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23
马 说
1.
识记并理解重点文言实虚词的意义和用法。(重点)
2.
疏通文义,理解文章蕴涵的道理。(重点)
3.
掌握托物寓意,以事喻理的写法。(难点)
学习目标
伯乐相马
韩愈,字
退之
,
河南河阳人
,
唐代文学家
。因其祖籍在昌黎
,
世称韩昌黎。他与柳宗元同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同时,他又是唐宋八大家之首,其散文尤为著名,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著有
《
昌黎先生集
》
。
走近作者
说
——
古代的一种
议论体裁
,是一些文人志士对事对物有感而发,
宣泄心中郁闷
,
托物寓意
的一种体裁。
文学常识
韩愈
初登仕途
时,
很不得志
。曾三次上书宰相请求重用遭冷遇,甚至三次登门被守门人挡在门外。尽管如此,他仍然声明自己有“忧天下之心”,不会遁迹山林。后相继依附于节度使董晋和张建封幕下,郁郁不得志,再加上当时奸佞当权,政治黑暗,有才能之士不受重视。所以作
《
马说
》
,发出“伯乐不常有”的感叹。
写作背景
1
)
食
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2
)才美不外
见
3
)食之不能尽其
材
1.
通假字
通
“饲”,喂
通“
现
”
通
“才”,才能
字词梳理
2.
一词多义
1
)策
策
之不以其道(
用鞭子打
)
执
策
而临之(
马鞭子
)
2
)之
策
之
不以其道(
代词,指马
)
鸣
之
而不能通其意(
用在主谓之间
)
3
)其
策之不以
其
道(
代词,它,马
)
其
真无马邪(
句中语气词,表推测、反问的语气
)
其
真不知马也(
其实
)
《
马说
》
解题
1
)“说”:是古代的一种托物寓意的
议论体裁
。
2
)“说”就是“
谈谈
”的意思,比“论”随便些。
3
)“马说”这个标题,是后来人加的。从字面上可以解作“
说说千里马
”或“
说说千里马的题
。”
这篇文章
以马为喻
,谈的是
人才问题
。
整体感知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
衹
辱于奴隶人之手,
骈死
于
槽枥
之间,不以千里
称
也。
只是
并列而死
著称
喂牲口用的槽
疏通文意
译文:世上有了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千里马是经常有的,可是伯乐却不经常有。因此,即使有了名贵的马也只能在仆役的手下受到屈辱,跟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不以千里马著称。
马之千里者,
一食
或尽粟一石。
食
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
现
,
且
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吃一顿
通
“
饲
”
,喂
见,同
“
现
”
犹,尚且
译文: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有时能吃下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这样的马,虽有日行千里的能耐,却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美好的素质也就表现不出来,想要跟普通的马相等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策之
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
材
,鸣之而不能
通
其意,执策而
临
之,曰:“天下无马!”
呜呼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鞭打马
通
“
才
”
通晓
面对
表惊叹,相当于
“
唉
”
译文:鞭策它,不按正确的方法,喂养又不能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听它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反而)拿着鞭子站在它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
!”
唉
!
难道果真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啊
!
1
)第一段文字说明了什么?
伯乐对千里马的决定作用。
2
)第二段哪些文字体现了千里马不能日行千里的原因?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3
)第三段主要内容是什么?
不是天下无千里马,而是不识马。
4
)文中哪句话表明了作者的观点?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内容探究
细节感知
1.
课文共三小节,每一小节分别阐述了什么观点?
马 说
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
说明伯乐对千里马命运的决定作用。
对执策者的“不知马”进行辛辣的讽刺。
层层递进
2.
自由诵读一遍,思考下面的问题:
1
)文中的千里马有什么特征?
日行千里、吃得很多
2
)
韩愈笔下的千里马有哪些遭遇?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第一段末“也”
流露出无限痛惜的感情。
第二段末“也”
反问,有愤怒、谴责的强烈语气。
第三段末“也”
即有痛切,又有对无知的饲马者的嘲讽。
3.
韩愈不仅将自己对千里马的同情挥洒在描绘千里马遭遇的字里行间,他那复杂的情感还寄托在文中每段段末的那三个内涵丰富的“也”字上。
4.
文中
“
千里马
” “
伯乐
” “
说天下无马的人
”
各指什么人?作者想表明什么意思?
“
千里马
”
寓指有才能的人。
“
伯乐
”
寓指识才的明君。
“
说天下无马的人
”
寓指封建守旧者。
韩愈的话表明有贤能的人士只有遇上圣明的君主才能发挥专长。否则,即使才华出众,也不免受辱、埋没。
作者极言“伯乐”的重要、可贵,对人才埋没深为慨叹。韩愈在文中借题发挥,抨击那些糟蹋“名马”的“食马者”,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这和韩愈本人的遭遇是有紧密联系的。
1
)本文通篇不离千里马,难道只是说“马”吗?
不是,作者是
借千里马难遇伯乐
,最终被埋没的遭遇,
对埋没人才现状作了揭露
。
写法探究
2
)文中的“伯乐”“千里马”各比喻什么?
“
伯乐
”比喻
善于识别人才的统治者
;
“
千里马
”比喻
人才
。
3
)本文通过描写千里马的遭遇,表达了韩愈怎
样的思想?
表达了作者
怀才不遇,有志难酬的愤懑心情
。
托物寓意
借千里马难遇伯乐,最终被埋没,揭露封建统治者埋没人才的现象,也表达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意。
千里马
寓指有才能的人。
伯 乐
寓指识才的人。
艺术特色
板书设计
第
1
段
马 说
第
2
段
第
3
段
伯乐决定千里马的命运
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
人才常有识才者常无
怀才不遇
满腔悲愤
卒章显志
英雄无用武之地
食马不知马马被埋没
从反面论证中心论点
意在谴责识马者无知
食马者不懂怎样用马
残酷方式对待千里马
痛斥统治者摧残人才
本文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贤才不遇明主,表明作者希望统治者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使他们能充分发挥才能。全文寄托了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不平和穷困潦倒之感,并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进行了讽刺和控诉。
课文小结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你是否同意作者的观点?请作简要阐述。
小练笔
23
马 说
八年级语文
•
下
(R
版
)
第
6
单
元
1.
下面加点的字词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
A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
l
ì
)
骈死
(
bìng
)
B
.一食或尽粟一石
(
shí
)
食马者
(
sì
)
C
.才美不外见
(
jiàn
)
槽枥
(
cáo
lì
)
D
.其真无马邪
(
xié
)
尽粟
(
sù
)
•
•
•
•
•
•
•
•
•
B
点拨
A
项中“骈”读
pi
á
n
,
C
项中“见”读
xiàn
,
D
项中“邪”读
yé
。
2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
骈死于槽枥之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策之不以其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和普通马
)
一同死。
等同,一样。
规律,方法。
(4)
一食或尽粟一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不以千里称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时。
通晓。
著称。
3
.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
A
.才美不外见
B
.不以千里称也
C
.选贤与能
D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B
点拨
A
项中“见”同“现”,表现;
C
项中“与”同“举”,推举;
D
项中两个“食”都同“饲”,喂。
4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
食之不能尽其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食或尽粟一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策之不以其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执策而临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其真无马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真不知马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虽有千里之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安求其能千里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饲”,喂。
吃。
动词,用马鞭驱赶。
名词,马鞭。
表示加强诘问语气。
大概。
能力。
能够。
5
.下列加点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
A
.策之不以其道
B
.一食或尽粟一石
C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D
.才美不外见
C
.
.
.
.
点拨
A
项“策”,名词用作动词,用马鞭驱赶;
B
项“尽”,形容词用作动词,吃完;
D
项“美”,形容词用作名词,美好的素质。
6
.请分别指出下列句子中“也”的语气。
(1)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
)
(2)
安求其能千里也
(
)
(3)
其真不知马也
(
)
感叹语气
肯定语气
反问语气
7
.根据提示填空。
(1)
在生活中,常有人慨叹“世上的人才很多,但是善于识别人才的人却很少”。我们常引用
《
马说
》
中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句来表达这个意思。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2)
描写千里马悲惨遭遇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写一句即可
)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3)
食马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8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体裁,用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
B
.
《
马说
》
围绕着“不知马”这一中心逐层展开论述。开头说明伯乐对千里马的命运起决定作用,中间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最后总结全文。
D
C
.“策之不以其道
……
不能通其意”有力地谴责了“食马者”的愚昧无知。
D
.“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点拨
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食马者不知马。
一、课文研读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9
.用“
/”
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10
.翻译下列句子。
(1)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2)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它鸣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
/
/
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做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11
.托物寓意是古人常用的写法。
《
马说
》
一文中,作者以“千里马”喻
____________
,以“食马者”喻
__________________
,以“伯乐”喻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
人才
愚昧无知的统治者
识别人才的人
善于
12
.在作者看来,“伯乐”与“千里马”哪个更重要?为什么?
伯乐更重要。因为如果没有伯乐,千里马就很有可能被埋没了。
13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这句话与原文相比标点符号发生了变化,请说说这个句子与原文的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原文是反问加感叹,语气强烈,表达了对不识千里马者的讽刺及对千里马被埋没的愤懑之情。本题中的句子是一个反问句,语气不如原文强烈,抒发的感情也不如原文浓烈。
14
.请从形象塑造、写作手法、阐明道理三个方面中任选其一,结合本文内容对作品进行评析。
示例:
形象塑造:千里马
——
遭遇悲惨,怀才不遇;食马者
——
专横残暴,无知狂妄。阐明道理:“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要善于识别人才,重用人才。
二、拓展阅读
(2018•
潍坊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颜渊论御马
颜渊侍坐鲁定公于台,东野毕御马于台下。定公曰:“善哉,东野毕之御也!”颜渊曰:“善则善矣,其马将佚①矣。”定公不悦,以告左右曰:“闻君子不谮人。君子亦谮人乎?”
颜渊退,俄而厩人②以东野毕马佚闻矣。
定公躐③席而起,曰:“趣④驾召颜渊。”
颜渊至,定公曰:“乡寡人曰:‘善哉,东野毕之御也!’吾子曰:‘善则善矣,然则马将佚矣。’不识吾子何以知之。”颜渊曰:“臣以政知之。昔者舜工于使人,造父工于使马。舜不穷其民,造父不极其马。是以舜无佚民,造父无佚马也。今东野毕之御,上车执辔,衔体正矣;周旋步骤,朝礼⑤毕矣;历险致远,马力殚矣。然犹策之不已,所以知其佚也。”
定公曰:“善,可少进乎?”颜渊曰:“兽穷则啮,鸟穷则啄,人穷则诈。自古及今,穷其下能不危者,未之有也。诗曰:‘执辔如组⑥,两骖如舞。’善御之谓也。”定公曰:“寡人之过矣。”
(
选自
《
韩诗外传
》
,有删节
)
【
注
】①
佚
(
yì
)
:通“逸”,逃跑。②厩
(
jiù
)
人:马棚的差役。③躐
(
liè
)
:超越。④趣:同“促”。⑤朝礼:指调服车马的法度。⑥组:编织。
15
.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1)
乡寡人曰 乡:
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
(2)
昔者舜工于使人 工:
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
(3)
然犹策之不已 策:
__
_____
__
__________
____
用鞭子打
(
驱赶
)
。
.
.
.
通“向”,从前
(
先前
)
。
擅长
(
善于
)
。
16
.下列加点词在句子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
.定公不悦,以告左右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岳阳楼记
》)
B
.定公躐席而起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
孟子
•
告子上
》)
.
.
.
.
C
C
.不识吾子何以知之
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
送东阳马生序
》)
D
.舜不穷其民
安陵君其许寡人
(《
战国策
•
唐雎不辱使命
》)
.
.
.
.
点拨
C
项:均为代词,指代前文所说之事。
A
项:介词,把;介词,因。
B
项:连词,表示顺承关系;连词,表示转折关系,但是,却。
D
项:代词,他的;助词,加强语气。
17
.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颜渊退,俄而厩人以东野毕马佚闻矣。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
(2)
自古及今,穷其下能不危者,未之有也。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
从古到今,使自己的百姓走投无路而不发生危机的,从来都没有过。
颜渊告退后,不一会儿,马棚的差役禀报鲁定公东野毕驾驭的马跑了。
18
.这篇文章说明了怎样的道理?
为政者要体恤民情,使百姓安居乐业
(
不能把老百姓逼得走投无路
)
。
【
译文
】
颜渊在台上侍奉鲁定公,东野毕在台下驾驭马匹。定公说:“东野毕驾驭马匹的技术真好哇!”颜渊说:“好是好呀,只是这马将要逃跑了。”定公不高兴,把这些话告诉左右亲近的臣子说:“我听说君子不在人背后说坏话。
(
今天看来
)
难道君子也会在背后说人坏话?”颜渊告退后,不一会儿,马棚的差役禀报鲁定公东野毕驾驭的马跑了。定公越席而站起来说:“马上派车去请颜渊。”
颜渊来了,定公说:“先前我说:‘东野毕驾驭马匹的技术真好哇!’您
(
却
)
说:‘好是好呀,只是这马将要逃跑了。’不知道您是凭什么知道这一点的。”颜渊说:“我是凭着政事知道的。过去,舜帝擅长用人,造父擅长御马。
(
但是
)
舜帝不使他的人民穷困,造父不让他的马用尽气力。因此舜帝不会失去民心,造父不会失去马匹。现在
(
看看
)
东野毕驾驭马匹,上马就拉紧缰绳,马嚼子和马身都绷直了,慢走快跑、驱赶奔驰,朝廷规定的礼仪全都达到了;经历各种险阻到达遥远的地方,马的力气就耗尽了。但是
(
东野毕
)
仍然驱赶不止,
(
我
)
因此知道马会逃跑啊。”
定公说:“好,能够稍微阐释一下吗?”颜渊说:“走兽逼急了就会咬人,鸟儿逼急了就会啄人,人逼急了就会欺诈。从古到今,使自己的百姓走投无路而不发生危机的,从来都没有过。
《
诗经
》
说:‘手执缰绳像在编织一样,车辕两旁的马儿像在舞蹈一样。’说的就是擅长驾驭马匹呀。”定公说:“这是我的过失啊。”
三、国学阅读
(2017•
金华改编
)
颜渊论御马
沈宣词尝为丽水令,自言家大梁①时,厩常列骏马数十,而意常不足。咸通六年,客有马求售,洁白而毛鬣类朱,甚异之,酬以五十万,客许而直②未及给,遽为将校王公遂所买。他日谒公遂问向时马,公遂曰:“竟未尝乘。”因引出,至则奋眄③,殆不可跨,公遂怒捶之,又仆,度终不可禁。翌日,令诸子乘之,亦如是;诸仆乘,亦如是,因求前所直售宣词。宣词得之,复如是。会魏帅李公蔚市贡马④,前后至者皆不可。公阅马,一阅遂售之。后入飞龙⑤,上最爱宠,为当时名马。
(
选自
《
唐语林
》)
【
注
】①
大梁:今河南开封,古时称大梁。②直:价值、价钱。③奋眄:举头斜视,不驯服的样子。④贡马:向皇帝进贡的马。⑤飞龙:指皇家。
19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A
.而意常不足 不足为外人道也
B
.度终不可禁 孤不度德量力
C
.亦如是
今夕是何年
D
.会魏帅李公蔚市贡马 能谤讥于市朝
.
.
.
.
.
.
.
.
B
点拨
A
项两个“足”意思分别为“够”“值得”;
B
项两个“度”意思都是“估计”;
C
项两个“是”意思分别为“这样”“判断动词”;
D
项两个“市”意思分别为“买”“集市”。
20
.下面句子的横线处省略了主语,根据文意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
翌日,
________
令诸子乘之,亦如是。
A
.沈宣词
B
.客
C
.王公遂
D
.李公蔚
21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客许而直未及给,遽为将校王公遂所买。
C
门客答应
(
把马卖给沈宣词
)
,但
(
沈宣词
)
还没来得及给钱,马就被将校王公遂买走了。
22
.
在
《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
中,“售”有以下两个义项:①卖出去;②买。“公阅马,一阅遂售之”中的“售”字,选用哪个义项才符合文意?选出正确义项,并用自己的话简述理由。
此处的“售”应是“买”的意思,从“李公蔚市贡马”“后入飞龙”等可知李公蔚是买马的人,从“一阅遂售之”可见李公蔚买马的果断、坚决。
23
.
联系
《
马说
》
,结合文本,简述王公遂不能让所买之马成为“名马”的原因。
韩愈的
《
马说
》
告诫世人,要想发掘良马潜能,首先要深谙马的习性,懂得如何驾驭,但王公遂买马后一直“未尝乘”,在骑马失败后,还“怒捶之”,最后转手卖了,可见他不懂策马之道,更没有能力发掘良马潜能,使其成为名马。
24.
学习完
《
马说
》
一文后,八年级
(3)
班的同学拟开展一次有关“马”的知识竞赛活动。假如你也是参赛选手之一,请完成下面的任务。
(1)
马和人类同生死、共荣辱,经历数千年的风风雨雨,成为我们忠实的朋友。请根据你的积累,各写出一个关于“马”的成语、谚语和诗句。
成语:
____________
谚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马识途
风马牛不相及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2)
文字是人类认识世界的见证,早在商代的甲骨文中就有象形字“马”。请你认真探究“马”字的演变过程,按照要求写出探究的结论。
早期甲骨文 晚期甲骨文 大篆 金文 小篆
①从汉字的起源探究的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
起初的汉字是对实物形状的描摹;
②
从汉字的发展探究的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汉字演变由烦琐到简单。
点拨
从图中“马”字字形的演变来看,最早的字外形很像马,笔画较多,后来逐渐简化,笔画逐渐减少。
(3)
观察漫画
《
千里马的遭遇
》
,写出漫画的寓意。
让千里马去拉磨、耕田,是大材小用,讽刺了社会上浪费人才的现象,批判了对人才存有种种偏见及无知心理的人。 点拨:分析寓意首先要观察漫画,漫画中的人所说的话是分析的重点。他们让千里马去拉磨、耕田,是因为他们不了解千里马,没有让千里马做它应该做的事情。作者是借千里马不被重用的现象来讽刺社会上浪费人才的现象,也是对社会上不识人才现象的一种批判。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