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观察物体”第一课时说课稿
说教材
教材是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以及已学习了位置知识的基础上,借助于
生活中的实物和学生的操作活动进行教学的。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不但可
以使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而且又为以后学习有关几何图形的知识
打下坚实的基础。
依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教材和学生的特点,从知识、能力、情
感态度三方面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正确辨别从不同位置(正面、侧面、背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并能
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2、通过观察、比较、辨认、想象等活动使学生体会到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看
到的物体形状是不同的
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仔细倾听、大胆发言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在实际的观察活动中,感受到在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
同的。
教学难点::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说学法、教法
(一)学法
1、说学生
本课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上下、前后、左右等位置的基础上学习,而且学
生平时也在不经意间观察物体,因此学生这节课的内容简单易学,学生也较有
兴趣。
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方位感不强,他们往往前后不分,左右搞错,观察周围的
事物也是比较单纯、直观地看表面。
2、自主探究法。
教学中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始终做到为学生
提供充足的学习素材、创设充分学习的空间、时间,让学生自主探究,体验知
识形成的过程,培养主动探究的能力。
3.观察法。
教师通过让学生观察汽车,为什么同一辆汽车看到的样子会不一样。这一
安排不仅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而且教给学生观察的思维方法。
4、合作学习
组织学习分组合作观察,互相说说自己看到的形状,通过游戏,增强学习
学习兴趣。
(二)教法
根据二年级学生年龄、心理、认知规律等特点,本节课准备主要采用情境
教学的方法和引导探究的方法进行教学。并运用大量观察、操作、交流、游戏
等形式辅助教学。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主动地探
究解决问题的方法,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说教学程序
为了能更好的突破难点、掌握重点,我设计如下环节:
(一)创设情景,激趣感知
情境教学是低年级教学中一种十分有效的手段,它符合儿童的思维特点,
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学生思维。因此,我一上课,准备为学生创设了
这样一个情境。二年级的学生活泼、可爱,喜欢游戏,猜一猜活动一下子就把
学生带入一种特定的学习情境之中。
这样的课堂生动有趣,引人入胜,每一个学生都会不由自主地投入到探索
新知的学习情境之中。又使学生初步感知观察物体要全面,为学习新知引路。
(二)探求新知
这一环节我准备分两个部分来进行:
1)从正面、侧面、背面观察物体
1.本位观察。
小组内观察数学书,让学生仔细观察,你看到了数学书的哪一面?
学生所处的位置不一样,看到的面也不一样,说法也不一样。让学生初步
学会观察物体的形状,体会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不一样。
2.全面观察。
请同学们自己找个喜欢的位置观察,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你观察到了什么?
这样,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学生体会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物体会有所
不同”。我又用课件出示图片让学生感受从不同角度观察得到的不同形状。
(三) 巩固反馈
国家教委加强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意见中提出:基础训练是使学生融会贯通
地掌握知识,形成熟练技能和发展智力的主要手段,所以本节课的练习已基础
练习为主。
一)基础练习
1.连线游戏。
1)、教科书第 67 页“做一做”,小组合作观察教科书叠放一起时看到的不同面。
2)、教科书第 70 页第一题,请学生仔细观察从不同的位置所看到的汽车形状。
(四)课堂总结,课外延伸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总结
整堂课设计,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学生的组织者、引导者、合
作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中学习知识,学生
乐学,爱学,使学生从学会变成“我要学,我会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培养其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的意识。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