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加、减法估算》一课教学设计
儒溪小学 :江娓
教学内容:教材第 31 页。
教学目标:
知识点: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使学生初步学会加、
减法的估算,并通过对两位数加、减法估算
方法的交流,让学生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能力点:1、培养学生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2、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德育点:让学生用所学到的估算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
问题,体会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初步学会加、减法的估算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估算能力。
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主题图,实物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我们家今年分了大庆区的房子,我们要搬新家了。
妈妈要去商店去买一些日常用品。出示暖壶、烧水壶、茶杯。
你能猜一猜的它们的价钱吗?学生猜完后,再出示价格。
热水瓶 28 元 烧水壶 43 元 茶杯 24 元
二、自主探究:
妈妈带了 100 元钱去买这三样东西,够吗?
小组合作交流,估算一下 100 元钱够不够。你用的什么法?
学情预测:(1)热水瓶的价格大约是 30 元,烧水壶的价格
大约是 40 元,茶杯的价格大约是 20 元,这三样加起来大约是
90 元,因此,100 元够了。30+40+20=90(元) 9024
(3)买热水瓶和烧水壶大约花去 70 元,还剩 30 元,买茶
杯够了。30+40=70(元)100-70=30(元) 30>24
三、拓展运用:
1、二年级参加学校的运动会,一班 39 人,二班 42 人。
二年级大约有多少人参加学校运动会?学校准备了 62 个座位够
吗?
2、做练习六第 1 题。这些算式的估算结果大都和 80 比
较接近,要判断其精确的结果是否比 80 大,并不需要计算出精
确的结果,只要大致估计就可以了。如:31+52 中两个加数十位
上的数相加得 8,不管个位上是几,其和都超过 80,38+39 中两
个加数十位上的数相加得 6,不管个位上是几,其和都比 80 小。
开放题:我们班有 45 人,大家要去公园划船,大船每条租
金 51 元,限乘 40 人。中船每条租金 38 元,限乘 25 人。小船每
条租金 17 元,限乘 8 人。应该怎样租船?请你设计一个乘船方
案,再预算一下大约要花多少钱?哪一种方案较为经济合理?
四、课后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和感
想?
加减混合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 28 页。
教学目标:
知识点:1、使学生理解加减混合的含义,掌握运算顺序。
2、使学生掌握加减混合竖式的写法。
能力点: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类推能力。
德育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加减混合的含义,掌握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口算卡片、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25+28+36= 78-59-11=
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怎样笔算?
2、小华有 4 支铅笔,他又买了 3 支,后来用去了 5 支,他还有
多少只?
小青有 6 支铅笔,用了 4 之后,他又买了 2 支,他现在有多少支
铅笔?
学生列式后,说明这是加减混合运算。问:怎样计算?
二、自主探究:
出示主体图,学生说图意。提醒学生看清题中的信息。
小组讨论,列出算式。学情预测:67-25+28= 67+28-25
如何计算。先算什么?
学情预测:(1)分着列竖式。
(2)简便写法。
在用简便写法时要注意:不够减时,要退位;相加满 10,要进
位。
做一做:56+24-30=80 78-24+39=93
指名板演:5 6 7 8
+ 2 4 - 2 4
8 0 5 4
+ 3 9
第一题为什么只写一个竖式?
三、拓展运用:
1、笔算下面各题。
45+35-48 24+15-29 65-43+19 54-28+19
2、比一比看谁先得到小红旗。
26 +43 -54 +48 -39
3、在圆圈里填上正确的数。
38 + 46 40 - 29
○ - 58 53 + ○
4、学校合唱队原有 64 人,有 7 人年毕业了,又新加入了 15
人。学校合唱队现在有多少人?
课后小结:
加、减法估算
教学内容:教材第 31 页。
教学目标:
知识点: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使学生初步学会加、减法的估算,并通过对两位数加、减法
估算方法的交流,让学生体会算法的多
样化。
能力点:1、培养学生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2、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德育点:让学生用所学到的估算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会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初步学会加、减法的估算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估算能力。
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主题图,实物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我们家今年分了大庆区的房子,我们要搬新家了。妈妈要去商店去买一些日常用品。出示暖
壶、烧水壶、茶杯。你能猜一猜的它们
的价钱吗?学生猜完后,再出示价格。
热水瓶 28 元 烧水壶 43 元 茶杯 24 元
二、自主探究:
妈妈带了 100 元钱去买这三样东西,够吗?
小组合作交流,估算一下 100 元钱够不够。你用的什么方法?
学情预测:(1)热水瓶的价格大约是 30 元,烧水壶的价格大约是 40 元,茶杯的价格大约是
20 元,这三样加起来大约是 90 元,因此
,100 元够了。30+40+20=90(元) 9024(3)买热水瓶和烧水壶大约花去 70 元,还剩 30 元,买茶杯够了。30+40=70(元)
100-70=30(元) 30>24
三、拓展运用:
1、二年级参加学校的运动会,一班 39 人,二班 42 人。二年级大约有多少人参加学校运
动会?学校准备了 62 个座位够吗?
2、做练习六第 1 题。这些算式的估算结果大都和 80 比较接近,要判断其精确的结果是
否比 80 大,并不需要计算出精确的结果,
只要大致估计就可以了。如:31+52 中两个加数十位上的数相加得 8,不管个位上是几,其
和都超过 80,38+39 中两个加数十位上
的数相加得 6,不管个位上是几,其和都比 80 小。
开放题:我们班有 45 人,大家要去公园划船,大船每条租金 51 元,限乘 40 人。中船每条
租金 38 元,限乘 25 人。小船每条租金 17 元
,限乘 8 人。应该怎样租船?请你设计一个乘船方案,再预算一下大约要花多少钱?哪一种
方案较为经济合理?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和感想?
课后小结:
《连加连减》教学设计
儒溪小学 江娓
课题: 连加连减
教学内容:人教版实验教材数学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 26、27 页及做一做和练习
五中的第 1—3 题等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
1.通过计算连加、连减两步式题,使学生正确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两步
式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提高学生对连加、连减应用题的理解。
3、经历合作学习,让学生明白互助友爱的道理。
4.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的能力及书写工整、规范的良好习惯.
课型:新授课
教学手段: 采用多媒体设备和挂图.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式引入连加
师:夏天,人们都用西瓜降温防暑,我们学校的小伙伴们也组成了互助小组在帮
农民伯伯摘西瓜,请看大屏幕(大屏幕出示主题图和表格)。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28 34 23
师提问:
(1)你从图中了解到哪些信息?(夏天到了,小朋友们在帮瓜农伯伯摘西瓜;
我还知道三组分别摘了 28 个,34 个,23 个西瓜)
师:是啊,小朋友们多爱劳动啊!
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 1、(第一小组和第二小组一共摘了多少个?)
生 2、(第二小组和第三小组一共摘了多少个?)
生 3、(第一小组和第三小组一共摘了多少个?)
生 4(三个小组一共摘了多少个?)
师:同学们真棒,提了这么多的问题!前几个问题我们已经会解决了,今天我们
重点来解决下面这个问题;
师板书:三个组一共摘了多少个?
师:要求“三个组一共摘了多少个?”怎样列式?
学生列式后老师板书:28 +34 +23 =
【设计意图:通过夏天小朋友帮忙摘西瓜这一熟悉的情景,引出数学问题,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孩子爱劳动的好习惯。重点引导学生解决“三组同学一共
摘了多少个?”。学生引出连加算式。】
二、主动探索,体会领悟
师:(指着算式 28 +34 +23 =)问,这样的算式我们又叫什么算式?(连加)
师:板书课题的一半:连加
师:怎样计算 28 +34 +23 的和?请个小组先讨论一下,然后在本上试做一下。
(生先分组讨论算法,后试做。)
师:你们哪个组愿意把你们的方法展示一下?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师板书(可能有以下几种方法)
方法一:28 +34 +23 =
2 8 62
+3 4 + 23
______ ________
6 2 8 5
方法二: 方法三:
2 8 2 8
+3 4 +3 4
________ +2 3
6 2 ——
+2 3 8 5
____
8 5
师:你们真了不起,想出了这么多的算法,算出连加算式的和!
师问:谁来说说,这三种方法你最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生 1、我比较喜欢方法一,熟悉这种竖式的书写方法.)
(生 2、我喜欢方法二。它写起来会比第一种方法省点时间,少写了一个 62,竖
式由两个减少到了一个.)
(生 3、我最喜欢方法三,因为它更省时间)
师:你们真棒!你们的想法都有道理,咱们还是来亲自试验一下吧!
师:用你选的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46+25+17= 37+28+19= 41+27+13=
全班齐练,集体订正。
师:计算连加时,我们可以先加一个加数,再加另一个加数,也可以三个加数叠
起来一起加,关键是要注意认真计算,别算错了。竖式格式也要书写正确。
【设计意图:本节课安排在学习 100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基础上,连加连减在
一年级 10 以内的加减法后已经出现过,所以把重点放在引导小组讨论怎样列竖
式计算和合理计算。讨论列竖式的方法,强调基础性。课堂上教师鼓励学生大胆
尝试,选择最优方法,反馈交流。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发言、演板的机会,激活
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师:同学们连加学得很棒,接下来看谁表现得更棒,好不好?(好)
三、教学连减
师:刚才同学们帮农民伯伯摘了很多西瓜,李明和王亮在帮忙搬运西瓜。请看大
屏幕(大屏幕出示第 27 页主题图)
师:你能看图编一道应用题吗?(学生编题)
师同时板书题目如下:
有 85 个西瓜,李明运走 26 个,王亮运走 40 个,还剩几个?
师(1)这道题你想怎样列算式?指名说算式
(可能有 85 – 26 – 40 = 85- 40 – 26 =两种算式 )
师:这是几道什么样的两步式题?(连减)
教师完善板书“连加连减”
师:你能根据刚才研究的连加两步式题,推想出连减两步式题的计算方法吗?
同学们试着在本子上做一做.
学生充分汇报试做的,师板书。(可能发现有以下五种情况,)
• •
(1) 8 5 4 5 (2) 8 5 (3) 40 8 5 ( 4) 8 5
- 4 0 -2 6 - 2 6 +2 6 - 6 6 - 4 0
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 ____ - 2 6
4 5 1 9 5 9 6 6 1 9 ——
- 4 0 1 9
______
1 9
(5)4 5
-2 6
——
1 9
师分别指名说每一种算法的思路,鼓励第一、第二、第三、第五种等想法正确的
一些同学。
3、师:计算连减时,我们可以先减第一个减数,再减第二个减数,也可以先把
两个减数相加后,再减。能口算的那一步可以不写竖式。不要把三个数摞起来一
起减。这是与连加不同的地方。计算要仔细保证计算正确。
【设计意图:学习连减时先让学生看图,口编应用题。就是把连加的例题改变了
一下,因为学生已经有基础,不会感到很困难,接着探讨连减试题的算法。让学
生讨论连减竖式的计算方法,最后教师小结连减式题的计算方法。强调不能把三
个数叠起来一次减。提醒学生计算要仔细保证计算正确。】
四、巩固练习:
1、做一做:54+20+16= 90―58―24=
(1)指名板演,全班齐练。
(2)集体订正。指名说自己是怎么算的。
2、口算 7+59+20= 72 – 6 - 40=
说一说你是怎么口算的。鼓励思路简便的同学。
3、计算每一横行、每一竖行每一斜行三个数的和
24 51 15 24 45 30
21 30 39 48 36 5
49 9 36 17 18 64
[设计意图:练习设计层层递进,由浅入深。通过说一说自己是怎么算的,强
化了学生语言表达训练,帮助学生明白算理,掌握算法。学生掌握了算法,
练习的重点就放在计算技能的训练上。以达到熟练程度。]
五、全课小结
师:计算连加和连减两步式题,应注意什么?
学生说后教师给予充分的肯定。
六、课堂作业
1、计算
54+20+16 90-58-24=
7+59+20= 72-6-40=
2、小明要练 75 个字,他还剩下 37 个字,他已经写了多少个字?
【设计意图:本节课先从摘西瓜这一生活场景入手引入新课,体现数学来源于生
活。接着让学生充分讨论算法、比较算法。构建连加连减笔算的模型。在这一过
程中,教师鼓励学生灵活选择算法,掌握较普遍的方法。形成知识模型。练习设
计层层深入,反馈所学,最终回到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现数学服务
于生活。整节课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
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连加、连减》教学反思
《连加 连减》是人教版二年级第二单元《 100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内容。教学过程的
设计充分利用旧知识,引导学生探索主动获取新知识.教学一开始,安排两道进位加法和退
位减法算式进行板演,同时让学生做两道连加连减的口算题。为学生探索连加法计算打下了
基础.例 1 让学生全班讨论、交流。由于每个人的认识水平,思想方法的不同,所以在面
临一个新的知识时,就会出现不同的解决方法。此时,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得数,充
分尊重了学生,提倡算法多样化,给学生更多展示自己的思维的机会。接着引导学生找出最
优的计算方法,并强调计算中应注意的问题.这样安排,使全体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
不仅获得了新知识,而且培养了观察、分析能力和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教学例 2 ,我是放手让学生自己做,学生根据连加的坚式计算方法,自主探索连减的
笔算方法,既培养了学生的迁移能力,又体现了解题策略的多样化,教学中引导学生注意,
能口算的可以口算,要根据实际需要示活地选择解题方法。
在这次的教学过程中,我也找到了自己身上的很多的不足:
在设计练习时,我没有考虑周全,题量较大,导致压堂的现象。这也和本身的教学机智
有关,如果我能灵活自己后面的练习题,把练习题中的第二道竟猜题去掉,完整的完成第三
道题,我想这节课上的会更成功的。
通过这次的教学,明白了自己有哪些不足的地方,在今后教学中,不仅要善于扑捉学生
资源,更应该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教学资源,还要提高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使自己的教学水
平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