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资料详情(天天资源网)

资料简介

考点 11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一、单选题 1.(2021·全国高三月考)一个国家文化的魅力、一个民族的凝聚力主要通过语言表达和传递。新中国 成立以来,我国语言文字事业蓬勃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国家经济建设和教育、科技、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 对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重视语言文字事业 ( ) ①有利于传承中华优秀语言文化,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②可以提升其服务社会发展的能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③可以发挥其对社会发展的决定作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④有利于繁荣文化市场,为文化的创新和发展提供动力支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详解】①②:我国语言文字事业蓬勃发展,对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 程度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由此可见,重视语言文字事业,可以服务社会发展,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 同体意识,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①②正确。③:语言文字事业属于文化范畴,文化对社会发展不起决定 作用,③错误。④:繁荣文化市场,侧重于文化产业,且文化创新的动力是社会实践,重视语言文字事业 不属于繁荣文化市场,④不选。故本题选 A。 2.(2020·通化县综合高级中学高二期末)2018 年珠海航展上,歼 20、歼 10B、运 20 等一系列先进装 备的参展,表明中国空军已经实现了从“一张白纸”到“世界一流”的历史性转变。这些成就集中体现了广大科 研工作者( ) ①具有伟大创造精神和奋斗精神 ②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③具有伟大梦想精神和团结精神 ④为社会做出了巨大的物质贡献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详解】①③:我国空军实现由“一张白纸”到“世界一流”的历史性转变,集中体现了广大科研工作者弘 扬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即伟大的创造精神、伟大的奋斗精神、伟大的团结精神和伟大的梦想精神,①③ 应选。②:说法不符合题意,广大科研者是科学研究的主体,②不选。④:这些成就不能表明科研工作者 做出巨大的物质贡献,④不选。故本题选 B。 3.(2021·四川省高三月考)据 2021 年 3 月 20 日在成都举行的“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工作 进展会通报,考古工作者在三星堆遗址新发现 6 座三星堆文化“祭祀坑”,现已出土金面具残片、巨青铜面具、 青铜神树、象牙等重要文物 500 余件。考古新成果的发布,让神秘的古蜀遗址备受瞩目。下列新闻宣传与 三星堆遗址相符的有( ) ①品古蜀传统,感受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②守民族瑰宝,保护中华文明重要标志 ③溯三星根源,赋予古老文明以新内涵 ④观地域特色,懂得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详解】①④:考古工作者在三星堆遗址新发现 6 座三星堆文化“祭祀坑”,出土重要文物 500 余件。让 神秘的古蜀遗址备受瞩目品古蜀传统,从中可以感受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观地域特色,懂得求同存异兼收 并蓄,故①④入选。②:民族文化是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故②不选。 ③:三星堆遗址考古新发现并未赋予古老文明以新内涵,故③不选。故本题选 B。 4.(2021·北京朝阳区·高三一模)中国历来讲究“器以载道,物以传情”。冬奥特许商品“冬奥五环珐琅 尊”的设计灵感源于奥林匹克五环标志,融入中国传统吉祥纹饰,结合景泰蓝、錾刻和琉璃三大非遗技艺, 展示中国特色的冬奥文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冬奥五环珐琅尊作为文化的载体,能够体现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②冬奥特许商品传承了历史文化,提高了文化服务的科技含量 ③通过冬奥会传播中华文化,有助于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④冬奥特许商品的设计和展示,开创了非遗代际传承发展机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详解】①:设计灵感源于奥林匹克五环标志,融入中国传统吉祥纹饰,结合景泰蓝、錾刻和琉璃三 大非遗技艺,能够体现中华文化兼收并蓄的包容性,①说法正确。②:材料没有体现提高了文化服务的科 技含量,②排除。③:“冬奥五环珐琅尊”融入中国传统吉祥纹饰,结合景泰蓝、錾刻和琉璃三大非遗技艺, 展示中国特色的冬奥文化,有助于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③说法正确。④:该选项的说法夸大了冬奥 特许商品的设计和展示的作用,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 B。 5.(2021·北京西城区·高三一模)2021 年春节,很多人因新冠疫情防控需要,放弃回家乡过年。然而, 总有一种方式能使家人异地“团圆”:除夕之夜视频连线、用父母邮寄的年货做一桌年夜饭、线上一起看春晚 发弹幕,甚至坚守在工作岗位上,于新年钟声敲响之时默念祝福……在下列网友的评论中,最能集中体现 中华民族精神的是( ) A.云团圆,使得中华传统习俗还在延续 B.春节就地过年,凸显了家国情怀与奋斗底色 C.因为科技,再远的距离,也阻碍不了家人的情感汇聚 D.收到所在城市的春节大礼包,留守的打工人过得一点不孤单 【答案】B 【详解】B:材料中强调,很多人因新冠疫情防控需要,放弃回家乡过年,说明了广大人民群众为了国 家,甚至在除夕夜坚守在工作岗位上,从中华民族精神的角度可以看出春节就地过年,凸显了家国情怀与 奋斗底色,B 正确。ACD:此三项的说法都是对的,但是没有紧扣“中华民族精神”这个主题,不符合题意, ACD 排除。本题选 B 项。 6.(2021·北京西城区·高三一模)北京 2022 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体育图标设计以中国汉字为灵感来源, 以篆刻艺术为主要呈现形式,与北京 2008 年奥运会会徽“中国印”的设计理念遥相呼应。对上述图标和会徽 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汉字因其象形性,成为表现体育运动的跳跃感的独有形式 ②在图标与会徽的方寸天地中,能洞悉中国文化中的动静虚实、大千气象 ③运动元素与篆刻艺术元素巧妙结合,表明传统文化应该复兴 ④图标和会徽的设计,是北京“双奥之城”留给世界的独特文化印记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D 【详解】②④:图标设计以中国汉字为灵感来源,以篆刻艺术为主要呈现形式,在图标与会徽的方寸 天地中,不仅能够感受到运动的美,更能够洞悉中国文化中的动静虚实、大千气象,且这两个图标与北京 2008 年奥运会会徽“中国印”的设计理念遥相呼应,这是北京“双奥之城”留给世界的独特文化印记,②④正 确。①:本项中“独有形式”的说法不符合事实,①错误。③:应该复兴传统优秀文化,且运动元素与篆刻艺 术元素巧妙结合,并不能直接表明传统文化应该复兴,二者之间不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且此与材料主旨 无关,③错误。本题选 D 项。 7.(2021·福建泉州市·高三二模)从港口到交通,从海关到贸易,从造船到航海;从民族到宗教,从文 化到民俗……泉州“海丝”文化印证了泉州社会发展的演变,记录着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信息,千百年来,传 承不止、生生不息。泉州“海丝”文化( ) ①体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 ②凸显文化的传承性和时代性,富有生命力 ③由泉州的历史和自然条件决定的,具有地域性 ④说明借鉴和吸收外来文化是文化创作的源泉之一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A 【详解】①:从港口到交通,从海关到贸易,从造船到航海;从民族到宗教,从文化到民俗……泉州“海 丝”文化印证了泉州社会发展的演变,记录着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信息,这体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和博大精 深,①符合题意。②:“泉州“海丝”文化印证了泉州社会发展的演变,记录着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信息,千 百年来,传承不止、生生不息”,这意味着泉州“海丝”文化凸显文化的传承性和时代性,富有生命力,②正 确切题。③:“记录着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信息”意味着材料并不是反映“由泉州的历史和自然条件决定的, 具有地域性”,③排除。④: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源泉,④排除。故本题选 A。 8.(2021·福建省高二月考)在波澜壮阔的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了祖 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发扬英明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 精神,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锻造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 ) ①是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蕴藏着巨大的精神力量 ②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③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必须永续传承、世代发扬 ④源于人们的爱国情感,蕴含中华儿女共同的价值追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详解】①:在波澜壮阔的抗美援朝战争中,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始终发扬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 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发扬英明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说明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是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 展,蕴藏着巨大的精神力量,①正确。②:抗美援朝精神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不提 供智力支持,②错误。③:发扬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的一切革命忠诚精神,为了 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锻造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说明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跨越 时空、历久弥新,必须永续传承、世代发扬,③正确。④:抗美援朝精神源于抗美援朝战争中的战争实践, 而不是源于人们的爱国情感,④错误。故本题选 B。 9.(2021·北京海淀区·高三一模)惟殷先人,有册有典。央视大型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聚焦中华 优秀文化典籍中《尚书》《论语》《史记》等流传千古的经典名篇,通过时空对话的形式,以“戏剧+影视化” 的表现方法,讲述典籍在五千年历史长河中源起、流转及书中的闪亮故事。节目播出后引发了人们强烈的 关注和热议,更唤起了人们阅读典籍的热情。这一档大型文化节目( ) ①展现中国智慧、中国精神和中国价值,全面传承了中华传统文化 ②借助新媒体平台,用鲜活、统一的形式与风格完整呈现了现代生活 ③深挖传统精髓,诠释了延绵不绝、生生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 ④精准找到与当代人内心贴近的共振点,拉近了典籍与当下的距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D 【详解】①:传统文化有优秀与糟粕之分,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①错误。②:要采用多种形式、 多种风格,而不是用统一的形式与风格,而且,该节目呈现的不是现代生活,②错误。③④:文化节目《典 籍里的中国》以“戏剧+影视化”的表现方法,讲述典籍在五千年历史长河中源起、流转及书中的闪亮故事, 引起人们的强烈反响,该文艺节目深挖传统精髓,诠释了延绵不绝、生生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精准找到 与当代人内心贴近的共振点,拉近了典籍与当下的距离,③④正确。故本题选 D。 10.(2021·山东高三月考)2020 年 12 月 17 日,我国“太极拳”申遗成功。太极拳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 宝,所蕴含的阴阳循环、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和养生观念,潜移默化地涵养着人们平和、包容、 友善的心性,在促进身心健康、增强社会凝聚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太极拳文化( ) ①是中华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②彰显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价值 ③是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标识 ④展现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D 【详解】②④:太极拳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所蕴含的阴阳循环、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和 养生观念,潜移默化地涵养着人们平和、包容、友善的心性,彰显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价值,展现中华 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②④符合题意。①: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是中华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① 错误。③: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以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 识,③错误。故本题选 D。 11.(2021·陕西省彬县中学高三其他模拟)2020 年 12 月 8 日,我国的天宝破、龙首渠引洛古灌区、白 沙溪三十六堰、桑园围成功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这些灌溉工程有着独特的科技价值、历史文化价 值和生态价值,至今仍发挥着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已成为讲好中国故事的一张重要名片。这些灌溉工程 遗产( ) ①体现了中华文化所特有的包容性特点 ②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 ③为我国现代水利技术发展增添了新的内涵 ④对研究古代农业发展具有独特的参考价值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D 【详解】①:材料没有体现中华文化的包容性特点,①不选。②④:题中的灌溉工程遗产有着独特的 科技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和生态价值,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对研究古代农业发展具有独特的 参考价值,②④符合题意。③:这些灌溉工程遗产反映的是我国古代水利技术,没有为我国现代水利技术 发展增添新的内涵,③不选。故选 D。 12.(2021·宁夏吴忠市·高三二模)2020 年 12 月 17 日,中国单独申报的“太极拳”经委员会评审通过, 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太极拳自 17 世纪中叶在中国形成以来,世代传 承,习练者遍布全国各地,即使在世界范围内,也有着不小的受众。太极拳申遗成功有利于( ) ①展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民族自豪感 ②集中展示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其影响力 ③推动其他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增强文化自信 ④展现文化多样性,推进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借鉴融合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详解】①:太极拳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太极拳申遗成功有利于展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增强民族自豪感,①入选。②: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而不是文化遗产,②说法错误。 ③:认同的是本民族文化,尊重其他民族文化,③错误。④:太极拳被列为文化遗产,展现了文化多样性, 有利于推进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借鉴融合,④入选。故本题选 B。 13.(2021·湖南衡阳市·高三一模)2020 年 12 月 17 日,被誉为中华武术精髓东方文化瑰宝的太极拳申 遗成功,成为全国传统武术类第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太极拳既是一门“刚柔急缓、内外一统”的传统拳术, 又是一种“中正圆活、天人合一”的文化载体太极拳申遗成功是因为太极拳( ) ①能够集中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②具有深厚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价值 ③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和中华民族创造的重要文化成果 ④承载中华文化基因,彰显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详解】①:民族节日是中华文化的集中展示,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在民族精神的力量,①错 误。②④:太极拳既是一门“刚柔急缓、内外一统”的传统拳术,又是一种“中正圆活、天人合一”的文化载体 太极拳申遗成功是因为太极拳具有深厚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价值,承载中华文化基因,彰显中华文化的深 厚底蕴,②④符合题意。③: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③错误。故本题选 C。 14.(2021·全国高三其他模拟)近年来,某市在快速推进城市建设的同时,保护、修复大批文物古建筑, 塑造“活着的城市记忆”。为了让民众享受文物保护成果,该市把历史古建筑打造成社区居民身边的博物馆和 文化会客厅。该市采取上述做法是基于( ) ①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②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 ③保护文化遗产能彰显人们的文化自信 ④文化遗产承载着一个民族的文化基因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B 【详解】①: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①说法错误②: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 见证,②说法错误。③④:该市保护、修复大批文物古建筑,把历史古建筑打造成社区居民身边的博物馆 和文化会客厅,是基于文化遗产承载着一个民族的文化基因,保护文化遗产能彰显人们的文化白信,③④ 符合题意。故本题选 B。 15.(2021·天津高三一模)习近平总书记在 2021 年春节团拜会上讲到,“在中华文化里,牛是勤劳、奉 献、奋进、力量的象征。人们把为民服务、无私奉献比喻为孺子牛,把创新发展、攻坚克难比喻为拓荒牛, 把艰苦奋斗、吃苦耐劳比喻为老黄牛。”从文化角度,之所以要大力发扬“三牛”精神,是因为( ) ①有利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②蕴含着中华儿女在逆境中顽强奋起、自强不息的精神密码 ③有助于形成催人奋进、锐意进取、苦干实干的良好社会文明风尚 ④是提高综合国力的根本保证,有利于增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精神力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详解】①: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中国共产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 点,属于政治生活范畴,①排除。②③:从文化角度,之所以要大力发扬“三牛”精神,是因为“三牛”精神蕴 含着中华儿女在逆境中顽强奋起、自强不息的精神密码,有助于形成催人奋进、锐意进取、苦干实干的良 好社会文明风尚,②③符合题意。④:“提高综合国力的根本保证”夸大了“三牛”精神的作用,④排除。故本 题选 C。 16.(2021·福建莆田市·高三二模)“清澈的爱,只为中国”,是我们这个时代戍边英雄的精神写照。喀 喇昆仑高原,常年冰雪覆盖、高寒缺氧。面对风与雪的洗礼、生与死的考验,英雄们心中只有对这片土地 清澈的爱。这样的爱,是赤胆忠诚、以身许国的大爱,是纯粹的、无私的挚爱。“清澈的爱”( ) ①作为正确的社会意识具有直接现实性 ②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和精神特征 ③是人们摆脱现实条件束缚的精神动力 ④诠释了人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奉献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详解】 ②④:题干清澈的爱是中华民族精神爱国主义的体现,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和精神特征,同时 诠释了人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奉献,②④符合题意。 ①: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意识并没有直接现实性,①说法错误。 ③:现实条件不能摆脱,人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建立在现实条件基础上的,③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 C。 17.(2021·湖南高三月考)“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是家喻户晓的美好形象,是底蕴深厚的文化意 象,蕴含着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砥砺奋进的精神密码。习近平总书记赋予孺子牛以“为民服务”、拓荒牛以“创 新发展”、老黄牛以“艰苦奋斗”的深刻内涵,号召发扬孺子牛精神、拓荒牛精神、老黄牛精神。弘扬“三牛” 精神的价值在于( ) ①能凝聚起中华民族强大的精神力量 ②不断为中华民族精神增添时代内容 ③能为建设现代化强国提供智力支持 ④能确保中华民族复兴道路行稳致远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详解】①②:“三牛”精神是新时代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弘扬“三牛”精神能凝聚越是艰险越向前 的力量,在新的伟大征程上披荆斩棘、开拓创新、坚毅前行;不断为中华民族精神增添时代内容,①②正 确。③:弘扬“三牛”精神为建设现代化强国提供精神动力,而不是提供智力支持,③错误。④:“确保”一词 过于绝对,④排除。故本题选 A。 18.(2021·江苏南通市·高三二模)公元前 221 年,秦灭六国,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李斯奉诏“罢 其不与秦文合者”,创制小篆,“车同轨,书同文”。文字的统一将不同的族群焊接成一个伟大的民族,随着 岁月的变迁,天下分分合合,但“书”必“同文”成为顽强的文化原则,也成为华夏儿女割不断的纽带。材料表 明( ) A.华夏文字是中华文化延绵不绝的源头 B.中华文化的包容性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C.汉字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纽带 D.统一的文字是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答案】C 【详解】A:华夏文字是中华文化延绵不绝的重要见证,但不是“源头”,A 错误。B:中华文化的包容 性强调的是中外文化,而不是“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B 排除。C:“成为华夏儿女割不断的纽带”说明汉 字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纽带,C 正确。D: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D 错 误。故本题 C。 19.(2021·浙江温州市·高三一模)伴随着农耕活动,牛文化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不断被创造与书 写。习近平总书记赋予孺子牛以“为民服务”、拓荒牛以“创新发展”、老黄牛以“艰苦奋斗”的深刻内涵。这说 明( ) ①中华牛文化源远流长 ②中华牛文化具体内涵因时而变 ③中华牛文化具有包容性 ④中华牛文化推动社会实践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A 【详解】①②:牛文化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不断被创造与书写,并被赋予了新的深刻内涵,①② 符合题意。③④:中华牛文化具有包容性及推动社会实践发展在材料中未有体现,③④不符合题意。故本 题选 A。 20.(2021·江西鹰潭市·高三一模)“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古诗词犹如 一把把钥匙,开启了解读中华文化的大门。关于劳动的古诗词,字里行间蕴涵着对劳动者的赞美与讴歌。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①该诗风格清新而又不失典雅,让人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和快乐 ②古诗词反映了传统社会生活的全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见证 ③诗词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有维系社会生活的重要作用 ④文化具有教化育人的功能,为人们提供精神食粮和精神指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详解】①④:“关于劳动的古诗词,字里行间蕴涵着对劳动者的赞美与讴歌”,可见,通过阅读古诗词 使人们从中感悟劳动的艰辛和快乐,这说明文化具有教化育人的功能,能为人们提供精神食粮和精神指引。 ①④符合题意。②:古诗词反映传统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②错 误。③: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③错误。故本题选 B。 二、材料分析题 21.(2021·北京朝阳区·高三一模)1921 年 8 月初,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浙江嘉兴南湖的 一条游船上胜利闭幕,庄严宣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这条游船因而获得了一个永载中国革命史册的名字—— 红船。 红船劈波行,精神聚人心。“红船精神”包含着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 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红船精神”同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一道,伴随中国革命的光辉历程,共同 构成我们党在前进道路上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夺取新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和宝贵精神财富。100 年来, “红船精神”一直激励和鼓舞着我们党勇当舵手,引领航向,不断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一个又一个胜利。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红船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 (2)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相关知识,谈谈如何弘扬“红船精神”,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答案】(1)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其形成和发展既是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也是随着时代 变化而不断丰富的过程。“红船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实践中形成的革命精神,植根于伟大的民 族精神,是对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2)党和政府应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科学把握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立足国情,制定符合国情 的方针政策;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带领和组织人民,弘扬红船精神,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个人应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人生观、价值观,弘扬首创、奋斗和奉献精神,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分析】本题以建党 100 周年弘扬“红船精神”为材料,考查学生《文化生活》中华民族精神的有关知识 的掌握和历史唯物主义如何弘扬”红船精神”,着重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论证和探究 问题的能力。并且通过弘扬“红船精神”加深学生对党的认识,增强他们对党的认同感。 【详解】(1)第一步:明确设问指向。答题类型属于说明类答题。 第二步:提取关键信息,联系我们的民族精神,进行分析。 信息:“红船精神”同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一道,伴随中国革命的光辉历程, 共同构成我们党在前进道路上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夺取新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和宝贵精神财富→可 联系民族精神的时代特征、“红船精神”是对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2)第一步:明确设问指向。答题类型属于措施类答题。 第二步:联系历史唯物主义相关知识,逐层展开。 信息①:“红船精神”包含着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 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可联系党和政府应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科学把握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 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信息②:“红船精神”一直激励和鼓舞着我们党勇当舵手,引领航向,不断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一个 又一个胜利。→联系个人应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在个人与社 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22.(2021·辽宁鞍山市·高三其他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 年 7 月 31 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暨开通仪式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 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仪式并发表讲话指出,26 年来,参与北斗系统研制建设的全体人员迎难而上、 敢打硬仗、接续奋斗,发扬“两弹一星”精神,培育了新时代北斗精神。我们要大力弘扬“自主创新、开放融 合、万众一心、追求卓越”的新时代北斗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懈探索、砥砺前行,为实现“两个一 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新时代北斗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 【答案】①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是激励中国人民团结奋斗、自强不息、开拓进取的不 竭精神动力,是鼓舞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力量源泉。②新时代北斗精神是北斗人在卫 星导航系统实践中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精神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具体体现(或新时代北斗精神 体现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精神、创造精神、梦想精神、奋斗精神),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丰富 和发展。③弘扬和培育新时代北斗精神,有利于激发中华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增强中华民族 的凝聚力、创造力,激励全体中华儿女不懈探索、砥砺前行,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实现中 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分析】本题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开通为背景,从文化生活角度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 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 【详解】第一步:明确设问指向。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新时代北 斗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属于关系论证类主观题。第二步:提取关键信息,联系教材知识,逐层展 开。设问信息①:分析说明新时代北斗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结合中华民族精神的有关知识,可联 系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信息②:北斗系统研制建设的全体人员迎难而上、敢打硬仗、接续奋斗,发扬“两 弹一星”精神,培育了新时代北斗精神,可联系北斗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具体体现。信息 ③:我们要大力弘扬“自主创新、开放融合、万众一心、追求卓越”的新时代北斗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 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可联系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增强综合国力。 【点睛】 主观题解题技巧:①快读材料抓中心。在审材料时首先需要运用快速阅读法,边阅读边理解,迅速了 解材料所反映的主体对象、性质状态、因果关系等。其中最重要的是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语(题眼), 提炼 中心,归纳主题,围绕中心做文章。②阅读设问抓关键。命题的意图、指向、要求等均在设问中,考生必 须仔细审读设问,抓住关键词语,读懂题意,才能准确把握命题意向。③回归教材选依据。从记忆中搜索 那些与材料、设问相关的理论知识,选定解题的依据:包括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和时事 知识。④紧扣题意作解答。要注意把握答题角度,抓住中心和关键,切忌离开材料和设问泛泛而谈,要体 现辩证思维,要全面、准确、发展地看问题,要做到观点和材料紧密结合,根据观点分析材料,通过材料 推导、印证观点。 23.(2021·辽宁高三月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70 年前,由中华优秀儿女组成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肩负人民的重托、民族的期望,高举保卫和平、反 抗侵略的正义旗帜,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发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同朝 鲜人民和军队一道,历经两年零九个月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习近平总书 记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杭美援朝出国作战 70 周年大会上指出:“回望 70 年前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进行 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瞻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我们无比坚定、无比自信。让我 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弘扬伟大杭美援朝精神,雄赳赳、气昂昂,向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 化国家新征程,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继续奋勇前进!” 有人认为,纪念历史就是铭记历史。结合材料,运用中华民族精神的知识,对该观点加以评析。 【答案】①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是正义的胜利、和平的胜利、人民的胜利,抗美援朝战争锻造形成 的伟大抗美援朝精神,蕴含着爱国主义精神,反映中国人民具有伟大创造、奋斗、团结、梦想精神,是弥 足珍贵的精神财富。②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和 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强大的精神动力。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组成部分, 这一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必须永续传承、世代发扬。③纪念历史不仅仅是铭记历史,创造新的历史 是对历史的最好纪念。④今天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就是要向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 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继续奋勇前进。 【分析】本题以抗美援朝 70 周年为话题设置试题情境,以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杭美援朝出国作战 70 周年为材料,从《文化生活》的知识角度设置问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阅读材料 分析材料能力、描述阐释事物能力、辩证思维能力、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详解】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中华民族精神的知识,对“纪念历史就是铭记历史”观点加以评析? 知识限定比较具体,属于微观考查。考生可先回顾中华民族精神的相关知识,然后结合试题设问与试题材 料确定答题思路。 ①阐释伟大抗美援朝精神的形成及其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抗美援 朝战争的胜利,是正义的胜利、和平的胜利、人民的胜利,抗美援朝战争锻造形成的伟大抗美援朝精神, 蕴含着爱国主义精神,反映中国人民具有伟大创造、奋斗、团结、梦想精神,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②从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角度阐释的继承与弘扬: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中华民族精神始终 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强大 的精神动力。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组成部分,这一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必须永续 传承、世代发扬。 ③辩证分析“纪念历史就是铭记历史”:纪念历史是铭记历史,但不仅仅是铭记历史,还需创造新的历史, 因为创造新的历史是对历史的最好纪念。 ④回归试题设阐释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的作用: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弘扬伟大抗美援朝 精神就是要向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继续奋勇前进。 【点睛】解答“评析类”主观题一般要找辩点,既要分析观点的合理性,又要分析观点的不合理性。要确 定评析运用知识角度,细化知识内容。本题限定了知识范围,要找出具体的知识点并写出来,按照材料+观 点(核心)+阐述+总结(表态或者回到题目中提问)格式或者观点(核心)+材料阐述+点题(表态或者回 到题目中提问)进行回答。 24.(2021·河北高三学业考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 年 7 月 31 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暨开通仪式在北京举行。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 统的建成开通,是我国攀登科技高峰、迈向航天强国的重要里程碑,是我国为全球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 作出的重大贡献,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取得的重大标志性战略成果。 伟大事业催生伟大精神,伟大精神推动伟大事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26 年来,参与北斗系统研制建 设的全体人员迎难而上、敢打硬仗、接续奋斗,发扬“两弹一星”精神,培育了新时代北斗精神,要传承好、 弘扬好。传承弘扬好新时代北斗精神,必须深刻领会“自主创新、开放融合、万众一心、追求卓越”的新时代 北斗精神的内涵,这一新时代北斗精神的每一个层面都饱含深刻的时代意义。 传承弘扬好新时代北斗精神,积极投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北斗星耀长空,靠的是一代又一代人 的顽强拼搏。我们传承弘扬好新时代北斗精神,就是要有所作为,立足自身岗位,万众一心投身伟大斗争,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结合材料并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伟大事业催生伟大精神,伟大精神推动伟大事业”的理 解。 【答案】①伟大事业催生伟大精神,新时代的北斗精神,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是在北 斗系统研制建设中,全体科研人员接续奋斗培育出来的。 ②伟大精神推动伟大事业,新时代的北斗精神,能够增强我们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创造力,是北 斗系统研制建设的精神支撑,是激发引领全体人民共同奋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分析】本题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暨开通仪式在北京举行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文 化生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中华民族精神等知识的把握,考查学生政治认同、法治意识、公共 参与的核心素养,培养思考的兴趣和品质,激发公民政治责任感。 【详解】本题设问指向结合材料并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伟大事业催生伟大精神, 伟大精神推动伟大事业”的理解。解答时应该先明确材料中的“伟大事业”是指北斗系统研制建设和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的事业,“伟大精神”则指的是新时代北斗精神。在文化生活的相关理论中,“伟大事业”对应的是社 会实践,“伟大精神”则对应的是时代精神。对“伟大事业催生伟大精神,伟大精神推动伟大事业”的理解,就 是用社会实践和时代精神的关系,分析北斗系统研制建设是新时代北斗精神产生的基础;新时代北斗精神 作为时代精神,对推动北斗系统研制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作用。 【点睛】收敛性试题主要特点是设问中的知识范围要求很具体,或者具体到某一个知识点,或者具体 到一个知识模块。但也有个别试题,会涉及知识的迁移和借用,这就需要学活、用活知识,做到融会贯通。 解题思路:读取设问时要把握三点:知识范围(注意答案有时看似超出范围要求,这里有个知识的渗透和借 用问题)、待分析的事件、答题角度。收敛性试题的主要思路是:以所要求的知识范围为依据,到材料中寻 找相关信息,并有理有据地组织答案;如果所要求的原理用完后仍有重要信息没有分析,就要考虑知识的 迁移和借用了。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19 tt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8023965号-4

天天资源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