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资料详情(天天资源网)

天天资源网 / 初中语文 / 教学同步 / 部编版(2016) / 九年级上册 / 第五单元 /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

还剩 12 页未读,点击继续阅读

继续阅读

点击预览全文

点击下载高清阅读全文,WORD格式文档可编辑

收藏
立即下载
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天天官方客服QQ:403074932

资料简介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 18 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1.知道九一八事变的经过、结果以及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知道华北危机、一二•九运动 以及西安事变;分析理解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及意义 2.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描述历史事件的能力,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 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主动探究历史的意识 3.使学生认识到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反映了中华民族具有反侵略的光荣传统,当代青少 年应以先辈们为榜样,树立和培养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责任感 九一八事变与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及意义 每一年的 9 月 18 日晚,东北沈阳总要响起长长的警报声,在全国还有许多城市也在这一 天拉响了警报,这是为了让人们记住 1931 年 9 月 18 日发生的“九一八事变”这个国耻日。 你知道“九一八事变”发生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这一天让我们中国人没齿难忘,痛心疾首?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 18 课: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 知识点 1 九一八事变 1.教师出示图片,并将学生简单叙述九一八事件的大致经过。 学生讨论回答:时间——1931 年 9 月 18 日;地点——南满铁路柳条湖段;经过——炮 轰沈阳城,占领沈阳,占领东北三省;结果——短短 4 个月,东北全部沦于敌手。 2.提问:日本为什么要制造九一八事变?(学生讨论后,教师总结) 归纳总结:①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蓄谋已久,为此制定了大陆政策;②世界资本主义经济 危机波及日本,日本为摆脱危机加紧侵略中国;③国民党反动集团全力“剿共”,日本有机 可乘。 3.提问:伪满洲国于何时何地成立?执政是谁?有哪些危害? 学生回答:1932 年,长春。执政是末代皇帝溥仪。危害:企图将东北从中国分裂出去, 东北 3000 万同胞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4.教师过渡:九一八事变后,中华民族与日本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 矛盾,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不愿做亡国奴的中国人,奋起抗争。提问:中国人民的局 部抗战表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回答:东北的抗日义勇军和杨靖宇的东北游击队,以及后来改编的中国共产党领导 的东北抗日联军。 知识点 2 华北危机与一二·九运动 1.提问:1935 年,北平学生发出了“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桌子了”,谈 谈你对这一呼声的理解?他们又是如何做的? 学生讨论回答:日本占领东北后,于 1935 年策动了“华北自治运动”,妄图使华北五省 脱离中国版图,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1935 年 12 月 9 日,北平学生示威游行,向 群众宣传抗日,与国民党军警英勇抗争,他们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治” “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口号,掀起了爱国救亡运动。 2.教师强调:一二·九爱国救亡运动,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企图吞并华北的阴谋,打击了 国民党政府对日妥协的政策,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知识点 3 西安事变 1.展示资料: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后,就致力于争取张学良所 部的东北军和杨虎城所部的十七路军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在全国抗日高潮的影响下,在红 军前线政治工作的教育和争取下,东北军和十七路军的广大官兵都赞成“中国人不打中国人” 的救亡口号,主动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受到中国共产党正确的政治主 张和全国抗日潮流的推动,从 1936 年初,他们就实际上停止了同红军的战斗。4 月周恩来与 张学良在陕北举行联合抗日救国的会谈。不久,工农红军与东北军的前线停止战斗,联合抗 日。 提问:请同学们根据上述材料和教材内容,讨论回答:西安事变爆发的原因有哪些? 学生讨论回答:①日军侵略东北,使中华民族处于亡国的危机关头,民族矛盾的激化是 西安事变爆发的根本原因。②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感召了张 学良、杨虎城。③张学良、杨虎城的爱国之心是西安事变爆发的个人因素。④蒋介石一意孤 行,坚持围剿红军是西安事变爆发的直接原因。 2.补充:1936 年 12 月 12 日,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并通 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3.补充:西安事变震惊全世界,引发了国内外各种政治势力的强烈反响。 如何处置解决西安事变,当时就有不同的看法,我们一起看看材料。 日本侵略者:希望中国打内战 美英两国:主张和平解决,南京政府向张、杨妥协 苏联:主张和平解决,不希望中国打内战 国民党:讨伐派(亲日派何应钦)和和平解决派(亲英美派) 中国共产党:主张在团结抗日的基础上和平解决 4.强调:在当时的背景下,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利益为重,将阶级恩怨放到一边,从大局 出发,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并派周恩来等赴西安谈判。所以,西安事变之所以能和平解 决,是当时各种政治力量较量的结果,也是中共以民族利益为重,努力的结果。 5.强调: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 局的关键。从此,十年内战基本停止,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完成本课相关习题 本课要注重学生情感的升华,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多种资源,通过恰到好处的创设 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体验、思考,讨论,让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树立对国家、民族 正确的责任感以及人生正确的价值取向。在教学知识过程中,比较注重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性, 对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两大知识点进行前后梳理。还通过小组讨论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 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习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并在 此基础上进行深入理解、分析,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能力。 第 19 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抗日战争初期的历史史实;了解中国人民尤其中国军人抵 抗日本侵略的可歌可泣的历史故事;了解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摒弃 前嫌,一致对外,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过程;了解日本帝国主义在侵华过程中屠杀中国 人民的滔天罪行。 2.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展示自我的能力;培养分析、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学会收集、 调查、整理、甄别、取舍资料的方法,培养动手和创新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以及良好的 心理素质和自信心。 3.通过学习七七事变中爱国将领和军民英勇抗战的事迹,激发学生爱国情感,珍惜今天 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认识日本对华战争是一场残酷的侵略战争。认识军国主义的本质及危 害,树立为人类和平、民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精神。 七七事变和第二次国共合作 正确认识南京大屠杀及当今日本极力掩盖南京大屠杀的事实 教师:(展示“卢沟桥”图片) 教师 :在北京西南郊外永定河上,横跨着一座气势如虹的石桥,它就是卢沟桥。卢沟桥 始建于金代,设计科学合理、雕刻精美,是中国名桥。2005 年 5 月 19 日上午 10 点 45 分, 卢沟桥上一位来自日本的耄耋老人,缓步走上因久经风霜而凹凸不平的桥面。在桥的中间, 他突然双膝跪下,面向西南,默然垂首。为什么日本老兵要在美丽的卢沟桥下跪呢?今天就 让我们学习第 19 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知识点 1 七七事变 教师:(视频《卢沟桥事变》片段)哪位同学能不看教材,复述一下卢沟桥事变的经过? 学生:(复述经过) 教师:日军侵占华北早就预谋已久,为什么要先制造“卢沟桥事变”?(展示图片) 学生:卢沟桥背靠宛平城,扼平汉铁路,是北平通往南方的唯一通道,是军事上的必争 之地。 教师:卢沟桥事变是偶然事件吗?目的是什么?(同时出示史料) 材料 确定发动七七事变,在华北作战先“击破二十九军以解决华北问题”,然后,打击 中央军,“摧毁中国的中央政权。” ——日本军部制定《在华北行使兵力时对华战争指导纲要》 学生:不是。目的是要发动全面侵略中国的战争。 教师:面对日军的侵略,当时驻守平津的第二十九军表现出什么态度呢?(同时出示材料) 材料 命令前线官兵坚决抵抗,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 ——国民党第二十九军司令部军令 学生:坚决抵抗。 教师:(展示图片) 教师:在保卫北平的战斗中,第二十九军副军长佟麟阁和一三二师师长赵登禹为国捐躯。 今天北京有佟麟阁路和赵登禹路,就是为了纪念这两位烈士。由于敌我力量悬殊,1937 年 7 月底北平和天津相继失陷。 教师:七七事变的爆发有着怎样的影响? 学生: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知识点 2 第二次国共合作 教师:(展示材料,并提问)面对日寇大举入侵,国共两党有何反应? 材料一 日本帝国主义武力侵占平津与华北的危险,已经放在每一个中国人的面前。全 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 路! ——中共中央《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 (1937 年 7 月 8 日) 材料二 7 月 17 日蒋介石谈话,明确宣称:“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 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学生:(研读材料,讨论分析) 教师:在民族生死存亡关头,国共两党坚决抵抗日军侵略,两党再度携手,正式建立抗 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全民族抗战。 教师:(展示材料) 材料 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 策。 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 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并待命出动, 担任抗日前线之职责。 ——《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1937 年 7 月 15 日) 教师:根据国共两党协议,中国工农红军及留在南方八省的游击队分别改编为八路军和 新四军。1937 年 9 月,国民党通讯社公开发表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蒋介石也发 表谈话,实际上承认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的合法地位。第二次国共合作实现,同时也标志着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教师:国共两党共进行了两次合作,这两次合作有哪些不同呢? 学生:(师生共同回顾,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成表格) 第一次国共合作 第二次国共合作 形成标志 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 国民党通讯社公开发表中共中央 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 革命任务 打倒军阀,统一全国 抗日 建立战线 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 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最后结果 合作破裂,国共开始十 年内战 取得了抗战的胜利 知识点 3 淞沪会战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淞沪会战”一目,了解淞沪会战的概况) 学生:(复述其概况) 教师:(展示图片及材料) 材料 此次两军作战,双方伤亡惨重,但十周之英勇抵抗,已造成中国堪称军事国家之 荣誉,此前所未闻者。须知若干华军器械,犹未充分,但一般所认为不能保持一日之地,彼 等竟守至十周之久。此种奇迹,自属难能可贵。上海一隅之抵抗,对于整个中国均有极大之 影响。 ——伦敦《泰晤士报》(1937 年 11 月 28 日) 教师:淞沪会战是中日双方在抗日战争中的第一场大型会战,也是整个中日战争中进行 的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一场战役,对抗战初期的局势产生了什么影响? 学生:淞沪会战历时 3 个月,毙伤日军 4 万多人,打破了日军 3 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知识点 4 南京大屠杀 教师:(播放南京大屠杀录像片段)观看录像后,请你说一说,南京大屠杀开始的时间、 屠杀手段、屠杀人数。 学生:1937 年 12 月;集体枪杀、焚烧、活埋、砍头、军犬撕咬;30 万人以上。 教师:东京在狂欢,南京却在燃烧。东京在庆功,南京却沦为人间地狱。日军在南京大 屠杀时间之长,人数之多,手段之残忍,令人发指。 教师:(展示图片) 教师:战后日本拒不承认南京大屠杀的事实,并多次篡改历史教科书,其首相也多次参 拜靖国神社,我们应怎样认识? 学生:(各抒己见) (1)作为中国人,不能忘记这段历史。事实不容否认,历史不容篡改,日本应正视和深刻 反省侵略历史。 (2)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反对战争,珍爱和平。 完成本课相关习题 第 19 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一、卢沟桥上的怒吼:七七事变 二、捍卫尊严筑长城:第二次国共合作 三、粉碎速战速决的迷梦:淞沪会战 四、紫金山下的悲歌:南京大屠杀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在时代的浪潮中,培育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的公民既是时代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需要,同时也符合青少年自身发展成长的身心特点。历史 课堂同样也要顺势而为,不仅停留于讲讲历史故事,照本宣科式的“教教材”,而应在历史唯 物史观的指导下,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初中 学生,尤其初二学生,处于青春期,是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期,而历史课堂是进 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的思想阵地。学生在历史课堂中不仅要收获生动的历史知识,更应学 会阅读、学会思考、学会分析,会从历史的角度观察和思考社会现象,从历史中获得感悟, 从而指导自身人生之路的发展。只有在历史中汲取力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 观,才能发展为符合时代需求的具有核心素养的国际化人才。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 19 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就是很好的课题,能充分借助于历 史知识而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然如何体现历史教育的价值引领作用还需要不小的努 力。如何在本课的教授过程中能够“潜移默化”地渗透“爱国”这一核心价值观更是不小的挑战。 第 20 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1.知道正面战场的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及第三次长沙会战的基本史实;正确分析理解 正面战场的抗战 2.通过提供材料让学生获取有效信息,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问题和论从史出的学习 方法 3.通过学习正面战场中,中国军人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的英雄事迹,激发学生的强烈的 爱国情感,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 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第三次长沙会战 正面战场中国军队失败的原因 万里长城是中华民族的一个象征。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用自己的血肉和不屈的脊梁, 筑起了一道新的长城。你知道我们的前辈是如何艰难而顽强地抗击凶恶的日本侵略者的吗? 今天,我们将有一次特别的历史之旅,去重温那段充满硝烟战火的历史,看看优秀的中华儿 女是怎样用他们的血肉之躯,筑起抵抗日本侵略者的钢铁长城!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国民党 正面战场的抗战。 知识点 1 台儿庄战役 教师:(展示《台儿庄战役形势示意图》)说出徐州的地理位置。 学生:徐州是陇海铁路(兰州到连云港)和津浦铁路(天津到南京对岸的浦口)的交汇点。向 南可以到达国民政府统治心脏地区南京、上海。 教师:1938 年春,日军从山东分两路南下,进攻徐州。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 中国军队,将日军一路阻止在山东临沂,另一路阻止在山东台儿庄。双方在台儿庄展开激战。 教师:台儿庄战役的结果怎样? 学生:中国军队完成了对日军的包围,并发起全面反攻。日军腹背遭到打击,狼狈向北 败退。中国军队共歼敌一万多人,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 教师:(展示材料) 材料 台儿庄捷报传出后,举国若狂。京沪沦陷后,笼罩全国的悲观空气至此一扫而空, 抗战前途露出一线曙光。……区区台儿庄地区经此一战,几成民族复兴的象征。我军得此鼓 励,无不精神百倍,各处断壁残垣之上,都出现一片欢乐之情,为抗战发动以来的第一快事。 ——李宗仁的回忆 教师:从材料可以看出台儿庄战役的重大胜利对全国抗战有什么重要意义? 学生: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 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教师:(展示并指导学生完成表格) 战役名称 时间 地点 指挥员 主要战绩 意义 台儿庄战役 1938 年春 山东 李宗仁 歼灭日军 一万多人 抗 战 以 来 中 国 正 面 战 场 取 得 的 最 大 的 一 场 战役 知识点 2 武汉会战 教师:(展示材料) 材料 12 月 13 日,南京沦陷后,国民党中央党部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行政院、监 察院、外交部、财政部等部门以及主要的党政军首脑要员们均移驻武汉,武汉遂成为当时全 国的政治 、军事、外交、经济与文化中心,成为事实上的战时首都,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中 心也转 移到了武汉,武汉一时成为全国乃至于全世界关注的焦点。 教师:徐州会战后,中日双方的焦点集中于何地?双方之间又爆发了哪一战争?学生回 答:武汉。武汉会战。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 97 页“武汉会战”一目,完成知识归纳) 学生:(阅读教材,完成表格) 时间 地点 战绩 结果 意义 1938 年 6 月-10 月 武汉附近 万家岭击毙日军 3 000 余人 武汉陷入三面包围之 中,中国军队有序撤出 武汉 日本企图迅 速灭亡中国 的既定战略 彻底破裂 教师:(展示材料) 材料 武汉会战历时四个半月,以中国军队主动撤出武汉而宣告结束。就战役而言,日 军占领了武汉三镇,并控制了中国的腹心地区,取得了胜利。但就战略而言,则日本并未能 实现其战略企图。中国政府既未因武汉、广州的失守而屈服,日本的侵华战争也未因日军占 领武汉、广州而结束。中国政府在武汉失守后声明说:“一时之进退变化,绝不能动摇我国抗 战之决心”“任何城市之得失,绝不能影响于抗战之全局”;表示将“更哀戚、更坚忍、更踏 实、更刻苦、更猛勇奋进”,戮力于全面、持久的抗战。 教师:(总结)武汉会战大大消耗了日军的有生力量,打破了日本妄想迫使中国屈服、早 日结束战争的计划,成为中国抗日战争的重要转折点。以武汉会战结束为标志,中国抗日战 争开始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知识点 3 第三次长沙会战 教师:(展示材料) 材料一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湖南“后方”变“前哨”,日军 36%的侵华总兵力夹击,希望 从湖南进入西南各省控制滇缅公路,直捣陪都重庆和打通至南洋大陆交通线,摧毁美国在华 空军基地。国民政府军委会在其作战指导大纲中也说:“长沙、衡阳乃江南心膂,交通枢纽。 敌如攻略该地,足陷我国力于麻痹”。 材料二 第三次长沙会战,是被世界公认的由中国军队取得的一场名副其实的胜利,使 当时整个太平洋反法西斯战场的低迷士气为之大振。日军在战后报告中也沮丧承认:“当时完 全陷入了重庆军的圈套中”。战后 22 天,美国总统罗斯福向蒋介石发来贺电,并宣布再次向 中国提供 5 亿美元的贷款。当时的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则获得一枚美国勋章。蒋介石自 称:“此次长沙胜利,实为七七以来最确实而得意之作”。 材料三 在长沙南门外的修械所高地,负责守卫的中国军队一个团誓与长沙共存亡。炊 事兵、马夫都加入了战斗。经过殊死搏杀,全团仅剩 58 人,最终守住了阵地。 教师:(提问) (1)根据材料一,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中日之间又进行了哪一会战?这次会战的最 终结果怎么样? (2)根据材料二,这次战役产生了什么影响? (3)这次战役中,你能感受到中国军民的一种什么精神? 学生:(阅读材料,讨论回答) (1)长沙会战。前两次长沙会战,日军企图占领长沙,均未得逞。第三次长沙会战,中国 军队获得会战胜利。 (2)使当时整个太平洋反法西斯战场的低迷士气为之大振,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3)浴血奋战,不怕牺牲。 教师:(展示第三次长沙会战概况) 战役名称 时间 地点 结果 意义 第三次长 沙会战 1941 年 12 月 湖南长沙 歼 灭 了 大 量 日军 在 国 内 外 产 生积极影响 完成本课相关习题 正 面 战 场 的 抗 战 台儿庄战役 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 保卫大武汉 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第三次长沙会战 歼灭大批敌军,在国内外产生积极影响 豫湘桂战役 丢失豫、湘桂等省的大部分和贵州省的一部分 七七事变后,日军大举进攻,企图速战速决,一举灭亡中国。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先后 组织了一系列会战,英勇抵抗日军,粉碎了日本灭亡中国的战略。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中 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武汉会战使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第三次长沙会战的胜利在国内外产生积极影响。国民政府的正面抗战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 了重要贡献,是中国抗日战争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 21 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 1.知道平型关大捷及影响;知道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情况;知道百团大战的基本情 况和历史影响;正确分敌后战场的抗战。 2.通过对历史资料的分析、归纳,学会正确分析、归纳历史资料的方法,进而培养学生 的历史唯物主义史观;通过合作交流学习,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 3.通过学习敌后战场的抗战,使学生清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在敌后战场 中的作用,明白抗击外来侵略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历史责任和使命。 平型关大捷、抗日根据地建设、百团大战 抗日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 全民族抗战爆发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放手发动群众,建 立抗日根据地,抗击日本侵略者。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的抗战取得了怎样的战绩,抗 日根据地是如何壮大起来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 21 课:敌后战场的抗战。 设计意图:通过新颖的导入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知识点 1 平型关大捷 1.学生先根据导学案自学找出下列问题的答案,然后教师进行重要知识点进行讲解强调。 1937 年 9 月,日军板垣师团一部向平型关开进。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在师长林彪 率领下, 在 平型关 一带隐蔽设伏,经过近一天的激战,将日军全部歼灭。平型关大捷是全国抗战以 来中国军队取得的 第一个 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知识点 2 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1.学生先根据导学案自学找出下列问题的答案,然后教师进行重要知识点进行讲解强调。 (1)陕甘宁边区首府、中共中央所在 延安 成为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根 据地军民展开群众性的 人民游击战争 ,根据各地不同地形特点,采取地道战、地雷战、夜 袭战、“麻雀战”等战法打击日军,使日军攻防无措,疲于奔命,不得安宁。根据地还建立抗 日民主政权,实行 减租减息 的土地政策,发展生产,使根据地成为敌后游击战得以长期坚 持并取得最后胜利的基地。 (2)敌后战场与 正面战场 相互配合,构成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体。 知识点 3 百团大战 1.学生先根据导学案自学找出下列问题的答案,然后教师进行重要知识点进行讲解强调。 为了消灭抗日根据地,日军实行“ 囚笼政策”,依托公路、铁路,对抗日根据地进行封锁 与蚕食。1940 年下半年,为了粉碎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和封锁,振奋抗战军民的 士气,八路军总部在 彭德怀 指挥下,组织 100 多个团,对日军发动了一场大规模进攻,史 称“ 百团大战”。 2.合作探究:(1)讨论一下百团大战的意义? ①百团大战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 ②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最大规模的战役。科 ③百团大战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锻炼了军队。 ④百团大战鼓舞了全国人民夺取抗战胜利的信心,振奋了抗日的信心。 ⑤百团大战给国民政府消极抗日、妥协投降活动以沉重打击。 (2)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区别和联系。 两个战场的主要区别:①抗战路线不同:前者片面抗战路线,即单纯依靠政府与军队, 而不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后者是执行的全面抗战路线,即动员全民族一切抗日力量争取抗战 的胜利。②依靠的武装力量不同:前者是国民政府的正规军,后者是中共领导的八路军和新 四军及其他抗日武装。(从合作的情况来看,军队都属于国民政府的编制)。③战场范围不同: 前者在国民党统治区域,分若干战区;后者在日本占领区,创建抗日根据地,把敌人的后方 变成抗日的前线。 ④作战规模和方式不同:前者多是大兵团的大会战,以阵地的防御战为主; 后者是小规模的伏击战,基本上是游击和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⑤战略地位不同:前者在抗 战初期抗击了大部分侵华日军;后者在战略防御阶段是抗战主战场。 两个战场的主要联系:①两个战场的关系实际是国共两党携手合作关系的一部分,他们 是相互依存的,其同仇敌忾,共赴国难,驱逐日寇的总目标是一致的。淞沪会战中,中国军 民浴血苦战,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并争取了时间,从上海等地迁出 大批厂矿机器及战略物资,为坚持长期抗战起了重大作用。为敌后根据地的形成创造了有力 条件。②在战略防御阶段,没有国民政府的正面战场的积极抵抗,就没有共产党在敌后战场 的迅猛发展;而没有敌后战场的迅猛发展,就没有战略相持阶段的迅速到来。③在战略相持 阶段,若没有正面战场的继续抵抗,就没有敌后战场反“扫荡”的胜利;而没有敌后反“扫 荡”的胜利,正面战场就不可能坚持抗战到底,战略反攻也就不可能到来。 ④在这场伟大的 民族解放运动中,两个战场互相配合,都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例如:平型关战役。它是中国 开战以来第一个歼灭战,鼓舞了全国人民的士气。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分享智慧的能力。 完成本课相关习题 第 21 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 平型关大捷 全国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 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 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实行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壮大了抗日 根据地;创造地道战、夜袭战、“麻雀战”,打击日军 百团大战 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本课主要是讲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的抗战。在本课的教育教学中,主要围绕中 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作用的主题进行讲述,通过多种图片资料,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平型关大 捷、百团大战的重要影响。通过启发式教学、小组探究性学习等多种教育教学的方法,让学 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其中,特别注重对困学生的引导和鼓励,通过问题的 层次性的设置,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还有值得进一步提高的地方,比如对历史史料 的解读和运用、知识点之间的灵活过渡等,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能力。 第 22 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1. 了解全民族坚持抗战的基本史实;识记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时间、 地点及会议的主要内容,抗日战争胜利的时间和历史意义,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2.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归纳中共七大的主要内容,师生共同讨论分析中共七大的历史意 义。联系所学知识思考、讨论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和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归纳、分析、表述 历史问题的能力。 3.学生通过对抗日战争胜利原因的分析,懂得正义终将战胜邪恶的道理,认识世界是一 个整体,人类只有相互支援、团结一心,才能战胜共同的敌人,赢得进步。 中共“七大”的主要内容、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 中共七大的召开和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从 1931 年 9 月 18 日日本侵略者发动九一八事变开始到 1945 年日本投降,中国人民经 历了长达 14 年抗战。2015 年 9 月 3 日,是中国第二个法定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 日”,也是首个决定放假的抗战胜利纪念日。为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 战争胜利 70 周年,2015 年 3 月国务院专门发布活动通知,活动的主题是“铭记历史、缅怀 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并对纪念活动作出总体安排。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 22 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知识点 1 全民族坚持抗战 1.请同学们根据教材叙述,回答问题: 抗战相持阶段到来之后,日本采取了哪些措施? 学生回答:日军对国民党政府进行政治诱降,辅之以军事打击;加紧进攻敌后抗日根据 地;加强对占领区的军事统治和经济掠夺。 教师提问:日本侵略者政策的改变,对中国抗战有什么影响? 学生回答:在日本的诱降下,汪精卫工矿叛国投敌,在南京建立了伪国民政府。国民党 顽固派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 2.教师讲述:面对出现了新的情况,中国共产党进行了争锋相对的斗争,坚持抗战,反 对妥协,打退了国民党顽固派的破坏行动。同时在各敌后抗日根据地掀起了大生产运动,打 破了日伪军的封锁。 3.教师提问:请同学们根据教材,说说全民族抗战的表现有哪些? 国民党 枣宜会战中,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上将壮烈殉国 共产党 在反“扫荡”中,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将军血洒疆场 青年 青年学生纷纷投笔从戎 妇女 参加抗日宣传、救护和战地服务 工人 不分昼夜,加班生产、支援前线 华侨 积极捐款捐物,支援抗战,数万华侨青年回国参战 文艺 成立抗战协会,宣传抗战,振奋士气 4.教师强调: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全国各族、各政党、各政治派别求同存异, 共同抗敌,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了中华民族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知识点 2 中共七大 1.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从会议召开的背景、时间、地点、主要内容、历 史意义去了解中共七大。 时间 1945 年 4 月 地点 延安 内容 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选举产生了中央领导机关;确定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 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意义 中共七大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并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 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 2.教师讲解:补充中共七大召开的背景。国内:在抗战胜利前夕,国民党企图夺取抗战 胜利的果实,中国人民面临着黑暗和光明两种前途和命运的选择。国际:处于世界反法西斯 战争胜利的前夕。 3.教师提问:根据背景可以知道,中共七大应该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学生回答:讨论夺取抗战胜利和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样道路的问题。 教师提问:中共七大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从哪里可以看得出来? 学生回答:从中共七大制定党的政治路线可以看得出来。就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 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 国。 4.教师强调:中共七大是一次团结的大会。它使全党在毛泽东思想的旗帜下形成了空前 的团结和统一。中共七大是一次胜利的大会,它为中国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为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奋斗的方向。 知识点 3 战略反攻和日本投降 1.请同学们根据课本内容,归纳日本逐渐走向失败的过程? 学生归纳:①日本在太平洋战场上节节败退,陷入困境。→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 场率先发起局部反攻,取得一系列胜利。→③1945 年 8 月,美国向日本广岛、长崎各投掷一 颗原子弹。→④1945 年 8 月,苏联向日本宣战并出兵中国东北;中国抗日战争进入大反攻。 →⑤1945 年 8 月 15 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台湾回归祖国的怀抱,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 利结束。 知识点 4 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与伟大意义 1.教师引导:请同学们根据教材,想一想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学生回答:①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是中国人 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②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③中 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同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和正义的国家和人民的支持,也是分不开的。 2.小组讨论: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学生回答:中国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 了重要基础。中国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 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完成本课相关习题 抗 日 战 争 的 胜 利 全 民 族 坚 持 抗 战 国民党、共产党、工人、妇女、华侨、文艺界等全民一致抗日 中 共 七大 时间:1945 年 4 月 延安 内容:指定了党的政治路线,选举中央领导机关,确定毛泽东思想 影响: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 日 本 投降 1945 年 8 月 15 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抗 战 胜利 抗战胜利的原因 抗战胜利的伟大意义 优点:课前运用时政热点导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在进入新课后, 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展示,充分利用有效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认识抗战胜利的史实、分析抗战 胜利的意义和原因。当堂讨论问题,通过对问题的思考争论,培养了学生的质疑、发散等创 新思维品质,锻炼了学生的口才。总体可以达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创设问题情境,通过启发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中去,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不足:个别知识点还未讲透,这方面应再思考、再挖掘。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19 tt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8023965号-4

天天资源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