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一)
第 1 课时平移
【教学目标】
1、结合操作活动,经历认识图形平移和在方格纸上画平移图形的过程。
2、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3、在探索简单图形平移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教学难点】
简单平面图形平移后的图形的作法
【教学准备】
方格纸、纸片、尺子、彩笔、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旋转和平移,谁能具体说一说什么现象是平移吗?如果把平移的现象表现 在纸上,
又该怎么做呢?让我们来做一做吧。
二、认识平移现象。
(—)做一做:
1、在教师的带领下,师生共同操作。
2、让学生交流自己取书、推书的动作。
3、讨论:
取书、推书的动作以及书的移动有什么特点?使学生了解书是沿一个方向做平移运动。
(二)说一说:
1、 先让学生观察教材中的事例,说出平移现象。
2、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在生活中还看到过哪些平移现象。(交流时,只要学生能 用自己
的话说出大概的意思即可。然后教师说明书本等物品的运动就是平移。)
三、 做一做:
第 1 题:内容涉及到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常识。另外,平移的方法很多,鼓励学生探索、交流 不同的
平移路线。小动物吃食物,联系生活实际,贴近学生生活经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四、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通过作平面图形平移的图形,进一步理解了平移的性质,并且还知道要确定一个 图形平
移后的位置,需要有:①此图形原来的位置•②平移方向.③平移距离等三个条件.在 作图时,要注
意语言的表达。
同学们这节课即将结束,你们学的高兴吗?你有什么收获?课后,同学们动脑筋想想,在生 活中怎
么应用平移,使我们的生活更加方便。
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一)
第 2 课时旋转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观察、交流等活动,经历认识旋转现象的过程。
2、结合实例,初步感知旋转现象。在对物体旋转运动探索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
认识旋转现象。
【教学难点】
1、正确判断旋转现象
2、对没有旋转到一周的物体的判断。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认识旋转现象
(一)做风车:(教材 39 页)
1 .指导学生动手用正方形彩纸做风车。
学生动手做风车,教师参与其中,给予个别指导。
(1 )先把正方形纸沿对角方向折成四个三角形。
(2 )用剪刀分别从正方形的四角开始,沿着折线由外向内各剪开一多半的长度,剪出四 片扇叶。
(3 )各取同侧的一片扇叶依序拉到中央,把扇角一一套进图钉里。
(4)把图钉尖的一端固定在小棍上,风车就做好了。
2、让学生将自己亲手制作的风车玩一玩。观察风车转动的情形,说说风车转动有什么特点。 学生在
小组讨论。
3、 全班交流,使学生了解风车是绕一个点或一个轴转动的,说明风车的转动就是旋转。
二、 说一说
1、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可直接鼓励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出在生活中见过哪些旋转现象。
三、 练一练
第 1 题:这是一道自主性、趣味性强,又能表现学生理解知识和创新的题目。鼓励学生用多 种方式做
平移、旋转动作。
第 2 题:图中的平移、旋转信息非常丰富,要给学生充分的观察、交流空间。(如:电视的 转动、柜
子门的开关等都是旋转现象;抽屉的抽拉、屏幕开关的左右移动等都是平移现象。) 第 3 题:先让同
桌讨论,再全班交流。先让学生指出事物的运动情况,再说出哪些是平移现 象,哪些是旋转现象。重
点了解学生用不同的符号表示的情况。
四、 作业
让学生课下自主完成。
五、 拓展
在我们生活中有许多的平移和旋转现象,甚至高楼大厦也能平移或旋转。
(1 ) 2003 年 6 月,上海音乐厅整体平移 66 米多。
(2 ) 2004 年 10 月 30 日梧州市又一栋大楼——福港楼也实施平移,在 12 天内完成了在原 址基础上
向西北平移 35 米多,并旋转 2. 8 度。听了这则消息,你有什么想法?(学生发表 自己的感想。)的确,
数学知识可以服务于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便利,数学 确实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就连小朋友喜欢玩的游戏中也有许多数学问题。
六、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旋转和平移现象。这两种现象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 在课下
的时候,找一找我们周围还有那些物体的运动属于旋转和平移,然后与同学们交流一 下。
板书设计
旋转与平移
旋转现象 平移现象
围绕一个点或一个轴转动 沿同一方向直直地移动
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一)
第 3 课时对称
【教学目标】
1、 结合生活中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经历认识对称现象的过程。
2、 了解“对称”的含义,能找出生活中的对称现象。
3、 通过生活中大量的对称现象,感受对称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了解“对称”的含义,能找出生活中的对称现象。
【教学难点】
通过生活中大量的对称现象,感受对称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 ・教师进行新学年的激励性谈话,通过书中同伴和同学们一样都长大的话题,引出书中四 个同伴变
化的问题,一方面在愉快地氛围中开始学习,另一方面认识书中同伴形象的变化, 为看书学习提供帮
助。另外,为研究衣服的形状做准备。
师:同学们,大家好,新的学年又开始了,你们已经是三年级的学生了,你注意到了吗?书 中的同伴
和你们一样都长大了。让我们一起看一看他们都有哪些变化。
学生边看书,并随之回答。要给学生充分的交流时间,学生可能会说到他们衣服的变化,丫
丫、红红头型的变化等。
二、说一说
1、提出观察四个同伴衣服有什么共同的特点的问题,让学生讨论,使同学们了解衣服左右 两边都一
样。
师:同学们都看到了书中同伴的变化。现在老师提一个要求,同学们观察一下四个同伴的衣 服,说一
说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生:他们的衣服都是短袖的。
师;对!现在天气比较热,我们大家都爱穿短袖上衣,说一说衣服的形状有什么共同特点。
学生可能说岀很多,如果学生说到都有两个袖子,教师可作引导。
师:说得对,都有两个袖子,我们把衣服叠起来以后(教师示范叠衣服)发现了什么?
生 1 :两边都一样。
生 2 :左右两边都一样。
在讨论的基础上,出示教材中的 6 张图片,先让学生说一说是什么,再观察它们的形状有什
么特点。要给学生充分交流不同意见的机会。
师:同学们通过,观察发现了上衣的特点,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许多精美的图片,你们看 看是什么?
出示教材中的 6 张图片。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图片的形状,它们有什么特点?
由于有前面的基础,除教材上的两种说法外,学生可能回答出其他几幅图的特点,表达语言 可以不准
确,意思对就可以了。教师注意引导每个图片两边是一样的,更准确地说每个图片 两边的形状是一样
的。 在讨论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图片上画出一条虚线,告诉大家。要给学生充分画的时间。 师:同
学们通过观察,发现有些图片两边的形状是一样的。那你能不能在图片中画出一条虚 线使两边形状一
样,告诉大家从哪分开的?试一试。
学生画线,教师巡视指导。
4、交流学生画的结果,要先让学生充分展示每个图片的不同画法,再进行比较讨论,使学 生更加明
确“两边形状一样”的含义。明确从什么地方分,直观感知对称现象。师:谁愿意把 你画的结果给大
家展示一下?
学生边展示边说,教师给予必要的指导,例如:虚线的画法,画线的位置要准确等。
三、拓展应用
1 ・说出“生活中都有哪些对称现象”的问题,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给学生充分思 考和交
流的时间。
师:我们知道了什么叫对称,哪名同学能说一说,你还知道哪些对称现象?
学生会说出很多。教师要给予积极评价,并参与交流。
生:蝉是对称的。
师:你是说从弾的肚子中间画一条线,它的两边是对称的,是吗?
师生观察教材中划船的图,找出图中的对称现象。
师:观察教材中划船的图,你从图中发现了什么对称现象?
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小镜子,从第 1 页上面的图中任选一幅,先说一说小镜子都在什么位 置,就可
以从镜子中看到另一半,再做。
师:现在,请同学们拿出课前准备的小镜子,在教材中任选一幅图片,说一说小镜子放在图 片的什么
位置,就能从镜子中看到图片的另一半。 生 1:放图片中间。
生 2 :放图片上划虚线的位置。
师:好,同桌合作试一试!
四、课堂练习
先判断哪些图片是对称的,再分成完全一样的两部分,最后交流。
师:看教材练一练中的几幅图,老师说,这几幅图片都是对称的,你同意吗?为什么? 让学生说出自
己的想法。教师提出分成两部分的要求。
教学反思
对称的现象是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很普遍的现象,如,对称的树叶、对称的家具、对称 的艺术
品、对称的建筑等,学生在生活中有意无意、或多或少地接触了大量的对称现象,学 生对对称并不陌
生。因此,教材首先呈现了学生非常熟悉的、直观的、比较典型的枫叶、蜻 蜓、蝴蝶、葫芦、短裤、
五角星等实物图,让学生观察、分析这些图的共同特点,初步感知 对称现象。再通过画虚线说一说是
从哪分开的和剪下附页中的图汾虚线折一折等操作活动, 引出“对称啲概念。“做一做'中的第⑵个
活动,不是讲镜面对称,而是让学生在有趣的现象中, 进一步感知对称。接下来,教材安排了“说一
说”让学生说岀生活中有哪些对称现象,从而进 一步感知对称现象。教学时,要给学生充足的观察和
操作的时间,让学生充分交流自己观察 到的对称现象,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对称图形的特点,“用
自己的话”就是不要求用严格 的语言,只要意思对,能正确判断就可以了。在认识轴对称图形的观察、
操作、描述的活动 中形成想象,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察。
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一)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折纸、剪纸的活动,经历学习剪纸活动的全过程。
2、能运用对称的知识剪出些简单的剪纸。
3、在剪纸的动手活动中,欣赏对称图形的美,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
巩固对称知识,感受生活中的对称美。
【教材分析】
实践活动“有趣的剪纸:由我们常见的对称性剪纸让学生进一步感受轴对称图形的美。接着 安排折
纸剪纸方法通过欣赏了解对称的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体验。
教学时,要通过“欣赏”剪纸作品,使学生感受到对称的美,激发学生剪纸的欲望,在师生边 说边
剪的过程中,学习折、剪的方法。让学生在欣赏和操作的过程中,了解对称在生活中的 应用性,感
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会欣赏和创造美,使每个学生都获得成功的体验。
【课前准备】
彩纸、剪刀,剪纸作品、视频投影。
教学过程
一、欣赏引趣
(教师岀示一些剪纸艺术作品) 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的这些,你们知道是什么吗?(剪纸)
第 4 课时 有趣的剪纸
1、欣赏:剪纸实物和教材提供的氏间剪纸作品
(鼓励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美在哪儿?
观察他们有什么特点?(学生交流:如有学生发现剪纸中轴对称图形,教师可以适时让学生指 岀对
称轴的位置。)
二、 试一试。
师:在坐的每一位同学都有一双小巧手,看着眼前这些美丽的剪纸作品,你们想不想自己动 手试一
试?
1、打开课木第 42、43 页,学生自学剪纸方法,可以小组内交流。
2、学生观察课木上两种折纸的方法,学生看明自后说岀并演示,然后自已动手折一折,引 导同桌互
相交流自己折的方法。使学生明确可以一次对折,还可以几次对折,根据你想创作 的作品需要选择
对折方法。
3、学习剪纸方法让学生观察剪纸的方法
4、学生自己观察课本。然后进行操作交流。
再观察剪纸方法 2 教师可以先示范,然后引导学生操作。下面就请同学们根据你白己的设计 思路,
去折、去剪,作出你的成果来吧!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图案剪一剪。实际操作然后 展示学生作品。
三、 实践操作、动手剪纸完成折一折剪一剪。
通过观看录象、剪纸作品等,使学生了解我国有关剪纸的文化传统以及剪纸的由来以及各种 精美的
民间剪纸艺术,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以及剪纸艺术的美。
(在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和交流的过程,对学生进行的方法的指导是非常必要的,有利于学生 正确的
学习掌握和理解知识。通过观察让学生了解到剪纸艺术与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体会 到数学的美以
及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