
方道路行不通。(2 分)
32、⑴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下,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产生垄断。(2 分)
实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2 分)
⑵认为它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促进了生产的发展。(2 分)
⑶垄断资本家干预国家政治、经济生活;垄断的发展,要求从经济上、领土上瓜分世界,促进资本主
义国家加紧对外扩张(4 分)
三、问答题
33、⑴煤炭、电力、石油、原子能(4 分)
⑵蒸汽机,提高生产力;人类进入“蒸汽时代”(2 分)
发电机、电动机;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2 分)
内燃机;推动了汽车工业、石油工业(化工工业)的大发展(2 分)
34、⑴1929—1933 年世界经济危机(2 分);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2 分)
⑵罗斯福新政。(2 分)国家干预经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2 分)
⑶国家计划与市场调节相结合(普遍强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2 分)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