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第
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
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实验
1-1
(
1
)
1
.
把
盛有少量水的试管
斜夹
在铁架台上。
2.
在试管底部小心加热到水沸腾,把一块洁净的玻璃片(或盛有冷水的小烧杯)移近试管口。
3
.
观察玻璃片上发生的现象。
水的沸腾
实验现象
变化前的物质
变化时发生的现象
变化后的物质
变化后有无新物质生成
液态的水
有水蒸气放出遇冷变液体
液态的水
无
新物质生成
实验
1-1
(
2
)
1
.
取少量胆矾(或称蓝矾)放在研钵内。
2.
用研杵把胆矾研
碎,观察
胆矾发生的变化。
胆矾的研碎
实验现象
变化前的物质
变化时发生的现象
变化后的物质
变化后有无新物质生成
蓝色块状的胆矾
由块状变粉末
蓝色粉末状的胆矾
无新物质生成
1
.
物理变化
(1)
概念
: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
(2)
特征:物质的形态发生了变化。
(3)伴
随现象:形状、状态的改变。
(4)
判断方法:如果变化过程中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只是物质的形态发生了改变,则该变化为物理变化。
1.
把少量块状的胆矾和研碎的胆矾分别放入
2
支试管,向其中加入少量水,振荡直到变成澄清的溶液
。
2.
再向其中分别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实验
1-1
(
3
)
变化前的物质
变化时发生的现象
变化后的物质
变化后有无新物质生成
实验现象
蓝色的硫酸铜溶液
有蓝色沉淀生成
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等
有新物质生成
1.
把少量石灰石放在干燥的试管里
。
2.
向其中加入少量的稀盐酸,用配有玻璃弯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口,使弯管的另一端伸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里。
实验
1-1
(
4
)
石灰石与稀盐酸的反应
变化前的物质
变化时发生的现象
变化后的物质
变化后有无新物质生成
实验现象
有新物质生成
颗粒状石灰石(或大理石
)和稀盐酸
有气泡放出和石灰水变浑浊
二氧化碳
气体等
2.
化学变化
(化学反应)
(
1
)概念:变化
时生成了其他物质
。
(
2
)特征:生成了其他物质。
(
3
)伴随现象:发光、放热、变色、变味、放出气体、生成沉淀。
(
4
)判断方法:如果变化过程中生成了其他物质,则该变化为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中伴随发生的一些现象
想一想
1
.实验
1-1
(
1
)和实验
1-1
(
2
)有什么共同
特征?
都没有新物质生成
2
.实验
1-1
(
3
)和实验
1-1
(
4
)有什么共同特征?
都有新物质生成
3
.实验
1-1
(
1
)、(
2
)与实验
1-1
(
3
)、(
4
)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看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探讨
电灯通电发光是什么变化
?
小明:有发光、放热的现象,所以是化学变化。
小红:没有生成新的物质,所以是物理变化。
聪明的你知道谁
对谁
错吗?
温馨提示
判断物质变化的种类不能单单依据是否有明显的现象,而应该看是否生成了其他物质,或者判断原物质的构成微粒有没有发生变化。例如:电灯通电时发光也放热,但该变化是物理变化。
总结
比较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本质
区别
联系
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化学变化中一定有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
中不一定有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二、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1
.
物理性质: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例如
颜色、状态、气味、硬度、熔点、沸点、密度、溶解性、挥发性、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等。
2
.化学性质: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例如物质的可燃性、稳定性、毒性等。
3
.性质和变化的
区别
(
1
)性质:是物质本身特有的属性。
(
2
)变化:是一种过程。
注意:
叙述物质的性质往往用“能”、“难”、“易”、“会”、“就”、“可”等表示能力或属性的用语。叙述物质的变化往往用“已经”、“了”过去时或“在”现在时等表示时态的用语。
关于
物质物理性质的几个基本概念的简单
介绍(1)熔点和沸点
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做熔化;物质的熔化温度叫做熔点;液体沸腾的温度叫做沸点。
液体的沸点是随着大气压强的变化而变化的。
注意
(2)
密度
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物质
密度
水
1.0g/cm
3
铁
7.8g/cm
3
铝
2.7g/cm
3
氧气
1.429g/L
二氧化碳
1.977g/L
空气
1.293g/L
实
验
1-2
1.
分别取一集气瓶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
2.
仔细观察它们的颜色、状态和气味。
3.
取一根点燃的木条先后慢慢地分别放入盛有氧气和 二氧化碳气体的集气瓶中。
氧气
二氧化碳
颜色
状态
气味
点燃的小木条的现象
无色
无色
气体
气体
无味
无味
燃烧更旺
熄灭
实验现象
物质用途和性质的关系
用途:二氧化碳可以用于灭火。
性质: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体现
用途
性质
决定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概念
性质确定
性质内容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由感觉器官直接感知或仪器测知
通过化学变化可知
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溶解性、挥发性
等
可燃性、还原性、氧化性、稳定性
等
总结
第一单元
走进
化学世界
课题
2
化学
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学习目标
1.
认识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初步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的方法。
2.
能有意识地从日常生活中发现一些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并能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实验方案进行实验,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得出有价值的结论。
3.
能体会到探究活动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并进而体会到化学学习的特点是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等。
活动与探究实验
1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1
.
点燃前探究蜡烛的颜色、状态、
硬度
、
密度
(
1
)取一支蜡烛,观察其颜色、状态、气味。
蜡烛为圆柱形白色固体,半透明,有轻微气味,用小刀可切割,指甲可划出痕迹,质地较软。中心有细线拧成的烛芯。
(
2
)用小刀切下一片蜡烛,将其放入水中,观察它是否溶解、是否下沉。
把切下的小块蜡烛放入水中,蜡烛不溶于水且浮在水面上,说明蜡烛的密度比水小且不溶于水。
2
.
用火柴点燃一支新
蜡烛注意观察: (
1
)形状有没有改变?
蜡烛点燃后,可以持续安静地燃烧,蜡烛在燃烧过程中缓慢地变短。
(
2
)观察蜡烛的火焰有什么特点?
蜡烛的火焰在轻微地闪烁,在火焰的上方有黑烟生成。如果没有风,火焰可以一直保持轻微的闪动。蜡烛的火焰可以分为三层:最里面一层火焰较暗淡,底部呈淡蓝色;第二层火焰较明亮且呈圆锥形;围绕在最外面的第三层火焰呈黄色,明亮而不耀眼。
(
3
)蜡烛靠近火焰的地方在形状、温度、质地上有什么变化?
在靠近火焰的地方,蜡烛是湿热的,而且很软,可以用手任意的捏塑,而距离火焰较远部分的蜡烛仍是冰冷的、硬的。燃烧着的蜡烛顶部受热熔化形成一个凹槽,熔化后的液体石蜡贮存于凹槽中,浸没着灯芯。
(
4
)如果有风吹动蜡烛火焰,蜡烛会有什么变化?
如果有风吹动蜡烛火焰,凹槽中的液体石蜡就会顺着烛身流下,在留下过程中遇冷变成半透明体,并凝固附在烛身上。
(
5
)把一根火柴梗(或稍硬的白纸)平放在蜡烛的火焰中约一秒钟,取出火柴梗,火柴梗会有什么样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可以看到处于火焰最外层的先变焦,第二层变化次之,最里层变化最小,这说明了火焰的温度是从里向外依次升高的,即最外层火焰(外焰)温度最高。
(
6
)在火焰上放上一块干冷的烧杯,观察现象。
可以观察到烧杯内壁有水珠产生。
3
.
熄灭
蜡烛
观察蜡烛熄灭时有什么现象发生,用火柴点燃白烟,看看会给你带来什么惊喜?
蜡烛刚熄灭时,烛心会冒出由蜡烛蒸气形成的白烟,点燃这白烟,白烟可以燃烧并将蜡烛再次点燃。
问题与
分析
蜡烛哪去了?是消失了,还是变成了其他物质?若变成其他物质?是什么物质?
结论:
蜡烛燃烧后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
文字表达式:
蜡烛
+
氧气
二氧化碳
+
水
点燃
3.
你想通过什么实验手段来证实它们?
探讨
1.
蜡烛燃烧时可能发生哪几种变化?
2.
你猜想蜡烛会有哪些性质?
4.
你还有哪些问题需要向老师咨询?
活动
与探究实验
2
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探究准备:
阅读有关资料,了解呼吸的作用
提出问题:
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
做出猜想:
根据已有知识和查找的资料进行猜想
A.
两者的二氧化碳含量不同
B.
两者的氧气含量不同
C.
两者的水蒸气含量不同
D.
……
实验
步骤
1.
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
(
2
)
(
1
)
(
3
)
2
.
用燃着的木条检验呼出的气体和
空气
空气
呼出气体
现象
结论
正常燃烧
,
燃烧较旺
,
时间较长
燃着的木条燃烧不旺或立即熄灭
说明了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大于呼出气体的氧气含量
(
或二氧化碳少
)
3
.
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呼出的气体和
空气
空气
呼出气体
现象
结论
无明显现象(有一点点浑浊)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CO
2
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而空气不明显。证明呼出气体中
CO
2
含量
较多
4
.
取
两块干燥洁净的玻璃片,在其中的一块上呼气,观察
现象
呼气的玻璃片
没有呼气的玻璃片
现象
结论
玻璃片上有小水珠
无现象
呼出气体中含有较多水蒸气
吸入的空气
呼出的气体
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
氧气 氧气
水蒸气 水蒸气
<
>
<
根据以上实验现象,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单元
走进
化学世界
课
题
3
走进化学实验室
学习目标
1.
认识一些常用的仪器和药品。
2.
练习药品的取用、给物质加热、连接仪器装置、洗涤玻璃仪器等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3.认识实验是科学探究
的
重要手段,
知道严谨的态度、规范的操作是实验的基本保障,能遵守实验规则,初步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一、化学实验要求
1.
遵守规则,注意安全。
2.
做好预习,明确要求。
3.
仔细观察,如实记录。
4.
清洗仪器,完成报告。
实验桌面
二、化学实验室
药品柜
常用的仪器的识别
试管
酒精灯
烧杯
集气瓶
量
筒
胶头滴管
试管夹
玻璃棒
石棉网
水槽
滴瓶
药匙
蒸发皿
坩埚钳
长颈漏斗
漏斗
三脚架
铁架台
试管
酒精灯
水槽
集气瓶
干燥管
锥形瓶
化学实验室配备的化学仪器
可直接加热的
:
试管、蒸发皿、坩埚、燃烧匙
可间接加热的(垫石棉网)
:
烧杯、烧瓶、锥形瓶
存放药品的仪器:
广口瓶(固体)、细口瓶(液体)、滴
瓶
(少量
液体)、
集气瓶(装气体,也可做反应容器
,但
不能加热)
加热仪器:
酒精灯、酒精喷灯
计量仪器:
托盘天平(称质量)、量筒(量体积)
反应容器
其他仪器:
石棉网、玻璃棒、试管刷、试管架、水槽、表面
皿
、
长
颈漏斗、分液漏斗、三脚架、研钵、点滴板
夹持固定仪器:
试管夹、坩埚钳、铁架台(带铁夹、铁圈
)
取用仪器
镊子(块状药品或较大的金属颗粒)
药匙(粉末状或小颗粒药品)
胶头滴管(少量液体)
三、药品的取用操作
1.药品的取用原则
(
1
)三不原则:①不摸:不用手接触药品;②不闻: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③不尝:不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
2
)最少量原则:应严格按规定的用量取药品,若无说明用量,一般应按最少量取用,液体为
1~2mL,
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即可。
(
3
)环保原则:用剩的药品不能放回原瓶,不要随意丢弃,不能拿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容器内。
常见化学危险图标
禁止吸烟
有毒品
腐蚀品
自燃物品
爆炸物品
当心火灾——氧化物
禁止烟火
禁止燃放爆竹
禁止放易燃物
禁止带火种
使用后的镊子和药匙应用干净的纸擦净。
2
.药品的取
用
(1)固体药品的取用
①储存:广口瓶。
②取用工具:药匙、镊子、纸槽。
③取用方法:粉末状
——
药匙或纸槽
一横(斜)、二送、三直立(防沾)
块状
——
镊子
一横、二放、三慢竖(防破)
注意
(2)液体药品的取用
口诀:
瓶塞倒放口紧挨,
标签防腐向手心,
试管倾斜注药液,
盖塞向外放原处。
①
液体药品通常盛放在细口瓶或滴瓶中
。
②液体药品的取用方法:
a.液体较多量
——
倾倒
操作方法:取盖、倒放;试管倾斜、标签向手心、与瓶口紧挨;缓慢倒入(防腐蚀标签)。
1
.
细口瓶的塞子为什么要倒放在桌子上?
防止桌子上的脏物沾在塞子上污染试剂。
2.
倾倒液体时,瓶口为什么要紧挨着试管口,应该快速倒还是缓慢倒?
防止液体流到试管外;应该缓慢倒。
讨论
3
.
拿细口瓶倒液时,为什么细口瓶贴标签的一面要面朝手心处?
防止残留在瓶口的药液流下来腐蚀标签。
4
.
倒完液体后,为什么要立即盖紧瓶塞,并把瓶子放回原处?
避免液体挥发造成浪费
,
同时又防止液体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而变质。放回原处便于下一次取用药品。
b
.液体较少量
——
胶头
滴管
操作方法:捏橡胶乳头,排空气;滴管伸入所吸液体中;放开手指,即吸入;取出滴管悬空放置在被滴入的容器口上方;滴入(胶头滴管不能平放倒置;要及时清洗;不要乱放;专管专用)。
c.极小量
——
用玻璃棒蘸取
悬空滴液防污染,
切勿横放或倒放,
滴管未洗莫混用。
d
.量取一定量的液体
——
量筒和
滴管
操作方法:量筒倾斜且与瓶口紧挨;缓缓倒入接近所量刻度;量筒放平、视线平视所量刻度;改用胶头滴管逐滴加入直到达到所要量取的体积(视线要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拓展
量筒的选择
方法
量筒外壁刻度都是以mL为单位。10mL量筒每小格表示0.1mL,量筒越大,管径越粗,其精确度越小,由视线的偏差所造成的读数误差也就越大。所以,实验中应根据所取溶液的体积,尽量选用能一次量取的最小规格的量筒。分次量取会引起较大误差。如量取80mL液体,应选用100mL量筒一次量取,而不能用10mL量筒量取8次。
讨论
量
取一定量液体时,如果视线没有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而是采用仰视或俯视的方法,将会对量取的液体产生什么影响?
仰视量取的液体偏多,
俯视量取的液体偏少。
四
、物质的加热操作
1
.酒精灯的使用注意
事项
(
1
)两检:①检查灯芯;②检查有无酒精。
(
2
)两禁:①禁止向燃着酒精灯里添加酒精;②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盏酒精灯。
(
3
)用完酒精灯,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吹。
(
4
)酒精量不超过酒精灯容积的
2/3
,不少于酒精灯容积的
1/3
。
(
5
)酒精灯火焰可为焰心、内焰、外焰。外焰温度最高,所以加热时应用外焰加热。
2
.给物质
加热
(
1
)仪器选择
①加热固体用试管、蒸发皿; ②加热液体用试管、蒸发皿、烧杯、烧瓶; ③集气瓶、量筒、漏斗等不允许用酒精灯加热。
(2)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
①给盛有液体的试管加热时,试管内液体的量不可超过试管容积的1/3; ②加热前应先预热试管,方法是在火焰上来回移动试管; ③试管应倾斜约45°角放在外焰上; ④试管口不能朝着有人的方向。
试管
口为什么要略向下倾斜
?
有些固体试剂受热时往往会放出水蒸气,试管口向下倾斜可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炸裂试管。
(
3)给试管中的固体
加热
给试管里的固体药品加热时,也要先预热,方法是来回移动酒精灯,受热均匀后再固定加热。
思 考
1
.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能否将试管口对着人?为什么
?
不能,液体沸腾时会喷出伤人
2
.如果试管外壁有水的话,能否不擦干直接加热?为什么?
不能,试管受热不均会炸裂
讨 论
3.
将液体加热至沸腾的试管,能否立即用冷水冲洗?为什么?
不能,试管骤冷会炸裂
4.
如何给试管中的液体进行预热?
用酒精灯的外焰在试管中下部来回移动
总结
1
.防止容器炸裂、破裂,需注意以下几
点
:
(1)容器外壁有水,加热前擦干。
(2)加热时不要使玻璃容器底部跟灯芯接触。
(3)烧得很热的玻璃容器,不要立即用冷水冲洗。
(4)给试管里的固体或液体加热均需预热。
(5)对烧杯、烧瓶加热要垫上石棉网。
(6)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要略向下倾斜。
2.防止伤人需注意以下几
点
:
(1)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试管与桌面成45°角。
(2)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要不时地移动试管。
(3)加热时试管口不能对着人。
五
、仪器装置的连接和洗涤及气密性检查
操作
1.
连接仪器装置一般顺序:先下后上,从左到右。
2.
仪器连接
(1)玻璃管和胶管、胶塞连接
——
管口沾水,转动慢插。
(2)在容器口塞胶塞
——
转动塞入。
3.
检查
装置的
气密性
导管一端浸入水里,两手紧贴容器外壁,管口冒气泡,为气密性良好。
4.
仪器洗涤
(1)洗净的原则:少量多次。
(2)洗净的标准: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