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资料详情(天天资源网)

天天资源网 / 初中语文 / 中考作文 / 2021年上海中考作文题评析

2021年上海中考作文题评析

  • 2021-06-24
  • 3页
  • 17.21 KB
点击预览全文

点击下载高清阅读全文,WORD格式文档可编辑

收藏
立即下载
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天天官方客服QQ: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21 年上海中考作文题评析 写出“意思”的理解层次 张 豪 今年的作文题目,乍一看“有意思”,再一想“更有意思”。这道题的命制,似乎是“急 智”,当然也精致,是刻意而为的精巧——的确有意思。 主要又有以下几个特点: 命题形式有变化,比往年多了一段提示语,来自《现代汉语词典》的释义,提醒考生注 意“有意义,耐人寻味”,且“生活中的人、事、物大多如此”,这样对学生而言,是导引, 也是限定,在题目中给予“有意义,耐人寻味”这一约束的同时,也给予思考足够的可能。 需要考生表达出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写出意味。 命题指向明确,命题意图明显。考生选材余地大,可写内容多,可以放眼社会呼应热点, 从大事件中选择材料,也可以着眼身边明察细微,在小事情上表达感悟。 题目有一定难度。一是对构思有要求,需要“比”:“看上去”是在生活经历的人、事、 物,是遇见、是看见,但不能局限于“看上去”的表象,而要去发现、去感悟“更有意思” 的内涵,这需要安排作文的层次,是“看上去”有意思,实际“更有意思”,是从表面到深 刻,由浅到深的认知层次。二是鼓励学生自主生发、建构符合生活意义的表达。所谓“有意 义,耐人寻味”,不能简单以“贴标签”式的点题方式去应对,更要有对“有意思”的发现 过程。三是情感要有着落。这道题目给予学生写作自由度还是比较高的,学生素材积累应该 也比较丰富,借题发挥的空间当然也比较大。但是需要考生依托“生活中的人、事、物”表 达出“有意思”的体察。 总体看,这个命题基本延续了上海中考作文的一贯性,提示语的出现并不意味着命题转 向,倒是使考试有了意味。考试的意味不仅仅是测评选拔,而是促动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有体 验、有发现、有感悟,发现那些“有意思”的,发掘那些“更有意思”的。这实际上是提醒 学生在日常写作训练中不能只满足于简单叙写,一味铺陈,而是要有思考有发现,写出那些 “比看见更有意思”的理解,这当然就要在不断地学习中,拥有属于自己的眼界见识、胸怀 格局、头脑智慧。 从“好写”到“写好” 吴钟铭 今年上海的中考作文题《比看上去更有意思》一经公布,很多人感觉这个题目“很好写”。 的确,上海中考作文题的命题一直有着很好的传统:即不设置审题障碍。让考生有“很好写” 的放松心态迎考。这种人性化的命题思路体现了中考作为兼具水平考试与选拔考试的特点。 因此,纵观历年来上海的中考作文命题,一直努力追求这样一种写作测量愿景:在生活 中,用心去发现,从感受中去自然表达自己的心态,从表达中传递思想,传递生活中的正能 量。让各种不同层次的考生都能有表达的欲望和展现自己生活表现力。这种传统的延续,首 先是命题价值观的呈现,对于写作教学的导向起着深远地影响。告诉我们,初中写作教学的 指导着力点应该着眼于最广大学生群体思维能力的发展,初中作文教学不应该只看重精英群 体的优秀者,而应该思索着眼于普通学习者的写作水平。它,应该是普适的,大众的。 我们可以看到,“好写”题目的背后是长期苦心孤诣地引导作文教学关注生活,坚持“从 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写作之道,始终坚持“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理”的写作 内容的教学,避免了写作教学滑向“语言堆砌,空洞无物”的弊端。让考生觉得“好写”, 并不容易;十几年坚守也不容易。值得我们每位教师深思。 传统的坚守,并不意味着一成不变的保守。从题目而言,今年命题的导语部分,着重对 题干中“有意思”的作了阐释。这种阐释加强了题目命题的指向性,与题目主干联系比以往 的命题更紧密了。值得注意的是,对于追求更好地呈现写作能力的考生来说,导语部分的斟 酌更应该花费一些时间。联系题干部分的表述,今年的命题就显得很有亮点了。“有意思” 易于上手,题材选择更广泛,但要表现出导语部分的“有意义,耐人寻味”,对于材料的剪 裁就很考验考生的临场能力了。同时,叙事中也应该注意挖掘“有意思”的丰富性。就这点 而言,“好写”的题目,更上层楼的追求应该是“写得不寻常”深层次意蕴的抵达。 同样,题干中呈现出的思维特征是另一个值得注意的倾向。今年命题也许是一种思路演 进重要节点。题目中“比、更”这样的词语提示着写作的思维要求。比较、辨析本就是思维 的表现。在写作中表现这种思维的过程,是一直以来命题组所提倡的。但是,题目中如此显 性地标示思维,这还是第一次。这样,学会从生活的现象思考这种现象背后的意义,表达这 种意义折射出耐人寻味的特点,也许是命题者希冀考生达到“写得好”的思维高度。 如果说,对命题传统延续,是命题价值观的坚守,那么上述指出的命题中的两个亮点表 现出上海作文中考命题“稳中求变”的求新。这种求新的指向恰是语文“思维发展与运用” 素养。这就为后来者指出了写作之路:表达生活,表达生活中的发现,表达生活中发现的背 后自己的思考乃至思想。 让所有人有话可写,让卓越者写好自己的思考。“君子豹变,其文蔚也。”上海作文命 题思路演进,恰是最好的注脚。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19 tt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8023965号-4

天天资源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