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资料详情(天天资源网)

天天资源网 / 高中语文 / 高考模拟 / 山东省青岛市2021届高三二模语文讲评 课件(57张PPT)

还剩 13 页未读,点击继续阅读

继续阅读

点击预览全文

点击下载高清阅读全文,WORD格式文档可编辑

收藏
立即下载
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天天官方客服QQ:403074932

资料简介

细心+信心+规范=成功 —青岛二模语文讲评 讲评目标 • 1、查缺补漏,明确概念 • 2、精准审题,准确答题 1.门地:门阀地位。魏晋之际,讲求门阀特权,形成一 种以贵族门阀为高尚的等级制度。唐代以后,代之以官 爵的高下论定其所享有的特权。故有门阀地位之说。 2.太牢(古代帝王、诸侯祭祀社稷时,牛、羊、猪三牲 全备之称)。 少牢(诸侯宗庙,用羊、猪之称) 中牢:猪羊二牲。也叫少牢。指古代一种祭祀的规格。 文言文阅读文意理解题 试题的选项通常是“三对一错”,设问的 角度基本是选误,四个选项大多依原文的先后 顺序对文意作概括性的转述和分析。 错误项中的大部分叙述一般还是符合文 意的,往往只设置一两处不正确的表述作为干 扰。 臣所以有今日,由此涅尔,臣愿留以劝军中,不 敢奉诏。 离亭燕 一带江山如画,风物向秋潇洒。水浸碧天何处断?霁色冷光相射。 蓼屿荻花洲,掩映竹篱茅舍。 云际客帆高挂,烟外酒旗低亚。多少六朝兴废事,尽入渔樵闲 话。怅望倚层楼,寒日无言西下。 翻译:金陵风光美丽如画,秋色明净清爽。碧天与秋水一色,何处 是尽头呢?雨后晴朗的天色与秋水闪烁的冷光相辉映。蓼草荻花丛 生的小岛上,隐约可见几间竹篱环绕的草舍。 江水尽头客船上的帆仿佛高挂在云端,烟雾笼罩的岸边,有低垂的 酒旗。那些六朝兴盛和衰亡的往事,如今已成为渔民、樵夫闲谈的 话题。在高楼上独自遥望,倍感苍凉,凄冷的太阳默默地向西落下。 这是一首写景兼怀古的词,在宋怀古词中是创作时期较早的一首。 词的上片描绘金陵一带的山水,雨过天晴的秋色里显得分外明净而 爽朗;下片通过怀古,寄托了词人对六朝兴亡盛衰的感慨。 离亭燕 一带江山如画,风物向秋潇洒。水浸碧天何处断?霁色冷光相射。 蓼屿荻花洲,掩映竹篱茅舍。 云际客帆高挂,烟外酒旗低亚。多少六朝兴废事,尽入渔樵闲 话。怅望倚层楼,寒日无言西下。 请简要分析“怅望倚层楼,寒日无言西下”一句蕴涵着作者怎样的 思想感情。(4分)) 1.诗人靠着层楼,面对清秋景象,想到历朝兴废尽人渔樵闲话,心 中不免生出国家兴衰的慨叹和担忧时政的惆怅之情;(2分) 2.诗人面对清秋寒日西下之景,独倚层楼,“无言”寂寞,更生出 一种无人可诉的孤寂和无奈。(2分) 存在主要问题: • 审题不清,概念模糊 • 1.论证特点、论证结构、论证方法、 • 论证方式、论证思路 • 2.叙述方式(顺序)、叙述人称、叙述视角 • 叙述特色(艺术) • 3.设问、反问、疑问 问题:1.论证特点和论证方式混为一谈2.立论和驳论不分 • 1、找出处:出处的文章名一般能概括核 心内容。 • 2、找论证中心,一般在前两段。 • 3、划分层次:先概括段意,再合并。 • 4、注重内容的分析和论证的角度、领域 等,不能过于笼统。 小说阅读 梳理情节: 九叔正月十五邀请金凤唱戏,金凤以嗓子疼拒绝,九叔 只好临时让香玲救场。香玲答应了九叔,化妆完毕准备 上场金凤却又来了,后来两人同台演出,共同演绎青衣 进入全新和谐的境界。 人物形象: 1.金凤:技艺精湛、热爱艺术。因是村里红透半边天的台 柱子而摆架子,眼见香玲要抢去“主角”地位而怒火中 烧,后来二人共同演绎青衣进入全新境界。 2.香玲:虽是小剧团里名不见经传的配角,却依然对角色 着迷;虽然她知道金凤的眼睛里正在喷火,面对金凤心 有卑怯,却依然认真装扮,不想失去扮演“主角”的机 会;香玲内心对“青衣”的热爱、对主角的渴望、对艺 术的追求。 • 构建体系 小说叙事艺术 • 一、人称和视角(第一、二、三人称、全知视角、有 限视角、特殊视角) • 二、叙述方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平叙) • 三、情节安排技巧(开头设置悬念、抑扬、伏笔和照 应、对比、烘托、铺垫、线索的安排、结尾的突转) • 四、某一篇章独特的叙事技巧 • (历史/回忆与现实的交织;故事与新编;某种描写 特别突出,如心理描写、对话描写、场景描写;由某 个话题切入;写景与叙事结合) • 五、基于文体特征的艺术特色(散文化、诗化、故事 与新编等) 情节叙述顺序(叙述方式) 1.设问:一问一答。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2.反问:只问不答。加强语气,增强表达效果。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3.疑问句?(有疑而问,没有回答)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中写透过金凤脸上的各种表情,“女人似乎能从她那里找到 自己的一生”,“香玲看青衣,就像看自己”,其中两个“自己” 代表的对象有别,含义隽永,意味深长。 B.文中先写老人们带着孩子一个个离开现场,后文又写“台下早 已空无一人”,一方面是缘于天气寒冷,另一方面也表明青衣的 角色淡出人们的视野、淡出历史舞台的命运。 C.文中前后两次写到“金凤的心颤了一下”,分别表现了金凤从 香玲的眼睛里看到了自己、对今日香玲与自己形魂兼似的惊诧感, 对自己今日表演不同往日的新奇之感。 D.文中写“雪花从眼里流出来,变成点点晶莹,落在他的弦弓 上”,形象地表现了九叔内心既有对金凤、香玲表演和谐的感动, 也有对台下无人观看的落寞、伤感。 B(“青衣的角色淡出人们的视野、淡出历史舞台”理解牵强,过 度解读。)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中反复写到了“雪花”,这一自然景物并不寻常,既交代 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又推动了小说情节的发展并趋向高潮,同时 还有利于渲染现场的气氛,烘托人物形象。 B.小说结构严谨,如开头写香玲“不敢去看金凤”时的心理与后 文“金凤面无表情,只是在门口静静地站着”等细节形成照应, 表现香玲面对金凤时的惶恐与不安等复杂心情。 C.小说多处将金凤与香玲进行对比,不仅表明两人角色、地位的 不同,还突出了金凤无论在扮相、身段,还是在唱腔功夫上较之 香玲,都更胜一筹、更令人敬佩。 D.小说以“青衣”为题,全文采用全知视角、倒叙的方式对故事 展开了叙述,讲述了正月十五那天发生的两个青衣女子的故事, 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令人余味无穷。 C(“都更胜一筹”错,“更令人敬佩”文中无据。) 8. 文中两处画线句写九叔“什么话也没说出来”,他想说什么? 又为何都没说出来?请分别加以简要分析。(4分) 第一处:九叔想问明原因,并想对她说已经请了 香玲,不用她出演了;金凤是台柱子,说出来怕 得罪了她,影响剧团以后的发展。 第二处:九叔想说现在主角金凤来了,让她把演 出的机会还给金凤;香玲在自己情急无奈之际勇 于救场,现在回绝她,怕伤了香玲的心。 评分建议:每处2分,意思对即可。 迟莉婕?齐书朋?刘晓静? 9. 有文学评论家说过:“写结尾是对一个作家最好的奖赏,一 个好的结尾更是对读者最好的馈赠。”这篇小说的结尾耐人寻味, 请探究其中的深刻意蕴。(6分)) 尾段的作用?意蕴? ①“台上依然水袖飞扬“与上文“台下早已空无一人”形成鲜明 对比,表现了两个青衣女子表演的投入、专注以及对中国传统戏 曲艺术的痴迷与坚守。 ②“漫天飞雪”照应上文大雪,写出了自然环境的寒冷,“三月 杨花袭人面”则以暖春三月、杨花袭面的比喻,写出了两个青衣 女子同台合作表演的和谐画面,两相对照,形成了独特的艺术氛 围,更给人以温暖、欣慰之感。 ③以场景描写收束全文,让金凤在与香玲的合作中实现了人性的 自我救赎,回归到自我及艺术本真,凸显了艺术美、人情美,从 而升华了作品的主题。 概括结尾句段的内容;怎样写出了什么内容,用什么手法,表达 了什么感情 在平定智高之乱时,狄青采取了哪些措施?请简要概括。 (3分) 参考答案:①统一号令②整肃军纪③出其不意进行攻击。 (3分) ①统一号令(可答“告诫诸将不要轻举妄动”“不让诸 将轻举妄动”“行动统一”等同义表达) ②整肃军纪(可答“加强军队管理”“按败亡状斩杀袁 用等人”“斩随意行动者”等同义表达) ③出其不意进行攻击。(可答“有勇有谋,指挥骑兵大 败贼军”“偷袭敌军”等同义表达) 另:以下两个答案也可得分 ④招复被智高俘虏的人,慰问遣归他们 ⑤上奏阻止对外借交阯兵,或拒绝借兵 语句连 贯的一 般原则 ⑴主语一致的原则 ⑵句式一致的原则 ⑶语境一致的原则 ⑷语序合理的原则 ⑸前后呼应与暗示原则 ⑹音节和谐的原则 • 6、音节和谐的原则 音节的和谐,常常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句式的对仗,  二是上下文的押韵 三是句子的字数由少到多。       . 填入下列语意连贯、音节和谐的一组是 ⑴每逢深秋时节 , ,松竹山茶,色彩绚丽,美景尽 览 。 ⑵远眺群山环抱 , ;近看小河流水,茶园葱绿,松 竹并茂。 ①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 ②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 ③白云缭绕,层林叠翠 ④层林叠翠,白云缭绕 A.① ③ B. ① ④ C.② ③ D.② ④ D 以上是网搜中国关工委徽标图,图一是百度百科和大多数网站采用 的徽标,图二出自德安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徽标,图三,没有 明确出处,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简称:中国关工委),于1990年2月 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成立。中国关工委主要围绕党和政府不同时期 的中心工作,积极协助和配合党、政有关部门为青少年、儿童健康 成长办实事、做好事。中国关工委是以组织老同志,来进行关心、 教育下一代的工作为目的的群众性工作组织,中国关工委主任由党 中央任命,全国各省市县区及相关行政管理部门都设立了关工委组 织,全国各级各类工作组织92万个,人员1250万人。 6.阅读下面宣传抗疫防疫的图片, 根据要求完成题目。(6分) 15.下图是北京申办2022年世界冬奥会的标识,请简要说明构 图要素,并结合要素解读设计的精妙之处。要求语言简明,语句通 顺。不超过60字。(4分) 设计之妙:①点明 举办时间、地点、 奥林匹克精神。② 书法“冬”字、滑 雪人物、滑道巧妙 结合,突显“冬奥 会”主题、展现运 动活力,彰显中国 文化魅力。(2分) 【题型解说】 新闻点评是新闻评论的一种,它以新闻报道为 依托,对具体事实进行画龙点睛地评说,或褒或 贬,旗帜鲜明地表明观点。 大致可分两类: 一类是常规型新闻点评; 一类是争议型新闻(即新闻人物的做法或言论能 引起读者争议的新闻)点评。 学习目标 1.强化审题意识 2.巩固新闻点评的答题模式,规范答题 3.强化徽标题型训练 42 (06年北京卷) 新闻点评就是用简约的文字对新 闻进行评论,请点评下面的这则新闻。 要求:见解独到,是非分明,不超过30字(4分) 新学期初,某大学爱心社联合十多所 高校,推出了为期3天的“爱心大巴”免 费接站活动,在北京站前接送同学。由于 受到返校大学生的怀疑、猜测,乘客寥寥, 而无偿提供的矿泉水和小点心也因无人问 津成了摆设。学子们的爱心变成了伤心。 典题引路 请你评卷 (1)现在由于社会风气不好,人与人的诚信越来越少。 得分: (2)部分青年爱心满怀,但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存在于大部分青 年身上。 得分: (3)“爱心大巴”行动是爱心社学子们爱心的表现,而返校大学 生却糟蹋了爱心。得分: (4)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是社会上的欺骗之风盛行,杜绝这种风 气是关键。 得分 (5)由于猜疑,使爱心大巴成了伤心大巴, 可见社会信用的缺失。 得分: (6)爱心社联合十多所高校推出的为期3天的“爱心大巴”免费接 站活动受到冷遇,遭受猜疑,折射社会信任危机。得分: 0分 1分 1分 0分 3分 3分 参考答案: “爱心大巴”免费接站遭受猜疑(概 括事件),折射社会信任危机(明观点、 析本质)。 新闻点评的格式: 叙事件 明观点 析本质 巩固训练一 阅读以下新闻材料,根据要求答题。 11月2日,扬州大学附中学生徐砺寒在骑车上学途中 不慎刮蹭到路边的一辆轿车,他在原地等了半小时没等 到车主,就留下一张字条说明情况。此事被车主发到微 博上后,引发社会热议。徐砺寒的行为获高度赞扬,他 被赞为“负责任、守承诺的新一代”。 请针对徐砺寒被高度赞扬这一现象发表点评。(不超 过30字)(6分) 分析我们的答案: 1.一中学生因刮蹭到车未等到车主留下字条,可见当 代青年高贵品质,非常值得赞扬。(0分) 2.这一现象 ,反映人们对负责守信的肯定,反映对 真善美的追求。(3分) 参考答案: 示例一:我认为这一现象不正常。徐砺寒犯 错认错并请求谅解,这是最基本的公序良俗。 受到热捧,正体现了诚信公德心的缺乏。 示例二:为徐砺寒点赞。他的行为难能可贵, 公众的“高度赞扬”正折射出整个社会力守 诚信正能量。 巩固训练二 下面内容表明了同学们对传统文化的一些不同看 法,你的观点是怎样的呢?请用问句的形式简洁 地表明自己的观点。(4分) 孔子说,父母死要守孝三年。《弟子规》: “丧三年,长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丧尽礼, 祭尽诚……” 有的学生对传统中的这种做法很不理解,说, 守孝时间三年,耽误的时间太多了;不吃肉,缺 营养,太迂了。 • 1、传统文化“孝敬父母”的观点值得肯定,我们既要 发挥这个优良传统,又要在新时代里做一些“变通”, 与其死后守孝三年,不如在父母健在时对他们孝顺一点。 得分: 2、守孝三年只是形式而已,不吃肉难道只是做表面功 夫?得分: 3、难道说在为父母守孝期间,不做其他的事,用尽父 母的积蓄就是所谓的孝道吗? 得分: 4、难道孝敬父母就一定要守孝三年吗? 得分: 5、若是身在守孝,心在忘恩,如何体现自己的孝心? 只要谨记恩情,奉献社会,何愁报答不了父母的养育之 恩?得分: 0分,没有用问句 1分,观点不清 1分,理解不准确,钻“牛角尖 2分,欠充分,过于简单 4分,观点鲜明,简洁而不简单,正反对比,问句形式 新闻点评注意事项: 1.审题: 常规题型-- 1.准确简洁概括新闻的中心事件; 2.鲜明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分析事件中反映出的 问题实质 。 3.注意字数限制,不要超过字数,也不要离限制的字数 太远。 争议型新闻点评题-- 该类题目要点评的焦点往往集中而明确, 无需概括事件,可单刀直入,鲜明地表明 观点。 巩固训练三 近日,京剧表演艺术家、著名程派青衣张火丁在演出京剧《江姐》 最后一幕“红梅赞”一段中,突然咳嗽了几声,有两句唱腔没有完 整唱下来。演出结束后,张火丁深深地向观众鞠了一躬,哽咽着说 :“我对不起大家了!请求大家原谅!”随后,她招呼准备离场的 乐队回座,坚持把没有唱完整的“红梅赞”再唱一遍。当张火丁“ 补唱”完这段长达8分多钟的《红梅赞》后,观众全部起身站立, 鼓掌声持续了5分钟之久。张火丁再次向台下深深地鞠了一躬,含 泪退场。点评(不超过50字) 答案示例: 1.演唱中失声的著名京剧程派青衣张火丁坚持完整重唱 (概括事件),体现了她对艺术的认真执著、良好的台风 和艺德(明观点、析本质)。 粉丝用国耻作梗追星,“三观”尽毁,追星该有底线。 粉丝消费国耻家恨来追星,毁“三观”,无底线 新闻点评的格式: 明观点 叙事件 析本质 驳论文的写作思路 1. 摆出对方错误的论点,作为反驳的靶子。写驳论性的文章,首 先要摆出对方的谬论或错误观点,树靶子,确立攻击目标。怎样 树靶子呢?通常有两种方式:一是用概括性的语言,将所批驳的 论点复述一遍,并指出其弊端。二是摘抄材料的关键语句,然后 对准靶子,进行驳斥。驳斥时,要避开对方的思路,抓住致命弱 点不放,全力回击。 2. 分析对方论点的要害,揭露其本质。 3.用事实说话,用理论证明。既然已经抓到了对方论点的要害, 就要用确凿的事实和翔实的理论加以论证,可直接批驳对方的错 误论点,也可采用归谬法、反证法进行批驳。 4.联系实际,论证其危害。写文章,要联系实际,来丰富反驳的 素材。 5.破中有立,立中总结。议论虽分立论、驳论两种,二者却是辩 证统一的。在驳论文中,一般在批驳错误论点的同时,阐明正确 的观点,做到“破中有立”。 潍坊二模: 在2003年“非虚构”并未流行之时,评论家们便已 预言报告文学的消亡。理由也似乎十分充分:一是报告 文学没有像小说、诗歌那样深广的传统根基,在急剧变 化的社会环境下已经无法生存;二是既“报告”又“文 学”的作品既会伤害报告又会伤害文学。第一点理由逻 辑上便已经不能自洽,如果报告文学因为没有深广的传 统根基便沦入消亡,那么同样为舶来品的“非虚构”又 如何有信心在此间驻足。虽然报告文学是舶来之物,但 在本土语境中并没有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也是事出有 因:报告文学既是写实传统的赓续,也是述史传统的现 代表达。第二点理由又恰恰是报告文学的魅力所在,所 言“伤害”不如说是一种周全,报告文学既有其报告性 (新闻性),又有其文学性,这也是报告文学区别于新闻 纪实、小说、散文等体载而独立门户的原因。 1.务必明确任务,务必准确立意 2.题目体现中心,对仗化用比喻 3.开头必引材料,通篇扣住关键 4.段落结构清晰,中心句衔接句 5.首尾彰显文采,酌情插入辨证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19 tt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8023965号-4

天天资源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