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第 7 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通读全文,了解作者的观点。
2. 梳理层次,理清论证的思路。
3. 品读语言,体现强烈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圆明园被烧掠的视频(赣教云)
二、整体感知,梳理思路
【提问】请找出连缀课文内容的关键句,并划分文章的层次。【明确】
语句 1:既然你想了解我的看法,那就请往下读吧。
【分析】单独成段,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欲擒故纵,且表现作者运用语言的高超艺术。
语句 2:这个奇迹已经消失了。
【分析】独句成段,开启下文,含蓄表达了作者的无限惋惜与愤怒之情。
语句 3:先生,以上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全部赞誉。
【分析】照应了开头,又具有极其尖锐的嘲讽意味。
【小结】结构层次如下:
第 1-2 段:交代写信缘由,回复巴特勒上尉征求自己对远征中国的看法。
第 3 段:热情赞美圆明园的辉煌灿烂(圆明园是世界奇迹。理由 1:它的艺术价值地
位高,幻想艺术的规模巨大的典范;理由 2.它是为各国人民而建的文明成果;理由 3:
它受到各国艺术家、诗人、哲学家的礼赞)
第 4-8 段:揭露英法联军的滔天罪行,谴责无耻行径。
第 9-10 段:呼应开头,表达对英法联军侵略行径的愤恨之情。
议论文的一般论述思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一般的文章结构有并列、
总分、对照、层进),各段间的内在联系多用过渡段、句、词语。
三、重点赏析,理解特色
【提问】能否将第二层次一二部分赞美圆明园和谴责英法联军调换顺序?
【明确】1. 美好事物的破灭,更能引起人情感的愤慨。先极力描绘圆明园的美好,
然后再展示它的惨状,更能激起人们对英法联军的愤恨。所以,赞美是为后文的揭露与
谴责做铺垫,
2. 前后形成鲜明的对比,更能展现作者对二者的不同态度,如果开始就谴责英法联
军,不明真相的读者可能感受不到这种愤慨的情绪。
四、品读语言,体会褒贬感情。
【明确】作者是怎样具体写出对圆明园的“爱”和对侵略者的“恨”的?请找出相关
的语句。
1. 对圆明园的“爱”。(对圆明园的“爱”充分展现在圆明园的“美”中)
①用词非常雅致,如“恍若”“梦”“无法形容”“不可名状”等。
②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通过比喻、排比、设问、类比等,突出了圆明园的美妙神奇。
③赞叹话语的运用,如“奇迹”“典范”“月宫”“杰作”等,此类赞叹话语很多。
④层次分明,先点明圆明园的艺术地位,然后描绘幻想中圆明园的景致,最后谈论
大家对圆明园的评价。
【小结】作者用多样的手法,华丽的语言,热情地赞颂了圆明园的精美绝伦,它是人
们心中最完美的一个“梦”。
2. 对侵略者的恨。
①你认为这次远征是体面的,出色的。
【分析】实际上作者要表达的意思是丢脸的、失败的。运用反语,表现了巴特勒上尉
无耻可笑的丑恶嘴脸!
②从前他们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不同的是更彻底,更漂亮,
以至于荡然无存。
【分析】他们的行为是肤浅的、丑恶的,讽刺了英法联军对圆明园破坏深度之深。
③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笑嘻嘻地回到欧洲。
【分析】典型的词褒义贬,句末连用感叹号,写出掠夺者贪婪无耻的丑恶嘴脸,表现
了作者极大的愤慨,实际上是说他们犯下了滔天大罪,一无所获。
④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
【分析】意思是“野蛮人”创造文明,“文明人”践踏文明,正好反过来说,表达了
无尽的讽刺。
⑤先生,以上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全部赞誉。
【分析】这句话鲜明地表达了雨果对远征中国之举的态度,不是“赞誉”,而是“谴
责”!
【小结】反语是一种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修辞方法,比起直白的表达来更为有力,
语气更为强烈,情感更为充沛,给人的印象也更加鲜明。(朗读指导:朗读时语速稍快,
用冷峻、嘲讽的语气,读出激愤之情)
五、拓展延伸,思考提升
研讨四:请就巴黎圣母院被烧毁一事,谈谈你的看法。
【补充背景】2019 年 4 月 15 日,巴黎圣母院被大火吞噬,世界各国人们纷纷表达了
惋惜之情。
【网友观点】法国“活该”!好一个“天道好轮回”!“将受到历史制裁的这两个强
盗,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
【思考】勿忘国耻的意义是以史为鉴不要重蹈覆辙,这不等于叫人记仇。“治人者的
罪行不是治于人者的过错;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文化和艺
术是无辜的。古迹被毁不仅是国家之殇,更是全人类文明的损失。收起那些狭隘的民族
情结吧。不需要这种虚伪的爱国主义,因为它唯一的作用就是丢人现眼。
结束语:愿我们都能有一副清醒的头脑,一个公正的立场,一点对文明的敬畏!
【评论】
莫让文明染上仇恨
陈柯佳
巴黎圣母院失火,在网上引发激烈争论。巴黎圣母院是建筑史上的经典杰作,是雨果
同名名著的故事舞台,而其中更收藏着众多珍贵艺术品,无疑是无价的世界文化遗产。
它的焚毁不仅是法国文明的消损,更是人类历史文明的重大遗憾。
然而,在巴黎圣母院失火的新闻下面,竟有不少网民拍手称快,更是称这场大火是当
初法军焚烧圆明园的报应,相关微博评论中“天道有轮回”字眼层出不穷。
1860 年,英法联军冲进圆明园烧杀抢掠,大火燃烧三天三夜,这座中国有史以来最
宏伟的皇家园林最终付之一炬。诚然,圆明园被焚毁是我国历史上不可抹去的耻辱,给
国人带来难以抚平的伤痛。但是,将这段历史放到今天来看,与巴黎圣母院并无可比性。
圆明园被抢掠焚烧是野蛮战争的结果,是历史的伤痕,而巴黎圣母院火灾事故是和平时
期由消防安全造成的遗憾。两者都是人类文明与智慧的结晶,面对文明与智慧的消逝,
我们不能抱有仇恨。
铭记历史并不等于延续仇恨,不是面对世界文化遗产的损失拍手叫好,而是为了更好
前行。雨果曾经痛斥英法联军入侵中国,洗劫圆明园。今天,我们却借着消防安全问题
在发泄仇恨,并名曰“铭记历史”。一百多年过去了,不少人的认知水平确实不如百年
前的雨果。
伟大的人类历史文明落幕,对于全人类都是一种巨大损失。余秋雨曾说过:“文明可
能产生于野蛮,但绝不喜欢野蛮。我们能熬过苦难,却绝不赞美苦难。我们不害怕迫害,
却绝不肯定迫害。”圆明园被焚毁和巴黎圣母院的大火的联系,仅仅在于他们都是人类
文明的结晶,都是承载文化艺术的圣地,是人类历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历史教育是让我们铭记历史,在人类无止境的纷争中寻找和平,教给我们要记住过往
避免重蹈覆辙,而不是用圆明园发生的悲剧去痛斥今天的巴黎圣母院,历史从无意教给
我们用仇恨包裹文明。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