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2021.中考历史测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在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把答题卡上对应题
目所选的选项涂黑。)
1.下列(如图)能为研究人类起源提供最可靠依据的是( )
2.历史图表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从下表中,你能获取的历史信息
是( )
A.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B.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C.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D.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3.《史记》中记载了一次秦朝廷议的场景,廷尉李斯说:“周文、武所
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疏远,相攻击如仇雠(仇人);诸侯更相伐,周
天子弗能禁。”由材料可知,李斯明确反对 ( )
A.禅让制 B.世袭制 C.郡县制 D.分封制
4.“武帝施主父之策,下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
文中“推恩之令”在当时的最大作用是( )
A.废除了郡县制
B.促成了“文景之治”
C.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
D.巩固了大一统局面
5.下列三幅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古代对外交往
B.经济重心南移
C.科学技术进步
D.中央集权加强
6.以下我国古代朝代更迭示意图中①②③分别是( )
A.蜀 东晋 前秦 B.西楚 东晋 前秦
C.蜀 东晋 梁 D.蜀 南晋 张楚
7.恩格斯说:“在长期的征服中,比较野蛮的征服者,在绝大多数情况
下,都不得不适应征服后存在的比较高级的‘经济情况’,他们被征服者
所同化,而且大部分甚至还不得不采用被征服者的语言。”下列最能反
映这种现象的是( )
A.汉武帝“大一统” B.北魏孝文帝改革
C.文景之治 D.贞观之治
8.“贫苦子弟,类皆廉谨自勉,埋首窗下……即纨绔子弟,亦知苦读,
以获科第,否则虽富,不荣……因此之故,前清时代,无分冬夏,几
于书声遍野,夜静三更,钻研制义。”材料反映的这项中国古代制度是
( )
A.科举制 B.郡县制 C.分封制 D.行省制
9.费正清、赖肖尔在《中国的传统与变迁》一书中认为,宋代经济的
大发展,特别是商业方面的发展,或许可以恰当地称之为中国的“商业
革命”。下面最能够论证这一观点的史实是( )
A.都城长安成为国际性的大都市
B.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C.郑和七下西洋
D.在广州设立十三行
10.蒙古对亚欧大陆的征服成就了一个伟大的世界帝国,日本学者杉山
正明称这一时期为“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大交流”。下列史实可以说明此
观点的是( )
A.蒙古帝国分成四大汗国
B.阿拉伯商人在蒙古帝国境内经商
C.元朝境内实行四等人制
D.忽必烈派军队跨海远征日本
11.中国象棋是一种古老的智力游戏,是中国人智慧的体现。以下说法
不符合史实的是( )
A.“火”旁的“炮”最早可能始于唐朝
B.“楚河汉界”源于秦末汉初的历史
C.“相”退出历史舞台开始于明成祖朱棣
D.“围魏救赵”的象棋术语源于战国时期
12.“军机处一日日程:接折(阅读奏折)一见面(请皇帝旨)一述旨(拟皇帝
旨意)一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一交发(下发旨意)”这实质上反映了( )
A.皇帝的辛劳 B.君权的强化
C.地方的无权 D.仪式的完善
13.近代史上有首《卖布谣》这样写道:“土布粗,洋布细,洋布便宜,
财主欢喜。土布没人要,饿倒哥哥嫂嫂。”这首歌谱反映了( )
A.外商企业发展艰难 B.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C.民族工业陷入绝境 D.官僚资本极度膨胀
14.在俄国进行 1861 年改革的同时,中国也正开始了洋务运动,发
生在东西方的两次改革的共同点是( )
A.都是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需要 B.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C.都取得了成功 D.都发展军事工业,创建海军
15.历史叙述有史实陈述、历史评价等方式。其中,历史评价是指对历
史现象或历史事件进行态度与价值的评判表达。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
评价的是( )
A.林则徐在禁烟时说:“若鸦片一日不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
相始终。”
B.洋务运动期间,创办了军事和民用工业
C.《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百日维新梁启超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
16.《申报》时评栏目曾评述“今之时局,恰似春秋战国时之分裂。中
央政府之对于各省, 犹东周之对于诸候也。南北相改,皖直交斗,滇
蜀不靖,犹诸侯相侵伐也。”这一“时局”出现在( )
A.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B.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17.1919 年《大公报》有一则报道:李欣淑幼年时,父为其订了亲,
未婚夫不幸去世,父母准备叫她守“望门寡”。李欣淑在女校念过书,
不满这种包办婚姻,因而反抗出走, 到北京工读,她说:“我于今决
计尊重我个人的人格,积极的和环境奋斗,向光明的人生大陆前进。”
该报道说明当时( )
A.男尊女卑思想已被打破
B.女性已能实现婚姻自由
C.自由平等观念得到传播
D.社会盲目崇拜西方文明
18.识读历史地图是学习和研究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图为中国近现代某
一时期的形势示意图,下列选项与此图相对应的是( )
A.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B.红军不怕远征难
C.浴血东瓜守,驱倭棠吉归 D.百万雄师过大江
19.1931 年末,一位环球旅行的欧洲人可能会看到的景象是( )
A.中国开始抗日战争,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正热火朝天,美国经济危机
一片萧条
B.中国开始全面抗战,苏联在实施新经济政策,欧洲在遭受经济危机
之苦
C.中国红军正在长征,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正热火朝天,美国在遭受经
济危机之苦
D.中国战乱,苏联在粉碎国内外敌人武装干涉,欧洲在进行第二次世
界大战
20.下表反应了 1952—1956 年我国经济发展的变化情况,对其信息
解读最准确的是( )
A.解放了生产力,改变了我国经济落后的状况
B.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D.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21.2019 年 12 月 20 日是澳门回归祖国 20 周年纪念日。在这
20 年间,澳门实现了整体经济由“负”到“正”的跳跃式增长,社会民生
福利也显著提升。这一切成就的取得,是因为( )
①坚持“一国两制”方针 ②发挥了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③从澳门实际出发,发展经济 ④主要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支持
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2.邓小平在起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时指出,
“文化大革命”时期,尽管国内动乱,但是中国作为大国的地位,是受
到国际上承认的。能够佐证邓小平意见的是( )
A.中美签署《联合公报》 B.中国与美国建交
C.万隆会议的成功表现 D.中苏进行深化合作
23.有史学家认为:“11 和 12 世纪,在欧洲封建王朝的统治下,欧洲
达到了它的第一青春期,达到了它的第一个富有活力的阶段。”其“活
力”表现为( )
A.城市的兴起和市民阶层的产生
B.王权的加强和民族国家的出现
C.经济的发展和世界市场的开辟
D.教权的削弱和宗教改革的开始
24.“6 世纪起,中国文明大规模传入日本……那些游历‘天朝’的日本人,
作为热情的皈依者,回国后所起的作用更为重大。”这一重大的“作用”
是( )
A.使日本成为封建国家 B.推动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C.日本确立了幕府统治 D.日本从此摆脱了沦为殖民地的危机
25.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限制王权;1787 年美国宪法确立联邦
制共和国;法国颁布《拿破仑法典》以确保革命以来的立法成果。这
表明,当时的英国、法国、美国都( )
A.通过立法维护资产阶级利益 B.建立共和国维护资产阶级利益
C.反对殖民压迫发展资本主义 D.推翻封建统治发展资本主义
26.下表为 19 世纪下半叶世界贸易情况统计表。据表可知( )
A.英国失去经济中心地位 B.工业化推动世界贸易发展
C.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D.美、德引领第二次工业革命
27.《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关于马克思主义
诞生的历史意义认识正确的是( )
A.指导了英国宪章运动 B.成为资产阶级运动的思想武器
C.开辟了社会主义运动新局面 D.为如何改善资本主义社会提供了
理论依据
28.“如果说十月革命后出现了“一球两制”的新格局的话,那么半个多
世纪的比较和竞赛,没有显示出苏式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这种体制未
能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因而失去越来越多的民
众的支持和拥护。”“这种体制”的特点是( )
A.多种所有制并存 B.扩大国营企业自主权
C.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 D.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29.资本主义制度就像一棵出现枯枝烂叶的树一样,激进分子说:“把
它砍倒。”保守分子说:“不要动它。”罗斯福则采取折中的办法:“让
我们把它修剪一下,这样我们既不会失去老树干,也不会失去新枝。”
罗斯福对“树木”的“修剪” ( )
A.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B.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体制
C.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D.根除了经济危机的根源
30.2019 年,特朗普政府大搞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以“美国优先”
为口号打关税牌,对全球多个国家发起贸易战,并把主要矛头指向中
国。这反映了( )
A.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动摇 B.经济全球化下的各国之间无摩擦
C.中国的发展已威胁到美国 D.经济全球化出现新波折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3 小题,31 小题 14 分,32 小题 12 分,
33 小题 14 分,共 40 分)
31.(14 分)在中国革命与建设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基于国情与形势变
化适时制定了积极的方针政策,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阅读材料,
问答问题。
材料一 毛泽东在文家市主持召开前委会议,否定了“取浏阳直攻长沙”
的主张…从进攻大城市转到向农村进军,这是中国人民革命发展史上
具有决定意义的新起点。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编《中国共产党的 100 年》
材料二 1953 年就要到来的时候…… 我国社会生活中又出现和积累
了一些新的矛盾……在农村,主要是土改以后农民分散落后的个体经
济难以满足城市和工业对粮食和农产品原料的不断增长的需要。……
在城市,工人阶级和国营经济同资产阶级之间限制和反限制的斗争已
经经历几大回合……使党不能不考虑加紧和扩大农村的互助合作运动
和城市限制资本的措施。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中国共产党七十年》
材料三 40 年前,安徽省小岗村迎来发展的“第一春”。村民严金昌与
当地 18 位村民秘密签下了分田到户、自主生产的“生死契约”。契约
中写道:“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此后能干,每户保证
完成全年上缴的公粮,不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
坐牢杀头也甘心。”……改革模式后来得到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
小平的高度认可,随之获得中央政府的肯定,并被推向全国。
——摘编自《中国国土资源报》
材料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
革开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团结带领人民进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新的伟大实践,使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
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这一伟大飞跃以铁一般的事实证明,只有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在纪念马克思诞辰 2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毛泽东否定“取浏阳直攻长沙”的原
因是什么?(1 分)“向农村进军”建立的第一个革命根据地是什么?
(1 分)为中国探索的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是什么?(1 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在 20 世纪 50 年代,我国为解决“一些
新的矛盾”所采取的措施。(2 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措施的实质。
(2 分)
(3)你如何理解材料三中“改革模式”的土地所有制和经营方式?(2
分)这种改革模式被推向全国后对农村发展有何影响?(2 分)
(4)材料四中的“伟大飞跃”指的是什么?(1 分)从这一“飞跃”中,
你得到什么认识?(2 分)
32.(12 分)近代欧洲大国相继崛起,它们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和经验
教训,启迪着今天,也影响着未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恩格斯说:“这是人类以往没有经历过的一次最伟大的、进步
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激情和性
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
材料二 拿破仑在其所有征服地区都贯彻法国革命的一些基本原则。他
废除封建制度和农奴制,承认所有公民的平等,实施其著名的法典。
虽然各地的既得利盖集团坐立不安,反对这些变革,但变革也在许多
地方得到普遍的支持。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如果人们把整个人类社会的演进用 12 个小时来表示,那么
现代工业时代只代表最后 5 分钟,而不是更多。”英国是最先发生这
个 5 分钟事件的地方,工业革命可能是最初的关键几秒钟。正是这
个革命使现代文明降临人间,人类开始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材料四 1763 至 1914 年这一时期是欧洲直接或间接地成为全球主
人的时期,在世界历史上具有突出地位。欧洲的霸权不仅在政治领域
——以大殖民帝国的形式—表现得很明显,而且在经济和文化领域也
表现得很明显。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写出其中一个当时欧洲社会“巨
人”的代表人物和其作品。(2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拿破仑的变革得到支持的原因。
(2 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最先发生这个“5 分钟事件”的是哪
个国家?(1 分)该国最先发生“这种事件”的最基本的动因是什么?(2
分)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成为全球主人”的原因。
(3 分)近代欧洲崛起给我们哪些启示?(2 分)
33.(14 分)科技发展是大国崛起的重要因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代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史上最辉煌的时期、几乎在所有
中国传统科学技术领域都留下了新的记录。举世闻名的四大发明中有
三项完成于两宋时期……为推动世界历史的进程和世界文明的发展做
出了巨大贡献。
——杨宁一主编《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材料二 18 世纪六十年代、19 世纪七十年代,人类历史上先后发生
了两次工业革命。在动力方面,出现了改良蒸汽机、发电机、电动机、
内燃机等;在交通运输方面,创制了蒸汽轮船、蒸汽机车、汽车、飞
机等;在通讯方面,发明了电报、电话等;在经济结构方面,重工业
取代轻纺工业,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分;在世界贸易方面,1870 年
以后的 30 多年间,贸易额增长了约 3 倍。
材料三 曾国藩说:“此次款议虽成,中国岂可一日忘务?……目前资夷
力以助剿济运,得舒一时之忧,将来师夷智以造炮制船,尤可期永远
之利。”
——[清]曾国藩《曾文正公全集》
(1)材料一所说的三项发明分别是什么?(3 分)根据材料一,概括
这三项发明的历史作用。(2 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工业革命的影响。(3 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曾国藩等人在“经济上的工业
化”方面做了哪些尝试?(2 分)这些尝试对中国科技发展产生了什么
影响?(2 分)
(4)曾经错失良机的中国已经抓住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机遇。结合以
上的探究问题,请谈谈你的认识。(2 分)
材料三:自清朝中叶开始,清朝实行限制贸易政策……限制贸易政策
的实施,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很大的消极作用。它不仅没有起到民族自
卫和抵制侵略的作用,反而使中国失去对外贸易的主动权和机遇,使中
国人眼光受到局限,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基本断绝,拉大了中国与世界
的距离。
(3)依据材料三,指出清朝采取的对外政策的名称。(1 分)并依据
材料三概括指出该政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1 分)
答案
1-5 ABDDA 6-10CBABB
11-15CBBAC 16-20 BCAAB
21-25 BAAAA 26-30 BCDCD
31.(1)原因:浏阳、长沙敌人力量强大(农村敌人力量薄弱、群众基础好等)。
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2)措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实质:使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实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深刻
变革。
(3)土地所有制:集体所有制。
经营方式:农民承包经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影响:调动农民积极性,解放农村生产力.促进农业发展。
(4)“伟大飞跃”: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
认识: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
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要有改革意识,不断创新;政策制定以改善人民生活、提高
生产力为出发点;善于汲取人民智慧,尊重人民的意愿。
32.(1) 举例:达·芬奇《蒙娜丽莎》,但丁《神曲》。
(2) 原因:打击了当地封建势力,废除封建制度和农奴制,承认所有公民的平等,
促进当地资本主义发展。
(3) 国家:英国。动因:市场的需求。
(4) 原因: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促进欧洲人思想解放;
较早确立资本主义制度;
两次工业革命推动经济发展。
启示:坚持改革,完善制度;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坚持“科教兴国”战略;
解放思想。
33. (1)发明: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的发明及火药。
历史作用: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的发明及火药配方的改进和完善,为推动世界历
史的进程和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影响:促进了生产力的大发展;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促进了产业生产
结构的巨大变化;促进了世界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加强了世界各地间的联系。
(3)尝试:创办军事和民用工业。
影响:引进西方技术,促进了中国近代科技发展。
(4)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推动社会进步;中国应该大力发展科技
增强综合国力。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