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资料详情(天天资源网)

资料简介

1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学案 第一节 非连续性文本知识概述 【复习指导】 一、新高考非连续性文本选文特点 在新高考中,对用类文本阅读的考查中,将论述类文本与其他实用性文本合并,这样 组合有三大理由: (1)文本共性:①高考选文都具有思想性、人文性,文化内涵深厚,紧扣时代脉搏。 ②两类文本的内容专业性都比较强。③两类文本语言严密,逻辑性、理论性都比较强,文 本篇幅虽小,但包含的信息量不少。 (2)命题共性:两类文本的题目都侧重考查理解、分析、概括能力,即信息检索、概 括表达的能力。①论述类文本选择题的第 1、3 题和实用性文本的两道选择题均是理解分析 文章内容题,考查信息的概括分析能力,其设误方式相通。②论述类文本第 2 题的命题角 度虽然着眼于文本的论证分析,但其实质依然是对论点、论据、论证等文体要素信息的概 括分析。③实用性文本的主观题依然是有明确信息指向的内容归纳概括,与论述类题目只 是题型的区别。 (3)读文和解题共性:①读文上:时间上求快,都定位于速读文本。既要厘清段落的 内部层次(写了什么);还要厘清篇章层次(怎么写的)。②解题上:掌握通法——比对法。 依据命题人命制题目的共性手段,解答选择题仍要遵循“题文比对”这一基本通法。③读 文和解题上:均对准确定位信息区间有较高要求,凸显信息检索能力。 二、非连续性文本的读文要求 论述类文本与其他实用性文本都侧重以速读为基础的信息筛选整合能力,因此,读文 要遵循“泛读十精读”的原则。①养成一种习惯:检索有用信息。检索发现文本关键信息 是阅读这两类文本的核心任务,读文时要善于锁定文中负载关键信息的词句,不要在细枝 末节上纠缠。②具备两种心态:一是专注,聚精会神地进入阅读状态和信息搜索状态;二 是仔细,题目涉及的所有信息均来自选文,但往往在极细微处设置考查点,这就要求我们 读文必须认真、仔细。③明确三个步骤:第一步,圈点勾画,筛选信息;第二步,检索主 干,明确思路;第三步,归纳整合,图示全文。 三、答题知识概述 1.论述类文本三要素 (1)论点:论点是作者对议论的问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是文章的灵魂。论点的表述 形式往往是一种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句式,它必须是明确的表态性的句子。议论文一般 只有一个中心论点,有的议论文还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分论点是用来补充或证 明中心论点的,只要研究这些论点的关系,就可以分出主从。 (2)论据:论据是证明论点正确性和可行性的材料,是作者用来证明论点的根据。一 般包括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两种:①事实论据,指有代表性的事例、确凿的数据、可靠的 史实等。在议论文中作用十分明显,分析事实,摆出道理,检验它与文章观点在逻辑上是 否一致。②理论论据,指经过实践检验的格言、原理、定律及人们公认的道理等。运用事 实论据要详略得当,引用理论论据要准确恰当,论据的排列要有一定的顺序。 (3)论证:论证就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与论点的关系是证明与被证 明的关系。一般来说,论点是解决“证明什么”的问题,论据是解决“用什么来证明”的 问题,而论证是解决“怎样证明”的问题。论证的目的在于揭示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内在逻 辑关系。 2.论述类文章的论证结构 (1)并列式:文本展开的各层次间关系是平等的,或者分论点之间关系是并列表述的, 或者围绕一个问题,从不同角度论证同一观点。 (2)层进式:文本各层次之间层层深入、步步推进,可以是由表及里,从现象入手, 2 分析原因,找出症结,指明性质,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3)对比式:把两种观点加以对比,通过二者的对比,突出论证其中 一方面的正确性。往往一方面用墨较多,作为论证的重点;而另一方面着墨较少,只 作陪衬。 (4)总分式:文章各层次之间有总说与分说的关系,论点在各层次的分论点当中体现, 而各层次的分论点由总论点统领,可以先总后分,也可以先分后总,还可以先总后分再总。 3.文本研读备考策略 (1)积累逻辑知识。高考试卷中的分析题、推理题都是对考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考查, 是高考的重点和难点。掌握一定的逻辑知识,有助于考生找到命题的关键点,快速解题。 (2)明确解题步骤。首先要快速浏览,根据题干定位信息区间,然后筛选、分析、整 合信息,最后组织答案。 (3)探索并形成自己的信息处理技巧。考生在没有理论指导的情况下,加强对新闻、 传记、访谈等不同文体和以图表、图画等为信息承载形式的文本材料的阅读训练,看标题, 抓要素,理思路,挖主旨,特别要注意分析非连续性文本中各则材料间的联系。 (4)明确多则材料间的关系。①辨析相互关系。综合分析各则材料,多向思考,厘清 材料关系,对其进行个性化解读。A.不同主体读出对比关系:当多则材料是用不同的主体 来说明一个共同话题时,要读出对比关系,发现不同主体的优缺点,取长补短提出建议。B.不 同角度读出互补关系:当多则材料是从共同话题的不同角度进行说明时,要读出互补关系, 全面认识事物,对其价值优劣做出合理评价。C.不同阶段读出互补关系:当多则材料是从 共同话题的不同发展阶段来介绍时,要读出互补关系,纵向分析把握事物的发展脉络,从 而推断事物未来的发展前景和方向。②找出共同话题。在归纳总结出每则材料的中心内容 的基础上,找出多则材料的共同话题。 【过关训练】 一、【2020 新高考全国Ⅰ卷(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历史地理学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我国最早的地理学著作《禹贡》。这篇托名大禹的著 作实际产生在战国后期。《禹贡》虽以记载传说中的大禹治水后的地理状况为主,但也包含 了对以往地理现象的追溯,含有历史地理学的成分。 成书于公元 1 世纪的《汉书·地理志》对见于典籍记载的重要地理要素,包括古国、 历史政区、地名、河流、山岭、古迹等都做了记载和简要考证,并不局限于西汉一朝。作 者班固比较充分地利用已有的地理记载和地理研究成果,使得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初具雏 形。同样,成书于公元 6 世纪的《水经注》也从传世的数百种地理著作中搜集整理了大量 史料,并做了深入的考证和研究。今天,我们之所以还能知道先秦的某一个地名在现在的 什么地方,能知道秦汉以降的疆域范围,能够大致了解黄河早期的几次改道,都离不开这 两种著作。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皇朝的更迭、政权的兴衰、疆城的盈缩、政区的分合和地名的 更改不断发生;黄河下游及其支流的频繁决溢改道又经常引起有关地区地貌及水系的变迁, 给社会生活带来相当大的影响。中国古代繁荣的文化使这些变化大多得到了及时而详尽的 记载,但由于在如此巨大的空间和时间中所发生的变化是如此复杂,已不是一般学者所能 随意涉足,因而产生了一门专门学问——沿革地理。 沿革地理研究的内容关系到国计民生,也是治学的基础,例如历史地名的注释和考证、 历代疆域和政区的变迁、黄河等水道的变迁,特别是与儒家经典和传统正史的理解有关的 地理名称和地理知识,都被看成是治学的基本功。沿革地理的成就在清代中期达到高峰,很 多乾嘉学者致力于此。 但是沿革地理并不等于历史地理学,二者不仅有量的不同,而且有质的区别。就研究 内容而言,前者主要是疆域政区、地名和水道的空迁,后者却涉及地理学的各个分支。就 3 研究的性质而言,前者一般只是对现象的描述和复原,很少涉及变化的原因,后者则不仅 要复原各种以往的地理现象,而且要寻找它们变化发展的原因,探索背后的规律。由于产 生于西方的现代地理学在中国的传播很迟,加上我国缺乏全面系统的科学基础,中国沿革 地理虽然早已成为专门学问,却一直未形成新的学科。历史地理学则有自己独立的学科体 系和理论,是现代地理学的一部分。 显然,历史地理学形成和发展的一个决定因素是现代地理学的建立,中国到 20 世纪初 叶才逐渐具备这一条件。中国沿革地理向历史地理学的发展是 30 年代以后才开始的。由顾 颉刚等发起的学术团体禹贡学会及其主办的《禹贡》半月刊,起初仍以研究和发展沿革地 理为宗旨。1935 年,《禹贡》开始以 The Chinese Historical Geography (中国历史地理) 作为刊物的英语名称,这说明禹贡学会的学者们已经受到现代地理学的影响,产生了将传 统的沿革地理向现代的历史地理学转化的愿望。新中国成立后,对学科发展满怀热情的学 者及时指出了沿革地理的局限性,一些大学的历史系以历史地理学取代了沿革地理。到上 个世纪 60 年代中期,中国历史地理的研究机构和专业人员已经粗具规模。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历史地理学者继承和发扬沿革地理注重文献考证的传统,充分运用地理学和相关学 科的科学原理,引入先进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不断开拓新的学科分支,扩大研究领域, 在历史地图编绘、行政区划史、人口史、区域文化地理、环境变迁、历史地理文献研究和 整理等方面都取得显著成绩,有的已居国际领先地位。中国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在整体上达 到一个新的水平,标志着这门具有悠久传统的学科迎来了一个向现代化全面迈进的新阶段。 (摘编自葛剑雄《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基础和前景》) 材料二: 历史地理学在以空间为研究对象的地理学的庞大家族中,具有独特性,即空间过程和时 间过程相结合。英国近代地理学创建人麦金德,主张地理学者应当尝试重建过去的地理, 如果不是这样,地理学就只是当代现象的描述,只有加上时间的尺度,才能考察变化的过 程,并显示出今日的地理只不过是一系列阶段的最新一个阶段。 历史地理学把空间和时间结合起来的特征,体现了发生学原理的应用,意味着对地理 事物和地理现象的空间关系的研究,要从产生、形成、演变的过程来探寻其规律,这是近 现代科学的重要特征。而地理环境的演变往往需要经历漫长的时间过程,如长江三峡、黄 土高原、长江三角洲等地貌的形成和演变,时间之漫长达到十万至数千万年;我国许多城 市的兴起距今已有 1000 年,而像武汉如从原始部落聚居算起,距今已达 4000~5000 年, 从原始城址的出现算起距今也有 3100~3600 年。这种形成的演变过程,只有全面系统地进 行观察和研究,才能探寻出规律性的内容。有了客观的规律,方能预测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摘编自刘盛佳《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禹贡》和《汉书·地理志》都对以往的地理现象做了追溯,包含沿革地理的知识, 也含有历史地理学的成分。 B.沿革地理在中国古代较为发达,是因为古代学者需要借助它来开展儒学和历史研究, 但它并没有独立的学术空间。 C.学科意义上的历史地理学兴起于西方,它的研究体现了发生学原理的应用,最能彰 显现代地理学的科学特征。 D.地理环境由自然环境和城市环境构成,两者的形成和演变都遵循一定的规律,而且 都会经历较为漫长的演变过程。 1.A【A 项,根据“《禹贡》虽以记载传说中的大禹治水后的地理状况为主,但也包含了对 以往地理现象的追溯,含有历史地理学的成分”可知《禹贡》符合要求,根据“《汉书·地 理志》……作者班固比较充分地利用已有的地理记载和地理研究成果,使得中国历史地 理学研究初具雏形”可知《汉书·地理志》符合要求,A 项对。B 项,根据原文“特别 是与儒家经典和传统正史的理解有关的地理名称和地理知识,都被看成是治学的基本 4 功”可知“开展儒学和历史研究”是“沿革地理”的基本功,但“开展儒学和历史研究” 不是“沿革地理在中国古代较为发达”的原因,选项强加因果。C 项,根据原文“历史 地理学则有自己独立的学科体系和理论,是现代地理学的一部分”和“这是近现代科学 的重要特征”可知“最能彰显现代地理学的科学特征”说法绝对且于文无据。D 项,“地 理环境由自然环境和城市环境构成”不正确,一是原文中无相关依据,二是根据生活常 识可知“地理环境由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构成”,选项遗漏了信息。】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我们今天想要了解战国时期某个诸侯国辖域的大致情况,《汉书·地理志》应是 重要的参考书目。 B.通过对比 1935 年《禹贡》半月刊所用的中英文刊名,可以看出这个刊物兼顾传统与 现代的学术视野。 C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历史地理学的一些研究在国际上领先,主要得益于学科分支 的开拓和研究领城的扩大。 D.从历史地理学的角度研究某一地区运河开凿的路线选择,可以为该地区未来的运河 网规划提供重要参考。 2.C【A 项,由原文“成书于公元 1 世纪的《汉书·地理志》对见于典籍记载的重要地理 要素,包括古国、历史政区、地名、河流、山岭、古迹等都做了记载和简要考证,并不 局限于西汉一朝”可知 A 项对。B 项,由原文“1935 年,《禹贡》开始以 The Chinese Historical Geography (中国历史地理)作为刊物的英语名称,这说明禹贡学会的学者 们已经受到现代地理学的影响,产生了将传统的沿革地理向现代的历史地理学转化的愿 望”可知 B 项对。C 项,由原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历史地理学者继承和发扬沿革 地理注重文献考证的传统,充分运用地理学和相关学科的科学原理,引入先进的理论、 方法和技术,不断开拓新的学科分支,扩大研究领域,在历史地图编绘、行政区划史、 人口史、区域文化地理、环境变迁、历史地理文献研究和整理等方面都取得显著成绩, 有的已居国际领先地位”可知选项遗漏了重要信息,且“主要”这一说法绝对,C 项错。 D 项,由原文“这种形成的演变过程,只有全面系统地进行观察和研究,才能探寻出规 律性的内容。有了客观的规律,方能预测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可知 D 项对。】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沿革地理研究范畴的一项是( ) A.历代州域形势变迁研究 B.赤壁之战地名考释 C.隋唐时期海河水道研究 D.黄土高原沟壑演变研究 3.D【根据原文“沿革地理研究的内容关系到国计民生,也是治学的基础,例如历史地名 的注释和考证、历代疆域和政区的变迁、黄河等水道的变迁,特别是与儒家经典和传统 正史的理解有关的地理名称和地理知识,都被看成是治学的基本功”可知:A 项属于“历 代疆域和政区的变迁”,B 项属于“历史地名的注释和考证”,C 项与“黄河等水道的变 迁”为同一范畴,都相继予以排除,故选 D。】 ★4.请结合材料内容,给历史地理学下一个简要定义。(4 分) 4.①历史地理学是现代地理学的分支学科,②具有时空结合的特征,③以自然和人文地理 现象的产生、形成及其演化的过程为研究对象,④探寻这些现象产生、形成及其演化背 后的原因和规律。【下定义时应注意其“类属”和“特征”。首先应明确历史地理学是一 个学科。然后根据材料梳理出它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特征、时代等要素,将其组合 成一句完整的话语。回答本题时还应注意不能将其与“沿革地理”相混淆。】 ★5.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6 分) 5.①首先对历史地理学进行溯源,以古代地理文献引出传统的沿革地理;②进而将沿革地 理与历史地理学对比,指出历史地理学依托现代科学;③按年代介绍我国历史地理学在 现代以来的发展,以及改革开放后取得的巨大成就。【概括大意时应明确每个段落的“核 5 心话题”。材料一第一、二段主要介绍《禹贡》《汉书·地理志》《水经注》这三本书的 内容,第三、四段介绍“沿革地理”的研究对象和特征,第五段将“沿革地理”与“历 史地理学”进行对比,第六段将历史地理学的成就按时代顺序进行列举。在上述基础上, 将信息进行整合可得出答题要点。】 二、【2021 年新高考八省联考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10 题。 材料一: 近年来,“人机大战”引起世人关注,人工智能发展引发的忧虑和争论开始从学术圈进 入公众视野,要将这些思考引向深入,就需拓宽视域,厘清思路,特别要善用底线思维来 把握问题,对无限制发展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后果,可从近期、远期和终极威胁三个层面 来分析。 近期威胁的一个表现是人工智能开始大批量取代蓝领工人和下层白领。这在发达国家 的制造业中表现较明显,我国一些工厂也开始这么做。从经济效益看,工业人工智能成本 的下降使“取代”变得有利可图。“汽车的出现没有让马车夫找不到新工作”只是以往的经 验,这次并非如此:大批工人陆续失业,只要达到某个临界点,社会就有可能发生动荡。 近期威胁的另一表现是军用人工智能的研发。史蒂芬·霍金、比尔·盖茨等人曾呼吁 世人警惕人工智能的盲目研发,特别是军事用途的研发,认为这有可能导致比原子弹更可 怕的武器出现。因为军用人工智能有可能直接操控武器,一旦失控,后果难以设想;即使 没有失控,研发出这类更冷酷、更高效的杀人武器,亦非人类之福。 人工智能的远期威胁中,最容易想到的就是它们可能的反叛,这点很容易理解,《黑客 帝国》《未来战士》等科幻影片对此已做过大量设想。人工智能业界和一些盲目乐观人士常 用“人工智能还很初级”之类的说法宽慰公众,但这种理由是站不住脚的,“老虎还小”不 能成为养虎的理由。因此,我们对这一威胁必须保持足够的警惕。 人工智能的终极威胁更加发人深省。这种威胁并非建立在人工智能反叛的假定之上, 而是恰恰相反。阿西莫夫提出的一个很少有人注意的重要观点是,所有依赖人工智能的文 明都终将灭亡,他给出的理由之一:“一个完全依赖机器人的社会,因极度单调无趣,终究 会变得孱弱、衰颓、没落而奄奄一息。”这个看法很有见地。 这里排除人工智能反叛人类的可能,假定未来人工智能可承担人们所希望的“任何工 作”,人类就会变成整天混吃等死的寄生虫了。如果真是这样,用不了多久,人类的机能和 智力都将迅速退化,我们的人生就变得毫无意义,这是更可怕的威胁。 (摘编自江晓原《科技创新应树立底线思维——以人工智能发展为例》) 材料二: 人类智能不过是文明的成果,源于社会与历史的心智积淀,而文学正是这种智能优势 所在的一部分。文学之所以区别于一般娱乐(比如下棋和转魔方),就在于文学长于传导价 值观。好作家之所以区别于一般“文匠”,就在于前者总能突破常规俗见,创造性地发现真 善美,守护人间的情与义。而技术主义者恰恰在这里严重缺弦,他们一直梦想着要把感情、 性格、伦理、文化以及其他人类表现都数据化,收编为形式逻辑,从而让机器的生物性与 人格性更强,使其创造力大增,最终全面超越人类。但他们忘了,人类智能千万年来早已 演变得非同寻常——其中一部分颇有几分古怪,倒像是“缺点”。比如,人必有健忘,但电 脑没法健忘;人经常糊涂,但电脑没法糊涂;人可以不讲理,但电脑没法不讲理,即不能 非逻辑、非程式、非确定性地工作。这样一来,即便机器人有了遗传算法(GA) 、人工神 经网络(ANN) 等仿生大招, 即便进一步的仿生探索不会一无所获,然而,人的契悟、直 觉、意会、灵感、下意识、跳跃性思维,同步利用“错误”和兼容“悖谬”的能力,把各 种矛盾信息不由分说一锅煮的能力,有时候竟让 2+2=8 或者 2+2=0 甚至重量+温度=色彩的 特殊能力(几乎接近无厘头),如此等等,都有“大智若愚”之效,只能让机器人迷糊。 在生活中,一段话到底是不是“高级黑”;一番慷慨到底是不是“装圣母”;一种高声 大气是否透出了怯弱;一种节衣缩食是否透出了高贵;同是一种忍让自宽,到底是阿 Q 的 6 “精神胜利”,还是庄子的等物齐观;同是一种笔下的胡乱涂抹,到底是艺术先锋的创造, 还是画鬼容易画人难的胡来……这些问题也许连某个少年都难不住,明眼人更是一望便知。 这一类人类常有的心领神会,显示出人类具有超强的处理价值观的能力,其实不过是依托 全身心互联与同步的神经响应,依托人类经验的隐秘蕴积,选择了一个几无来由和依据的 正确,有时甚至是看似并不靠谱的正确——这样做很平常,就像对付一个趔趄或一个喷嚏 那样自然,属于瞬间事件。但机器人呢,光是辨识一个“高级黑”的正话反听,可能就会 导致全部数据库瘫痪。 (摘编自韩少功《当机器人成立作家协会》) 6.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对“人机大战”这样的事件所引发的关于人工智能的争论,必须拓宽视域,厘清思 路,善用底线思维,才能真正抓住问题的要害。 B. 如果盲目研发军用人工智能,比原子弹更可怕的武器有可能在不远的将来出现,即 使处于人类控制之中,对人类也是一种威胁。 C. 阿西莫夫等人所谓人工智能的终极威胁,不是机器人的失控和反叛,而是人工智能 可能导致人类文明的最终灭亡。 D. 同步利用“错误”和兼容“悖谬”的能力,以及同时处理各种矛盾信息的能力,都 属于人类智能特有的形式逻辑。 6.D【“都属于人类智能特有的形式逻辑”错。依据材料二第一段“他们一直梦想着要把 感情、性格、伦理、文化以及其他人类表现都数据化,收编为形式逻辑”,“但电脑没法 不讲理,即不能非逻辑、非程式”可知电脑要遵循形式逻辑,而人类“同步利用‘错误’ 和兼容‘悖谬’的能力,以及同时处理各种矛盾信息的能力”恰恰说明人类智能并不一 定遵循非形式逻辑。】 7.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从局部看,工业人工智能取代工人有利于一些工厂提高经济效益;但如果成为一种 普遍现象,有可能会危及社会的稳定。 B. 《黑客帝国》《未来战士》等科幻影片,设想了人工智能反叛人类的情节,文章以此 为例,说明人工智能的远期威胁。 C. 如果加强机器人的遗传算法、人工神经网络等仿生大招,就可以让机器像人一样非 逻辑、非程式、非确定性地工作,最终超越人类。 D. 文学中保存了人类的情感和价值观,这是与其他领域相比,人工智能在文学领域更 难取得突破的重要原因。 7.C【“就可以让机器像人一样非逻辑、非程式、非确定性地工作”表述绝对,依据原文材 料二第一段最后“即便机器人有了遗传算法(GA)、人工神经网络(ANN)等仿生大招,即便 进一步的仿生探索不会一无所获……只能让机器人迷糊”可知。】 8. 下列各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3 分) A. 一群文学专业的研究生竟然难以分辨两首写景诗歌中,哪一首是由诗歌游戏软件所 生成的,哪一首是宋代秦观的作品。 B. 某网站售价 15 元的“写作软件”,简直是最廉价的抄袭助手,已成为时下一些网络 作家的“另一半”甚至“另一大半”。 C. 文学中的那些“恍惚而来,不思而至”(汤显祖语),字里行间非常微妙,其复杂性 非任何一套代码和逻辑可以穷尽。 D. “宫斗”神剧总是王痴、妃狠、暗下药,“武侠”神剧总是秘籍、红颜、先败后胜, 人机合作能有效支持这些类型化写作。 8.C【材料二将人类智能和技术主义者做对比,列举人类智能中的一些“大智若愚”的现 象,论证人工智能在文学领域难以取得突破的观点。A B 两例举的是人工智能在文学领 域的成就,不能作为论据。C 例说的是人工智能的局限性,人类智能的微妙,可以作为 7 论据。D 例举的是人工智能支持的写作类型,和论点不符,不能作为论据。】 ★9. 材料二使用了哪些论证手法?请简要说明。(4 分) 9. ①对比论证,将文学与一般娱乐、好作家与“文匠”、人与电脑或机器人进行对比;② 举例论证,以生活中很多日常现象为例,论证人类具有的特殊能力;③比喻论证,把人 类的心领神会比喻为“像对付一个趔趄或一个喷嚏那样自然”。【评分参考:答出一点 给 1 分,答出两点给 2 分,答出三点给 4 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 成理,可酌情给分。】 ★10. 有人认为,在对待人工智能的态度上,材料一和材料二截然相反。你是否同意?请 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6 分) 10. 示例一:同意。①材料一是悲观的,认为人工智能将给人类带来威胁,在对待人工智 能问题上,必须树立底线思维;②材料二是乐观的,认为人工智能不可能全 面超越人类,人类超强的处理价值观的能力是机器人无法比拟的。 示例二:不同意。①两者关注的领域不同,材料一讨论的是科技发展领域的人工智能, 材料二讨论的是文学创作领域的人工智能;②因为关注领域不同,即使两者 态度有所不同,也不构成截然相反的关系。 示例三:不同意。材料一和材料二①都指出了人工智能的缺陷和不足,都鼓励人类去 探索人工智能所引发的问题的更深层面。②都呼吁人类提高警惕,不要过度 依赖人工智能,要有自己的思考。③并且都认为人工智能无法真正地完全取 代人类。 【评分参考: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以上任何一种观点或其他观点进行探究,即可根 据观点是否明确、理由是否充分、论述是否合理酌情给分。观点明确,给 2 分;理由充分、 论述合理,给 4 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19 tt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8023965号-4

天天资源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