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第五单元学习补充资源
《在马克思目前的讲话》文本解读及相关资料
《谏逐客书》相关资料及文本解读
《与妻书》相关资料及文本解读
《在 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相关资料及文本解读
《在 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相关资料及文本解读
劳动人民的革命导师——马克思
马克思(1818—1883),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导师,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创始
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缔造者和国际共产主义的开创者,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思想家。
马克思创立的广为人知的哲学思想为历史唯物主义,其最大的愿望是对于个人的全面
而自由的发展。马克思创立了伟大的经济理论。就他个人而言,他的极其伟大的著作是《资
本论》,马克思确立他的阐述原则是“政治经济学批判”。马克思认为,这是“政治经济学
原理”的东西,这是“精髓”,后来人可以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去研究。
马克思认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他和恩格斯共同创
立的马克思主义学说,是指引全世界劳动人民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伟大理想而进行
斗争的理论武器和行动指南。
《人民报》是宪章派的周报,1852 年 5 月由革命的宪章运动的领袖之一、马克思和恩
格斯的朋友厄·琼斯在伦敦创办。1856 年 4 月 14 日,马克思被邀请作为伦敦的外国流亡
革命人士的正式代表,出席为纪念宪章派报纸《人民报》创刊四周年而举行的宴会。他利
用请他第一个讲话的机会,作了这次关于无产阶级的世界历史使命的演说。
演 说
演说,是指在公众场合,以有声语言为主要手段,以体态语言为辅助手段,针对某个
具体问题,鲜明、完整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阐明事理或抒发情感,进行宣传鼓动的
一种语言交际活动。大体有如下四种:照读式演讲、背诵式演讲、提纲式演讲、即兴式演
讲。
(1)照读式演讲。演讲者拿着事先写好的演讲稿,走上演讲台,逐字逐句地向听众宣读
一遍。其内容经过慎重考虑,语言经过反复推敲,结构经过精心安排,话讲得郑重。它比
较适合在重要而严肃的场合运用。
(2)背诵式演讲。演讲者事先写好演讲稿,反复照背,背熟后上讲台,脱稿向听众演讲。
这种演讲方式比较适合于演讲比赛和初学演讲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检验和培养演讲者的
演讲能力。其缺点是不便于演讲者临场发挥,使听众觉得矫揉造作,一旦忘词,就难以继
续,往往会当场出丑。
(3)提纲式演讲。演讲者只把演讲的主要内容和层次结构,按照提纲的形式写出来,借
助它进行演讲,而不必一字一句写成演讲稿的演讲方式,演讲者提纲挈领地把整个演讲的
主要观点、论据、结构层次等用简练的句子排列出来,作为演讲时的提示,靠它开启思路。
(4)即兴式演讲。演讲者预先没有充分准备而临场生情动意所发表的演讲,它是一种难
度最大、要求最高、效果最佳的演讲方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针对听众的心理和需要,
灵活机动,迅速调动语言的一切积极因素,生动形象,具有直接感染力,是其他各种演讲
方式都无法比拟的。
文本解读
1.这篇演讲是在英国伦敦举行的《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发表的演说,为什么从 1848
年说起?
明确: 他称这场革命“只不过是一些微不足道的事件,是欧洲社会干硬外壳上的一
些细小的裂口和缝隙”。当时,1848 年革命的壮烈场面、浩大声势还深深印在听众的心中。
因此,从听众的接受心理来看,马克思对 1848 年革命的这种评价就与听众的接受期待产生
了巨大的落差,从而一开始就紧紧地抓住了听众。
2.如何理解第三段中提及的“不敢否认的事实”?
明确: “不敢否认的事实”是指现代工业、科学与现代贫困、衰颓之间,生产力与
生产关系之间的尖锐对抗,即“一方面产生了以往人类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都不能想象的
工业和科学的力量;而另一方面却显露出衰颓的征兆”。其中,前者构成了爆发无产阶级解
放运动的经济基础,而后者则说明了这场革命的时机已经成熟。
3.“现代工业和科学为一方与现代贫困和衰颓为另一方的这种对抗,我们时代的生产
力与社会关系之间的这种对抗,是显而易见的、不可避免的和毋庸争辩的事实”,“这种对
抗”表现在哪些方面?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表现:①机器提高生产效率却带来工人的贫穷和劳动强度的提高;②财富集中在少数
人手里而大多数人更加贫困;③无序竞争使社会道德日益沦丧;④人所创造的技术,反过
来成为束缚人自身的枷锁;⑤人成为物质的奴隶。
原因: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使现代工业发展、科学
技术的进步站在了人们生活福祉、社会安定和谐的对立面。
4.在这篇演说中,马克思是怎样安排演讲的结构的?
演说中,马克思先以诗一般的语言提示“欧洲社会干硬外壳”下蕴蓄的革命力量,
再通过分析工业和技术发展所带来的生产力和社会关系的巨大对抗,阐明无产阶级登上历
史舞台的原因,最后作出无产阶级就是资本主义灭亡的“执刑者”的预言。整篇演说逻辑
严谨,围绕主题分析透彻,具有较强的思辨色彩。
5.马克思的语言风趣幽默,但是非常具有锋芒和战斗力,试结合文本分析马克思是运
用了哪些手法来进行演讲的。
①比喻、对比。马克思把无产阶级解放运动喻为“一片汪洋大海”,一旦它汹涌动荡
起来,“就能把由坚硬岩石构成的大陆撞得粉碎”。马克思把 1848 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将
来的无产阶级革命以比喻性的评价对照起来,这就把后者的宏伟气势、重大意义艺术地展
示在听众的面前,震撼着人们的心灵。
从将革命形象比喻为“欧洲社会干硬外壳上的一些细小的裂口和缝隙”,到对革命“暴
露出了外壳下面的一个无底深渊。在看来似乎坚硬的外表下面,现出了一片汪洋大海”。把
“细小的裂口和缝隙”和“无底深渊”“汪洋大海”进行对比,写出了 1848 年革命的重要
意义。
②语言灵活,妙用典故。“我们的勇敢的朋友好人儿罗宾,这个会迅速刨土的老田鼠、
光荣的工兵——革命”“历史本身就是审判官,而无产阶级就是执刑者”,语言精彩幽默;
那个经常在这一切矛盾中出现的“狡狯的精灵”“菲默法庭”的判决等典故,使整个演讲始
终处在一种鲜活的语境和生动的文化氛围中。
6.马克思在《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中说:“我们看到,机器具有减少
人类劳动和使劳动更有成效的神奇力量,然而却引起了饥饿和过度的疲劳。”那么,我们应
该如何理解科学技术给我们带来的双重影响?
(观点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好处是十分
明显的。它不仅极大地改善和丰富了人类的物质生活,还对人类的精神生活产生了巨大的
影响,电影、电视、广播、视频以及各种各样的书刊报纸、计算机网络给人类带来了空前
的精神享受,成了左右人们思想、情操的主要传播媒介。这些都是科学技术带给我们的礼
物。
(观点二)科学技术尽管创造出人们所需的物质财富,但是,也应该看到,由于人类对科
技应用不当等原因,其快速发展反而可能给社会带来负面影响,环境污染、智能犯罪、能
源危机、资源枯竭等都是科技发展的副产品。在物质足够发达的今天,人们越来越关注我
们生存的环境,越来越强调可持续发展,越来越强调对技术作用的反思。
(观点三)我们要正确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与社会所具有的双重作用,一方面全面正确地
理解科技与社会之间的联系,趋利避害,在思想上树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观念,运用法
律、道德等各种手段约束人们的行为,以减小或消除科学技术的负面影响,使科技与社会
相互渗透、和谐发展,推进人类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文本解析
在 1999 年,英国著名的广播公司 BBC 举办了一次千年最伟大思想家评选活动,
结果马克思位居爱因斯坦、牛顿、达尔文等巨人之前,被评为过去千年最伟大的思想家。
为什么他会获得如此高的评价呢?因为他是一位时代的巨人,他总结了资本主义社会乃至
整个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规律,推动了无产阶级革命进程,创立了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影响了 20 世纪的人类生活,并继续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恩格斯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并悼念这位无产阶级革命的伟
大导师。
从《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这个标题中的“墓前”和“讲话”,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篇
以议论为主,悼词性质的演讲词。
所谓悼词是演讲词的一种,一般是死者所在单位的领导或亲友发表的对死者表示哀悼
的话。悼词结构一般分三部分:开头、主体、结尾。
开头——述其哀——悼念:一般介绍死者逝世的时间,地点,原因,身份和职务。
主体——赞其功——评价:概述死者生前的功绩及生者对其功绩的评价。
结尾——颂其德——悼念:表达对死者的悼念,寄托哀思,并慰问家属。
文章总体结构把握:悼念——评价——悼念,按一般的常规,与这种结构相对应的思
想感情应该是惋惜(悲痛)——敬仰(颂扬)——悼念。
理清文章的结构
了解了悼词的结构特点,这篇文章又是很有代表性的悼词。现在,大家能不能划分出
这篇文章的结构呢?
第一部分(1)悼念 交代伟人的逝世——悲痛
第二部分(2-7)评价 评说马克思在理论和实践的伟大贡献——敬仰
第三部分(8-9)悼念 颂扬马克思品质的崇高——敌人的忌恨、人民的爱戴——怀念
我们先看文章的第一自然段,也是全文的第一部分。大家先齐读一下这个自然段。
作者为什么详细交代马克思逝世的时间?
参考:
①因为这是在葬礼上讲话,需要向全世界公布逝世的准确时间。
②交代具体时间,就强调了这是世界无产阶级应当永远不忘的时刻。
③这个具体的时间,表明马克思生命的每一刻对世界无产阶级都十分宝贵,饱含了对
马克思的无限崇敬与赞扬。
为什么要突出强调“还不到两分钟”?
参考:终生的所挚友就这样静静地走了,恩格斯没能陪在他身边,抱憾终生。这一时
刻更是令世人万分悲痛和无法忘记的。
作者写马克思的逝世,为什么用“停止思想”、“安静地睡着了”、“永远地睡着了”,而
不用“停止呼吸”或“心脏停止跳动”?
参考:
①马克思是一个思想家,所以用“停止思想”突出了思想家的特点,又写出了“生命
不息,思考不止”的生命状态。
(\"您喜爱的座右铭?\"\"思考一切。\"这是一百多年前,马克思和女儿的一次对话。
这充分反映了作为思想家、科学家和革命家的马克思一贯的性格,那就是\"独立思考\"。)
②这是一种讳饰的修辞手法,蕴涵着对马克思的无限崇敬和深切哀悼。
明确:讳饰手法。讳饰,有叫做婉曲,委婉,是要表达的意思并不直截了当的说出来,
而是用比较曲折的方式烘托或暗示给读者的一种修辞方式。
“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是”中破折号起什么作用?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破折号表示补充说明,表达了作者对马克思的无限依恋和对于马克思逝世所引
起的感情上的矛盾与深重的悲痛。
(马克思病危状况,对工作的态度)
接下来,我们看文章的第二部分(2-7 段)。
这部分主要是论述马克思的贡献。请同学们把课文再速读一遍,排一排马克思一生中
对人类的伟大贡献主要有哪些?
理论贡献①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科学家)②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运动规律(剩余价值理论)
(对于历史科学)③其它领域都有独到发现
实践贡献①出版进步报纸和许多富有战斗性的小册子
(革命家)②在巴黎等地各组织中的工作
(对于无产阶级)③创立伟大的国际工人协会(最伟大的贡献)
作者是怎样综合评价马克思的伟大贡献的?(第 2 段)
巨大损失(伟大贡献)对于无产阶级 对于历史科学 (是不可估量的损失)
第二自然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第二小节是主体部分的总纲,“对于欧美战斗着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
估量的损失。”突出了马克思去世带来的后果,也揭示了在革命实践和革命理论两个方面的
贡献。
“这位伟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不久就会使人感觉到。”“空白”与“不久”分别
从时间和空间上强调了损失是“不可估量”的。
也是一个过渡段,引出下文。
恩格斯认为哪一项是马克思一生中最伟大的贡献?理由是什么?
明确:创立伟大的国际工人协会。
理由:马克思既是一个科学家(思想家),又是一个革命家。但作为一个科学家,这“远
不是主要”的。
因为科学是革命的力量(6)。(因为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
这是个承上启下的段落。
那么,什么是“主要的”?下文说,他“首先”是一个革命家,(“首先”,就是“更主
要的”的意思。)而作为他的“顶峰”就是创立伟大的国际工人协会。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文章第 6 段是也是一个明显的过渡段。第一句话“他作为科学家
就是这样”承上,总结前面的马克思在科学方面的贡献,“但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
与下面第 7 段第一句“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遥相呼应,说明开始转向对他革命
实践贡献的描述。
“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那么“然后是什么”?如何理解这一句话,能否把它们
颠倒一个位置?
明确:从理论和实践的关系去理解
(马克思的墓志铭:历史上的哲学家总是千方百计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解释世界,然而
更重要的在于改造世界。你们能从这个墓志铭悟出第七段的内容吗?——改造世界。)
思考:能不能把“对于”换成“和”?
明确:第二自然段不用“和”,而并列用两个“对于”,从在无产阶级实际斗争中的领
导作用和研究社会科学的成就两个方面突出了马克思的杰出贡献;同时,表明了从两个方
面总领起后文的内容。
最后一部分(8、9 段)
8 段第一句是一个承递性的句子。
思考:“正因为这样,所以马克思是当代最遭嫉恨和最受诬蔑的人。”
明确:“这样”是指上文马克思的划时代的理论创造和革命实践。
两个“最”体现在两个“无论”上,无论性质怎样的政府,也无论什么色彩的资产者
派别,都毫不例外地疯狂地嫉恨他,恶毒地诬蔑他。
马克思对此“毫不在意”,当作蛛丝“轻轻抹去”,①说明敌人对马克思攻击很多,却
十分无力②表明马克思对敌人的极端蔑视,表明崇高的精神境界和无畏的气魄。
马克思逝世,“整个欧洲和美洲……千百万革命战友无不对他表示尊敬、爱戴和悼念”,
这与各国政府和资产者对他的态度形成鲜明的对照,这说明了什么?
明确:这个“对照”说明马克思是无产阶级最忠实的代表和导师,同时也说明他的理
论和实践给了各国资产者以致命的打击,是资产者不可调和的敌人。这个对照与开头呼应,
深化了马克思在科学理论和革命实践中无与伦比的作用和地位。
“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这里的“敌人”和“私敌”有何区别?
明确:“私敌”是指以我为中心,以“我”的利害区分敌友,这是剥削阶级个人主义的
一种表现。马克思没有这样的私敌,说明他不存私念。他是坚定地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
全力以赴地与形形色色的敌对分子作斗争,因而他有“许多敌人”。这些敌人都是无产阶级
的敌人。这个评价含蓄深刻,高度赞颂了马克思光明磊落、大公无私的高尚的革命品格。
从正反两个方面进一步论证不可估量的损失。
“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的深刻含义是什么?
明确:恩格斯最后庄严宣告“他的英名和他的事业将永垂不朽”这句饱含深情和敬意
的结语,虽是一般悼词结语,但绝不仅仅是形式的需要,它照应全文,总结全文,是由马
克思的丰功伟绩中引申出来的必然结论,体现了作者的心声,也是亿万人民的心声。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的结构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第二节第一句话是这样写的:“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
战斗着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这是总写马克思一生的重大贡
献,是先实践,后理论;后面五节内容详细交代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的贡献,是先理论,后
实践。
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呢?
总说不难理解,因为恩格斯认为马克思一生的贡献最主要的是在于他的一系列的革命
实践活动,“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斗争是他的生命要素”。
为什么分说时又采取了先理论后实践的顺序呢?
那么是否可提出这样的疑问:详写部分说明理论是为实践服务的,那么总写时不需要
体现这种道理吗?这显然是不对的。那么是不是恩格斯安排有误呢?我认为不但不是,而
且这种安排还体现了恩格斯很深的用意。
就文章主体部分来看,如果还是先写实践方面,后写理论方面,那么就会给人造成一
种错觉:马克思在实践方面的贡献和理论方面的建树似乎没有多大关系,而且读者也弄不
清马克思为什么能在实践方面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前面已经说过,突出马克思实践方面的
巨大贡献是作者评价马克思一生成就的着眼点。基于这一点,作者就必须向人们交代清楚
马克思为什么会在实践方面取得如此大的成就。这个原因就是马克思在理论上的非凡的建
树。这样一来,不仅原因交代清楚了,也顺势交代清楚了马克思在理论上的建树和实践方
面的贡献的关系,从而达到真正全面地评价马克思一生贡献的目的。
谈谈《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的两个问题
关于第 1 段的思想感情
感情深沉、含蓄是这篇悼词的显著特色之一。这在第 1 段表现得尤为突出:
这段文字表达了恩格斯对死者的深切悼念;但是,为什么叙述的口吻又如此平静呢?
马克思的逝世对恩格斯打击多么沉重是可想而知的。但是,他不能把自己异常悲痛的情绪
完全带进悼词,因为马克思主义者悼念自己的领袖人物不单是为了寄托个人的哀思,更主
要的目的在于准确地评述他的思想和事业,以便教育和鼓舞战斗的无产阶级和广大革命群
众。这便决定了作者表达思想感情的方式必然是相当含蓄的。恩格斯并没有从个人之间的
特殊关系来抒发自己的感情,他是代表整个无产阶级讲话的。因此,悼词开头所表达的思
想内容要丰富得多,对马克思的悼念和评价融为一体,显得更有分量,更令人感奋。
另一方面,作者在这里表达的思想感情还不单纯是痛苦,它有着更深刻的意义。马克
思逝世的一段时间内几乎一直处于病危,已经失掉了工作能力,所以作者每天都"怀着极度
恐惧的心情"去探望他。马克思的死毕竟是安详的、毫无痛苦的。正像作者在 3 月 15 日,
即马克思逝世后的第二天写给弗?阿?左尔格的信中写的那样:"医术或许还能保证他勉强拖
几年,无能为力地活着,不是很快地死去......但是,这是我们的马克思绝不能忍受的。眼前
摆着许多未完成的工作,受着想要完成它们而又不能做到的唐达鲁士式的痛苦,这样活着,
对他来说,比安然地死去还要痛苦一千倍。......不能眼看着这个伟大的天才像废人一样勉强
活着,去给医学增光,去受他健壮时经常予以痛击的庸人们的嘲笑......"这段话生动地体现
了恩格斯的革命的彻底的唯物主义生死观和他对自己亲密战友马克思的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所以虽然马克思的逝世对生者说来是可怕的不幸,但为死者着想,作者认为马克思安详的
死要比无能为力地活着好得多。
关于第 6 段在全文结构中的地位
这篇悼词的层次依据第 2 段提出的全篇内容的纲,除开头的总起和结尾的悼念语外,
中间分成评述作为科学巨匠的马克思和评述作为革命家的马克思两部分,主要分歧是这两
部分的界限在哪里,这就牵涉到对第 6 段在结构中的地位的看法了。
有些同志认为从第 6 段开始文章已正式转入评述马克思对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贡献,
这是值得商榷的,其理由如下:
第一,应当承认这段具有过渡性质。但是它的特点是含有两层过渡:一是从评述马克
思的科学发现过渡到讲他对科学事业的看法,二是从评述科学巨匠马克思到评述革命家马
克思。第一层过渡属于同一部分内的联系,是本段内容的重点,因此说第 6 段属上比较稳
妥。这需要从悼词的思想内容出发作具体分析。
其次,怎样理解第 6 段头一句话也关系到对这段在全篇结构中的地位的认识。"他作为
科学家就是这样。"这句话的"这样"两字,是直承第 5 段说的,指的是马克思所有科学发现
的共同特点,而不是对于整个前一部分的总结。马克思作为"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他对
人类的卓越贡献尽管可以相对分为创立革命理论和从事革命实践两个方面,但它们是对立
地统一在一起的。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相关资料
资料一
1818 年 5 月 5 日马克思生在德国莱茵省特利尔城的一个律师家里。1841 年马克思大学
毕业,1844 年马克思在法国巴黎结识了恩格斯。以后,他们俩人便一直为无产阶级革命事
业共同奋斗,著名的《共产党宣言》是他们俩人合著的。各国资产阶级及其反动政府疯狂
迫害马克思,或禁止他主办的刊物出版,或捏造罪名将他逮捕、驱逐出境。在马克思生活
极其艰难的时候,恩格斯在物质上、精神上给予无私的援助和莫大的安慰,使马克思坚持
从事革命斗争和理论研究。反动政府的迫害、极端贫困的生活和十分繁重的工作,严重地
损害了马克思的健康。在 1883 年 3 月 14 日下午,当恩格斯到他家里探望时,马克思坐在
伦敦寓所的书桌旁逝世了。马克思从 1842 年担任《莱茵报》主编到病逝,为无产阶级革命
事业奋斗了四十一年。
马克思的逝世,在欧美各国引起了广泛而深刻的反响。3 月 17 日,在伦敦郊区的海格
特公墓为马克思举行了隆重而简朴的葬礼,参加者是他的亲密战友和亲属。在葬礼上,恩
格斯怀着悲痛而深挚的感情,用英语发表了这篇墓前的讲话。
马克思于 1883 年 3 月 14 日在英国伦敦逝世。3 月 17 日,安葬于伦敦城北的海格特公
墓。当时参加葬仪的有:恩格斯,马克思早在共产主义者同盟时期的两个老同志列斯纳和
罗赫纳,从法国来的拉法格和龙格,从德国来的李卜克内西,还有两位著名的科学家──
化学家肖莱马和生物学家雷伊·朗凯斯特等。马克思的朋友哥雷姆克代表《社会民主党人
报》和“伦敦共产主义工人教育协会”向马克思的遗体献了花圈后,恩格斯就用英语发表
了这篇讲话,代表全世界无产阶级对于马克思的逝世表示了深切的悼念,对于马克思一生
为无产阶级所作的伟大贡献作了崇高的评价和热情的赞颂。
资料二
1883 年 1 月,马克思带着严重的支气管炎病,从英国南部的文特诺尔回到伦敦梅特兰
公园路 41 号。这时并发的喉头炎使得他几乎不能吞咽。2 月间,肺部发生脓肿。经过一段
时间治疗,气管炎逐渐痊愈,吞咽食物也比较容易了,因此,他的死亡使人是感到意外的。
3 月 14 日下午两点多钟,恩格斯到了马克思那里去,护理马克思的女仆海伦走上楼去看了
一下,下来对恩格斯说,马克思处在半睡眠状态。于是两人一起上楼去,当恩格斯走进马
克思的卧室时,马克思已坐在自己的安乐椅上安详地与世长辞了,在他的写字台上还放着
《资本论》第三卷的第八次修改稿,这时与海伦离开房间不过两分钟光景。
资料三
马克思于 1883 年 1 月 14 日在英国伦敦逝世,3 月 17 日安葬于伦敦城北的海格特公墓。
当时参加葬礼的有:恩格斯,马克思早在共产主义者同盟时期的两个老战友列斯纳和罗赫
纳,从法国赶来的拉法格和龙格,从德国来的李卜克内西,还有化学家肖莱马和生物学家
雷伊·朗凯斯特等。在哥雷姆克代表《社会民主党人报》和“伦敦共产主义工人教育协会”
向马克思的遗体献花圈之后,恩格斯代表全世界无产阶级对于伟大的导师马克思的逝世表
示了深切地悼念,用英语发表了这篇讲话,对于马克思所作的伟大贡献给予了崇高的评价
和热情的赞颂。
资料四
把马克思墓叫做马克思全家合墓倒更正确些。它是在伦敦城北一座俯瞰这巨城的小山
上的海格特公墓中。一块缠着常春藤的普通大理石碑放在用大理石砌成的坟墓头上。碑上
刻着:
燕妮·冯·威斯特华伦
卡尔·马克思的爱妻
生于 1814 年 2 月 12 日,死于 1881 年 12 月 2 日
卡尔·马克思
生于 1818 年 5 月 5 日,死于 1883 年 3 月 14 日
哈利·龙格
他们的外孙
生于 1878 年 7 月 4 日,死于 1883 年 3 月 20 日
海伦·德穆特
生于 1823 年 1 月 1 日,死于 1890 年 11 月 4 日
这全家合墓并没有包括他们全家已死的人。死在伦敦的三个孩子葬在伦敦其他公墓里。
海伦·德穆特是马克思的女管家。
《逐谏客书》补充资料及文本解读
秦朝杰出政治家——李斯
李斯(?—前 208),战国末年楚国上蔡(今属河南)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文学
家和书法家。
少为郡吏,曾从荀卿学。战国末年入秦国,初为秦相吕不韦舍人,被任命为郎。旋任
长史,拜客卿。秦王政十年(前 237)下逐客令时,上书力谏客不可逐,为秦王采纳。又为秦
并六国谋划,建议先攻取韩国,再逐一消灭各诸侯国,完成统一大业。
早年从荀卿学帝王之术,后被秦王嬴政任为客卿。秦王嬴政十年上《谏逐客书》反对
驱逐客卿,为秦王嬴政所采纳。秦统一天下后,与王绾、冯劫尊秦王嬴政为皇帝,被任为
丞相。参与制定秦朝的法律并完善秦朝的制度;主张实行郡县制、废除分封制;又主张焚
烧民间收藏的《诗》《书》、百家语,禁止私学,以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又以小
篆为标准,整理文字,作《仓颉篇》以为范文。提出并且主持了文字、车轨、货币、度量衡
的统一。
始皇帝死后,与赵高矫诏迫扶苏自杀,立胡亥为帝。秦末农民起义爆发后,劝二世更
为法律,行"督责之术",加强君权。后被赵高诬为谋反,具五刑,腰斩于咸阳市,夷三族。
战国末年,韩国怕秦国出兵来攻,派水工郑国到秦国去,建议秦国在泾阳县西北开凿
渠道,引泾水东流入洛水,称郑国渠,想用它来阻碍秦国向韩国进军。事发后,秦宗室大
臣提出逐客的主张,李斯也在被逐之中,他因此写了这封《谏逐客书》。
书
《谏逐客书》是李斯的一篇优秀古代公文。这里的“书”不是书信,而是上书、奏章,
为古代臣子向君主陈述政见的一种文体,是一种臣子向帝王逐条分析事理的公文名称,与
表性质类似。该文比较充分地体现公文的一些本质属性,正是这些公文的本质属性形成了
该文鲜明的特色。
文本鉴赏
这篇文章先叙述自秦穆公以来皆以客致强的历史,说明秦若无客的辅助则未必强大的
道理;然后列举各种女乐珠玉虽非秦地所产却被喜爱的事实作比,说明秦王不应该重物而
轻人。文章立意高深,始终围绕“大一统”的目标,从秦王统一天下的高度立论,正反论
证,利害并举,说明用客卿强国的重要性。
1.李斯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他的目的达到了吗?
因为秦王下了逐客令,而李斯正在被逐之列,所以李斯写了这篇奏章,来分析逐客
的错误和危害性。正是他的这篇奏章,让秦王取消了逐客令,并派人追回了回家途中的李
斯。
2.秦国历史上的国君很多,李斯为何在文章中独独以穆公、孝公、惠王、昭王为例来
说明任用客卿的重要性?本文第一段在选材上有什么特点?
(1)因为穆公等四国君在秦国历史上政绩最突出,而且都是因为任用客卿而取得成就
的。(2)选取典型的历史事实来说明四国君任用客卿为秦国所做的巨大贡献,从而证明逐客
是错误之举。
3.为什么说文章最后一段总收了全文?
最后一段总收全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照应收
结文章第二自然段;第二,“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照应收结文章第一自然段;第三,
“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几句照应第三自然段,概括了
全文的论述中心;第四,“求国无危,不可得也”这最后两句不仅收束,而且发展了全文的
主旨。即进一步点明了驱逐客卿的要害,也击中了秦王的要害。
4.请分析本文铺陈排比,气势雄辩的艺术特色。
《谏逐客书》在列举事实和申述道理时极尽铺张排比之能事,而且整篇文章一以贯之。
这种铺张由一个接一个的排比句式组成。从文章的第二句开始,就首先铺陈了秦国在逐渐
壮大富强的发展过程中众多客卿的功业,由四位国君唯才是用的史事组成一个大的排比,
每个排比句式中,又彰显出铺张的痕迹。比如说到秦惠王用张仪之计,从西、北、南、东
各个方向上的拓展来铺陈和展示张仪的作为。在说到秦王嬴政纳取异国之物为己所用时,
则一气铺排了昆山之玉,随、和之宝,明月之珠,太阿之剑,纤离之马,翠凤之旗,灵鼍
之鼓等七件器物玩好,真可谓铺张中有排比,排比中见铺张。由于铺陈中的角度、句式变
化,用词中的同中有变、变中有同,所以铺陈虽多,但仍能一气贯通,完美地使恣肆与严
谨相得益彰。
5.具体说明本文哪些地方采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
本文通篇运用对比法展开论证,正反并论,利害对举,反复对比,透彻有力。第一段
中,四位君王“以客之功”的事实,是正面例证,“向使……”一转,则折入反面推理;第
二段中,“用外物”与“逐客卿”、“重物”与“轻人”对举,以及第一与第二两段古今对举,
同样是对比论证;第三段中,五帝三王广纳人才无敌于天下与今秦王“却宾客”“藉寇兵而
赍盗粮”一正一反、一古一今,也是对比论证。
6.李斯的上书言辞犀利精辟,请分析《谏逐客书》成功的原因。
(1)避重就轻,缓和对立情绪。在李斯的叙述语境中,秦王还没有颁布逐客令,而只是
自己听说大臣们有这样的建议,发表一点个人的看法而已。这种说服的高妙之处在于:第
一,把批评的矛头从秦王身上移开,集中于大臣身上,这样避免了和秦王的直接对立;第
二,使自己避开了抗命不遵的雷区,另一方面也为秦王收回成命铺好了台阶。
(2)谈古论今,用事实说话。运用了大量无可辩驳的事实来论证逐客之害和纳客之利。
首先,他回顾历史,列举了秦国穆公、孝公、惠王、昭王重用客卿而民富国强的史实,来
说明客卿对秦国的巨大贡献。其次,着眼现实,列举秦国今天所拥有的珍宝,它们无一出
自秦国,都来自诸侯六国,从侧面说明逐客令的荒唐与毫无道理。
《与妻书》文本解读
铁血丈夫——林觉民
林觉民(1887—1911),字意洞,号抖飞,又号天外生。福建闽县(今福州)人。1905
年,林觉民东渡日本留学,在此期间读了许多革命书报,参加了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
1911 年春回国,4 月 24 日写下绝笔《与妻书》,后与族亲林尹民、林文随黄兴、方声洞等
革命党人参加广州起义,转战途中受伤力尽被俘。后从容就义,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之一。著有《禀父书》《与妻书》。
1911 年 4 月 27 日,广州起义爆发。在攻打两广督署衙门的敢死队中就有林觉民,起
义失败后林觉民英勇就义。就在广州起义前三天,即 1911 年 4 月 24 日(夏历三月二十六日)
夜,林觉民写下两封绝笔信,一封写给父亲,一封写给妻子。本文就是写给妻子的那封绝
笔书,题目是后人加上的。形式上是一封书信,实际上却是一篇感情真挚、说理深刻、感
人至深的抒情散文。
林觉民与妻子陈意映
1905 年,18 岁的林觉民与 17 岁的陈意映成婚,住进了福州闹市区的杨桥巷 17 号。二
人的居所是一座二层小楼,叫双栖楼,楼前种植蕉梅。婚后夫妻感情和谐,"初婚三四月,
适冬之望日前后,窗外疏梅筛月影,依稀掩映,吾与汝并肩携手,低低切切。何事不语,
何情不诉?"
1907 年,林觉民告别陈意映,东渡日本自费留学。赴日留学之后,林觉民每年放暑假
都回来探亲。
1911 年春天,他突然返家,陈意映颇感惊喜,而他父亲却很惊诧。林觉民告诉家人:
学校放樱花假了,他陪日本同学游览江浙风光,然后顺便回家。
同年 4 月 25 日,林觉民在香港滨江楼对同行的同志说,此举若败,死者必多,定能感
动同胞。待同屋两人入睡后,林觉民挑灯写下两封诀别书,他给父亲林孝颖的(《禀父书》
写得很简单,"不孝儿觉民叩禀:父亲大人,儿死矣,惟累大人吃苦,弟妹缺衣食耳。然大有
补于全国同胞也。大罪乞恕之。"另一封诀别书,则写给妻子陈意映。次日,他拿着书信嘱
托友人说,我死,幸为转达。
林觉民被捕的消息传回福州,林孝凯带着陈意映等家眷,慌忙变卖宅邸搬家。
陈意映腆着大肚子,带着一家大小七口人仓皇搬到光禄坊早题巷一幢偏僻的小房子中
租住。在这里,她收到了革命党人辗转送来的一个小包裹。陈意映一打开来看,正是林觉
民在香港滨江楼上写下的两封遗书。她打开了写在方巾上的《与妻书》:意映卿卿如晤:吾今
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为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
看到书信,陈意映立刻想到死,林觉民的父母双双跪在她面前,恳请陈意映念在家中
尚有一岁幼儿,而她腹内还有一个小生命,一定要活下去。1911 年 5 月 19 日,悲伤过度
的陈意映早产,生下遗腹子林仲新。林家还把林觉民哥哥的一个女儿林暖苏过继给陈意映。
但是,陈意映一直没有走出失去丈夫的悲伤,再加上生活变得艰难,林仲新刚刚两岁的时
候,陈意映郁郁而终。
林觉民与林徽因
民国才女林徽因是林觉民的堂兄林长民的女儿。
林徽因(1904 年 6 月 10 日-1955 年 4 月 1 日),女,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人,
出生于浙江杭州。容貌姣好,才华横溢,是民国时期的四大美人之首,在诗歌方面有着极
高的天赋。原名林徽音,其名出自“《诗·大雅·思齐》: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后因常
被人误认为当时一作家林微音,故改名徽因。中国著名建筑师、诗人、作家。人民英雄纪
念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深化方案的设计者、建筑师梁思成的第一任妻子。三十年代初,
同梁思成一起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成为这个学术领域的开拓者,后来在这
方面获得了巨大的学术成就,为中国古代建筑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文学上,著有
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代表作《你是人间四月天》,《莲灯》,《九十九
度中》等。其中,《你是人间四月天》最为大众熟知,广为传诵。
两位名人,同一故居
林觉民的故居,也是冰心(谢婉莹)的故居。当年林觉民被捕的消息传回福州,其养父林
孝颖带着家眷,慌忙变卖宅邸搬家。他们搬到了三坊七巷南头一条叫早题巷的小巷。而买
下林家老宅的谢銮恩,也是举人,他的孙女叫谢婉莹,当年 11 岁,一起搬了进来。她就是
后来的冰心。冰心在《我的故乡》一文中,曾对这幢房子有过生动的描写。
文本鉴赏
这不是一封普通的家书,而是一位革命志士抱着必死的信念,在起义之前写给爱妻的
遗言,表达了他对革命的忠诚和对妻子的挚爱,阐明了个人幸福与全民幸福的关系以及个
人不顾一切地崇高革命精神,将儿女之情与革命豪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字里行间里闪耀
着革命志士牺牲一己利益“为天下人谋永福”的光辉思想和高尚情操。
1.第 2 段中“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在文中具有怎样的作用?
这句话是全文的纲,起到了统领全文的作用。作者在这段先简单地阐述“牺牲吾身
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的道理,然后下面用两段文字,一段详诉“吾至爱汝”
的衷情,另一段说明“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的道理。
2.文章第 3、4 段中,作者回忆了哪几件夫妻间的往事?作者追忆这些往事的目的是
什么?
①作者用“汝忆否”“回忆”“又回忆”引出三件夫妻间的往事。第一件事是关于夫
妻谁先死的谈论,说明自己不愿先死而“留苦”给妻子;第二件事是对月影之下真情相诉
的回忆,说明自己“真真不能”忘记爱妻;第三件事是追述最后分手之前,因害怕妻子承
受不起将要失去丈夫的悲痛,未将赴义的事告诉爱妻。②目的是表达对妻子无比深厚的爱。
3.作者挚爱着自己的妻子,又诀别妻子就义。其中的原因有几点?
①黑暗现实冷酷无情,国之不存,何以有家;②破镜难圆,生离痛于死别;③天下
人的生离死别自己不忍心不救。所以,作者忍痛割舍对妻子的爱而勇于就义。
4.请分析《与妻书》中林觉民的人物形象。
①大丈夫——国之情怀。一个“为天下人”,一个“谋永福”已将他的凛然正义体现
得淋漓尽致,即使自己将要奔赴战场,即使自己将要与妻儿阴阳永相隔,他心中依旧坚定
“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可以为全国同胞“谋永福”。正是他的信念支撑着他义无反顾地
奔赴革命,英勇就义。②小男人——家之念想。书信中只是撷取了四个他们的生活片段—
—关于夫妻谁先死的争论;初婚时双栖之所的甜蜜生活;六七年前“逃家复归”之事;前
十余日回家“呼酒买醉”的情景,但是林觉民对妻子深沉的爱是“不能以寸管形容”的,
他把对妻子的思念之情,说得淋漓尽致,令人柔肠寸断。
5.“天下人之不当死而死与不愿离而离者,不可数计,钟情如我辈者,能忍之乎?此
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这几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当时国家腐败,社会黑暗,灾难深重。作者假设了人们命运的两种情况,第一种情
况:“死”——随时随地都有生命危险,只能眼睁睁看着对方死去;第二种情况:“离”—
—“即可不死”,也可能“离散不相见”,“较死为苦”。“今日吾与汝幸双健”,但眼看“天
下人”的“不当死而死与不愿离而离”,又怎能忍受?这就是林觉民“敢率性就死不顾汝”
的原因。作者采用了反问句式,启发妻子深思,让妻子理解、谅解自己的行为和心情。
6.这封绝笔书中用了许多典故,其中“司马春衫”“骨化石”“独善其身”这几个典故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①“司马春衫”——应为“司马青衫”。白居易被贬至江州,其《琵琶行》有“座中
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句,表达了对琵琶女命运的同情。林觉民用“司马青衫”
的典故,表达对“天下人”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②“骨化石”——古代传说,有一女子
天天登高望夫还家,久而久之,化成石头,后人称之为“望夫石”。事见南朝刘义庆《幽明
录》。林觉民用“骨化石”典故,意在说明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夫妻离散,相见无期的现
状。③“独善其身”——出自《孟子·尽心上》。原意是自己尽可能完善自己的操守,此处
是只顾自己、苟且偷生的意思。林觉民说自己“不忍独善其身”,表明了他心系国家、人民
的伟大胸怀。
7.《与妻书》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①语言浅近平易,使用了掺杂有白话成分的通俗文言,如“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
阴间一鬼”“泪珠和笔墨齐下”“到那时使吾眼睁睁看汝死”“有不解处,望请其指教”等,
都同白话很接近;书信中运用反复,不断抒情言志,创设了书信感人的语言氛围。②信中
结构相仿的语句出现了多次。如,“吾至爱汝”“吾真真不能忘汝也”“吾灵尚依依旁汝也”。
又如,“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此吾所以敢率性
就死不顾汝也”,反复出现的语句使情感表达愈益深入。
8.《谏逐客书》与《与妻书》这两篇文章均题为“书”,却是不同的文体,一为随事谏
诤、议论政务的奏疏,一为传寄亲人、吐露心声的书信,对象不同,目的各异,请说说二
者在态度、语气、表达方式、语体选择上的差异。
(1)奏疏一类公文,往往针对具体政事阐发观点,务求实效,因而要精心构思,巧妙措
辞,选取恰切的立足点和切入点。李斯作《谏逐客书》,针对秦王驱逐客卿的政令发表意见,
意在劝说君王收回成命。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作者站在“跨海内、制诸侯”的高度看待逐
客的利弊得失,历数秦国过去因任用客卿而逐渐富强的史实,切中了秦王一统天下的雄心,
最终成功打动秦王,文章铺张扬厉,气势雄浑,颇有战国策士的论辩之风。
(2)亲友之间的书信,往往不事先营构,自由排写,自有一种打动人心的力量。林觉民
作《与妻书》,与妻诀别,倾诉衷肠,一面表达对妻子的至爱,或直抒胸臆,或追忆往昔,
一面又冲破儿女情长,晓以国家大义,时时作解释和安慰,“吾至爱汝”的深情与“即此爱
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的勇决,宛如两种旋律交错并进,使文章既缠绵悱恻,又充满浩
然正气。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