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
1.公元前 5 世纪到公元前 3 世纪,致力于人的精神自由的思考并且注重思辨的思想家,最有可能
的应该是
A.孔子 B.荀子 C.庄子 D.韩非子
2.从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到西汉时期“独尊儒术”的文化体制与思想局面的转变里,我们能够
看到①大一统局面的形成②学术思想自由发展的终结③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确立④中央集权
的加强和自然经济的鼎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顾炎武认为,“王(阳明)学末流背离孔门为学宗旨,不习六艺,不综当代之务,而专心于内,
已非儒学之正宗。”从中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顾炎武主张“经世致用”的学风 B.顾炎武批判“心学”的空谈
C.顾炎武批判“心学”对儒学思想的背弃 D.顾炎武主张废除儒家思想
4.郎宁和苏敬两位同学来到古代中国科技成就陈列馆,看到了下列两幅名叫“浑仪”的照片,有
了如下一段对话,他们的判断比较接近史实的一项是
A.郎宁:这一组雕塑作品表达了科技是生
产力的寓意
B.苏敬:不对,这一组雕塑作品是想证明
古代中国科技发达
C.郎宁:如果是科技仪器的话,应该是张
衡的测量地震的仪器
D.苏敬:它给人一种宇宙洪荒的感觉,应
当是天文观测的仪器
5.得出西汉早期就已经发明了书写用纸这
一结论的证据,主要来自
A.考古领域在汉代墓葬遗址中发现纸片 B.马克思的论述
C.蔡伦改进造纸术 D.蔡侯纸的说法
6.《金史》有这样的记载:“船中有贲火炮名‘震天雷’者,连发之,炮火明。”“其守城之具
有火炮名‘震天雷’者,铁罐盛药,以火点之,炮起火发,其声如雷,闻百里之外。”这段话主
要说明
A.金人喜欢打仗、玩炮竹、放鞭炮 B.宋金时期,火药已较为普遍地运用在军事上
C.除金人外,其他地方还不知道火器 D.火药和火器的发明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7.后人之所以称杜甫的诗为“诗史”,主要由于
A.杜甫的诗反映了唐帝国由盛转衰时期的社会现实 B.杜甫游历和描写了中国的大好河山
C.杜甫写了“三吏”,抨击社会的黑暗现实
D.杜甫是一位“苦难诗人”和历经沧桑的时代歌手
8.元杂剧把中国的戏曲艺术推向了成熟,以下关于元杂剧产生原因的推测,正确的是
A.戏曲界“徽汉合流”的局面带动了元杂剧的产生 B.流传甚广的昆曲促成了元杂剧的出现
C.“同光十三绝”等著名艺人的出现 D.“瓦肆”之类娱乐场所和知识分子科考无望而致
9.源远流长的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下列图片呈现的汉字字体最早出现的是
A
B C D
10.普罗泰格拉说“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
度。”这一名言
A.关注人类道德 B.批评苏格拉底 C.探究社会正义 D.否定神的意志
11.下列人物中,被誉为“人文主义之父”的是
A.彼特拉克 B.伏尔泰 C.孟德斯鸠 D.卢梭
12.上列图片 A 中的人物曾经说过“我不想变成上帝,或者居在永恒中……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
我就够了。这是我祈求的一切,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所以说他
A.反对宗教信仰 B.崇尚人性 C.倡导个人私欲 D.追求理性
13.下列关于文艺复兴的意义,说法正确的是①冲破了基督教神学桎梏②开辟了资本主义制度的
胜利道路③演绎了人类艺术史上的辉煌④催生了近代自然科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4.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重要的相同之处是
A.主张推翻封建专制制度 B.头指向天主教会,歌颂理性
C.倡导建立民主共和制 D.是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
15.西欧在 16 世纪出现宗教改革,能够说明①资本主义的发展进程②天主教会已成众矢之的③人
文主义的传播④德国的政治分裂状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6.“在法国,为行将到来的革命启发过人们头脑的那些伟大人物,本身都是非常革命的。”材料
中的“伟大人物”应该是指
A.智者学派 B.启蒙思想家 C.宗教改革家 D.人文主义者
17.“使人类克服了经典物理学的危机,对微观世界的基本认识有了革命性的进步”这一结论最
应该送给
A.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 B.量子论的提出 C.质量守恒定律的提出 D.相对论的提出
18.下列图片中的人物和他的成果能够改变历史,是因为历史提供了条件。这些条件包括
①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②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③工场手工业的发展④殖民扩张带来的市场需求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9.如今人们日常生活中普遍使用的 IC 卡实
际是运用的磁感应理论。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并
为电气时代的到来奠定基础的理论,在历史上
诞生于
A.19 世纪 30 年代 B.19 世纪 80 年代
C.19 世纪 90 年代 D.初期
尔文进化论学说最直接的社会意义在于
A.鼓励了社会的竞争意识 B.促进了人口的大幅度增长
C.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D.进一步挑战了教会的权威
21.“1825 年 9 月 27 日早晨发生的情景是难以描述的。许多参加这一历史事件的人整夜都不能合
眼,一直站着。人人精神振奋,心情愉快,有些人喜形于色,另外一些人惊讶不已,使得这个场
面丰富多彩。列车在预定的时刻开动了。”列车的动力和能源来自①蒸汽机②内燃机③电动机④
煤炭⑤电力⑥石油
A.①④ B.②④⑥ C.①③⑤ D.①②③④
22.1830 年 9 月,美国人科林斯准备离开纽约去外地旅行,他不能选择的出行工具是
A B C D
23.科技发展中,与当今人们的经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最引人注目的成果是
A.电子计算机 B.无线电报 C.电话 D.有线电报
24.下列来源于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数据,体现出的社会
变化不包括
A.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日益密切 B.信息技术革命在中国得到迅速发展
C.互联网替代了其他信息传媒 D.高新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
25.英特尔公司副总裁肖恩·马洛克曾经说:“因特网是魔幻的第七大洲,在这里,每个人只需敲
几下键盘就可以了解到世界上的所有知识。”对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是
A.因特网能够使信息的及时反馈得到实现 B.用户可以在网上查询所需要的资料
C.因特网具有其他三大媒介的传播功能 D.电脑可以代替人脑
二、非选择题(第 26 题第 27 题 14 分,第 28 题 10 分,第 29 题 6 分,计 50 分。)
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不管城邦大小,人们的整个生活都是由本性和法律统治的。本性是没有秩序因人而异的,
而法律却是共同一致的,对所有人都是适用的。──为什么全体公民要参加公民大会?为什么人
们要立法庭?原因就是法律,人人都要服从法律,如果抛弃了法律,每个人都为所欲为,不仅政
制遭到破坏,人们的生活也会降低到野蛮的水平。──(古希腊)《德谟斯提尼演讲集》
材料二 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戴着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踢马刺吗?……一切享
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是平等的。……除了法律之外,不依赖任何别的东西,这就是自由人。
──《伏尔泰语录》
材料三 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单独委托一个人、几个
人或多数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变的一条经验。为此,提出一条
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政体,其各种权力既调节
配合,又相互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 ──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
材料四 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因为人们将
要害怕这个国王或议会制定暴虐的法律,并暴虐地执行这些法律。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
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同行政权合而为一,法官便将握有压迫者的力量。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请回答:
(1)材料一表达了怎样的思想?联系必修 1 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思想出现的政治背景。(3 分)
(2)完整地概述材料二表达的思想。根据材料二的思想推断作者所处时代的政治背景。(4 分)
(3)材料三表达了孟德斯鸠的政治主张,其核心思想是什么?材料四是材料三的思想主张的继续
和延伸,为什么?(4 分)
(4)指出材料三和材料四所表达的政治主张的积极影响,并且举必修 1 所学的史实来佐证。(3
分)
(5)在自由这个问题上,材料二与材料三各侧重于什么?在提高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的质量问题上,
从古希腊时代到 18 世纪的思想家寻找了一个共同的武器,它是什么?(3 分)
(6)从材料一到材料四的思想是否违背了西方人文主义精神?为什么?(3 分)
2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把实验室里的发现转变为赢利工业的产品过程中,可以辨识出四个主要阶段,每一阶
段各关涉到新电学原理的一种不同的实际利用。这些阶段是电报和电话、电镀、弧光灯照明,最
后是白炽丝灯。其中第一项需要很小的电流,主要是导致了电池组和接受器的改进,并且因此大
大地发展了电学理论。……电镀需要强大的电流,就优先使用了某些由电机产生的电,……但电
镀工业的需要绝不会很广泛,只有到照明和动力的发展才提出对强大电源的需求。……如此看来,
从法拉第 1831 年发现电磁感应定律到爱迪生的电的应用,中间隔了五十年,并非由于科学或技术
的滞后,而主要是由于经济和社会的原因。19 世纪中叶还无法可以使得有组织地利用科学的意图
达到能够生利的阶段。可是一旦达到这个阶段,也就无法遏制它,电光和电力已经来到了。
──贝尔纳《历史上的科学》
材料二 科学开始对工业没什么影响。纺织、采矿、冶金等工业革命之初的种种发明,极少是由
科学家们作出的。……不过 1870 年以后,科学开始起了更加重要的作用。渐渐地成为所有大工业
生产的组成部分。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
家。……电力时代,也就是第二次技术革命,其引发力量不是来自生产技术本身,而是来自似乎
同生产没有关系的科学研究成果。──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 以后的世界》
材料三 19 世纪最后 30 年的经济数据表
表一: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年平均增长率(%)
时 间 英国 美国 法国 德国
1874—1890 1.7 5.2 2.1 3.5
1891—1900 1.6 3.5 2.6 4.8
表二:世界贸易指数和贸易总额
年份 世界贸易指数(以 19 为 100%) 贸易总额(单位:10 亿法郎)
1880 年 36 68.8
1890 年 49 94.2
19 68 118.2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电的技术应用大体经历了哪几个阶段?电气技术应用于生产的条件有
哪些? (6 分)
(2)据材料二,概括 1870 年以后的工业革命的特征,并且摘引有价值的材料、同时任举一例加
以说明。(4 分)
(3)材料三显示的世界经济的发展状况如何?它们与 1870 年以后的工业革命有怎样的关系? (4
分)
28.阅读下列材料
孟子,名轲,邹人,是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再传弟子。他认为人生来就有仁、义、礼、智四端,即
对他人苦难的同情,对不义之事的羞辱,辞让的心情及辨别是非的能力。他把孔子的“仁”发展
为“仁政”,特别强调“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即主张民贵君轻;又说“君仁莫不仁,
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认为社会上一切不仁不义不正行为的根源在于君主。这种带有民主
色彩的见解,为后世儒家所不及,也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思想遗产。至宋代,思想史上出现了理
学思潮,在人性问题上,理学家认为,人性与天理本来是一致的,但是,仁、义、礼、智等美德
被后天的欲望所蒙蔽了。
请回答:
(1)材料中哪些属于史料?哪些属于对历史史料的解释?(5 分)
(2)材料中哪些属于材料作者的历史评价? (2 分)
(3)理学家认为人性中的仁、义、礼、智等美德被后天的欲望所蒙蔽了,请推断理学家“去蔽”的
结论是什么?你怎样看待这一“去蔽”的结论?(3 分)
29.某班老师在上课时,列出了朱熹说过的一句话:“人之异于禽兽,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
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要求班上同学提炼朱熹的观点并且谈谈朱熹这句话是否有道理。
结果,同学们形成了两种基本相反的判断。请设想,他们是怎样概括朱熹的观点的?两种判断的
理由可能是什么?(6 分)
高二历史期末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C2.A3.D4.D5.A6.B7.A8.D9.C10.D11.A12.B13.C14.D15.A16.B17.D18.C19.A21.A22.B23.A
24.C25.D
二、非选择题
26.(1)人的自然状态(本性)是没有秩序的,人必须遵守法律,否则城邦民主制要遭破坏,人
的生活也会因为本性的没有秩序而降低到野蛮的水平。希腊城邦的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2) 自由平等,天赋人权,人的自由是法律框架内的自由。法国的封建专制和等级社会。
(3) 材料三表达的核心思想是权力的“制约与平衡”。材料四论述了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
三权分立,是分权思想的具体化,因而是继续和延伸。
(4)奠定了资产阶级有关国家和法的理论基础,为资本主义确立了一套政治体制的构想。美国的
1787 年宪法就是这一思想的具体运用。
(5)材料二侧重于要求获得自由平等,天赋人权;材料三侧重于如何保卫自由与人权。共同的武
器是法律(或者答民主政治)。
(6)没有。因为人文主义不仅是人的感性(本性)的解放,还在于人的“理性”的获得,从材料
一到材料四,思想家们探讨法律的规范正是为了使人的尊严、自由和平等获得保障。
27.(1)电讯(电报、电话)、电镀、照明和动力(电力工业)四个阶段。经济发展的需要和社
会生活发展的需要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任答两点即可)
(2)是科学理论而不是生产经验的主导(科与技真正结合起来)。 “电力时代,也就是第二次
技术革命,其引发力量……是来自似乎同生产没有关系的科学研究成果。”(或者“1870 年以后,
科学开始起了更加重要的作用。渐渐地成为所有大工业生产的组成部分。”)发电机和电动机的
发明和运用(内燃机的发明和应用)
(3)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迅速发展,但是各国发展不平衡(美、德发展较快,英法相对较慢),
世界贸易急速发展。(如果答出“世界经济的整体化趋势加强”可以在总分不足的情况下加 1 分)
1870 年以后的工业革命促进和推动了这样的经济变化。(具有因果关系)
28.(1)史料:“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史
料解释:民贵君轻。社会上一切不仁不义不正行为的根源在于君主。人的仁、义、礼、智等美德
被后天的欲望所蒙蔽了。
(2)历史评价:这种带有民主色彩的见解,为后世儒家所不及,也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思想遗产。
(3)存天理,灭人欲。这是违背人性的极端的做法,人不能脱离基本的物质生活去谈仁义道德。
但是人确实需要克制自己的欲望,弘扬仁、义、礼、智等美德。
29.观点:人与动物的差别在于伦理道德。(2 分)
(以下两种观点,无论列哪一种都给 4 分,不得重复给分。)
其一有道理。动物只有生存的本能,而人是有思维能力的高级动物,能够通过一定的伦理道
德来约束自己的言行,建立合理的社会规范与和谐的人际关系,以保证人类社会能够稳定地、有
秩序地向前发展。朱熹的“五伦”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中国古代思想宝库中
的优秀遗产。但也包含了一些诸如男尊女卑、等级观念等封建糟粕。
其二没道理。朱熹提出“五伦”观念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秩序,它是旧有的封建的伦理道德,
是适应旧有传统社会的意识形态,是束缚人民的精神枷锁。其中的男尊女卑、等级观念等封建糟
粕,更是与现代社会不相适应。“五伦”也并不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
于是否能制造工具。但也包含了古代中国人民的一些思想智慧。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