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2021 届高考语文八省联考后新高考题型专项训练:新高考现代文
阅读Ⅰ专项训练六
01
(一)现代文阅读 I (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1924 年,蔡元培先生在法国邀请巴黎大学的教授欧乐吃中餐。欧乐看到桌子上摆放着
中国的餐具,就对蔡元培说:“你们中国人用筷子而不用刀叉,不大方便吧?”蔡先生则笑
着回答:“其实三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也是用刀叉的。但后来觉得刀啊叉啊的都可以当作
杀人的武器,吃饭用不够文雅。你知道我们中国人是热爱和平的嘛,所以从商朝开始,就
用箸,也就是筷子夹菜了。”蔡元培将小小的一双筷子与和平事业挂钩,这样的论断很独到。
筷子原先叫作“箸”:上面是竹字头,因为筷子大多是用竹子、木头做的;下面的者字,
表读音。直到今天,日语中的筷子仍然写作“箸”,可在汉语中“箸”却变成了“筷”。这
是为什么呢?据说这跟古代江南水乡的民俗有关。“箸”和单人旁的“住”同音,而单人旁
的“住”有停止的意思。水乡的渔民最怕的就是船停滞不前,听到“住”字就紧张,连夹
菜的“箸”也一并讨厌起来。再说了,“箸”与“蛀虫”的“蛀”也是同音,船要是被虫蛀,
就会漏水,十分危险。为了图个吉利,干脆将“箸”改称“筷子”,“筷”与“快速”的“快”
同音,渔民们都希望船能跑得快些。
(摘编自李晓愚《从“箸”到“筷”》)
材料二:
汉族用筷禁忌很多,大致说来与死亡相关的有两个。一为三长两短,指的是在多人共同
用餐时,使用了长短不齐的筷子。这种做法代表死亡,是不吉利的。因为过去中国人死后
装进棺材,棺材由前后两块短木板和两旁加底部三块长木板组成,正好是三长两短。二为
当众上香,指的是盛饭时为了方便省事,把一副筷子插在饭中,这被视同给死人上香。中
国自古有以食品祭祖的风俗,祭祖时,考虑到死人灵魂出壳,用筷不便,所以在祭品的碗
盆上面竖插筷子。
一个民族往往形成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属于自己对
待死亡的态度和智慧。在中国的原始宗教中,中国人关于死亡的思考总是与自然或自然现
象相联系。虽然生和死都是自然现象,是无法抗拒的自然规律。但由于死亡的神秘性、不
可逆性、不可知性及宗教理论对死后世界的恐怖渲染,使人们总是对死亡充满了一种本能
的恐惧,以致在生活中忌讳让人联想到死及与死亡相关联的事物,于是在中国产生了用筷
时这两大禁忌。
而日本人深受无常观的影响,崇尚瞬间美和消亡美。樱花和武士道就是日本传统文化
的两大象征。一般来说,人们总是在逃避着死亡,而武士道却要直面死亡,思考怎样去死,
去实现死亡瞬间散发的美学价值。这种美学意义上的死亡,被日本人赞誉为落花之美。樱
花是日本的国花,隐于叶下,凋零有期,遇有风吹瞬间飘落,这展示了一种生命的价值。
如此从美学意义上理解死亡的日本人视筷子为生命之杖。在日本新生婴儿出生后百天时,
要举行一项仪式,摆上可爱的小碗和一双用白木做的小筷子等,并向神灵供奉红豆饭及一
条完整的鲤鱼,祝愿孩子健康成长,一生丰衣足食。而且还要到神社去参拜,这时神社会
送给参拜者一双“初食筷”,寓含孩子一生会倍受神灵的保佑之意。而在日本人的葬礼中,
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是由死者的子女用绑着脱脂棉的筷子沾水,去擦死者的双唇,意思是让
死者享用人间最后一滴水。可以说,筷子伴随了日本人的生与死。
可见,筷子虽小,却承载着深厚的民族文化。通过民俗文化中用筷礼仪的对比分析,可
以深入了解同为东亚文化圈中的中日文化的差异,特别是生死观的差异。
(摘编自王松华《从筷子使用礼仪看中日文化差异》)
材料三:
中国人使用的两根筷子,长度相同,上方下圆,一阴一阳,使用时一静一动,相互配
合。筷子文化体现的是综合思维,兼顾天时、地利、人和,提倡中庸之道,重视人际关系,
重视群体,德治和价值理性突出。
印度人、阿拉伯人都喜欢通过自身来亲证自然,这与中国有显著的区别。他们亲证自
然与其饮食方式有关,他们吃饭用手抓,不管是什么样的饭,都要用一个大盘子各样都盛
一点,然后用手指抓到嘴里吃。
西方人在 16 世纪以后吃东西多用刀叉,在这以前大概也是用手抓。几乎在用刀叉吃饭
的同时,西方形成了工业革命的高潮。我们通过刀叉,可以非常形象地看到西方人思维方
式形成的过程。拿过一块肉来用刀子把它切开,切割的过程就与思维方式有关系。从 16 世
纪以后,西方人把古希腊哲学家的逻辑思维开掘出来,加以发展,形成了非常发达的分析
思维。
可见,中国文化的筷子代表了一种综合思维方式,它所产生的是发达的人文精神;用
手指代表的是印度文化和阿拉伯国家的伊斯兰文化,亲证自然,创造出来的是辩证思维,
结果宗教精神特别发达;用刀叉吃饭的西方人,使用的是分析的逻辑的思维方式,这种思
维方式产生的结果是分割自然,因此自然科学、科学精神特别发达。今天我们应该把三大文
化融为一体,也用筷子,也用手指,也用刀叉,然后把它有机地统一起来。
(摘编自蔡德贵《筷子、手指和刀叉:三种饮食方式背后的文化》)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汉字从“箸”到“筷”,古代江南水乡的民俗起了关键的作用,这直接反映了
语言的变化具有自下而上的规律。
B. 日本民族具有悲叹落花之美的文化传统,日本文化深受生命无常的影响,樱花成为
日本的国花,根本原因也是如此。
C. 材料二所说的汉族用筷禁忌与日本人对筷子的感情,体现了中日文化中生死观的差
异,与材料一展现的中西文化差异类似。
D. 材料三可以从宏观上解释材料一与材料二中的文化现象,也可以从理论高度解答欧
乐教授对于中国人不使用刀叉的疑问。
2.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蔡元培解读筷子和刀叉的论断之所以很独到,是因为他从中解读出了中华文化爱好
和平的内涵,同时暗示西方文化不文雅。
B. 汉族中三长两短与当众上香的用筷禁忌,反映出来的是人们对于死亡的恐惧,具有
迷信色彩,会随着科学知识的普及而消亡。
C. 日语中的筷子仍然写作“箸”,反映了崇尚瞬间美和消亡美的日本文化较少关注口
彩,而能直面死亡,渴望实现死亡的美学价值。
D. 中国人祭祖时在祭品的碗盆上面竖插筷子,与日本人在葬礼中用筷子沾水擦拭死者
双唇,同样体现了对死者的尊重和纪念。
3. 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三观点的一项是
A. “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决定了他的行为方式。”
B. “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决定了他的精神品质。”
C. “一个人的行为方式决定了他的思维方式。”
D. “一个人精神品质决定了他的思维方式。”
4. 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
5. 应该坚持我们的人文文化传统,还是应该积极拥抱其他文化?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
看法。
答案
1. D A 项,“古代江南水乡的民俗起了关键的作用”错误,B 项,“悲叹落花之美”
错误,C 项,“类似”错误。
2. C “日本文化较少关注口彩”的推断错误,于原文无据。
3. B “三种饮食方式”是结果,背后是文化,即思维方式,后者决定前者。
4. ①采用了由现象到本质,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论证方式。②综合采用了多种论证方法,
如例证法、对比论证和因果论证。③根据读者的认知,论述有详有略。④以点带面,采用了
管中窥豹的方法透视宏大话题。
5. 示例:应该坚持我们的人文文化传统。①我们的人文文化传统是一种综合思维方式,
体现的是和平与和谐发展的理念。②我们的人文文化传统历史悠久,已经深度嵌入了我们的
生活。坚持我们的人文文化传统的同时,还应该积极拥抱其他优秀的文化。①宗教精神亲证
自然,辩证思维,科学精神具有很强的逻辑思维,都是世界文化的精华,我们的文化应该积极
吸纳。②世界正在高度融合,我们的文化本来就具有巨大的包容性,不应该拒绝其他优秀文化。
02
(一)现代文阅读 I(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文学的自觉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它贯穿于整个魏晋南北朝,经过大约三百年才实
现。
所谓文学的自觉有三个标志:首先,文学从广义的学术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一个
门类。汉朝人所谓的文学是指学术,特别是儒学,《史记》中“赵绾、王臧等以文学为公卿”,
所说的文学显然是指学术。到了南朝,文学有了新的独立于学术的地位,宋文帝立四学,
文学与儒学、玄学、史学并立。同时又有文笔之分,刘勰《文心雕龙》言:“今之常言,有
文有笔,以为无韵者笔也,有韵者文也。”梁元帝萧绎对文笔之分有进一步说明:“至如不
便为诗如阁纂,善为章奏如伯松,若此之流,谓之笔。吟咏风谣,流连哀思者,谓之文。”
萧绎所说的文笔之别已不限于有韵无韵,而强调了文之抒发感情以情动人的特点,并且更
广泛地注重语言的形式美,他所说的“文”已接近我们今天所说的文学了。
其次,对文学的各种体裁有了比较细致的区分,更重要的是对各种体裁的体制和风格
特点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文体辨析可以上溯至《汉书·艺文志》,更为明晰而自觉的文体
辨析则始自曹不的《典论·论文》,他将文体分为四科,并指出它们各自的特点:奏议宜雅,
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文赋》进一步将文体分为十类,对每一类的特点也有所
论述。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将诗和赋分成两类,并指出“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的
特点。到了南朝,文体辨析更加深入、系统。《文心雕龙》和《文选》对文体的区分更系统,
讨论更深入。《文心雕龙》上篇的主要篇幅讨论文体,分 33 大类。其《序志》说:“原始以
表末,释名以章义,选文以定篇,敷理以举统。”对每种文体都追溯其起源,叙述其演变,
说明其名称的意义,并举例加以评论。《文选》是按文体编成的一部文学总集,当然对文体
有详细的辨析。如果对文学只有一种混沌的概念而不能加以区分,还不能算是对文学有了
自觉的认识,所以文体辨析是文学自觉的重要标志。
4 再次,对文学的审美特性有了自觉的追求。文学之所以成为文学,离不开审美特性。
所谓文学的自觉,最重要的或者说最终还是表现在对审美特性的自觉追求上。上面所说的
“诗赋欲丽”的“丽”,“诗缘情而绮靡”的“绮靡”,“赋体物而浏亮”的“浏亮”,便已经
是审美的追求了。到了南朝,四声的发现及其在诗歌中的运用,再加上对用事和对偶的讲
究,证明他们对语言的形式美有了更自觉的追求,这对中国文学包括诗歌、骈文、词和曲
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而《文心雕龙》以大量篇幅论述文学作品的艺术特征,涉及
情采、声律、丽辞、比兴、夸饰、练字等许多方面,更是文学自觉的标志。
(摘编自袁行需《中国文学史》)
材料二:
鲁迅论“文学自觉”,指出其关键乃世情的变化促使思想的新变,遂引起个体生命意识
的觉醒,其优点是自尊、自我觉醒,其缺点则是消极避世。他认为世情思想的演变、人之
觉醒,乃文学自觉的动因。事实上,思想之活跃、人之价值之重视、精神之摆脱束缚而趋
于自由,乃文学自觉之前提。
文学自觉是一个渐进的进程。以文字记述事件,表达思想与情性,进而描摹物象,传
神写照,娱情悦性,经历了漫长的演进,日益积累了创作的经验与体会。从此,文学的表
现内容扩大,文学性日趋明确、丰富。内容的扩大与丰富,不仅关注“春风春鸟,秋月秋
蝉,夏云暑雨,冬月祁寒”的自然景物之感发,而且关涉“嘉会寄诗以亲,离群托诗以怨”
的广泛的人生悲欢离合。动荡社会中的民生百态,开始进入了建安、曹魏时代作家的视野,
尽情展示时代乱离与悲苦人生,抒写个体命运的焦灼忧虑。汉代体物浏亮的大赋,难见个
人情性,至此遂发生巨大的变化,王粲《登楼赋》、句秀《思旧赋》等,旨在表现个人悲苦
以及对他人悲惨遭遇的感同身受,日趋多样和深切。即使实用文体,如阮籍《大人先生传》、
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等,亦有着鲜明的个性特色。就文学性而论,曹不“文以气为主”
“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旨在强调作家才情、生命体验的独特性;陆机“诗缘情
而绮靡”,明确主张诗歌应基于个人情感,而有“绮靡”之美;刘勰兼重“风骨”与“情采”,
更是基于作家生命活力、体验、才情。
文学自觉,指的是一种自觉之创作意识与状态。为艺术而艺术,仅仅指作家看重艺术,
借艺术(文学)表达自己独特的生命意识和人生体验。魏晋张扬文学的个人情性表现、审
美追求,打破寓训勉于文学的樊篱,也并不意味着否定文学应该承载的社会责任。曹不说
文章乃“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既突出文章之价值,也强调文章可以使作者“不假良
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以自我的努力,达到超越权势、生命局限的不
朽。而这正可以视为文学自觉的宣言。由此,文学自觉,乃是魏晋时期的特殊文学现象,
开启于建安时期,兴盛于曹魏、两晋,影响于南朝。因而,魏晋文学自觉正是对这一特殊
文学现象的高度概括,并且最终开启了唐代文学之雍容大雅和丰富多样。
(摘编自雷恩海《自觉是魏晋文学的特征》)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南朝时文学从学术中开始独立出来,与儒学、玄学、史学并立,已经非常接近我们
今天所说的文学。
B.曹不《典论·论文》将文体分为奏议、书论、铭沫、诗赋四科,是文体辨析开始与
文学自觉的标志。
C.文学自觉扩大了文学的内容,创作者开始关注物象描摹,表现自然景物的感发,强
调人生悲欢离合。
D.魏晋时张扬文学的个人情性,借文学表达独特的生命意识和人生体验,但并未否定
文学的社会责任。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关于“文”与“笔”的区分,刘勰强调文需有韵,萧绎强调文之抒情并且注重语言
形式美。
B.“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明确区分了诗与赋的文体特征,标志着文学自觉
的成熟。
C.“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强调作家的才情与生命体验,是文学性明确与丰
富的表现。
D.“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既突出了文章的价值,也强调可以借此超越权势与生
命局限。
3.根据材料一内容,下列各项中不能体现文学自觉的一项是(3 分)
A.《后汉书》单列《文苑列传》,与《儒林列传》并列。
B.蔡邕《独断》等作品反映了早期的文体辨析的意识。
C.郭象《庄子注》认为万物不是由道产生,而是自然如此
D.钟嵘评价《古诗十九首》是“文温以丽,意悲而远”。
4.材料一在论证上有何特点?请简要说明。(4 分)
5.曹操的《短歌行》、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王羲之的《兰亭集序》都体现了魏晋
时期文学自觉的特征,请结合材料一、材料二相关论述,从上述三篇作品中任选一篇分析
其对文学自觉的体现。(6 分)
1.D(A项张冠李戴,中绎所说的“文”接近我们今天所说的文学。B项中“是文体
辨析开始”错误,原文为“文体辨析可以上溯至《汉书・艺文志》”。C项中“开始关注”
说法错误,“强调”有误,原文为“关涉”)
2.B(B 项“标志着文学自觉的成熟”无中生有)
3.C(郭象的观点属于魏晋玄学的范畴)
4.(1)采用了总分的论证结构。文章开篇引出话题,然后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论点
明晰,结构清晰严谨。(2)论证方法多样。材料一中采用了例证法、引证法等,论证有力。
(3)论证语言准确严谨,如“接近”“已经”“还不能算是”等词句。(本题 4 分,每点 2
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5.《短歌行》:(1)准确而巧妙地运用了比兴手法,寓理于情,以情感人。(2)通过宴
会的歌唱,抒了写诗人求贤如渴的思想感情和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是曹操独特的生命体
验的体现。(3)继承了《诗经》写实的特点,但情感内涵更个性化,在诗歌文学史上具有
承上启下的作用。(本题 6 分,每点 2 分,答出 3 点即可,其他合理答案,酌情给分)
《归去来兮辞》:(1)多用借物喻人、对偶等手法,以六字句为主,朗朗上口,韵律悠
扬,体现了对文学审美性的追求。(2)描述了作者在回乡路上和到家后的情形,并设想日
后的隐居生活,表达了作者对当时官场的厌恶和对农村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作者独特的人
生理想与生命体验。(3)这篇辞赋自然率真,改变了汉大赋不见个人情性的状况。(本题 6
分,每点 2 分,答出 3 点即可,其他合理答案,酌情给分)
《兰亭集序》:(1)注重文学审美性的体现,情景交融,整散结合,运用了对偶、借代、
夸张等手法。(2)作者感慨时光飞逝、人生短促,暗含着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这是
作者独特的生命意识和人生体验的表现。(3)本文具有玄理的意味,但又不是虚妄空谈,
逻辑性强,叙事写景和抒情议论融合,是序言文体的楷模。(本题 6 分,每点 2 分,答出 3
点即可,其他合理答案,酌情给分)
03
(一)现代文阅读 I(本题共 5 小题,18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自 1898 年马建忠文言语法著作《马氏文通》的出版,到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吕叔湘开
始着眼于"史"的研究,再到八十年代至今,断代汉语语法史研究不断深入,取得可喜成就。
但是,仍有很多问题没有得到解决,研究的深度、广度须进一步深化拓展。
代文献浩如烟海,并不是所有的文献都适合拿来做语法史研究,必须加以鉴别,选取
能够反映各个时代语言实际的材料。这就要求注意语体,反映口语特征的材料通常更有价
值;语料的时代和方言背景要尽量明 i 可靠,时代不确定的材料只能作为参照,不能以其确
定语法发展演变的脉络;选择可靠的版本,避免使用后世改动过的文献。甲骨文、金文、出
土简帛等未经后人改动的资料尤其值得重视。
新发现的材料往往带动一个学科的快速发展,甚至产生新的学科,如甲骨文的发现与
甲骨学、敦煌文献的发现与敦煌学等。近年来出土文献、外域汉语文献时有发布,如清华
简、安大简等,都是语法史研究中应该加以拓展的材料。
随着数字技术的普及,电子语料受到追捧,材料的搜集从传统的"研读发现"正在转向"
关键词搜索"。这一转向给研究者带来了便利,但弊端也很明显。过分依赖关键词搜索容易
导致研究者先入为主、轻视功底。尤其对年轻学者来说,如果不注意文献的研读,关键词
检索终将变为无源之水。因此,在享受数字技术带来的便利的同时,还要坚守科学严谨的
态度,夯实文献功底,在文献研读上力求句句字字有着落。
关键词检索还有一个弊端,就是所检索的电子文本未必可靠。因此,急需组织力量建
成权威的汉语语法史研究语料库,把历代重要语料包括甲骨文金文、简帛文献、敦煌遗书、
宋儒语录、元代白话碑、明清域外教科书等,通过精心校对,按照时代先后、语料性质,
分门别类地呈现给全体研究者,以便研读与检索。
断代汉语语法史研究中,历史演变视角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既然是考察语法发展的
历史,自然要有历史演变的眼光。但是以往的断代研究有的比较侧重于共时的平面描写,
有的缺乏时代感和对语法演变的关注。虽然共时描写是非常必要的,但是最终目标是揭示
语法发展变化的过程,找到演变的路径和规律。断代汉语语法史研究虽然着眼于某一具体
时段,但必须把这一时段看作一个过程,从历史演变的视角出发,考察具体语法范畴、句
法表达方式、语用手段在不同时代产生、发展、消亡的过程。
历史演变视角是一个纵向的视角,而跨语言视角则是横向的视角。跨语言视角是指在
考察描写和解释汉语语法现象的时候,把汉语放在世界语言比较的视野之下进行研究。在
汉语语法史研究过程中,一方面,可以通过跨语言的研究成果帮助我们判定汉语语法形式
的来源以及发展路径,另一方面,我们所总结的路径和过程也可以印证或丰富学界对跨语
言现象和规律的认识。
与跨语言视角相关的是语言接触视角。语言的演变有内部原因,也有外部原因,语言
接触是最重要的外部原因。语言发展过程中总会受到周边语言或方言的影响,从甲骨文算
起三千多年来汉语的发展始终伴随着与周边少数民族语言的接触。那么,汉语语法演变有
哪些现象与语言接触有关?其接触过程、演变路径是怎样的?这些都要从语言接触的视角加
以考察。
(摘编自杨永龙《如何推进断代汉语语法史研究》)
材料二∶
语法是具有很大的稳定性的。数千年来,汉语语法是变化不大的。它靠着数千年维持
下来的某些语法特点和以后发展出来的一些特点,以自别于其他的语言。
词序的固定是汉语语法稳定性的最突出的一种表现。主语在谓语前面,修饰语在被修
饰语前面,动词在宾语前面,数千年如一日。有人分析过甲骨文的语法,发现它的词序和
现代汉语的词序基本上是一致的。在上古的全部典籍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这一事实。下面
是《论语》里的两个例子∶
子见南子,子路不说。(《雍也》)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述而》)
这两句话的语音,当然变化很大了。在词汇方面也有一些变化,例如现代不说"说(悦)
",而说"高兴";不说"闻",而说"听见"。至于"韶"这个名词,在现代汉语里也根本用不着了。
但是从语法上说,可以说没有什么变化,现代还是用同样的词序,同样的结构方式。
汉语的虚词也有相当大的稳定性。"之、于、与、以、而、则、虽、若、如"等字,直
到今天还在书面语言中应用着;有些在口语里还没有替身,例如"三分之一"的"之","为祖国
语言的纯洁和健康而斗争"的"而",这些都是口语和书面语一致的虚词,而它们正是数千年
前传下来的。
但是我们不能在语法的极大稳定性中得出语法是不变化的结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
语法逐渐发生变化,它逐渐改进着,改良和改正自己的规则,用新的规则充实起来。
(摘编自王力《汉语语法史》)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随着语言材料的不断发现,断代汉语语法史产生了甲骨学、敦煌学等分支学科,这
些分支学科拓展了断汉语语法研究的范围。
B.利用数字技术进行"关键词搜索"为断代汉语语法研究提供了方便,但是关键词检索
的电子文本未必可靠是这种方法的一大弊端。
C.那种侧重共时的平面描写的研究方法尽管揭示了语法发展变化的过程,但仍缺乏历
史演变的眼光,虽然必要,但仍需要完善。
D.汉语语言演变的外部原因指的是汉语与周边少数民族语言或方言的接触,断代汉语
语法史研究在这方面已经取得显著成果。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随着新技术、新发现、新观念等的不断出现,断代汉语语法史研究也必须与时俱进,
才能推动这一研究不断向前。
B.要使用数字技术,但不能过于依赖数字技术,一些年轻学者过于依赖"关键词搜索",
久而久之就会丧失文献研读能力。
C.借鉴吸收其他民族语言的语法研究成果,以求博采众长,丰富完善汉语的语法,这
就是跨语言视角研究方法的意义所在。
D.汉语语法虽具有很大的稳定性,但并非一成不变,它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也发生着
变化,进行着改良。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不适合做断代汉语语法史研究典范材料的一项是(3 分)
A. 经清代学者增补的《逸周书》
B.沈括《梦溪笔谈》的宋代刻本
C. 周代铸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
D. 商朝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
4.请结合材料二,从词序的角度简要分析下面一段文字在古今语法方面的异同。(4 分)
(邹忌)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忌不自信……旦日,
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
5. 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5 分)
参考答案
1.B【解析】A 项,归属不当,甲骨学、敦煌学是独立学科,不是断代汉语语法史分支
学科。C 项,曲解文意,"侧重共时的平面描写的研究方法"并没有"揭示了语法发展变化的
过程"。D 项,原文说"语言接触是最重要的外部原因"而不是唯一原因,另外文中看不出在
汉语语言演变的外部原因方面取得成果。(3 分)
2.C 【解析】对跨语言视角研究方法的意义概括分析不当。原文说"一方面,可以通过
跨语言的研究成果帮助我们判定汉语语法形式的来源以及发展路径,另一方面,我们所总
结的路径和过程也可以印证或丰富学界对跨语言现象和规律的认识。"(3 分)
3.A【解析】"增补"意味着有所改动,根据材料一第二段"避免使用后世改动过的文献",
该项所述不宜做断代汉语语法史研究典范材料。(3 分)
4.①同∶"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旦日,客从外来,""吾与徐公孰美"这几句大致
与现代汉语的词序一致。(2 分)②异∶"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固定句式)"忌不自信"(宾
语前置句)"与坐谈""问之客曰"(省略句)这几句是古代汉语中特有的句法。(2 分)
5.(1)首先亮明观点∶我国断代汉语语法史研究取得了可喜成就,但其研究的深度、
广度还须进一步深化拓展。(1 分)(2)然后围绕如何推进,从三个角度展开论述。(1 分)
①先从研究材料上,即文献的科学选用和新发│现的材料的使用角度谈推动其研究;(1 分)
②再从搜集材料的方法上,即数字技术的使用角度谈推动其研究;(1 分)③最后从观念上,
即研究视角的拓展谈推动其研究。(1 分)
04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理论上,讲好一个故事需要考虑三种主体:讲述主体(谁在讲述),故事主体(谁被讲述),
接受主体(谁在观看)。互联网时代参与主体边界模糊、角色重叠,各民族、各群体、各阶层
都在“讲述”“被讲述”,也都在“观看”“被观看”,多主体多元化传播已成现实。“讲好中
国故事”需要把握这一时代特征,并从以上三种主体入手,创新思维,调整策略,从分散
失衡走向多元协同。
从故事主体来看,“讲好中国故事”首先要讲好中国普通人的故事。在权力、资本与眼
球经济的驱动下,传播场域两极分化的现象仍很严重,国际传播秩序处于失衡状态。国内
的普通人和弱势群体作为讲述主体的话语权和作为故事主体的存在感都过于弱化,尤其在
被西方媒体遮蔽、忽略之后。更多地让他们发声、为他们发声,对高举人民性旗帜、秉持
“命运共同体”价值观的社会主义大国而言,是国际传播秩序再平衡的使命担当,这也是
塑造国家形象、提升软实力巧实力的战略选择。
从接受主体来看,“讲好中国故事”还要进一步明确中国故事的受众群体。我们要相应
地调整方向,不囿于“影响有影响力的人”,而采取“边缘突破”战略。以欧美为中心的西
方精英群体和意见领袖,他们属于西方意识形态最顽固、对中国成见最深的受众群体,我
们应该把战略重点从他们向发展中国家以及西方国家中的草根群体、非政府组织转移。就
前者而言,我们虽然经常强调提高议题设置能力,增强话语权,而实际上常常“被议题设
置”,围着西方媒体的议题打转。从客观原因来看,我们和西方存在软硬实力差距;从主观
原因来看,我们不够自信,太在乎西方,且存在缺乏省思的战略失误。就后者而言,他们
在发展阶段、发展诉求、价值观和利益点上与中国很接近,这使他们对中国故事有更多共
鸣,他们的“中国观”也更具可塑性,相关调查报告印证了这一点。
从讲述主体来看,“讲好中国故事”必须做到多方协作,一起来讲。讲述主体是最能动、
最重要的要素。在讲述主体层面,有两个并行的趋势:一个是多主体多元化,一个是战略
传播和整合传播。从多主体多元化角度看,政府不是国际传播中的唯一主体,非官方的传
播主体以其更具亲和力的民间立场,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但若要扩大与主导话语权,国家
层面的顶层设计不可替代。所以,从战略传播和整合传播角度看,国家需要高度整合内政
外交、对外广播以及网络媒体等资源,联动合作。“讲好中国故事”,除了发挥非官方传播
主体的作用,还要做好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以便发挥国家统筹协调的优势,在这方面,
我们还有一段路要走。
(摘编自李成《抓住三个主体,讲好中国故事》)
材料二:
讲好中国故事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让世界更好地认识和了解中国,更重要的是把中国
的价值观和道德理念传播给世界,争取文化上的领导权。但近年来,我国对外宣传力度很
大,实际效果却不甚理想,基本停留在讲述中国故事的层面。要实现中国故事从“讲述”
到“讲好”的转变,就必须认清讲好中国故事所面临的现实困境。一方面,当今国际舆论
格局呈现“西强东弱”“北强南弱”的特征,西方发达国家主导世界新闻舆论,控制世界传
媒市场,外国民众对中国的看法主要是从西方主流媒体获得。另一方面,我们必须清醒认
识到,昔日以中国文化为核心的东亚文化圈的辉煌已成遥远的过去,当前中国文化传播缺
乏高超的传播技巧和手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步伐。此外,由于
我国的国际传播能力相对有限,外国民众获得有关中国的信息不多,加上西方媒体给外国
受众造成的先入印象,使得他们即使看到我们的报道也很难相信。
(摘编自李子祥《新形势下讲好中国故事的路径探索》)
材料三:
李子柒能够成为讲好中国故事的成功案例,必有其不寻常之处。作为真实的人,李子
柒所选择的生活洋溢着中国风的美,满足了人们对传统中国、诗意生活的想象,有效缓解
了工业化社会、高风险社会中人们的焦虑,特别能够绕开海外用户的心防。作为网红,李
子柒有着明显服务于市场营销所需要的清晰“人设”,她活跃在国内外社交媒体平台,并取
得成功,这显然是有策略、有布局的。作为文化符号,李子柒已经在人们的接受过程中,
被确认为可以代言中国文化的最新的、可能也是最具辨识度的符号。外国网友称李子柒为
“中国的迪士尼公主”,央视称赞李子柒“没有一个字夸中国好,但她讲好了中国文化,讲
好了中国故事”。成为话题后,李子柒一如既往,并没有急切地想要乘势做大,一飞冲天。
这种“稳扎稳打”,其实就是内涵式发展,具有国际传播方法论意义。
当然,没有中国发展成就的备受瞩目,没有中华文化吸引力在全球范围的重获认可,
也很难想象李子柒的成功。她是“中国制造”在软实力领域中极具代表性的那一个。她的
走红海外洋溢着新时代的气息,预示着中国文化国际传播走向新阶段。
(摘编自李习文《李子柒走红海外的国际传播逻辑》)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多主体多元化格局存在不平衡现象,国内弱势群体的话语权和存在感都很弱,西
方媒体的遮蔽与忽略是其重要原因。
B.与以欧美为中心的精英群体和意见领袖相比,发展中国家对中国故事有更多共鸣,
面向他们的宣传效果会更好。
C.西方发达国家主导国际新闻舆论,控制世界传媒市场,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外国民
众客观而全面地认识中国。
D.李子柒的成功案例告诉我们,要讲好中国故事,不但要做一个真实的人,还要成
为一名网红和特定的文化符号。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我国更多地让弱势群体发声,为弱势群体发声,体现我国对国际传播秩序再平衡
的担当,有利于提升国家形象。
B.为顺应讲述主体的多主体多元化趋势,政府应当以非官方的身份出现,以便更好地
在国际传播中发挥重要作用。
C.国际舆论格局的不均衡,某些精英群体和意见领袖对中国成见很深,这些都是我们
讲好中国故事的客观困难。
D.采取内涵式发展策略,提升“中国制造”软实力,避免空泛生硬的宣传,这有助
于中国故事在国际社会传播。
3.下列对材料一论证特点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材料采取总分结构,先点明“讲好故事”的三大主体,再分别提出具体策略。
B.材料立足时代背景,基于大国立场,强调国家在讲好中国故事时的重要作用。
C.材料在论述讲述主体的策略转变时使用因果论证,阐明了多方协作的重要性。
D.材料通过比较,论证中国故事的接受主体应该是发展中国家而不是西方精英。
4.在讲好中国故事方面,我国还存在哪些不足?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简要概括。(4
分)
5.讲好一个故事需要考虑三种主体,请据此分析材料三中李子柒案例值得借鉴之处。
(6 分)
1.D
2.B
3.D
4.①不够自信,太在乎西方,存在缺乏省思的战略失误。②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不够
完善。③缺乏高超的传播技巧和手段。④国际传播能力相对有限。(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5.①从讲述主体来看,李子柒以民间身份讲故事,作为一个真实的人,很有亲和力;
②从故事主体来看,李子柒的故事表现了平凡人富有诗意的生活,内容新颖而具辨识
度;
③从接受主体来看,李子柒的故事有助于现代社会中的人们缓解焦虑(或:满足了人
们对传统中国、诗意生活的想象),受众基础广泛。(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