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沪科八下期末卷 2
一、选择题
1.(3 分)关于惯性的理解和有关现象解释,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高速飞行的子弹具有惯性,穿入固定的木块,静止后惯性就消失了
B.汽车驾驶员和前排乘客系安全带,是为了减小汽车行驶中人的惯性
C.行驶中的公交车紧急刹车时,乘客会向前倾,是由于惯性力的作用
D.百米赛跑运动员到达终点不能马上停下来,是由于运动员具有惯性
2.(3 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鸟受到的重力与小鸟对树枝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B.小鸟对树枝的压力与树枝对小鸟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小鸟受到的重力与树枝对小鸟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小鸟受到的重力与树枝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3.(3 分)下图所示情景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
A. 房屋建在面积更大的地基上
B. 通过沼泽地时脚下垫木板
C. 载重汽车装有许多轮子
D. 运动员冰鞋上装有冰刀
4.(3 分)如图所示的现象中,能用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解释的是( )
A. 书包带做的宽,比较舒服
B. 向水平管吹气,竖直管水面上升
C. 茶壶口与壶盖一样平
D. 纸片托起杯中水,水不流出,纸片不掉下
5.(3 分)将小铁块和小木块放入一盆水中。结果发现木块浮在水面上,铁块沉入水底,就
此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木块受到浮力,铁块不受浮力
B.铁块沉入水底,所受浮力一定小于自身的重力
C.木块受到的浮力一定大于铁块所受的浮力
D.木块浮在水面上,所受浮力大于自身的重力
6.(3 分)小竹将质量为 120g 的物体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当物体静止时,溢水杯中溢
出了 100cm3 的水,则物体( )(g 取 10N/kg)
A.漂浮在水面上 B.悬浮在水中
C.沉在溢水杯底部 D.受到 1.2N 的浮力
7.(3 分)将适量的橡皮泥黏在铅笔的一端(能使铅笔竖直浮在液体中),这就制成了一个
很有用的土仪器。将它分别放在盛有不同液体的杯中,静止时的情景如图所示。对于这
个土仪器所运用的知识或用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运用了二力平衡的知识
B.运用了物体的漂浮条件
C.用它可以比较不同液体密度的大小
D.用它直接可以测出液体密度的大小
8.(3 分)在如图所示的四种剪刀中,正常使用时,动力作用点在阻力作用点和支点之间的
是( )
A.
B.
C.
D.
9.(3 分)泉韵中学进行大扫除,同学们都忙得热火朝天,满头大汗,其中并没有对物体做
功的是( )
A.小玉用力把水桶提起
B.小园端着水盆走进教室
C.小浩用抹布擦玻璃
D.小华把凳子倒放在课桌上
10.(3 分)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重 800N 的物体在 10s 内匀速上升了 1m。已知
拉绳子的力 F 为 500N,则提升重物的过程中( )
A.做的有用功是 800J
B.拉力 F 的功率是 80W
C.绳子自由端被拉下 3m
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60%
11.(3 分)2013 年 4 月 20 日,四川雅安发生 7.0 级地震,引发的次生灾害造成巨大损失。
关于次生灾害,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地震中心芦山的主要道路发生山体滑坡,泥石的势能转化为动能
B.芦山县玉溪河和金鸡峡已形成堰塞湖,水的势能增大
C.堰塞湖水面上的漂浮物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
D.流动的洪水具有巨大的动能
12.(3 分)今年的“5.18”海交会两岸交流更加广泛,来自台湾阿里山的桧木聚宝盆散发
出的芬芳奇香,吸引人们在十几米外就能闻香而去,这主要是因为桧木芳香的分子( )
A.相互之间存在引力 B.相互之间存在斥力
C.相互之间存在间隙 D.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二、填空题
13.(3 分)雾霾天气,快速行驶的 B 车司机看见不远处的 A 车后立即刹车,由于 仍
撞到 A 车,造成“追尾”事故,(如图所示),撞坏 A 车的尾部,说明力能够 。
14.(3 分)体重为 500N 的小张同学在河边洗衣服,他静止站在河岸时,双脚着地面积为
250cm2.他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 Pa,受到的合力是 N;河水从上游快速流
向下游,水的重力势能转化为 能;在洗衣服时,有一件衣服飘向河心,这说明水
流速度快的河心的压强比水流速度慢的岸边的压强 。(选填:“大”或“小”)
15.(3 分)如图所示,边长为 10cm 的正方体木块用细线系住,细线的另一端固定在容器底
部,木块上表面水平且位于水面下 10cm 处。已知木块的密度为0.6×103kg/m3,g 取 10N/kg,
则木块下表面受到的水的压强为 Pa,细线对木块的拉力为 N。
16.(3 分)“青岛号”导弹驱逐舰满载时的排水量是 4800t,表示它浮在海面上,排开的海
水质量是 4800t,此时驱逐舰所受的浮力是 N.(g 取 10N/kg)
17.(3 分)小童同学用 50N 的水平推力,使放在水平桌面上重 200N 的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若该物体在 10s 内移动 4m,则在此过程中,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 N,小童做功的
功率是 W。
18.(3 分)如图所示,在水平拉力 F 的作用下,物体 A 匀速向右滑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为 10N,不计滑轮重及滑轮与轴间的摩擦,那么水平拉力 F 的大小为 N,物体 A
与水平面之间的摩擦是 。
19.(3 分)跳伞运动员在跳下飞机一段时间后降落伞打开,降落至地面时速度为零,运动
员从开伞到降至地面的过程中动能 ,重力势能 。(选填“增大”、“减小”
或“不变”)
20.(3 分)2012 年 5 月,日本科学家开发出制作单层硅分子薄膜技术,如图所示:在硅板
表面覆盖陶瓷薄层,持续加热一段时间后,硅板中的硅分子居然能穿透陶瓷薄层从而形
成单层硅分子薄膜。加热使得硅分子穿透陶瓷薄膜,这说明: ; 。
三、解答题
21.如图所示,课桌的重心在 O 点,若在课桌的 C 点用力 F 把桌腿 B 抬离地面,在抬起时另
一桌腿 A 没有滑动,请在图中画出 F 相对于 A 点的力臂 l1 和重力 G 的示意图。
22.小明帮爷爷浇菜园。他从井中提水时发现盛满水的桶露出水面越多,提桶的力就越大。
由此他猜想:浮力大小可能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于是他找来一个金属圆柱体、
弹簧测力计和烧杯等器材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探究。
(1)分析上图中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变化可知,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所受的浮
力 。
(2)实验结束后,小明绘制了弹簧测力计对金属圆柱体的拉力和金属圆柱体所受浮力随浸
入液体深度变化的曲线,如右图所示。(ρ水=1.0×103kg/m3,取 g=10N/kg)
分析图象可知:
①曲线 (选填“a”或“b”)描述的是金属圆柱体所受浮力的变化情况。
②该金属圆柱体所受的重力为 N,金属圆柱体的密度为 kg/m3。
(3)爷爷鼓励小明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大小是否与液体的密度有关”这一问题
进行探究。请你帮小明选择合适的器材,并写出实验步骤。
实验器材:
实验步骤: 。
23.在“探究哪些因素影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某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匀速提
升钩码,测得四组数据,所下表所示。
实验次数 两个钩码共重 G
(N)
钩码上高度 h(cm) 测力计 F(N) 测力计移动的距
离 S(cm)
1 3 4 1.2 12
2 3 6 1.2 18
3 3 8 1.2 27
4 3 10 1.2 30
(1)前三次实验中,第 次实验数据明显出现错误,应当删除,
(2)第四次实验中,有用功是 J,总功是 J,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
若仅增加钩码的个数,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 (将“增大”“减小”“不变”)。
(3)根据以上信息,可以判断出该小组设计这四次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
率与 是否有关。
24.图示为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Ⅰ.让同一钢球从斜面上不同的高度由静止滚下,观察木块被撞击后移动的距离。
Ⅱ.让不同质量的钢球从斜面上相同的高度由静止滚下,观察木块被撞击后移动的距离。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Ⅰ是为了研究动能大小与 的关系。
(2)步骤Ⅱ是为了研究动能大小与 的关系。
(3)该实验中斜面的作用是为了控制钢球 的大小,木块的作用是为了比较钢球
的大小。
25.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下面挂一实心圆柱体,将圆柱体从盛有水的容器上方离水面某一
高度处缓缓下降(其底面始终与水面平行),使其逐渐浸没入水中某一深度处。如图是整
个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 与圆柱体下降高度 h 变化关系的数据图象。已知ρ水=1.0×
103kg/m3,g=10N/kg.(忽略水面变化)求:
(1)圆柱体的重力。
(2)圆柱体浸没时受到的浮力。
(3)圆柱体的密度。
(4)圆柱体在刚浸没时下表面受到的水的压强。
26.工人师傅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在 10s 内把 900N 的货物匀速提高 2m,在此过程中,拉
力所做的功是 2400J.求:
(1)拉力 F 移动的距离。
(2)工人师傅所做有用功的功率。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沪科八下期末卷 2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3 分)关于惯性的理解和有关现象解释,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高速飞行的子弹具有惯性,穿入固定的木块,静止后惯性就消失了
B.汽车驾驶员和前排乘客系安全带,是为了减小汽车行驶中人的惯性
C.行驶中的公交车紧急刹车时,乘客会向前倾,是由于惯性力的作用
D.百米赛跑运动员到达终点不能马上停下来,是由于运动员具有惯性
【分析】解答本题应掌握: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物体在任何情况下
都有惯性,并会用惯性解释现象。
【解答】解:A、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受高速飞行的子弹具有惯性,穿入木头静止
后惯性也不会消失。故 A 选项错误。
B、汽车驾驶员和前排乘客系安全带,是为了减小因为惯性带来的伤害,故 B 选项错误。
C、行驶中的公交车紧急刹车时,乘客会向前倾,是由于惯性,不能说惯性力。故 C 选项错
误。
D、百米赛跑运动员到达终点后停止运动,但由于运动员具有惯性,还要保持原来较快的速
度,所以不能马上停下来,故本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正确理解惯性的概念是解答此题的关键,惯性作为物体本身固有的一种属性,在我
们生活中随处可见,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要注意联系实际,用所学惯性知识解
决身边的物理问题。但一定要注意惯性不是力,说消失、产生、惯性力是错误的。
2.(3 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鸟受到的重力与小鸟对树枝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B.小鸟对树枝的压力与树枝对小鸟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小鸟受到的重力与树枝对小鸟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小鸟受到的重力与树枝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分析】根据二力平衡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
个物体上,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A、小鸟受到的重力与小鸟对树枝的压力,这两个力的方向相同且作用在两个
物体上,不符合二力平衡条件,故 A 不正确;
B、小鸟对树枝的压力与树枝对小鸟的支持力,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
条直线上,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 B 不正确;
C、小鸟受到的重力与树枝对小鸟的支持力,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
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符合二力平衡条件,是一对平衡力,故 C 正确;
D、小鸟受到的重力与树枝受到的重力,两个力大小不一定相等,且方向相同、作用在两个
物体上,不符合二力平衡条件,故 D 不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平衡力的辨别,学习中特别要注意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别:
是否作用于同一物体。
3.(3 分)下图所示情景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
A. 房屋建在面积更大的地基上
B. 通过沼泽地时脚下垫木板
C. 载重汽车装有许多轮子
D. 运动员冰鞋上装有冰刀
【分析】压强跟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增大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
面积增大压强;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
【解答】解:A、房屋建在面积更大的地基上,是在房屋对地基的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
积来减小房屋对地基的压强,保护地基。不符合题意。
B、通过沼泽地时脚下垫木板,是在脚对地面的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脚对地面
压强,防止陷入沼泽。不符合题意。
C、载重汽车装有许多轮子,是在载重汽车对路面的压力一定时,增多轮子,来增大受力面
积来减小载重汽车对路面的压强。不符合题意。
D、运动员冰鞋上装有冰刀,是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冰面的受力面积,增大冰刀对冰面的压
强。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考查了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主要利用控制变量法,从压力大小或受力面积的大
小上去判断。本题充分体现了物理来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
4.(3 分)如图所示的现象中,能用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解释的是( )
A. 书包带做的宽,比较舒服
B. 向水平管吹气,竖直管水面上升
C. 茶壶口与壶盖一样平
D. 纸片托起杯中水,水不流出,纸片不掉下
【分析】①在压力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强;
②向水平管吹气,管上方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
③根据连通器的特点:如果连通器中只有一种液体,当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液面高度总
是相同的来分析即可;
④纸片是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在杯子上。
【解答】解:
A、书包带做的比较宽,是在书包对人的压力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受力面积,从而减小压强,
人会感觉的比较舒服,故 A 不符合题意;
B、向水平管吹气,管上方的空气流速加快,压强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压强差的作用
下竖直管水面上升,故 B 符合题意;
C、茶壶就是上端开口、下部连通的容器,因此茶壶是根据连通器的原理制成的;当连通器
中只有一种液体且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液面高度总是相同,所以茶壶嘴和壶身一样
高。所以 C 不符合题意。
D、纸片托起杯中水,水不流出,纸片不掉下,是由于纸片受到大气压的作用,故 D 不符合
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四个选项考查了多个方面的知识,此类选择题是中考题中最常见的,是能较全
面的考查基础知识的综合题是一道综合题,但难度不大。本题反映了物理来源于生活,
应用于生活。
5.(3 分)将小铁块和小木块放入一盆水中。结果发现木块浮在水面上,铁块沉入水底,就
此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木块受到浮力,铁块不受浮力
B.铁块沉入水底,所受浮力一定小于自身的重力
C.木块受到的浮力一定大于铁块所受的浮力
D.木块浮在水面上,所受浮力大于自身的重力
【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浸入液体中的物体都要受到浮力作用,不管物体上浮还是下沉。
并且要掌握物体的浮沉条件:
完全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
若受到浮力大于重力,则上浮,最后漂浮在液面上。
若受到浮力等于重力,则悬浮。
若受到浮力小于重力,则下沉到液底。
【解答】解:将小铁块和小木块放入一盆水中。小铁块和小木块都会受到水的浮力作用。所
以 A 说法错误。
铁块沉入水底,是因为铁块受到的浮力小于它的重力。所以 B 说法正确。
木块漂浮,所以木块受到的浮力等于木块的重力,但铁块的重力与木块的重力大小不知,所
以 C、D 说法错误。
故选: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在此题中,最关键的是找到所含条件,
即木块漂浮和铁块下沉,从而根据浮沉条件进行分析解决。
6.(3 分)小竹将质量为 120g 的物体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当物体静止时,溢水杯中溢
出了 100cm3 的水,则物体( )(g 取 10N/kg)
A.漂浮在水面上 B.悬浮在水中
C.沉在溢水杯底部 D.受到 1.2N 的浮力
【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
其排开液体的重力。
同时要掌握物体的浮沉条件:
完全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
若受到浮力大于重力,则上浮,最后漂浮在液面上。此时,浮力等于重力。
若受到浮力等于重力,则悬浮。此时浮力等于重力。
若受到浮力小于重力,则下沉到液底。此时浮力小于重力。
【解答】解:由题意知物体的重力为:G 物=m 物 g=120×10﹣3kg×10N/kg=1.2N。
物体静止时受到的浮力为:F 浮=G 排=ρ水 gV 排=103kg/m3×10N/kg×100×10﹣6m3=1N。
因为浮力小于重力,所以物体最后沉在水杯底部。
故选: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有关重力的计算、浮力的计算,同时还考查了物体的浮沉条件。关
键是搞清物体浮力和重力之间的关系。
7.(3 分)将适量的橡皮泥黏在铅笔的一端(能使铅笔竖直浮在液体中),这就制成了一个
很有用的土仪器。将它分别放在盛有不同液体的杯中,静止时的情景如图所示。对于这
个土仪器所运用的知识或用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运用了二力平衡的知识
B.运用了物体的漂浮条件
C.用它可以比较不同液体密度的大小
D.用它直接可以测出液体密度的大小
【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物体在不同液体中,浸入的深度不同,但始终漂浮,所以浮力相
等,等于自身的重力,根据公式 F 浮=ρgV 排可以比较液体密度的大小。
【解答】解:物体在液体中漂浮,浮力等于重力,故 A、B 正确,不符合题意;
从图中可以看出,仪器在三种液体中排开液体的体积大小,根据公式 F 浮=ρgV 排可以比较三
种液体密度的大小,但无法直接读出液体密度的大小,故 C 正确,不符合题意;D 错误,
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和物体的漂浮条件以及浮力公式的应用,关键知道影
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是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还要知道物体漂浮时浮力等于
自身重力。
8.(3 分)在如图所示的四种剪刀中,正常使用时,动力作用点在阻力作用点和支点之间的
是( )
A.
B.
C.
D.
【分析】杠杆绕着转动的点叫支点,动力作用的位置叫动力作用点,阻力作用的位置叫阻力
作用点。
【解答】解:由图可知:
ABC 三种剪子的支点位于中间轴上,动力作用点和阻力作用点分别位于支点的两侧,故均不
符合题意;
D 中的剪子支点位于相连的尾端,动力作用点位于中间位置,阻力作用点位于剪子头部,故
D 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支点和动力作用点以及阻力作用点,了解生活中常见工具的使用是关键,
这也是平常容易忽略的,需要注意。
9.(3 分)泉韵中学进行大扫除,同学们都忙得热火朝天,满头大汗,其中并没有对物体做
功的是( )
A.小玉用力把水桶提起
B.小园端着水盆走进教室
C.小浩用抹布擦玻璃
D.小华把凳子倒放在课桌上
【分析】本题要抓住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
离。二者缺一不可。
【解答】解:A、小玉用力提水桶时,小玉给水桶一个向上的力,水桶向上移动了距离,小
玉对水桶做功。不符合题意。
B、小园端着水盆走进教室,小园给水盆一个向上的力,水盆向上没有移动距离,小园对水
盆没有做功。符合题意。
C、小浩用抹布擦玻璃,小浩给抹布一个向左(或向右、或向上、或向下)的力,抹布向左
(或向右、或向上、或向下)移动了距离,小浩对抹布做了功。不符合题意。
D、小华把凳子倒放在课桌上,小华给凳子一个向上的力,凳子向上移动了距离,小华对凳
子做了功。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有力有距离,力对物体不一定做功,物体必须在力的作用下通过了距离,力对物体
才做功。
10.(3 分)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重 800N 的物体在 10s 内匀速上升了 1m。已知
拉绳子的力 F 为 500N,则提升重物的过程中( )
A.做的有用功是 800J
B.拉力 F 的功率是 80W
C.绳子自由端被拉下 3m
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60%
【分析】A、已知物重和物体被提升高度,根据公式 W=Gh 可计算出有用功;
B、已知拉力大小,求出拉力端移动距离,利用 W=Fs 可求总功,知道做功时间,利用 P=
求出拉力 F 的功率;
C、由图可知使用滑轮组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 n=2,则 s=2h;
D、利用效率公式η= 求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解答】解:
A、W 有用=Gh=800N×1m=800J,故 A 正确;
B、W 总=Fs=500N×2m=1000J,P= = =100W,故 B 错;
C、由图知,n=2,s=2h=2×1m=2m,故 C 错;
D、滑轮组的机械效η= = =80%,故 D 错。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功率的公式、机械效率公式、滑轮组 s=nh、有用功、总功的理
解和运用,因条件已给出,难度不大。
11.(3 分)2013 年 4 月 20 日,四川雅安发生 7.0 级地震,引发的次生灾害造成巨大损失。
关于次生灾害,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地震中心芦山的主要道路发生山体滑坡,泥石的势能转化为动能
B.芦山县玉溪河和金鸡峡已形成堰塞湖,水的势能增大
C.堰塞湖水面上的漂浮物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
D.流动的洪水具有巨大的动能
【分析】(1)重力势能大小影响因素:质量、高度。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
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2)漂浮时,浮力等于重力。
【解答】解:A、山体滑坡时,泥石的高度减小,速度增加,因此将泥石的重力势能转化为
动能;故 A 正确;
B、芦山县玉溪河和金鸡峡已形成堰塞湖时,水位升高,因此水的势能增大;故 B 正确;
C、堰塞湖水面上的漂浮物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故 C 错误;
D、因为流动的洪水具有速度,因此流动的洪水具有巨大的动能;故 D 正确。
由于该题选择错误的,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重力势能、动能的影响因素以及物体的浮沉条件,掌握重力势能、动能的
影响因素是解题的关键。
12.(3 分)今年的“5.18”海交会两岸交流更加广泛,来自台湾阿里山的桧木聚宝盆散发
出的芬芳奇香,吸引人们在十几米外就能闻香而去,这主要是因为桧木芳香的分子( )
A.相互之间存在引力 B.相互之间存在斥力
C.相互之间存在间隙 D.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分析】我们离物体很远就能闻到物体散发出来的气味,是物体上的分子运动到我们身边的
结果。
【解答】解:在十几米外就能闻到桧木聚宝盆散发出的芬芳,这是因为桧木芳香的分子运动
到了人们的身边,说明桧木芳香的分子是运动的。
故选:C。
【点评】本题选项涉及到了分子动理论的观点。
分子动理论的内容是: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之间存在空隙,并且分子在永不停息地
做无规则运动;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二、填空题
13.(3 分)雾霾天气,快速行驶的 B 车司机看见不远处的 A 车后立即刹车,由于 惯性 仍
撞到 A 车,造成“追尾”事故,(如图所示),撞坏 A 车的尾部,说明力能够 改变物体
的形状 。
【分析】根据惯性定律进行分析,即任何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力的作用效果
有两个,一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二是使物体发生形变。
【解答】解:汽车 B 原来处于运动状态,当司机遇到情况紧急刹车时,由于惯性,车不能立
即停止,使向前继续运动一段距离,这是 B 车撞到 A 车的真正原因;
图中 A 车的尾部发生形变,这是力的作用的结果,这是因为力能够改变物体的形状。
故答案为:惯性;改变物体的形状。
【点评】解答此题类题目应先分析物体原来的运动状态,然后根据惯性定律分析物体还要保
持原来运动状态造成的后果。同时,此题还考查了力的作用效果,应与图片实际相联系。
14.(3 分)体重为 500N 的小张同学在河边洗衣服,他静止站在河岸时,双脚着地面积为
250cm2.他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 2×104 Pa,受到的合力是 0 N;河水从上游快速流
向下游,水的重力势能转化为 动 能;在洗衣服时,有一件衣服飘向河心,这说明水
流速度快的河心的压强比水流速度慢的岸边的压强 小 。(选填:“大”或“小”)
【分析】(1)人站立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等于自身重力,静止站在河岸时双脚着地,知道受
力面积,根据公式 p= 求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此时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合力为 0;
(2)河水从上游快速流向下游,发生了重力势能和动能之间的转化;
(3)流体压强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压强在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据此分析回答。
【解答】解:
(1)∵人站在水平地面上,
∴对地面的压力:F=G=500N,
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
p= = =2×104Pa;
此时因为人静止,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受到的合力为 0;
(2)河水从上游快速流向下游,河水的重力势能转化成动能;
(3)河中心的水流速度快、压强小,岸边的水流速度慢、压强大,衣服被压向河中心被冲
走。
故答案为:2×104;0;动;小。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压强公式、二力的平衡条件、重力势能和动能的转化、流体压强
与流速的关系,解决了小张同学洗衣服时遇到的问题,体现了学以致用,好题!
15.(3 分)如图所示,边长为 10cm 的正方体木块用细线系住,细线的另一端固定在容器底
部,木块上表面水平且位于水面下 10cm 处。已知木块的密度为0.6×103kg/m3,g 取 10N/kg,
则木块下表面受到的水的压强为 2×103 Pa,细线对木块的拉力为 4 N。
【分析】(1)知道木块的边长和木块上表面水平且位于水面下 10cm 处,利用 p=ρgh 可求得
木块下表面受到的水的压强;
(2)根据木块的密度和体积求出其质量,然后可知其重力,求出了木块的体积(排开水的
体积),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求木块受到水的浮力;此时木块受到的浮力等于木块重加上细
线的拉力,据此求细线所受到的拉力;
【解答】解:(1)木块下表面受到的水的压强 p=ρgh=1.0×103kg/m3×10N/kg×(0.1m+0.1m)
=2×103Pa;
(2)∵木块浸没水中,
∴v 排=v=1000cm3=1000×10﹣6m3,
木块受到的浮力:
F 浮=ρ水 v 排 g=1000kg/m3×10N/kg×1000×10﹣6m3=10N,
木块的重力 G=mg=ρ木 V 木 g=0.6×103kg/m3×1×10﹣3m3×10N/kg=6N
∵F 浮=G+F 拉,
∴木块受到的拉力:
F 拉=F 浮﹣G=10N﹣6N=4N,
∴细线所受到的拉力:
F 拉′=F 拉=4N;
故答案为:2×103;4。
【点评】本题考查了液体压强的计算、力的合成与应用、阿基米德原理、液体压强的计算,
知识点多、综合性强,属于难题。
16.(3 分)“青岛号”导弹驱逐舰满载时的排水量是 4800t,表示它浮在海面上,排开的海
水质量是 4800t,此时驱逐舰所受的浮力是 4.8×107 N.(g 取 10N/kg)
【分析】排水量为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求浮力。
【解答】解:F 浮=G 排=m 排 g=4800×103kg×10N/kg=4.8×107N。
故答案为:4.8×107。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阿基米德原理的掌握,应当深刻理解漂浮时浮力等于物重这一特
点,属于基础题。
17.(3 分)小童同学用 50N 的水平推力,使放在水平桌面上重 200N 的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若该物体在 10s 内移动 4m,则在此过程中,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 50 N,小童做功的
功率是 20 W。
【分析】①物体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说明水平方向受到的是平衡力;
②已知物体移动的距离和时间,可以得到移动的速度;已知移动的速度和推力,利用 P=Fv
计算推力的功率。
【解答】解:
①物体在 50N 的推力作用下,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摩擦力等于推力,也是 50N;
②物体移动的速度为 v= = =0.4m/s
小童做功的功率为 P=Fv=50N×0.4m/s=20W。
故答案为:50;20。
【点评】在分析力学问题时,头脑中要有方向意识:物体在什么方向受到哪些力。其中竖直
方向受力大小与水平方向没有关系,物体水平运动与竖直方向力的大小无关。
18.(3 分)如图所示,在水平拉力 F 的作用下,物体 A 匀速向右滑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为 10N,不计滑轮重及滑轮与轴间的摩擦,那么水平拉力 F 的大小为 20 N,物体 A 与
水平面之间的摩擦是 10N 。
【分析】本题为动滑轮的使用,绳子两端的力相等,绳子两端的力的和等于轴所受的拉力 F,
再由二力平衡的条件分析。
【解答】解:图中实质是一个动滑轮,绳子两端的力相等,都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10N,
轴上的力 F 等于绳子两端的力的和,即 F=10N+10N=20N;
物体 A 匀速运动,则地面对物体 A 的摩擦力和绳子对物体 A 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
所以摩擦力 f=10N。
故答案为:20;10N。
【点评】本题考查了动滑轮的特点和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应用。注意不要机械地应用动滑轮省
一半力。
19.(3 分)跳伞运动员在跳下飞机一段时间后降落伞打开,降落至地面时速度为零,运动
员从开伞到降至地面的过程中动能 减小 ,重力势能 减小 。(选填“增大”、“减
小”或“不变”)
【分析】判断运动员动能和重力势能大小的变化,从动能和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考虑。
(1)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2)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被举得高度。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
【解答】解:运动员在降落过程中,质量不变,受到阻力作用,速度越来越小,动能减小。
高度减小,重力势能减小。
故答案为:减小;减小。
【点评】掌握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的影响因素,利用控制变量法,判断动能、重力势
能、弹性势能、机械能的变化。
20.(3 分)2012 年 5 月,日本科学家开发出制作单层硅分子薄膜技术,如图所示:在硅板
表面覆盖陶瓷薄层,持续加热一段时间后,硅板中的硅分子居然能穿透陶瓷薄层从而形
成单层硅分子薄膜。加热使得硅分子穿透陶瓷薄膜,这说明: 分子不停的做无规则运
动 ;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
【分析】分子动理论中提到: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分
子间存在空隙;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解答】解:加热使得硅分子穿透陶瓷薄膜,这说明分子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分
子运动越剧烈(分子间存在间隙)。
故答案为:分子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分子间存在间隙)。
【点评】本题需要学生针对分子动理论内容和生活现象之间的进行联系,相对比较简单。
三、解答题
21.如图所示,课桌的重心在 O 点,若在课桌的 C 点用力 F 把桌腿 B 抬离地面,在抬起时另
一桌腿 A 没有滑动,请在图中画出 F 相对于 A 点的力臂 l1 和重力 G 的示意图。
【分析】根据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过课桌的重心表示出重力的方向;
根据力臂与力的作用线垂直的关系,过支点 A 做垂直于 F 作用线的垂线段即可。
【解答】解:过重心做竖直向下的力,即重力;
过支点 A 做垂直于 F 作用线的垂线段 l1,即 F 的力臂 l1;如图所示:
【点评】本题的关键是牢记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并且会用示意图表示力的三要素;
知道力与力臂的关系是正确画出力臂的前提。
22.小明帮爷爷浇菜园。他从井中提水时发现盛满水的桶露出水面越多,提桶的力就越大。
由此他猜想:浮力大小可能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于是他找来一个金属圆柱体、
弹簧测力计和烧杯等器材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探究。
(1)分析上图中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变化可知,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所受的浮力 越
大 。
(2)实验结束后,小明绘制了弹簧测力计对金属圆柱体的拉力和金属圆柱体所受浮力随浸
入液体深度变化的曲线,如右图所示。(ρ水=1.0×103kg/m3,取 g=10N/kg)
分析图象可知:
①曲线 a (选填“a”或“b”)描述的是金属圆柱体所受浮力的变化情况。
②该金属圆柱体所受的重力为 2.7 N,金属圆柱体的密度为 2.7×103 kg/m3。
(3)爷爷鼓励小明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大小是否与液体的密度有关”这一问题
进行探究。请你帮小明选择合适的器材,并写出实验步骤。
实验器材: 金属圆柱体、弹簧测力计、烧杯、水、盐水、细线
实验步骤: ①用细线拴住金属圆柱体,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
②将金属圆柱体完全浸没在清水中,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1。
③将金属圆柱体完全浸没在盐水中,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2。
④比较 F1 和 F2 的大小,分析得出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是否与液体密度有关。 。
【分析】(1)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的浮力,浮力大小等于重力与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之
差,重力不变,浮力是否变化通过拉力是否变化得出;
(2)①读懂图象中物体受到的拉力(浮力)与所在水的深度的关系,就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②由图象可知,当物体所在水的深度为 h=0,也就是没有与水接触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
于物体的重力;已知重力,可以得到物体的质量;
当物体完全浸没时,浮力的大小可以得到;已知浮力和水的密度,利用公式 V=V 排= 得
到物体的体积;已知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利用公式ρ= 得到其密度;
(3)要探究浮力与液体密度的关系,除上面的器材外,还要有密度不同的液体,如盐水;
同时保持物体排开不同液体的体积一定,记录物体受到的浮力,比较浮力与密度的关系。
【解答】解:
(1)由图知,随着物体浸入水中体积的增大,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逐渐减小,说明物体受到
的浮力不断增大;
(2)①图象 a 表示的是随物体浸入液体深度的增大,物体受到的浮力开始越来越大,最后
保持不变;图象 b 表示的是随物体浸入液体深度的增大,物体受到的拉力开始越来越小,
最后保持不变。所以描述浮力与深度关系的是 a;
②由图象知,物体的重力为 G=2.7N,所以质量为 m= = =0.27kg
当物体完全浸没时,受到的浮力为 F 浮=1.0N
所以物体的体积为 V=V 排= = =1.0×10﹣4m3
物体的密度为ρ= = =2.7×103kg/m3;
(3)器材:金属圆柱体、弹簧测力计、烧杯、水、盐水、细线
步骤:①用细线拴住金属圆柱体,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
②将金属圆柱体完全浸没在清水中,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1;
③将金属圆柱体完全浸没在盐水中,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2;
④比较 F1 和 F2 的大小,分析得出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是否与液体密度有关。
故答案为:
(1)越大;
(2)①a;
②2.7;2.7×103;
(3)器材:金属圆柱体、弹簧测力计、烧杯、水、盐水、细线
步骤:①用细线拴住金属圆柱体,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
②将金属圆柱体完全浸没在清水中,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1。
③将金属圆柱体完全浸没在盐水中,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2。
④比较 F1 和 F2 的大小,分析得出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是否与液体密度有关。
【点评】物体受到的浮力与排开液体的体积大小有关,与所处的深度无关。当物体接触液面
不断向下过程中,不要只注意深度的增大,排开液体的体积也是增大的,这才是浮力增
大的根本原因。
23.在“探究哪些因素影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某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匀速提
升钩码,测得四组数据,所下表所示。
实验次数 两个钩码共重 G
(N)
钩码上高度 h(cm) 测力计 F(N) 测力计移动的距
离 S(cm)
1 3 4 1.2 12
2 3 6 1.2 18
3 3 8 1.2 27
4 3 10 1.2 30
(1)前三次实验中,第 3 次实验数据明显出现错误,应当删除,
(2)第四次实验中,有用功是 0.3 J,总功是 0.36 J,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83.3% 。若仅增加钩码的个数,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 增大 (将“增大”“减
小”“不变”)。
(3)根据以上信息,可以判断出该小组设计这四次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
率与 钩码上升的高度 是否有关。
【分析】(1)同一个装置绳子的有效股数是一定的,分别根据 s=nh 求出前三次实验中的 n,
然后比较即可判断错误的数据。
(2)根据 W=Gh 求出有用功,根据 W=Fs 求出总功,利用η= ×100%求出第四次实验中滑
轮组的机械效率;使用滑轮组时,做的额外功不变,增加钩码的个数,增大了有用功,
因此机械效率会变大。
(3)分析表格中各数据中变化的量,即可得出机械效率的变化是由哪个物理量的变化引起
的。
【解答】解:(1)由实验数据可知,1、2 两次实验绳端移动距离都是物体上升高度的 3 倍,
可知此滑轮组由 3 段绳子承担物重,而第三次绳端移动距离与钩码上升高度的关系错误,
所以应当删除。
(2)第四次实验:
有用功:
W 有用=Gh=3N×0.1m=0.3J,
总功:
W 总=Fs=1.2N×0.3m=0.36J,
机械效率:
η= ×100%= ×100%≈83.3%;
整个滑轮组保持不变,即额外功不变。因为对重物做的功为有用功,增加钩码的个数,即增
大了有用功,故机械效率就会增大。
(3)由表格中数据可以看出,在 4 次实验中钩码上升的高度不断发生变化,所以是探究滑
轮组机械效率与钩码上升的高度是否有关。
故答案为:(1)3;
(2)0.3;0.36;83.3%;增大;
(3)钩码上升的高度。
【点评】本题是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主要考查了有关滑轮组的有用功、总功、机械
效率的计算;明确有用功和总功,同时知道绳端移动距离与物体上升高度之间的关系是
关键;还要注意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和提高效率的方法。
24.图示为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Ⅰ.让同一钢球从斜面上不同的高度由静止滚下,观察木块被撞击后移动的距离。
Ⅱ.让不同质量的钢球从斜面上相同的高度由静止滚下,观察木块被撞击后移动的距离。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Ⅰ是为了研究动能大小与 速度 的关系。
(2)步骤Ⅱ是为了研究动能大小与 质量 的关系。
(3)该实验中斜面的作用是为了控制钢球 速度 的大小,木块的作用是为了比较钢球 动
能 的大小。
【分析】(1)让同一小球从不同的高度由静止滚下,高度不同,小球到达水平面速度不同,
所以同一小球从不同高度滚下,是为了在质量相同时,改变速度,来探究动能和速度的
关系。
(2)不同质量的小球从同一高度静止滚下,为了获得相同的速度,所以不同质量的小球在
同一高度由静止滚下,是为了在速度相同时,改变质量,来探究动能跟质量的关系。
(3)斜面的作用是为了使小球从相同的高度由静止滚下获得相同的速度,或从不同的高度
由静止滚下获得不同的速度,斜面是为了控制钢球的速度大小。
小球推动木块运动越远,小球的动能越大,用木块运动的距离来反映小球的动能大小。
【解答】解:(1)让同一钢球从斜面不同的高度由静止滚下,控制了钢球的质量,改变的是
钢球到达水平面的速度,因此探究的是动能大小与速度的关系。
(2)让不同质量的钢球,从斜面相同的高度由静止滚下,控制了钢球到达水平面的速度,
改变的是钢球的质量,因此探究的是动能与质量的关系。
(3)该实验中斜面的作用是控制钢球滚到水平面的速度。钢球推动木块运动的距离,来比
较钢球动能大小,这里采用了转换法的思想。
故答案为:(1)速度;(2)质量;(3)速度;动能。
【点评】明确本实验中研究动能大小的决定因素时,运用了控制变量法,反映动能多少时运
用了转换法。
25.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下面挂一实心圆柱体,将圆柱体从盛有水的容器上方离水面某一
高度处缓缓下降(其底面始终与水面平行),使其逐渐浸没入水中某一深度处。如图是整
个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 与圆柱体下降高度 h 变化关系的数据图象。已知ρ水=1.0×
103kg/m3,g=10N/kg.(忽略水面变化)求:
(1)圆柱体的重力。
(2)圆柱体浸没时受到的浮力。
(3)圆柱体的密度。
(4)圆柱体在刚浸没时下表面受到的水的压强。
【分析】为了便于分析,给线段标上 A、B、C、D 四个点,如下图,根据图象分析如下:
(1)由图可知 AB 段圆柱体未浸入液体,测力计的示数即为圆柱体的重力,所以从图中可读
出圆柱体的重力大小。
(2)由题意可知图中 CD 段是圆柱体完全浸入水后的情况,由图可知圆柱体完全浸入水后测
力计对圆柱体的拉力为 4N,再利用力的平衡条件求出圆柱体受到的浮力。
(3)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求得圆柱体的体积,利用密度公式求得圆柱体的密度。
(4)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压强与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有关,根据浸入液体的深度计算液体
压强的大小。
【解答】解:(1)由图象可知,当 h=0 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 12N,此时圆柱体处于空气中,
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G=F 拉=12N;
(2)图象中 CD 段是圆柱体完全浸入水中的情况,此时圆柱体受到的拉力 F=4N,
则圆柱体受到的浮力 F 浮=G﹣F=12N﹣4N=8N。
(3)圆柱体完全浸入水中时根据 F 浮=ρ水 gV 排得:
V 物=V 排= = =8×10﹣4m3,
由公式 G=mg 可求出物体的质量 m= = =1.2kg,
则圆柱体密度ρ物= = =1.5×103kg/m3。
(4)由图象可知,不考虑水面上升,圆柱体在刚浸没时,物体又下降 4cm,则下表面所处
的深度为 h=4cm=0.04m,
因此刚浸没时下表面受到的液体压强 P=ρ水 gh=1.0×103kg/m3×10N/kg×0.04m=400Pa。
答:(1)圆柱体的重力为 12N。
(2)圆柱体浸没时受到的浮力为 8N。
(3)圆柱体的密度为 1.5×103kg/m3。
(4)圆柱体在刚浸没时下表面受到的水的压强为 400Pa。
【点评】本题用到的知识点有重力、质量、密度、二力平衡、受力分析、阿基米德原理、压
强的计算等,考查学生结合图象对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分析的能力,难度较大。
26.工人师傅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在 10s 内把 900N 的货物匀速提高 2m,在此过程中,拉
力所做的功是 2400J.求:
(1)拉力 F 移动的距离。
(2)工人师傅所做有用功的功率。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分析】(1)由图可知绳子的有效股数为 4,已知物体上升的高度,根据 s=nh 求出拉力 F
移动的距离;
(2)根据 W=Gh 求出工人师傅所做的有用过,再根据 P= 求出有用的功率;
(3)拉力做的功即为总功,根据η= ×100%求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解答】解:(1)拉力 F 移动的距离:
s=nh=4×2m=8m;
(2)工人师傅所做有用功:
W 有=Gh=900N×2m=1800J,
功率:
P= = =180W;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η= ×100%= ×100%=75%。
答:(1)拉力 F 移动的距离为 8m;
(2)工人师傅所做有用功的功率为 180W;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75%。
【点评】本题考查有用功、功率和机械效率的计算,关键是对有用功和总功的理解与应用以
及滑轮组绳子有效股数的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