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第七课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第二框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2)理解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3)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2.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
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科学精神】
科学把握中华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公共参与】
积极主动参与健康有益的传统文化活动。
1.教学重点: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2.教学难点: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一)引入新课
走进社会,我们可以感受到文化需求日益强烈,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文化产品日盖多样,文化生活精
彩纷呈。你是否认真思考过:什么是文化?中华传统文化包括哪些合理内容?如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学习和理解这些问题,有助于我们弘扬民族精神,增
强文化自信,促进文化发展。
本节课我们学习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二)讲授新课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板书)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及特点(板书)
阅读与思考
中国是远古人类起源的重要地区,中华文明是人类最古老的文明之一。考古发现证明,无论黄河流域、
长江流域、珠江流域、辽河流域,还是北方草原、四川盆地、青藏高原、天山南北,都是孕育中华文明的
摇篮。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始终团结一心、同舟共济,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了守望
相助的中华民族大家庭,创立了多样和谐的中华传统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是怎样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是中
华民族勤劳智慧、自强不息创造得来的。中华文化是我国各民族在交流、碰撞、交锋中发展起来的,也是
在与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碰撞、交锋中发展起来的。一方面,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熔
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成为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另一方面,中华文化注重吸收和借鉴外来文化的有
益成果,不断增强其包容性,促进了自身的发展。
教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是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等。核心思想理
念包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中华传统美德包括自强不息、敬业乐群、
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中华人文精神包括促进社会和谐、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内容
等。
阅读与思考
最先称秦始皇陵兵马俑为“世界第八奇迹”的人,是时任巴黎市长的希拉克。1978 年,他第一次来到秦
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不禁赞叹:“世界上曾有七大奇迹,秦俑的发现,可以说是第八大奇迹了,不看金字塔
不算真正到过埃及,不看秦俑不算真正到过中国。”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在观赏后惊叹:“铜车马比我们宫
廷的车马还要好!”约旦前国王侯赛因称:“这是人类的财富。”时任卢森堡首相的皮埃尔留言:“谢谢你们给
我看到了世界上最好的精品。”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曾三次参观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他赞叹:“能创造这个
灿烂历史的民族,一定能创造出光辉的未来。”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在近 6000 年的人类历史上,出现过 26 个文明形态,但是,只有中华
文化是延续至今而且从未中断的文化。就世界范围而论,中国古代文化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之一。中华
文化表现出最顽强的生命延续力。
为什么这些国家政要会对秦始皇陵兵马俑发出如此赞叹?
根据所学知识,想一想中华文化能够延续至今从未中断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秦始皇陵兵马俑不但对研究军事史有着巨大的价值,而且对艺术史、科学史的研究具有独特
的价值,它再现了 2 200 年前中国雕塑艺术的辉煌成就,为世界了解中国古代文明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秦始皇
陵兵马俑被称为“20 世纪最重要的考古发现”,它和埃及、希腊等地的艺术精品的不同之处是以磅礴的气势、
巨大的规模、严整独特的艺术结构震惊世界。它使我们仿佛置身于秦朝,看到了雄才大略的秦始皇正指挥着
千军万马,进行着统一六国的伟大事业。
中华文化能够延续至今从未中断说明了: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国人民的特质、
禀赋不仅铸就了绵延几千年发展至今的中华文明,而且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深刻影响着当代中
国人的精神世界。②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性和连续性,是中华民族共同文化特质的体现,是世界文明古国
中唯一没有中断而延续至今的文化。中华文化很长一段时间一直走在世界前列,对周边国家和世界文明进程
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
优势,也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板书)
阅读与思考
观点一
传统文化是财富。它架起了我们前进的阶梯,维持着我们的社会秩序,增强了我们的民族认同感,为
我们的精神提供了栖息之所。如果没有传统文化,71.我们将失去精神家圆。
观点二
传统文化是包袱。它是一种惰性的力量、保守的因素。它钳制着我们的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控制着
我们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情趣,制约着我们的价值取向。
传统文化对现实生活而言是财富还是包袱?请用事例说明你的观点。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中华传统文化主要产生于中国封建社会,是对中国古代社会经济、政治的反映,在其形成
和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到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时代条件、社会制度的局限性的制约和影响,因而也
不可避免地存在陈旧过时或已成为糟柏性的东西,如封建特权思想、等级意识等。在当代中国,学习、研
究、应用传统文化,既是一个“取其精华、去其糟柏”,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也是一个“推陈出新、革故鼎
新”,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今天,我们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
批判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阅读与思考
有观点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经济、政治、文化、生态、教育、外交等方面的基本思想,在今天
仍有积极价值。经济上,见利思义,民生为本,损有余而补不足;政治上,为政以德,民为邦本,任人唯
贤,天下为公;文化上,和而不同,殊途同归,因俗而治;生态上,天人一体,回归自然,崇尚自然;教
育上,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德智并重;外交上,协和万邦,讲信修睦,礼尚往来;等等。在当代,中华
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许多思想主张对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结合上述材料,说一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有哪些当代价值。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①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
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办好今天的事情,推动国家发展。
②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标识,涵养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观。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能够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有助于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的安全和统一,铸牢中华民族的共同体意识。
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诸如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惠民利民、
安民富民的思想,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等,能够为解决当代中国和世界发展中的许多问题提供有益借
鉴。
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强调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和平发展,这些思想观念有助于正确认识和处理国际
关系,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