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找最小公倍数》
安徽省阜南县第一小学 张俊
教材分析
《找最小公倍数》本节课是求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是在学生掌握了“倍”的
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为学习通分做准备。根据《标准(2011 年版)》的要求,求最小
公倍数时两个数仅限 10 以内。
教科书安排了让学生在数表中圈出4和6的倍数,让学生经历探索找最小公倍数的过程,
理解公倍数、最小公倍数概念的意义,设计了四个问题。其中,第一个问题是在通过发现标
有“○”和“△”两种符号的数的特点,找出 50 以内 4 和 6 的相同的倍数;第三个问题是
明晰什么是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第四个问题是通过集合图的方法来理解 4 和 6 的公倍数。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认识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掌握找两个数的公倍数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会在结合图中分别表示两个数的倍数和它们的公倍数。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
用不同的方法求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课前准备
相应课件、演示教具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同学们都知道自己的学号吧,我叫到学号的同学请起立,看看谁的反应快。(课件出示:
学号是 4 的倍数的同学请起立;是 6 的倍数的同学请起立)哪些同学站起来 2 次?请站起来
两次的同学再次起立,依次报出你们的学号。
师:想一想,他们为什么站起来两次?
生:因为他们既是 4 的倍数也是 6 的倍数。
师:你能给它起个名字吗?(板书公倍数)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关于公倍数的问题。
【设计意图】:说明通过报数游戏,让学生在研究现实问题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激发学生的
学习积极性。
二、自主探索
(一)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
1. 回忆学习方法
师:请同学们回忆,我们是怎样研究公因数的?
生可能:先分别写出两个数的因数;从这些因数中找出相同的因数就是公因数;其中最
大的一个因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师:我们就用这样的方法来研究游戏中 4 和 6 的公倍数问题。
2. 自主探究
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找出 4 和 6 的公倍数。
3. 汇报交流
学生交流自己的学习成果,同学间互相讨论。(两个数有没有最大的公倍数?为什么?
4. 小结概念,课件演示集合图。 12,,24,36,……是 4 和 6 公有的倍数,叫做它们
的公倍数。其中,12 是最小的公倍数,叫做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设计意图】:因为学生前面已经学习了公因数,这里让学生通过迁移的方法,很快地
认识到这方面的知识,从而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二)求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师:请用你想到的方法找出 6 和 8 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1)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
(2)学生交流方法有:
①列举法:先找倍数,再找公倍数,最后找出最小公倍数。
例如:6 的倍数:6,12,18,24,30,36,42,48,……
8 的倍数:8,16,24,32,40,48,……
6 和 8 公倍数:24,48,……
6 和 8 的最小公倍数:24
②用集合图表示也很清楚。
③6 的倍数中有哪些是 8 的倍数呢? 或者 8 的倍数中有哪些是 6 的倍数呢?
师:这么多方法,你喜欢哪一种?
通过观察,想一想:①两个数的公倍数和它们的最小公倍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练习:18 和 24 15 和 25
三、交流评价,巩固练习
1、做一做
2、练一练
四、课后总结,改进不足
师:今天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生: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
公倍数。
找两个数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等等
教学反思
最小公倍数是一个内涵比较丰富的数学概念,为了帮助学生真正理解概念的涵义,教学
中我们采用了合作探究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活动中亲身经历
了概念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形成有意义的学习。
一、创设有效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教学中为了让枯燥的课变得有趣,我们把课题改为“尾巴重新接回的奥秘”。让学生在
游戏中理解知识,掌握知识。课一开始,老师就开门见山: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很
好玩的游戏,想玩吗?老师一句简洁而充满诱惑的开场白拉开了这节课的序幕。转动几次,
猴子的尾巴能重新接回?紧接着第一次猜想、验证。第二次猜想、验证。学生亲历猜想、验
证。三个游戏环节的设计,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环环相扣。把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认识
这个枯燥的教学内容,变身为一个充满智慧和趣味性的游戏!这个问题情境既符合学生年龄
特点,又具有挑战性,让学生在经历猜想和验证,初步感知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激发了学
生探究数学的欲望!
二、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动手实践中,发现奥秘,引出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
在课的第二部分,让学生自主探究游戏活动背后的数学原理,将情境、问题与“公倍数”、
“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学习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成功的搭建了一个互动的平台,师生通过三
次游戏活动,得到四组数据,这时,学生隐约感觉游戏背后有规律、有诀窍、有奥秘,教师
顺势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去讨论、交流、汇报、质疑,最终找到奥秘。学生从一开始的急不
可待地意欲探究到中途的兴趣盎然,再到最后奥秘呼之欲出,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的概念揭
开了神秘的面纱,本课的重点任务胜利完成。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真正地成为自主探究的
实践者、问题发现和解决的学习者。
三、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发现“奥秘”,尝试寻找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在本节课的第三个部分,老师提问:那如果现在还让你们玩这个游戏,有把握猜对吗?
比如说 8 边形和 6 边形,我们要知道 8 边形和 6 边形至少转动几次尾巴重新接回,其实就是
求什么?请拿出练习本,把你们找 8 和 6 的最小公倍数的过程写下来。还是尾巴重新接回的
情境,引入公倍数是这个,找公倍数的时候还是这个,整一节课就一个情境,把这个情境用
足用够用好。“找出 8 和 6 的最小公倍数”是这节课的第二个问题,赵老师直接让学生自己
去尝试寻找,又给了学生一个大的思维空间。然后使用投影仪,展示学生的多种算法,提倡
算法的多样化,然后与学生一起完成算法的优化。“这几种做法,你们觉得怎样做比较好比
较快就可以怎样做”。整个过程,老师都主动参与到学生的交流中去,积极捕捉了学生真实
的思维水平,并鼓励学生发表不同观点,为学生的展示交流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心理安全环境。
四、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学生学习的内容应该是现实的、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因此在 练习的设计上我们采
取从易到难、从简到繁,既有基本练习又有变式练习和拓展练习,在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
练习中让学生充分理解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
总之,这节课我们以“尾巴重新接回”的游戏贯穿始终。这一情境有效地引领学生探索
位于不同正多边形上动物的身体和尾巴重新接回的奥秘,设计巧妙、引人入胜,有效地激发
了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和欲望,让学生玩得过瘾、学得开心,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同时
本节课的教学构想力求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学习经验出发,通过独立思考、交流研讨等探究
活动,使学生亲历知识的产生、形成过程,获取知识的同时,形成能力,培养数学情感,促
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进而实现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