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石钟山记》预习学案
【素养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疏通文意,把握文章结构。
2、感受集记叙、描写、议论于一体的行文特点和自然流畅、挥洒自如的文笔。
一、知人论世
1.了解作者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宋代重要的文学家,宋
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嘉祐(宋仁宗年号,
1056~1063)进士”。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
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又工书
画。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
2.相关背景
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六月,苏轼由黄州团练副使调任汝州(今属河南)团练副使
时,顺便送他的长子苏迈到饶州德兴县(今属江西)任县尉,途经湖口县时,游览了石
钟山后,写了这篇文章。
3.了解文体“游记”
游记,古代游记作为古代散文文体的一种,前人多把它归入“杂记体”中。它是
模山范水、专门记游的文章,以描绘山川自然、风景名胜为内容,写旅途的见闻和对
大自然风光之美的感受。一般是作者先描写自然景色,然后再生发感慨,如王安石的
《游褒禅山记》;有的则采用“议—叙—议”的方式,如苏轼的《石钟山记》。
4.解题
①石钟山,素有“中国千古奇音第一山”之称,位于江西省九江市湖口县城区,
长江与鄱阳湖交汇处。
②记,游记,一种文体。
5、素材积累—苏轼名句
①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②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③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④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⑤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⑥有道难行不如醉,有口难言不如睡。
⑦万事从来风过耳,何用不着心里,你唤做眉却眉头,便是达者也则恐未。
⑧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二、落实基础知识
(一)明确字音。
函胡( ) 磬( ) 桴( ) 铿( ) 硿
( )
鹘( ) 磔( ) 噌( ) 吰
( ) 罅( )
窾( ) 镗( ) 鞳( ) 射( )
(二)挖空解释词语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 )。”郦元以为( )下临( )
深潭,微风鼓( )浪,水石相搏( ),声如洪( )钟。是说也,人
常疑之。今以 ( )钟磬置水中,虽( )大风浪不能鸣 ( )也,而
况( )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 ),得( )双石于潭上,扣( )
而( )聆( )之,南声函胡( ),北音清越 ( ),桴( )
止响( )腾( ),余( )韵徐( )歇( )。自
以为得之( )矣。然是说也,余尤( )疑之。石之( )铿然( )
有声者,所在皆是( )也,而此独以钟名( ),何哉?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 )行适( )临汝,而长子
迈将赴( )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 )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
使小童持斧,于( )乱石间择其一二扣( )之,硿硿焉。余( )固
( )笑而( )不信也。至莫( )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 )
壁下。大石侧( )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 )欲搏( )人;而
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 )笑于( )山谷
中者( ),或( )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 )欲还,而大声发
于( )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 )。舟人大恐。徐( )而( )
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 ),微波入焉( ),涵淡澎湃
而为( )此( )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 )
中流,可坐百人,空中( )而多窍( ),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
之声,与向( )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 )。因笑谓迈曰:“汝识( )
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 )见耳( )闻,而臆断( )其有无,可乎?
郦元之所见闻,殆( )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 )不肯以小
舟夜( )泊绝( )壁之下,故莫( )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
( )不能言( )。此世所以( )不传也。而陋者乃( )
以斧斤考击而求( )之,自以为得其实( )。余是以( )记之,
盖( )叹郦元之简( ),而笑( )李渤之陋( )也。
(三)掌握下列重点词语
1、是说也,人常疑之 是:( )
2、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置、( ) 虽:( )
3、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 始:( )
4、桴止响腾,余韵徐歇 腾:( )
5、所在皆是也 是:( )
6、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适:( )
7、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 赴:( )
8、因得见所谓石钟者 因:( )
9、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
其( )、焉( )、固:( )
10、如猛兽奇鬼,森然欲博人 然:( )
11、涵淡澎湃而为此者 而:( )
12、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 因、( )识:( )
13、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终:( )
14、此世所以不传也 所以:( )
15、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乃、( )考:( )
16、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 是以( )、盖:( )
(四)通假字
1、至莫夜月明( )
2、南声函胡 ( )
(五)一词多义
1、鼓:
①微风鼓浪( )
②噌吰如钟鼓不绝( )
③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
2、殆:
①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
②郦元之所风闻,殆与余同( )
③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④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
3、莫:
①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
②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 )
③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 )
④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
4、发:
①而大声发于水上( )
②见其发矢十中八九( )
③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
④舜发于畎亩之中( )
⑤发闾左征戍渔阳九百人( )
5、何:
①不然,籍何以至此( )
②徐公何能及君也( )
③水何澹澹( )
④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
⑤豫州今欲何至( )
6、自
①自以为得其实( )
②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
7、焉
①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 )
②硿硿焉( )
③微波入焉( )
④如乐作焉( )
(六)词类活用
1、郦元以为下临深潭 下:( )
2、微风鼓浪 鼓:( )
3、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鸣:( )
4、而此独以钟名 名:( )
5、余自齐安舟行适临安 舟:( )
6、事不目见耳闻 目、耳:( )
7、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夜:( )
(七)古今异义的词(解释古义)
1、自以为得其实。 其实:
①古义: 。
②今义:副词,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
2、空中多窍。 空中:
①古义: 。
②今义:天空之中。
(八)明确句式特点
1、石之铿然有声者( )
2、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
3、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 )
4、古之人不余欺也( )
5、得双石于潭上( )
(九)难句翻译
1、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
译:
2、古之人不余欺也。
译:
3、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译:
4、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译:
5、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译:
三、初读文本
(一)整体感知
1、概述每小节内容
第一段: 。
第二段: 。
第三段: 。
2、结合全文分析,本文第一段,作者一“叹”一“笑”,有什么深刻含意?
【明确】
3、请明晰文章主旨
【明确】
(二)深层解读
1、.作者认为世人不能准确知道石钟山名字由来的原因是什么?作者对前人不同
做法的态度又是什么?。
【明确】主要原因:
具体原因:
人 物 原
因 作者态度
郦道元、渔夫水师
李渤、士大夫、陋者
2、“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与上文哪些话呼应?这句话表现了作者
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 (1)
(2)
3、作为游记,苏轼对夜游石钟山情景的描写很有特色,请列举两例,简要说明其
运用的表达技巧。
【明确】 (1)
(2)
4、苏轼自己实地考察发现了石钟山得名的由来,认为这证明了“古之人不余欺也”,
为什么?请分析他这一论断内在的逻辑思路。
【明确】
5、苏轼感慨“郦元之简”“李渤之陋”,有人认为苏轼自己的观点也未必完全正
确,请分析文中苏轼考察石钟山的时间和结论,说说你的看法。
【明确】
四、对比阅读
《春在堂笔记》卷七
俞樾
东坡《石钟山记》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至今游石钟山者,皆以坡语为然。
余亲家翁彭雪琴侍郎……驻江西最久,语余云:“湖口县钟山有二,一在城西,滨鄱
阳湖,曰上钟山;一在城东,临大江,曰下钟山,下钟山即东坡作记处。然东坡谓山
石与风水相吞吐,有声如乐作,此恐不然。天下水中之山多矣。凡有罅隙,风水相遭,
皆有噌呔镗鞯之声,何独兹山为然乎?余居湖口久,每冬日水落,则山下有洞门出焉。
入之其中透漏玲珑乳石如天花散漫垂垂欲落。途径蜿蜒如龙,峭壁上皆枯蛤黏着,俨
然鳞甲。洞中宽敞,左右旁通,可容千人。最上层则昏黑不可辨。烛而登,其地平坦,
气亦温和,蝙蝠大如扇,夜明砂积尺许。旁又有小洞,蛇行而入,复宽广,可容三人
坐。壁上镌‘丹房’二字,且多小诗,语皆可喜。如云:‘我来醉卧三千年,且喜人
世无人识。’又云:‘小憩千年人不识,桃花春涨洞门关。’无年代姓名,不知何人
所作也。盖全山皆空,如钟覆地,故得钟名。上钟山亦中空。此两山皆当以形论,不
当以声论。东坡当日,犹过其门而未入其室也。”
(有删改)
问题:试概括本文观点。
【明确】①
②
。
参考答案
二、落实基础知识
(一)明确字音。
函胡(hán hu) 磬(qìng) 桴(fú) 铿(kēng) 硿(k
ōng)
鹘(hú) 磔(zhé) 噌(chēng) 吰(hóng) 罅
(xià)
窾(kuǎn) 镗(tāng) 鞳(tà) 射(yì)
(二)挖空解释词语
焉(在那里) 以为(认为 ) 下临( 面对 ) 鼓( 振动 )
浪,水石相搏( 击 ),声如洪( 大 )钟。今以 (把 )钟磬 虽( 即
使 )鸣 ( 使---发出声响 )也,而况( 何况 )石乎 遗踪( 旧址 ),
得( 找到 ) 扣(叩 )而( 顺承 )聆(听 )之,函胡( 含糊 ),
北音清越 (高扬 ),桴( 鼓槌 )止响(响声 )腾(传播 ),
余(剩余的)韵徐( 慢慢 )歇( 停歇 )。得之( 得名原因 )矣。
余尤(更加 )疑之。石之( 定语后置 )铿然( 声音响亮 )有声者,
所在皆是( 这样 )也,以钟名(命名 ),何哉?
舟( 乘船 )行适(到、往 )临汝,赴( 到、去 )因( 于是 )
得观所谓石钟者,于(在 )乱石间择其一二扣( 敲 )之。余固( 本来 )笑
而( 表并列 )不信也。至莫(暮 )夜月明,至绝( 极陡峭 )壁下。大石
侧 ( 在旁边 )立千尺,森然(阴森森 )欲搏( 扑向 )人;咳且( 并
且 )笑于( 在 )山谷中者( 无义 ),或( 有人 )曰此鹳鹤也。余
( 我 )方心动( 心惊 )欲还,发于( 从 )水上,不绝( 停歇 )。
舟人大恐。徐(慢 )而( 修饰、地 )察之,浅深(深度 ),微
波入焉( 到那里 ),为(形成)此( 这种声音 )也。有大石当( 抵挡、
挡住 )中流空中( 中间空 )而多窍(窟窿 ),与向( 先前、刚才 )
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 语气词,无义 )。“汝识(知道 )之乎?
事不目( 亲眼 )见耳( 亲耳 )闻,而臆断(主观推断 )
其有无,殆( 大概 )与余同,终( 终究 )不肯以小舟夜(在夜里 )
泊绝(极陡峭 )壁之下,故莫( 没有人 )能知;虽知而( 却 )不
能言(记下、写出 )。此世所以( 的原因 )不传也。而陋者乃( 竟然 )
以斧斤考击而求( 寻求 )之,得其实(事实真相 )。余是以( 因此 )
记之,盖( 发语词 )叹郦元之简( 简单 ),而笑(笑话)李渤之陋(浅
薄 )也。
(三)掌握下列重点词语
1、是:(这个) 2、置、虽:(放在;即使 3、始:(才) 4、腾:
(传播)
5、是:(这样) 6、适:(往) 7、赴:(赴任,就职) 8、因:(因
而)
9、 其、焉、固:(其中的;同"然",形容词词尾;本来) 10、然:(形容词
词尾)
11、而:(因为) 12、因、识:(于是;知道) 13、终:(终究)
14、所以:(……的原因) 15、乃、考:(竟;敲) 16、是以、盖:(因
此;大概)
(四)通假字
1、(莫----暮) 2、(函胡----含糊)
(五)一词多义
1、鼓:①(动词,振动) ②(名词,一种打击乐器) ③(动词击、鼓)
2、殆:①(危险) ②(大概,可能) ③(通"怠",懈怠) ④(几乎,
近于)
3、莫:①(通"暮",日落的时候、傍晚)②(不)③(不要,不可)④(没有谁、
没有人)
4、发:①(发生,发出)②(发射,射出)③(出发)
④(启用,被任用)⑤(征发,征调)
5、何:①什么) ②(怎么) ③(多么) ④(为什么) ⑤(哪里)
6、自①(代词,自己) ②(介词,从)
7、焉
①(兼词,在那里)
②(拟声词尾、----的样子)
③( 兼词,到那里 )
④( 语气词,无义 )
(六)词类活用
1、下:(名作状,在下面) 2、鼓:(名作动,振动)
3、鸣:虽大风浪不能鸣也(使动用法,使……鸣) 4、名:(名作动,命名)
5、舟:(名作状,坐船) 6、目、耳:(名作状,用眼睛;用耳朵)
7、夜:(名作状,在夜里)
(七)古今异义的词
1、①古义:事情的真相。2、①古义:中间是空的。
(八)句式特点
1、(定语后置)2、(判断句)3、(判断句)4、(宾语前置)5、(介宾结构后
置)
(九)难句翻译
1、译: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重浊而模糊,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清脆而响
亮,鼓槌停止了(敲击),声音还在传播,余音慢慢消失。
2、译:古代的人没有欺骗我呀!
3、译:事情没有用眼睛看到用耳朵听到,就凭主观想象去推断它有没有,可以吗?
4、译:我因此记下这件事,大概慨叹郦元的简单,和笑李渤的简陋。
5、译:铿然有声的石头,到处都是这样,但唯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为什么呢?
三、初读文本
(一)整体感知
1、概述每小节内容
第一段:提出石钟山得名的由来的两种说法,以及对这两种说法的怀疑。
第二段:记叙实地考察石钟山,得以探明其名由来的经过。
第三段:写探明石钟山得名的由来的感想,表明写作意图。
2、【明确】郦道元是经过实地考察的,然而“言之不详”,所以使人有“以钟磬
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之疑,这是可叹的;李渤“以斧斤考击而求
之”的做法本身就很可笑,是自欺欺人之谈。
3、【明确】①这篇文章将议论和叙述相结合,②通过夜游石钟山的实地考查,对
郦道元和李渤关于石钟山得名的说法进行了分析批评,③提出了事不目见耳闻不能臆
断其有无的论断,④表现了作者注重调查研究的求实精神。
(二)深层解读
1、【明确】主要原因::没有耳闻目见就主观臆断
具体原因:
人 物 原
因 作者态度
郦道元、渔夫水师 讲述太简略、不会表达 叹惜
李渤、士大夫、陋者 观臆测、没有实地考察 讥笑
2、【明确】(1)“至暮夜月明……或曰此鹳鹤也。”(2)表现了作者凡事要强调实
地考察,不盲从的思想感情。
3、【明确】(1)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和以动衬静的手法,把大石、栖鹘、水波
的形态和声音描绘得形象逼真。
(2)运用了“磔磔”“噌吰”“窾坎镗鞳”等拟声词,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
且所用拟声词都是联绵词,韵律和谐。
4、【明确】因为古书上记载:“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
之歌钟也。”这是古人描述的钟声的特点,也是人们对钟声的共识,是认识的前提。
苏轼实地考察发现:“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
鞳之声”。并且两者相应,“如乐作焉”,这表现了水声如钟,符合人们对钟声的共
识,所以,石钟山应是以声得名。这与古人郦道元的说法“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
如洪钟”相合,所以说,“古之人不余欺也”。
5、【明确】苏轼选择“暮夜月明”时进行考察,这个时间段不适合全面观察,细
致考察,结论未必可靠;苏轼通过考察,探求石钟山得名的由来,否定了李渤等人的
说法,并据此提出“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这一论断,认为凡事都必
须亲眼看到、亲耳听到才能判断它的有和无,这否定了间接经验在人的认识中的重要
性,也是不够准确的。
四、对比阅读
【明确】①在作者看来,苏轼考察石钟山,以为其得名是因风水相吞吐而为声,
这也没有探察到问题的根本。②苏轼笑李渤考证石钟山命名的方式太粗糙,而作者认
为苏轼与李渤犯了类似错误。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