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资料详情(天天资源网)

资料简介

【新教材新设计】必修下册第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本期文章为第六单元小说教学的整体教学设计,主要涉及的课文有《祝福》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装在套子中的人》《促织》和《变形记》,设置任务情 景,通过问题设计法,对比阅读法,小组探究法和读写结合法,使学生们了解其 艺术表现和思想底蕴,提升批判性思维品质和审美情趣。 “小人物”悲苦命运的探寻 领会作家的洞察与批判 教学目标 1.学习本单元所选的古今中外小说,了解其创作背景和思想底蕴,领会小说这 一体裁的认识和教育价值,获得独特审美体验。 2.进一步了解情节、人物、环境等小说要素,理解它们的作用和相互关系,感 受古今中外小说多样的创作风格。 3.鉴赏小说的情节,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品味小说的叙事手法和语言,认识 场面、肖像等描写的作用,分析小说中伏笔与照应等手法的运用。 4.引导学生养成读书笔记的习惯,鼓励学生在其中融入自己的生活经验、读书 积累和写作心得,反复咀嚼,深化对小说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的理解。 教学重难点 1.以主题阅读和比较阅读的方式,通过问题设计阐释分析人物形象、各篇小说 社会环境的特点及其对人物命运的影响,并以此提升批判性思维品质和审美情趣。 2.以主题阅读和比较阅读的方式细读文本,对小说表达手法开展探究活动,重 点鉴赏情节、细节描写和个性语言的作用和魅力。 3.有质量地做好读书笔记和学习反思表;发挥每个人的想象和联想力,创作一 篇 800 字以上的文章。要求书写工整、大方,不涂改或少涂改;行文符合格式规 范。 教学方法 问题设计法,对比阅读法,小组探究法,读写结合法 课时安排 9 课时 教学过程 学 习 任 务 一 : 粗 读 文 本 , 梳 理 人 物 和 情 节 (第 1-2 课时) 教 学 目 标 1.准确流畅地通读五篇课文,梳理关键字词,掌握文言篇目的重点字词和文言 句式。 2.了解文学常识与文本大意,梳理基本人物关系与主要情节脉络。 教 学 重 难 点 1.梳理关键字词,掌握文言篇目的重点字词和文言句式。 2.梳理基本人物关系与主要情节脉络。 教 学 过 程 导入:我们阅读过许多小说作品,小说里的有些经典形象可能已经深深印刻 在我们的头脑中,在本单元中,我们还将遇到一批性格鲜明、令人过目不忘的人 物。 1.学习活动一:初读课文,开展“字词排雷大作战” 本单元选取的小说横跨古今中外,在语言上有着自身特点,阅读时需参考课 文注释和“学习提示”,保证文言篇目的字词能全部理解。对于翻译作品、古白话小 说中不熟悉的字词、语句要随时注意圈点,还要注意字音、停顿。可个人,可小 组合作。 2.学习活动二:理解文意,梳理人物和情节 请同学快速阅读五篇小说,要求关注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主要情节,获得初 步阅读感受,并完成下面的初读理解表: 3.作业 整理自己的初读困惑,在课后进行讨论交流。 学 习 任 务 二 : 主 题 阅 读 (第 3-6 课时) 教 学 目 标 1.分析小说中祥林嫂的肖像描写、动作描写等,理解祥林嫂形象特征的丰富性, 学会根据文本内容探究人物形象的发展与变化。 2.通过分析动作描写、细节描写等,理解主要人物林冲的形象特征和形象变化。 3.深入分析祥林嫂受迫害致死的社会根源,把握小说的深刻主题。 4.探究林冲形象变化对认识当时社会的意义,认识封建社会尖锐复杂的阶级矛 盾,认识封建社会里被压迫者走上反抗道路的必然性。 5.分析作品中夸张、讽刺等表现手法,深入认识“别里科夫”这一人物形象的特 征和典型意义。 教 学 重 难 点 1.根据祥林嫂人物命运的发展变化,理解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 2.在较为复杂的人物关系和事件背景中理清人物关系和情节发展,深入分析林冲这 一人物形象。 3.理解人物形象的丰富性,并由此探究背后深刻的社会意义。 4.通过对描写方法和表现手法的学习,分析“别里科夫”这一人物形象的特征和 典型意义。 教 学 过 程 一、学习《祝福》,分析祥林嫂这个人物形象 1.学习活动一:梳理情节,重新认识祥林嫂的一生 学习《祝福》,一起回看祥林嫂的一生,看一下她有没有机会改变自己的悲 剧命运。通读全文,小组合作探究,完成下面表格。 祥林嫂生平大事表 提示: 这张“祥林嫂生平大事表”将祥林嫂的一生,从身体到精神的步步沦落展现了出 来。 2. 学习活动二:聚焦人物,深入分析祥林嫂的形象 参照上表,引导学生自主分析祥林嫂形象的巨大变化,应该不难概括出其中 最突出的两点:她眼睛的神态和她工作时的状态。 (1)祥林嫂眼睛的变化: (2)祥林嫂做事时的状态: 3. 学习活动三:探究谁是残害祥林嫂的罪魁祸首 丁玲曾经评价说:“祥林嫂是非死不可的,同情她的人和冷酷的人、自私的人, 是一样把她往死里赶,是一样使她精神上痛苦。”那么,究竟谁是“同情她的人和冷 酷的人,自私的人”呢?是谁将这个原本勤快踏实的女人一步步推向死亡深渊的 呢? (1)列出嫌疑人的名单,记录其形象及行为。 提示: (2)找出嫌疑人背后的终极迫害者。 “祥林嫂”的悲剧不只是个人悲剧,而是当时存在的社会问题,有一只“看不见 的手”在背后默默操控着这一切。那只“看不见的手”是什么呢? 提示: 残酷的封建体制和礼教,它们钳制着每一人。鲁四老爷和四婶压榨着、挑剔 着祥林嫂;婆婆和大伯无情地欺负着这个孤苦的女人——收走工钱、房屋;推崇 守节的观念让众人嘲笑着这个并没有做错什么的再嫁寡妇;可怕的是,祥林嫂自 己从心底里认同这封建思想对自己的束缚。 二、学习《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分析林冲这个人物形象 1.学习活动一:山神庙案件专项调查 山神庙外发生一起命案,现组成调查小组,还原案件经过,分析案件内容, 填写“案件调查表”。 案件调查表 提示: (1)完成基本信息调查,填写“案件调查表”中的 1-6 项。 (2)完成作案动机调查,填写“案件调查表”中的第 8 项。 沧州旧知——酒馆密谋——买到寻仇——接管草场——窥门晓情——手刃 仇人 2.学习活动二:山神庙案件嫌疑人专项调查 (1)从直接描写中去了解 (2)从间接描写中去分析 三、学习《装在套子中的人》,分析别里科夫这个人物形象 1.学习活动一:寻找别里科夫的“套子” 通读《装在套子中的人》,从肖像、外貌、行为、语言等各个方面去寻找别 里科夫的“套子”,并用自己的话概括“套中人”的表现并填入下表。 提示: 2.学习活动二:探究别里科夫的死因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然后各选代表阐述本组的观点。 提示: (1)人物性格:别里科夫的套子套住了别人,更套住了自己。他固步自封, 胆小怕事,只是个“活死人”罢了。 (2)外界冲击:别里科夫连续受到外界的打击,他为恶搞漫画的羞辱而懊恼, 为准女友华连卡的“放肆行为”气愤不已,更受到柯瓦连科的挑战和质疑,最后又在 华连卡的面前丢了丑,在气愤和惊恐交加的情绪下也就活不长久了。 (3)文章主旨:装在套子里的他阴沉麻木、滑稽可笑乃至最后“离奇死亡”, 这些都显示出他是沙俄专制制度下的牺牲品,所以别里科夫最终的归宿只能是坟墓— —个永远的“套子”。而且这种装在套子里的人,还有许许多多,将来还不知道有多 少,更体现了长期高压统治所造就的国民奴性心理。 3.学习活动三:讨论现实生活中是否还有“别里科夫”,若有描述她们的外在 形象和基本表现。 四、作业 以下作业二选一: 1.假如祥林嫂、林冲、别里科夫、成名或格里高尔 5 人中的 1 人或几人穿越时空 来到当代中国,他们会有怎样的际遇或表现呢?请发挥你的想象力,创作一篇 800 字 以上的文章。 2.以你的同学或其他你熟悉的人为原型,创作一篇反映新时代新面貌的、不少于 800 字的小说。 本项任务课外完成。在提交作品之前必须至少有两位同学互评互改并评定分数。 学 习 任 务 三 : 比 较 阅 读 (第 7-8 课时) 教 学 目 标 1.比较《促织》和《变形记》中的成名之子和格里高尔,综合评价两个形象的 共性与差异。 2.通过《促织》和《变形记》中“人化为虫”的情节分析,理解社会环境对人物 异化的作用。 3.分析本单元课文中的人物形象特点,理解人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教 学 重 难 点 1.理解社会环境对人物异化的作用。 2.理解环境对人物形象塑造的重要作用。 教 学 过 程 1.学习活动一:对比阅读,发现异同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尝试从人物、变形前后的经历、家人态度、故事结 局等几方面,比较《促织》和《变形记》(节选)的异同。 2.学习活动二:结合现实背景,分析异同原因 请基于上面的内容,分析《促织》和《变形记》之间异同及其产生的原因。 提示: 相同点:① 都受制于当时严酷的社会背景,这种社会背景导致了人的异化。 ② 由人化虫的设定有着强烈的荒诞色彩,旨在深刻讽刺社会现实的丑陋。 不同点:① 人化身为虫这一事件中,“人”的地位不同,“虫”的地位也不同,人与 人之间的关系也因此不同。《促织》中的蟋蟀价值连城,相比之下,人贱如草芥,因 此化身为蟋蟀的成名之子让家人“鸡犬升天”;《变形记》中的甲虫丑陋低贱,相比之 下,能够挣钱的人对家庭和社会才有存在的价值,因此化身为甲虫的格里高尔饱受家 人的漠视和凌辱。 ②故事的结局不同。《促织》的结局是,最后一家人其乐融融,同享荣华,《变 形记》的结局是,最后格里高尔绝望地死去,这凸显出两部小说的作者对于相同题材 所进行的不同的创造。 3. 学习活动三:讨论人的异化是否是社会压迫的必然 可以围绕下列问题进行讨论: 问题一:作品中家人的关系亲疏,是虫子本身能决定的吗? 问题二:《变形记》是赤裸裸的悲剧,那么《促织》的结局是真正的喜剧吗? 问题三:如果两者皆是人被无情异化的悲剧,那么异化是社会压迫的必然吗? 提示: ① 作品中家人关系的亲疏,不是虫子本身能决定的,而是由社会环境决定的。蟋 蟀价值连城,能带来好运,所以最后家人一派和谐;甲虫一文不值,家人以之为耻, 所以对其横眉冷对。 ② 不是。《促织》甚至是更大的悲剧。成名之子化身为虫、解决困难、恢复理智, 这里的每一个环节都是虚幻的假设,这种结局在人世间是无法实现的,而真正的结局 可能只是成名一家的破灭,虚幻的想象更衬托出现实的残酷。 ③必然、不必然皆可。如果说是必然,那么必须强调社会环境对人物命运产生着 或多或少的影响,异化只是人在非常态环境中做出的“常态”行为;如果说不是必然, 那么必须指出异化是文学作品展现人物命运悲剧的手法,是对社会环境严酷性的夸张 与变形。 4. 学习活动四:回顾本单元的文本,概括人物形象的特点 提示: 5.学习活动五:整理思路,分析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对于人物形象 塑造的作用 (1)分析自然环境对于人物形象塑造的作用。 (2)分析社会环境对于人物形象塑造的作用。 6.作业:文章改写 如果你可以改变《促织》的结局,你如何改写?要求:保留文章对于社会黑 暗的批判,200 字左右。 学 习 任 务 四 : 以 读 促 写 , 提 升 写 作 能 力 (第 9 课时) 教 学 目 标 1.引导学生进行细节描写等专项练习,提升人物形象的刻画水平。 2.在写作练习过程中,引导学生评估自己叙事的优点和不足。 教 学 重 难 点 指导学生学会运用多种形式和方法,在保证人物特点和情节设定的基础上, 促进学生对人物形象塑造、环境渲染烘托等作用的理解与认识。 教 学 过 程 1. 学习活动一:练习心理描写——体会七情六欲,书写个中悲喜 心理描写就是对人物内心的思想、情感活动进行描写,通过直接深入人物心 灵,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心理描写分为直接心理描写和间接心理描写。直接心 理描写包括内心独白、梦境幻觉、心理分析等;间接心理描写包括神态暗示、动 作表现、环境烘托等。由于间接心理描写和神态描写、动作描写、环境描写交叉 较多,在其他活动中有专项训练,本次活动我们主要来练习三种直接心理描写的 方法。 开展内心独白的练习。 注意: 内心独白可以是第一人称,也可以是第三人称;独白可以将人物情绪推向一 定高度,但内容设计要有一定的起伏变化。 背景: 电影《辛德勒的名单》描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二战时期的德国投机商人辛 德勒是个纳粹党党员,他善于利用关系攫取最大的利润。但是,纳粹对犹太人的 残酷血洗使辛德勒的幻想破灭。他通过贿赂纳粹官员雇佣犹太人进去工厂,达到 保护一部分犹太人的目的。电影结尾:战争结束了,下大雪的一天晚上,辛德勒 向工人们告别,获救的 1000 多名犹太人为他送行。 倘若你是当时的一名送行的犹太少年,面对渐行渐远的辛德勒,你的内心独 白会是什么?请完成 200 字左右的心理独白。 2. 学习活动二:练习细节描写——由细微处见真章,远离叙写流水账 细节描写是指对人物、景物或场面的某一特征作细致、具体的描绘,以达到“于 细微处见精神”的描写方法。在进行细节描写时,可以通过调动多种感官和多角度 锤炼字句来达到细致刻画的目的。 训练: (1)调动多种感官 这是指在写作过程中,调动各种感觉器官,借助肖像、动作、神态、语言等各个 方面的描写,用入微的感觉(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等)细腻描摹,写活人、 景、物的形、声、味、质感等要素。 请从肖像、动作、神态、语言描写中选择适当的方法,补写横线处内容,将农民 丰收时的辛劳与喜悦刻画出来。 老宋头站在金灿灿的稻田旁边,他的手 ,眼里______,走到打谷机一侧,捧 起新打出的稻谷,低低地喃喃自语道:“___________。”远处的孩子们________,老宋头 的心里________。 (2)锤炼字句,突出特征 细节描写还可通过对动词、形容词的辨析和筛选、精心锤炼词语,对所描述的内 容进行准确生动的修饰和限制。 3. 学习活动三:整理本单元写人记事小妙招 (略) 4.作业 在你生活过的岁月里,一定会有一些人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她可能就 在你身边,或者你只是从电视、报纸、网络上听说过,但是他们让你感动、敬佩、 尊重、悲伤、愤怒、鄙夷……请选择一个或一类人,参照“小说写作评价表”,书写 他/她(他们/她们)的故事。 要求:先列出写作提纲,然后写作,字数不少于 800 字。鼓励使用多种表现 手法(如心理描写、细节描写);设计必要的情节冲突。 小说写作评价表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19 tt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8023965号-4

天天资源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