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资料详情(天天资源网)

天天资源网 / 高中语文 / 三轮冲刺 / 2021届高考修辞手法专项练习试卷 含答案

还剩 13 页未读,点击继续阅读

继续阅读

点击预览全文

点击下载高清阅读全文,WORD格式文档可编辑

收藏
立即下载
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天天官方客服QQ:403074932

资料简介

高中语文高考修辞手法专项练习试卷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1.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比拟手法的一项是( ) A.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陆游《卜算子》) B.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周邦彦《苏幕遮》) C. 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辛弃疾《水龙吟》) D.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李商隐《无题》) 2.我国四大名著的回目都是运用对偶修辞手法撰写的。下列回目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 ①史大郎夜走华阴县,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②史太君两宴大观园,金鸳鸯三宣牙牌令 ③曹操煮酒论英雄,关公赚城斩车胄 ④八卦炉中逃大圣,五行山下定心猿 A. ①《红楼梦》 ②《水浒传》 ③《西游记》 ④《三国演义》 B. ①《红楼梦》 ②《水浒传》 ③《三国演义》 ④《西游记》 C. ①《水浒传》 ②《三国演义》 ③《西游记》 ④《红楼梦》 D. ①《水浒传》 ②《红楼梦》 ③《三国演义》 ④《西游记》 3.对下列各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大堰河,是我的保姆。/她的名字就是生她的村庄的名字,/她是童养媳,/大堰河,是我的保姆。 (反复) B. 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在你搭好了灶火之后,/在你拍去了围裙上的炭灰之后; /在你尝到饭已煮熟了之后……(排比) C. 大堰河,含泪的去了!/……同着四块钱的棺材和几束稻草,/同着几尺长方的埋棺材的土地,/同着 一手把的纸钱的灰,/大堰河,她含泪的去了。(对偶,反复) D. 大堰河,/我是吃了你的奶而长大了的/你的儿子,/我敬你/爱你!(呼告) 4.下列诗句没有..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 闲征雅令穷经史,醉听清吟胜管弦。(白居易) B. 世上岂无千里马?人中难得九方皋!(黄庭坚) C. 半世无归似转蓬,今年作梦到巴东。(陆游) D. 志异书成共笑之,布袍萧索鬓如丝。(蒲松龄) 5.下列句子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 ) A.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B.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C.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D.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6.下列各项中的修辞手法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在此以玉壶中晶莹 透明的冰自喻,正是基于他与洛阳诗友亲朋之间的真正了解和信任。 B. 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引用对联“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将主观主义者比作“墙上芦苇”和“山间竹笋”。 C.《红楼梦》用“寄言纨绔与膏梁:莫效此儿形状”来形容贾宝玉,此处运用的是借喻,“纨椅”指细绢做的 裤子,泛指富贵子弟的华美衣着,也借指富家子弟;“膏粱”指肥肉精米,借指富贵子弟。 D. “当年只自守空帷,梦里关山觉别离。不见乡书传雁足,唯看新月吐蛾眉。”诗人王涯把“新月”比作“蛾 眉”,意为弯弯的月牙就像娇妻的蛾眉。 7.从修辞角度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的是( ) A. 那肥大的荷叶下面,.有一个人的脸,下半截身子长在水里。那不是水生吗?(孙犁 《荷花淀》) B. 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己迎着出来了,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鲁迅《故乡》) C. 看着这种饲养小姑娘营利的制度,我禁不住想起孩子时候看到过的船户养墨鸦捕鱼的事情了。(夏衍 《包身工》) D.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朱自清《荷塘夜色》) 8.下列各句没有运用借代手法的一句是( ) A.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B.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C.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D. 谈笑间,樯橹灰风烟灭 9.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完全相同的是( ) A. 池中荷叶鱼儿伞,梁上蛛丝燕子帘。 B.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C.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D.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雨丝细如愁。 10.下列句子中运用的修辞方法判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①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窜。 ②他总是微笑起来,并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拗过去,拗过去。 ③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 ④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身姿。 A. ①比喻 ②反复 ③拟人 ④排比 B. ①夸张 ②反复 ③比喻 ④比喻 C. ①比喻 ②夸张 ③拟人 ④排比 D. ①夸张 ②夸张 ③比喻 ④比喻 11.下列各项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青藏铁路是匍匐在青藏高原上的巨龙。(比喻) ②现在的地球,好像已经出汗了。(比喻) ③春天像一位小姑娘。(拟人) ④春天,草原从睡梦中苏醒过来了。(拟人)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2.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比喻修辞的一项是( ) A. 对方本想对他大吼一气,不想他如此温和静雅,恍如一拳打在了棉花堆里。 B. 我们非常不理解,他前程似锦,为何一定要去蹚这股浑水打这场官司。 C. 他从来都不会向人炫耀自己的成绩和影响力,因为他坚信一定有人比他强。 D. 到底是经商还是治学,这样的毒蛇不断纠缠着他,他感觉脑子都要长草了。 13.对下列诗词名句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比喻、通感) B. 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比喻、夸张) C.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借代、比喻、夸张) D.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反问、拟人、夸张) 14.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与例句不相同的一句是( ) 例句: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A.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B.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C.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D.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15.下列句子中使用修辞手法和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 B.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C. 五十年间万事空,懒将白发对青铜。 D. 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16.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 A. 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B.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C.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D.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 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 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 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 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1)下列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整顿..衣裳起敛容 B.暮去朝来颜色..故 C.凄凄不似向前..声 D.举酒欲饮无管弦.. (2)文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来描写琵琶乐曲,下面四句分别表现了乐声的不同特点,选出正确的一项是 ( ) ①大弦嘈嘈如急雨 ②小弦切切如私语 ③间关莺语花底滑 ④幽咽泉流冰下难 A.轻细 流畅 冷涩 粗重 B.流畅 冷涩 轻细 粗重 C.流畅 轻细 粗重 冷涩 D.粗重 轻细 流畅 冷涩 (3)对下列文句(或画线文字)所用修辞手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②主人下马客在船 , 举酒欲饮无管弦。③座中泣下谁最多? 江州司马青衫湿。④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⑤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⑥忽闻 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A.①⑤/②⑥/③/ B.①⑤/②/③④/⑥ C.①③/②/④/⑤/⑥ D.①③/②⑥/④⑤/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琵琶女演奏之前,诗人先写她的调弦动作和神情,用“未成曲调先有情”来说明她此时已进入乐曲的境 界中。 B.这部分文字对音乐的描写十分成功,诗人运用一连串的比喻,将抽象无形的音乐变得有形可感,不仅 写出了声音的轻重、快慢、高亢、低回与呜咽,而且写出了不同的音色和音量,复杂而有层次,表现了 琵琶女内心的情感起伏。 C.“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这两句属于正面描写,点染了当时的环境气氛,让周围船上的人们 都沉浸在“余音绕梁”的境界中,衬托了乐曲强烈的艺术魅力。 D.诗文中的琵琶女是一位怀才不遇的艺术家,从她弹奏的乐曲可以看出她对现实的不满。 18.下列各项中,没有使用夸张修辞的一项是() A.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B.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C.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 D.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19.依次对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①虽不养鸟,每天早晨有鸟语盈耳,无须挂画,门外有幅巨画──名叫自然。 ②座中泣下谁最多?江中司马青衫湿。 ③山峦爽朗,湖水清静,日里披满阳光,夜里缀满星辰。 ④适于心灵散步,眼睛旅行。 A. ①比喻 ②设问 ③对偶 ④拟人 B. ①拟人 ②设问 ③排比 ④比喻 C. ①拟人 ②反问 ③排比 ④夸张 D. ①比喻 ②反问 ③对偶 ④通感 20.下列诗句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B.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C.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D. 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21.下列各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 哦!我知道了!是残风来侵你的光芒,你烧得不稳时,才着急得流泪!(拟人) B. 无限的太平洋提起他全身的力量来要把地球推倒。(比喻) C.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江面”代国家;“激扬文字”代评论国家大事、激浊扬清 的文章。 D. 向上,再向高处飞翔,从地面你一跃而上,像一片火的轻云,掠过蔚蓝的天心。(比喻) 22.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B.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C.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D.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23.下列句子中,和例句运用了相同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例句:母爱是晒衣场上晒干的衣服,暖暖的,有太阳的气味。 A. 青春的脚步跟着心跳的声音,奔跑在流淌的时间里。(学生习作《青春的心跳》) B. 卖点不明不白的文化,花掉不清不楚的银两,留点不汉不唐的建筑,成就不高不低的功名。(某微博 对“故里之争”的看法) C. 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老舍《骆驼祥子》) D. 忽然想起/但伤感是微微的了/如远去的船/船边的水纹(敻虹《水纹》) 24.下面句子没有运用修辞方法的一项是( ) A. 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 B. 人类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炭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 C. 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犹如把生命的档案细细描画。 D. 如果一只蝈蝈死了,活着的一定会吃掉其尸体,就像吃普通的猎物一样。 25.下列对诗词所用修辞手法的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比喻) B. 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借代) C.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夸张) D.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拟人) 26.下列各句修辞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力的音乐,力的诗歌,力的律吕哟! B. 把一切沉睡在黑暗怀里的东西,毁灭,毁灭,毁灭呀! C. 我是月底光,我是日底光,我是一切星球底光。 D. 我飞奔,我狂叫,我燃烧。 27.下列诗句所用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B.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C.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D.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28.对下列语句中运用的修辞方法,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那些文字拙劣的、词不达意的、欠通的语句密密麻麻,作者有点像是骑在“文字”这匹未驯的马上,马 乱蹦乱跳,把他掀下来了。(比喻) B. 南面,则是苍茫无垠的渤海,这万里长城,从燕山支脉的角山上直冲下来,一头扎进了渤海岸边,这 个所在,就是那有名的老龙头,也就是那万里长城的尖端。(比喻) C. 你看那黑土呵,黑得这样油光光,乌亮亮,真叫人看不够,爱不够!我忽然想起一句民谚,这样的土 地,种上车杠能发芽,插下扁担会结瓜。(夸张、对偶) D. 不是有无数人在讴歌那光芒四射的朝阳、四季常青的松柏、庄严屹立的山峰、澎湃翻腾的海洋吗?不 是有好些人在赞美那挺拔的白杨、明亮的灯火、奔驰的列车、崭新的日历吗?(反问、排比) 29.下列各项中,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B.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C. 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D.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30.下列句子中,与例句所用修辞手法的类型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它散布了许多种子在十一个省内,发芽、长叶、开花、结果。 A. 电车不慌不忙地跑着,客客气气地响着铃销,好像在说:“借光,呃,借光。” B. 在形形色色的昆虫家族中,七星瓢虫算是比较高雅的,它飞翔的时候轻缓悠闲,就像撑着小洋伞散步 的名媛淑女。 C. 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D. 楼房在夜里呈现出银灰色,静静地蜷伏在雾气沼沼的地平线上。 31.对下列诗句所用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 青丝染了霜烟,心事褪了红颜。(《如懿传》主题曲《梅香如故》)(对比) B. 此生,如纸般薄命。(《延禧宫略》主题曲《雪落下的声音》)(比喻) C. 爱恋依,爱恋依,愿今生常相随。(《西游记》插曲《女儿情》)(反复) D.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知否》主题曲《知否知否》)(借代) 3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台湾媒体新近提出一个名曰“语言癌”的概念,一时间应者甚众,“语言癌”这一新概念,引起两岸媒体与 学界的热议,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升温,乃因其在一定程度上击中了命门所致。当表情包大面积代替词语表 达,当音频和视频大范围代替文字表述,当非规范的网络语言吞噬规范中文,当“西语”未加消化地侵入汉 语,“语言癌”悄然生成、蔓延,现代人无法用精准的中文表情达意。 台湾著名作家余光中认为,这和中文的“恶性西化”有很大关系,大家只顾学英文、看翻译小说,不再看 用字精简的中文经典,结果英文没学好,却把中文学坏了。化简为繁,以拙代巧,加上电视、网络 , 遂将“讲病态中文”变成时尚。作家张晓风还分析说,电视记者常在现场连线时拉高音调,吐出长串 、 不知所云的话语,这种“腔调”潜移默化感染到观众,“癌细胞”就一点点扩散了。这些分析无疑是切中肯綮 的。也许有人认为,“语言癌”的症状在台湾地区较为明显,大陆症状略轻。其实,在这一点上,两岸只是 表现形式不同而已。咱们大陆这边的电视节目“口水”也不少,“讲病态中文”在现实生活中更是常见,“英文 没学好却把中文学坏了”的例子 。 打造健康环保的“绿色语言环境”,一方面,我们需要看到流行语中的健康新生词语,并及时将它融入语 言河海,丰富语言宝库;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适时进行语言清污,对形形色色的“语言癌细胞增生”梳理 判别并加以 。唯有如此,“语言癌”才会逐步治愈。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推波助澜 累赘 俯拾即是 遏止 B.兴风作浪 繁杂 应接不暇 遏止 C.兴风作浪 累赘 应接不暇 遏制 D.推波助澜 繁杂 俯拾即是 遏制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语言癌”这一新概念,引起两岸媒体与学界的热议,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升温,乃因其在一定程度上击 中了命门所致。 B.“语言癌”这一新概念,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升温,引起两岸媒体与学界的热议,乃因其在一定程度上击 中了命门所致。 C.“语言癌”这一新概念,引起两岸媒体与学界的热议,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升温,乃因其在一定程度上击 中了命门。 D.“语言癌”这一新概念,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升温,引起两岸媒体与学界的热议,乃因其在一定程度上击 中了命门。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是( ) A.“我不知道是谁的挂号信退回来了?”张师傅说。 B.我生平最受用的有两句话:一是“责任心”,二是“趣味”。 C.版画是在不同材料的版面上(如木板、石板、钢板等)通过手工制版印刷而成的。 D.中国的年俗:如剪窗花呀、贴春联呀、放鞭炮呀……每一项都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33.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贝多芬的交响曲气象万干,细腻处如溪流涓涓,粗犷时似地裂山崩,震撼人心。 B. 灯笼火把,沿着大堤从南到北燃烧着,如一条长长的火龙,把河水照耀得通红。 C. 三面都是高山,紧紧地围着寺院,寺院就暖暖和和、舒舒坦坦地安卧在里面。 D. 菖蒲花朵纤秀,叶子却像短剑般挺立着,花和叶不同的特质得到很好的平衡。 34.下列诗歌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过了登高菊尚新,酒徒诗客断知闻。恰如退士垂车后,势利交亲不到门。(范成大) B. 羞与春花艳冶同,殷勤培溉待西风。不须牵引渊明此,随分篱边要几丛。(刘克庄) C.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味浓。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堕北风中。(郑思肖) D.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郑谷) 35.下列各句中,与例句运用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A.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B.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C.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D.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36.下列对各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这句话运用了“兴”的手法,引出了窦娥对天地的指斥。) B. “这就是咱苌弘化碧,望帝啼鹃。”(这句话引用了典故,是窦娥借古人的故事表明自己冤情之深。) C. “浮云为我阴,悲风为我旋。”(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是窦娥对感天动地的冤情的直接诉说。) D. “要什么素车白马,断送出古陌荒阡?”(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抒发了窦娥的一腔怨气。) 37.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方法的一项是( ) A. 石榴像一个球状的小口花瓶,皮是黄褐色的,剥开皮一看,一粒粒晶莹透明的果实排得整整齐齐。 B. 何等动人的一页又一页篇章!这是人类思维的花朵。 C. 他有一个大鼻子,但眉眼并未让鼻子挤去,鼻尖上生了几个酒刺,像未熟的草莓。 D. 那记录的女生涨红了脸停笔不写,仿佛听了他最后的一句,自己就当众受到了侮辱。 38.下面各句中,没有运用比喻论证的一项是( ) A. 我们之中的一个穷青年,因为祖上的阴功(姑且让我这么说说罢),得了一所大宅子。 B. 看见鱼翅,并不就抛在路上以显其“平民化”。 C. 别的且不说罢,单是学艺上的东西,近来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但终“不知后事如何”。 D. 只有烟枪和烟灯,虽然形式和印度,波斯,阿拉伯的烟具都不同,确可以算是一种国粹。 39.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 ) A. 满地黄花堆积 B. 东篱把酒黄昏后 C. 千戈寥落四周星 D. 无丝竹之乱耳 40.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没有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 ) A. 终岁不闻丝竹声 B. 举酒欲饮无管弦 C. 樯橹灰飞烟灭 D. 君当作磐石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C 【解析】【分析】C 项是借代,“吴钩”是吴地所造的钩形刀,代指自己的雄心。其余为比拟,A 项“独自愁” 是拟人手法,B 项“窥”是拟人的手法,D 项“殷勤”是拟人手法。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辨析修辞手法的能力。修辞是为了修饰文字词句而运用各种表现方式,使语言表达 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主要包括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引用、对比、 借代、反语。要对这些修辞手法的概念和作用牢记于心。 2.【答案】 D 【解析】【分析】题干要求选出“回目对应正确的一组”,①中“史大郎”“鲁提辖”都是《水浒传》中人物形 象,排除 AB 两项;②中“史太君”是《红楼梦》中的贾母,贾母姓史,所以又称史太君。鸳鸯是贾母身边 的得力大丫环。故②对用《红楼梦》;③中“曹操”“关公”是《三国演义》中重要人物,故③对应《三国 演义》;④中“八卦炉中逃大圣”是写孙悟空触犯天条被放入太上老君八卦炉中烧炼。悟空因祸得福炼成了 火眼金睛,从八卦炉逃出。“八卦炉中逃大圣”“五行山下定心猿”都是《西游记》中精彩情节。故④对应《西 游记》。 故答案为:D 【点评】 此题形式上考查排序,从能力角度看,实质上考查文学常识特别是对联的有关知识。先根据基 本的文学常识,选出与名著对应的两句话,选择的思路主要是看人名和地名。然后确定两句的顺序,确定 顺序的主要依据是内容先后或平仄;作为名著的回目标题,大部分时候是根据内容来确定上下句顺序,不 一定合平仄规律。 3.【答案】 C 【解析】【分析】考纲规定的常用的修辞主要有比喻、拟人、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借代和反 复,有人也把对比列入到修辞的行列,注意明确修辞的特征,然后具体的区分,题中 C 项,“对偶”错误, 修辞手法应为“排比,反复”。 故答案为:C 【点评】该题考查修辞手法的运用能力。完成这类题目,首先这需要考生把握常用的修辞手法,比如比喻、 夸张、排比、拟人、对偶、设问、反问、借代、反语、联想、通感、双关等。 4.【答案】 A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掌握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能力。A.“闲征雅令穷经史,醉听清吟胜管弦”意 思是:闲来征求酒令穷搜经书史籍,酒醉聆听吟咏胜过领略管弦。运用了对比,没有运用比喻修辞。B.用“千 里马”比喻人才。C.用“蓬”比喻游子。D.用“丝”比喻头发。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辨析修辞手法的能力。修辞是为了修饰文字词句而运用各种表现方式,使语言表达 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主要包括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引用、对比、 借代、反语。要对这些修辞手法的概念和作用牢记于心。 5.【答案】 B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修辞的正确使用。准确把握常见修辞手法,联系语境正确判断。常见的修辞方 法有: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题中 B 项运用的是借代的修辞,“红巾翠袖”, 是少女的装束,这里就是少女的代名词;A、C、D 三项是比喻的修辞。 故答案为: 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辨析修辞手法的能力。修辞是为了修饰文字词句而运用各种表现方式,使语言表达 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主要包括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引用、对比、 借代、反语。要对这些修辞手法的概念和作用牢记于心。 6.【答案】 C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把握能力。C 项,“此处运用的是借喻”错误,应为借代。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考生运用修辞手法的能力,属于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层级为 E.解答本题的关键 首先是要掌握有关常见修辞手法的有关知识,其次是结合具体的语境判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 7.【答案】 D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修辞手法的能力。 A.“长在水里”的本来是事物,把水生的下半截身子当成物来写,运用了拟物的修辞。 B.“飞出了”把侄儿比喻成鸟,拟物修辞,形象生动地写出了侄儿看到“我”到来的喜悦。 C.“饲养”是用于喂养动物的词,语句用于小姑娘,是拟物的修辞。 D.用了通感的修辞,把嗅觉的“清香”转化成为人的听觉“渺茫的歌声”。 故答案为:D 【点评】常见修辞格表达效果 比喻、比拟:描绘事物生动、形象、鲜明。增强了感染力。比喻用在议论中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易于 理解,接受。 借代: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 夸张:引起丰富的联想,突出了事物的本质和特征,便于抒发强烈的感情。 双关:使语言幽默,饶有风趣;生动活泼,含蓄曲折地表达微妙的神态和情思。对偶:音节整齐匀称, 节奏鲜明,有结构美和音乐美。 对比:使事物特征鲜明突出,表达强烈的感情。 互文:使语言明快,结构工整,声韵和谐,节奏明快。 8.【答案】 B 【解析】【分析】A. 借代,“丝竹”借代“音乐”; B.比喻。 C.借代,“ 杜康 ”借代“酒”; D.借代,“ 樯橹 ”借代“船只”; 故答案为:B 【点评】此题考查辨析修辞手法的能力。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 反问等。借代是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这一人或事物有密切关系的名称来替代,如以部 分代全体,用具体代抽象,用特征代本体。 9.【答案】 C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A.比喻和对偶。“荷叶”像“鱼儿伞”,“蛛丝”像“燕子帘”。 B.比喻和对偶。“风飘絮”比喻破碎的国家如风中飘散的柳絮,无可挽回。“雨打萍”比喻自己身世坎坷如雨 中浮萍漂泊无依,时起时沉。 C.只含有比喻,没有对偶。“碧玉”和“绿丝绦”,将柳叶比喻成碧玉,将柳条比喻成绿色的丝绦。“碧玉”与“万 条”,“一树高”与“绿丝绦”没有形成对仗。 D.比喻和对偶。飞花像梦一样轻,丝雨像愁绪一样细。且前后两句形成对偶。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修辞方法的辨析和运用。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了解常见的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张排 比、设问、反问等,然后通读整句,了解句意,抓住关键信息,辨析所用的修辞方法。本题考查学生图文转换 的能力. 10.【答案】 A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修辞手法的能力。①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航船”比作“大白 鱼”;②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使用两个“拗过去”;③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耀武扬威、洋洋得意”是人 的动作行为,赋予了物象“国旗”;④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 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身姿”三句并列,构成排比。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辨析修辞手法的能力。修辞是为了修饰文字词句而运用各种表现方式,使语言表达 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主要包括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引用、对比、 借代、反语。要对这些修辞手法的概念和作用牢记于心。 11.【答案】 B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辨析修辞方法的能力。 ①是比喻,把“青藏铁路”比喻成了“巨龙”。 ②是拟人,“出汗”赋予了“地球”人的情态。 ③是比喻,把“春天”比喻成了“小姑娘”。 ④是拟人,“从睡梦中苏醒”赋予了“春天”人的情态。 所以①④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辨析修辞手法的能力。修辞是为了修饰文字词句而运用各种表现方式,使语言表达 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主要包括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引用、对比、 借代、反语。要对这些修辞手法的概念和作用牢记于心。 12.【答案】 C 【解析】【分析】A.运用比喻修辞,把“他如此温和静雅”比作“棉花堆”。 B.运用比喻修辞,把“前程”比作“锦 绣”。 C.没有使用比喻修辞。D.运用比喻修辞,把“疑问”比作“毒蛇”,把“烦乱的思绪”比作“草”。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辨析修辞手法的能力。修辞是为了修饰文字词句而运用各种表现方式,使语言表达 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主要包括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引用、对比、 借代、反语。要对这些修辞手法的概念和作用牢记于心。 13.【答案】 D 【解析】【分析】D 项,“如今有谁堪摘”运用了反问手法,“憔悴损”以人写花,运用了拟人手法。没有使 用夸张修辞。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修辞手法的分析能力,注意翻译诗句。正确翻译诗句,根据平时掌握的修辞手法的 种类来判断答案。 14.【答案】 C 【解析】【分析】例句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A 项,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B 项,采用了比喻的修辞 手法。C 项,采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D 项,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辨析修辞手法的能力。修辞是为了修饰文字词句而运用各种表现方式,使语言表达 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主要包括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引用、对比、 借代、反语。要对这些修辞手法的概念和作用牢记于心。 15.【答案】 D 【解析】【分析】本题要求选择“下列句子中使用修辞手法和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宜采用排除法。D 项, “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是拟人的修辞手法。其他三项为借代:A 项,“明眸皓齿”代指美女;B 项,“帆”代指船;C 项,“青铜”代指镜子。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修辞方法的辨析和运用。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了解常见的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张排 比、设问、反问等,然后通读整句,了解句意,抓住关键信息,辨析所用的修辞方法。本题考查学生图文转换 的能力. 16.【答案】 B 【解析】【分析】本题考核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应先看清考查哪种修辞手法, 然后注意该手法的特点,在进行排除。B 项使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人比作笼中的鸟;A 项“膏粱”“纨 绔”借指富贵人家子弟;C 项“杜康”代指酒;D 项“帆”,指代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辨析修辞手法的能力,注意牢记常用的修辞类别。做此题,先要牢记修辞手法的特 点,再根据具体的选项来判断答案。 17.【答案】 (1)D (2)D (3)C (4)C 【解析】【分析】(1)A 项,整顿:古义,整理;今义,使不健全的健全起来。B 项,颜色:古义,指人 的脸色;今义,就是指色彩。C 项,向前:古义,先前;今义:向前走,前进。故选 D。 (2)大弦嘈嘈如急雨,是说大弦粗重悠长嘈嘈如暴风骤雨,表现了乐声的粗重。小弦切切如私语,是说 小弦和缓幽细切切如有人私语,表现了乐声的轻细。间关莺语花底滑,是说琵琶声像花底下宛转流畅的鸟 鸣声,表现了乐声的流畅。幽咽泉流冰下难,是说水在冰下流动受阻冷涩低沉、呜咽断续的声音,表现了 乐声的冷涩。故选 D。 (3)“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中,“眉”代指“头”,“低眉”即“低头”,运用了借代手法。“主人 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意思是主人(我)和客人都下了马,到了船上,举起酒杯想喝酒,但没 却没有管弦音乐。此句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就是虽然前一句写我,后一句写客人,但其实我和客人都发 生了这个动作。“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江州司马是官名,这里借代诗人自己,使用的是借 代手法。“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前一句的最后一个词语和后一句的第一个词语相同,运用 的是顶针的修辞手法。“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是说琵琶声如“银瓶乍破”,水浆奔迸,又如“铁 骑突出”,刀枪轰鸣,把“凝绝”的暗流突然推向高潮,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 不发”,是说听到了琵琶声之后,我忘却了回归客人也不想动身,衬托了琵琶女弹奏技艺的高超,运用了 衬托手法。故选 C。(4)C 项,“正面描写”错。“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是侧面描写,用周围 船上的人们的悄无言衬托琵琶女弹奏的艺术魅力。故选 C。 故答案为:(1)D;(2)D;(3)C;(4)C; 【点评】 (1)本题是考查的古今异义。古汉语中有大量古今字形相同而意义用法不同的词,这就是古今 异义。判断句子有没有古今异义不是很难,重要的是要结合古文中的上下文,平时一定要多积累东西,可 以说考试里的古今异义凭平时的课文和做过的题,都可以答出来的。 (2)本题考查对文言内容的理解与手法的把握。仔细理解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词把握乐声的不同特点。 ①“嘈嘈”,形容声音的粗重;②“切切”,形容声音轻细而急促,“私语”也可看出轻细之义;③“莺语”,像 黄莺的歌声那样婉转,特点为“流畅”;④“幽咽泉流冰下难”大意是像水在冰下流动受阻艰涩低沉、呜咽断 续的声音,体现的特点是“冷涩”。 (3)本题考查学生辨析修辞手法的能力。修辞是为了修饰文字词句而运用各种表现方式,使语言表达得 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主要包括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引用、对比、借 代、反语。要对这些修辞手法的概念和作用牢记于心。 (4)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理解鉴赏能力。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 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 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 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参考译文】 转紧琴轴拨动琴弦试弹了几声;尚未成曲调那形态就非常有情。弦弦凄楚悲切声音隐含着沉思;似乎在诉 说着她平生的不得志;她低着头随手连续地弹个不停;用琴声把心中无限的往事说尽。轻轻地拢,慢慢地 捻,一会儿抹,一会儿挑。初弹《霓裳羽衣曲》接着再弹《六幺》。大弦浑宏悠长嘈嘈如暴风骤雨;小弦 和缓幽细切切如有人私语。嘈嘈声切切声互为交错地弹奏;就像大珠小珠一串串掉落玉盘。琵琶声一会儿 像花底下宛转流畅的鸟鸣声,一会儿又像水在冰下流动受阻艰涩低沉、呜咽断续的声音。好像水泉冷涩琵 琶声开始凝结,凝结而不通畅声音渐渐地中断。像另有一种愁思幽恨暗暗滋生;此时闷闷无声却比有声更 动人。突然间好像银瓶撞破水浆四溅;又好像铁甲骑兵厮杀刀枪齐鸣。一曲终了她对准琴弦中心划拨;四 弦一声轰鸣好像撕裂了布帛。东船西舫人们都静悄悄地聆听;只见江心之中映着白白秋月影。 18.【答案】 D 【解析】【分析】此题是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修辞方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首先明确题干的要 求,如本题“下列各项中,没有使用夸张修辞的一项是”,考生须回顾常见修辞种类以及这些修辞的特点, 再浏览选项,进行选择。此题四个选项中涉及的修辞有夸张和比喻的修辞。夸张就是对事物的数量、大小, 对时间、空间,对事物的状态,进行特别地扩大、缩小、超前的修辞手法。A 项,“四万八千丈”夸张地写 天台山之高。意思:天台山虽高四万八千丈,面对着它好像要向东南倾斜拜倒一样。B 项,“千岩万转”夸 张地写出了天姥山的山路曲折。意思:无数山岩重叠,道路盘旋弯曲,方向不定,迷恋着花,依倚着石头, 不觉天色已经晚了。C 项,“一夜飞度”夸张地写出心情的急迫。意思:我根据越人说的话梦游到吴越,一 天夜晚飞渡过明月映照下的镜湖。D 项,没有使用夸张,使用的是比喻的修辞,将古来万事比作东流水。 意思:人世间的欢乐也是像梦中的幻境这样,自古以来万事都像东流的水一样一去不复返。 故答案为:D 【点评】该题考查诗歌中修辞手法的鉴赏能力。完成这类题目,首先这需要考生理解诗歌内容,然后把握 常用的修辞手法,比如比喻、夸张、排比、拟人、对偶、设问、反问、借代、反语、联想、通感、双关等。 19.【答案】 A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修辞手法的判断能力。(1)“门外有幅巨画──名叫自然”,把“自然”比喻成“巨 画”,是比喻手法。(2)“座中泣下谁最多?”是问,“江中司马青衫湿”是答,有问有答,是设问。(3)“山 峦爽朗,湖水清静”,“山峦”对“湖水”,“爽朗”对“清静”,是对偶;“日里披满阳光,夜里缀满星辰”同样是 对偶。(4)“心灵散步,眼睛旅行”,用写人的“散步”“旅行”写心灵和眼睛,是拟人。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辨析修辞手法的能力。修辞是为了修饰文字词句而运用各种表现方式,使语言表达 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主要包括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引用、对比、 借代、反语。要对这些修辞手法的概念和作用牢记于心。 20.【答案】 C 【解析】【分析】C 项,运用了夸张的手法,使天姥山显得雄奇、高大、壮丽和奇特。其它都运用了比喻 的修辞手法。A 项,把时光比作朝露;B 项,把官场比作樊笼;D 项,把琵琶声比作仙乐。故选 C。 故答案为:C 【点评】此题考查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 设问、反问等。它们的作用分别是:比喻:使语言形象生动,增加语言色彩;拟人:把事物当人写,使语 言形象生动;夸张:为突出某一事物或强调某一感受;排比: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对偶:使语 言简练工整;引用:增强语言说服力;设问:引起读者注意、思考;反问:起强调作用,增强肯定(否定) 语气。 21.【答案】 B 【解析】【分析】B 项,“提起他全身的力量”“推倒”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太平洋拟人化,形容太平洋 力量之大。诗句没有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辨析能力。较为常见的有比喻、夸张、拟人、排比、借代等。解答本题,首 先明确题目要求。然后要认真分析每个选项,根据题目要求选出符合要求的选项。 22.【答案】 D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修辞手法的能力。 A 项,对偶。 B 项,互文,说的是谈笑往来都是鸿儒,无白丁。 C 项,夸张。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辨析修辞手法的能力。修辞是为了修饰文字词句而运用各种表现方式,使语言表达 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主要包括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引用、对比、 借代、反语。要对这些修辞手法的概念和作用牢记于心。 23.【答案】 D 【解析】【分析】例句“母爱是晒衣场上晒干的衣服,暖暖的,有太阳的气味”,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A 项,“青春的脚步跟着心跳的声音,奔跑在流淌的时间里”运用“跟”“奔跑”人格化的动作,使“青春”人格化, 所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B 项,“卖点不明不白的文化,花掉不清不楚的银两,留点不汉不唐的建筑, 成就不高不低的功名”,运用排比手法,巧妙地说了四个“不……不……”,接连引用四个“不”字短语,运用了 排比的修辞手法;C 项,“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用来表示热的程度,运用 了夸张的修辞手法;D 项,“忽然想起/但伤感是微微的了/如远去的船/船边的水纹”,把“伤感”比作远去的“船 边的水纹”,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辨析修辞手法的能力。修辞是为了修饰文字词句而运用各种表现方式,使语言表达 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主要包括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引用、对比、 借代、反语。要对这些修辞手法的概念和作用牢记于心。 24.【答案】 D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鉴赏修辞手法的能力。 A 项,“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运用了拟人手法,山色是青的,只因为“我”的心情不好,好像山也铁青 着脸一样。 B 项,“人类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炭的形成”运用了比喻手法,作者用“煤的形成”比喻“人类的血战前行 的历史”。 C 项,“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犹如把生命的档案细细描画”运用了比喻手法,“刻下道道皱纹”写的 是化石,这是一种比喻,人脸皱纹是生命历程的写真,而把化石比作人脸皱纹,说明化石是地球历史的见 证。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修辞方法的辨析和运用。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了解常见的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张排 比、设问、反问等,然后通读整句,了解句意,抓住关键信息,辨析所用的修辞方法。本题考查学生图文转换 的能力. 25.【答案】 D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常用修辞手法的理解判断能力。解答此类题型,要求考生熟悉常用的修 辞手法,修辞手法包括比喻, 白描,比拟(分为拟人、拟物),衬托(反衬、陪衬),顶真、对比,对 偶,反复,反问,反语等,知道常用的修辞手法的特点,并根据其特点判断出是何种修辞。 A 项,比喻,把“浪花”比作“雪”。 B 项,借代,“膏粱”借代“不肖子弟”。 C 项,夸张,“三千尺”形容庐山瀑布的落差气势。 D 项,比喻,把“露珠”比作“珍珠”,把“月亮”比作“弓箭”。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辨析修辞手法的能力。修辞是为了修饰文字词句而运用各种表现方式,使语言表达 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主要包括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引用、对比、 借代、反语。要对这些修辞手法的概念和作用牢记于心。 26.【答案】 B 【解析】【分析】题干要求选择“下列各句修辞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B 项,采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 其他三项都是采用排比的修辞手法。 故答案为: 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辨析修辞手法的能力。修辞是为了修饰文字词句而运用各种表现方式,使语言表达 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主要包括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引用、对比、 借代、反语。要对这些修辞手法的概念和作用牢记于心。解答本类题需要根据不同修辞手法的特点,联系 具体语句进行分析。 27.【答案】 D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对常考修辞有所 了解,如比喻、比拟、借代、夸张等,然后对这些修辞的特点有所了解,同时要关注修辞之间的区别,如 借喻和借代。本题要求选出“所用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A 项,“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抵万金”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反映了诗人在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 至时的迫切心情。 B 项,“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若飞”使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木兰身跨飞驰战马, 万里奔赴战场的矫健雄姿。 C 项,“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摘星辰”使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楼之高。 D 项,“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朱门”代指有钱的贵族,因为豪富之家常把大门油漆成红色,以显示 宅府的华贵以及身份的显赫,所以“朱门”就成了豪富之家的代名词,使用借代的修辞。 故选 D。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考生运用修辞手法的能力,属于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层级为 E.解答本题的关键 首先是要掌握有关常见修辞手法的有关知识,其次是结合具体的语境判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 28.【答案】 B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的能力。解答此题,考生需要把握常见修辞手法 的特点以及效果,然后结合选项的分析进行判断。常见修辞如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等。 本题要求选出“对下列语句中运用的修辞方法,说法不正确的一项”。A 项,“‘文字’这匹未驯的马”运用了比 喻的修辞方法,正确。 B 项,“比喻”错误,这句话中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用“直冲下来”“一头扎进”给静态的“万里长城”以动态 的描写;C 项,语段中引用的民谚运用了夸张和对偶的修辞方法,既生动地突出了土地肥沃、能种出好庄 稼的特征,正确;D 项,“不是……?不是……”连用两个反问,“那光芒四射的朝阳、四季常青的松柏、庄严 屹立的山峰、澎湃翻腾的海洋”“那挺拔的白杨、明亮的灯火、奔驰的列车、崭新的日历”套用了排比,正确。 故答案为: B 【点评】本题考查修辞方法的辨析和运用。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了解常见的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张排 比、设问、反问等,然后通读整句,了解句意,抓住关键信息,辨析所用的修辞方法。本题考查学生图文转换 的能力. 29.【答案】 C 【解析】【分析】A 项,“一树寒梅白玉条”,以“白玉条”喻“寒梅”,运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B 项,“碧 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以“碧玉”喻“柳叶”,以“绿丝绦”喻“柳枝”,运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C 项,“冲冠一怒为红颜”,“红颜”代指美女,运用的是借代的修辞手法;D 项,“潭面无风镜未磨”,以“镜”喻“潭 面”,运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考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结合语句内容,抓住关键词 语分析。常见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 30.【答案】 D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手法的能力。修辞手法,是为提高表达效果,用于各种文 章或应用文的写作的语言表达方法的集合。认真分析题目中每个句子的特点,然后确定修辞手法。常用的 修辞包括比喻、比拟、借代、对偶、夸张、设问、排比、反问等。例句用“散布了许多种子”“发芽、长叶、 开花、结果”来写长征,使用的是拟物的手法。A 项,用“不慌不忙”“客客气气”“说”来写电车,把电车当成 人来写,用的拟人的手法;B 项,“高雅”“悠闲”来写七星瓢虫,是拟人的手法;“它飞翔的时候轻缓悠闲, 就像撑着小洋伞散步的名媛淑女”,把轻缓悠闲飞翔的七星瓢虫比成撑着小洋伞散步的名媛淑女,使用了 比喻的手法;C 项,把“我们之间已经隔的距离”用“厚障壁”来作比,使用的比喻的手法;D 项,将楼房当做 能“蜷伏”的物来写,用的是拟物的手法。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修辞方法的辨析和运用。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了解常见的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张排 比、设问、反问等,然后通读整句,了解句意,抓住关键信息,辨析所用的修辞方法。本题考查学生图文转换 的能力. 31.【答案】 A 【解析】【分析】A 项,前半句“青丝染了霜烟”用了比喻,将白发比作“霜”;后半句“心事褪了红颜”用了拟 人和夸张,心事使容颜衰老,没有使用对比的修辞手法。故选 A。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修辞方法的辨析和运用。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了解常见的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张排 比、设问、反问等,然后通读整句,了解句意,抓住关键信息,辨析所用的修辞方法。本题考查学生图文转换 的能力。 32.【答案】 (1)A (2)D (3)B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 要求,然后把握成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第一处,推波助澜:比喻助长事物的声势以扩大影响 (多含贬义)。兴风作浪:比喻煽动情绪,挑起事端或进行破坏活动。语境说的是中文被“恶性西化”,电视、 网络的助长作用,所以应选“推波助澜”。第二处,累赘:形容文字繁复或语言啰唆。繁杂:事情多而且杂 乱。语境是修饰语言,所以应填“累赘”。第三处,俯拾即是:只要弯下身子来捡,到处都是。形容地上的 某一类东西、要找的某一类例证、文章中的错别字等很多。应接不暇:原形容美景繁多,看不过来。后来 多形容人或事情太多,接待应付不过来。语境强调的是“英文没学好却把中文学坏了”的例子多,所以应填“俯 拾即是”。第四处,遏制,强调阻止的过程。遏止,强调结果。语境强调的是对形形色色的“语言癌细胞增 生”的处理结果,所以应填“遏止”。故选 A。 (2)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浏览划线句,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 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然后比对选项,找出选项间的 不同之处再进行比较、辨析。文段中划线的这个句子有三处问题:一是语序不当,应是先在短时间内升温, 然后才会引起关注;二是先“关注”后“热议”;三是句式杂糅,最后一句陈述原因,既用了“因”,又用了“所 致”。A、B、C 三项均存在不同的问题,应排除。故选 D。 (3)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熟记常见标点的使用规则,包括逗号、句号、 顿号、引号、括号、书名号等。高考试卷对标点符号的考察涉及面广,迄今为止,除着重号外,其余 15 中常用的标点符号都在高考试题中出现过,一些易混的标点符号在高考中出现的频率较高,成为考查的热 点。作答时审清题干要求,结合内容及标点使用规则仔细判断。本题要求选择“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 用,正确的是”。A 项,问号使用错误,句中无疑问语气。C 项,括号应调至“材料”后,紧跟被解释的内容。 D 项,将冒号改为逗号。冒号不能在“如”的前面。一般来说二者不能同时存在,但是除了如后面的成分复 杂,为了避免句子混乱,可以在如后面加冒号。故选 B。 故答案为:⑴A;⑵D;⑶B; 【点评】(1)此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成语的能力。成语主要有语意内涵不明、褒贬误用、对象错配、 似是而非四种误用方式,成语只能分类记忆,没有什么捷径,如果不知道意思一切方法都失灵,所以要注 意平时的积累。 (2)此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病句题历来是高考热点,复习中首先要熟悉高考常考的六种病句 类型——搭配不当、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积累经验,辨析时可 采用紧缩主干法,先审主干再审枝叶。 (3)此题考查学生把握标点符号的能力。本考点要求学生熟悉标点符号的种类,掌握各种标点符号的用 法、作用及书写位置,着重掌握冒号、分号、破折号、引号、问号的用法及标号与点号的运用;能给现代 文、文言文加标点;对错、漏标点能加以改正或补出,做到书写规范,使用正确。 33.【答案】 C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修辞手法。一般说来,描绘类的修辞手法作用为使描写对象生 动形象,主要有比喻、拟人、夸张;结构类的修辞手法作用为突出强调,主要有对偶、排比、反复;表达 类的修辞手法作用为增强语气,主要有反问和设问。考生要看清考题的具体要求,细心辨析作答。 A 项,“细腻处如溪流涓涓,粗犷时似地裂山崩”,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本体为“交响曲”,喻体为“溪流 涓涓”“ 地裂山崩”,相似点为“细腻”“粗犷”“震撼人心”。 B 项,“如一条长长的火龙”,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本体为“灯笼火把”,喻体为“火龙”,相似点为“长长 的”。 C 项,“紧紧地围着寺院,寺院就暖暖和和、舒舒坦坦地安卧在里面”,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暖暖和和、 舒舒坦坦地安卧”属于人的行为、状态、感觉,赋予了寺院,亲切生动。 D 项,“叶子却像短剑般挺立着”,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本体为“叶子”,喻体为“短剑”,相似点为“挺立”。 故答案为:C 【点评】此题考查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 设问、反问等。它们的作用分别是:比喻:使语言形象生动,增加语言色彩;拟人:把事物当人写,使语 言形象生动;夸张:为突出某一事物或强调某一感受;排比: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对偶:使语 言简练工整;引用:增强语言说服力;设问:引起读者注意、思考;反问:起强调作用,增强肯定(否定) 语气。 34.【答案】 A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修辞手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诗歌中常见的修辞手法: 比喻、拟人、对偶、对比等。然后根据诗歌内容,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来找出修辞手法,再通过分析 比对,得出正确的答案。 A 项,“恰如退士垂车后,势利交亲不到门”说菊花在节日与节后受到人们的不同待遇,恰好像当官的辞官 之后一样的待遇。采用了对比和比喻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重阳节后菊花无人欣赏的无限悲叹。 B 项,“羞与春花艳冶同,殷勤培溉待西风”两句采用了拟人的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菊花不与春花争高 下、孤傲、高洁的特点。 C 项,“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堕北风中”两句采用了拟人的手法,形象生动写出了菊花坚守气节,宁死 不屈的精神。 D 项,“由来不羡瓦松高”采用拟人的手法,将菊花人格化,通过写菊花在池边含露飘香,不与没什么用处 的瓦松比高,表现了它的淡泊名利的品质。 故选 A。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考生运用修辞手法的能力,属于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层级为 E.解答本题的关键 首先是要掌握有关常见修辞手法的有关知识,其次是结合具体的语境判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 35.【答案】 C 【解析】【分析】例句“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的“丝竹”为借代,用乐器代指音乐; C 项,“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中的“乱红”也是借代手法,用“红”代指花; A 项,“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使用对偶,“绿如蓝”为比喻; B 项,“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为比兴,用物体引出人; D 项,“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暗香浮动”为通感,“暗香”本是嗅觉,“浮”字化嗅觉为视觉, 这是通感的修辞。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辨析修辞手法的能力。解答此题,考生需要对常考修辞的特点有所了解,再结合 诗句进行辨析。常考修辞有: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等。 36.【答案】 D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修辞手法的能力。常见的修辞手法主要有八种,比喻,比拟,排 比,夸张,反复,对偶,设问,反问。此题要求选出“下列对各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 项”,对照选项,仔细分析,注意辨析手法是不要脱离原句,有时可能要回到原文中分析。 D 项,“要什么素车白马,断送出古陌荒阡?”,“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说法错误,没有比喻手法, “素车”“白马”“古陌”“荒阡”是实指。 故选 D。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修辞方法的辨析和运用。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了解常见的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张 排比、设问、反问等,然后通读整句,了解句意,抓住关键信息,辨析所用的修辞方法。本题考查学生图文转 换的能力。 37.【答案】 D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的能力。解答本题时,考生应先明确比喻这种修辞手 法。 A 项,将石榴比作“小口花瓶”。B 项,将篇章比作“人类思维的花朵”。C 项,将长酒刺的鼻子比作“未 熟的草莓”。D 项,没有运用修辞方法,句中的“仿佛”表示猜测。故选 D。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修辞方法的辨析和运用。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了解常见的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张 排比、设问、反问等,然后通读整句,了解句意,抓住关键信息,辨析所用的修辞方法。本题考查学生图文转 换的能力. 38.【答案】 C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论证方法的辨析能力。具体考查比喻论证。比喻论证就是用比喻的方法讲道 理,比喻论证可把道理讲得通俗易懂,容易被人接受。使论证的内容更加生动形象,更利于读者明白。本 题选没有运用比喻论证的一项。C 项,没有比喻论证,送古董去展览属于举例论证。A 项,“大宅子”比喻 文化遗产;B 项,“鱼翅”比喻文化遗产中的精华;D 项,“烟枪和烟灯”比喻文化遗产中的旧形式。故选 C。 故答案为:C 【点评】此题考查辨别论证方法及其作用的能力。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 对比论证等。采用事实论据论证的就属于举例论证,分析作用时应首先明确作者列举了什么典型事例,是 为了证明什么,作用是增强文章的说服力。运用道理论据证明论点的就属于道理论证,其作用是具有权威性, 论证有力。比喻论证指论证的语句采用了比喻这种修辞手法,这种论证方法可把道理讲得通俗易懂,深入 浅出,容易为人接受。对比论证是用正反两方面的事实或道理进行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阅读时要分 析什么和什么对比,再分析这样对比是为了证明什么。其作用是正确错误分明,是非曲直明确,给人以深 刻印象。总之,分析论证方法的作用要和论点联系起来,先从内容上考虑,再从论证角度考虑。 39.【答案】 B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修辞手法的能力。修辞是为了修饰文字词句而运用各种表现方式,使 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主要包括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引用、 对比、借代、反语。要对这些修辞手法的概念和作用牢记于心。 A 项,“满地黄花堆积”中“黄花”指菊花; C 项,“千戈寥落四周星”中“干戈”指战争; D 项,“无丝竹之乱耳”中“丝竹”指音乐。 故选 B。 故答案为:B 【点评】此题考查辨析常用的修辞方法。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 借代、设问、反问等。借代,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事物,而借用与它有密切关系的事物来代替,或用事物的局 部代替整体,就是借代。借代可使语言简洁、生动、形象化,唤起读者的联想。理解诗句,结合语境即可判 断。 40.【答案】 D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修辞方法的辨析和运用。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了解常见的修辞方法:比喻、 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等,然后通读整句,了解句意,抓住关键信息,辨析所用的修辞方法,最 后辨析各项修辞是否正确,用排除法选出分析正确的选项。A 项,借代手法,“丝竹”代指音乐;B 项,借 代手法,“管弦”代指音乐;C 项,借代手法,“樯橹”代指曹操的水军;D 项,比喻手法,把焦仲卿比作磐石。 故选 D。 故答案为:D 【点评】此题考查辨析修辞手法的能力。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 问、反问等。借代是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这一人或事物有密切关系的名称来替代,如 以部分代全体,用具体代抽象,用特征代本体。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19 tt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8023965号-4

天天资源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