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资料详情(天天资源网)

天天资源网 / 初中历史 / 教学同步 / 部编版 / 八年级上册 / 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教案

还剩 9 页未读,点击继续阅读

继续阅读

点击预览全文

点击下载高清阅读全文,WORD格式文档可编辑

收藏
立即下载
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天天官方客服QQ:403074932

资料简介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教案 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第 15 课 北伐战争 1.知道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战争的目的、主要对象、主要战场、重要战役; 概述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2.分析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 3.中国革命的进程是在曲折中发展的,要想取得革命的胜利,就必须坚持共 产党对革命的领导权 1.国共合作 2.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 上图是黄埔军校的校门上引人注目的对联,上联是“升官发财请往他处”, 下联是“贪生畏死勿入斯门”,横批是“革命者来”。这副对联使人耳目一新,它体 现了黄埔军校的办学宗旨。但后来却有人将其改为“升官发财莫往他处;贪生怕 死请入斯门!”这又是为什么呢?让我们学习第 15 课《北伐战争》,了解那一 段轰轰烈烈的革命时期。 知识点 1 国共合作的实现 1.教师:(展示材料) 材料一 国民党正在堕落中死亡,因此要救活它,就需要新的血液。…… 盖今日革命,非学俄国不可……我党今后之革命,非以俄为师,断无成就。 ——孙文 材料二 工人阶级尚未强大起来,自然不能产生一个强大的共产党——一 个广大群众的党,以应目前中国革命之需要。……依中国社会的现状……中国 现有的党,只有国民党是一个比较革命的党。 ——中共三大宣言 教师:(总结)当孙中山为维护共和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他意识到自己的孤单; 当中国工人的斗争一次又一次被军阀镇压,中国共产党意识到自己的弱小。那 国共两党该做出怎样的选择呢? 学生:(分析,得出结论)国共两党都需要合作。 教师:国共两党实现合作的标志是什么? 学生:1924 年,国民党一大召开,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实现了。 教师:国民党一大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学生:对三民主义作出了新的解释;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 策。 教师:在此基础上,国共携手,领导了国民革命运动。 2.黄埔军校的建立 教师:(展示幻灯片) 教师:孙中山创办了黄埔军校,蒋介石任校长,那你知道政治部主任是谁 吗? 学生:周恩来。 教师:领导人的组成说明什么? 学生:国共合作 教师:(总结)国共合作最直接的成果就是成立了黄埔军校。黄埔军校成立为 国民革命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学生:培养出大批军事政治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 教师:(总结)黄埔军校最大的价值在于培养了中国革命的军事政治人才,为 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这些年轻的革命者代表着中国未来的希望。这六 期的学生之中,有不少人日后也成了共产党的高级将领。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大 元帅中,有四人出自黄埔军校。徐向前、林彪、聂荣臻、叶剑英。国共携手在 反帝反封建的问题上达成了共识,为北伐战争奠定了政治基础;黄埔群英创建 的国民革命军为北伐战争奠定了军事基础。 知识点 2 北伐胜利进军 1.教师:(播放《国民革命军军歌》) 教师:(总结)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潮是北伐战争,当年国民革命军就是唱着这 首歌开赴北伐前线的。那么,你知道歌词中的军阀主要指哪些人吗?国民革命 军为什么要打倒他们呢?北伐的目的又是为了什么?其主要战场在哪里?代表 性战役有哪些? 学生:(结合《北伐战争形势示意图》,阅读教材“北伐胜利进军”一目回答) 北伐从 1926 年开始。北伐的目的是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统一全国。 北伐的主要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个军阀。 北伐军总司令为蒋介石。 北伐的主战场是湖南、湖北。 湖北战场的代表性战役是汀泗桥、贺胜桥和武昌之战。 教师:(补充)在汀泗桥、贺胜桥战役中,发挥先锋作用的是被誉为“铁军”的 第四军叶挺独立团,这是一支大部分由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组成的队伍。 2.教师:北伐战争取得胜利了吗? 学生:北伐军基本消灭了吴佩孚和孙传芳主力,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 所以北伐战争取得了胜利。 教师:北伐战争为什么能够胜利进军? 学生:(小组讨论探究) 教师:(总结)北伐战争之所以能够胜利进军是因为:(1)北伐战争是反对帝国 主义和封建军阀的正义战争。(2)作战方针正确。(3)国共两党齐心协力。(4)共产 党领导下的工农群众的密切配合和积极支援。(5)广大北伐官兵的浴血奋战和共 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3.教师过渡:北伐战争基本打垮了北洋军阀。国民政府由广州迁到了武汉。 就在北伐战争将要继续北上消灭张作霖的时候却风云突变,阴霾突降!那么北 伐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知识点 3 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1.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教师:(展示图片) 教师设问:(1)1927 年 4 月 12 日发生了什么事件?(2)结合上面的两幅图片, 你认为国民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学生:(阅读教材 P73 本目第一段,回答)国民党右派突然背叛革命。蒋介 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汪精卫召开“分共会议”。他们大肆屠杀工农群众。 教师:(补充)国际帝国主义联合支持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极力破坏中国 革命,反革命力量大大超过了革命力量;国民党右派不断制造反共反人民的反 革命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严重削弱了革命力量;再加上中国 共产党还处于幼年时期,缺乏斗争经验。领导人陈独秀又犯了右倾投降主义的 错误,放弃了革命的领导权,导致在敌人发动突然袭击时,不能组织有效的反 抗。历史上国共的第一次握手仅仅持续了三年,便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中宣告 终结。第一次国共合作彻底破裂了,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运动失败了。 2.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 P73 本目第二段,归纳南京国民政府建立的时间、 人物、性质和统一全国) 学生:南京国民政府于 1927 年 4 月由蒋介石建立;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 的利益;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对内镇压人民革命运动。1928 年,张学良东北易 帜,南京国民政府名义上统一了全国。 完成本课相关习题 北 伐 战 争 前提 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 黄埔军校 高潮:北伐胜利进军 开始 对象 主要战场、战役 成果 失败: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南京国民政府建立 我在本课教学过程中除了体现新课程的理念、转变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方 面外,还作出了如下的努力和尝试。①准确把握了教学的三维目标;②选择了 丰富而多样的教学素材,有地图、实物图等,增加了历史的真实感。③注重进 行探究性的小组讨论,在分组讨论北洋军胜利进军的原因等,充分调动了学生 的积极性,体现了探究学习、主动学习、合作学习的新理念和新方法。在以后 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还要进一步完善知识点之间的逻辑性、以及对史料的充分 解读,在教学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 第 16 课 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 1.掌握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和工农武装割据等基本知识。认识 中国共产党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 2.分析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的特点,认识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开辟井冈山 革命道路,这是毛泽东把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 典范。 3.使学生感受到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曲折,感受到共产党人敢于创新、与时 俱进的优秀品质;学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前仆后继、勇往直前的坚强意志 和奉献精神。 八一南昌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工农武装割据 中国为何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教师:(播放建军 90 周年的沙场阅兵视频) 2017 年 7 月 30 日上午,中国人民解放军以一场气势磅礴的沙场阅兵庆祝解 放军 90 岁生日。在朱日和训练基地参加实战化训练的三军将士沙场列阵,以战 斗姿态接受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检阅,接受党 和人民的检阅。 教师:这面鲜艳的八一军旗诞生在南昌起义的炮火之中,走过了井冈山的 硝烟,铸就了今天强大威武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保家卫国的钢铁长城的辉煌。 高高飘扬的八一军旗是怎样诞生的呢?让我们重温历史,共同走进南昌起义! 知识点 1 南昌起义 1.教师:国民党“斩尽杀绝”的恐怖政策。(展示图片) 教师:1927 年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反动派疯狂镇压、血腥屠杀中国共产 党人和革命群众。面对反动派赶尽杀绝的恐怖政策,中国共产党并没有被吓倒、 被杀绝。他们从地上爬起来擦干净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首又继续战斗 了。南昌起义就在这一背景下爆发了。 2.教师:请同学们看教材中南昌起义的内容,从中找出南昌起义的时间、领 导人、过程、结果、意义等相关知识点。 学生:(阅读教材,整理) 教师:(讲述并投影) 时间 1927 年 8 月 1 日 地点 江西南昌 领导人 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 等 结果 一度占领南昌,南下途中受 挫 教师:虽然这次起义由成功转为失败,但它具有重大的意义。南昌起义有 什么重大历史意义。 学生: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教师:很好。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是中国 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因此,八月一日成为我们的 建军节。 3.教师:(展示:军旗、军徽、江泽民题词) 知识点 2 秋收起义与井冈山会师 1.八七会议 教师:(展示材料) 材料一 为了总结第一次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1927 年 8 月 7 日,中共 中央在汉口秘密召开紧急会议,称为“八七”会议。会议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投 降主义错误,通过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并决 定在这一年秋收时发动武装起义。这次会议是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兴起的 转折点。 材料二 八七会议给处在思想组织涣散的中国共产党人,指明了新的出路。 会议撤销了陈独秀总书记的职务,选举产生了新的临时中央政治局。 教师:八七会议通过了什么决议?这一会议起到了什么作用? 学生:(1)八七会议通过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 并决定在这一年秋收时发动武装起义。(2)八七会议给处在思想组织涣散的中国 共产党人,指明了新的出路,是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兴起的转折点。 2.秋收起义 学生:(阅读教材,自主学习秋收起义的相关内容;并识记其时间、地点、 领导人和结果) 教师:当时在党内就有两种观点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观点一:起义就是以城市为中心,向农村进军就是向敌人投降,而且俄国 十月革命正是攻打城市取得胜利的,应向俄国学习。 观点二:城市里敌人的力量强大,在当时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攻打和占领 城市是不可能的,应以农村作为落脚点。 教师:你同意哪一观点?请说出理由。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 教师:中国共产党最终选择了哪一方案? 学生:第二种,向农村进军。 教师:根据大家了解的历史知识,请同学们思考,秋收起义为中国革命开 辟了一条什么样的道路? 学生: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道路。 3.井冈山会师 教师:(展示图片,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井冈山会师概况) (1)时间:1928 年 4 月。 (2)领导人:朱德、陈毅与毛泽东。 (3)结果: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教师过渡:在艰苦的环境下,红军仍保持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继续斗争。 井冈山根据地不断巩固扩大,在它的影响下,各地先后发动武装起义,建立了 革命根据地,到 1930 年建立了十多块革命根据地,根据地不断巩固和扩大。 知识点 3 工农武装割据 1.教师:(展示材料)请同学们阅读下面的“红军歌谣”,从中能得出什么认识? 或有什么启示? 材料一、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味好香,餐餐吃得精打光。干稻草, 软又黄,金丝被儿盖身上,不怕北风和大雪,暖暖和和入梦乡。 这首歌谣最打动你的地方是?你还知道哪些井冈山上的故事? 学生:农村和城市相比,条件是艰苦的,可是红军战士在艰苦的环境下却 充满了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教师:(讲解)井冈山会师以后,毛泽东领导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打土豪,分 田地,建立革命政权,开展土地革命和游击战争,创造了“工农武装割据”的 局面。 2.教师:(展示材料) 材料一 随着形势的发展和革命队伍的扩大,红四军及其党组织内加入了 大量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出身的同志,加上环境险恶,战斗频繁,生活艰苦, 部队得不到及时教育和整训。因此极端民主化、重军事轻政治、不重视建立巩 固的根据地、流寇思想和军阀主义等非无产阶级思想在红四军内滋长严重。 材料二 1929 年 12 月 28 日至 29 日,红四军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在福建上 杭县古田村召开。大会根据中央九月来信的精神,认真总结了红四军建军以来 的经验,批判了各种错误思想,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 是党领导下的军队建设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3.教师:古田会议的召开有什么重大的意义? 学生:(讨论、分析)古田会议的胜利召开解决了红四军发展过程了出现的各 种问题,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推动了当时红军建设 和土地革命战争的发展。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1929-1932 年农村革命根据地形势示意图》) 请大家观察示意图,说一说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发展概况。 学生:第一个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后,各地共产党员纷纷发展红军和革 命根据地。到 1930 年,全国开辟了大大小小十多块革命根据地,遍及十多个省, 中央革命根据地是最大的一块根据地。地图上火种点燃的地方地图上火种点燃 的地方就是农村革命根据地。 教师:星星之火,终成燎原之势。 教师:1931 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请同学们阅读教材, 了解其概况。 (1)时间:1931 年冬。(2)地点:江西瑞金。(3)人物:毛泽东。 完成本课相关习题 一、武装起义 1.南昌起义 2.秋收起义 二、开辟新道路 1.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 2.井冈山会师 三、工农武装割据 1.革命根据地的发展壮大 2.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成立 面对国民党的屠杀政策,英勇的共产党人通过发动南昌起义、秋收起义来 奋起反抗,虽然起义受挫,但是沉重打击了敌人,而且也找到了符合中国革命 的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唯一道路。为此,开辟了井冈山革 命根据地,进行了井冈山会师,壮大了革命力量,形成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 第 17 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1.掌握红军长征的路线、遵义会议及其伟大意义。 2.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小组合作讨论,积极发言增强合作和协调意 识,促进学生思维和能力的提高。 3.通过学习,引导学生学习红军战胜艰难困苦、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精 神,培养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人民军队、热爱祖国的感情。 1.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背景及意义 2.遵义会议 遵义会议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 七律·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上面展示的是毛泽东《七律·长征》,概括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赞扬 了红军无所畏惧的英雄气概。那么,中国工农红军为什么要长征?他们在途中 遭遇了哪些艰难险阻?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长征》,去感受长征的历程,共 同学习第 17 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知识点 1 战略战役和遵义会议 1.依据材料一: 时间 国民党兵力 红军兵力 比例 第一次 (1930.11-1931.1) 10 万多 4 万多 约 2.5∶1 第二次 (1931.3-1931.5) 20 万 3 万多 约 7∶1 第三次 (1931.7-1931.9) 30 万 3 万多 约 10∶1 第四次 (1933.2-1933.3) 30 多万 7 万多 约 4∶1 分析红军长征的原因? 2.教师讲解:由于红军和根据地的发展,使国民党统治集团大为震惊。从 1930 年底,国民党反动派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了四次大规模的军事“围剿”, 结果均被红军粉碎。 3.教师引导:请学生阅读教材,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原因和结果? 学生回答:博古、李德在军事上的“左”的错误,导致第五次反“围剿” 失败,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 4.教师提问:长征初期,红军情况如何? 学生回答:1934 年 10 月,中共中央率领中央红军 8 万人西进,冲破了敌人 的四道封锁线,但人员损失过半。在这样的情况下,博古等人执意要去湘西, 而敌人已经在红军去湘西的路上布置了新的防线,此时毛泽东提出放弃进军湘 西,而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得到大家的认可,于是红军强渡乌江,攻 克了遵义。 5.教师过渡:红军占领遵义后,中共中央在此召开了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 成为影响中国革命的一次重要会议。那么这次会议的具体内容是什么?我们一 起来看。 6.教师引导:请同学们列表概况有关遵义会议的有关信息。 时间 1935 年 1 月,贵州遵义 ①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 织上“左”的错误; 内容 ②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 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③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成 立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的三人军事 指挥小组 意义 遵义会议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 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 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 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 死攸关的转折点 教师强调: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地处理党内事务,是总结 中国革命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认识到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正确性,从而在事实上 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指向成熟的标志。 知识点 2 过雪山草地 1. 1.教师出示图片,说一说红军在长征途中遇到的困难? 学生回答:恶劣的自热环境,如终年积雪的雪山,一望无际的草原,缺 衣少食;还有敌人的围追堵截。 2.教师讲解:遵义会议后,红军克服重重困难,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 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冲破敌人的包围,进入甘肃。 知识点 3 红军胜利会师陕甘 1.教师引导:请同学们阅读教材,说一说长征的胜利要关注几次会师,其结 束的标志是什么? 学生回答:两次,分别是 1935 年 10 月中央红军和陕北红军在吴起镇的会 师;1936 年 10 月,红二方面和红四方面与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宁的会师。长征 结束的标志是甘肃会宁三大主力会师。 2.教师出示:《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 教师讲述:同学们从图中可以看出,红军的长征经过了赣、闽、粤、湘、 桂、黔、滇、川、康、青、甘、陕 12 个省,越过了五岭山脉,湘江、乌江、金 沙江、大渡河及雪山、草地等,历经 25000 里。这是人类历史上一次真正的前 所未有的征途。 3.教师提问:同学们,关于长征胜利的意义,你觉得有哪些?(学生回答后, 教师总结) 教师总结: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 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的种子, 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长征是历 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完成本课相关习题 原因: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长征开始 开始:1934 年 10 月 初期受挫 时间:1935 年 1 月 历史转折——遵义会议 内容: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等 意义:历史转折,成熟标志 过程: 四渡赤水→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抵达甘肃(胜 利会师 ) 胜利会师:陕北会师——1935 年 10 月;会宁会师——1936 年 10 月 意义:宣告红军长征胜利结束 伟大意义:挽救革命 长征精神 长征是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特有的魅力使它就像一部最完美的神话,突破时代和国界, 在世界上广为传扬。同时,它又像一处取之不尽的艺术宝藏,吸引着中外的新闻记者、战史 专家和艺术家。长征不但是战争史上的奇迹,而且还是 20 世纪中华民族灵魂最壮美的写照— —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及它领导的工农红军是战无不胜的。长征精神,过去 是、现在是、今后仍将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让我们代代高呼:长征精神万岁! 中 国 工 农 红 军 长 征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19 tt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8023965号-4

天天资源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