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第 三 单 元
近 代 西 方 资 本 主 义 政 治 制
度 的 确 立 与 发 展
单元概览
一条主线: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二种政体: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
三点基本原因(形成不同政体):
①传统不同
②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不同
③各国资本主义发展水平不同
四个基本特征:
①代议制民主
②实行分权原则
③以立法的形式确定国家政体
④实行政党政治
概念解析 代议制、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
代议制:
君主立宪制:
民主共和制:
议会制君主立宪制:英国
二元制君主立宪制:德国
总统制民主共和制:美国
议会制民主共和制:法国
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表机关,间接参政议政,讨论决定国家大事,
行使国家权力的一种民主制度和组织形式(立法权)。
以世袭君主为国家元首,君主权力按宪法规定受到一定限制
的政权组织形式。
指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的政权
组织形式。
第 7 讲
英 国 君 主 立 宪 制 的 建 立
1.英 国 君 主 立 宪 制 的 确 立 和 发 展
2. 责 任 制 内 阁 的 形 成 与 发 展
3. 英 国 君 主 立 宪 制 的 特 点 及 影 响
考
点
总
结
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背景
1、经济: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出现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2、政治(前提):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1640—1688)。
原因: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3、思想:启蒙思想的影响(霍布斯、洛克)。
4、传统:议会有限制王权的传统(1215年《大宪章》)。
如何评价“光荣革命”
(1)是资产阶级向封建贵族的一次妥协,但这种妥协是有必要的、有分寸的。
(2)最终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标志着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
(3)开启了和平变革的传统,避免了社会动荡,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
(4)为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提供政治前提。
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和发展
1、开始确立
(1)内容:
——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
材料一:凡未经国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
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材料二:凡未经国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
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国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
皆为非法。
材料三:除经国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
备军,皆属违法。
立法权
征税权
军事权
思考:《权利法案》限制了国王的哪些权利?
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和发展
1、开始确立
(1)内容: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
权等权力。
——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
材料一:国会议员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材料二:国会内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
不应在国会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
劾或讯问。
材料三:为伸雪一切诉冤,并为修正、加强与维
护法律起见,国会应时常集会。
选举权
言论权
集会权
思考:《权利法案》保证了议会的哪些权利?
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和发展
1、开始确立
(1)内容: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
权等权力。
——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
①确立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的原则。
(2)意义:
②国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③标志英国君主立宪制开始确立。
④标志英国开始由“人治”转向“法治”。
思考:此后,英国国王是不是就
毫无权力?
材料:威廉三世……有权遴选
政府大臣,并亲自主掌国务大事。大
臣们只对国王负责,而且以个人身
份接受国王领导,大臣之间不存在
横向联系,也不需要协商一致。
保留了行政权
——《权利法案》没有解决行政权问题
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和发展
2、正式确立
(2)责任内阁制的演变
——责任内阁制的形成(1721年)
①“光荣革命”前,枢密院是国王的最高咨询机构;“光荣革命”后,内阁成为
国王直辖的最高行政机构。
②1721年,沃波尔开创组建内阁的先例,国王正真“统而不治”(行政权由国王
转移至内阁)。
③18世纪中叶,内阁制形成并得以完善。
④19世纪70年代后,内阁权力不断膨胀,凌驾于议会之上。
(1)概念:由内阁总揽国家行政权力并向议会负责的一种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和发展
2、正式确立 ——责任内阁制的形成(1721年)
(3)运行程序
①内阁的构成:首相、内阁成员
③内阁与议会的关系:内阁集体对议会负责
②内阁产生程序:
产生方式
由选民普选产生
由国王任命在下议院大
选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
由首相提名,国王批准
下议院议员
内阁首相
内阁大臣
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和发展
2、正式确立 ——责任内阁制的形成(1721年)
(3)运行程序
“最年轻的英国首相”
1782年秋,诺思—福克斯内阁因议会通过不信任案,被迫集体
辞职。24岁的小皮特上台组阁,再遭议会不信任。但他寻求国王
的支持,解散了议会下院,重新选举,最终取胜,反对派议员被
驱逐出议会下院。
在这个故事中,当议会与内阁出现矛盾时,有几种解决方案?
方案一:如果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就要垮台。
方案二:首相也可不辞职,提请国王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和发展
2、正式确立 ——责任内阁制的形成(1721年)
(3)运行程序
首相、内阁、议会的关系
对
议
会
负
责
,
有
权
解
散
议
会
议会可以通过不
信任案解散内阁
首相提出名单,组成责任制内阁
内阁在政治上与首相共进退
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和发展
2、正式确立 ——责任内阁制的形成(1721年)
(3)运行程序
(4)内阁基本原则及特点
①基本原则:内阁集体对议会负责,如果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
阁便要集体辞职。
②特点:
A.内阁集体对议会负责,是国家行政权力的核心。
B.国王必须任命议会中多数党领袖为首相组阁,首相掌握实权。
C.内阁与议会相互牵制。
D.内阁制与政党政治相辅相成。
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和发展
2、正式确立 ——责任内阁制的形成(1721年)
明朝废除丞相,皇帝君临天下,直接处理国家大事,设殿阁大学士辅
政,后逐渐演变为内阁,内阁的最高长官称“首辅”。
1721年,沃波尔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任内阁首相,英国的内阁制形成。
思考:同样是“内阁”,两者有何根本区别?
皇帝任命
由国王任命在议会下
院中获胜的多数党领
袖组阁
为皇帝提供顾问,不能制约
皇权,反而加强了君主专制
内阁拥有行政权,
制约了王权
内侍机构
国家最高
行政机构英国内阁
明朝内阁
产生方式 作用 性质
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和发展
3、逐渐完善 ——1832年议会改革
(1)背景:工业革命的深入,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要求获得更多政治权力。
(2)内容:①降低选民和候选人财产资格限制。
②取消一些“衰败选区”的议会代表名额,增加新兴工业城镇代表名额。
(3)结果: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议席,加强了在议会中的作用。
(4)影响:为工业资产阶级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保障。1832年议会改革,使
民主权利由贵族转移到工业资产阶级手中,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
逐步完善。
探究: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及影响
贵族世袭
拥有行政权
集
体
负
责
行
政
监
督
选
举
多
数
党
组
阁
形式任命
任
命
英王
上院下院
内阁(首相)
选民
议会
权 力 中 心
拥有立法权
行政监督权
军权等
统而不治
1、国王统而不治(国家
元首、最高权力象征)
2、议会权力至上(实行
代议制,掌握立法权,是
权力中心)
3、内阁制为核心(掌握
行政大权)
4、三制合一
(君主制、贵族制、民主
制的混合体)
特点:
探究: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及影响
贵族世袭
拥有行政权
集
体
负
责
行
政
监
督
选
举
多
数
党
组
阁
形式任命
任
命
英王
上院下院
内阁(首相)
选民
议会
权 力 中 心
拥有立法权
行政监督权
军权等
统而不治
1、结束了英国的君主专
制统治,是历史的进步。
2、维护了资产阶级利益,
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
3、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
的发展。
4、为许多国家提供了一
种资产阶级政治体制发展
模式。
影响:
综合视点:英国代议制演变过程的特点及趋势
1、特点:
(1)从确立方式看:以革命方式推翻封建专制统治,以法律形式确立君主
立宪制。如1688年“光荣革命”、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
(2)从代议制的内容看:其特点是国王逐渐“统而不治”,责任内阁制逐
渐完善,选举权主体范围逐渐扩大,内阁日益权重。
(3)从发展过程看:随着资本主义发展而逐渐完善,其特点是渐进的温和
变革,民众的斗争和政府的妥协相结合,尊重传统和遵循惯例等,体现了连
续性、渐进性、创新性的特点。如责任制内阁的形成、1832年议会改革等。
综合视点:英国代议制演变过程的特点及趋势
2、趋势:
(1)立法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行政权由国王转移到内阁;国王权力逐渐
被削弱,议会权力不断增强。
(2)政治权力有贵族转移到工业资产阶级,并下移到公民。
真题演练
1. 1743 年英国的《议会法》规定,享受王室俸禄和在命的相当一部分
官员不得担任议员。这一改革举动表明( )
A.工业资产阶级获得参政权
B.英国责任内阁制尚未形成
C.国王对议会的影响受到挑战
D.议员不再由国王任命产生
C
真题演练
2. 1702 年英国国王威廉三世去世,安妮女王即位。当时议会内部存在
两个党派,安妮厌恶占多数席位的辉格党,于是解除了辉格党人的行政
要职,代之以托利党人。这说明在当时英国 ( )
A.议会无权制约国王
B.君主立宪制尚未完善
C.内阁制已基本确立
D.《权利法案》遭到破坏
B
真题演练
3. 下图是英国农民、工人和资产阶级人口比重变化示意图(a代表农民,
b代表工人,c代表资产阶级),这反映了( )
A.议会改革的必要性
B.农村经济的衰败
C.商业资产阶级迅速崛起
D.无产阶级革命条件成熟
A
真题演练
4. 18 世纪中叶,一位英国内阁成员在议会发言中说:“诸位都知道,
媾和与开战的权力是由国王掌握的……我们的宪法始终表明,国王在决
定和平与战争时有权利让议会参与,也有权利不让议会参与。没有哪位
明智的国王真的会冒险不让议会参与。”这表明在当时的英国 ( )
A.光荣革命成果受到侵蚀
B.立宪政体未能阻止国王专权
C.内阁依旧为国王所控制
D.国王仍旧保留某些名义权力
D
真题演练
5. 1861 年,伦敦一家报纸经过统计后指出:就数量和重要性而言,下
院十分之九的议案是经由政府之手通过的。这表明 ( )
A.内阁和议会权力平等
B.英国内阁的权力比较大
C.英王的立法权开始被剥夺
D.英国内阁拥有立法权
B
真题演练
6. 中国明朝设置内阁,近代英国实行内阁制度。有关两者比较结论的
陈述,不正确的是 ( )
A.两者都是制度化的中央一级行政机构
B.两者都造成了国家元首行政权力的消长变化
C.两者体现的政治形态在本质上存在根本区别
D.明朝内阁反映专制统治的加强,英国内阁反映民主政治的发展
A
真题演练
7. 1884年英国通过的《人民代表法》,该法案规定:把1867年曾授予自
治市的公民权扩大到郡的工人(房客及其家庭),尤其是农业工人那里。
1886年又通过了另一项法律《重新分配议席的法令》,规定:空额议席重
新分配,空出来的席位分配给英格兰、威尔士和部分新兴城市。英国上
述改革措施( )
A.取消了对选民的财产资格限制
B.消除了英国议会制度中的积弊
C.使城乡获得了均等的民主权利
D.促使工业资产阶级进一步崛起
D
真题演练
8. 2017年6月,因一系列社会问题,英国部分政要和民众要求首相特蕾莎
梅下台。特蕾莎梅最终是否下台,关键取决于( )
A.特蕾莎梅所在执政党保守党的民意支持率
B.议会对特蕾莎梅政府的信任程度
C.英国女王的态度
D.在野党工党的态度
B
第 8 讲
美 国 联 邦 政 府 的 建 立
1. 1 7 8 7 年 宪 法 的 主 要 内 容
2.美 国 总 统 制 与 英 国 君 主
立 宪 制 的 异 同
考
点
总
结
一、美国共和制确立的背景
1、经济: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政治(前提):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1775—1783)。
邦联制的弊端。3、现实:
概念解读:
邦联——为进行相互贸易或其他的共同目的而组成的一种松散的国家联合,各
成员拥有独立的内政外交权力,没有全国统一的宪法、军队与财政,政府集中
行使的权力极为有限。
影响:
(1)中央政府权力很小,各州权力很大。
(2)美国的经济发展受到影响。
(3)造成美国的社会秩序混乱(社会矛盾尖锐)。
一、美国共和制确立的背景
1、经济: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政治(前提):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1775—1783)。
邦联制的弊端。3、现实:
经济困难 政局不稳
加强中央集权
原因
表现
解决办法
松散的邦联体制
制定宪法
一、美国共和制确立的背景
1、经济: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政治(前提):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1775—1783)。
邦联制的弊端。3、现实:
4、思想:启蒙思想的影响。
5、个人:华盛顿的个人作用。
二、1787年宪法——伟大的妥协
1、内容:(1)国家结构:
宪法规定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
各州可以制定地方法律,但不能违背宪法。
中央集权:政治、经济、
军事、外交大权
地方分权:有一定的自治权
意义: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既维护统一,又调动地
方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妥
协
一
:
联
邦
和
各
州
权
力
的
妥
协
二、1787年宪法——伟大的妥协
1、内容:(2)确立“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立法、司法、行政。
联邦政府
参议员由各州议会选举产
生,每州两名任期6年,每
两年改选三分之一。众议
员由各州按照人口比例选
出,任期两年。
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每
届任期四年。总统是国家
元首、政府首脑和军队总
司令。
最高法院大法官共有九
名,由总统提名,参议
院批准,除非犯罪,终
身任职。
二、1787年宪法——伟大的妥协
1、内容:
①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掌握立法权。
美国国会的权力
1.征税、调整贸易、征兵及在紧急时期调动民兵,只有国会拥有宣战权。
2.立法权。包括被总统否决的法律,国会复议以三分之二再次通过,即为有效。
3.总统任命的官员、与外国缔结条约,须得到国会批准。
4.众议院可对违法的总统提出弹劾并交由参议院审理。
5.在职的美国联邦政府官员不得成为国会议员。
(2)确立“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立法、司法、行政。
二、1787年宪法——伟大的妥协
1、内容:
②总统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军队总司令,掌握国家行
政权,对宪法和选民负责。
美国总统的权力
①行政权归总统,总统由选民间接选出所以总统不对国会负责。
②他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还是军队的总司令。
③有权提名并任命政府官员、与外国缔结条约,但要经国会同意;紧急情况下
可以越过国会不宣而战。战时可行使独裁大权。
④总统可以对国会通过的法律实行否决权。
因此,美国总统的权力使联邦的行政权保持强有力的地位,故称总统共和制。
(2)确立“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立法、司法、行政。
①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掌握立法权。
二、1787年宪法——伟大的妥协
1、内容:
③最高法院掌握司法权,对法律拥有最高司法解释权。
最高法院的权力
①大法官由总统任命,但需经参议院同意。他们除非犯罪,终身任职。
②它对于在美国宪法、联邦法律及条约范围内的一切案件都可以行使最高审判权。
③后来,联邦法院逐渐拥有解释一切法律及条约的权力。
(2)确立“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立法、司法、行政。
②总统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军队总司令,掌握国家行
政权,对宪法和选民负责。
①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掌握立法权。
二、1787年宪法——伟大的妥协
1、内容:
总统
(行政权)
国会
(立法权)
联邦法院
(司法权)
法院可宣布法律不合宪法,
可以解释一切法律和条约
总统任命的法官须经国会确认
可
否
决
国
会
的
法
律
三
分
之
二
复
议
权
总
统
任
命
大
法
官
联
邦
法
院
可
宣
布
总
统
法
令
违
宪
,
审
查
行
政
行
为
,
行
使
最
高
审
判
权
分权与制衡
可
以
弹
劾
总
统
美
国
三
权
分
立
体
制
的
运
作
妥
协
二
:
美
国
联
邦
政
府
内
部
权
力
(2)确立“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立法、司法、行政。
二、1787年宪法——伟大的妥协
1、内容:
2、评价:
探究一:美国1787年宪法的原则及评价
史料一:众议院应由各州人民每两年选举一次之议员组成……众议员人数应按联邦
所辖各州的人口数目比例分配。参议院由每州的州议会选举两名参议员组成之,参
议员的任期为六年,每两年改选三分之一。
史料二:总统有权缔结条约,但需争取参议院的意见和同意,并须出席的参议员中
三分之二的人赞成。
根据史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美国1787年宪法所体现的原则
民主原则、分权与制衡原则
二、1787年宪法——伟大的妥协
1、内容:
2、评价:
探究一:美国1787年宪法的原则及评价
史料三:众议院……有弹劾违法失职的总统、副总统和高级文官的全权。……参议
院有审讯一切弹劾案的全权。……凡必须参议院和众议院同意的命令、决议……应
经总统批准……经参议院的协议及同意,并得到该院出席议员三分之二赞成时,总
统有权缔结条约;总统提出大使、公使、领事、最高法院法官及合众国政府其他官
员,经参议院的协议及同意时,任命之……
根据史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述美国的“三权”在实践中是如何被限制的?
有何影响?
立法权:国会由众议院和参议院组成;国会立法须经总统批准,总统对立法有否
决权;最高法院可以以“违宪”的名义,废止已通过的法律。
二、1787年宪法——伟大的妥协
1、内容:
2、评价:
探究一:美国1787年宪法的原则及评价
史料三:众议院……有弹劾违法失职的总统、副总统和高级文官的全权。……参议
院有审讯一切弹劾案的全权。……凡必须参议院和众议院同意的命令、决议……应
经总统批准……经参议院的协议及同意,并得到该院出席议员三分之二赞成时,总
统有权缔结条约;总统提出大使、公使、领事、最高法院法官及合众国政府其他官
员,经参议院的协议及同意时,任命之……
根据史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述美国的“三权”在实践中是如何被限制的?
有何影响?
行政权:总统缔结条约须经参议院同意;总统任命官员须经参议院同意;国会对
总统有弹劾权;总统连任不得超过两届。
二、1787年宪法——伟大的妥协
1、内容:
2、评价:
探究一:美国1787年宪法的原则及评价
史料三:众议院……有弹劾违法失职的总统、副总统和高级文官的全权。……参议
院有审讯一切弹劾案的全权。……凡必须参议院和众议院同意的命令、决议……应
经总统批准……经参议院的协议及同意,并得到该院出席议员三分之二赞成时,总
统有权缔结条约;总统提出大使、公使、领事、最高法院法官及合众国政府其他官
员,经参议院的协议及同意时,任命之……
根据史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述美国的“三权”在实践中是如何被限制的?
有何影响?
司法权:最高法院法官由总统任命,经参议院批准。
二、1787年宪法——伟大的妥协
1、内容:
2、评价:
探究一:美国1787年宪法的原则及评价
史料三:众议院……有弹劾违法失职的总统、副总统和高级文官的全权。……参议
院有审讯一切弹劾案的全权。……凡必须参议院和众议院同意的命令、决议……应
经总统批准……经参议院的协议及同意,并得到该院出席议员三分之二赞成时,总
统有权缔结条约;总统提出大使、公使、领事、最高法院法官及合众国政府其他官
员,经参议院的协议及同意时,任命之……
根据史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述美国的“三权”在实践中是如何被限制的?
有何影响?
影响: 1、可避免滥用职权,避免独裁或绝对权力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资
产阶级民主,为美国的长期稳定和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2、有时会出现三权相互否决的情况,导致效率低下,影响统治集团意志的
有效贯彻。
二、1787年宪法——伟大的妥协
1、内容:
2、评价:
(1)原则:①联邦制原则:联邦政府与州政府实行分权原则。联邦的权力是各州赋
予的,但联邦地位高于各州地位。
②分权与制衡原则: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相互制衡。
③民主原则:总统和议会议员都由选举产生,实行任期制,并对选民负责。
(2)评价:
进步性:①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②为美国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制度基础。
③突出分权与制衡原则,体现民主精神
④巩固了国家的独立,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⑤为其他国家提供了民主政治示范
二、1787年宪法——伟大的妥协
1、内容:
2、评价:
(1)原则:①联邦制原则:联邦政府与州政府实行分权原则。联邦的权力是各州赋
予的,但联邦地位高于各州地位。
②分权与制衡原则: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相互制衡。
③民主原则:总统和议会议员都由选举产生,实行任期制,并对选民负责。
(2)评价:
局限性:允许奴隶制度的存在,不承认妇女、黑人和印第安人具有和白人男子
相等的权利等。
三、两党制的形成与发展
形成
特点
实质
影响
1828年民主党成立,1854年共和党成立。
19世纪50年代中期,民主党与共和党对
峙格局最终形成。
两党对垒,交替执政。
代表不同的利益集团,但本质上都是资
产阶级政党。
两党不仅控制了国会,也左右着总统选
举和地方选举。
综合视点一: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英国君主立宪制
国家元首
政府首脑
政府与议(国)会关系
国王
美国总统制
国家元首产生方式
国家元首任期
国家元首权力
政府的产生
国家权力中心
总统
世袭 选民间接选举产生
终生 任期制
“统而不治”的虚君 掌握国家行政权
首相 总统
议会多数党组阁 总统经国会同意组织政府
对议会负责 与国会制约和平衡
议会 总统
不同点
相同点:本质上都是资本主义政体,其核心特征是代议制民主,都是两国
国情的产物,都促进了两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英、美不同政体的原因:
①英国有浓厚的封建传统,资产阶级革命中,资产阶级与新贵族向封建
势力妥协。
②美国没有经历封建社会,民众深受欧洲启蒙思想的影响,普遍厌恶欧
洲的专制制度。
综合视点一: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综合视点二:英国《权利法案》与美国1787年宪法的异同
《权利法案》 1787年宪法
不同点
相同点
重点在于限制王权,奠定
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基础。
内容更为全面,划分了联邦政府
与各州的权力,以三权分立原则
为指导对国家权力进行分配。
①都是政治势力间相互妥协的产物。
②都确立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实行资产阶级代议制。
③都体现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具有民主性和进步性。
④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局限性。
综合视点三:美国创建民主共和制的原因
(1)没有经历过完整的封建时代。
(2)具有追求独立、自由的传统;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
(3)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
(4)启蒙思想的影响和《独立宣言》的感召。
(5)杰出人物和政治精英的个人素质和历史作用。
真题演练
1. 根据美国 1787 年宪法,众议员名额按照各州人口比例分配,各州
人口数“按自由人总数加上所有其他人口的五分之三予以确定”。这一
规定违背了《独立宣言》中提倡的 ( )
A.主权在民原则
B.天赋人权原则
C.各州自治原则
D.各州平等原则
B
真题演练
2. 在美国 1787 年宪法的讨论中,有人主张联邦政府享有最高权威,
甚至试图在宪法中加入国会有权否决各州立法的条款。有人则要求保护
各州的自主权,将联邦体制对政府的不同层次、不同部门权力进行特别
划分视为防止过多国家集权的保障。它反映 ( )
A.大州与小州的利益之争
B.南方与北方的权力之争
C.立法与行政的职权之争
D.联邦与各州的权限之争
D
真题演练
3. 1800 年,美国总统、联邦党人亚当斯要求政见不同的内阁成员皮克
林辞职,遭到皮克林拒绝,于是亚当斯将其免职。皮克林因此成为美国
历史上第一位被总统免职的内阁成员。亚当斯此举 ( )
A.加强了联邦政府的行政权力
B.体现了总统与内阁之间权限不明
C.行使了宪法赋予总统的职权
D.反映了联邦党与其他党派的斗争
C
真题演练
4. 1874 年美国选举之后,民主党控制了众议院,立即开始搜集关于执
政的共和党腐败的资料,总统格兰特的许多内阁成员因此被迫辞职。由
此可知,当时美国 ( )
A.总统享有的权力受到限制
B.两党秉持不同阶级立场
C.议会开始成为权力的中心
D.两党制体现了制衡原则
D
真题演练
5. 有学者说 : 事实上美国采取的是 “ 一党制 ” 即 “ 民共党 ”
但却伪装为两党制 ( 即民主党和共和党 ), 不管你投哪家的票 , 你总
归投 “ 民共党 ” 的票。这段话说明美国 ( )
A.共和党与民主党已没有区别
B.两党都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
C.选举制度是为一个党服务的
D.政治局势需要成立新的政党
B
真题演练
6. 备受世人推崇的美国 1787 年宪法解决了美国邦联制存在的弊病 ,
但在宪法正文中根本没有出现 “slave” 这个词 , 更没有涉及解决黑
人奴隶制的存废问题。以下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 )
A.美国宪法违背了民主精神
B.当时黑人对民权要求不强烈
C.美国宪法并未实践人民主权
D.体现原则与妥协的宪政精神
D
第 9 讲
资 本 主 义 政 治 制 度 在 欧 洲
大 陆 的 扩 展
1 . 法 兰 西 第 三 共 和 国 宪 法 内 容
2 . 德 意 志 帝 国 宪 法 内 容
3 . 德 国 君 主 立 宪 制 与 法 国 共 和 制 的 异 同
考
点
总
结
4 . 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一、法兰西共和政体的确立
1、背景:
(1)政治:
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2)经济:
17、18世纪法国是欧洲大陆上典型的君主专制国家,资产阶级
与封建势力矛盾尖锐。
(3)思想:
(5)根本原因:
启蒙思想的影响。
资本主义发展受到封建专制制度的阻碍。
(4)外部因素:受到美国独立并确立民主共和制的鼓舞。
——共和派与君主派的妥协
一、法兰西共和政体的确立
2、过程:艰难的法兰西共和之路
——共和派与君主派的妥协
一、法兰西共和政体的确立
2、过程:艰难的法兰西共和之路
法国帝制与共和制斗争的实质
帝制与共和制的斗争反映了传统力量与民主力量的斗争,但不能
认为是封建力量与资本主义力量的斗争。
无论是共和制还是帝制都是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其斗争也是
资产阶级内部就何种政体的斗争。
——共和派与君主派的妥协
一、法兰西共和政体的确立
2、过程:艰难的法兰西共和之路
特点: 1.曲折性:经历君主专制的复辟、君主立宪制、帝制,最终确立共
和政体。
2.铲除专制主义,实现政治民主化,以法治取代人治,以民主取代
专制是法国共和政体的基本特征。
原因:(1)法国工业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相对缓慢,致使法国工业资产阶级
力量相对弱小。
(2)法国是典型的封建专制国家,君主思想作为封建残余长期存在。
(3)共和国时期政局动荡、缺乏威信,引起人民不满。
(4)外因:周边国家都是君主制,法国率先废除君主制,必然遭到
反对,甚至外来武装干涉。
——共和派与君主派的妥协
一、法兰西共和政体的确立
3、确立:
标志: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内容:
立法权属于议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
参议员由间接选举产生, 任期9年,
参议院有权否决众议院的决议案
——共和派与君主派的妥协
一、法兰西共和政体的确立
3、确立:
标志: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内容:
立法权属于议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
众议员由成年男子直接选出,任期4年
——共和派与君主派的妥协
一、法兰西共和政体的确立
3、确立:
标志: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内容:
立法权属于议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
由参议院和众议院联席会议选出,任期7年;国
家元首、军队最高统帅;有权任命高级官员、缔
结条约、实行特赦;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
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
行政权由总统掌握
——共和派与君主派的妥协
一、法兰西共和政体的确立
3、确立:
标志: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内容:
行政权
众议院参议院
(选民普选产生)
议会(立法权)
多
数
产
生
(间选产生)
总 统 内阁部长政府
任命经众议院同意
经
参
议
院
同
意
有
权
解
散
经众议院同意
有权否决
——共和派与君主派的妥协
一、法兰西共和政体的确立
3、确立:
标志: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请思考,假如法国要向清政府宣战,先要经过哪些程序?
中法战(1883—1885年)
总统提议
国防部长
签字副署
议会通过
总统宣战
分
权
制
衡
——共和派与君主派的妥协
一、法兰西共和政体的确立
3、确立:
标志: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4、意义:
(1)标志着法国共和政体最终确立.
(2)为法国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共和派与君主派的妥协
二、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背景:
2、确立:
(1)德国四分五裂的政治局面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2)在俾斯麦的领导下,普鲁士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完成了德国的统一。
1871年德意志帝国建立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颁布。
二、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3、内容:
皇帝: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统帅,有权任免官员、召集和解散议会
和决定对外政策。
宰相:主持内阁工作, 由皇帝任命, 任期由皇帝决定,只对皇帝负责。
议会:立法机构, 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组成。
国家性质:联邦制和君主立宪制
帝国议会通过的法案必须得到联邦议会和皇帝批准
二、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4、特点:
(1)帝国皇帝世袭,权力巨大,可以任命帝国宰相,有权召集和解散议会。
(2)帝国宰相只对皇帝负责,不对议会负责。
(3)两院制议会中,联邦议会权力巨大,负责法律审批;帝国议会有立法权,
但必须经过联邦议会和皇帝批准方能生效。
第12条:“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以及使议会延期
或结束。”
第15条:“由皇帝任命帝国宰相 。”
第18条:“皇帝任命帝国官吏,有创制法律之权 。”
(4)不彻底、不完善的代议制,封建残余重。
二、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4、特点:
(1)德国是容克地主阶级通过王朝战争方式实现的国家统一,统一后保
留了浓厚的军国主义传统和封建专制残余。
(2)资产阶级力量弱小,依赖性强,工人阶级力量不够强大,因此德国
的民主制度徒有其表。
第12条:“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以及使议会延期
或结束。”
第15条:“由皇帝任命帝国宰相 。”
第18条:“皇帝任命帝国官吏,有创制法律之权 。”
德国代议制存在缺陷的原因:
二、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5、评价:
史料一:马克思认为,德意志帝国实质上是一个“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
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
警察来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
根据史料一,为什么说“德意志是“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 ?
皇帝的权力大,议会的权力小。
二、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5、评价:
史料二:威廉二世的郁闷事
德意志皇帝威廉一世在波茨坦有一座行宫,视线被一座磨坊挡住了,
就派警卫人员把磨坊拆了,后来磨坊主一纸诉讼把皇帝告上了法庭,法
院判决结果是威廉一世败诉。判决皇帝必须“恢复原状”,把那磨房盖
起来。威廉贵为一国之君,拿到判决书也只好遵照执行。
史料二说明了什么问题?
皇帝的权力受到法律的约束。
虽然德意志政体具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但它事实上承认了法律至上的法治
原则,实现了德国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的政治转型。
二、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5、评价:
史料三:到处都是“德国制造”
1896年,英国人惊奇地发现:“身上的衣服是德国缝制的,少女们
周末穿的漂亮披风与上衣来自德国。更让人吃惊的是生活中有许多东西
都产自德国,如孩子们的玩具、童话书,厨房用品、排水管、收音机、
纸张、铅笔,就连周末歌剧院里上演的歌剧也是德国人创作的,演员无
一例外是德国人。
史料三说明了什么问题?
说明了德国统一、立宪促进了社会经济迅速发展
二、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5、评价:
进步性:
政治:事实上承认了法律至上的法治原则,实现了德国由
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的政治转型。
经济:促进了德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使德国成为
世界强国之一。
局限性:形式是代议制,实质是专制主义、军国主义,为世界大战爆
发埋下了祸根。
三、正确认识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
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
德国君主立宪制 法国共和制
国家
元首
政府
首脑
议会
权力
中心
帝国议会的法案必须得到联邦议会和
皇帝批准,是不彻底不完善的代议制
皇帝 :世袭,权力巨大而基本上
不受议会制约
总统:由参众两院联席会议选出, 对
议会负责,权力很大, 受议会制约
宰相
由皇帝任命
对皇帝负责 同上
参议院权力大于众议院,议会立法权
不受行政制约,是较彻底较完善的代
议制
皇帝 议会
三、正确认识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
1、背景:
(1)经济上: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政治上:资产阶级要求获得政治权力。
(3)思想上:欧洲启蒙运动的影响。
2、运作模式:
(1)议会权力:议会由选举产生,享有立法权、财政权和行政监督权。
(2)运行原则:实行权力制衡原则,民主化、法制化和制度化。
(3)政党政治:实行政党政治。政党在执政期间推行本党意志和政策。
三、正确认识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
3、影响:
(1)经济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政治上:有利于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秩序,促进了世界民主政治的发展。
(3)思想上:促进了思想的解放、科技和文化事业的发展。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