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题
四川省成都市 2021 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题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嘉宾:张连起(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税务学会副会长)
嘉宾:郭为(神州数码集团董事长兼总裁)
主持人:冯华(《人民日报》主任记者)
主持人:今年以来,我国以数字经济为支撑的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特别快。请教一下两位老师,发展
数字经济具有哪些现实意义?
张连起:三次工业革命都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加速生产要素的流动。原来是土地、劳动力、技术、
资本等,现在数据已成为了一个重要要素。在数字经济时代,可能所有的行业都需要重构、重置。尤其今
年的疫情防控,我们可以看到,数字治理、数字要素嵌入了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
郭为:如何通过数据的优化,来重构我们的实体经济,这就是数字经济要发挥的作用。制造强国很重
要的一点是技术,就是用大数据、“云”使得整个制造环节和流程实现智能化。生产的每个环节、每个部件,
都实现成本、质量和时间的有效组合,实现一个系统性的有效配置。比如,一辆汽车有两万个零部件,一
架飞机有两百万个零部件,这些零部件和系统的组装过程,如何通过数字化的仿真来指导现实的优化,这
就是数字资产很重要的作用。
主持人:数字经济是以数字技术作为支撑的,在关键核心技术上。我们有哪些短板需要补齐?
郭为:对于关键核心技术,大家有很多不同的认知。为什么我们要做颠覆性的技术呢?如果我们有一
些全新的技术,这样在全球就存在着错位竞争,而不是大家都在一条线上去竞争。
张连起:我们在数据治理方面,有天然的超大规模市场,有新的消费升级,还有四亿多中等收入群体,
这些方面都催生了大量的需求,如用数据、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技术创新等植入进去,可能就会形成我
们的长板。
主持人:还有哪些融合创新领域有待我们去突破?
郭为:我们公司在金融领域探索的比较多,比如,一个种苹果的农民,扩大再生产的时候需要更多的
土地,能不能有一个数字化的手段帮助他找到土地。然后这个土地又能拿到银行去做抵押贷款,这些都是
我们要面向农业、实体经济提供的服务。而这些服务又可以和银行的核心业务系统结合在一起,既是技术
上的突破,能够很好地服务实体经济,也是一种融合创新。全中国有那么多中小微企业贷款很困难,怎么
样通过各方面的经济数据来为他们画像,帮助他们建立信用体系,让银行愿意给他们发放贷款。
张连起:我们国家对“三农”确实投入很大,国家对脱贫攻坚力度空前。但也应该看到存在缺少数据
的、科技的赋能短板,补上这个短板就是给“三农”发展安上“科技的翅膀”。
主持人:最后,请问两位老师,在推进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数字经济和现代化是一个什
么样的关系?
郭为:我们是一个人口大国,又非常重视教育。有着最丰富的人力资源。这些资源在数字经济时代。
如果能够充分发挥作用。那我们就一定能够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张连起:我们有政治优势、制度优势、发展优势和机遇优势,完全可以锻长板、补短板,百折不挠推
进高质量发展,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摘编自《数字赋能 共创未来》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数字经济时代,数据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数字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到众多
领域。
B. 我国以数字经济为支撑的新业态、新模式在疫情期间发展态势良好,但目前数字经济仍存在短板,有待
补齐。
C. 应用数字技术可以实现制造环节和流程的智能化,通过数字化仿真能提高生产效率,实现各领域的融合
创新。
D. 我国许多中小微企业贷款较困难,叮利用相关经济数据帮助企业建立信用体系,让金融更好地服务于经
济发展。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访谈主持人聚焦中国数字经济的发展,结合现实与未来发展提问,将访谈引向深入。
B. 对主持人的每个问题。两位受访者都结合自己的身份和现实例子做出了明确的回答。
C. 此次访淡,不仅关注到了中国经济的现实问题,也展现出一定的历史眼光和国际视野。
D. 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能否抓住数字经济发展机遇,是访谈各方都关心的问题。
6. 面对主持人前三个提问,张、郭两位受访者回答的侧重点各有何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答案】4. C 5. B
6. ①关于发展数字经济的现实意义:张强调重构、重置所有行业;郭则聚焦于重构实体经济。②关于关键
核心技术的短板:张认为可在数据治理方面培育优势,郭则主张通过错位竞争发展全新颠覆性的技术。③
关于融合创新的突破:张重点谈及农业领域的融合创新,郭则重点谈及金融领域的融合创新。
【解析】
【分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C. “实现各领域的融合创新”有误。原文“主持人:还有哪些融合创新领域有待我们去突破?”时,郭为
回答“我们公司在金融领域探索的比较多……既是技术上的突破,能够很好地服务实体经济,也是一种融
合创新”,可见“实现各领域的融合创新”不是“应用数字技术”的意义。
故选 C。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重要信息并分析运用的能力。
B. “两位受访者都结合自己的身份和现实例子做出了明确的回答”有误。比如在回答一个问题“发展数字
经济具有哪些现实意义?”时,张连起的回答并没有涉及自己的身份;在回答“我们有哪些短板需要补齐?”
时,张连起说“我们在数据治理方面,有天然的超大规模市场……可能就会形成我们的长板”,并没有正面
回答“短板”问题。
故选 B。
【6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第一问题是“发展数字经济具有哪些现实意义”。张连起说“在数字经济时代,可能所有的行业都需要重构、
重置”,强调重构、重置所有行业;而郭为说“如何通过数据的优化,来重构我们的实体经济,这就是数字
经济要发挥的作用”,聚焦于重构实体经济。
第二个问题是“我们有哪些短板需要补齐?”。郭为说“如果我们有一些全新的技术,这样在全球就存在着
错位竞争,而不是大家都在一条线上去竞争”,认为可在数据治理方面培育优势;张连起说“如用数据、新
一代信息技术、融合技术创新等植入进去,可能就会形成我们的长板”,主张通过错位竞争发展全新颠覆性
的技术。
第三个问题是“还有哪些融合创新领域有待我们去突破”。张连起说“但也应该看到存在缺少数据的、科技
的赋能短板,补上这个短板就是给‘三农’发展安上‘科技的翅膀’”,重点谈及农业领域的融合创新;而
郭为说“而这些服务又可以和银行的核心业务系统结合在一起,既是技术上的突破。能够很好地服务实体
经济,也是一种融合创新”,重点谈及金融领域的融合创新。
四川省天府名校 2021 届高三 4 月诊断性考试语文试题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材料一:
科技,或将改变一个城市的感观。在人性化的智能型的信息服务的支撑下,城市不必再冰冷如初。而
大规模的智慧城市建设已经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智慧城市建设就是统筹城市发展的物质资源、信息资源
和智力资源,推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应用,实现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
合。IBM 给出的“智慧城市”的定义为: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
项关键信息,从而对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响应。
中国科学院战略问题咨询研究中心副主任周城雄表示,对于智慧城市概念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信息港
比作城市信息化的 1.0 版本,数字城市是城市信息化的 2.0 版本,而智慧城市则是城市信息化的 3.0 版本。
初期,城市信息化建设主要资源用于宏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如光纤铺设、卫星站点修建、跨国海底光缆
接通、带宽扩展和网络架构等;在数字城市阶段,城市信息化建设的主要资源用于电子文档建设、数据库
建设、信息传递、互联网的应用开发等;智慧城市阶段,主要的资源用于使城市的信息网络实现自动监控、
信息自动采集、自动分析处理、自动决策反应等。
迄今为止,我国已经有上百个地区提出建设“智慧城市”战略,北京、天津、青岛、武汉、上海、深
圳、扬州、厦门等地已经明确了无线城市计划,正在建设当中。从地域分布来看,这些城市主要集中在长
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
(摘编自包征宇《触摸智慧城市》)
材料二: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抓好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近日
在浙江考察调研时指出,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推动城市管理手段、管理模
式、管理理念创新,从数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让城市更聪明一些、更智慧一些,是推动城市治理体
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前景广阔。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城市治理经受大考,也暴露了一些城市治理能力的不足。较高的人口密
度、较高的人口流动性、较快的人口增长让城市公共安全一直承压不小,一旦城市治理和风险处置稍有差
池,就会造成严重后果。当城市发展步入数字时代,只有借助数据互联、知识关联、信息共享等优势进行
城市治理,进一步提升城市治理智慧化水平,才能真正为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提供坚实支撑。
数字如何赋能城市治理?以往人们更为熟悉的是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用于“交通治堵”的应用场景,在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危机应对中,以杭州为代表的一些城市“数字治疫”的实践探索让人们看到了更多的可
能性。在杭州,早在 2020 年 2 月初就依托城市大脑上线疫情防控重要的电子身份健康信号“健康码”,系
全国首个;在郑州,企业复工及员工健康登记系统的上线,方便政府随时掌握企业复工数据,为当地复产
复工决策提供辅助支持。
(摘编自《让我们的城市更智慧一些》)
材料三:
无人驾驶在国内多地上路测试,智能商街拥有越来越高的人气,智慧城市让生活高效便捷,随着 5G 商
用,人工智能得到大范围应用普及,智能经济成为新热点。随着网络基础优化升级,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加
快拓展,应用范围迅速推开。在北京王府井,京东数科打造的“智能商业街操作系统”有望实现安防、引
流等智能管控;在河北雄安,苏宁与商铺联合打造零售云门店,让选址、物流、服务等全链条智能化。
《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2020 年我国人工智能产业成为新的重要经济增长点,人工智能技
术应用成为改善民生的新途径。人工智能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过 1 万亿元。截至 2019 年 6 月,我国人工智
能企业数量超过 1200 家。信息技术的加快升级推动各行业快速实现智能化。数据驱动、人机协同、跨界融
合、共创分享的智能经济形态逐渐形成。”
(摘编自张辛欣《2020,智能经济将按下“快进键”》)
4.下列不属于智慧城市建设范畴的一项是(3 分)( )
A.信息网络对城市交通信息进行自动采集、自动分析处理。
B.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经济特区建设。
C.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推动城市管理手段创新。
D.借助数据互联、知识关联、信息共享等优势进行城市治理。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智慧城市是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对各种需求
做出智能响应。
B.抓好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才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运用前沿技术让城市
更聪明、更智慧。
C.人工智能随着 5G 商用得到了大范围的应用普及,随着网络基础优化升级,其应用场景加快拓展,应用范
围迅速推开。
D.信息技术的加快升级推动各行业快速实现智能化以及数据驱动、人机协同、跨界融合等智能经济形态的
逐渐形成。
6.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在哪些方面取得具体成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 分)
【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文本内容的分析概括分析,答题时找出选项对应的原文,然后比较得出正误。
(2)本题考查概括分析材料内容的能力,答题时找出选项对应的原文,然后比较得出正误。
(3)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章信息的能力,作答时明确题目要求,筛选出正确信息,然后概括。
【解答】(1)B.“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经济特区建设”错误。原文只是提出建设“智慧城市”战
略的这些城市大多数在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
故选 B。
(2)D.“信息技术的加快升级推动各行业快速实现智能化以及数据驱动、人机协同、跨界融合等智能经济
形态的逐渐形成”错误。原文“信息技术的加快升级”只是推动“各行业快速实现智能化”。
故选 D。
(3)由“人们更为熟悉的是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用于‘交通治堵’的应用场景”“无人驾驶在国内多地上路
测试,智能商街拥有越来越高的人气,智慧城市让生活高效便捷”分析可知,交通方面,智能交通管理系
统用于“交通治堵”,无人驾驶在国内多地上路测试及应用。
由“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危机应对中,以杭州为代表的一些城市‘数字治疫’的实践探索让人们看到了更
多的可能性。在杭州,早在 2020 年 2 月初就依托城市大脑上线疫情防控重要的电子身份健康信号‘健康码’,
系全国首个;在郑州,企业复工及员工健康登记系统的上线,方便政府随时掌握企业复工数据,为当地复
产复工决策提供辅助支持”分析可知,防疫抗疫方面,杭州城“数字治疫”,依托城市大脑上线疫情防控
重要的电子身份健康信号“健康码”;郑州市企业复工及员工健康登记系统的上线,方便政府随时掌握企
业复工数据,为当地复产复工决策提供辅助支持。
由“随着 5G 商用,人工智能得到大范围应用普及,智能经济成为新热点”“随着网络基础优化升级,人工
智能应用场景加快拓展,应用范围迅速推开。在北京王府井,京东数科打造的‘智能商业街操作系统’有
望实现安防、引流等智能管控;在河北雄安,苏宁与商铺联合打造零售云门店,让选址、物流、服务等全
链条智能化”分析可知,经济方面,人工智能得到大范围应用普及。在北京王府井,京东数科打造了“智
能商业街探作系统”;在河北雄安,苏宁与商铺联合打造零售云门店。
答案:
(1)B
(2)D
(3)①交通方面,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用于“交通治堵”,无人驾驶在国内多地上路测试及应用。②防疫抗
疫方面,杭州城“数字治疫”,依托城市大脑上线疫情防控重要的电子身份健康信号“健康码”;郑州市
企业复工及员工健康登记系统的上线,方便政府随时掌握企业复工数据,为当地复产复工决策提供辅助支
持。③经济方面,人工智能得到大范围应用普及。在北京王府井,京东数科打造了“智能商业街探作系统”;
在河北雄安,苏宁与商铺联合打造零售云门店。
【点评】选择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因此在考题设置选项时,往往具有迷惑性,仅仅是理清
了文章思路还不够,只有掌握了命题的设错规律,才能更准确地识破选项陷阱,排除错项。因此了解错误
选项的设置方法,是提高答题准确率的关键。
四川省 2021 届高三第十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木樨是木樨科木樨属的常绿木本,又被称为桂花、木犀等。木樨常丛生于山岭岩石之间。所以又得名
“岩桂”或“山桂”。木樨的花朵有黄白、淡黄、橘红三色,花朵馥郁芳香,可飘十里。木樨属都是花具香
味的灌木或小乔木。其中以木樨最香。
木樨因其叶片的叶脉形如“圭”字而被称为桂、圭木等,它树干纹理如犀牛,因此得名“木樨”,后来
又衍生出“樨”字专指木樨。很多人知道桂花都源自“吴刚伐桂”的神话故事,有人还会说:“桂皮用来烧
肉可香了。”但很可能多数人并不清楚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桂”究竟是指“木樨”,还是指“樟树”。
在很久之前,大家生活中欣赏崇拜的“桂”都是樟树。汉武帝信奉神仙,在太初四年建造了一座宫殿,
取名叫“桂宫”,接着再建迎神的桂馆、桂台,在甘泉宫南的昆明池中直接以桂木为柱修建了水上宫室灵波
殿。汉武帝选桂木来建造桂宫,大概是因为“以桂为柱,风来自香”吧。
在先秦魏晋南北朝时期,所有的“桂”几乎都指樟树,而木樨鲜少以“桂”的形象出现。《楚辞》大概
是文学作品最早写到“桂”的,如“沛吾乘兮桂舟”“桂栋兮兰橑”“桂棹兮兰枻”“辛夷车兮结桂旗”。看
来,用桂造船(桂舟)、建房(桂栋)、做船桨、旗杆等在屈原那个时代十分普遍,樟树树形高大,树干、枝
叶等都散发着一股香味,古人对其极其崇拜。而木樨花香浓烈,枝叶却无半点香味,多为灌木,能长成顶
梁柱的木樨十分稀少。这个时期,大家崇拜的“桂”还是樟树。
可三国时期的曹植写过一首《桂之树行》:“桂之树,桂之树,桂生一何丽佳。扬朱华而翠叶,流芳布
天涯……”这里的“朱华”指红花,而樟树的花为白色或黄绿色,没有红色,但木樨却有橙红色花。如果
这种理解没错,这“桂”指木樨,这是第一首吟咏木樨的诗歌。另有南齐王融《临高台》写道:“井莲当夏
吐,窗桂逐秋开”,“逐秋开”说明这里的“桂”也指木樨,因为几乎所有的樟树都是春季开花,而木樨恰
是秋季开花。
到了唐朝,诗歌迸出,咏桂佳作频现。樟树逐渐被木樨取代,木樨以“桂”的形象正式走进文学作品
中,而真正的桂却鲜有人吟咏。到了宋朝,咏桂文学普遍繁荣,木樨将樟树挤下文坛,以“桂”的形象出
现在众多文学作品中。而樟树此后几乎与“桂”相离。除了文学作品中,木樨还在很多地方抢占了樟树的
地位。
早在先秦时期,人们就会饮用桂酒,但这里的桂酒并不是桂花酒,而是樟树皮切块后放入酒中制成的。
当时的人们热衷的是樟树的香,后来木樨的花朵放入酒中也有香味,这样的桂花酒逐渐取代了原来的桂酒。
我国古人将桂枝编成帽子戴在头上做装饰用,如三国时《弭愁赋》诗云:“整桂冠而自饰,敷綦藻之华文”,
这里的“桂”指的是樟树。
无独有偶,古希腊人也会用桂枝编成花圈戴到胜利者头上,这种习俗还保留在奥林匹克运动会中,这
里的桂则是与樟树同科的月桂。后来中外思想碰撞,国人也偷梁换柱,将桂冠的桂当作木樨了。
月亮自人类文明诞生以来就被赋予了各种神话故事,而“月中有桂树”这一传说最早见戴于汉代的《淮
南子》,此时的桂还是樟树。久而久之,“月”与“桂”变得不可分割。自唐代后,木樨盛而樟树衰,“月中
桂树”渐渐变成木樨。一些诗人再不明就里歌颂一番,木樨彻底与月亮相绑在一起,“桂”也成了月亮的代
名词。
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记载了吴刚伐桂的故事,说“月中有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研之,树
创随合。人姓吴……”这里的桂说不清是樟树还是木樨,按照当时的时代背景,木樨的可能性大一些。吴
刚自己也很郁闷:本来这树就砍不断,可我砍的是木樨还是樟树?桂生于月中,这是人们的美好遐想。月中
住着嫦娥,嫦娥被惩罚变作蟾蜍,于是,人们又将“蟾宫折桂”比作中举。在很久以前,古人会提到“桂
折”一词,本意是折断桂木的枝条,可“桂折”常用来指人死亡,这里折的是樟树的枝条。折桂折樨意及
第,桂折折樟意人离。
——(摘编自翦翳翎《“蟾宫折桂”,可不要折错了》)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木樨被称为桂、圭木等,是因为其叶片的叶脉形如“圭”字,丛生于山岭岩石之间,所以又得名“岩桂”
或“山桂”。
B. 传说中的“月中桂树”,最早应该是指樟树。但唐代以后,“月中桂树”渐渐变成木樨。“桂”也成为月
亮的代名词。
C. 奥林匹克运动会还保留着古希腊人为胜利者佩戴桂冠的习俗,这里的“桂”指的是与樟树同科的月桂而
非木樨。
D. 先秦时期,人们热衷于木樨的花香,饮用的桂酒就是用木樨花制作的桂花酒。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木樨属都是花具香味的灌木或小乔木”,由此可以推断汉武帝以桂木为柱修建灵波殿大概是因为“以
桂为柱,风来自香”。
B. 樟木的“木香”和木樨的“花香”都为人所崇拜,但到了宋代木樨抢占了樟树在文坛中的地位,樟树此
后与“桂”完全相离。
C. 作者推测曹植的《桂之树行》和王融的《临高台》里提到的“桂”应为木樨,是因为诗中描写符合木樨
的花色和花期。
D. “折桂折樨意及第,桂折折樟意人离”,虽然“折桂”“折樟”不同,但“折桂”和 “桂折”都被赋予
了美好的寓意和遐想。
6. 文章题目为“‘蟾宫折桂’,可不要折错了”,那么在生活中我们要怎样区分樟树和木樨?请结合材料简要
概括。
【答案】4. D 5. C
6. 答案示例:①树形:樟树树形高大,木樨多为灌木,能成为顶梁柱的十分稀少。
②香气:樟树树干、枝叶都散发着一股香味;木樨花香浓烈,枝叶却无半点香味。
③花色:樟树的花为白色或黄绿色,没有红色;木樨有黄白、淡黄、橘色、橙红色的花。
④花期:樟树一般春季开花;木樨是秋季开花。
【解析】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D.“饮用的桂酒就是用木樨花制作的桂花酒”错误。文章第 7段说的是“写在先秦时期,人们就会饮用桂
酒,但这里的桂酒并不是桂花酒,而是樟树皮切块后放入酒中制成的”,由此可知,先秦时期的桂酒不是用
木樨花制作的。
故选 D。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的能力。
A.曲解文意“汉武帝以桂木为柱修建灵波殿”错误。“木樨属都是花具香味的灌木或小乔木”,这句话说的
是木樨属,由原文“在很久之前,大家生活中欣赏崇拜的‘桂’都是樟树”可知,而文章第 3段提到的汉
武帝修建灵波殿用的是樟树,没有联系。
B.“樟树此后与‘桂’完全相离”错误。由原文“而樟树此后几乎与‘桂’相离。除了文学作品中,木樨
还在很多地方抢占了樟树的地位”可知,原文是“几乎”“完全”有误。
D.曲解文意“都被赋予了美好的寓意和遐想”表述与原文不符。由原文“在很久以前,古人会提到‘桂折’
一词,本意是折断桂木的枝条,可‘桂折’常用来指人死亡,这里折的是樟树的枝条。折桂折樨意及第,
桂折折樟意人离”可知,原文中说“桂折”常用来指人死亡,并非美好的寓意和遐想。
故选 C。
【6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筛选和概括的能力。
树形:由原文“看来,用桂造船(桂舟)、建房(桂栋)、做船桨、旗杆等在屈原那个时代十分普遍,樟树树
形高大”可知,樟树树形高大;由原文“木樨属都是花具香味的灌木或小乔木”可知,木樨多为灌木,能
成为顶梁柱的十分稀少。
香气:由原文“树干、枝叶等都散发着一股香味,古人对其极其崇拜”可知,樟树树干、枝叶都散发着一
股香味;由原文“花朵馥郁芳香,可飘十里”“而木樨花香浓烈,枝叶却无半点香味”可知,木樨花香浓烈,
枝叶却无半点香味。
花色:由原文“而樟树的花为白色或黄绿色,没有红色”可知,樟树的花为白色或黄绿色,没有红色;由
原文“木樨的花朵有黄白、淡黄、橘红三色”“但木樨却有橙红色花”可知,木樨有黄白、淡黄、橘色、橙
红色的花。
花期:由原文“因为几乎所有的樟树都是春季开花,而木樨恰是秋季开花”可知,樟树一般春季开花,木
樨是秋季开花。
四川省宜宾市普通高中 2021 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测试语文试卷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今天,中国似乎已经在经济上“崛起”,但在公共争论中,不讲逻辑的非理性情绪四处泛滥。甚至有人
认为,中国绝大多数公民与逻辑的距离,就是中国与世界现代化的距离。
《南风窗》就此专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赵汀阳。
《南风窗》:不讲逻辑好像是现在中国人的一种“集体无意识”。公共领域的争论,多自立场开始,以
人身攻击结束……还有另一种不讲逻辑的方式。大家习惯了玩类比、玩象征来“讲道理”。您怎么看待这些
现象?
赵汀阳:我也不同意依靠玩这些文学手法来“讲道理”。它们可以制造趣味,但不适合用来论证。我倒
不反对谚语。谚语使用修辞法不是在论证,而是为了制造有趣的表达效果,各国的谚语都差不多。
至于现在为什么许多人不讲逻辑,我无法充分了解其原因,也许是为了饶舌,为了回避真相,为了欺
骗等等,总之是故意不讲逻辑。但我还想:如果做某事就总能够获得可信的回报(物质回报或荣誉回报都
算在内),那么人们就会纷纷自动做某事……
《南风窗》:在逻辑思维能力上,老外好像都一致唱衰中国。黑格尔说,逻辑在中国就玩不转。爱因斯
坦则认为,中国没有西方科学的两个基础,即形式逻辑和通过系统的实验找出因果关系……对于这些说法,
您怎么看的?
赵汀阳:黑格尔的“辩证逻辑”,那是逻辑的反面教材。辩证法是一种形而上“语法”,请允许我使用
这个不太准确的说法……爱因斯坦的说法有些道理,但需要更多解释。逻辑能力来自何处?许多哲学家相
信逻辑其实是语言的一种深层语法。这个看法比较容易理解,事实证明,只要有语言能力,就必定有逻辑
能力。
《南风窗》:逻辑思维必须讲究概念的明晰。而古代的一些经典,好像喜欢玩模糊、神秘。是否可以这
样理解:中国古人对关于世界本质的知识论追求没有兴趣?
赵汀阳:古代中国思想注意力主要集中在人类生活问题上,伦理、政治、战争、和平之类。不过西方
思想也同样关心这些问题。西方思想寻找永恒的、完美的终极概念;追求永恒的“完美概念”——绝对无
私的牺牲、绝对纯洁的母亲,千年不坏的城堡……
完美意味着永恒、无变化,而逻辑最适合谈论此种概念;古代中国的思想意图在于理解永远流变的、
不确定的存在状态。《易经》想象,阴阳需要动态均衡;在孔子眼中,圣人也有不足;在老子看来,存在如
水…… 这种思想与有没有逻辑能力无关,而是思想问题和意图不同。
《南风窗》:您对中国人提高逻辑思维能力有什么样建议?
赵汀阳:人人都有逻辑能力,但逻辑水平可以提高。逻辑学教学应该有助于逻辑知识的普及。但逻辑
不仅是一种技术,而且还是一种态度,准确地说就是理性态度。如果缺乏理性态度,多高的逻辑技术都无
以致用。至于如何才能学到理性态度,我不知道。也许至少需要意识到两点:自己喜欢的观念未必是正确
的;正确的观念需要论证或者证据。
(摘编自《是什么让中国人“不讲逻辑”》《南风窗》2012 年 09 期)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篇访谈的动机是访谈者针对不讲逻辑的非理性情绪泛滥以及由此引发的相关问题。
B. 中国人不讲逻辑是因为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喜欢“玩类比、玩隐喻、玩象征,玩玄学”。
C. 西方学者对中国人逻辑思维能力的看法,多数充满偏激片面,但也不乏真知灼见。
D. 赵汀阳认为不能把中国人逻辑思维能力不强的原因简单归结于经典乃至于先贤圣哲。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人“不讲逻辑”的问题,既是组织方和对谈双方共同关心的问题,也是中国与世界现代化的距离问
题。
B. 《南风窗》作为组织方,紧扣中国人“不讲逻辑”的问题,从多个角度进行采访,充满了忧患意识,话
题令人深思。
C. 本篇访谈,在问与答之间阐明了诸如“类比、象征”等文学手法在论证中的作用,体现了受访者表述的
严谨性。
D. 就黑格尔讲“逻辑在中国玩不转”的观点,赵汀阳连用两个判断句来否定其“辨证逻辑”,以批驳其说
的荒谬性。
6. 《南风窗》是如何做到在对谈中引发对话并将话题引向深入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答案】4. B 5. A
6. 从社会上非理性情绪泛滥不讲逻辑的现象入手,引发话题;然后从语言角度来展开访谈;最后分别从时
空角度(现实到历史,历史再回到现实)和文化角度(东西方文化的比较)提问,使访谈逐步推向深入。
【解析】
【分析】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材料相关内容的能力。
B.“中国人不讲逻辑是因为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喜欢‘玩类比、玩隐喻、玩象征,玩玄学’”于文无据,原文
“现在为什么许多人不讲逻辑,我无法充分了解其原因,也许是为了饶舌,为了回避真相,为了欺骗等等,
总之是故意不讲逻辑”可见,材料并未揭示原因。
故选 B。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分析材料相关内容的能力。
A.“中国人‘不讲逻辑’的问题,……也是中国与世界现代化的距离问题”错误,原文说的是“甚至有人
认为,中国绝大多数公民与逻辑的距离,就是中国与世界现代化的距离”,“甚至有人认为”并非访谈者和
被访者的观点。
故选 A。
【6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本的文体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的能力。
《南风窗》先提到“公共领域的争论,多自立场开始,以人身攻击结束”的现象引出话题,再指出“另一
种不讲逻辑的方式”“大家习惯了玩类比、玩象征来‘讲道理’”的语言角度进行探讨。
接着分别从国外的看法“中国没有西方科学的两个基础,即形式逻辑和通过系统的实验找出因果关系”,引
出关于中西方文化的辨析;和提出中国古人的思想“喜欢玩模糊、神秘”的问题,排除谬误。
最后再回到现实,请对方提出提高逻辑思维能力的建议,层层深入。
四川省绵阳市 2021 届高三下学期 4 月第三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题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材料一:
2020 年,我国粮食生产实现历史性的“十七连丰”,粮食产量连续 6 年站稳 1.3 万亿斤台阶。全国粮食
人均占有量达到了 480 公斤,高于 400 公斤的国际粮食安全标准线,所以“口粮绝对安全,谷物基本自给”
有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
础。虽然我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有力,但我国粮食安全基础仍不稳固,粮食安全形势依然严峻。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粮食供求紧平衡的局面不会改变。特别是在国际环境日益
错综复杂的背景下,必须牢牢把住粮食安全的主动权。
如何持续保障粮食安全?全国政协委员黄建盛在 2021 年全国政协会议上给出建议:确保耕地数量,坚
决遏制“非农化”、防止“非粮化”,18 亿亩耕地是吃饭的家底,必须坚决守住这个红线,必须确保有限的
耕地资源优先用于粮食生产:从国家层面设立重大专项,集中资源、整合力量,强化育种基础性研究,尽快
突破“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早日实现种源自主可控;搞好仓储、减少浪费,进一步完善现代粮食储备
基础设施体系,持续推动仓储智能化建设。保障粮食安全,还需要调动和保护好广大种粮人的生产积极性。
今后,要进一步健全政策体系,让地方政府抓粮有动力、有干劲,让农民种粮有钱挣、有奔头。
(摘编自《在高起点上保障粮食安全》,《人民日报》)
材料二:
2020 年 7 月,联合国发布的《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显示,全球目前有 6.9 亿人处于饥饿状态,
年内或将新增 1.3 亿饥饿人口,并且将有 25 个国家面临严重饥饿风险。
新冠疫情大流行影响了劳动力流动、货物运输、农业生产资料供给。同时,国际粮食贸易主动权掌握
在少数粮食大国手中,容易出现“少数国家扰动全世界”的局面,例如,疫情增加了粮食供需的不确定性,
引发这些国家采取出口限制和“屯粮”的保护措施。此外,个别国家的战乱冲突也严重威胁世界粮食安全,
如也门、叙利亚等国家战乱冲突严重,饥饿和健康问题普遍存在。
事实上,从世界粮食的供给和需求来看,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统计显示,2020 年的世界粮食供给量
为 34.7 亿吨,需求量约为 27 亿吨,剩余库存近 8 亿吨。可见,当前的全球粮食安全风险主要是结构性的
不平衡问题。
应对全球粮食安全风险,短期来看,需要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增加粮食种植面积,减少疫情对粮
食种植和加工的影响。长期来看,需要提高粮食生产的效率,以及粮食种植的单位产出。具体来说,要重
视农业科技创新、数字农业的发展。
疫情爆发以来,中国积极开展农业对外援助与合作。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减贫脱困、农业、
环保等领域的民生援助,并且帮助非洲等欠发达国家和地区发展农业和粮食生产。
全球粮食安全是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压舱石”,也是提高世界人民福祉的根本保障。世界各国应该协
同一致,保障粮食的供给和有效需求,畅通粮食流通和贸易,共同维护全球粮食安全,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
目标和千年发展目标,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摘编自《疫情下的全球粮食安全风险与治理》)
材料三:
民以食为天。对于我国这样有着 14 亿人口的大国来说,解决好吃饭问题是头等大事。全国两会政府工
作报告提出要“提高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我国粮食产量长期维持较高水平,但是作为世界上
最大的粮食生产国和进口国,粮食安全仍处于“高难度、低水平、弱安全”的状态。
以安徽省为例,安徽是全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和粮食净调出省。作为全国南方唯一粮食净调出省,近
年来,安徽粮食年产量在 4000 万吨左右,稳居全国第四位,平均每年调出粮食 1000 万吨左右,在全国粮食
安全中战略地位突出。安徽省虽连年丰收,但持续增产难度加大,主要困境是单产提高难度大以及粮食生
产优质劳动力的缺乏。同时,居民的粮食消费不断升级,对优质口粮、动物性产品以及饲料粮消费需求持
续增长。此外,安徽省粮食增产面临极为严峻的水资源制约,如灌溉设施和技术落后直接影响水资源的利
用率。
粮食产业作为弱势产业,需要发挥政府的作用。要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积极争取中央财政加
大对粮食净调出省奖励支持,要加大重大基础设施和民生项目对粮食主产区布局。
(摘编自《补短板夯实粮食安全之基》,《安徽日报》)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虽然我国粮食人均占有量高于国际安全标准,但粮食供求紧平衡的局面在短期内难以改变,所以仍需
居安思危。
B.如果不在育种等关键技术上进行突破,实现种源的自主可控,我国粮食安全就会一直存在被“卡脖子”
的风险。
C.2020 年全球饥饿人口超过 8 亿人,其主要原因是新冠疫情大流行、局部地区战乱冲突和粮食大国限制
粮食出口。
D.安徽省在我国粮食安全战略中的地位突出,一是作为粮食主产区,产量高;二是作为粮食净调出省,
调出量大。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我国粮食生产总量在 2020 年实现了历史性的“十七连丰”,并连续 6 年保持高位增长,这说明我国粮
食生产布局合理。
B.黄建盛认为守住 18 亿亩的耕地红线,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前提,因此必须高度重视耕地“非农化”
“非粮化”的现象。
C.从供给和需求的角度来看,世界粮食供给量大于需求量,因此引发全球粮食安全风险的主要原因并非
粮食供给能力不足。
D.粮食安全关乎社会稳定与发展,疫情爆发后,中国积极参与世界粮食安全治理,为维护世界粮食安全
做出了“中国贡献”。
6.应如何更好地筑牢粮食安全之基?请根据材料内容,从粮食生产的角度简要回答。(6 分)
4-5.CB
6.①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具体行动
②改善了建安区农业基础设施和农业生产条件
③机械化耕种、智能化灌溉设施等现代农业科技
④生产向机械化集中,管理向专业化集中,经营向市场化集中
⑤完善利益补偿制度
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 2021 届高三第三次联考语文试题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上世纪50年代,由于“能源奇缺”,周恩来亲自主导以泰岭、淮河为界,划定北方为集中供暖区。而
近年来,每逢供暖期,呼吁南方集中供暖的话题都会成为热点。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快速改善,制约南方供暖的历史条件都已经发生了明显变
化。學如,居民对冬季取暖这一改善型服务的需求快速增加,而且我国的能源供需矛盾也大大缓解,南方
供暖市场已经初步形成。但南方城市供暖市场发展之路却很曲折,充满了争论。总的来看,支持南方发展
集中供暖的观点认为,历史划分的供暖线并不合理、应根据休感温度来决定供暖需求、人人均享有获得供
暖服务的权利。而反对南方发展集中供暖的观点主要聚焦于:集中供暖可能会增加采暖成本、南方建筑和
气候会导致供暖能效不经济、会加剧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此外,新时代城市发展的需求也为发展城市供暖注入了新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供暖是改善居民生活
的重要途径、是增强城市经济发展动力的重要源泉、是改善城市生态的助力剂、是提升城市规划和综合治
理能力的重要抓手。
(摘编自中国人民大学《南方百城供暖市场》)
材料二:
材料三:
南方应该供暖已成为共识,在“南方地区”一些城市的部分城区,冬季已进行集中供暖,有的城市则
正在规划建设供暖项目。
合肥市政府充分发挥资源统一配置和城市整体规划的作用,采用市政工程推动区域供暖发展,通过工
商业供热带动居民供暖,具有一定的规模经济效应。武汉市供热行业积极挖掘现有热源、发展多能互补能
源站,较好地实现了政府监管与市场发展的结合。杭州市城市电网、天然气公司采取积极的市场营销手段,
定制居民分户供暖方案,较好地满足了消费者多样化的取暖需要。贵阳市的一些新建小区,供暖企业通过
像空调一样原理的热泵技术,将经过处理的45℃的水送入业主家中的地热管中供暖。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南方供暖不是该不该而是怎么做》)
材料四:
我国北方地区主要采用集中供暖模式,地方政府基本上对此都有补贴,多数居民都能享受到“财政温
暖”。但这种供暖模式,也存在不少弊端,如居民家中有没有人都在供暖,都要按统一标准交费,既是一
种浪费也是一种负担。这种集中供暖模式,不仅会带来多方面的能源损耗,如管网热损耗、建筑热损耗等,
还会严重影响到城市空气质量,即便“煤改气”供暖也存在一定污染。
在气候寒冷的俄罗斯,政府主导供暖建设,提倡发展热电联产;以丹麦、瑞典为代表的北欧国家,往
往在中心城市推行区域供暖模式,该模式一般由市政统一在人口集中区域铺建管网供暖,注重能源转型和
清洁能源应用,在热源多元化的同时提高供热效率。美国、日本多以天然气或电力为主要能源来实现分户
式采暖,辅之以部分小规模的分布式供暖,注重清洁能源应用与工业余热利用。
(摘编自中国气象局《南方供暖该吸取哪些经验》)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快速改善,制约我国南方地区供暖的历史条件已发生了
明显的变化。
B.目前南方居民对冬季取暖的需求快速增加,而且我国的能源供需矛盾也大大缓解,南方供暖市场已经初
步形成。
C.一部分人不赞成南方地区集中供暖,是因为集中供暖会增加采暖成本,南方建筑也会加剧能源消耗。
D.在新时代,供暖是南方居民改善生活条件的重要诉求,也是城市改善生态的有效助力,同时也能促进城
市经济发展。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判断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南方地区的采暖方式主要依赖电力资源,北方地区的供暖主要依赖煤炭资源。
B.我国城市供热行业主要集中在东北、华北等北方地区,且发展速度较快。
C.南方应该供暖已成共识,在“南方地区”一些城市的部分城区,冬季已进行集中供暖。
D.我国北方地区主要采用集中供暖模式,这种供暖模式,也存在不少弊端。
6.根据材料内容,提出几条关于南方供暖的可行性建议。(6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4.C
5.B
6.(6分)
①各城市应根据自身情况,探索适合自身的供暖模式。
②政府要做好整体规划和监管调控,给予财政补贴,推动供暖事业的发展。
③相关行业、企业要积极主动地探索符合消费者需求的有效供暖服务。
④注重能源转型和清洁能源应用,以及工业余热利用,保障供暖绿色、高效。
(每点2分,任答三点得满分,其他根据文本提出的可行性建议,酌情给分)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 2021 届高三 4 月阶段性考试语文试卷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助力脱贫攻坚,推动乡村振兴,文化脱贫不可忽视。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乡村
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近日,《团结报》记者采访了中国文化管理协会常务副主席梁鑫华,就乡村文化振兴
激发乡村内生动力进行了专访。
记者:在推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为何要强调乡村文化振兴?
梁鑫华:乡村文化是优秀的可再生资源,是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乡村文化振兴,对“产
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等目标的实现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既是乡村振兴
的有机组成部分,更是乡村振兴的思想基础和智慧源泉。
记者: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我国乡村文化建设有很大改善,如今,乡村文化振兴仍面临哪些困境?
梁鑫华:在现代化、工业化、城镇化的冲击下,农村大量人口流向城市,乡村社会原有的以“乡土”
为基础,以“熟人社会”为核心并由此而形成的各种文化关系日益消解,乡土社会的血缘性和地缘性逐渐
减弱,乡村文化特色逐步丧失,承载着乡愁记忆的文化地被损毁甚至消失。其次,多年来,国家大力推进
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乡村社会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但在具体落实上,政府
供给与村民需求存在不对称和脱节的现象,如内容单一,不能因地制宜,缺乏自身特色和吸引力,很难激
起村民的认同共鸣等。最后,改革开放以来,大规模的农民工在城市务工,学生在城市上学,使得乡村失
去了大量宝贵的人力资源,农村空心化极为严重,不仅使乡村文化振兴缺乏主力军,也给乡村社会治理带
来严重的社会问题。
记者:针对乡村文化振兴中存在的困境,您有怎样的建议?
梁鑫华:乡村文化振兴要激发乡村文明现代化发展的内生动力,坚持因地制宜,不断挖掘乡村文化资
源,从乡村传统文化中充分汲取营养。要以乡村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为核心,对乡村文化再提升,构建现
代乡村文化,增强乡村群众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筑牢乡村文化振兴的基石,以达到继承、创新
和保护乡村文化的目的。同时,活用乡村文化资源,推动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发展也很重要。依托乡村丰富
多元的民族文化、历史文化和生态文化资源,有效对接现代消费需求,大力推进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发展。
要充分挖掘乡村文化资源特色的潜在经济价值,推进跨界整合,提升当地农业产品的附加值,创融合发展
的新模式,促进传统农业向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创意农业发展。
记者:如何以文化扶贫助力脱贫攻坚?
梁鑫华:以文化扶贫助力脱贫攻坚,要建立文化扶贫的统筹协调机制,形成政府、市场和社会组织共
同参与的大扶贫格局。加大投入,补齐乡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短板。改善公共文化供给,寓教于乐,用
健康向上的内容和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占领乡村文化阵地,培育乡村文明的良好风气。积极开展数字文
化扶贫,充分运用互联网、电商等手段促进脱贫。
记者:那么走数字文化扶贫的道路,我们该如何运用新媒体的力量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呢?
梁鑫华:要运用好新媒体资源,助力村民陶冶情操、开阔视野、提升文化素养和精神境界。还要通过
新媒体将产业链打开,把文化的作用发挥出来。这既是一种乡村的符号卖点,又是一次产业的进阶升级,
将乡村文化从保守、封闭的环境中解放出来,建立起与市场经济体制相对应的乡村文化市场机制,以市场
的效能整合乡村文化资源,汇集文化力量,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
(摘编自 2020 年 10 月 11 日《团结报》)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乡村文化振兴是我国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乡村振兴的思想基础和智慧源泉,对实现乡村振
兴战略的发展目标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B. 乡村振兴战略促进我国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目前,政府供给与村民需求尚不匹配,还不
能完全满足乡村社会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C. 振兴乡村文化,既需要以乡村文化的优秀基因为核心,筑牢乡村文化振兴基石,还要活用自身文化
资源,推动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创新性发展。
D. 为了补齐乡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短板,需要政府加大投入,改善公共文化供给寓教于乐,占领乡
村文化阵地,培育乡村文明的良好风气。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团结报》记者就乡村文化振兴这一热点话题与梁鑫华对话,访谈具有时
代感。
B. 梁鑫华认为乡村文化振兴的关键是激发乡村文明发展的内生动力,激发群众创业创新的自觉意识和
行为。
C. 梁鑫华指出乡村文化振兴面临乡村文化逐步失去特色,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健全,人力资源缺乏等
困境。
D. 梁鑫华倡导新媒体助力乡村文化振兴,提出其不光要满足村民 文化需要,还要打开乡村文化的产
业链。
6. 在这篇专访中,记者的设问有什么特点?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答: ▲
4.D(曲解原文,“为了补齐乡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 短板”与“需要改善公共文化供给”关系错误。由原
文“加大投入,补齐乡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短板。改善公共文化供给,寓教于乐,用健康向上的内容和
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占领乡村文化阵地,培育乡村文明的良好风气”可知,“补齐乡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
的短板”和“善公共文化供给”为并列关系,并不是“因果关系”。故选 D。)
5.B(以偏概全,“梁鑫华认为乡村文化振兴的关键是激发乡村文明发展的内生动力,……”错误。由
原文“乡村文化振兴要激发乡村文明现代化发展的内生动力,坚持因地制宜,不断挖掘乡村文化资源,从
乡村传统文化中充分汲取营养。……同时,活用乡村文化资源,推动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发展也很重要”可
知,乡村文化振兴不光是要激发乡村文明现代化发展的内生动力的建议,还有活用乡村文化资源等建议。
故选 B。)
6.①设问围绕中心,重点突出。整个专访设问均围绕乡村文化振兴激发乡村内生动力展开,不蔓不枝。
②设问层次清晰,由浅入深。从乡村文化振兴的必要性到面临的困境、建议以及对脱贫攻坚的影响等,层
层深入。③借用对方回答,引出问题。借助梁鑫华的回答,由“数字化扶贫”引出“如何运用新媒体的力
量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问题。(每一要点 2 分)
解析:设问围绕中心,重点突出。由原文“近日,《团结报》记者采访了中国文化管理协会常务副主席
梁鑫华,就乡村文化振兴激发乡村内生动力进行了专访”可知,整个专访设问均围绕乡村文化振兴激发乡
村内生动力展开,不蔓不枝。设问层次清晰,由浅入深。“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我国乡村文化建设有很
大改善,如今,乡村文化振兴仍面临哪些困境?”“针对乡村文化振兴中存在的困境,您有怎样的建议?”
“如何以文化扶贫助力脱贫攻坚?”“那么走数字文化扶贫的道路,我们该如何运用新媒体的力量推动乡村
文化振兴呢?”从乡村文化振兴的必要性到面临的困境、建议以及对脱贫攻坚的影响等,层层深入。借用
对方回答,引出问题。梁鑫华:以文化扶贫助力脱贫攻坚,……积极开展数字文化扶贫,充分运用互联网、
电商等手段促进脱贫。”“记者:那么走数字文化扶贫的道路,我们该如何运用新媒体的力量推动乡村文化
振兴呢?”借助梁鑫华的回答,由“数字化扶贫”引出“如何运用新媒体的力量推动乡村文化振兴”问题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