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资料详情(天天资源网)

天天资源网 / 高中语文 / 高考模拟 / 高考备考之散文深度思维题型汇编及专练

还剩 12 页未读,点击继续阅读

继续阅读

点击预览全文

点击下载高清阅读全文,WORD格式文档可编辑

收藏
立即下载
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天天官方客服QQ:403074932

资料简介

高考备考之散文深度思维题型汇编及专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阳关雪 余秋雨 我曾有缘,在黄昏的江船上仰望过白帝城,顶着浓冽的秋霜登临过黄鹤楼,还在一个冬夜 摸到了寒山寺。我的周围,人头济济,差不多绝大多数人的心头,都回荡着那几首不必引述 的诗。人们来寻景,更来寻诗。有时候,这种焦渴,简直就像对失落的故乡的寻找,对离散 的亲人的查访。 文人的魔力,竟能把偌大一个世界的生僻角落,变成人人心中的故乡。他们褪色的青衫里, 究竟藏着什么法术呢? 今天,我冲着王维的那首《渭城曲》,去寻阳关了。出发前曾在下榻的县城向老者打听, 回答是:“路又远,也没什么好看的,倒是有一些文人辛辛苦苦找去。”老者抬头看天,又 说:“这雪一时下不停,别去受这个苦了。”我向他鞠了一躬,转身钻进雪里。 一走出小小的县城,便是沙漠。除了茫茫一片雪白,什么也没有,连一个皱褶也找不到。 在别地赶路,总要每一段为自己找一个目标,盯着一棵树,赶过去,然后再盯着一块石头, 赶过去。在这里,睁疼了眼也看不见一个目标,哪怕是一片枯叶,一个黑点。于是,只好抬 起头来看天。从未见过这样完整的天,一点儿也没有被吞食,边沿全是挺展展的,紧扎扎地 把大地罩了个严实。有这样的地,天才叫天。有这样的天,地才叫地。在这样的天地中独个 儿行走,侏儒也变成了巨人。在这样的天地中独个儿行走,巨人也变成了侏儒。 天竟晴了,风也停了,阳光很好。天边渐渐飘出几缕烟迹,并不动,却在加深,疑惑半晌, 才发现,那是刚刚化雪的山脊。地。上的凹凸已成了一种令人惊骇的铺陈——那全是远年的 坟堆,那么多,排列得又那么密,只可能有一种理解:这里是古战场。 我在望不到边际的坟堆中茫然前行,心中浮现出艾略特的《荒原》。这里正是中华历史的 荒原:如雨的马蹄,如雷的呐喊,如注的热血。中原慈母的白发,江南春闺的遥望,湖湘稚 儿的夜哭。随着一阵烟尘,又一阵烟尘,都飘散远去。我相信,死者临亡时都是面向朔北敌 阵的;我相信,他们又很想在最后一刻回过头来,给熟悉的土地投注一个目光。于是,他们 扭曲地倒下了,化作沙堆一座。 这繁星般的沙堆,不知有没有换来史官们的半行墨迹?史官们把卷帙一片片翻过,于是, 这块土地也有了一层层的沉埋。堆积如山的二十五史,写在这个荒原上的篇页还算是比较光 彩的,因为这儿毕竟是历代王国的边远地带,长久担负着保卫华夏疆域的使命。所以,这些 沙堆还站立得较为自在,这些篇页也还能哗哗作响。就像干寒单调的土地一样,出现在西北 边陲的历史命题也比较单纯。在中原内地就不同了,山重水复、花草掩荫,岁月的迷宫会让 最清醒的头脑胀得发昏,晨钟暮鼓的音响总是那样的诡秘和乖戾。那儿,没有这么大大咧咧 铺张开的沙堆,一切都在重重美景中发闷,无数不知为何而死的怨魂,只能悲愤懊丧地深潜 地底。不像这儿,能够袒露出一帙风干的青史,让我用 20 世纪的脚步去匆匆抚摩。 远处已有树影。急步赶去,树下有水流,沙地也有了高低坡斜。登上一个坡,猛一抬头, 看见不远的山峰上有荒落的土墩一座,我凭直觉确信,这便是阳关了。转几个弯,再直上一 道沙坡,爬到土墩底下,四处寻找,近旁正有一碑,上刻“阳关古址”四字。 这是一个俯瞰四野的制高点。西北风浩荡万里,直扑面来,踉跄几步,方才站住。脚是站 住了,却分明听到自己牙齿打战的声音。这儿的雪没有化,当然不会化。所谓古址,已经没 有什么故迹,只有近处的烽火台还在,就是刚才看到的土墩。土墩已坍了大半,可以看见一 层层泥沙,一层层苇草,苇草飘扬出来,在千年之后的寒风中抖动。眼下是西北的群山,都 积着雪,层层叠叠,直伸天际。 王维实在是温厚到了极点。对于这么一个阳关,他的笔底仍然不露凌厉惊骇之色,而只是 缠绵淡雅地写道:“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杯酒,友人一定是毫不推却, 一饮而尽的。 这便是唐人风范。他们多半不会洒泪悲叹,执袂劝阻。他们的目光放得很远,他们的人生 道路铺展得很广。告别是经常的,步履是放达的。这种风范,在李白、高适、岑参那里,焕 发得越加豪迈。在南北各地的古代造像中,唐人造像一看便可识认,形体那么健美,目光那 么平静,神采那么自信。而唐代,却没有把它的属于艺术家的自信延续久远。王维诗画皆称 一绝。但是,长安的宫殿,只为艺术家们开了一个狭小的边门,允许他们以卑怯侍从的身份 躬身而入,去制造一点娱乐。阳关的风雪,竟越见凄迷。 这儿应该有几声胡笳和羌笛的,音色极美,与自然浑和,夺人心魄。可惜它们后来都成了 兵士们心头的哀音。既然一个民族都不忍听闻,它们也就消失在朔风之中。 回去罢,时间已经不早。怕还要下雪。 (选自《文化苦旅》,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的三段内容,为后面的论述埋下伏笔,留给读者思考和耐人寻味的话题, 让全文显得厚重大气,不同凡响。 B.本文题名“阳关雪”,实际上没有写到雪,雪只是作为一种时令的象征,画面的点缀, 情调的暗示,主体是阳关,王维的阳关。 C.第二段提到“文人的魔力”,其具体表现之一就是让人有一种像寻找失落故乡的焦渴。 D.作者驻足阳关,用少量的笔墨写了阳关的坟堆,给阳关涂抹上一层厚重的苍凉悲壮 色彩。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的三段内容,为后面的议论埋下伏笔,留给读者思考和耐人寻味的话题, 让全文显得厚重大气,不同凡响。 B.作者由艾略特的《荒原》联想起一幅幅与古代战争有关的画面,运用了比喻、拟人、 排比等修辞手法,意象纷呈,情感丰富,简洁而有层次。 C.倒数二三段,作者虚实结合的表述,使阳关超出地域学的意义,使它和“废墟”“荒原” 都成了一种象征,体现了作者对历史和文化的思考。 D.本篇散文,作者以游踪即打听阳关、走向阳关、阳关怀古为线索贯穿全文,使文章 结构完整严谨。 3.你是如何理解文章中“阳关的风雪,竟越见凄迷”这句话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4.文章运用“写景”与“写史”的手法,语言平实而富有文采,请分析其作用。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 鲍鹏山 当一种美,美得让我们无所适从时,我们就会意识到自身的局限。“山阴道上,目不暇接” 之时,我们不就能体验到我们渺小的心智与有限的感官无福消受这天赐的过多福祉吗?读庄 子,我们也往往被庄子拨弄得手足无措,有时只好手之舞之,足之蹈之。除此,我们还有什 么方式来表达我们内心的感动?这位“天仙才子”,他幻化无方,意出尘外,鬼话连篇,奇 怪迭出。他总在一些地方吓着我们,而等我们惊魂甫定,便会发现: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 朝暾夕月,落崖惊风。我们的视界为之一开,我们的俗情为之一扫。同时,他永远有着我们 不懂的地方,山重水复,柳暗花明;永远有着我们不曾涉及的境界,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造化钟神秀”,造化把何等样的神秀聚焦在这个“槁项”的哲人身上啊!“庄子钓于濮 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 先秦诸子,谁不想做官?“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在其位,谋其政。”“君子之 仕,行其义也。”谁不想通过世俗的权力,来杠杆天下,实现自己的乌托邦之梦?庄子的机 会来了,但庄子的心已冷了。这是一个有趣的情景:一边是濮水边心如澄澈秋水、身如不系 之舟的庄周先生,一边是身负楚王使命,恭敬不怠、颠沛以之的两大夫。两边谁更能享受生 命的真乐趣?这可能是一个永远聚讼不已,不能有统一志趣的话题。对幸福的理解太多样了。 我的看法是,庄周们一定能掂出各级官僚们“威福”的分量,而大小官僚们永远不可能理解 庄周们的“闲福”对真正人生的意义。这有关对“自由”的价值评价。这也是一个似曾相识 的情景——它使我们一下子就想到了距庄子约七百多年前渭水边上发生的一幕:八十多岁的 姜太公用直钩钓鱼,用意却在钓文王,他成功了。而比姜太公年轻得多的庄子(他死时也大 约只有六十来岁),此时是真心真意地在钓鱼。且可能毫无诗意——他可能真的需要一条鱼 来充实他的辘辘饥肠。庄子此时面临着双重诱惑:他的前面是清波粼粼的濮水以及水中从容 不迫的游鱼,他的背后则是楚国的相位——楚威王要把境内的国事交给他了。大概楚威王也 知道庄子的脾气,所以用了一个“累”字,只是庄子要不要这种“累”?多少人在这种累赘 中体味到权力给人的充实感及成就感?这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 “庄子持竿不顾。” 好一个“不顾”!濮水的清波吸引了他,他无暇回头看身后的权势。他那么不经意地推掉 了在俗人看来千载难逢的发达机遇。他把这看成了无聊的打扰。 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你们走吧!我也是这样选择的。这则记载在《秋水》篇中的故事,不知会让多少人暗自惭 愧汗颜。这是由超凡绝俗的大智慧中生长出来的清洁的精神,又由这种清洁的精神滋养出拒 绝诱惑的惊人内力。当然,我们不能以此悬的,来要求心智不高内力不坚的芸芸众生,但我 仍很高兴能看到在中国古代文人中有这样一个拒绝权势媒聘、坚决不合作的例子。是的,在 一个文化屈从权势的传统中,庄子是一棵孤独的树,是一棵孤独地在深夜看守心灵月亮的树。 当我们大都在黑夜里昧昧昏睡时,月亮为什么没有丢失?就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两棵在清风夜 唳的夜中独自看守月亮的树。 一轮孤月之下一株孤独的树,这是一种不可企及的妩媚。 一部《庄子》,一言以蔽之,就是对人类的怜悯!庄子似因无情而坚强,实则因最多情而 最虚弱!庄子是人类最脆弱的心灵,最温柔的心灵,最敏感因而也最易受到伤害的心灵…… 胡文英这样说庄子;庄子眼极冷,心肠极热。眼冷,故是非不管;心肠热,故悲慨万端。 虽知无用,而未能忘情,到底是热肠挂住;虽不能忘情,而终不下手,到底是冷眼看穿。 这是庄子自己的“哲学困境”。此时的庄子,徘徊两间,在内心的矛盾中作困兽之斗。他 自己管不住自己,自己被自己纠缠而无计脱身,自己对自己的无所适从无可奈何。他有蛇的 冷酷犀利,更有鸽子的温柔宽仁。对人世间的种种荒唐与罪恶,他自知不能用书生的秃笔来 与之叫阵,只好冷眼相看,但终于耿耿而不能释怀,于是,随着诸侯们的剑锋残忍到极致, 他的笔锋也就荒唐到极致;因着世界黑暗到了极致,他的态度也就偏激到极致。天下污浊, 不能用庄重正派的语言与之对话,只好以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来与之周旋。他 好像在和这个世界比试谁更无赖,谁更无理,谁更无情,谁更无聊,谁更无所顾忌,谁更无 所关爱。谁更赤条条来去无牵挂,从而谁更能破罐子破摔。谁更无正义无逻辑无方向无心肝 ——只是,有谁看不出他满纸荒唐言中的一把辛酸泪呢?对这种充满血泪的怪诞与孤傲,我 们怎能不悚然面对,肃然起敬,油然生爱? (原文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美得让我们无所适从”“幻化无方”“意出尘外”“落崖惊风”是作者告诉我们读一篇美 文的感受。 B.文章引用“庄子钓于濮水”的故事,是为了表现庄子拒绝楚使的聘请,不愿意做官, 追求自由。 C.文章引用八十多岁的姜太公直钩钓鱼,其意在钓文王的故事,目的在于表现作者对 他的不屑一顾。 D.文章从作者阅读庄子的感受开始,到对庄子才智的评价结束,给读者提供了广阔的 思索和联想空间。 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一段多采用整句,节奏鲜明,音调和谐,易于上口,强烈表达了庄子的卓绝 才华和永恒魅力。 B.文章引用胡文英评价庄子的话,强调庄子哲学内外两面的特点,体现了庄子的“哲学 困境”。 C.“曳尾于涂中”采用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庄子宁处恶劣环境,追求自由自 在生活的特点。 D.作者写庄子,发思古之幽情,表达对庄子的推崇。语言风格委婉含蓄,深沉典雅, 朴素无华。 3.结合语境,按照要求品读文中划线句子。 (1)一轮孤月之下一株孤独的树,这是一种不可企及的妩媚。(赏析句子) (2)庄子眼极冷,心肠极热。(理解句意) 4.面对无路可走的人生困境,古人做出了不同的选择:屈原投江,陶渊明归隐,项羽放手一 搏……人生道路不总是一帆风顺,我们在生活和学习中都可能面临许多困境,文本中庄子的 选择给我们怎样的启发?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寻访万年稻源 赵丽宏 一颗小小的黑色稻米,在灯光下熠熠生辉。这是一颗完整的米粒,米粒上精致的细纹清晰 可见,可是它已经炭化,已经穿越了万年时光。在人类的博物馆中,这是一件最不起眼的展 品,但它吸引了所有访问者的目光。因为,这颗炭化的稻米,有一万年的历史。 这是浙江浦江的上山遗址博物馆。陪我来参观的,是考古学家蒋乐平。上山遗址博物馆中, 保留着当年的考古现场。起伏不平的土层中,到处是发掘过的坑坑洼洼。蒋乐平和他的同事 们,在这些坑坑洼洼里小心翼翼地拨开岁月的沙尘,让一件又一件见证历史的万年古物展陈 在人们面前。 很多年前,浙江河姆渡发现了七千年前人类种植水稻的痕迹,当时曾成为重大新闻。上山 遗址被发现时,还无法确定年代。这个被人称为上山堰的地方,埋藏着很多古人生活的遗迹。 考古学家们发现,这里出土的陶器,多为夹炭陶,陶土中掺杂着许多稻壳。出土的古物中, 有不少大大小小的磨石,还有很多石球石棒。这些,似乎都在证明,在这里生活的古代人类, 已和稻谷结缘。夹炭陶片被送到北京大学测年分析。结果让蒋乐平吃惊,也让他兴奋:上山 出土的陶器,历史超过一万年!而这些一万年前的陶土中,掺和着密集的破碎稻壳。蒋乐平 深知这发现的意义,为追踪这些碎稻壳的由来,于是他动手实验。蒋乐平想那些类似磨盘的 大石块与石球石棒,和稻谷有什么关系?他将适量稻谷放到上山出土的磨盘上,然后用一根 石棒进行挤压搓磨。做这些动作时,蒋乐平觉得自己就是一万年前的上山先民,也许当年, 他们就这样使用这些石头的工具,金黄的稻谷就这样在磨盘和石棒间被反复搓磨。五分钟后, 他随意抓出一把经过搓磨的稻谷做统计,结果发现,被脱壳后保持完整的米粒有四百九十二 颗,碎为半粒的一百二十颗,被碾碎的一百颗,未脱壳的只有四十四颗。这些石磨石棒,可 能是上山古人为稻谷脱粒的优良工具。更重要的是,经过科学的分析,上山遗址出土的夹炭 陶中的稻谷遗存,有人工栽培的特征。这些稻谷,可能已不全然是荒原中的野生植物,而是 经过了人类的驯化和培植,正逐渐化为大地上的农作物,成为人类赖以生存的粮食。 一个残缺的大口陶盆,一颗小小的稻粒,一块磨盘,一根石棒,一个被揭示的古人村落遗 址,成为考古的钥匙,埋藏多年的秘密被发现。上山遗址的发现,印证着先民万年前的智慧 和勤劳。上山遗址,是人类走向文明道路上的一个深深的脚印。 在浦江,已经建起了一个造型质朴却内涵丰富的上山遗址博物馆。博物馆坐落在一大片稻 田之中,当年的考古现场,被保留在博物馆的大厅里。在这里,能看到上山人用过的各种陶 器。大大小小的陶罐上,可以依稀看到神秘的图案,那是一些寄托着飞扬神思的点和线条。 还有石头做成的工具,磨盘、石球、石刀、石锤、石凿。而博物馆的中心焦点,是那颗黑色 稻粒。在射灯的映照下,小小的万年古稻熠熠闪亮,如钻石,如乌金,牵动着参观者的思绪, 让人的联想穿越时空,飞向遥远的古代。 上山遗址博物馆门口,有袁隆平的题词:“万年上山,世界稻源。”上山遗址的重大发现, 使这位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的科学家深感欣喜,于是挥毫写下这八个字。 正是晚秋时分,风中已有寒意。但上山博物馆周围的一大片稻海,却在天地间蔓延着耀眼 的金黄。沉甸甸的稻穗在风中点头,那是沉浸于丰收欢悦的微笑。稻田中,我看到一些装束 简朴的农民在劳作,有人在车水,有人在弯腰收割,也有人牵着牛走在田间。走近细看,原 来是一组组不动的雕塑。这也是博物馆的一部分。 视线越过上山的稻田,可以看到浦江的仙华山。浦江友人告诉我,在仙华山上,有一些神 奇的岩石,上面有远古的神秘雕刻,这些岩雕的年代和成因,至今仍是谜。离开上山遗址, 友人带我上了仙华山。在苍茫暮色中,我看到了那些隐匿在荒草中的神奇岩石。岩石上的浮 雕,不是文字,也不是具体的物象,而是一些奇怪的符号,如一个个圆睁着或者微逢着的巨 眼。神秘的眼神中,有惊奇,有诘问,有沉思,有疑惑。无论是烈日当头,还是夜色弥漫, 无论是冰雪覆盖,还是风雨交加,这些眼睛永远在石头上睁着,默默遥望着无垠的苍穹。我 想,这些浮雕,会不会和驯化了野生稻的上山人有着某种关联?相信我们的考古学家终有解 密的一天。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上山遗址博物馆中,炭化的黑色稻虽然不够起眼,却能牵动参观者的思绪,主要 原因是这颗稻米经历了万年之久。 B.浦江上山遗址博物馆就建立在当年考古现场上,其意图是体现人们对历史的尊重以 及对考古人的高度肯定与深情礼赞。 C.上山遗址出土了陶器以及各种磨石,还有很多石球石棒,考古学家蒋乐平的试验证 实了它们和稻谷之间存在某种关联。 D.上山遗址博物馆特色明显,它以“农耕文化”为展示主题,里面陈列有陶器、农耕工 具等文物,周围有农耕雕塑。 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标题虽然简洁,却总领了文章内容。“寻访”一词表明参观目的,“万年”一词与 现在相对,体现了稻源的历史久远。 B.文章先介绍上山遗址博物馆中的焦点——一颗已经炭化的黑色稻米,再写参观一事, 这能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让人印象深刻。 C.文章写到著名科学家袁隆平在上山遗址博物馆门口的题词,通过名人题词强化了上 山遗址发现炭化黑色稻米的重大历史意义。 D.文章语言真切自然,用词准确。如第三段中“似乎”“也许”等猜想性词语的运用,表 明了作者的心理和对于科学的严谨态度。 3.本文写考古学家的检验和试验过程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4.有人评价赵丽宏的散文风格为“清新、宏阔”,请结合文章进行分析。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秋光 甫跃辉 一年又一年,我行走在这秋天里。 一年又一年,我走出这秋天,走到现在这一刻这一地。 左手边是梨园,右手边是葡萄园。果实熟透的馥郁气息浮动在空气里。我背着旅行包,拖 着行李箱。箱子轮子一路咯噔咯噔。路是弹石路——不,几年前又翻修过一次,如今是砖路 了。路面被大车碾压过,仍然坑坑洼洼的。我小时候,这是条土路,一下雨便泥泞不堪。雨 后的秋天,颜色会更深沉,更滞重。刚刚还乌暗沉重的云,抖落一场雨后,轻飘飘地升高了。 朝东南边望,一朵飘忽的云正停在四大山顶。四围的天蓝得灰蒙蒙的。 继续往东走,时间慢慢倒退。退回七八年前,路边还没西瓜地,也没占地几十亩的明德小 学。横沟寨子没现在这么大,路南路北,望出去很远,方能看到竹林掩映的村落。一片连一 片的田里,谷子成熟了,谷穗沉沉地垂着头,不堪重负的样子。田里有人在割谷子,反手抓 住谷秆下半截,顺手握住镰刀,刀刃长长,闪着寒光,轻轻地一声嚓,谷秆便齐刷刷断了。 不多时回头看看,身后的谷茬上,整整齐齐摆放的谷子,谷穗垂着头,几乎要扎进泥里。泥 里有时候还残存着些水,水里能捉到肥的谷花鱼。 忽然,眼前飞起一只大鸟,灰色的翅膀扇动几下,不动了,枯叶似的,呱呱叫着飘远了。 前面不远处,大概是要有个鸟窝了。 渐渐的,更多人往来田埂上。一担一担谷子压在男人们肩头。我爸正在其中。肩杠两边, 捆扎得很壮实的谷子从地上掠过,碰擦到路边的野草,寒寒又窣窣。我跟在我爸身后,也挑 着谷子。我的挑子轻得多,但也压得我抬不起头。汗水打湿头发,流进眼睛,眼睛涩疼,睁 不开了。许久,不见我爸换肩,我却已经换过好几次。越换越疼,两肩的骨肉就如碎裂了一 般。有一年,雨水淋湿谷子,谷子翻倍地重了。田埂也越发泥泞,平常走路已不方便,何况 还要挑谷子?人们挑着谷子走着,咬牙切齿,一声不吭。到得夜里,昏暗灯光下,我爸脱下 衬衫,右肩膀红艳艳的,是皮肉裂翻开来了。第二天抬谷子,每次把肩杠放到肩上,我爸都 格外小心,不能压进裂口里,只能纵向压在裂口之上。 我妈叮嘱,谷穗一定得朝上,不然容易碰落谷粒。即便如此,谷粒仍被我弄掉不少。手推 车底下,事先垫的蓝色塑料布上,谷粒落了黄黄一片。 再往前走,无尽的金黄里,凸显出几片绿绿的藕田。原本藕田边还有席草,如今也割去了。 绿而细的席草就晾晒在道路两边。多少次,我偷偷地踩上去,听那翠绿的嚓嚓嚓的声音。再 过些日子,等席草晒黄了,干了,村里便可听见笃笃笃的打席子的声音。 继续往东,到横沟小学了。 小学墙上写了大大的红字,“五讲四美”“四个现代化”。学校的铁门关着,已经没人了。 再往前走几步,猛地立住了,一条长蛇正横在路中央。站定了看,那蛇一动不动,原来是早 已被压得只剩下皮的死蛇。——收获日,总能看到长蛇出没,它们躲不过闪着寒光的镰刀, 也躲不过两头尖尖的肩杠。 再往东,时间再退,退到所有钢筋混凝土房子都轰然消失。我扔掉行李箱,扔掉旅行包, 背上了书包。可小学时背了六年的书包是怎样的?竟有些不能确定了。 还要脱掉外套,再脱掉鞋。光着脚丫子,走到二十多年前。脚下的路不再是弹石路,不再 是细沙路,而是完完全全的土路;走进村子,路不再是水泥路,而是一条落满枯叶的小路, 终年潮湿又阴暗。小路边上,家里后院的小门敞开着。 后院矮矮一圈土墙,不少地方倾圮了,杂草从墙根冒出。墙外的水沟边,有一丛碧绿的美 人蕉正吐出黄色花朵。美人蕉的苗,是我读小学三年级时,从村里人家要来的。 从小门进入耳房,鼻孔被谷秆发酵的热烘烘的气味猛击一拳。 谷子刚收回来,一捆捆无声地堆在耳房里。 中秋那天,有时家里的谷子还没掼完。当晚,全家仍然会在耳房劳作。砰砰砰——砰砰砰 ——一声一声,永远不会结束似的。 忙乱的收获日,总算走向尾声。谷粒入仓,农具入库。只剩下稻草一捆一捆,有的靠墙, 有的摊地,还有的留在田里。谷草越晒越干,也越轻,轻得可以飞上天。那天上的云,也是 越来越轻了。 我一边看云,一边走进村里。清晨的村子,秋光如泼,遍地漫流。我知道,秋天的黄金早 已埋入记忆的泥土。二十多年后,我像个陌生人一样回到收获日的村子,村里越来越多新房 子。一年一年,唯有秋光如昨。我爬上新房楼顶看村子,像个看风景的旁观者。村外空旷的 田亩满布谷茬,谷茬迸出了一层陌生的绿意。 (选自《文汇报》,有删节)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写“我”在一个金黄的秋天,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故乡,面对大好秋光,触景生情, 感慨万千。 B.“谷草越晒越干,也越轻,轻得可以飞上天”,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谷秆晾晒过后 轻飘飘的特点。 C.文末写“我”“像个看风景的旁观者”,意在表明面对农村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我” 已选择了逃离。 D.作者写乡村的道路,由泥泞的土路到弹石路,再到砖路、水泥路,从一个侧面写出 了乡村的变迁。 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细节描写很精彩,“抓住”“握着”“轻轻地一声嚓”“齐刷刷”等,生动地写出农民 割谷子的娴熟技艺。 B.文章善用动词,如用“扇动”“飘远”等词语来描摹大鸟,准确生动地写出了大鸟缓慢 飞远的轻盈之美。 C.“鼻孔被谷秆发酵的热烘烘的气味猛击一拳”运用通感,将触觉转化为嗅觉,写出谷 秆发酵后气味浓烈刺鼻。 D.本文语言生动形象,简洁流畅,意蕴丰富,修辞使用巧妙,遣词造句不落窠臼,产 生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3.本文以“秋光”为题,却用较大篇幅回忆“我爸”挑谷子的情景,对此你如何理解? 4.有人说,散文是一种实虚结合、因实出虚的艺术。请简要说明本文是怎样体现这一特点的。 参考答案 一、1.B“实际上没有写到雪”错误。 2.B“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错误。 3.作者在文中指出唐人风范是中国文化、中国文人对前路的自信,但是却在历史长河中 变得模糊,没有了光彩。作者在这里婉转地写出了封建统治阶级的轻视、压制对艺术家的自 信的扼杀,对本该傲立于世的辉煌的中华文化的摧残。 4.(1)“写景”:作者采用比喻、排比等手法,呈现了一幅具体而生动的画面,让读者 更能作者的情感。(2)“写史”:作者打破散文传统写作,发挥合理想象,生动而形象地再 现了历史材料。(3)“写景”与“写史”相结合:既让读者如临其境,又能引发读者更多思 考。 二、1.B“是作者告诉我们读一篇美文的感受”错。 2.D“朴素无华”错。本文的语言很典雅唯美 3.(1)比喻,把不屈从于权势的庄子比作一株孤独的树,赞美了庄子在物欲横流、人格 扭曲、道德沦丧的社会中对富贵权势的鄙视,对人格独立和精神自由守护。(2)“冷”指庄 子面对浊世的冷酷犀利;“热”是指庄子对苍生的温柔和怜悯,体现了庄子悲天悯人的情怀。 4.①不屈从权势,不受外在环境所限,不受权势所累,遵从自己的本心,洁身自好,享 受自由自在的生活;②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守护心灵家园,具备悲天悯人的情怀;③面对 生活和学习中的困境,不为外境所惑,淡定自然,心中充满阳光,守护好自己的心。 三、1.B“对考古人的高度肯定与深情礼赞”属于过度拔高。 2.D“‘似乎’‘也许’等猜想性词语的运用,表明了作者的心理”分析错误。 3.①具体描写检验和试验的过程,能突出考古学家严谨的学术态度。②揭示了人类种植 谷物的历史与出土文物的关联,印证了先民的勤劳以及所创造的文明。③丰富了文章内容, 与标题“寻访”相呼应。 4.①文章清新明丽,呈现出诗的意境和情调。文章对博物馆及其周围的景物进行了描绘, 如熠熠生辉的黑色稻米,造型质朴的博物馆,有着神秘图案的陶罐,博物馆周边的金黄的稻 田,优美的意境加上真挚情感的流露,体现出清新之美。②文章视野广阔,联想丰富。作者 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由博物馆的焦点——黑色稻米想到了先民的生产生活状态,由仙华山 的神秘雕刻进而产生对其历史的拷问,呈现出历史的厚重感,由点及面,体现出宏阔之美。 四、1.C“逃离”有误。 2.C“将触觉转化为嗅觉”错误。 3.①文章写故乡秋光里的景物,还写故乡的人事,丰富了文章的内容; ②写父亲挑谷子,表达出作者的亲情和对故乡的眷恋,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③用生动的细节描写,展示了父亲吃苦耐劳的品质,使文章更有感染力。 4.①本文作者走在回村的路上,在路上、在村中的所见所闻是实写;对于童年少年生活 的回忆是虚写。 ②本文实写虚写,巧妙交织,现实和回忆灵活穿插,体现了对故乡的眷恋,对乡村生活的 怀念。 ③实写乡村生活的变化,产生了喜悦之情,生发出对家乡生活更加美好的期待之情。 重点题型汇编 一、赏析文章的优点题 答题角度:被某栏目登载,获奖类 选材、构思、结构、内容、主旨、意蕴语言、艺术手法、与该栏目该主题契合 例 1:本文已被《影像中国》“中国乡村”栏目登载,假如你是该栏目组编审,请谈谈 选用本文的理由。(6 分)(《与瓦共舞》) ①选材典型,以小见大。由贫困年代住瓦房需要时常补瓦,到现在住洋房,展现了中国 乡村的发展。该主题与栏目要求十分契合。 ②构思巧妙。全文以“瓦”为线索,由贫困年代的瓦、童年回忆中的瓦,再写到其他地 方见过的各种瓦,最后写到瓦的意义,结构严谨。 ③意蕴丰富。瓦片象征着为我们遮风挡雨的父母,表达了作者对父母的感恩之情;瓦片承 载着作者对家乡生活的记忆,既有当时生活的艰辛也有儿时生活的乐趣。 ④语言平实又不乏生动。在叙述中散发着中国乡村百姓生活的气息。 (共 6 分,每点 2 分。答出三点即可得满分,其它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赋分。) 例 2:本文已被《光明日报》“中国故事”栏目登载,假如你是该栏目组编审,请谈谈 选用本文的理由。(6 分)(《那一排钻天杨》) ①选材典型,以小见大。小冯的经历代表着千万中国人的经历,陶然亭一带的变化是中 国巨变的缩影。②剪裁精当。选取作者与小冯交往的几个片段,凸显了人物的精神风貌和时 代变化。③构思巧妙。将小冯成长历程和陶然亭一带前后面貌的变化交织在一起,侧面展现 了四十年来的巨大变化。④内容和主题与栏目要求十分契合。(6 分。每点 2 分,答出三点 即可。其它答案,只要言之成理,也可酌情赋分) 例 3 本文是“长征精神赞”征文获奖作品,请从语言与内容两个角度分析其恢弘磅礴的 风格特点。(6 分) 语言表达:①“如虹豪气”“彩练当空,神州大地舞翩跹”等词语宏大壮阔,充满豪情。 ②排比句、设问句等句式,使文章气势如虹,酣畅淋漓。 叙述内容: ③历史与现实交织,时代与未来结合,描述宏观概括。④赞颂革命先驱和伟大事业,笔 调炙热奋进,抒情奔放热烈。(6 分,每点 2 分,答出其中 3 点即可) 二、散文的谋篇布局、构思特点题 一、文章的整体构思: 先考虑线索,结构,选材 1、详略安排:详略、主次。 2、行文顺序:倒叙、插叙、平叙。 3、线索设计:单一线索、明暗线索。 4、特殊结构:回环复沓、形散神聚、点面结合。 5、整体布局:总分模式、层层深入、一波三折、虚实结合、蒙太奇法。 二、文章的局部构思:照应、过渡、剪裁、伏笔(铺垫)悬念、抑扬、衔接、对比(反 衬)。 例 1:文章的构思很有特色,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 分)《金塔的胡杨》 (1)线索清晰,文脉突出。文章以“金塔的胡杨”为行文线索,“胡杨的精神”贯穿全篇。 (2)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文章由物及人、由古到今、由表及里,主体内容以序号标注分 为三层,层层深入,文气贯通。 (3)选材丰富,大开大合。文章由胡杨联想到了古代文人将士、现代的西部建设者,文思 跌宕,形散神聚。(6 分,每点 2 分。从其他构思角度,如象征手法等方面回答,分析合理 亦可) 14.本文构思颇具匠心,请联系全文作简要分析。(6 分)《迟行》 ①整篇文章以“迟行”(步行或行走)贯穿,体现了散文“形散神聚”的特征。 ②把抽象的人生哲理用形象化的语言表现出来,便于人们理解和接受。 ③文章从日常生活中的“迟行”引发话题,讲到“亭子”的意义,再谈到人类文明是经 过漫长的步行发展而来,揭示了“迟行”在历史和现实中的价值,由浅入深,逐层深入。(每 点 2 分) ④选材丰富,文章从木棉花联想到台北、西班牙的特点,再想到鹿野苑,灞桥等内容, 形散神聚。 三、散文的选材特点 答题角度: 选材典型,新颖,恰当;选材自由广泛;以小见大、平中见奇、化俗为雅 选取典型 细节,选取真实片段 《窗是故乡明》6. 本文在行文结构、材料选择方面有着怎样的特点?(6 分) 【答案】①以“窗”为贯穿全文的线索,使文章脉络清晰,不枝不蔓,紧凑集中;②以 时间为序安排行文,展示作者的成长历程和情感发展历程,真实自然,令人信服;③选择与 “窗”有关的、普通常见、富于生活气息的材料,表达人们普遍、朴素的情感,小中见大, 平中见奇。(每点 2 分) 《舌尖上的大千世界》这篇散文在选材和结构上都颇具特色,请作分析说明。(6 分) 【答案】选材上,取材面很广,(1 分)既有与“峨眉雪芽”相关的植物学、地理知识,(1 分)又融入了古诗、传说、轶事、游记等丰富的材料。(1 分) 结构上,紧紧围绕“峨眉雪芽”这一主要描述对象,(1 分)由物及理(或:由浅入深,以小 见大),(1 分)既开合自如,又严谨有序(或:形散神聚,形散而神不散)。(1 分) 《认领》这篇文章在选材上有什么特点?这样选材有什么好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答案】特点:这篇文章选材丰富,既有中外名言、古语家训,如诸葛亮家训、程氏家训、 朱柏庐和康德的名言;也有家庭生活琐事、凡人凡事。(3 分) 好处:中外名言、古语家训作为素材,有很强的文化内涵和说服力;家庭生活琐事凡人凡事 贴近读者生活能引起读者共鸣和引发阅读兴趣。(3 分)(其他答案酌情给分) 四、形散神聚题 答题角度: ①散文的选材广泛。它可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也可以描述社会现实、风土人情等。 ②在结构上,散文没有统一或严格的结构模式, 比较灵活。结构、格局都是依照抒发感情 的需要来安排的。 ③散文运用了多种表达方式,常常把抒情、状物、写景、说理、叙事(抒情,描写,议论, 记叙,说明)等内容综合起来 ④语言表达灵活自由。长短句式、表达手法、语言风格多变等。 神聚:主要是说其要表述的中心思想明确而集中。 ①以…为线索,围绕中心事物展开, ②中心思想(主旨)集中 形散:选材、结构、表达方式、语言 神聚:线索、主旨 例 1:请从散文的“形”与“神”的角度谈一谈本文的写作特点。(6 分)《寒冷也是一 种温暖》 本文很好的体现了散文的“形散神聚”的写作特点。 ①本文的“形散”体现为写了三件看似不相关联的事情:冬季故乡,香港见闻,艾芜作 品。显得自然有致,毫不矜持; 本文的“形散”还体现为本文的行文方式灵活多样上:有叙述,有描写,有议论,有抒 情。 ②本文的“神聚”特点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一是外在线索,以“我”串联三则材料; 一是内在主题,三则材料都围绕同一主题——“寒冷也是一种温暖”。 ③本文做到了“形散神聚”。三则材料虽无关联,却由统一的主题——“寒冷也是一种 温暖”——将无关联的材料串联起来。形与神相互依存统一,“形神兼备”,达到了古人所 说的“传神”“神韵”的崇高境界。 例 2:《双城记》这篇文章充分体现了散文“形散神聚”这一特色,请结合本文内容对 此特色加以分析。(6 分) 答案:文章虽取材广泛,语言表达活泼,但内容丰富,题旨明确而集中,体现了散文在 自由中有节制的美。(1 分) “形散”:①涉及的内容繁杂,对两个城市进行比较时涉及自然、经济、文化、交通等 诸多方面,还时常会宕开笔墨展开联想;②语体风格多样,雅致的书面语与浅近的口语混杂。 (答出一点给 1 分,答出两点给 3 分)(若从结构角度作答,可酌情给分) “神聚”:本文目的在于表达作者对这两个城市的不同感受,全篇围绕这个主旨展开 《老屋后的槐花树》9.请分析本文是如何体现散文“形散神聚”这一基本特征的。 【参考答案】(1)本文写树、写人、写生活,取材广泛自由;写现实、写回忆、写梦境, 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思路灵活,结构自由;表现手法不拘一格,综合运用记叙、描写、 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2)主题明确集中,抒发怀念之情;以槐花树为线索,围绕主题将相 关的人、事串连起来。 五、散文的小说化特征题 例 1:这篇散文具有小说文体的特征,请结合本文内容说明其小说化特征具体表现在哪 些方面?《高跷能手》 ①叙事比较紧凑、完整。比如,本文较为完整地记述了“高跷能手”李槐一生的遭际; ②矛盾冲突性较强。比如,“我”与造反派的冲突、与“高跷能手”李槐的冲突,“高跷能 手”李槐与造反派的冲突、与“我”的冲突,以及“我”、李槐与整个社会环境的冲突等; ③人物形象比较鲜明、突出。比如,“高跷能手”李槐对高跷艺术的痴迷、他早年为日本人 献艺晚年仍引以为荣的畸形心态;④小说技巧的运用,比如注重用细节和环境来塑造人物形 象,用凝练、简洁的"白描"传达出复杂的人生况味等。 六、概括梳理类题型 例 1:请结合全文赏析,文中的“我”为何要寻找徽墨。(6 分)《虹关何处落徽墨》 【答案】①喜爱徽墨,而徽墨式微,制墨技艺几近失传。 ②墨,传承着中国文字的博大精深,浓缩的是民族文化的瑰宝。 ③警醒我们要时刻保持一颗对文化敬畏的心。 例 2:“雨”给作者留下了哪些难忘的记忆?“听雨”让他明白了什么道理?请根据全文 进行分析。(8 分)《听雨》 答:第一问:①南方老城的雨,给他留下了古旧、神秘的童年记忆;②川滇边界山区的 雨,给他留下了特殊年代苦味的记忆;③陕北高原的雨,给他留下了农村生活绿草般温馨的 记忆。(6 分) 每答出一点给 2 分。意思答对即可。 第二问:听雨就是听一个人的心声,听一个时代发展变化的脚步声。(2 分) 例 3:结合全文内容,简述云和梯田的“魅力”体现在哪些方面?(6 分)《云和梯田》 ①依山就势,形状各异②四季变换,色彩纷呈,景象迥异③山水与耗地完美交融,体同 中国农人的智慧④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体现千年农耕文明成果。 例 4:作者对老腔的认识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请结合全文作简要说明。《白鹿原奏 响一支老腔》 【答案】①一次看老腔前,从未听说过老腔这一剧种,认为老腔的影响小,只是民间演 出,但因为朋友的赏识,作者认为老腔是神秘的。②第一次看老腔演出后,作者认识到了老 腔与关中大地的密切联系和撼人肺腑的神韵。因相见恨晚而觉得懊丧自责。③两年后在中山 音乐堂再一次观看老腔演出时,作者认识到老腔具有强烈的呼应和感染力的原因在于触动了 当代人的神经。④在中山音乐堂看老腔演出时,主持人的举动让作者认识到观众与老腔应该 是融为一体的,自己这种拉开间距寻求客观欣赏的举措是多余的。 例 5:本文记建水城时,在饮食描写上花费了大量笔墨,对此你如何理解?《建水记》 【答案】①写饮食,就是写建水城独具特色的地方风物及其历史传承;②写饮食,就是 写人的日常生活和城的烟火气息,这是文章所要表现的建水古城的城市品格。 例 6:请根据文章内容,概括朱熹在哪些方面对后世产生影响?(6 分)《湖底的书香》 【答案】①人格操守:虽遭受迫害,却从容坚定、讲学不辍的达观情怀,激发后人对理 学的坚定信念与追求;(2 分)②教育经历:心无旁骛,一心教学,培育后秀,使古田一代 又一代人才脱颖而出;(2 分)③文化影响:门人及士子对理学有坚定信念,缅怀朱子的功 绩,使古田的文脉源远流长,从未中断。(2 分) 例 7:请结合文章内容梳理作者的写作思路。(6 分) 《湖底的书香》 【答案】①文章开篇写翠屏湖,然后引出旧的溪山书院被淹没在湖底的某一处,这个片 段主要表达的是作者对旧的溪山书院被淹没的惋惜以及当地人为保护书院、传承文化,新建 溪山书院的欣慰。②接着文章描述了朱熹的悲凉处境以及其在古田溪山书院讲学和传承文化 的做法,这些表现的是作者对朱熹的赞美之情。③最后主要写作者对当代在传承传统文化方 面的做法的赞美和欣慰之情等。 例 8:文末作者说:小镇的秀发,簪一朵菊花,如此美丽,让人心里怦然一动,请结合全 文说说如此美丽美在何处。(4 分)《菊与城》 【答案】(1)菊花成就了小城的富庶与荣光。它使小城具有了独特的城市品位和开阔的 胸襟,给小城带来了积极乐观的生活情趣;(2)小城重塑了菊花的形象。菊花不再是清高、 孤傲的象征,它既能人俗,又能升雅,成为了和谐、和睦的象征;(3)菊与城相得益彰,和 谐相处,作者感悟到社会的发展要求我们重塑历史,重塑人与自然的关系,重塑美好生活。 《江南的春天》9. 简要梳理文章的行文思路,并概括其结构特点 【答案】行文思路:先写江南春天自然风光,再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场景,最后写我 和小女孩结对帮扶、送花答谢的故事。 结构特点:①围绕“江南的春天”,将景、人、事融为一体。②由具体到抽象,层层递 进,思路清晰。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19 tt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8023965号-4

天天资源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