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资料详情(天天资源网)

资料简介

高中语文统编教材必修下册第六单元“观人间百态 品百味人生” 写作与拓展 社会现实复杂多元,人间世相参差百态。生而为人,当有人心。我们虽不可能时时事 事都在现场,但可以通过经典文学作品来启迪我们关注作为个体的人的生存境况,关注纷 繁复杂的人间百态。无论是巍巍庙堂还是平常巷陌,也不管是峨冠博带还是布衣白丁,一 切生命的价值都值得我们去关注,并用正确的立场、睿智的头脑、敏锐的眼睛,去观察思 考、分析鉴别、研究改进…… 高中语文统编教材必修下册第六单元选取了古今中外五篇经典小说,在艺术的虚构中 展现生活的真实,揭示了庞杂多样的人间世相,反映了当时荒谬社会造成的压抑与扭曲。 这其中,既有政治黑暗下清正之士遭遇无路可走的人生窘境,又有普通人禁锢于专制中不 敢解脱、不能解脱的可笑可悲,又有普通人或主动或被动的变异…… 我们将带领大家一起,通过这些作品关注芸芸众生的喜怒哀乐,并从写作的角度进行 相关的课外拓展,丰富人生体验,提升对社会现实观察、分析、判断的能力,激发想象, 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 语言之美 鲁迅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一文中谈到,小说必须是“为人生的”,要能“揭出病苦, 引起疗救的注意”。鲁迅的小说,展现出他对于当时社会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自省意识, 他笔下的女性形象、儿童形象、知识分子形象、看客形象等群体成为人们百读不厌的探讨 对象。这种“为人生”的创作观念,反映在其语言表达中,就形成了独特的冷峻风格和讽 刺意味。下面我们就通过《祝福》一起来品味小说的语言,感受其中丰富的内涵和丰厚的 韵味。 课本点击 祝福(节选) 鲁 迅 ……况且,一想到昨天遇见祥林嫂的事,也就使我不能安住。那是下午,我到镇的东 头访过一个朋友,走出来,就在河边遇见她;而且见她瞪着的眼睛的视线,就知道明明是 向我走来的。我这回在鲁镇所见的人们中,改变之大,可以说无过于她的了:五年前的花 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 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她 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 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 这故事倒颇有效,男人听到这里,往往敛起笑容,没趣的走了开去;女人们却不独宽 恕了她似的,脸上立刻改换了鄙薄的神气,还要陪出许多眼泪来。有些老女人没有在街头 听到她的话,便特意寻来,要听她这一段悲惨的故事。直到她说到呜咽,她们也就一齐流 下那停在眼角上的眼泪,叹息一番,满足的去了,一面还纷纷的评论着。 她就只是反复的向人说她悲惨的故事,常常引住了三五个人来听她。但不久,大家也 都听得纯熟了,便是最慈悲的念佛的老太太们,眼里也再不见有一点泪的痕迹。后来全镇 的人们几乎都能背诵她的话,一听到就烦厌得头痛…… 作者简介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鲁迅少年时 因祖父牵连进科场舞弊案致家道中落,而深味人间冷暖;后赴日本学医,其时正值日俄战 争,因“看电影”事件深受触动,从而弃医从文;回国后投身新文化运动和教育事业。他 以笔为刀进行战斗,被誉为“民族魂”。 鲁迅致力于白话文运动,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现代白话文小说——《狂人 日记》。其经典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 《而已集》《华盖集》《且介亭杂文》等。 写作背景 《祝福》选自小说集《彷徨》。鲁迅于 1918 年开始进行小说创作。当时《新青年》提 倡“文学革命”,鲁迅出于“对于热情者们的同感”,在写作中揭露旧社会的病根,希望唤 起疗救的希望,所以创作了为革命者呐喊助威的《呐喊》。然而,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新青年》的团体散掉了,“有的高升,有的退隐,有的前进”,“科学”与“民主”并没有 唤醒当时麻木的民众。看透了辛亥革命、二次革命、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的鲁迅,对社 会变革变得失望、颓唐,曾经满怀的希望终于破灭,变为愤懑与无奈,倍感彷徨。1924 年 至 1925 年鲁迅所作的 11 篇小说,集中反映了他当时的彷徨、无奈之状,结集成册,命名 为《彷徨》。 全文赏析 《祝福》是《彷徨》的开篇之作,文章的题目“祝福”有着很强的象征意味:它是鲁 镇的人们最重要的祈福祭祀仪式,是小说主人公祥林嫂悲惨故事展开的背景,是以四叔为 代表的封建礼教的外显形式,更是作者呼唤人们改变荒谬封建社会、奔向自由光明未來的 祝愿。 祥林嫂的命运无疑是悲惨的,是值得同情的。她的悲惨命运值得我们深思:她在祥林 死后的“逃”、在被迫再嫁之时的“撞”、在柳妈诡秘一“劝”之后的“捐(门槛)”,看似 是一种反抗,实则是出于对封建礼教的一种维护——她的每一次抗争,都把她推进更深的、 不可解脱的命运深渊。在封建政权、族权、神权和夫权的看似矛盾又无可辩驳的共同压榨 下,她的生命一步步毁灭于包括她自身在内的当时人们笃信笃行的封建礼教制度,这就深 刻揭示了“礼教吃人”的本质。 小说中的一些细节颇值得挖掘,“福兴楼的清燉鱼翅,一元一大盘,价廉物美”“每月 工钱五百文”“于是算清了工钱,一共一千七百五十文,她全存在主人家,一文也还没有用, 便都交给她的婆婆”“她的婆婆……就到手了八十千”“庙祝……价目是大钱十二千”,这些 具体的数字鲜明地展示了封建政权、族权、神权对祥林嫂的欺压之深! 此外,小说还展现出荒谬的场域扭曲。鲁四老爷的祖先成为保佑家族兴衰的神灵而得 享烟火,而祥林嫂的亲人只能在地狱等待亲人的团聚,人世间的等级秩序在本应寄寓希望 的彼岸世界依然存在;鲁镇的“文明”祭器将祥林嫂逼上绝路,深山中的香灰却曾经救过 她的命。何谓文明,何谓野蛮?本应该象征自由文明的书房,却是鲁四老爷封建思想的源 泉;原为祥林嫂安身立命的充满人间烟火之气的厨房,却是柳妈定义她致命“罪名”的场 所。 学习札记 鲁迅小说的语言表达魅力 ——以《呐喊》《彷徨》为例 鲁迅说,自己写小说的目的是“想利用他的力量,来改良社会”“所以我的取材,多采 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这种“为人生”的文 学观念,反映在创作实际中,则是“力避行文的唠叨”。鲁迅小说简洁冷峻的文风和鲁迅的 个性特征是相一致的。具体而言,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 1. 简洁与繁复的统一。鲁迅提倡语言简洁:“只要觉得够将意思传给别人了,就宁可 什么陪衬拖带也没有。”他写祥林嫂,“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 麻木不幸的妇女形象立见;写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一个欲“上” 不能、居“下”不甘的迂腐的读书人形象跃然纸上;写九斤老太,“一代不如一代”,一个 陈旧迂腐的保守人物呼之欲出。不过为了表达的必要,鲁迅的文字有时候是大笔泼墨式的, 《祝福》中两次写到祥林嫂讲阿毛被狼叼走的故事,和初来鲁镇时“不开一句口”的形象 形成巨大反差。在反差中,我们看到了祥林嫂不堪忍受生命的悲惨,而极度自责、极力宣 泄甚至精神失常的惨况。 2. 幽默与讽刺的统一。鲁迅的幽默讽刺是冷峻内敛的。康大叔对人血馒头治痨病的偏 方深信不疑且以此为傲,但是听到吃了馒头的小栓依然咳嗽时,居然说:“包好!小栓—— 你不要这么咳。包好!”巧妙地讽刺了康大叔的愚昧无知与自欺欺人。写何小仙只一句话: “这第一味保婴活命丸,须是贾家济世老店才有!”深刻讽刺了庸医互相勾结、欺世盗名、 谋取钱财的事实。写杨二嫂:“忘了?这真是贵人眼高……”三分吹捧、七分嘲弄中讽刺了 一个庸俗势利、尖酸刻薄之人。 3. 文言与白话的统一。鲁迅是古文修养极高又推行白话文运动的先驱,文白融合、相 得益彰是其作品的主要特征。这在其第一篇现代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中尤为明显:序 言用文言,正文用白话,其“格式的特别”一经发表就引人注目,日记体小说创新了中国 现代小说的写作方式。另外孔乙己口中的“君子固穷”之类的话,成为众人的笑料。把精 当的文言用在白话的表达中,不着痕迹地批判了孔乙己的迂腐可笑,也显现出科举制度对 当时读书人的心灵戕害。 情节之妙 在小说中,对情节与人物性格关系的把握和处理,常常会影响小说整体的艺术魅力。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是《水浒传》的名篇,生动展示了林冲从忍到狠、從八十万禁军教 头到被逼上梁山的“豹子头”的性格转变,情节跌宕起伏、张弛有度;《装在套子里的人》 在契诃夫的创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作品中别里科夫平常最怕出乱子,害怕改变既有的一 切,最终在他所痴迷的“套子”里埋葬了自己,其也成了保守、僵化和奴性的代名词,故 事情节简洁明了却寓意深刻。下面我们以《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为例,一起来看看小说中 情节在揭示人物性格和作品主题中的作用。 课本点击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节选) 施耐庵 ……(林冲)把花枪挑了酒葫芦……带了钥匙,信步投东,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 逦背着北风而行。那雪正下得紧。 …… 林冲听那三个人时,一个是差拨,一个是陆虞候,一个是富安……三个人都急要走时, 惊得呆了,正走不动。林冲举手,胳察的一枪,先搠倒差拨。陆虞候叫声:“饶命!”吓得 慌了手脚,走不动。那富安走不到十来步,被林冲赶上,后心只一枪,又搠倒了。翻身回 来,陆虞候却才行得三四步,林冲喝声道:“奸贼!你待那里去!”劈胸只一提,丢翻在雪 地上,把枪搠在地里,用脚踏住胸脯,身边取出那口刀来,便去陆谦脸上阁着,喝道:“泼 贼!我自来又和你无甚么冤仇,你如何这等害我!正是‘杀人可恕,情理难容!”陆虞候告 道:“不干小人事;太尉差遣,不敢不来。”林冲骂道:“奸贼!我与你自幼相交,今日倒来 害我!怎不干你事?且吃我一刀!”把陆谦上身衣服扯开,把尖刀向心窝里只一剜,七窍迸 出血来,将心肝提在手里。回头看时,差拨正爬将起来要走,林冲按住喝道:“你这厮原来 也恁的歹,且吃我一刀!”又早把头割下来,挑在枪上。回来把富安、陆谦头都割下来,把 尖刀插了,将三个人头发结做一处,提入庙里来,都摆在山神面前供桌上。再穿了白布衫, 系了搭膊,把毡笠子带上,将葫芦里冷酒都吃尽了,被与葫芦都丢了不要,提了枪,便出 庙门投东去。 作者简介 《水浒传》的作者有多种说法,最普遍的是“钱塘施耐庵的本,罗贯中编次”。施耐庵, 明朝人,相传为孔子七十二弟子之一的施之常后裔,其籍贯有苏州说、兴化说、吴兴说等 不同的说法。施耐庵聪明好学,才气过人,为人仗义。36 岁时他与刘伯温同榜中进士,曾 在钱塘为官三年,因看透官场黑暗,不愿逢迎权贵、屈节事人,遂弃官归乡。后来他参加 张士诚抗元起义,兵败后居家避祸淮安,随后寓居江阴等地,潜居不出。《水浒传》写成后 不久,施耐庵染病而殁。 写作背景 《水浒传》反映了北宋末年的社会乱象,写出了普通人民被逼上梁山的生活场景,寄 寓了作者的政治思想。水浒故事最初起源于北宋宣和年间,从南宋开始就成为民间口头文 学的主要题材,流传下来的根据说书人编成的话本中就有“青面兽”“花和尚”“武行者” 等。施耐庵在寓居江阴等地时常感时政衰败,便将当时民间流传的水浒故事汇集起来,经 过选择、加工、再创作,写成了这部优秀的古典名著,以寄托情志。 全文赏析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情节跌宕起伏、描写细致生动,尤其是细节刻画令人击节叹赏, 如花枪、解腕尖刀、酒葫芦的设置精巧高明。 “林冲自来天王堂,取了包裹,带了尖刀,拿了条花枪,与差拨一同辞了管营,两个 取路投草料场来。”这是花枪的首次亮相,林冲武艺高强,本不需花枪防身,但是面对人生 变故,无意识地拿起了防身之物,情节暗暗收紧;在去沽酒的路上,“把花枪挑了酒葫芦…… 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一名清俊的英雄,在雪白的天地间扛着红缨花 枪,可谓潇洒;继而在草厅被雪压倒后“把被卷了,花枪挑着酒葫芦,依旧把门拽上,锁 了”,可见其恪守职责、安分守己;听到陆虞候等人的奸计后,“轻轻把石头掇开,挺着花 枪,左手拽开庙门”,用花枪搠倒差拨、富安,完成了人物的转变——花枪展现了林冲日趋 渐紧的防范心理。 解腕尖刀源于林冲买刀寻仇,但是在寻敌不得后,未再提及尖刀,直到杀陆虞候复仇 时“把枪搠在地里,用脚踏住胸脯,身边取出那口刀来”,特意用解腕尖刀杀死陆虞候,完 成了复仇行为,尖刀展示了林冲强烈的复仇心理。 酒,可以御寒、解愁,林冲在杀死三人之后,“将葫芦里冷酒都吃尽了,被与葫芦都丢 了不要”。他丢掉的不仅是御寒之物,更是对安稳生活的向往。 学习札记 在情节发展中塑造人物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共写了沧州遇旧知、买刀寻仇敌、草堂交接、雪夜复仇上梁 山四处情节,在情节发展中,塑造了林冲“忍”“怒”“安”“反”的性格转变。 沧州遇旧知的情节看似是闲来之笔,实则大有深意。通过李小二之语,展示了林冲仗 义疏财、扶危济困的高贵品质。林冲在被陷害的境况中,依然自言:“我因恶了高太尉,生 事陷害,受了一场官司。”“高太尉”之称,可以窥测他隐忍被害、渴望刑满释放之心。对 李小二夫妇却又道“我是罪囚,恐怕玷辱你夫妻两个”,其良善、周到可见一斑。沧州遇旧 知的情节刻画了本文的第一次偷听,听不清谋划细节又听到了关键词,为山神庙林冲听到 三人谋划细节做了铺垫。李小二言“林教头是个性急的人,摸不着便要杀人放火”,既见林 冲英雄本色,更显其隐忍之难。 买刀寻仇敌一节,写出林冲反抗的第一步。“林冲大怒……先去街上买把解腕尖刀,带 在身上,前街后巷一地里去寻。”这就照应了前文李小二“性急”之言。然而“街上寻了三 五日,不见消耗,林冲也自心下慢了”,气氛又缓和下来,说明林冲尚且心存幻想,故而才 有了虽然心中起疑却也相安无事的草堂交接。 草堂交接部分,林冲对管营回话说:“小人便去。”短短一句话写出其软弱、妥协之状。 本部分展现出环境描写对于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正是由于风雪,林冲才因身寒沽酒,才 得以见到位于草料场与市井间的古庙;正是由于风雪压倒草厅,林冲才不得不投宿古庙; 正是由于风雪之势,林冲才要以大石靠门,才隔门听到了小人的奸计。值得注意的是,这 场风雪只是自然环境的巧合吗?不!为何林冲寻仇不得?为何林冲寻仇后“到第六日,只 见管营叫唤林冲到点视厅上”?因为风雪是小人实施奸计的前提。如此便赋予自然环境以 社会环境的意义。再说火,草料场最是怕火之处,然而作者不厌其烦地写“向火”“生火” “护火”“觅火”,写出林冲谨小慎微、尽职尽责的性格特征,也暗示草料场的大火绝非林 冲之责。无怪乎金圣嘆评点:“耐庵此篇独能于一幅之中,寒热间作。写雪便其寒彻骨,写 火便其热照面……寒时寒杀读者,热时热杀读者,真是一卷‘疟疾文字,为艺林之绝奇也。” 雪夜复仇上梁山部分,听到敌人奸计,看透了自己的人生困境,在友人背叛、上司谋 害、妻子受辱、性命不保的情况下,林冲彻底完成了性格转变——他用不同的武器、杀法 完成了复仇的壮举。有身份、有地位的禁军教头尚且被逼迫起来反抗自己曾经所属的阶级, 这就深化了封建时代“官逼民反”的主题。 批判之力 《促织》与《变形记》是中外小说中关于“人的异化”主题的经典小说。通过作者匪 夷所思的想象,透过小说引人入胜的情节,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和作者的人生经历,知人 论世,以文析情,读者能够通过小说主人公的生存境况,思考作者对当时社会深沉的批判。 下面我们以《变形记》为例,一起在荒诞不经的人化为虫的故事中,体会人物的生存境况, 理解“变形”中寄寓的社会批判意味。 课本点击 变形记(节选) 卡夫卡 ……街对面那幢长得没有尽头的灰黑色房屋的一段清晰可见——那是一座医院——房 子正面排列着穿透墙面、间隔有序的窗子。雨还在下,雨点很大,一滴滴清晰可见地、稀 稀落落地掉在地上。 …… 现在格里高尔身后的嘈杂音再也不仅仅是父亲一个人的声音了,现在真的不是闹着玩 的了,格里高尔不顾一切地往门里挤。他抬起身体的一侧,斜躺在门框里,身上的那一侧 擦得满是伤痕,在洁白的门上留下难看的斑痕。不久他就卡在门里,靠自己再也动弹不得 了,只见另一边的小腿颤抖着空悬在那里,另一侧的腿被压得疼痛不堪——此时,父亲从 后面给了他真正解救性的猛力一推,格里高尔猛地远远弹进了他的房间里,顿时满身鲜血 淋漓。父亲顺手用手杖一钩,关上了门,接着,家里终于寂静了下来。 作者简介 卡夫卡,奥地利小说家,表现主义代表作家,出生在布拉格的一个犹太家庭。卡夫卡 从 1904 年开始创作,成名作为《变形记》。此后,他持续不断地发表了一系列短篇小说。 此外,他还写作了三部未完成的长篇小说:《美国》《诉讼》《城堡》。 卡夫卡是奥匈帝国的臣民,母语是德语,血统是犹太人,而他终生与犹太人的生活、 宗教和习俗保持着很大距离。所以,他始终孤身无望地与异质世界相对抗。卡夫卡的父亲 粗暴专制,卡夫卡一直生活在“专制犹如暴君”般的“父亲的阴影”中,由此形成了敏感 懦弱的性格,内心充斥着难以排遣的孤独和危机感、无法克服的恐惧和荒诞感。这也就促 成了卡夫卡作品的荒诞风格。 写作背景 《变形记》完成于 1912 年。其时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拜金主义横行,人们在社会生 活中身不由己。由于肉体和精神都受到沉重的压迫,人失去了自己的本质,异化为“非人”, 变异为物的“奴隶”,人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无法摆脱异化过程中自我丧失的悲哀。 作品通过主人公格里高尔·萨姆沙异化为虫的故事,在荒谬的异化情节中,真实地展 示了亲情在现实利益下的沦丧,表现了现代西方人的孤独感,谴责了社会发展中不可避免 的人的异化,用神话模式展现了一个真实而荒诞的世界。 全文赏析 卡夫卡的《变形记》全文共分为三个部分。课文节选的是第一部分,讲述了旅行推销 员格里高尔·萨姆沙某天早上醒来后变成了甲壳虫,以及其亲人与上司的反应。第二部分 讲述了格里高尔身上的虫性逐步发展,但是依然保留着人性的意识,依旧关心每个家庭成 员的生活,关心家里的各种琐事,但是家人对他的厌恶与嫌弃却与日俱增。第三部分讲述 失去了格里高尔提供的经济支撑的一家人为了生存重新走入社会,格里高尔在社会和家庭 的唾弃中无声无息地死去。格里高尔死后,家人感到轻松愉悦,他的父母甚至准备要给女 儿找个好女婿。 选文部分集中讲形体的变形——开篇,就展示了格里高尔生理的变形。当他的形体荒 诞地变为“大得吓人的甲壳虫”时,周遭的一切随之变形。格里高尔是从烦躁不安的睡梦 中醒来时发现自己变形的,这烦躁不安的睡梦即源于人的自我的缺失。格里高尔是全家人 的經济依靠,他每天把闹钟定在凌晨四点,成天奔波,为每次换车操心,饮食又差又不规 律,在烦琐的工作中“锯点儿小玩意儿什么的,就已经是一种消遣了”。作为老板的奴才, 他“没有脊梁骨,也没有头脑”,资本对他的重压不仅仅体现在形体上,更体现在意识深处。 无休止的工作对其生活单调重复的压榨,让他失去了自我。然而面对格里高尔的不幸,最 应该关心他的家人却因此愤怒,尤其是父亲对他的猛力一推,居然致使他“顿时满身鲜血 淋漓”,然后父亲顺手关上门,把他和家庭生活隔绝开来,也隔绝了他作为人的存在意义。 这种生理的、形体的变形,不仅是作为个体的人的变形,更是外部社会和家庭关系的变形。 学习札记 小说中的大世界 ——以《变形记》为例谈小说的现实批判性 美国诗人奥登评价卡夫卡说:“卡夫卡对我们至关重要,因为他的困境就是现代人的困 境。”经典小说的魅力,在于通过虚构的文本向我们建构了意义真实的现实世界,让我们透 过文字看到小说所象征的大世界。 甲壳虫的意象意味深厚,无论是在《变形记》的德语原版还是英译版本中,甲壳虫均 为害虫、寄生虫的意思。格里高尔在变形之后,最大的担心不是自己的生命被摧残,而是 父母和妹妹的生活状况,他的人性虽然在虫性增强的过程中逐渐减退,但对家人的关爱与 眷恋却是矢志不渝的。不过,与之相伴的却是家人对其日渐增长的厌恶与嫌弃。这种厌弃 一方面缘于变形后的格里高尔丧失了劳动能力,另一方面也缘于甲壳虫巨大而丑陋的外形。 可以说,格里高尔在变形前后都是一个丧失自我的人,变形的只是外在的躯壳,这展 示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人的异化。作为家庭成员的格里高尔,是家庭唯一的经济来源,是 被亲人压榨的对象;作为员工的格里高尔,“(和打交道的人)从来建立不起真正的友情” “而即便他赶上了火车,也免不了老板的一阵暴跳如雷”“他是老板的奴才,没有脊梁骨, 也没有头脑”,他的工作没有自我价值,个体生命被物化、被奴役。而格里高尔之父在重新 走上工作岗位之后,“连在家里也一定要穿上那件制服,他的睡衣一无是处地挂在钩子上, 他穿得整整齐齐,坐着坐着就睡着了,好像随时要去应差”,这和变形前的格里高尔别无二 致。 小说中屡次写到格里高尔看到的外部世界,“阴沉的天气”“灰黑色的房屋”“穿透墙面、 间隔有序的医院的窗子”等,充满压抑和贬损。钱钟书说:“有了门,我们可以出去;有了 窗,我们可以不必出去。”然而在格里高尔的世界中,亲人无情地关上了门,否定了他作为 家庭成员的意义,断绝了他和外在世界的联系。而窗外的景色更是加剧了他的心理压力。 外在环境作为心理的投射,这种灰色的毫无生机的景色,正是格里高尔内心长期压抑、生 命萎缩的象征。 卡夫卡的《变形记》,通过荒诞的真实,拉大了读者和资本主义现实生活的差距,让读 者在剥离了历来如此的外壳之下,得以窥见人性的变形。昆德拉说:“在现代世界,丑陋无 处不在。它被习惯地用仁慈遮掩着,但却在所有不幸的时刻突然出现。”当为确论! 技法延伸 如何使叙事引人入胜 好的记叙文,首先要“讲一个好故事”,即文章的写作要有意义。千古文章立意高。要 在司空见惯的生活中发掘故事背后的深意,深层次地展现写作者对社会人生的观察和思考。 其次,要“讲好一个故事”,即文章的写作要有意思,要引人入胜,即便相同的故事素材, 采用不同的讲述技巧,呈现的文章效果也是迥然的。如何才能使叙事引人入胜呢?笔者以 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一、意在笔先,开门见山 写作如打仗,应该在下笔前对文章的要求有全面的理解。唯有在此基础上排兵布阵、 谋篇布局,才能在行文过程中不旁逸斜出,不流于琐碎。而作为考场作文的记叙文,囿于 篇幅的限制与阅卷的要求,考生应开门见山,开篇即创设故事的具体情境,直接进入故事。 如都德在《最后一课》的开篇写道:“那天早晨上学,我去得很晚,心里很怕韩麦尔先生骂 我,况且他说过要问我们分词,可是我连一个字也说不上来。我想就别上学了,到野外去 玩玩吧。”都德用看似平常的文字引入习以为常的场景,为情节的展开做足了铺垫,和文章 结尾处韩麦尔先生使出浑身力量写下“法兰西万岁”的情节形成一种富有张力的反差,这 一开篇可谓平淡中见高明。再如朱自清的《背影》,其开篇写道:“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 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运用倒叙,朱自清以习以为常又念念不忘的背影入题 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且开篇即点题,一目了然,为后文展开对父亲背影的描写张本。 记叙文,尤其是考场记叙文的开篇切忌“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意在笔 先、开门见山才能更好地紧扣中心,吸引眼球,直接把读者带入文章中的世界,更容易引 起情感的认同和共鸣,这是考场记叙文的基本要求。 二、意趣横生,真情灌注 在记叙文行文过程中,切忌平铺直叙,写出情节的曲折变化才能引人入胜。所谓“文 似看山不喜平”,此为确论。万事顺意的故事在生活中为人津津乐道,但在写作中则为大忌, 有高潮与反转的作文才有意思。考生要在叙事过程中,展现主人公性格与精神的成长,展 现社会变化的面貌,展现时代背景下个体生命的日渐充盈。如《小小说选刊》登载的解高 岩的作品《偶遇》,写诈骗犯林振明在被押送的过程中和旧友相遇。寒暄中,负责押送的警 官对其尊严的极力维护唤醒了林振明的良知,小说结尾“谢谢你,陈警官”一句话反转了 整个情节,在犯罪分子悄无声息又“暗流涌动”的改邪归正中塑造了人民警察高大伟岸、 正义善良的形象,展示了以人为本的执法理念,让读者深受触动。再如莫泊桑的《项链》, 马蒂尔德太太在舞会上的光彩照人、在项链丢失后的惊慌失措、在赔偿项链后的备尝艰辛, 情节层层推动,让我们对马蒂尔德一家的遭遇感慨唏嘘,然而故事最后假项链的大反转, 则在热闹的寒暄之中以一种极不对称的方式展示了作者对当时爱慕虚荣的社会风气的批判, 深深地撼动着读者的心灵。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的故事情节打破了读者的思维惯性,满足 了读者眼前一亮的阅读期待。 引人入胜的情节,要求我们在写作中,不能各段平均着力,而应该详略得当,在故事 的铺垫中惜墨如金,在故事的发展和高潮阶段挥毫泼墨,有发展层次的故事情节才能饶有 风趣。 同时,和议论文的以理服人不同,记叙文要求以情动人。但记叙文的情感并不是呼号 式的情感宣泄,而是在叙述描写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流露感情,情自在文中。在行文的 过程中,要标点多样化、修辞丰富化、语气顿挫化、整句成语常规化,以充沛的感情灌注 情节,使情节引人入胜。如鲁迅的《孔乙己》,通过对孔乙己“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 人”“排出九文大钱”“窃书”“回字有四种写法”等经典描写,塑造出一个迂腐可笑的旧式 读书人形象,批判了封建科举制度对当时读书人的戕害,表达了作者“哀其不幸、怒其不 争”的感情。再如契诃夫的《装在套子里的人》,对别里科夫生活上和精神上的各类“套子” 不厌其烦地进行描写,塑造了一个封闭保守、迂腐不堪、胆小多疑的可憎又可怜的形象; 而别里科夫在华连卡“哈哈哈”的笑声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则更透露出迂腐保守势力的 不堪一击,作者的批判之意跃然纸上。 在行文中,要力避标点符号的单调。调动丰富多样的标点符号,也就调动了细腻复杂 的情感。如鲁迅的《祝福》堪为样例:“地狱?——论理,就该也有。——然而也未必,…… 谁来管这等事……”,“我”面对祥林嫂“地狱之问”时的疑惑、恐惧、敷衍等在标点符号 的转化中展现得淋漓尽致,展示出作者深刻的自省精神。“可恶!然而……”,鲁四老爷面 对祥林嫂被抢的事实,既认为祥林嫂私自出逃可恶,又认为卫老婆子不知就里介绍祥林嫂 做工,以致在自家闹出帮工被抢的事情被人嘲笑可恶;既为家中失去像祥林嫂如此能干的 帮工而遗憾,又认为祥林嫂婆婆把她抢走无可厚非。作者多处运用省略号、问号、叹号, 让读者体会人物的言外之意、话外之音,人物的心理复杂性和作者的复杂感情自在其中。 再如刘心武《免费的午餐》的结尾:“父亲又说:‘其实,后来我成家立业以后,也曾无意 中这样对待过别人。我可以请他一餐饭,听他诉苦,给他些安慰。可是,要我付出相当的 代价帮助他,往往还是下不了决心。也许,除非是你那时不帮他,他马上活不下去。人与 人之间,还是这样为好——可以给一顿免费午餐,却还是希望每个人自己想办法,去安身 立命!”在对父亲的语言描写中,不蔓不枝又感情充沛地展现文章的主旨。因此,考生在行 文过程中,切忌标点单调、一逗到底,要善用感叹号强化感情,善用省略号丰富内涵,善 用问号加强语气、设置悬念、启人深思等。 三、意犹未尽,善用留白 好的记叙文的结尾应该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意味,这就要求写作者在文章结 尾处善用留白艺术,尽量避免呼号式、说教式的结尾,要用文中人物的神态、语言或动作 等表达中心主旨。如都德《最后一课》的结尾:“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 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简单的动作和语言描写,丰富地展示 了作者对祖国深沉浓厚的爱,对入侵者的憎恨,对个体命运在国家变故中的无奈,故事已 了,况味无穷。再如《项脊轩志》的结尾:“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 如盖矣。”归有光将对亡妻深深的思念,对人世沉浮的感慨,都蕴含在这不事雕琢的白描式 结尾中,让后世的读者无不为之动容。 唐代诗人钱起在《省试湘灵鼓瑟》中言:“曲中人不见,江上数峰青。”这种悠远的情 味无穷的境界,就是我们所追求的最好的记叙文的结尾。 考场作文写作是一次戴着“镣铐”的翩翩起舞,“镣铐”就是写作的具体要求。在符合 要求的条件下,优美的“舞姿”决定了舞蹈的高下。如何使叙事引人入胜,这是记叙文写 作过程中常思常新的问题,需要考生根据自身的写作偏好和性格特质等进行有针对性的练 习和总结,并巧用上述方法,有的放矢地提升写作水平。 当然,记叙文写作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方法的使用要贯穿整个中学阶段记叙文写作 的过程,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关注社会生活和新闻时事,不断丰富自己的写作素材库,学 会在不同的要求下进行优质作文素材的时空迁移。在力求记叙文意义深远和引人入胜两个 方面一起发力,促进记叙文写作的长足发展。 写作示范 课本原题 我们读小说,常常会对其中的人物、故事或场景有似曾相识的感觉,这是因为小说往 往取材于我们的生活。日常生活中的人与事,看似平淡无奇,但在特定的情境中,人物也 可能展现自己的光彩,事情也可能具有独特的情味。记述自己的一段真实经历,或发挥合 理想象创作一个虚构的故事,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题目自拟。 思路点拨:这道作文题在选材上给学生提供了巨大的空间。“记述自己的一段真实经历, 或发挥合理想象创作一个虚构的故事”,要求写作文体必须为记叙文。内容或写实,或虚构, 只要能够在叙事中挖掘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中的独特情味即可。 从素材选取上看,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观察生活百态,体味芸芸众生的喜怒哀乐。 学生既要读圣贤书,也要闻窗外事,对社会生活有较深的参与意识,并能够透过看似无奇 的生活发掘背后的深刻意义,做社会生活的有心人。 从表达方式上看,应该以叙述为主,构思一个完整的故事,抒情、议论、说明等方式 相得益彰地穿插其中。 作为记叙文,要求学生在行文中必须有描写、有细节。描写不能仅仅止步于对人物的 肖像、语言、动作、神态等进行描写,还应有贴切的自然环境或社会环境的描写。另外, 还要善用叙事视角、安排富有起伏的情节等,以增强故事的可读性与趣味性。 佳作示例 街角的鲜花饼 蒋成琪 十岁那年,由于父母工作调动,我们一家不得不离开家乡来到首都北京。离开了家乡, 同时也离开了街角那些陪我长大的鲜花饼。 我的家乡是云南的一座小城,历史悠久,民俗淳朴,一条长长的街市蜿蜒其中。记忆 中,街上那明晃晃的路灯总会在夜晚蔓延一路,点亮整个城市,传递脉脉温情。 街角总会支起一个简朴的小摊,摊位上摆着各种口味、各种样式的鲜花饼。若是不知 道的人从这里路过,还会以为是哪家手艺人在卖自制的工艺品呢!摊主是一位温柔的阿姨, 不施粉黛,笑语浅浅。摊位前总是排着长长的队伍。鲜花饼入口酥软、花香醉人,一口咬 下去,香甜酥糯,花香也在口腔里扩散开来,那是幸福的味道。我每天放学后都会买上一 个。每次买完后,阿姨总会关心我一两句:“饿了吧?在学校开心吗?”那是我每天单调生 活中跳动的热情,也是我多年羁留异乡心中久久不去的念想。 北京,是一座足够古典又足够现代化的城市,高楼林立,川流不息的人群总是在和时 间赛跑,街市熙熙攘攘、车水马龙,比不得家乡的闲适、安逸。北京的风也比家乡干燥, 吹得人心里总感觉空落落的。于是我经常埋怨父母为何要舍弃故乡的舒适,一家人来到举 目无亲的北京。凛冬将至,我幸运地在北京街头发现了一家云南鲜花饼店,那鲜花饼的做 法和家乡别无二致,招牌也正宗可信,只是没有家乡街角小摊上鲜花饼的情味了。 時光流转中,我的学业愈加繁忙,父母更是工作忙碌,无暇他顾,我已经慢慢习惯了 北京的雍容与迅疾。当学校组织暑假到我的家乡游学时,我几乎是欢呼雀跃地报名参加了。 回到家乡,游学间隙,我迫不及待地来到旧日的街市——那里一切如旧,似待故人归。听 着熟悉的吆喝声,循着魂牵梦萦的香味,我不自觉地来到了那个卖鲜花饼的小摊前:“阿姨, 来一个鲜花饼。” 时光仿佛倒流,还是彼时少年,还是父母陪伴,还是悠然自适的岁月。我颤抖着咬下, 饼皮的酥香在唇齿间荡开,那味道,似曾相识,又因了工艺的改进迥异于往日。在层层品 味中,我读懂了父母的苦心,生活的意义不在于一成不变,而在于行走的姿态与风度。阿 姨依然朴素静雅,莞尔一笑,对我说:“很久不见,阿布出落得越来越俊秀了!” 点评:文章选取了平淡的生活题材与经典常见的立意,结构完整,开门见山,在叙事 中写出了“我”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成长的感悟,结尾处凸显中心主旨。文章语言明丽清新、 不蔓不枝,描写生动细致,抒情含蓄真挚,于叙事之中见精彩,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叙事佳 作。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19 tt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8023965号-4

天天资源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