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16
短文两篇
爱莲说
1.
了解“说”的特点;(重点)
2.
理解文章托物言志的写作特征;体会语言特色及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难点)
学习目标
导入新课
周敦颐
周敦颐
(1017-1073)
,宋代道洲
(
现在湖南省道县
)
人,字
茂叔
,谥号
元公
,
著名的哲学家。因他世居道县濂溪,后居庐山莲花峰前,峰下有溪,也命名为濂溪,学者们称他为
濂溪先生
。
“
说”是一种
议论文
的文体,可以直接
说明事物或论述道理
,也可以
借人借事
或
借物
的记载来论述道理。
《
爱莲说
》
就是说说
爱好莲花
的问题。
说
注意朗读节奏
水陆
/
草木之花,可爱者
/
甚蕃。晋
/
陶渊明
/
独爱菊。自
/
李唐来,世人
/
甚爱
/
牡丹。予
/
独爱
/
莲之出淤泥
/
而不染,濯清涟
/
而不妖,中通
/
外直,不蔓
/
不枝,香远
/
益清,亭亭
/
净植,可远观
/
而不可亵玩焉。
予
/
谓菊,花之
/
隐逸者也;牡丹,花之
/
富贵者也;莲,花之
/
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
/
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
/
何人?牡丹
/
之爱,宜乎
/
众矣。
初读文本
蕃
淤
泥 涟 亵
濯
鲜
有闻
噫
颐
f
á
n
li
á
n
xi
è
zhu
ó
xiǎn
yū
yī
y
í
字音学习
水陆草木
之
花
可爱者
甚蕃
独
爱菊
予
独爱莲
莲之出淤泥而不
染
沾染
(
污秽
)
濯
清涟而不
妖
洗
不
蔓
不
枝
香远
益
清
过分艳丽
更加
生藤蔓
长丫枝
多
的
只
我
很
词语释义
可远观
而
不可
亵
玩
予
谓
菊
噫
鲜
有闻
少
宜
乎
众
矣
应当
亲近而不庄重
叹词,表示感叹
却
认为
多
重点句段翻译
1
.
予
独
爱莲之出淤泥而不
染
,
濯
清涟而不
妖。
我唯独喜爱莲花从积存的淤泥中长出却不沾染(污秽),经过清水洗涤但不显得妖艳。
2
.
中通外直,不
蔓
不
枝。
(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横生藤蔓,不旁生枝茎。
文章题为
《
爱莲说
》
,也就是“说说我对莲花的喜爱,作者究竟喜欢莲花的什么”(请用文章的语句回答)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细读文本
这些句子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莲花的?
语 句
描写角度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香远益清
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生长环境
体态
芳香
风度
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不献媚权贵
托物
言志
花之君子
中通外直
胸襟磊落
不蔓不枝
豁达正直
香远溢清
美德可以永远传播
亭亭净植
仪态端庄,气节高尚,令人尊敬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说说下列句子各体现了什么品质
为什么写陶渊明独爱菊花?写菊有何作用?
因为
菊花不畏严寒,傲霜斗雪,品格高洁。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超凡脱俗,
菊花又是花中的隐士,这符合陶渊明的处世态度。
写菊是为了
正面衬托
莲的形象。
文中为什么要写牡丹?
因为牡丹
雍容华贵
,历来人们把它当成
富贵的象征
。“世人甚爱牡丹”说明人贪慕富贵,追名逐利。这种世风,这种人生态度是作者否定的。因此牡丹是本文的
反面形象。
作者写牡丹实际上是从
反面衬托
莲的君子形象。
找出文中能体现作者思想的句子,并指出作者的处事态度是什么?
作者既不愿像陶渊明那样做一个
隐逸者
,更不屑于像世人那样
贪慕富贵
。在当时浑浊的世间,他以莲自喻,志在坚贞不渝地保持
正直的操守
,做一名
君子
,我们再联系周敦颐的人生态度,他主张入世,不赞成避世。
避世者不染世之尘埃,固然可贵,而入世者“出淤泥而不染”,则境界更高。
作者赞美莲的优美的形象和高贵品质,说明自己洁身自好的品格,抒发了对追慕富贵的恶浊世风的鄙弃之情。
课堂小结
练习:根据提示理解
1.《
爱莲说
》
中用来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句子是:
2.《
爱莲说
》
中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的句子是:
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当堂检测
3.《
爱莲说
》
中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庄重而又令人敬佩的句子是:
4.《
爱莲说
》
中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的一句是:
5.《
爱莲说
》
中最能概括莲的高贵品质的一句话是:
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莲,花之君子者也。
6.
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作者赞扬的莲花的高贵品质:
正直、通达、庄重、洁身自好、
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清高而美名远扬。
7.
文中对莲花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通过描写莲的形象,赋予莲以美好的品质, 进而以花喻人,揭示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品质。
仿写
《
爱莲说
》
以“爱
说”为题,写一篇
300
字的小作文,点明所爱之物,所托之志。
16
短文两篇
陋室铭
1.
积累文言词汇,理解文章内容,品味“片言明百意”的语言。
2.
理解文章托物言志的写作特征;体会语言特色及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
3.
感受并理解作者高洁的品质、安贫乐道的情趣和豪迈的气概。
学习目标
导入新课
飞入寻常百姓家
旧时王谢堂前燕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乌衣巷
情景引入
刘禹锡故居
刘禹锡
(
772—842
),字
梦得
,晚年自号“庐山人”,洛阳人,唐代
文学家、哲学家、政治家
。有
诗豪
之称,曾因参加王叔文政治革新而被贬为地方官。
作者简介
自主预习
“
铭
”是古代刻在
器物
上用来
警戒自己
或者
称述功德
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
用韵
的。
文体简介
刘禹锡生活在安史之乱以后的
中唐时期
,关心社会现实,忧虑国计民生。因参加王叔文的
政治革新运动
得罪了当朝的权贵,
被贬
成安徽和州刺史。按当时规定,他应住衙门里的三间屋子。可是和州知县见他被贬而来,便多方
刁难
。半年时间连搬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小,最后成了一间
陋室
。在此背景下,刘禹锡愤然提笔写了
《
陋室铭
》
一文。
写作背景
陋室铭
山
/
不在高,有仙
/
则名。
水
/
不在深,有龙
/
则灵。
斯是
/
陋室,惟吾
/
德馨 。
苔 痕
/
上阶绿,草色
/
入帘青。
谈笑
/
有鸿儒 ,往来
/
无白丁。
可以
/
调素琴,阅
/
金经。
无
/
丝竹
/
之乱耳,无
/
案牍
/
之劳形。
南阳
/
诸葛庐,西蜀
/
子云亭。
孔子
/
云:何陋
/
之有?
朗读课文
(xīn)
(hóng rú)
(tái)
(dú)
译:
山不在于要高,有了仙人就出名了;水不在于要深,有了龙就灵异了。
山不在高,有
仙
则
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
灵
。
仙:
这里指仙人。
名:
出名,有名。
灵:
灵验。
斯
是陋室,
惟
吾德
馨
。
译:
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斯:
这。
惟:
只。
馨:
能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德行美好。
苔痕
上
阶绿,草色
入
帘青。
映入。
译:
苔痕长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了青色。
上:
名词作动词,长到。
入:
平民,指没有功名的人。
谈笑有
鸿儒
,往来无
白丁
。
译:
说说笑笑的是学问渊博的人,来来往往的,没有粗鄙的人。
鸿儒:
博学的人。
鸿,大。
白丁:
指佛经。
可以
调素琴
,阅
金经
。
译
:
可以在陋室里弹
琴,浏览佛经。
调素琴:
弹琴。调,调弄。
素琴,不加装饰的琴。
金经:
无
丝竹
之乱耳,无
案牍
之
劳形
。
译:
没有世俗的乐曲来扰乱心境;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身。
丝:
指弦乐器。
案牍:
指官府文书。
劳形:
竹:
指管乐器。
形,形体,躯体;
劳,使动用法,
使
……
劳累。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
何陋之有
?”
译:
诸葛亮隐居南阳住的草庐,扬子云在西蜀的屋舍。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何陋之有:
有何陋?倒装句。
之,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义。
德馨
(品德高尚的“我”)
龙
1.
作者怎么样引出陋室的?
山 水
比喻起兴
山
仙
水
陋室
合作探究
2
.
在作者看来,陋室真的简陋吗?从哪些方面看得出来?
陋室不陋
景(
景色之雅
)
——
环境优美
人(
交往之雅
)
——
交友高雅
事(
情趣之雅
)
——
情趣高雅
3
.
作者在本文提到诸葛亮、扬雄有何作用?
以古代名贤自况,
表明自己的高尚志趣和抱负,
以此类比,证明“陋室”不陋。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4
.
文中哪句话统领全文大意?
5
.
作者借山水有仙人、神龙比喻陋室主人有美好的品德是为了表明什么心迹呢?
6
.
这种借他物来表明心迹的手法叫什么?
安贫乐道,高洁傲岸。
托物言志
如“松、竹、梅”岁寒三友,常用于表示高洁的志向;“泥土”常用于抒发谦逊的情怀“蜡烛”常用于颂扬无私奉献的精神。
托物言志
将个人之“志”寄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于是,这个“物”便成为作者志趣、意愿或理想的寄托者。写作时常常以物为喻,往往写得比较含蓄。
7
.
本文几乎通篇对偶,请找出本文的对偶句。
①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②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③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④调素琴,阅金经。
⑤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⑥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陋室铭
设喻引题
山
仙
水
龙
喻
喻
陋室
德馨
环境清幽(景)
情趣高雅(事)
古贤自喻
反诘点题
人物不俗(人)
手法:托物言志 虚实结合 骈散结合
修辞:对比、对偶、比喻、比兴、反诘、用典、借代
安贫乐道 高洁傲岸
何陋之有
陋室不陋
课堂小结
仿照
《
陋室铭
》
的文体,为我们的教室,为你的书房、课桌、铅笔盒等写一篇
《
铭
》
的铭文,可写文言文,也可用现代文。
要求:运用
托物言志
的写作手法。
课后作业
16.
短文两篇
七年级语文
•
下
(R
版
)
第
4
单
元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
.德馨
(
xīn
)
鸿儒
(
h
ó
ng
)
陋室铭
(
míng
)
B
.案牍
(
dú
)
甚蕃
(
fān
)
濯清涟
(
zhuó
)
C
.亵玩
(
xiè
)
不蔓
(
wàn
)
调素琴
(
tiáo
)
D
.隐逸
(
yì
)
淤泥
(
yū
)
鲜有闻
(
xiān
)
•
•
•
•
•
•
•
•
•
•
•
•
A
点拨
B
项“蕃”应读
f
á
n
,
C
项“蔓”应读
màn
,
D
项“鲜”应读
xiǎn
。
2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
斯是陋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惟吾德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谈笑有鸿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往来无白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无丝竹之乱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可爱者甚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陶渊明独爱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香远益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陶后鲜有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宜乎众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
•
•
•
•
能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德行美好。
博学的人。
平民,指没有功名的人。
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
多。
只。
更加。
少。
应当。
•
•
•
•
•
•
•
•
•
3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
无丝竹之乱耳
A
.孔子云:何陋之有?
B
.无案牍之劳形
C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D
.以我酌油知之
B
点拨
例句和
B
项中的“之”都是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A
项,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C
项,助词,的;
D
项,代词,代这件事。
•
•
•
•
•
4
.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
.濯清涟而不妖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B
.惟吾德馨 惟手熟尔
C
.何陋之有 同予者何人
D
.香远益清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D
•
•
•
•
•
•
•
•
5
.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
A
.有仙则名
(
形容词用作动词,出名
)
B
.无丝竹之乱耳
(
使动用法,使
……
乱
)
C
.无案牍之劳形
(
使动用法,使
……
劳累
)
D
.香远益清
(
形容词用作动词,远播
)
A
点拨
名,名词用作动词,出名。
•
•
•
•
6
.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
A
.谈笑
/
有
/
鸿儒,往来
/
无
/
白丁
B
.水
/
不在深,有龙
/
则灵
C
.中通
/
外直,不蔓
/
不枝
D
.可远观而
/
不可亵玩焉
D
点拨
D
项正确的节奏应为:可远观
/
而不可亵玩焉。
7
.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
A
.
《
陋室铭
》
的作者是唐代著名文学家刘禹锡。
《
爱莲说
》
的作者周敦颐,是宋代著名的哲学家。
B
.“铭”是指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C
.“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性的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
D
.在我国,不同的植物往往有不同的象征意义,如“菊花”象征高洁,“莲花”象征隐逸,“牡丹”象征富贵。
D
点拨
应为“菊花”象征隐逸,“莲花”象征高洁。
8
.根据课文内容默写填空。
(1)《
陋室铭
》
中描写陋室环境优美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
(2)《
陋室铭
》
中写交往之雅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
(3)《
陋室铭
》
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__________
,
__________
。
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
水不在深
有龙则灵
(
4)《
爱莲说
》
中比喻君子不同流合污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
(5)《
爱莲说
》
中比喻君子志洁行廉,仪态端庄,令人敬重的句子是:
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
。
(6)《
爱莲说
》
中暗含作者对追逐名利的恶浊世风的嘲讽的句子是:
__________
,
__________
。
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亭亭净植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牡丹之爱
宜乎众矣
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一、课文研读
(
一
)
阅读《陋室铭》,回答问题。
9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2)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
10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2)
孔子云:何陋之有?
出名,有名。
•
•
不加装饰的。
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身。
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11
.作者写“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的用意是什么?
12
.本文结尾引用孔子“何陋之有”这句话有何作用?
表明自己虽身居陋室,却同古代圣贤一样品德高洁,具有远大抱负。
以孔子的话作为结尾,有画龙点睛总结全文之妙,与篇首“惟吾德馨”相呼应,有力地证明了作者的高尚情操。
13
.本文的语言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
示例:
言简义丰;讲究修辞,重视音韵;句式整齐,骈散结合,节奏明快。
点拨
可从修辞、句式、用词等方面回答。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 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
二
)
阅读
《
爱莲说
》
,
回答问题。
14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
不蔓不枝。
15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
莲,花之君子者也。
亲近而不庄重。
我唯独喜爱莲花从污泥里生长出来却不沾染
(
污秽
)
,经过清水洗涤但不显得妖艳。
莲花,是花中的君子。
名词用作动词,横生藤蔓。
•
•
16
.作者从哪些方面对莲的形象进行了描绘?这样写有何用意
?
①生长环境:“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濯清涟而不妖”的质朴。②体态香气:“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正直,“香远益清”的芳香;③清高风度:“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这些描写赋予莲花君子般的美好品质,表达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高尚品格。
17
.举例分析周敦颐
《
爱莲说
》
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及表达效果。
示例:
①对比。把菊的隐逸、牡丹的富贵和莲的高洁进行对比,以菊、牡丹衬托莲之美,突出文章的主旨,表达作者的感情。②比喻。将菊、牡丹和莲分别比喻为隐士、富贵者和君子,揭示了莲的内在品质。
【
甲
】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
周敦颐
《
爱莲说
》)
二、对比阅读
(
2017
·
滨州
)
【
乙
】
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以舅龙图阁学士郑向任①,为分宁主簿。有狱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辨。邑人惊曰:“老吏不如也。”部使者荐之,调南安军司理参军。有囚法不当死,转运使王逵欲深治之。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辩,不听,乃委手版②归,将弃官去,曰:“如此尚可仕③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逵悟,囚得免。
(
选自
《
宋史
》)
【
注
】
①
任:推荐。②手版:即笏板,是古代大臣上朝时手中所拿的狭长板子,用以列出上奏的事项。③仕:指做官。
18
.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
.亭亭净植
植
:竖立
B
.有狱久不决
狱
:案件
C
.有囚法不当死
法:法律
D
.将弃官去
去
:
离开
C
•
•
点拨
法,名词作状语,按照法律。
•
•
19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
.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敦
颐独与之辩
B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人不知
而不愠
C
.以舅龙图阁学士郑向任
杀人
以媚人
D
.乃委手版归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B
•
•
点拨
点拨:
A
项两个“之”分别为“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代词,代王逵”;
B
项两个“而”都为“连词,表转折”;
C
项两个“以”分别为“介词,凭借”“连词,来”;
D
项两个“乃”分别为“连词,于是”“副词,竟然”。
•
•
•
•
•
•
20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2)
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
21
.
【
甲
】
文
__________
,
借“莲”表述自己的志向和情操;
【
乙
】
文叙事写人,通过“速决一狱”和
____________
两
件事分别表现了周敦颐
___________
、
__________
的特点。
对于莲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王逵,是个残酷凶悍的官吏,大家没有人敢和他争。
托物言志
与王逵争辩
富有才能
为官正直
自荷钱
①
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茎叶既生,则又日高日上,日上日妍。有风既作飘摇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
……
迨至菡萏
②
成花,娇姿欲滴,后先相继
……
及花之既谢,亦可告无罪于主人矣;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独立,犹似未开之花,与翠叶并擎,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此皆言其可目者也。
三、拓展阅读
可鼻,则有荷叶之清香,荷花之异馥
③
;避暑而暑为之退,纳凉而凉逐之生。
至其可人之口者,则莲实与藕皆并列盘餐而互芬齿颊者也。
只有霜中败叶,零落难堪,似成弃物矣,乃摘而藏之,又备经年裹物之用。
(
节选自李渔
《
芙蕖
》
,有改动
)
【
注
】①
荷钱:初生的荷叶。②菡萏:荷花的别称。③异馥:特别的香味。
22
.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1)
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
(2)
此皆言其可目者也。
2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
自荷钱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
(2)
迨至菡萏成花,娇姿欲滴。
停止。
•
•
看,观赏。
自从初生的荷叶出水那一天,
(
芙蕖
)
便把水波点缀得一片碧绿。
等到花苞开花,姿态娇嫩得简直要
滴水。
24
.选文按照时间顺序说明,请仔细阅读,摘录词句完成芙蕖的生长过程。
荷钱出水之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
花之既
谢→
____________________
25
.同是咏荷,选文与周敦颐的
《
爱莲说
》
所描绘的荷花的精神品质有何不同?
茎叶既生
菡萏成花
蒂下生蓬,蓬中结实
周敦颐把荷花刻画成“君子”,这位君子除了有亭亭玉立的外貌,还有洁身自好、孤傲、清高、正直的品质。而选文中的荷花充满奉献精神,它从出水之日起,到荷花盛开时,历经夏秋两季。即使秋天花谢了,也要结出莲蓬供人们继续观赏,还要贡献它的果实。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