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小说
社 戏
1
童年是一条七彩的彩虹,时常引导我们走向梦的故乡;童年是像一首动听的歌曲,伴我们在人生的舞台上徜徉;童年像一瓶醇香的美酒,将我们纯真的往事珍藏,并且愈醇愈香;童年是一条弯弯的小船,载我们遨游在知识的海洋里;童年又是一枚小小的铃铛,不管春与夏、秋与冬,永在我记忆深处放声歌唱
……
是啊,童年生活犹如一幅五彩斑斓的图画,犹如一个欢快跳跃的音符,说不尽道不完。童年的依依往事总是充满一种浪漫的理想色彩。今天,我们来
学习
鲁迅先生的
《
社戏
》
,走进鲁迅先生的童年。
理解主题与材料、写景与抒情的关系。
领会课文用词造句准确、鲜明、主动的特点。
认识农民及农民孩子的高尚淳朴的优秀品质和聪明的才干,了解课文所表达的对劳动人民的深厚真挚的思想感情。
(重点)
(难点)
鲁迅
(
1881-1936
),
浙江绍兴人
,字
豫才
,
原名
周
树人
。以笔名鲁迅闻名于世。中国现代文学的
奠基
人
。
1918
年
5
月首次使用“鲁迅”这一笔名,发表
了
中国
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
狂人日记
》
。代表作有
小说集
《
呐喊
》《
彷徨
》
,散文集
《
朝花夕拾
》
,散文诗集
《
野草
》
,
杂文集
《
华盖集
》
等,对“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毛泽东评价他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
《
社戏
》
写于
1922
年,由于辛亥革命不够彻底,鲁迅生活在军阀混战、封建割据下的黑暗、落后、冷酷、污浊的社会里。他日夜忧国忧民,为探索救国的道路而始终不渝地战斗着。因其外祖母家在农村,所以他从小就与农民有着密切的联系,对他们被压迫的遭遇寄予了无限的同情。他看到了农民身上的闪光点,受到启发和教育,并从中汲取力量,对农民进行热情的歌颂。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展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从而广泛地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重要手段。小说中的人物大多是作者虚构的,但这种虚构又往往借助一个或多个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原型,是作者把现实生活中不同原型的某些特征加以糅合熔铸而成的。因此,小说所刻画的人物被称为“典型形象”。
社
,
指旧时祭祀土地神的地方;在绍兴一带,社是一种区域名称。
社戏,指旧时某些地区的农村中春秋两季迎神赛会所演的戏,用以酬神祈福,一般在庙台或在野外设台演出。
社戏
归
省
行
辈
惮
絮
叨
凫
水
潺
潺
桕
树
蕴
藻 家
眷
皎
洁 纠
葛
踱
喝
水
喝
令
一
读一读字音
xǐng
háng
dàn
xù dɑo
fú
语境记忆法:
记少余多法,“喝”只在表示“大声喊叫”时读四声,其他读一声。
chán
jiù
wēn
jiǎo
juàn
gé
duó
hē
hè
二
写一写字形
cuō
( )
dài
( )
慢
jí
( )
piāo
(
)
miǎo
( )
撮
怠
楫
漂
渺
三
记一记词义
1
.
大抵:
2
.
消夏:
3
.
归省
:
4
.
絮叨:
5
.
宽慰
:
大概,大都。
过
夏天。
回家
探望父母。
形容
说话啰唆;来回地说。
宽解
安慰。
6
.
怠慢:
7
.
撺掇
:
客套话
,表示招待不周。
从
旁鼓动人(做某事),怂恿
。
撺掇、怂恿
辨析
两
词都有“鼓动人做某事”的意思。“撺掇”常用于口语,为中性词,有时含褒义,如:他一再撺掇我学围棋。“怂恿”一般用于书面语,主要含贬义,如:张强受不良少年的怂恿,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8.
凫水
:
9
.
潺潺:
10
.
悠扬:
11
.
自失:
12
.
弥散
:
游水
。
拟声词
,形容溪水、泉水等流动的声音。
形容
声音时高时低而和谐。
文
中的意思是,完全为笛声所陶醉,仿佛自身都不存在了。
扩散
,布满。
13.
屹立:
14
.
踊跃:
15
.
纠葛:
16
.
棹
:
像山
峰一样高耸而稳固地立着,常用来比喻坚定不可动摇。
形容
情绪热烈,争先恐后。
葛蔓
纠结,难于分解,比喻纠缠不清的事情。
划船
。
导思
1.
看社戏的前后,哪件事让 “我”最难忘?
导思
2:
你喜欢小说中的哪个人物?说说你的理由。
事美
人美
导思
4.
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情美
关键词
:
向往自由
导思
3.
文中描写了哪些美景?找出其中一处来品析 一下。
景美
请同学们听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批和圈点。体会作者感情,感受文章的风格。
《社戏
》课文朗读
。
1.
划分文章部分、层次分别用
双竖线、单竖线
。
2.
认为用得好的词语用
方框
。
3.
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
波浪线
。
4.
有疑问的地方,用
问号
标注。
圈点要求
第一部分
(
1—3
)
:
第二部分(
4—30
):
写“我”随母归省后,在平桥村的生活。
详写赵庄看社戏的全过程。
第三部分(
31—40
):
写看社戏后的余波和“我”对社戏的怀念。
1.
为什么说平桥村“在我是乐土”?
【
答案
】
“乐土”既写出了平桥村在“我”心目中的地位,又写出了“我”对平桥村的情感。
“乐”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①“我”在这里是客,可以得到优待;
②可以免念“秩秩斯干幽幽南山”;
③可以钓虾、放牛,体验自由快乐的乡间生活。
2.
然而我们是朋友,即使偶而吵闹起来,打了太公,一村的老老小小,也决没有一个会想出“犯上”这两个字来,而他们也百分之九十九不识字。
这段文字表现了平桥村什么样的特点?
【答案】
表现了平桥村淳朴、善良和好客的民情风俗。特别是小朋友之间没有等级制度,是平等的,更是民风淳朴的表现。说明此地是一片净土。
3.
第⑤段中写“我”看社戏前,遇到了哪些波折?
【
答案
】
叫不到船;母亲不准“我”和别人一同去,怕外祖母要担心。
4.
看戏之前遇到的波折后来是如何解决的?为什么这样写?
重点品析
7-30
自然段
【
答案
】
首先解决了船的问题,接着又摆三条理由:一是船大;二是“我”不乱跑;三是大家又懂水性。并且还用写包票的话作了保证,让外祖母放心,实现了“我”去看社戏的愿望。这样叙写既突出了双喜等小伙伴的友爱、聪慧的品德,同时也显得文笔曲折,文意跌宕
。
5.
找出第⑩段中描写少年们开船动作的词语,并体会其作用。
【
答案
】
此处运用
动作描写作用分析法分析。
“拔”“点”“磕”“架”等词语,通过动作描写,表现了小伙伴们驾船的技术娴熟、利落,写出了他们的麻利能干,照应了上文的“弄潮的好手”。
6.
在课文第
11
节中,从哪些感官写景,写出景物的什么特征?这些景物描写对表现文章中心思想起什么作用?
【
答案
】
嗅觉(清香);触觉
(
扑面吹来);视觉(朦胧的月色、起伏的连山、依稀的赵庄,几点火);听觉 (歌吹);想象 (戏台、渔火)。
作用:
(
1
)这些景物描写,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江南水乡所特有的清新优美的图景。(
2
)写出了小朋友行船之快
。(
3
)烘托了“我”急于看到社戏的愉快 和迫切的心情。(
4
)抒发了作者热爱农村的感情。
7.
“我”在航船去看戏途中产生过什么误认?写这些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
答案
】
“我”在航船去看戏途中曾产生过两点误认:一是把途中的“松柏林”误认为赵庄,一是误把“渔火”误认为戏台上的灯火。心急才产生了误认,写这两点误认,既构成了情节的曲折,又进一步表现出“我”迫切去到赵庄,看到演戏的心情。
8.
“我”在望到戏台时的心情怎样?
【
答案
】
“我”望到“庄外临河空地上的一座戏台,模糊在远处的月夜中,和空间几乎分不出界限”,那缥缈月夜空间的戏台,使“我”疑心是“画上见过的仙境”,深被吸引,无限欢喜,更全神贯注地一直望到“台上显出人物来,红红绿绿的动”。无限欢喜、兴奋之情。
9.
在作者笔下,“我”所急切要看到的戏好看吗?为什么?
【
答案
】
不好看
。
①
想看铁
头老生翻跟头
,但那老生却
没翻。
②
想看到“蛇精”和
“跳老虎”
,但等了许久都不见
出来
。
③
最怕看“老旦”,
然而
“老旦终于出了台”,并
不停
地唱着。从正面写戏不好看。
10.
还可以从哪些地方看出戏不好看?
【
答案
】
文中孩子们“喃喃的骂”,“不住的吁气”,“打起呵欠”等,这些孩子的神态描写,也从侧面表现了戏不好看。
11.
“月还没有落
……
满被红霞罩着了。”这里的
景物
描写与前文去看社戏途中的景物描写有何
异同
?
【
答案
】
都是写夜航,而且是同一条航线。都是从色彩等方面进行描写,但由于时间不同,光线的明暗也就不同,所见的景物也就不同。此时是看戏回来 ,天黑了 ,人困了,所以使用概括叙述,避免了与前文重复。
重难点小结
鲁迅把
《
社戏
》
描写的重点放在了去赵庄沿途的经历和偷“罗汉豆”的场景上,鲁迅用散文化的笔调把河两岸的景色描绘的宁静优美,把戏台比作是“仙山楼阁”这使文章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和对比。或许那夜的戏并不好看,那夜的豆也并不是多美味,但总归有东西让人难忘。所谓“那夜似的好豆”“那夜似的好戏”
是过去那段天真烂漫自由有趣生活的标志,代表了作者对天真烂漫童年的美好回忆,充满了浪漫的理想色彩,相对于成人的无限烦恼,重重束缚的现实生活,表现了对人生理想境界的渴望和追求。
12.
课文怎样写出老农民六一公公纯朴、爽朗的性格?
【
答案
】
课文写六一公公的笔墨简洁而洗炼,主要通过他的对话来表现他纯朴、爽朗的性格。
他的第一句话并不责问孩子们“偷”豆之事,只是可惜于“踏坏了不少”,说明他珍视劳动果实。
第二句话:“请客?──这是应该的。”更充分地表现了他的性格。至于以后送豆给“我”吃,也说明了这一点。(要求学生在以上有关语句下划线)
13.《
社戏
》
按题目所示似乎应该写戏,但文中大量的篇幅写了戏外的天地,是不是离题了呢?
【
答案
】
《
社戏
》
的题目放在戏上,按理说该写戏,但文章真正写看戏的内容并不多。用大量篇幅写了我对平桥村的热爱(以为是“乐土”)和因看不成戏的焦急心情,写了赴赵庄看戏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感以及归途中“偷”豆、剥豆、烧豆、吃豆和事后谈豆等事。这样花笔墨写,非但没有离题,而是紧扣主题的。 因为
《
社戏
》
并不是专门为了写看戏的,而是通过写看戏反映“我”与农民孩子的美好友情,歌颂农民孩子高尚淳朴的优秀品质和聪明的才干。
14
.
小说描写的主要人物是谁?其他人物有谁?你最喜欢哪个人物?他具有怎样的品质?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答案
】
小说主要描写了双喜,其他描写的人物有:桂生、阿发、六一公公。
双喜:
看戏前,当“我”因为看不到戏感到沮丧,人们都叹息地表示同情时,双喜大悟似的提议了:“大船?八叔的航船不是回来了么?”提得恰到好处,很容易得到大家的
支持
。当外祖母和母亲还有些不放心时,双喜马上表示“写包票”,
同时
提出了几条有力的根据,至使“我”能去看社戏。航船出发了,双喜“拔前篙”,第一个出动,像小伙伴中的领头人 。这都表现了他的聪明、热情、机灵、能干。看戏时,双喜告诉“我”铁头老生能连翻八十四个筋斗,这说明他已经来看过戏了,这一次是专意陪“我”的。这表现了双喜对“我”的友爱、热情。那铁头老生没有表演翻筋斗,双喜马上来安慰“我”,“晚上看客少,铁头老生也懈了,谁肯显本领给白地看呢?”这表现双喜善解人意,对“我”非常体贴。当大家都不想继续看戏时,双喜说“还是我们走的好罢”,他了解大家的情绪,俨然像一个兄长一样。看戏后,双喜认为多偷阿发家的罗汉豆,阿发的娘若知道了会哭骂的;用了八公公的盐和柴,老头子会骂的。这又表明了双喜考虑周全。
桂
生:
因没有给“我”买到豆浆,要给“我”舀一瓢水来喝;这补偿对“我”的歉意,他还想出了偷罗汉豆的主意。
阿发:
建议小伙伴们偷摘自家的豆。他多么纯真无邪,憨厚无私。
六一公公:
只对小伙伴们摘豆“踏坏了不少”表示惋惜,这是劳动人民珍爱劳动成果的本色;他又亲自给“我”送罗汉豆,又表明他的淳朴,好客。
【
答案
】
作者浓墨重彩地铺写行船、看戏、归航,是因为要表达农村这块自由天地生活的丰富多彩、充满情趣;之所以要略写钓虾放牛,是为下文写看社戏作铺垫 。
在详写看戏这件事上,作者经过了精心选材,详写看戏前的波折、夏夜行船、船头看戏、月下归航。作者饱含感情的笔墨详细地描写了那豆麦的清香,那起伏的连山,那几点渔火,那仙境般的戏台,那“精彩”的表演,以及归航的无限童趣,抒写了自己对江南水乡生活的向往,抒写了自己对劳动人民的热爱。而对看戏后的余波则一笔带过,因为它只是为故事的完整服务的。
【
手法探究
】
详略得当、重点突出是写文章的重要手法,请以
《
社戏
》
为例,加以说明。
景好戏美
豆香人好
社戏
得到优待
免念古书
钓虾放牛
可看社戏
想看社戏(波折)
去看社戏(景美)
看到社戏(满足)
看罢社戏(偷豆)
六一公公送豆
平桥村是“乐土”
(略)
赵庄看社戏
(详)
戏后余波
(略)
作者以饱含深情的笔触,写了“我”十一二岁时在平桥村的一段生活经历。通过写“我”和少年伙伴们夏夜行船、船头看戏、月下归航等情节的描写,刻画了一群农家少年的形象,表现了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美好品德,展现了一幅农村自由天地中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好生活画卷,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1
.
景物描写极具特色。
作者采用写意笔法,从色彩、气味、声响等方面,描绘了月夜行船、船头看戏、月下归航等几个画面,情景交融,充满水乡特色。作者还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强了景物的描写效果。
2
.
人物描写非常成功。
作者写了一群淳朴可爱的农村少年,最突出的是双喜。他聪明、能干、善解人意,富有同情心,而且反应灵敏,考虑周到,办事果断,充满自信,又有组织才能和号召力,是孩子们的领袖。作者还描写了一个淳朴厚道的乡民
——
六一公公。
3
.
围绕中心选择材料,详略得当。
“看戏”这一部分写得最详细,如看社戏之前遇到的波折和转机,看社戏后深夜归航的情景等,详写这些内容,是为了着重表现农村劳动人民的诚恳、无私、善良等特点。
鲁迅的名言:
1.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
2
.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
孺子牛。
3
.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
4
.
小的时候,不把他当人,大了以后也做不了人
。
5
.
中国一向就少有失败的英雄,少有韧性的反抗,少有敢单身鏖战的武人,少有敢抚哭叛徒的吊客;见胜兆则纷纷聚集,见败兆则纷纷逃亡。
6.
人类总不会寂寞,以为生命是进步的,是天生的。
7.
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8.
幼稚对于老成,有如孩子对于老人,决没有什么耻辱的,作品也一样,起初幼稚,不算耻辱的。
9.
时间就是性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
赏析
】
诗人被弹劾罢归故里,心中愤愤不平,家乡纯朴的生活给诗人无限的安慰。此外,诗人虽貌似闲适,却未能忘情国事。这种心境和所游之境恰相吻合,于是两相交涉,产生了传诵千古的“山重”“柳暗”一联。这首七律结构严谨,主线突出,全诗八句无一“游”字,而处处切“游”字,游兴十足,游意不尽,又层次分明。尤其中间两联,对仗工整,善写难状之景,如珠落玉盘,圆润流转,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
1
社戏
1
.下列加点字词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
A
.哄骗
(
hǒng
)
闹哄哄
(
hōnɡ
)
起哄
(
hōng
)
B
.潺潺
(
chán
)
怠慢
(
dài
)
船橹
(
lǔ
)
C
.撺掇
(
cuān duó
)
凫水
(
fú
)
桕树
(
jiòu
)
D
.皎洁
(
jiǎo
)
归省
(
shěnɡ
)
舟楫
(
jí
)
•
【
点拨
】
A
项“起哄”中的“哄”应读“
hòng”
;
C
项“掇”应读“
duo”
,“桕”应读“
jiù”
;
D
项“省”应读“
xǐnɡ”
。
•
•
•
B
•
•
•
•
•
•
•
•
•
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
.好歹 皎洁 诚肯 弄潮
B
.踊跃 驳回 希奇 偏僻
C
.家眷 礼数 聚拢 怠慢
D
.乌蓬 吩咐 屹立 欺侮
【
点拨
】
A
项“诚肯”应写作“诚恳”;
B
项“希奇”应写作“稀奇”;
D
项“乌蓬”应写作“乌篷”。
C
3
.下列词语的释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
.归省:从外地回到家乡探亲。 行辈:辈分。
B
.委实:实在。 弥散:向四外扩散。
C
.自失:丢失了自己。 依稀:模模糊糊。
D
.絮叨:仔仔细细地说。 旺相:茂盛。
【
点拨
】
A
项“归省”:指出嫁的女儿回娘家看望父母;
C
项“自失”:指听得出神而忘了自己;
D
项“絮叨”:指来回地说。
B
4
.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
A
.美食节的食物种类繁多,有北京的烤鸭、天津的麻花、西安的羊肉泡馍
……
等,馋得人口水直流。
B
.宋人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C
.鲁迅先生的“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句格言,流传到今天快有一百年了。
D
.近来,共享经济的概念大热,单车、汽车、充电宝等都打着共享的旗号在运营。共享设施如何配置?执法部门又该如何管理呢?
A
【
点拨
】
A
项“
……”
与“等”重复,应删去“
……”
或“等,”。
5
.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上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双喜所虑的是用了八公公船上的盐和柴,这老头子很细心,一定要知道,会骂的。
______
大家议论之后,归结是不怕。他
______
骂,我们
______
要他归还去年在岸边拾去的一枝枯桕树,
______
当面叫他“八癞子”。
A
.然而即使也况且
B
.因而如果便况且
C
.然而如果便而且
D
.因而即使也而且
C
6
.下列各句对修辞手法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因为我在这里不但得到优待,又可以免念“秩秩斯干幽幽南山”了。
(
借代
)
B
.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
夸张
)
C
.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
(
比喻
)
D
.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
(
拟人
)
D
【
点拨
】
D
项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7
.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或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
A
.小说写船头看戏的感觉,表现“我”对社戏的陶醉;写月夜归航的情景,表现孩子们欢快的心情和摇船的本领。
B
.小说的标题是“社戏”,这就点明了它的中心事件是“看社戏”,因此,作者花了很多笔墨来写社戏的内容。
C
.课文成功地刻画了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最突出的是双喜和六一公公。
D
.这篇小说中,月下行船、船头看戏、月夜归航这三个片段写得富有诗情画意,充满了江南水乡的生活气息。
B
【
点拨
】
小说的标题是“社戏”,中心情节是去赵庄看社戏。围绕这一中心情节详写了戏前波折、夏夜行船、船头看戏、月夜归航等几件事,本文主要写看社戏的整个过程,而非社戏的内容。
8
.
【
训练点:动作描写
】
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
一、语文要素训练
请结合课文分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
运用动作描写,生动传神地写出了少年们驾船技术的高超,同时烘托出少年们去看戏的急切心情。
9
.
【
训练点:环境描写
】
月还没有落,仿佛看戏也并不很久似的,而一离赵庄,月光又显得格外的皎洁
……
但也不好意思说再回去看。
美好的环境烘托出“我”对社戏的留恋心情。
阅读“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
……
便真在眼前了”,回答问题。
二、精段品读
10
.若给这几段文字加上小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
.看戏途中
B
.渔火点点
C
.月夜行船
D
.水乡夜景
C
“朦胧”原为形容词,在句中作动词用,意为“变得朦胧了”。“踊跃”原为动词,意为“跳跃”,在句中作形容词用,表现山连绵起伏的状态。
11
.你怎样理解选文中“朦胧”和“踊跃”两个词语?
【
点拨
】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词语的语境义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要先理解所给词语的本义,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分析词语在句子中的含义。
12
.下面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
属于环境描写。烘托了“我”想看戏的急切心情。
13
.对选文中写景的观察点和观察角度的分析,最准确的一项是
(
)
A
.船上 仰视
B
.岸上 平视
C
.船上 平眺
D
.岸上 眺望
C
【
点拨
】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根据文章内容,可以确定观察点是在船上,这样就排除了
B
项和
D
项;然后再结合具体的内容来分析,“仰视”是向上看,文章写的是两岸景物,“平眺”更恰当,故最准确的一项是
C
项。
14
.请简要概括这对麦客夫妻的人物形象。
请同学们看
《
点拨训练
》
第
3
页第
14-18
题。
生活俭朴、善良厚道、勤劳肯干、技术过硬。
三、拓展阅读
【
点拨
】
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根据文章第四段中对麦客夫妇动作的描写,可以看出他们的配合默契,动作麻利;“看着地里麦荐很低,麦穗给得干净,奶奶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可见二人劳动的认真负责;“山大沟深地薄、田地少,多种玉术少有麦子。每到收麦时,他们便出山当麦客维持生计”表现了他们的勤劳朴实、任劳任怨。
15
.请简要分析选文第④段中加线句子的表达作用。
运用环境描写
(
景物描写
)
,渲染天气的炎热,衬托麦客夫妻在烈日下劳作的艰辛。
【
点拨
】
本题考查句子的赏析。解答此题关键在于赏析角度的选择。阅读划线句子,“刺眼的阳光如麦芒”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可从修辞的分析来赏析。作者将阳光比作麦芒,突出了阳光的毒辣,以此来表现割麦天气的炎热,突出劳作的艰辛,从侧面表现麦客勤劳,能吃苦。
16
.选文第⑧段女人的话,表达了她怎样的情感?
称赞与羡慕之情。
【
点拨
】
解答本题,首先阅读第⑧段,然后结合具体内容分析人物情感。“这么大的地,这么好的麦子”是女人对“我”家的地和麦子的称赞;“可比我们山里强多了”则表现了女人的羡慕之情。
17
.选文第⑨段的作用是什么?
交代了麦客夫妻出来当麦客的原因,丰富了文章内容,使故事情节更加完整。
【
点拨
】
本题考查段落作用的分析。阅读第九段,是对麦客夫妇身份及当麦客原因的介绍,从行文顺序来看,是在叙事过程中对相关内容的补充,属于插叙。同时从结构上看,交代二人的身份,是对上段女人话语的承接;出来当麦客的原因,又引出了下文夫妇二人下午继续割麦的场景描写,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18
.选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对麦客品质的赞美,对远去的童年生活的怀恋。
【
点拨
】
本题考查作者情感的理解。从全文描述的内容来看,写的是一对麦客夫妇帮我家割麦的情景,表达对二人勤劳能干的劳动品质的赞美。结合文章最后一段内容,“当镰刀成为陈列在展馆的纪念物时,有多少人还能记得麦客这个行当?而我存留于童年的麦客记忆。也已经蒙满灰尘,远行四十年了”,可以读出作者对这一行业随着时代的进步而消失的遗憾之情。
1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在日复一日的时间河流里,节日就像一个个停泊的码头。对不少人来说,“吃”成了过传统节日的主要内容,好像吃了某一节日的特色食品就算过完这一节日了。特别是每个传统节日前夕,商家为了推销节日食品,大肆炒作,为“吃”推波助澜。
片段练笔
(1)
请写出连续的两句与传统节日有关的诗词。
示例:
①春节: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②中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③重阳: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④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示例:
我们应该注重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不能只注意“吃”,否则传统节日将失去生命力。
(2)
阅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何感受?
20
.本文人物形象鲜明,如双喜、六一公公,这主要是因为作者运用了多种描写方法。请你运用动作描写写一个人,将他
(
她
)
的特点表现出来。
例文:
小姨将袖子向上一挽,裤腿也被卷到了大腿。她在小溪里慢慢移动着,左脚轻轻地抬起一点,向前迈了一小步,右脚再慢慢拖向前,好像穿着千斤重的鞋。她把帽子扭正,弓着背,低着头,眯着眼,双手做出捧东西的样子。突然,她停下脚步,不再东张西望,目不转睛地盯着右边的一个地方,猛然把手向水中一扎,就将一条小鱼捧在手中了。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