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资料详情(天天资源网)

天天资源网 / 初中语文 / 教学同步 / 部编版(2016) / 九年级下册 / 第四单元 / 单元综合与测试 /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还剩 11 页未读,点击继续阅读

继续阅读

点击预览全文

点击下载高清阅读全文,WORD格式文档可编辑

收藏
立即下载
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天天官方客服QQ: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四单元 达标测试卷 九年级语文•下(R版)‎ 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 ‎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10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6分)‎ ‎①________________,万钟于我何加焉!(孟子《鱼我所欲也》)‎ ‎②______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③一轮秋影转金波,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④杏花疏影里,__________________。(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⑤________________,半竿斜日旧关城。(纳兰性德《浣溪沙》)‎ ‎⑥俗子胸襟谁识我?__________________。(秋瑾《满江红》)‎ ‎(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4分)‎ ‎①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描写战斗场面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②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中表现边关将士思念家乡,但因功业未建,有家难回的矛盾心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9分)‎ 读书的时候,人是专注的,因为你在líng听一些高贵的灵魂自言自语,不由自主地谦逊和聚精会神。即使是读闲书,看到妙处,也会忍不住拍案叫绝……长久的读书可以使人养成恭敬的习惯,知道这个世界上可以为师的人太多了,在生活中也会延袭洗耳倾听的姿态。而倾听,是让人神采倍添的绝好方式。所有人都渴望被重视,而每一个生命也都不应被忽视。你重视了他人,魅力就降临在你的双móu了。‎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3分)‎ líng(   )听  谦逊(   )  双móu(   )‎ ‎(2)文段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__”。(2分)‎ ‎(3)“拍案叫绝”的“案”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将文段中画线的句子改为反问句,不得改变原意。(2分)‎ ‎3.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4分)‎ ‎(1)下列关于名著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一部回忆性散文集,《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社戏》是其中的代表篇目。‎ B.《海底两万里》的作者是19世纪法国著名的科幻小说和冒险小说家儒勒·凡尔纳,他被誉为“科学时代的预言家”。‎ C.《红岩》描写的故事发生在1948—1949年国民党统治下的重庆,江姐被捕后关押在渣滓洞。‎ 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主人公保尔因救朱赫来而被告发入狱,侥幸出狱后,怕再次被捕而不敢回家,躲进了冬妮娅家的花园。‎ ‎(2)名著中的主要人物性格,往往具有多面性。从下面两个人物中任选一个,仿照示例,结合相关情节进行分析。(2分)‎ A.罗切斯特         B.范进 示例:猪八戒——好吃懒做,常提出散伙回家。但他憨厚忠实,当师徒受阻于流沙河时,几次潜入水中勇斗妖怪,和孙悟空一起保护唐僧。‎ ‎4.学校开展“做阳光少年”主题活动,请你参加。(12分)‎ 材料一:我国16%以上的青少年有心理健康问题,其中非常叛逆的“十五岁现象”呈上升和提前趋势。‎ 材料二:《人民日报》发表社论《父母亦师》《和孩子交朋友》,并向学校发出呼吁:【A】不管遭受何种伤害,每个人都要活出精彩,活下去,生命需要保护,身体需要健康,【B】希望这个话题能得到教育界的极大注目。‎ 材料三:著名学者胡适在自述中写道:“我在母亲的教训下度过了少年时代,受了她的极大极深的影响……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1)阅读以上材料,请用简明的语言写出你从中得出的结论,至少写出两条。(4分)‎ ‎(2)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写一则宣传标语。要求:紧扣活动主题,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2分)‎ ‎(3)材料二中有两处语病,请你帮助修改。(4分)‎ ‎①【A】处画线句中有语序不当的语病,应将“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对调。‎ ‎②【B】处画线句中有搭配不当的语病,应将“____________”一词改为“____________”。‎ ‎(4)九年级(1)班举行“做阳光少年”主题班会,如果你是班会的主持人,请你为本次班会设计一段开场白。要求:①符合“做阳光少年”的主题;②‎ 不少于50字。(2分)‎ 二、阅 读(5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一](21分)‎ 时光里的樱桃树 陈树庆 ‎①人是怀旧的。每当夜深人静,我心底就会涌起对老家院子里樱桃树的怀念。在当年似乎并没有吸引我多少的樱桃树,在今天却成了我心中最醇厚、最浓烈的绝响。【甲】‎ ‎②樱桃好吃树难栽,但这难不倒和土地打交道的母亲。新院刚落成,母亲就欢天喜地地去集市买了棵樱桃树,把它种在小院里。父亲说,很难栽活的。可母亲喜滋滋地说,咱家人气旺,人旺树也旺,能栽活的。还真让母亲说中了,当年樱桃树发出了旁枝,郁郁葱葱,枝叶茂盛,次年的春天就开始开花结果。【乙】‎ ‎③一到春天,伴着春鸟的欢叫声,樱桃树一夜之间披缀出无数的小绿芽,含情脉脉。在一片春光中变成一树灿烂缤纷的樱桃花,簇拥着铺满枝丫,素雅、粉嫩,以热闹的姿态,在樱桃树上,跳跃、摇曳,花香满院。微风一吹,樱桃花随风飘舞,如雪飞,如蝶舞,整个院落成了樱桃花的世界。‎ 樱桃花谢后,长出了樱桃,一爪儿一爪儿的,像珍珠玛瑙,好看极了。在阳光下或春雨中,累累硕果压弯了枝头,慢慢地由小变大,由青变黄,最后成了诱人的红色,樱桃熟了。樱桃一熟,便引来各色鸟儿聚集在树上,啄食甘甜的果实,唱着悦耳的歌。不几天,地上会积一层连皮带肉的核,与核一起存在的,是一泡泡或白或灰酸臭的鸟屎。樱桃在绿叶中闪动着红光,在微风中摇曳生姿,在绿叶间忽隐忽现,勾着我的眼睛和馋虫。‎ ‎④清贫岁月里,樱桃难觅,母亲用小盅盛得三四,作为招待上宾的美味。而我最渴望的,除了可以吃到樱桃,还有用弹弓去打我没见过的鸟。每天放学,我偷偷地溜到樱桃树下凝望。只要母亲不在,我就站在凳子上偷摘红透的樱桃吃。村里的孩子们成天围着我家打转转,情景像过节一样。母亲摘些红透的樱桃,晾在藤条编的箩筐里,看见孩子们就招呼他们尝几颗红樱桃,说乡里乡亲都是一个庄的人,吃几颗樱桃不算啥,大家都来尝尝,明年又是好收成。一棵樱桃树,繁衍成数棵,为街坊邻里增添了许多生活的乐趣。我大学毕业后离开老家参加工作,从那时起,我的工作常年流动,而且行走的脚步离家乡越来越远。每年回乡探亲,我都会与母亲聊起当年她亲手栽下的樱桃树。她说,樱桃红了时,就格外想念在外工作的我。远隔千里之外的我,理解母亲对我的思念之情,也想象着樱桃成熟时的情景。‎ ‎⑤现在,【丙】樱桃树已长成比老屋还高出许多的大树,树丫斜伸到天井中间,将整个树冠撑得像一把巨伞,绿茵茵的,遮 住了半个四合院。每年照样开出一树樱桃花,结满一树的樱桃,让人垂涎欲滴。夏日,无数鲜亮光洁的绿叶组成一道散暑消凉的屏障,庭院变成纳凉的胜地。秋日,樱桃树散尽最后一片枯叶,还一片碧蓝的秋空。冬日,樱桃树变成玉树琼枝,装扮得银装素裹。相比于夏、秋、冬季,我更渴望春天的到来,樱桃树开花时,满院子的芳香,飘落的樱桃花也是一道风景。倒不是我特别地爱恋樱桃花,而是樱桃花过后,满树挂满的樱桃。‎ ‎⑥樱桃树伴我度过了美好的童年和少年,如今,再到乡间去走一走,大棚栽培出来的樱桃可以经常买来尝。而我,根扎在故土之外,枝干、叶子伸向了远方。经历了一冬考验的植物们,在春雷乍动的惊蛰之后,不管怎样的春暖春寒,开花、发芽,无一不是在展示崭新的自己,就像老家院子中那棵经历了一番沧桑的樱桃树,依旧在春风中微笑,真想回去看看母亲栽种的那棵樱桃树。【丁】‎ ‎(选自《新青年·珍情》,有改动)‎ ‎5.围绕“樱桃树”,母亲做了哪些事?依据文章思路和内容,在下面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语句。(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母亲用樱桃招待上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樱桃红了,母亲想念“我”‎ ‎6.下面的句子出自原文,它在文中的位置应该是(  )(2分)‎ 樱桃成了我的念想,我年年盼着它结出甜美的果实。‎ A.【甲】    B.【乙】    C.【丙】    D.【丁】‎ ‎7.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③段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3分)‎ ‎8.结合选文,分析母亲的形象。(4分)‎ ‎9.题目《时光里的樱桃树》有什么作用?(4分)‎ ‎10.作者为什么说“在当年似乎并没有吸引我多少的樱桃树,在今天却成了我心中最醇厚、最浓烈的绝响”?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4分)‎ ‎[二](17分)‎ 一个“熬”字益人生 李邦清 ‎①常言道:“干活原本无技巧,能忍自然效率高。人生态度千万种,一个‘熬’字万事销。”‎ ‎②这个“熬”字很传神。人生马拉松,很多要靠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工作多是重复,熬才能出头;后浪推前浪,人生进进退退,熬住才有作为,对于自己的事情不轻易放弃,不随意离开自己的位置,就在那里一步一步地努力,熬得住,才有柳暗花明。‎ ‎③粥,多熬黏稠;汤,多熬有味。有准备的熬,是看透时势的熬,犹如磨石磨刀,越磨越锋利。“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熬得起,方有大境界。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说:“懂事需要经历,经历需要时间,用漫长的时间去经历,这就是熬了。这个“熬”的意思相当于中草药制作汤药的那个熬:煎熬。于是,可以说,意象是熬出来的,苏醒是熬出来的,人生的春天是熬出来的。”评书名家单田芳,总结人生就一个字:熬。身处逆境,苦熬能挺住;陷入危机,苦熬撑得起;适逢险阻,苦熬能过关。人生不怕熬,熬出智慧,熬出动力,熬出精粹,熬出境界。‎ ‎④作家冯仑在《伟大是熬出来的》一书中说:“什么是熬?熬是一种直面问题不逃避的精神。”有心志的熬,不少是自找的。旁人看似熬,自己觉得是遨游、畅游其中,自得其乐。你喜在熙熙攘攘中穿行,他好在冷冷清清中持正;你求“花月正春风”,他好“门前冷落鞍马稀”,枯燥生滋味,苦涩有甘甜。数学家陈景润破解哥德巴赫猜想,居于六平方米的小屋,借一盏昏暗的煤油灯,伏在床板上,用一支笔,耗去了几麻袋的草稿纸,熬出了成就。我国研制原子弹的科学家,在西北大漠腹地苦熬多年,终于使原子弹爆炸成功。经受了生活的风风雨雨,走过了道路的曲曲折折,摆脱了人世间的恩恩怨怨,超越了思想的高高低低,涵养了性情,升华了境界和人格,终于为国家和人民创造了丰功伟绩。‎ ‎⑤天地悠悠,世事茫茫,眼前事,孰能料?身后事,孰看透?熬着走,有亲历,有明白。天公不遂人意,无可奈何地熬,挺住,切莫灰心丧气;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忍气吞声地熬,忍住,且莫一怒碰得头破血流,一衰败就随波逐流;欲壑难填,利欲熏心地熬,守住,切莫眼里看得过,肚里忍不过。熬过疾风暴雨,懂得什么是坚强;熬过痛苦,懂得收获的珍贵;熬过失败,才会更好地把握成功的机会。熬的经历丰富,人生绚丽多彩。人生经得几番熬,不枉世间走一遭。‎ ‎⑥熬是一种坚持,一种历练,一种毅力。饱经风霜,饱经沧桑,饱通世事,阅历中有品位,挣扎中有感悟。不泯希望,熬中的酸甜苦辣有滋有味;不坠志气,熬中的跌宕曲折有情有志。冠军是熬出来的,“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才有拼搏的硬功夫;名角是熬出来的,“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日积月累的重复,才有德艺双馨的风采。‎ ‎⑦人生难测,世事难料,熬,不是逆来顺受,不是心如死灰,而是骨子里的坚持。熬中有思索,有窥望,有突破,便是充满活力的努力,便是充满希冀的有益人生。(选自《领导科学》2017年12期,有改动)‎ ‎1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 ‎12.请整理第③段的论证思路。(4分)‎ ‎13.文章第④段主要采用了那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14.读了本文后,请说说“熬”的深刻内涵。(6分)‎ ‎[三](17分)‎ ‎【甲】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乙】信陵君杀晋鄙,救邯郸,破秦人,存赵国,赵王自郊迎。‎ 唐雎谓信陵君曰:“臣闻之曰:事有不可知者,有不可不知者;有不可忘者,有不可不忘者。”信陵君曰:“何谓也?”对曰:“人之憎我也,不可不知也;吾憎人也,不可得而知也。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今君杀晋鄙,救邯郸,破秦人,存赵国,此大德也。今赵王自郊迎,卒然①见赵王,愿君之忘之也。”信陵君曰:“无忌谨受教②。”‎ ‎【注释】①卒:通“猝”,突然。②受教:接受教诲。‎ ‎15.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5分)‎ ‎(1)秦王怫然怒  怫然: ‎ ‎(2)布衣之怒   布衣: ‎ ‎(3)以头抢地   抢: ‎ ‎(4)破秦人    破: ‎ ‎(5)无忌谨受教  谨: ‎ ‎16.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2)人之憎我也,不可不知也;吾憎人也,不可得而知也。‎ ‎17.文段【甲】中唐雎同秦王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秦王以“天子之怒”威胁,唐雎以“____________________”来应对;秦王说“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则言“____________________”,矛盾冲突,富有戏剧效果。(4分)‎ ‎18.【甲】【乙】选文都是有关唐雎的故事,试从人物的性格、刻画人物的手法比较两文的异同。(4分)‎ 三、写 作(55分)‎ ‎19.  有人说,生活就是一次次的相遇,一场场的离别。其实在成长的路上,总有些东西一直陪伴着你,支撑着你,给你启迪,给你鼓励:也许是一句贴心的话语,一个理解的眼神;也许是一束温暖的阳光,一株无名的小草……‎ 请以“____________一直都在”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作;②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第四单元达标测试卷 一、1.(1)①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②会挽雕弓如满月 ‎③飞镜又重磨 ④吹笛到天明 ‎⑤一抹晚烟荒戍垒 ⑥英雄末路当磨折 ‎(2)①马作的卢飞快 弓如霹雳弦惊 ‎②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2.(1)聆 xùn 眸 (2)延袭 沿袭 (3)桌子 ‎(4)倾听,难道不是让人神采倍添的绝好方式吗?‎ ‎3.(1)A ‎(2)示例一:罗切斯特——痴情、独断专行,多次试探简·爱对他的感情,向她隐瞒了自己已经有妻子的事实。但他也有多情善良的一面,虽被妻子拖累,但当遇到火灾的时候仍想到要去救她。‎ 示例二:范进——他像科举制度下无数读书人一样,以取得功名为终生理想,无比执着。他将青春乃至大半生浪费在应试和科场上,沉溺在不断的追逐和拼搏、一次次的落第和惨痛之中。科举成为他生活的唯一目标,融入他的生命之中。作为封建专制统治下的一个普通知识分子,他没有能力跳出这样的罗网。‎ ‎4.(1)我国部分青少年有心理健康问题:要珍爱生命;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2)趁着青春正好,争做阳光少年。‎ ‎(3)①活出精彩 活下去 ②注目 关注 ‎(4)示例:同学们,生活中需要阳光,每个人都应该乐观地面对生活。今天我们开展“做阳光少年”的主题班会,希望同学们畅所欲言,谈一谈我们该如何去做,下面活动开始。‎ 二、[一]5.母亲栽樱桃树 母亲摘樱桃招呼孩子 点拨: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梳理与概括能力。通读文章发现,第②段写母亲栽樱桃树,第④段写母亲用樱桃招待上宾、母亲摘樱桃招呼孩子、樱桃红了,母亲想念“我”。据此,将相关内容填写在横线上即可。‎ ‎6.B ‎7.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樱桃花随风飘舞比作雪飞、蝶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樱桃花开得烂漫,姿态优美,表达了作者对樱桃花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点拨:本题考查赏析句子。分析所给句子,可知该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出樱桃花开时随风飘舞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樱桃花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8.母亲乐观(母亲喜滋滋地说,咱家人气旺,人旺树也旺,能栽活的)、善良、大方(母亲用樱桃招待上宾、母亲摘樱桃招呼孩子)、牵挂孩子(樱桃红了,母亲想念“我”)。 点拨: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把握。解答时,要结合具体语句加以分析。‎ ‎9.①交代了本文的写作对象;②“樱桃树”作为线索贯穿全文;③表达对母亲的怀念之情;④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新颖别致。‎ 点拨:‎ 本题考查对文章标题作用的把握。分析标题的作用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②交代本文的写作对象;③揭示本文的主旨;④充当贯穿全文的线索(文章情节围绕这一线索展开);⑤作者感情的出发点;⑥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新颖别致。‎ ‎10.①清贫岁月里,樱桃树为街坊邻里增添了许多生活的乐趣;②樱桃树陪伴作者度过了美好的童年和少年时光;③作者如今远离故土,樱桃树成了作者怀念故乡、怀念母亲的情感寄托。(意思对即可) 点拨:本题考查对文章重要内容的理解。题干要求答出樱桃树“在今天却成了我心中最醇厚、最浓烈的绝响”的原因。通读全文后,可从以下三个角度分析:樱桃树对街坊邻里的意义,对作者度过童年和少年时光的意义,对今天作者怀念故乡、怀念母亲的意义。‎ ‎[二]11.一个“熬”字益人生。(或:熬,有益于人生)‎ 点拨:本题考查学生归纳概括中心论点的能力。概括文章的中心论点要重点关注三个位置:标题、开头语段和结尾语段,并且要注意:论点在形式上是一个完整的句子,不能是一个疑问句或短语。‎ ‎12.首先用比喻论证生动形象地证明“越熬越有利于人生”;然后引用莫言的话进行论证,更有说服力地证明“熬得住才能成功”;最后用单田芳的人生箴言证明“熬的作用”。‎ 点拨:本题考查论证思路。论证思路即作者的写作思路。作答时,首先分析作者阐述某个观点的过程,然后在每一层次前加上“首先”“接着”“然后”“最后”等表承接的词语。‎ ‎13.举例论证,列举了陈景润甘于寂寞熬出成就和我国研制原子弹的科学家苦熬多年使原子弹爆炸成功的事例,真实具体地论证了“伟大是熬出来的”‎ ‎(苦熬有助于人或事走向成功)的观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点拨:本题考查论证方法及其作用。常考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解题时,首先要判断所运用的论证方法,然后结合具体内容分析其所论证的观点和所起的作用。‎ ‎14.“熬”指在失败痛苦中坚持不懈、永不放弃的精神;在孤独寂寞中涵养性情、升华人格的境界。(意思对即可)‎ 点拨: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的能力。解答本题,可采用抓关键句的方法。关键句包括总结句、总领句、过渡句、主旨句等。‎ ‎[三]15.(1)愤怒的样子。 (2)平民。 (3)碰,撞。‎ ‎(4)打败,打垮。 (5)郑重。‎ ‎16.(1)您曾经听说过天子发怒的情景吗? (2)别人憎恨我,(我)不可以不知道;我憎恶别人,是不可以让人知道的。‎ ‎17.布衣之怒 伏尸二人,流血五步 ‎18.相同点:形式上都运用了人物对话描写;语言上都具有个性化的特点。不同点:两篇文章表达的中心不同,体现了人物性格的不同方面:【甲】文主要写唐雎与秦王进行针锋相对的舌战,表现了唐雎不畏强暴的英雄主义精神;【乙】文主要写唐雎忠告信陵君,切忌以恩人自居。话虽不多,却发人深省。表现了唐雎的为人处世之道。‎ ‎【乙参考译文】信陵君杀了晋鄙,救下邯郸,打败了秦兵,使赵国得以幸存,赵孝成王亲自到郊外去迎接他。‎ 唐雎对信陵君说:“我听说:事情有不可以知道的,有不可以不知道的;有不可以忘掉的,有不可以不忘掉的。”信陵君说:“这话怎样讲呢?”唐雎回答说:“别人憎恨我,(我)不可以不知道;我憎恶别人,是不可以让人知道的。别人有恩德于我,是不可以忘记的;我有恩德于别人,是不可以不忘记的。如今,你杀了晋鄙,救下邯郸,打败秦兵,保存了赵国,这对赵国是大恩德。现在,赵王亲自到郊外迎接你,你很快就会见到赵王了,希望你把救赵王的事忘掉吧。”信陵君说:“无忌(我)谨遵你的教诲。”‎ 三、19.思路点拨:“________一直都在”是一道半命题作文。“一直”表示发现真实的情况,暗示原先不知道,后来才发现、悟出;“都在”是说原本就存在,只是未曾发现而已。综合来看,一直都存在的东西,可以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也可以是心理层面的鼓励和警醒。要写好这篇文章,必须交代清楚所存在的东西对自己的作用或者影响,正如作文资料中所说的“陪伴着你”“支撑着你”,还有“给你启迪”“给你鼓励”,这是文章的立意所在。 例文略。‎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19 tt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8023965号-4

天天资源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全屏阅读
关闭