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资料详情(天天资源网)

资料简介

第 三 单 元 近 代 西 方 资 本 主 义 政 治 制 度 的 确 立 与 发 展 单元概览 一条主线: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二种政体: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 三点基本原因(形成不同政体): ①传统不同 ②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不同 ③各国资本主义发展水平不同 四个基本特征: ①代议制民主 ②实行分权原则 ③以立法的形式确定国家政体 ④实行政党政治 概念解析 代议制、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 代议制: 君主立宪制: 民主共和制: 议会制君主立宪制:英国 二元制君主立宪制:德国 总统制民主共和制:美国 议会制民主共和制:法国 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表机关,间接参政议政,讨论决定国家大事, 行使国家权力的一种民主制度和组织形式(立法权)。 以世袭君主为国家元首,君主权力按宪法规定受到一定限制 的政权组织形式。 指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的政权 组织形式。 第 7 讲 英 国 君 主 立 宪 制 的 建 立 1.英 国 君 主 立 宪 制 的 确 立 和 发 展 2. 责 任 制 内 阁 的 形 成 与 发 展 3. 英 国 君 主 立 宪 制 的 特 点 及 影 响 考 点 总 结 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背景 1、经济: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出现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2、政治(前提):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1640—1688)。 原因: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3、思想:启蒙思想的影响(霍布斯、洛克)。 4、传统:议会有限制王权的传统(1215年《大宪章》)。 如何评价“光荣革命” (1)是资产阶级向封建贵族的一次妥协,但这种妥协是有必要的、有分寸的。 (2)最终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标志着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 (3)开启了和平变革的传统,避免了社会动荡,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 (4)为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提供政治前提。 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和发展 1、开始确立 (1)内容: ——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 材料一:凡未经国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 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材料二:凡未经国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 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国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 皆为非法。 材料三:除经国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 备军,皆属违法。 立法权 征税权 军事权 思考:《权利法案》限制了国王的哪些权利? 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和发展 1、开始确立 (1)内容: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 权等权力。 ——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 材料一:国会议员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材料二:国会内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 不应在国会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 劾或讯问。 材料三:为伸雪一切诉冤,并为修正、加强与维 护法律起见,国会应时常集会。 选举权 言论权 集会权 思考:《权利法案》保证了议会的哪些权利? 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和发展 1、开始确立 (1)内容: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 权等权力。 ——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 ①确立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的原则。 (2)意义: ②国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③标志英国君主立宪制开始确立。 ④标志英国开始由“人治”转向“法治”。 思考:此后,英国国王是不是就 毫无权力? 材料:威廉三世……有权遴选 政府大臣,并亲自主掌国务大事。大 臣们只对国王负责,而且以个人身 份接受国王领导,大臣之间不存在 横向联系,也不需要协商一致。 保留了行政权 ——《权利法案》没有解决行政权问题 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和发展 2、正式确立 (2)责任内阁制的演变 ——责任内阁制的形成(1721年) ①“光荣革命”前,枢密院是国王的最高咨询机构;“光荣革命”后,内阁成为 国王直辖的最高行政机构。 ②1721年,沃波尔开创组建内阁的先例,国王正真“统而不治”(行政权由国王 转移至内阁)。 ③18世纪中叶,内阁制形成并得以完善。 ④19世纪70年代后,内阁权力不断膨胀,凌驾于议会之上。 (1)概念:由内阁总揽国家行政权力并向议会负责的一种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和发展 2、正式确立 ——责任内阁制的形成(1721年) (3)运行程序 ①内阁的构成:首相、内阁成员 ③内阁与议会的关系:内阁集体对议会负责 ②内阁产生程序: 产生方式 由选民普选产生 由国王任命在下议院大 选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 由首相提名,国王批准 下议院议员 内阁首相 内阁大臣 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和发展 2、正式确立 ——责任内阁制的形成(1721年) (3)运行程序 “最年轻的英国首相” 1782年秋,诺思—福克斯内阁因议会通过不信任案,被迫集体 辞职。24岁的小皮特上台组阁,再遭议会不信任。但他寻求国王 的支持,解散了议会下院,重新选举,最终取胜,反对派议员被 驱逐出议会下院。 在这个故事中,当议会与内阁出现矛盾时,有几种解决方案? 方案一:如果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就要垮台。 方案二:首相也可不辞职,提请国王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和发展 2、正式确立 ——责任内阁制的形成(1721年) (3)运行程序 首相、内阁、议会的关系 对 议 会 负 责 , 有 权 解 散 议 会 议会可以通过不 信任案解散内阁 首相提出名单,组成责任制内阁 内阁在政治上与首相共进退 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和发展 2、正式确立 ——责任内阁制的形成(1721年) (3)运行程序 (4)内阁基本原则及特点 ①基本原则:内阁集体对议会负责,如果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 阁便要集体辞职。 ②特点: A.内阁集体对议会负责,是国家行政权力的核心。 B.国王必须任命议会中多数党领袖为首相组阁,首相掌握实权。 C.内阁与议会相互牵制。 D.内阁制与政党政治相辅相成。 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和发展 2、正式确立 ——责任内阁制的形成(1721年) 明朝废除丞相,皇帝君临天下,直接处理国家大事,设殿阁大学士辅 政,后逐渐演变为内阁,内阁的最高长官称“首辅”。 1721年,沃波尔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任内阁首相,英国的内阁制形成。 思考:同样是“内阁”,两者有何根本区别? 皇帝任命 由国王任命在议会下 院中获胜的多数党领 袖组阁 为皇帝提供顾问,不能制约 皇权,反而加强了君主专制 内阁拥有行政权, 制约了王权 内侍机构 国家最高 行政机构英国内阁 明朝内阁 产生方式 作用 性质 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和发展 3、逐渐完善 ——1832年议会改革 (1)背景:工业革命的深入,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要求获得更多政治权力。 (2)内容:①降低选民和候选人财产资格限制。 ②取消一些“衰败选区”的议会代表名额,增加新兴工业城镇代表名额。 (3)结果: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议席,加强了在议会中的作用。 (4)影响:为工业资产阶级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保障。1832年议会改革,使 民主权利由贵族转移到工业资产阶级手中,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 逐步完善。 探究: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及影响 贵族世袭 拥有行政权 集 体 负 责 行 政 监 督 选 举 多 数 党 组 阁 形式任命 任 命 英王 上院下院 内阁(首相) 选民 议会 权 力 中 心 拥有立法权 行政监督权 军权等 统而不治 1、国王统而不治(国家 元首、最高权力象征) 2、议会权力至上(实行 代议制,掌握立法权,是 权力中心) 3、内阁制为核心(掌握 行政大权) 4、三制合一 (君主制、贵族制、民主 制的混合体) 特点: 探究: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及影响 贵族世袭 拥有行政权 集 体 负 责 行 政 监 督 选 举 多 数 党 组 阁 形式任命 任 命 英王 上院下院 内阁(首相) 选民 议会 权 力 中 心 拥有立法权 行政监督权 军权等 统而不治 1、结束了英国的君主专 制统治,是历史的进步。 2、维护了资产阶级利益, 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 3、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 的发展。 4、为许多国家提供了一 种资产阶级政治体制发展 模式。 影响: 综合视点:英国代议制演变过程的特点及趋势 1、特点: (1)从确立方式看:以革命方式推翻封建专制统治,以法律形式确立君主 立宪制。如1688年“光荣革命”、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 (2)从代议制的内容看:其特点是国王逐渐“统而不治”,责任内阁制逐 渐完善,选举权主体范围逐渐扩大,内阁日益权重。 (3)从发展过程看:随着资本主义发展而逐渐完善,其特点是渐进的温和 变革,民众的斗争和政府的妥协相结合,尊重传统和遵循惯例等,体现了连 续性、渐进性、创新性的特点。如责任制内阁的形成、1832年议会改革等。 综合视点:英国代议制演变过程的特点及趋势 2、趋势: (1)立法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行政权由国王转移到内阁;国王权力逐渐 被削弱,议会权力不断增强。 (2)政治权力有贵族转移到工业资产阶级,并下移到公民。 真题演练 1. 1743 年英国的《议会法》规定,享受王室俸禄和在命的相当一部分 官员不得担任议员。这一改革举动表明(   ) A.工业资产阶级获得参政权 B.英国责任内阁制尚未形成 C.国王对议会的影响受到挑战 D.议员不再由国王任命产生 C 真题演练 2. 1702 年英国国王威廉三世去世,安妮女王即位。当时议会内部存在 两个党派,安妮厌恶占多数席位的辉格党,于是解除了辉格党人的行政 要职,代之以托利党人。这说明在当时英国 (    ) A.议会无权制约国王 B.君主立宪制尚未完善 C.内阁制已基本确立 D.《权利法案》遭到破坏 B 真题演练 3. 下图是英国农民、工人和资产阶级人口比重变化示意图(a代表农民, b代表工人,c代表资产阶级),这反映了(   ) A.议会改革的必要性 B.农村经济的衰败 C.商业资产阶级迅速崛起 D.无产阶级革命条件成熟 A 真题演练 4. 18 世纪中叶,一位英国内阁成员在议会发言中说:“诸位都知道, 媾和与开战的权力是由国王掌握的……我们的宪法始终表明,国王在决 定和平与战争时有权利让议会参与,也有权利不让议会参与。没有哪位 明智的国王真的会冒险不让议会参与。”这表明在当时的英国 (    ) A.光荣革命成果受到侵蚀 B.立宪政体未能阻止国王专权 C.内阁依旧为国王所控制 D.国王仍旧保留某些名义权力 D 真题演练 5. 1861 年,伦敦一家报纸经过统计后指出:就数量和重要性而言,下 院十分之九的议案是经由政府之手通过的。这表明 (     ) A.内阁和议会权力平等   B.英国内阁的权力比较大 C.英王的立法权开始被剥夺 D.英国内阁拥有立法权 B 真题演练 6. 中国明朝设置内阁,近代英国实行内阁制度。有关两者比较结论的 陈述,不正确的是 (    ) A.两者都是制度化的中央一级行政机构 B.两者都造成了国家元首行政权力的消长变化 C.两者体现的政治形态在本质上存在根本区别 D.明朝内阁反映专制统治的加强,英国内阁反映民主政治的发展 A 真题演练 7. 1884年英国通过的《人民代表法》,该法案规定:把1867年曾授予自 治市的公民权扩大到郡的工人(房客及其家庭),尤其是农业工人那里。 1886年又通过了另一项法律《重新分配议席的法令》,规定:空额议席重 新分配,空出来的席位分配给英格兰、威尔士和部分新兴城市。英国上 述改革措施(   ) A.取消了对选民的财产资格限制 B.消除了英国议会制度中的积弊 C.使城乡获得了均等的民主权利 D.促使工业资产阶级进一步崛起 D 真题演练 8. 2017年6月,因一系列社会问题,英国部分政要和民众要求首相特蕾莎 梅下台。特蕾莎梅最终是否下台,关键取决于(   ) A.特蕾莎梅所在执政党保守党的民意支持率 B.议会对特蕾莎梅政府的信任程度 C.英国女王的态度 D.在野党工党的态度 B 第 8 讲 美 国 联 邦 政 府 的 建 立 1. 1 7 8 7 年 宪 法 的 主 要 内 容 2.美 国 总 统 制 与 英 国 君 主 立 宪 制 的 异 同 考 点 总 结 一、美国共和制确立的背景 1、经济: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政治(前提):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1775—1783)。 邦联制的弊端。3、现实: 概念解读: 邦联——为进行相互贸易或其他的共同目的而组成的一种松散的国家联合,各 成员拥有独立的内政外交权力,没有全国统一的宪法、军队与财政,政府集中 行使的权力极为有限。 影响: (1)中央政府权力很小,各州权力很大。 (2)美国的经济发展受到影响。 (3)造成美国的社会秩序混乱(社会矛盾尖锐)。 一、美国共和制确立的背景 1、经济: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政治(前提):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1775—1783)。 邦联制的弊端。3、现实: 经济困难 政局不稳 加强中央集权 原因 表现 解决办法 松散的邦联体制 制定宪法 一、美国共和制确立的背景 1、经济: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政治(前提):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1775—1783)。 邦联制的弊端。3、现实: 4、思想:启蒙思想的影响。 5、个人:华盛顿的个人作用。 二、1787年宪法——伟大的妥协 1、内容:(1)国家结构: 宪法规定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 各州可以制定地方法律,但不能违背宪法。 中央集权:政治、经济、 军事、外交大权 地方分权:有一定的自治权 意义: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既维护统一,又调动地 方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妥 协 一 : 联 邦 和 各 州 权 力 的 妥 协 二、1787年宪法——伟大的妥协 1、内容:(2)确立“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立法、司法、行政。 联邦政府 参议员由各州议会选举产 生,每州两名任期6年,每 两年改选三分之一。众议 员由各州按照人口比例选 出,任期两年。 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每 届任期四年。总统是国家 元首、政府首脑和军队总 司令。 最高法院大法官共有九 名,由总统提名,参议 院批准,除非犯罪,终 身任职。 二、1787年宪法——伟大的妥协 1、内容: ①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掌握立法权。 美国国会的权力 1.征税、调整贸易、征兵及在紧急时期调动民兵,只有国会拥有宣战权。 2.立法权。包括被总统否决的法律,国会复议以三分之二再次通过,即为有效。 3.总统任命的官员、与外国缔结条约,须得到国会批准。 4.众议院可对违法的总统提出弹劾并交由参议院审理。 5.在职的美国联邦政府官员不得成为国会议员。 (2)确立“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立法、司法、行政。 二、1787年宪法——伟大的妥协 1、内容: ②总统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军队总司令,掌握国家行 政权,对宪法和选民负责。 美国总统的权力 ①行政权归总统,总统由选民间接选出所以总统不对国会负责。 ②他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还是军队的总司令。 ③有权提名并任命政府官员、与外国缔结条约,但要经国会同意;紧急情况下 可以越过国会不宣而战。战时可行使独裁大权。 ④总统可以对国会通过的法律实行否决权。 因此,美国总统的权力使联邦的行政权保持强有力的地位,故称总统共和制。 (2)确立“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立法、司法、行政。 ①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掌握立法权。 二、1787年宪法——伟大的妥协 1、内容: ③最高法院掌握司法权,对法律拥有最高司法解释权。 最高法院的权力 ①大法官由总统任命,但需经参议院同意。他们除非犯罪,终身任职。 ②它对于在美国宪法、联邦法律及条约范围内的一切案件都可以行使最高审判权。 ③后来,联邦法院逐渐拥有解释一切法律及条约的权力。 (2)确立“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立法、司法、行政。 ②总统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军队总司令,掌握国家行 政权,对宪法和选民负责。 ①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掌握立法权。 二、1787年宪法——伟大的妥协 1、内容: 总统 (行政权) 国会 (立法权) 联邦法院 (司法权) 法院可宣布法律不合宪法, 可以解释一切法律和条约 总统任命的法官须经国会确认 可 否 决 国 会 的 法 律 三 分 之 二 复 议 权 总 统 任 命 大 法 官 联 邦 法 院 可 宣 布 总 统 法 令 违 宪 , 审 查 行 政 行 为 , 行 使 最 高 审 判 权 分权与制衡 可 以 弹 劾 总 统 美 国 三 权 分 立 体 制 的 运 作 妥 协 二 : 美 国 联 邦 政 府 内 部 权 力 (2)确立“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立法、司法、行政。 二、1787年宪法——伟大的妥协 1、内容: 2、评价: 探究一:美国1787年宪法的原则及评价 史料一:众议院应由各州人民每两年选举一次之议员组成……众议员人数应按联邦 所辖各州的人口数目比例分配。参议院由每州的州议会选举两名参议员组成之,参 议员的任期为六年,每两年改选三分之一。 史料二:总统有权缔结条约,但需争取参议院的意见和同意,并须出席的参议员中 三分之二的人赞成。 根据史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美国1787年宪法所体现的原则 民主原则、分权与制衡原则 二、1787年宪法——伟大的妥协 1、内容: 2、评价: 探究一:美国1787年宪法的原则及评价 史料三:众议院……有弹劾违法失职的总统、副总统和高级文官的全权。……参议 院有审讯一切弹劾案的全权。……凡必须参议院和众议院同意的命令、决议……应 经总统批准……经参议院的协议及同意,并得到该院出席议员三分之二赞成时,总 统有权缔结条约;总统提出大使、公使、领事、最高法院法官及合众国政府其他官 员,经参议院的协议及同意时,任命之…… 根据史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述美国的“三权”在实践中是如何被限制的? 有何影响? 立法权:国会由众议院和参议院组成;国会立法须经总统批准,总统对立法有否 决权;最高法院可以以“违宪”的名义,废止已通过的法律。 二、1787年宪法——伟大的妥协 1、内容: 2、评价: 探究一:美国1787年宪法的原则及评价 史料三:众议院……有弹劾违法失职的总统、副总统和高级文官的全权。……参议 院有审讯一切弹劾案的全权。……凡必须参议院和众议院同意的命令、决议……应 经总统批准……经参议院的协议及同意,并得到该院出席议员三分之二赞成时,总 统有权缔结条约;总统提出大使、公使、领事、最高法院法官及合众国政府其他官 员,经参议院的协议及同意时,任命之…… 根据史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述美国的“三权”在实践中是如何被限制的? 有何影响? 行政权:总统缔结条约须经参议院同意;总统任命官员须经参议院同意;国会对 总统有弹劾权;总统连任不得超过两届。 二、1787年宪法——伟大的妥协 1、内容: 2、评价: 探究一:美国1787年宪法的原则及评价 史料三:众议院……有弹劾违法失职的总统、副总统和高级文官的全权。……参议 院有审讯一切弹劾案的全权。……凡必须参议院和众议院同意的命令、决议……应 经总统批准……经参议院的协议及同意,并得到该院出席议员三分之二赞成时,总 统有权缔结条约;总统提出大使、公使、领事、最高法院法官及合众国政府其他官 员,经参议院的协议及同意时,任命之…… 根据史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述美国的“三权”在实践中是如何被限制的? 有何影响? 司法权:最高法院法官由总统任命,经参议院批准。 二、1787年宪法——伟大的妥协 1、内容: 2、评价: 探究一:美国1787年宪法的原则及评价 史料三:众议院……有弹劾违法失职的总统、副总统和高级文官的全权。……参议 院有审讯一切弹劾案的全权。……凡必须参议院和众议院同意的命令、决议……应 经总统批准……经参议院的协议及同意,并得到该院出席议员三分之二赞成时,总 统有权缔结条约;总统提出大使、公使、领事、最高法院法官及合众国政府其他官 员,经参议院的协议及同意时,任命之…… 根据史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述美国的“三权”在实践中是如何被限制的? 有何影响? 影响: 1、可避免滥用职权,避免独裁或绝对权力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资 产阶级民主,为美国的长期稳定和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2、有时会出现三权相互否决的情况,导致效率低下,影响统治集团意志的 有效贯彻。 二、1787年宪法——伟大的妥协 1、内容: 2、评价: (1)原则:①联邦制原则:联邦政府与州政府实行分权原则。联邦的权力是各州赋 予的,但联邦地位高于各州地位。 ②分权与制衡原则: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相互制衡。 ③民主原则:总统和议会议员都由选举产生,实行任期制,并对选民负责。 (2)评价: 进步性:①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②为美国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制度基础。 ③突出分权与制衡原则,体现民主精神 ④巩固了国家的独立,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⑤为其他国家提供了民主政治示范 二、1787年宪法——伟大的妥协 1、内容: 2、评价: (1)原则:①联邦制原则:联邦政府与州政府实行分权原则。联邦的权力是各州赋 予的,但联邦地位高于各州地位。 ②分权与制衡原则: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相互制衡。 ③民主原则:总统和议会议员都由选举产生,实行任期制,并对选民负责。 (2)评价: 局限性:允许奴隶制度的存在,不承认妇女、黑人和印第安人具有和白人男子 相等的权利等。 三、两党制的形成与发展 形成 特点 实质 影响 1828年民主党成立,1854年共和党成立。 19世纪50年代中期,民主党与共和党对 峙格局最终形成。 两党对垒,交替执政。 代表不同的利益集团,但本质上都是资 产阶级政党。 两党不仅控制了国会,也左右着总统选 举和地方选举。 综合视点一: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英国君主立宪制 国家元首 政府首脑 政府与议(国)会关系 国王 美国总统制 国家元首产生方式 国家元首任期 国家元首权力 政府的产生 国家权力中心 总统 世袭 选民间接选举产生 终生 任期制 “统而不治”的虚君 掌握国家行政权 首相 总统 议会多数党组阁 总统经国会同意组织政府 对议会负责 与国会制约和平衡 议会 总统 不同点 相同点:本质上都是资本主义政体,其核心特征是代议制民主,都是两国 国情的产物,都促进了两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英、美不同政体的原因: ①英国有浓厚的封建传统,资产阶级革命中,资产阶级与新贵族向封建 势力妥协。 ②美国没有经历封建社会,民众深受欧洲启蒙思想的影响,普遍厌恶欧 洲的专制制度。 综合视点一: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综合视点二:英国《权利法案》与美国1787年宪法的异同 《权利法案》 1787年宪法 不同点 相同点 重点在于限制王权,奠定 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基础。 内容更为全面,划分了联邦政府 与各州的权力,以三权分立原则 为指导对国家权力进行分配。 ①都是政治势力间相互妥协的产物。 ②都确立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实行资产阶级代议制。 ③都体现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具有民主性和进步性。 ④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局限性。 综合视点三:美国创建民主共和制的原因 (1)没有经历过完整的封建时代。 (2)具有追求独立、自由的传统;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 (3)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 (4)启蒙思想的影响和《独立宣言》的感召。 (5)杰出人物和政治精英的个人素质和历史作用。 真题演练 1. 根据美国 1787 年宪法,众议员名额按照各州人口比例分配,各州 人口数“按自由人总数加上所有其他人口的五分之三予以确定”。这一 规定违背了《独立宣言》中提倡的 (    ) A.主权在民原则 B.天赋人权原则 C.各州自治原则     D.各州平等原则 B 真题演练 2. 在美国 1787 年宪法的讨论中,有人主张联邦政府享有最高权威, 甚至试图在宪法中加入国会有权否决各州立法的条款。有人则要求保护 各州的自主权,将联邦体制对政府的不同层次、不同部门权力进行特别 划分视为防止过多国家集权的保障。它反映 (    ) A.大州与小州的利益之争 B.南方与北方的权力之争 C.立法与行政的职权之争 D.联邦与各州的权限之争 D 真题演练 3. 1800 年,美国总统、联邦党人亚当斯要求政见不同的内阁成员皮克 林辞职,遭到皮克林拒绝,于是亚当斯将其免职。皮克林因此成为美国 历史上第一位被总统免职的内阁成员。亚当斯此举 (    ) A.加强了联邦政府的行政权力 B.体现了总统与内阁之间权限不明 C.行使了宪法赋予总统的职权 D.反映了联邦党与其他党派的斗争 C 真题演练 4. 1874 年美国选举之后,民主党控制了众议院,立即开始搜集关于执 政的共和党腐败的资料,总统格兰特的许多内阁成员因此被迫辞职。由 此可知,当时美国 (    ) A.总统享有的权力受到限制   B.两党秉持不同阶级立场 C.议会开始成为权力的中心 D.两党制体现了制衡原则 D 真题演练 5. 有学者说 : 事实上美国采取的是 “ 一党制 ” 即 “ 民共党 ” 但却伪装为两党制 ( 即民主党和共和党 ), 不管你投哪家的票 , 你总 归投 “ 民共党 ” 的票。这段话说明美国 (    ) A.共和党与民主党已没有区别 B.两党都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 C.选举制度是为一个党服务的 D.政治局势需要成立新的政党 B 真题演练 6. 备受世人推崇的美国 1787 年宪法解决了美国邦联制存在的弊病 , 但在宪法正文中根本没有出现 “slave” 这个词 , 更没有涉及解决黑 人奴隶制的存废问题。以下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    ) A.美国宪法违背了民主精神 B.当时黑人对民权要求不强烈 C.美国宪法并未实践人民主权 D.体现原则与妥协的宪政精神 D 第 9 讲 资 本 主 义 政 治 制 度 在 欧 洲 大 陆 的 扩 展 1 . 法 兰 西 第 三 共 和 国 宪 法 内 容 2 . 德 意 志 帝 国 宪 法 内 容 3 . 德 国 君 主 立 宪 制 与 法 国 共 和 制 的 异 同 考 点 总 结 4 . 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一、法兰西共和政体的确立 1、背景: (1)政治: 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2)经济: 17、18世纪法国是欧洲大陆上典型的君主专制国家,资产阶级 与封建势力矛盾尖锐。 (3)思想: (5)根本原因: 启蒙思想的影响。 资本主义发展受到封建专制制度的阻碍。 (4)外部因素:受到美国独立并确立民主共和制的鼓舞。 ——共和派与君主派的妥协 一、法兰西共和政体的确立 2、过程:艰难的法兰西共和之路 ——共和派与君主派的妥协 一、法兰西共和政体的确立 2、过程:艰难的法兰西共和之路 法国帝制与共和制斗争的实质 帝制与共和制的斗争反映了传统力量与民主力量的斗争,但不能 认为是封建力量与资本主义力量的斗争。 无论是共和制还是帝制都是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其斗争也是 资产阶级内部就何种政体的斗争。 ——共和派与君主派的妥协 一、法兰西共和政体的确立 2、过程:艰难的法兰西共和之路 特点: 1.曲折性:经历君主专制的复辟、君主立宪制、帝制,最终确立共 和政体。 2.铲除专制主义,实现政治民主化,以法治取代人治,以民主取代 专制是法国共和政体的基本特征。 原因:(1)法国工业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相对缓慢,致使法国工业资产阶级 力量相对弱小。 (2)法国是典型的封建专制国家,君主思想作为封建残余长期存在。 (3)共和国时期政局动荡、缺乏威信,引起人民不满。 (4)外因:周边国家都是君主制,法国率先废除君主制,必然遭到 反对,甚至外来武装干涉。 ——共和派与君主派的妥协 一、法兰西共和政体的确立 3、确立: 标志: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内容: 立法权属于议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 参议员由间接选举产生, 任期9年, 参议院有权否决众议院的决议案 ——共和派与君主派的妥协 一、法兰西共和政体的确立 3、确立: 标志: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内容: 立法权属于议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 众议员由成年男子直接选出,任期4年 ——共和派与君主派的妥协 一、法兰西共和政体的确立 3、确立: 标志: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内容: 立法权属于议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 由参议院和众议院联席会议选出,任期7年;国 家元首、军队最高统帅;有权任命高级官员、缔 结条约、实行特赦;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 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 行政权由总统掌握 ——共和派与君主派的妥协 一、法兰西共和政体的确立 3、确立: 标志: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内容: 行政权 众议院参议院 (选民普选产生) 议会(立法权) 多 数 产 生 (间选产生) 总 统 内阁部长政府 任命经众议院同意 经 参 议 院 同 意 有 权 解 散 经众议院同意 有权否决 ——共和派与君主派的妥协 一、法兰西共和政体的确立 3、确立: 标志: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请思考,假如法国要向清政府宣战,先要经过哪些程序? 中法战(1883—1885年) 总统提议 国防部长 签字副署 议会通过 总统宣战 分 权 制 衡 ——共和派与君主派的妥协 一、法兰西共和政体的确立 3、确立: 标志: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4、意义: (1)标志着法国共和政体最终确立. (2)为法国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共和派与君主派的妥协 二、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背景: 2、确立: (1)德国四分五裂的政治局面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2)在俾斯麦的领导下,普鲁士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完成了德国的统一。 1871年德意志帝国建立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颁布。 二、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3、内容: 皇帝: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统帅,有权任免官员、召集和解散议会 和决定对外政策。 宰相:主持内阁工作, 由皇帝任命, 任期由皇帝决定,只对皇帝负责。 议会:立法机构, 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组成。 国家性质:联邦制和君主立宪制 帝国议会通过的法案必须得到联邦议会和皇帝批准 二、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4、特点: (1)帝国皇帝世袭,权力巨大,可以任命帝国宰相,有权召集和解散议会。 (2)帝国宰相只对皇帝负责,不对议会负责。 (3)两院制议会中,联邦议会权力巨大,负责法律审批;帝国议会有立法权, 但必须经过联邦议会和皇帝批准方能生效。 第12条:“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以及使议会延期 或结束。” 第15条:“由皇帝任命帝国宰相 。” 第18条:“皇帝任命帝国官吏,有创制法律之权 。” (4)不彻底、不完善的代议制,封建残余重。 二、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4、特点: (1)德国是容克地主阶级通过王朝战争方式实现的国家统一,统一后保 留了浓厚的军国主义传统和封建专制残余。 (2)资产阶级力量弱小,依赖性强,工人阶级力量不够强大,因此德国 的民主制度徒有其表。 第12条:“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以及使议会延期 或结束。” 第15条:“由皇帝任命帝国宰相 。” 第18条:“皇帝任命帝国官吏,有创制法律之权 。” 德国代议制存在缺陷的原因: 二、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5、评价: 史料一:马克思认为,德意志帝国实质上是一个“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 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 警察来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 根据史料一,为什么说“德意志是“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 ? 皇帝的权力大,议会的权力小。 二、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5、评价: 史料二:威廉二世的郁闷事 德意志皇帝威廉一世在波茨坦有一座行宫,视线被一座磨坊挡住了, 就派警卫人员把磨坊拆了,后来磨坊主一纸诉讼把皇帝告上了法庭,法 院判决结果是威廉一世败诉。判决皇帝必须“恢复原状”,把那磨房盖 起来。威廉贵为一国之君,拿到判决书也只好遵照执行。 史料二说明了什么问题? 皇帝的权力受到法律的约束。 虽然德意志政体具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但它事实上承认了法律至上的法治 原则,实现了德国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的政治转型。 二、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5、评价: 史料三:到处都是“德国制造” 1896年,英国人惊奇地发现:“身上的衣服是德国缝制的,少女们 周末穿的漂亮披风与上衣来自德国。更让人吃惊的是生活中有许多东西 都产自德国,如孩子们的玩具、童话书,厨房用品、排水管、收音机、 纸张、铅笔,就连周末歌剧院里上演的歌剧也是德国人创作的,演员无 一例外是德国人。 史料三说明了什么问题? 说明了德国统一、立宪促进了社会经济迅速发展 二、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5、评价: 进步性: 政治:事实上承认了法律至上的法治原则,实现了德国由 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的政治转型。 经济:促进了德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使德国成为 世界强国之一。 局限性:形式是代议制,实质是专制主义、军国主义,为世界大战爆 发埋下了祸根。 三、正确认识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 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 德国君主立宪制 法国共和制 国家 元首 政府 首脑 议会 权力 中心 帝国议会的法案必须得到联邦议会和 皇帝批准,是不彻底不完善的代议制 皇帝 :世袭,权力巨大而基本上 不受议会制约 总统:由参众两院联席会议选出, 对 议会负责,权力很大, 受议会制约 宰相 由皇帝任命 对皇帝负责 同上 参议院权力大于众议院,议会立法权 不受行政制约,是较彻底较完善的代 议制 皇帝 议会 三、正确认识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 1、背景: (1)经济上: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政治上:资产阶级要求获得政治权力。 (3)思想上:欧洲启蒙运动的影响。 2、运作模式: (1)议会权力:议会由选举产生,享有立法权、财政权和行政监督权。 (2)运行原则:实行权力制衡原则,民主化、法制化和制度化。 (3)政党政治:实行政党政治。政党在执政期间推行本党意志和政策。 三、正确认识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 3、影响: (1)经济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政治上:有利于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秩序,促进了世界民主政治的发展。 (3)思想上:促进了思想的解放、科技和文化事业的发展。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19 tt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8023965号-4

天天资源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