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资料详情(天天资源网)

资料简介

同步练习:第 21 课《古代诗五首》—2020-2021 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一、基础知识(20 分) 1.下面诗句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B.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C.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D.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A.独怆然而涕下. B.一览.众山小 C.造化.钟神秀 D.会当凌绝顶. 3.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B.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C.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D.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4.下列对《古代诗歌五首》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望岳》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距离是自远而近,时间是从朝至暮,并由望岳悬 想将来的登岳。 B.《登幽州台歌》是一首吊古伤今的生命悲歌:前二句俯仰古今,写出时间漫长;第三句登楼眺望,写出 空间辽阔;在广阔无垠的时空背景中,第四句描绘了诗人孤独寂寞苦闷的情绪。通过描写登楼远眺,凭今吊古所 引起的无限感慨,抒发了诗人抑郁已久的悲愤之情。 C.《游山西村》是一首写景抒情诗,首联渲染出丰收之年农村一片宁静、欢悦的气象;颔联写山间水畔的 景色,写景中寓含哲理;颈联由自然入人事,描摹了南宋初年的农村风俗画卷;尾联诗人似乎意犹未足,故而笔 锋一转,以频来夜游之情收结,余韵不尽。 D.《己亥杂诗》前两句抒情叙事,在无限感慨中表现出豪放洒脱的气概;诗的后两句以落花为喻,表明自 己的心志。这首诗将政治抱负和个人志向融为一体,将抒情和议论有机结合,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 5.根据要求默写下面古诗名句。 ( 1 ) 《 登 幽 州 台 歌 》 中 从 天 地 落 笔 , 表 现 出 生 不 逢 时 的 孤 独 和 伤 感 的 句 子 是 , 。 ( 2 ) 《 望 岳 》 中 与 “ 不 畏 浮 云 遮 望 眼 , 自 缘 身 在 最 高 层 ” 有 异 曲 同 工 之 妙 的 诗 句 是 , 。 (3)《登飞来峰》中“ , ”两句采用夸张手法,点明飞来峰,千寻塔的高 峻陡峭。 ( 4 ) 《 游 山 西 村 》 中 写 村 民 们 在 迎 接 神 的 箫 鼓 中 来 来 往 往 祈 求 丰 收 的 诗 句 是 , 。 ( 5 ) 《 己 亥 杂 诗 ( 其 五 ) 》 中 运 用 形 象 的 比 喻 , 寄 托 要 为 国 家 和 社 会 竭 尽 余 力 的 感 情 诗 句 是 , 。 6.“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我国古代诗画的特点之一。看了右边的图片,除了想到“举头望明月,低头 思故乡”外,你还会想到哪些古诗名句?请写出其中的两句。 7.你们班正在举行一次与唐诗有关的综合性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请你为这次活动拟写一则简明的主题语。 (2)如果要你倡议班上同学举行唐诗背诵大赛,你会对同学们说些什么? (3)阅读下面对辛弃疾的介绍材料,参照为辛弃疾写的这段推荐词示例,为杜甫写一段推荐词。 材料: ①辛弃疾生于金宋乱世,21 岁就统帅数千人马与金军激战。归宋后,他在危难之际率五十骑直闯五万人的 叛军大营,生擒叛将张安国。任湖南安抚使期间,辛弃疾亲自组建了一支飞虎军,三十年内一直是南宋国防军的 一支劲旅。 ②辛弃疾所写的治国方略《美芹十论》,在政治军事上极具价值。辛弃疾后因主战被弹劾罢免,曾有长达 八年的闲居生活,期间创作了大量爱国文学作品,表达了忧国忧民的情怀和收复失地统一国家的理想。 【示例】辛弃疾推荐词——他生于乱世,戎马一生,用满腔热血,谱写了一曲爱国赞歌。他文武双全,虽 命运坎坷,却从未忘怀家国天下。《美芹十论》,洞悉纷乱政局。豪放诗词,光耀千古文坛。他就是他,一代英 才辛弃疾! 你的推荐词: 二、阅读理解(30 分) 1.阅读《登幽州台歌》,回答问题。(5 分) ( 1 ) 这 是 一 首 吊 古 伤 今 , 吟 咏 叹 惋 的 生 命 悲 歌 。 诗 人 通 过 书 写 ______________ 的 感 慨 , 抒 发 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1 分) (2)“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感慨?(2 分) (3)你是否同意说本文诗的风格是“沉郁悲壮”?为什么?(2 分) 2.阅读《望岳》,回答问题。(5 分) (1)诗 中的 “岱宗 ” 指的 是“五岳 之首 ”的泰 山。 “会当 凌绝 顶, 一览 众山 小”蕴含 的人 生哲 理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 分) (2)“阴阳割昏晓”中的“割”字使用精当,请简要赏析。(2 分) (3)下面对这首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 分) A.“齐鲁青未了”句是说在齐鲁广大区域内都能望见泰山的青色,用距离之远来烘托泰山之高,别出心裁 地写出自己的体验。 B.“造化钟神秀”中“钟”字写出泰山将天地间一切秀丽的景色聚集在一起的神奇作用。 C.“会当凌绝顶”中,“会当”的意思是“一定要”,从中可以看出诗人不怕困难,勇于攀登顶峰的雄心 和气概。 D.作者用“岱宗夫”把泰山比拟为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 3.阅读《登飞来峰》,回答问题。(5 分) (1)首诗中,“浮云”一词的寓意是什么? (1 分) (2)最后一句中的“自”字,有的写作“只”字,你认为哪一个字更好,为什么?(2 分) (3)诗人善于把抽象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说说“不畏浮云遮望眼,自 缘身在最高层”一句所蕴涵的哲理)(2 分) 4.阅读《游山西村》,回答问题。 (1)全诗紧扣一个“”字,按推移展开叙述。(2 分) (2)请说出“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句蕴含的人生哲理。(1 分) (3)“柳暗花明”写出了自然美景,请问:①为什么用“暗”来形容“柳”、用“明”来形容“花”?② “柳暗花明”流传下来成为一个成语,它现在意思通常指什么?(2 分) 5.阅读《己亥杂诗》,回答问题。(5 分) (1)这首诗第一二句是怎样写“离愁”的?(2 分) (2)请你谈谈名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用形象的比喻表明了作者怎样的心志。(3 分) 6.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5 分) 折杨柳① 【唐】杨巨源 水边杨柳曲尘丝②,立马烦君折一枝。 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 【注】①选自《全唐诗》,“折杨柳”,乐府歌曲名。②曲尘丝:指颜色如酒曲般细嫩的柳叶。 (1)全诗写了哪些意象?主要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感?(2 分) (2)诗歌的最后两句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请分别作简要赏析。(3 分) 参考答案 一、1.C 2.B 3.(B) 4.(C)(解析:《游山西村》是一首纪游抒情诗。) 5. (1)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4)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5)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6.示例: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但愿 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 时。 7.(1)示例:走进唐诗,感受诗韵。 (2)示例:同学们,一个真正有文学修养的人,应该能背出不少经典的唐诗。就让我们来比一比,看看谁 背的唐诗多,好吗? (3)示例:漫漫长路,谁在弹奏忧国忧民的千古绝唱?破旧草堂,谁在用诗歌诠释背井离乡的悲心愁肠? 他的赤子之心,照耀在唐朝盛衰上,化为一腔怒火,燃尽腐败和丑恶。他的诗篇,铭记在人们的心中,化为一股 热泪,洒遍祖国河山。他忧愁的身影定格在历史长廊,化为一颗明珠,照耀在诗坛之上。 二、1.(1)登楼远眺,凭今吊古怀才不遇,理想破灭,孤寂沉郁 (2)诗人俯仰古今,表现了他失意的境遇和寂寞苦闷的情怀。 (3)同意。因为通过作者登台所见所感,以北方原野的苍茫广阔为背景,来抒发天地之大,知音难觅的孤 苦悲痛的情感,来抒发岁月无情时不我待的深重感喟的,所以使全诗染上了一种苍凉悲壮的气氛。 2.(1)不怕困难,敢于攀登,才能俯视一切,才能欣赏到绝美的风光 (2)形象地表现出泰山高耸陡峭的特点,像一把利剑把世界分割成明暗两部分,用字极富神韵。 (3)D 3.(1)眼前的困难、障碍、挫折等 (2)“自”:在诗中是自然之义,用在此处使诗句的原因解释不来得绝对;“只”:在诗中念起来通顺上 口,更符合诗人的处境和心情。 (3)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 4.(1)游时间 (2)不论前路多么难行难辨,只要敢于探索,就会出现一个充满光明与希望的新境界。 (3)①柳色深绿,所以用“暗”;花光艳丽,所以用“明”。②比喻困境后重新出现转机,看到希望。 5.(1)用“浩荡”表现“离愁”的广阔无边,用“白日斜”的特定情境烘托“离愁”。(意思对即可) (2)表明作者要为国为民尽自己最后一份心力。或:表明作者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或:表现了他一贯的关心国家前途命运的一片痴情。 6.(1)【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感悟诗人情感的能力。一般情况下,感悟诗人的情感,一看标题;二看诗 风;三看关键词(诗中意象),借助意象,揣摩诗人情感;四看诗后注释,据此了解诗歌写作背景,弄清写作目 的,揣摩诗人情感。此题需借助古人常指“送别”的“杨柳”意象、“折杨柳”之曲以及诗中的“最相惜”这一 点明情感的关键词语等来感知诗人与友人依依不舍的离别之情。 【答案】写了杨柳、春风等意象。表达了离别时依依不舍的情感。 (2)【解析】本题考查从修辞角度赏析诗句的能力。结合具体修辞手法和诗句内容赏析即可。 【答案】①拟人:诗人将“春风”当作人来写,使得本来无情的春风,看上去也变得有情了,更好地表达 了情感。②比喻:诗人巧妙地以春风和柳枝的关系来比喻送者和行者的关系,更生动形象、新颖别致地表达了情 感。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19 tt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8023965号-4

天天资源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