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浙教版本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加法、乘法的结合律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数学 年级 三年级
学习
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加法、乘法结合律,并应用结合律使计算简便;
2、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概括能力以及思维灵活性;
3、培养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
重点 1.理解并掌握加法、乘法结合律。
难点 1.掌握加法、乘法结合律;
2.能够正确将加法、乘法结合律应用到实际场景中。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老师展示图片。
展示图片,提出问题“3 只猴子一起坐上去,
行吗?”
分组交流,汇报交流。
引 导 学 生 复 习
加法、乘法交换
律,并汇报交流
加法、乘法交换
律的具体内容。
探 索 三 个 数 相
加 或 者 相 乘 的
规律。
通 过 让 学
生复习上节课
内容,巩固加
法、乘法交换
律。
讲授新课 一、新知讲解[来源:Z*xx*k.Com]
1、老师提问“如何计算 3 只猴子的总体重”。
学生小组讨论,列式“18+35+25”进行计算。
2、老师给出解法(18+3 5)+25,提问学生是
否还有其他解法。
学生小组讨论:列式并进行计算。
计算另一种解法“18+(35+25)”,注意此类
解法与上一种解法的区别,发现规律。
发现:两种算法的结果相同,第二种算法更快。
3、老师提出问题:○两边算式的结果相等吗?
(3+25)+4○3+(25+4)
12+(5+2)○(12+5)+2
学生分组交流,进行讨论,计算上述算式的结果。
要求学生再写出几个这样的式子。并用简单的语言
总结一下发现的规律。
学生分组讨论,汇报交流。
4、老师带领大家总结上述题目的规律“如果用 a,
b,c 表示三个数,那么(a+b)+c=a+(b+c)。这叫做加
法结合律。”学生交流体会加法结合律的的算法。
4、老师提问“ 想一想,三个数相乘是否有类
似规律呢?”引导学生思考。
5、老师给出图片,引导学生计算
(12×5)×2○12×(5×2)
学生列式计算,两个算式的计算结果相等。发现与
加法结合律类似的数学规律。老师给出乘法结合律
“如果用 a ,b,c 表示三个数,那么(a×b)×c=a
×(b×c)。这叫做乘法结合律。
运用乘法结合律,试着计算一道题。
(7×25)×4
老师提出问题,
学 生 分 组 讨 论
交流;由老师引
导 学 生 独 立 思
考
小组内讨论,分
析 找 出 问 题 答
案。
(3+25)+4=3+
(25+4)
12+ ( 5+2 )
=(12+5)+2
通 过 学 生
分组讨论,实际
操作,培养学生
的思考能力和
团结合作意识。
并且通过计算
体会三个数相
加的规律,将其
应用于复杂问
题。
利用不同的应
用场景设置题
目,引导学生总
结规律,充分发
挥学生的想象
力,充分 激发
学生学习数学
的热情,培养学
生热爱数学、学
习数学、研究数
学的兴趣。
学生自行计算,汇报交流结果。
二、随堂小练,组内交流给出正确答案。
1、根据加法结合律填空
分组讨论,汇报交流。
2、根据乘法结合律填空
6×25=
8×(5×3)=
分组讨论,汇报交流。
[
3、在学校举行的体操表演中,一共有关 5 个
方阵参加表演,每个方阵有 18 行,每行都有 20 名
同学,一共有多少名同学?
分组讨论,汇报交流。
(27+25)+65=27+(2
5+65)
(110+37)+63=110+
(37+63)
6×2×5=6×(2
×5)
8×(5×3)=(8
×5)×3
5×18×20
=(5×20)×18
=100×18
=1800(名)
答:一共有 1800
名同学。
设 置 简 单
题目,让学生熟
悉加 法、乘法
结合律。
考查学生应用
乘法结合律解
决数学问题的
能力。
考查学生加法
5、拓展提高[来源:学&科&网 Z&X&X&K]
分组讨论,汇报交流。
1+2+3+4+......+9
8+99
=(1+99)+(2+98)
+......+(49+51)+
50
=4900+50
=4950
交换律、加法结
合律数解决数
学 问 题 的 能
力。
考查学生加法
交换律解决数
学问题的能力。
课堂小结 加法交换律:
如 果 用 a , b , c 表 示 三 个 数 , 那 么
(a+b)+c=a+(b+c)。
乘法交换律:
如果用 a,b,c 表示三个数,那(a×b)×c=a×
(b×c)。
板书 加法交换律:
如 果 用 a , b , c 表 示 三 个 数 , 那 么
(a+b)+c=a+(b+c)。
乘法交换律:
如果用 a,b,c 表示三个数,那(a×b)×c=a×
[
(b×c)。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