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第四课 探索认识的奥秘
第二框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了解真理的含义和基本属性。
(2)理解并区分真理的客观性、条件性和具体性。
(3)理解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4)树立坚持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的观念。
2.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
正确理解和坚持党的思想路线,与时俱进,追求真理。
【科学精神】
牢固树立坚持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的观念,树立追求真理的信念,坚持真理,反对谬误。
1.教学重点:理解并区分真理的客观性、条件性和具体性。
2.教学难点:理解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一)引入新课
人类在实践中认识和把握世界的过程,就是追求真理的过程。人的正确认识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实践
在认识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有没有客观真理?人们如何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弄清这些问
题,对于我们正确理解和坚持党的思想路线,与时俱进,追求真理,具有重要意义。
本节课我们学习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二)讲授新课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板书)
一.真理是客观的(板书)
阅读与思考
实用主义者詹姆士认为,有用的观念就是真理。他说:“它是有用的,因为它是真的',者说,'它是真
的,因为它是有用的’。这两句话的意义是一样的。”
评述詹姆士关于真理的说法。
在人们对事物的各种认识中,什么样的认识能够被称为真理?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马克思主义认为,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
的哲学范畴,真理最大的特性就是它的客观性.真理是有用的,它赋予实践者信心和力量,指导实践沿正
确方向发展;但有用的东西并不一定是真理,如谣言和诡辩对骗子有用,可谣言和诡辩却不是真理。从实
质上讲,“有用即真理”是一种唯心主义的观点。“有用即真理”是典型的实用主义真理观,它把真理的本
源问题和真理的作用混为一谈,从而否定客观真理,主张主观真理。“有用就是真理”的要害在于抹杀了真
理的客观性, 混淆了真理和谬误的界限, 并会导致真理多元化。
真理的含义是什么?
学生:人的认识都是对客观对象的反映,其中与客观对象相符合的认识就是真理,不符合的认识则是
谬误。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教师:真理的基本属性是什么?
学生: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
教师:如何理解真理的客观性?
学生: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每个人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不同,对同一个
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但是,在同一条件下人们对同一对象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而不可能
有多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二.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板书)
阅读与思考
三角形内角之和等于 180°,这是古希腊教学家欧几里得提出的定理。在此之后的两千多年里,人们一
直把它当作任何条件下都适用的真理。随着航海事业的发展和人们对于球面认识的不断深入,这一定理的
局限性逐渐暴露出来。
19 世纪初,俄国数学家罗巴切夫斯基提出:在凹曲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小于 180”。随后,德国数
学家黎曼提出:在球形凸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大于 180°,由此,人们关于空间的观念发生了事命性的转
变。
罗巴切夫斯基和黎曼的发现是否表明,欧几里得提出的定理不再是真理?
什么原因使人们认识到这一定理并不是任何情况下都适用的真理?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欧几里得定理是真理,但它的成立是有条件的。随着航海事业的发展和人们对球面认识的
不断深入。人们认识到欧几里得定理并不是任何情况下都适用的真理。
教师:如何理解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学生:真理都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只要
再多走一小步,哪怕是向同一方向迈出的一小步,真理就会变成谬误。
真理都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
史的统一。如果我们不顾过程的推移,不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丰富、发展和完善真理,只是照搬过去的
认识,或者超越历史条件,把适用于一定条件的科学认识不切实际地运用于另一条件之中,真理就会转化
为谬误。
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表明,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在人们探索真理的过程中,错误是难免
的。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确认识和改正错误。
三.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板书)
阅读与思考
疟疾是威胁人类生命的一大顽疾,困扰了人类几千年。20 世纪 60 年代末,治疗病疾的常用药物——氯
喹或奎宁的药效已经减弱,疟疾的发病率再次升高。为了找到新型抗疟药物,中国政府启动了研制治疗疟
疾药物的项目,中医研究院成立了以屠呦呦为组长的科研组参加研究工作。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屠呦呦
小组与全国多个省市、多个单位的科研人员协同合作,经过数百次试验、无数次失败,并从《肘后备急方》
等传统中草药文献中获得灵感、汲取智慧,最终使用乙醚从青蒿中提取了疗效好的青蒿素,开创了治疗疟
疾新方法,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世界卫生组织将青蒿素和相关药剂列入其基本药品目录,以青蒿
素为基础的复方药物已经成为疟疾的标准治疗药物。
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新方法药获得 2015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屠呦呦小组的工作经历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追求真理是一个艰苦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在追求真理中要有顽强的意志,不达
目标誓不罢休。
教师:为什么认识具有反复性?
学生:认识具有反复性。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从认识
的主体来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总要受到不同的立场、观点、方法、
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素质等条件的限制。从认识的客体来看,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
质的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这就决定了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
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阅读与思考
嫦娥奔月是一个在中国流传的古老的神话故事。自古以来,中国人一直有着奔月的梦想。但在科技不
发达的古代,这个梦想无法成为现实。
今天,我们利用现代科技,终于把梦想变成了现实。2004 年 3 月 1 日,中国启动的探月工程被命名为
“嫦娥工程”。
中国探月工程分为“绕”“落”“回”三个阶段。2007 年 10 月,我国发射绕月卫星“嫦娥一号”。2013
年 12 月,“嫦娥三号”实现月面软着陆。2019 年 1 月 3 日,“嫦娥四号”成功在月球背面软着陆。未来,
将运输机器人上月球建立观测点,并采集样本返回地球。整个计划将历时 20 年。
中国探月工程分为三个阶段,历时 20 年,说明了什么?
中国探月工程计划完成后,我们还会继续探月吗?为什么?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中国探月工程分为三个阶段,历时 20 年,说明了认识具有反复性。
中国探月工程计划完成后,我们还会继续探月,因为认识是没有止境的,认识具有无限性。
教师:为什么认识具有无限性?
学生:认识具有无限性。认识的对象是无限的、变化着的物质世界,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
的,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因此,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
过程。
教师:为什么认识具有上升性?
学生: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并不表明认识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相反,从实践到认识、
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教师总结:真理永远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它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但是,那些经过实践反复检
验的、已经确定的真理并没有被推翻,而是不断地向前发展。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
恒的使命。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