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稳中有新融传统文化,立德树人考多元能力 ——2021 年高考全国
乙卷语文试题评析
2021 年高考语文试题新鲜出炉,往年的全国一二三卷今年合并为甲卷和乙卷,我们河
南采用乙卷。总体上,题目平和稳定,依然彰显立德树人理念,融合了中华传统文化精神,
便于考查考生多方面的能力。
1. 题目平和亲切,稳中有新,稳中稍变
首先题型和结构较为稳定,题目平和亲切。全国乙卷试卷结构与 2020 年一致,试题模
块依次为论述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阅读、
名篇名句默写、语言文字运用、写作。每一板块的题型也变化不大,基本都是考生经常训练
的题型,符合考生的心理期待,能够让考生产生熟悉亲切的感觉,从而保持信心。
其次,题目难度适当,材料选择平实。今年的试题难度与往年层级水平基本相当,比较
平稳,难易程度适当。材料选择也较为稳定、平和。实用类文本材料依然是非连续性文本形
式;文学类文本所选材料为《秦琼卖马》,依然是一篇小说;名篇名句默写考查的诗句分别
出自《琵琶行》《岳阳楼记》等,均为语文新课程标准推荐的 64 篇中的经典篇目;语言文
字运用中考查的“空穴来风”“杞人忧天”“近在咫尺”等成语,也都是平时考生在学习中较为常
见、高频训练的词语。
稳定的题型、平实的材料、平和的难度,都体现了今年高考试题命题的“温柔”。这有利
于考生稳定心态,坚定必胜信心,保持稳定发挥,在确保优秀考生能够脱颖而出的同时,让
大部分考生有获得感、成就感。
当然,守正出新一直是高考命题的一个特点,今年的全国乙卷试题总体稳定,细节处也
体现出变化和创新。如实用类文本虽然选文形式依然为非连续性文本,但材料内容是关于“粮
食安全”和“脱贫攻坚”的调查报告,聚焦时事热点,特别能够体现时代精神;而且文字材料中
融入了三个图表材料,要求考生有较强的读图能力。
文言文阅读变化也较大,虽然题型依然是传统的断句、文化常识、翻译等常见题型,但
选文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是有关戴胄、魏征的故事,打破了多年来全
国卷文言文选文均为人物传记的惯例,这一变化应该说是超乎了很多人预料,也呈现出了新
高考变化的一个显著讯息。再者,语言运用大部分题型较为稳定,依然考查考生在具体语境
中分析判断的能力,但是 21 题则做了调整和变化,要求考生“简述第二段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要求使用包含因果关系的句子……”,对考生的答案做了明确的句式限定,思维等级要求更高。
全国语文乙卷稳中有变,稳中有新,既有利于稳定考生心态,又体现了创新思想,有利
于稳步推进高考改革,实现新老高考的平稳过渡。
2.融汇传统文化,彰显立德树人理念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
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形
成和丰富民族精神、陶冶道德情操等,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继承和弘扬传统文
化应该是我们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目标和使命,也需要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断培养和浸
润。
全国乙卷语文试题通过取材和设计,在引导坚定文化自信、厚植家国情怀方面,进行了
有益的尝试,实现了“以文化人”的目标,让考生在应试的同时,油然而生民族自豪感和文化
自信力。首先,文言文阅读、诗歌阅读、名篇名句背默本身就取材于古代文化典籍,能够让
考生体味、理解中国传统文化,感受文化经典的独特魅力。文学类文本阅读《秦琼卖马》虽
然是一篇现代小说,内容却是关于国粹京剧的故事,这样的文本选材既能让考生感受到国粹
京剧的博大精深,也能深入体会主人公杨成岳所具有的中国人民美好的品质——侠肝义胆、
古道热肠。
作文选材同样如此,材料中引用了汉代扬雄的一段话:“古人常以比喻说明对理想的追
求,涉及基础、方法、路径、目标及其关系等。如汉代扬雄就曾以射箭为喻,他说:‘修身
以为弓,矫思以为矢,立义以为的,奠而后发,发必中矣。’””这其实是引导考生在追求理想
时应将“义”作为目标,“义”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在古代文化经典中有很多关于“义”
的论述。而作文主题关于理想的追求则是一种自我修养的体现,而“义”包括正义、道义、国
家大义等等,在某种程度上也体现了古人一贯强调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人生理念,
当代青年也应具有这样的觉悟和信念,既要进行自身修养,也要恪守道德准则,更要担当国
家责任。
其实,浸润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文化自信,也是立德树人的需要。立德树
人是人才培养的目标,也是命题的宏观导向。全国乙卷的试题就紧紧扣住“弘扬主旋律、倡
导正能量”的主题,体现“立德树人”的目标。命题取材与设计既体现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
的相融相通,也体现出国家对新时代人才发展的要求,体现着引领考生形成科学的人生观、
价值观,促进全面发展的目标。
3.考查多元能力,落实核心素养要求
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发布的基础上,《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核
心素养”的概念,并概括出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四个方面的关键内容:“语言建构与运
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语文核心素养体现了新课标对考
生语文能力的要求。
全国乙卷即体现了对考生语文能力的多方面考查,综合考查考生的阅读理解、信息整理、
应用写作、语言表达、辩证思维、批判性思维等关键能力,是对语文核心素养的有效落实。
首先是阅读理解能力的考查,通过对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等多种文本材料的考查,既要
求考生能广泛阅读,筛选梳理信息;能精细阅读、深入文本分析;又要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
能够品味鉴赏,提升审美能力与素养。
尤其是全国乙卷中的第 8 题、第 9 题特别能体现出命题人对考生文本精细理解能力的考
查。第 8 题的问题为:“王超杰为什么选择《秦琼卖马》的唱段,且唱得壮气不足?请简要
分析“,第 9 题的题干为:“买卖瓷盘的过程中,杨成岳的心理发生了哪些变化?请结合作品
简要说明”,这两道题要求考生必须深入文本去思考分析,如果没有真正读懂文本,没有真
正紧扣文本分析,很难写出令人满意的答案。这样的题目设计也体现了高考命题者反套路、
反刷题的理念。因此,重视审美体验,培养鉴赏能力才是语文学习的根本。
同时,全国乙卷也体现出对考生思维能力的考查。关于思维能力,语文课程目标要求考
生“发展逻辑思维”,提升思维品质,自觉分析和反思自己的语文实践活动经验,提高语言运
用的能力,增强思维的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全国乙卷的实用类文本
阅读,关于粮食问题的考题出现了三个图表,需要学生在读懂的基础上,运用逻辑与思辨能
力解决问题。语言运用 21 题要求“使用包含因果关系的句子”回答问题,同样体现了对思维
能力的考查。写作所给的材料是与理想追求有关,但考生切不可泛泛而论,而是要分析题目
所给的其他限定性:理想追求与义的关系、要从当代青年的角度、从自身发展入手等等,这
些限定非常具体,这要求考生在写作时思维能力要具有灵活性和敏捷性的特点。
总之,2021 年全国乙卷试题稳中有新,既稳定了考生心态,又呈现了细节变化;在选
材和设计上,将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融为一体,既考查了考生的多元能力,落实了语文核心
素养,也彰显了立德树人的培养目标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